时间:2022-03-11 04:23:28
序论:在您撰写职业教育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历程;特点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综合国力的增强,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因此,重视教育和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与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其改革和发展更应有世界的眼光。美国是世界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对也较为先进,通过对美国教育体系的分析研究,也许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的地方。
一、美国职业教育的历程及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格局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类生产方式也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美国社会那时的生产方式己不能适应变更的社会生产关系了,因此美国工人的失业人数剧增。旧的工人不能适应有更高技术要求的新工作,而正处在发展状况的新的生产领域也因为缺少有技术的熟练工人而得不到充分发展。这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职业教育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58年,美国通过了《国防教育法》,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地位,肯定了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与作用,并明确表示政府将在经济等方面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职业技术学校的数量和专业门类都大大增加了,其中服务业占了相当的比例。职业课程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注重培养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也越发显得重要。许多企业也参与了对学生的职业培训,形成了美国职业教育钓一个信—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美国成立了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美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真正的成熟期应该算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新技术革命的强大冲击下,职业教育走向成熟,并进一步向终身教育体系转变。当美国社会进入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信息时代,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终身教育必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而职业教育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形式,它必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以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工作技能的内涵和水平,要求教育进行相应改变,帮助学生为适应这种新经济特征做准备。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了生涯咨询与指导,体现了升学预备性教育与就业预备性教育统筹、学术性课程与职业性课程结合、学校里的普通教育与企业内的职业教育交替进行等发展趋势。
二、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1.教育体系完善,功能齐全、方式多样。美国职业技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并及时调整专业门类:学生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主要有:一是副学士学位课,一般为二年,学生毕业可转入大学(学院)继续深造;二是职业培训证书课,分为两年制、一年制、不到一年的短期培训课,重在就业的岗位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培训;三是学徒培训课,学徒可在职业技术学校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接受培训。总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都与300多个职业有关,专业领域主要包括类:农业综合企业、工商业、市场与销售、建筑与工程制图、家庭经济、公共卫生、服务行业和技术培训。
2.教学方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能力为本,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课程开发、教学组织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并突出实践教学伪重要性。美国职业技术学院规模较大,教学硬件建设十分先进,建有实习车间,教学环境就是工作环境的模拟,有些课程甚至到企业去完成,使学生置身工作现场,教学效果非常好,学校各专业科目和课程经常调整,针对市场行业变化情况,增加或减少教学科目和课程。同时,学校和各大公司和企业联系紧密,互动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关于民办职业教育的举办,在我国职教法中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说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社会需要基础上已经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所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理论上的研究与实践基础的验证。关于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存在着诸如能否营利、对民办职业学校管理薄弱诸类问题,在此我们不作太多的议论,仅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民办职业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在探讨此问题前,首先应明确民办教育的概念及应用领域。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办学主体是否具有政府权能为标准而将学校划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指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学校,私立学校指由非政府机构举办的学校,包括不具有政府权能的社会力量。在此我们也认为,民办学校即私立学校,所有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都可称民办教育。按照国际习惯一般将民办教育称为私立教育较为合适,在中国则以民办教育较符合国情与教育发展形势。故在一般描述国外民办教育时冠之以私立教育,而在研究中国情况时则以民办教育统称之。
国际私立教育发展与成熟的历史研究表明,教育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公共性,二者是保证私立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教育的民主化将普及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广泛的民办教育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建立,则促进和保证了私立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而教育的自主性和公共性,则为私立教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基础。这些属性,保证了私立教育在欧美等国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与公立教育相比日益显示出其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如美国私立教育已逐渐从昔日的宗教教育为主发展为与公立教育同等教育目的与内容、在教学及管理上独具一格的学校。日本私立教育的产生及内容更多地受西方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通过法制化手段保证及促进了私立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从贵族阶层的特权普及入一般民众社会,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可以说,私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基础上,社会的需求最终促成了它的存在与发展,补充公立或国办教育之不足,提供公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其性质与任务也是紧紧围绕社会需求而定的。所不同在于,如果说以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私立教育以进行知识传授及普及教育,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教育需求为主,而现代社会的私立教育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个体需要,追求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内容与要求。这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教育系统的价值与内容的重新认识与定位。可以说,私立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是随着不同的社会发展与需求而进行变革,以保证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
二、私立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次与规模
从世界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公、私立并举的教育体制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它是人类社会传递文化遗产的一种工具,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已,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中各级各类学校都是由国立、公立、私立三类学校构成。从教育类型来看,各类教育中都存有私立学校,但相对而言,属于普通教育内容的私立教育比私立职业教育易得到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教育体制中属普通和高等教育之私立教育较为发达;从各类学校发挥的作用来看,传播宗教知识内容一直作为私立普通教育机构的主要教育教学内容,这也就限制了以传授技能与技术为主的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现实要求,如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限制。何种类型与层次的私立职业教育发展最为合适,或那一层次的教育最适合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发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由国家承担,而中学后或培训性质的职业教育则大多数为私立的职业教育,如美国,由于其教育体制中完全的或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职业中学相对较少,因此所有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均是在公立中学实施,这类公立中学设有一定数量的职业课程。而属高中后非学术性、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学校则大多为私立性质,据统计在美国这类学校目前已达7071所,其中私立6514所,占有92.8%;同时由于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的中学毕业生都将在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因此在美国除为继续进行学位课程的公立性的社区学院外,大量的是属于私立性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据统计这二类机构的比例为1比6,也就是说在美国属于中学后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大多数为私立的。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据有关统计资料,到1992年底,在日本属于高中后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中最为发达的是私立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共有2494所,占总数的86.7%,另有私立短期大学499所,占84.4%。总结美日二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经验,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私立职业教育或培训在非学历教育和中等层次之上发展较为合理并能获得较大的价值;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或在属于职业技术培训内容方面更易获得发展。美日二国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私立高中后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承担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
三、民办职业教育与企业办职业培训的关系
关于此问题,主要的模糊认识在于①企业教育是否也是民办教育,特别是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后,企业的办学行为与办学主体与企业的所有制间的关系问题;②如果企业办学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范畴,但现实的反映表明它又不等同于纯粹意义上的民办职业教育,其与民办职业教育的不同点在何处;③如果企业教育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作相应的改革,企业作为民办教育如何发展;④我国企业教育与国外企业教育的不同,也就是企业教育不能成为企业内的独立存在体,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其民办意义体现在何处。
对此类问题,本人认为,①企业职业教育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这是由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和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变化,决定了其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的性质,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合资企业所进行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当然属于民办职业教育或私立职业教育,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教育尤其是企业开展的培训,是以企业发展为本,企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需要。企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行为,企业教育与企业生产与经营纳入同步发展轨道,这样企业教育行为也属于企业的一种经营行为。但是企业办学由于企业性质的复杂性,使得办学主体及性质也呈现出多种特性。在企业教育类型上,从国外情况来看,有企业与企业联办,企业与社会联办,企业委托其他企业、行业、社会办等,企业给予经费资助或提供教学实习场所。
②企业职业培训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而且随着职业教育多样化的发展,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将成为今后民办职业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理由在于国家对于民办教育的鼓励与支持政策和企业职业培训发展为民办职业教育的社会必然性。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其中明确指出社会力量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这样企业所承担的教育形式在法律上已成为社会力量办学的组成部分。另从我国国情来看,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任务及职业培训的机构,大多数是一些企业或由行业组织的培训机构,可以说,企业办学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但企业的改革冲击最大的也是企业办学这一领域,如何在企业所有制形式转变过程中,使企业的办学适应企业转变需要并及时作相应的改革,是企业教育继续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目前企业教育向民办教育体制转变,并与其它培训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四、民办职业教育与政府的资助
目前,世界上大多国家的私立学校大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接受政府资助,政府在经费上的资助,使私立学校具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也是维持和发展私立学校的必要条件,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资助,有效地实现对私立学校发展的控制,保证私立学校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发挥作用。可以说,政府的扶持政策与财政资助,是私立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私立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国外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包括低息贷款、税收优惠、政府资助,在日本最为著名的为1970年的《私学振兴财团法》和1975年的《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自此,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经常费用补助金,最高达学校经常费用的50%。另有一种形式是通过对民办学校学习者进行资助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主要以学生贷款、奖学金、专项补贴等方式进行资助,这种资助保证了有才华、但受经济困扰的学生能够接受平等的、较好的教育机会与权利,学校则通过稳定生源、质量提高而间接受益。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国家对私立教育的资助,是私立教育获得与公立教育发展的同等条件,承担相同的任务,且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与物力来扶持私立教育发展,并通过资金资助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在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发挥在私立教育中的管理职责,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五、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与形式
一、职业教育的办学理论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1、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存在误区。一些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理论课的重视程度比实践课的重视程度有明显的倾斜,仍然没有摆脱固有教育理念的束缚。缺乏对学生实践环节的专业性培训,对于专业最新消息的变更没有了解,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都存在不足,造成了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技术落后,专业更新过慢的情况,使学生毕业即失业,造成社会评价愈发降低。2、办学资金不足,实践环节脱节。由于固有思想的作用,地方财政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有着明显的不重视,导致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紧张,各种教学器材老旧和不足,基础性设施落后,职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不能很好的展开,学生的专业技术由于设备的不足而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对策
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及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管理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1、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政府机构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和管理力度,使管理阶层和社会方面都能够全面认识职业教育的所处地位。职能机构全面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才能够有效运作,制定科学有效、统筹发展、畅通和谐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责任,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是科技转化的桥梁。职业教育在实际应用中,承担着科技与产品之间的“转化”作用,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环节,熟练的、专业化的操作技能培训,对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应用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挥着巨大作用,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正因如此,在国外企业里,职业培训成本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着办学形式活、入学条件低、人才培养周期短,职业技能性强、学以致用等特点,是一种大众化的全民教育,伴随劳动者的职业终身。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专业型人才。职业教育应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过硬的专业型人才。在制定教学课程时平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课时,保证学生在实践课上能够真正的学到技术,学生能够将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驾齐驱,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另外职业学校应及时更新专业内容,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一些老专业进行更新,对新专业要及时研发,过时的专业要予以淘汰。3、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实践环节的高质量进行。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全面认识促进了职业教育地位的转变,而要想使得职业教育发生跨越式的发展则必须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扭转地方财政对职业教育的不公平倾斜,改善教学环境,更新教学设备,提高学院硬件的综合水平。对实践环节的投入应重点照顾,加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实现学生高就业率的目标,保障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目标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即培养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型人才,职业学校应明确这一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制定办学计划,开展专业技术的授课,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有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瞄准社会需求,提供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才能够更好更快速的发展,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
作者:武丽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职业教育中心
1.教育模式单一保守不论我们接受不接受,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教育模式的创新,能够打造标准化、专业化的旅游人才的教学模式是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探索的目标。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目前更关注外延式发展,理论教育占了课程设置的大部分,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专业化素质的重要保障,而实践机会少,会造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弱,无法积累大量的行业经验。各高等职业院校各自独立施教,独立发展,缺乏相互交流沟通及联合办学的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最新行业动态无法通过院校、师资间的相互交流快速传播,这种教学体制制约了教育的发展。高等旅游职教必须具备长远的视野,走出独立教学的模式,打破院校间的壁垒,以专业为纽带,以旅游行业为桥梁,联合学校、企业、行业等机构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等。2.师资力量薄弱在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大部分师资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旅游高等教育专业培训,对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处于边摸索边学习边施教阶段,教学经验及教学专业性相对比较缺乏,与国外同行业的交流机会较少,甚至与国内同行的交流机会都很少,因此整体师资力量薄弱。与国外同行相比,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旅游专业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教育、实战经验少、教学国际化水平低等问题,导致教师对行业动态不敏感,无法及时掌握国际旅游新形式,信息量少,无法将国内国际行业新标准、新动态等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师资所具备的专业实践经验以及教学专业化的重要性,要积累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一是要积极鼓励和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到优秀旅游单位、知名旅游企业进行实践体验,掌握第一手实践材料;二是将实践经验总结纳入对教师的工作考核范围,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科学评估,激励教师自我完善;三是创造条件,输送优秀教师出国学习交流,学习国外同行业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理念,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成归国后,院校组织向相关专业教师传授教学新思想,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开展校企合作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调整办学思路、改革教育模式开始,全面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促进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继江苏第一个成立省级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后,其他部分省份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备成立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的新职业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由学校牵头,在企业、政府等多方支持下,为旅游专业师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场所,并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操指导,使我国的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更符合市场需求,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务行业的竞争力。由高职院校牵头,联合其他高等职业院校、具有知名度的旅游服务企业等,形成以促进行业发展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纽带、以相互合作为原则的非营利性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使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真正实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2.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培养人才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应该以满足人才需求为核心,紧跟市场用人需求变化,加强高职特色教育,增强旅游行业企业在教学中的参与度,通过推行有鲜明特色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来追踪人才市场需求,从而调节平衡旅游人才市场供求关系。旅游行业协会、企业等在发展旅游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通过国际社会实践验证的,国外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一直坚持以行业协会为龙头,企业参与的旅游职业教育模式,例如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等。美国没有设置类似旅游局的专门负责旅游管理的部门,而是设置白宫旅游政策委员会负责国家旅游政策的制定,而其他职能的履行则交由行业协会、企业及教育研究机构。而瑞士旅游教育主要由饭店协会创立,由多家饭店培训机构组成,为瑞士旅游和饭店行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由此可见,行业协会、企业及其相关组织更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其在发展旅游教育和培养旅游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3.加速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还相对比较低,虽然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优秀的旅游业人才,但我们所缺乏的是旅游业的国际性人才。与旅游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我们所缺乏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是缺乏具有国际交流和合作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高技能国际化的旅游人才、加速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是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国内高等旅游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输送优秀教师到国内外开展学习交流,到处于同行业发展前沿的国家取经,吸取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学理念,有条件也可以尝试与国外优秀的教育机构联合办学,互访学习,以加速旅游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可以在名牌旅游企业内引进优秀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培养,充实师资队伍,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也要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前提,多设置一些符合国际旅游业标准的课程,尤其是关于国际旅游行业的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掌握国际行业发展形势。
三、结束语
关于民办职业教育的举办,在我国职教法中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说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社会需要基础上已经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所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理论上的研究与实践基础的验证。关于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存在着诸如能否营利、对民办职业学校管理薄弱诸类问题,在此我们不作太多的议论,仅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民办职业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在探讨此问题前,首先应明确民办教育的概念及应用领域。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办学主体是否具有政府权能为标准而将学校划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指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学校,私立学校指由非政府机构举办的学校,包括不具有政府权能的社会力量。在此我们也认为,民办学校即私立学校,所有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都可称民办教育。按照国际习惯一般将民办教育称为私立教育较为合适,在中国则以民办教育较符合国情与教育发展形势。故在一般描述国外民办教育时冠之以私立教育,而在研究中国情况时则以民办教育统称之。
国际私立教育发展与成熟的历史研究表明,教育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公共性,二者是保证私立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教育的民主化将普及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广泛的民办教育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建立,则促进和保证了私立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而教育的自主性和公共性,则为私立教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基础。这些属性,保证了私立教育在欧美等国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与公立教育相比日益显示出其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如美国私立教育已逐渐从昔日的宗教教育为主发展为与公立教育同等教育目的与内容、在教学及管理上独具一格的学校。日本私立教育的产生及内容更多地受西方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通过法制化手段保证及促进了私立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从贵族阶层的特权普及入一般民众社会,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可以说,私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基础上,社会的需求最终促成了它的存在与发展,补充公立或国办教育之不足,提供公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其性质与任务也是紧紧围绕社会需求而定的。所不同在于,如果说以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私立教育以进行知识传授及普及教育,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教育需求为主,而现代社会的私立教育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个体需要,追求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内容与要求。这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教育系统的价值与内容的重新认识与定位。可以说,私立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是随着不同的社会发展与需求而进行变革,以保证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
二、私立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次与规模
从世界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公、私立并举的教育体制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它是人类社会传递文化遗产的一种工具,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已,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中各级各类学校都是由国立、公立、私立三类学校构成。从教育类型来看,各类教育中都存有私立学校,但相对而言,属于普通教育内容的私立教育比私立职业教育易得到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教育体制中属普通和高等教育之私立教育较为发达;从各类学校发挥的作用来看,传播宗教知识内容一直作为私立普通教育机构的主要教育教学内容,这也就限制了以传授技能与技术为主的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现实要求,如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限制。何种类型与层次的私立职业教育发展最为合适,或那一层次的教育最适合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发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由国家承担,而中学后或培训性质的职业教育则大多数为私立的职业教育,如美国,由于其教育体制中完全的或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职业中学相对较少,因此所有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均是在公立中学实施,这类公立中学设有一定数量的职业课程。而属高中后非学术性、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学校则大多为私立性质,据统计在美国这类学校目前已达7071所,其中私立6514所,占有92.8%;同时由于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的中学毕业生都将在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因此在美国除为继续进行学位课程的公立性的社区学院外,大量的是属于私立性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据统计这二类机构的比例为1比6,也就是说在美国属于中学后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大多数为私立的。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据有关统计资料,到1992年底,在日本属于高中后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中最为发达的是私立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共有2494所,占总数的86.7%,另有私立短期大学499所,占84.4%。总结美日二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经验,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私立职业教育或培训在非学历教育和中等层次之上发展较为合理并能获得较大的价值;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或在属于职业技术培训内容方面更易获得发展。美日二国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私立高中后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承担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
三、民办职业教育与企业办职业培训的关系
关于此问题,主要的模糊认识在于①企业教育是否也是民办教育,特别是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后,企业的办学行为与办学主体与企业的所有制间的关系问题;②如果企业办学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范畴,但现实的反映表明它又不等同于纯粹意义上的民办职业教育,其与民办职业教育的不同点在何处;③如果企业教育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作相应的改革,企业作为民办教育如何发展;④我国企业教育与国外企业教育的不同,也就是企业教育不能成为企业内的独立存在体,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其民办意义体现在何处。
对此类问题,本人认为,①企业职业教育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这是由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和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变化,决定了其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的性质,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合资企业所进行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当然属于民办职业教育或私立职业教育,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教育尤其是企业开展的培训,是以企业发展为本,企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需要。企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行为,企业教育与企业生产与经营纳入同步发展轨道,这样企业教育行为也属于企业的一种经营行为。但是企业办学由于企业性质的复杂性,使得办学主体及性质也呈现出多种特性。在企业教育类型上,从国外情况来看,有企业与企业联办,企业与社会联办,企业委托其他企业、行业、社会办等,企业给予经费资助或提供教学实习场所。
②企业职业培训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而且随着职业教育多样化的发展,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将成为今后民办职业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理由在于国家对于民办教育的鼓励与支持政策和企业职业培训发展为民办职业教育的社会必然性。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其中明确指出社会力量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这样企业所承担的教育形式在法律上已成为社会力量办学的组成部分。另从我国国情来看,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任务及职业培训的机构,大多数是一些企业或由行业组织的培训机构,可以说,企业办学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但企业的改革冲击最大的也是企业办学这一领域,如何在企业所有制形式转变过程中,使企业的办学适应企业转变需要并及时作相应的改革,是企业教育继续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目前企业教育向民办教育体制转变,并与其它培训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四、民办职业教育与政府的资助
目前,世界上大多国家的私立学校大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接受政府资助,政府在经费上的资助,使私立学校具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也是维持和发展私立学校的必要条件,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资助,有效地实现对私立学校发展的控制,保证私立学校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发挥作用。可以说,政府的扶持政策与财政资助,是私立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私立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国外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包括低息贷款、税收优惠、政府资助,在日本最为著名的为1970年的《私学振兴财团法》和1975年的《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自此,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经常费用补助金,最高达学校经常费用的50%。另有一种形式是通过对民办学校学习者进行资助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主要以学生贷款、奖学金、专项补贴等方式进行资助,这种资助保证了有才华、但受经济困扰的学生能够接受平等的、较好的教育机会与权利,学校则通过稳定生源、质量提高而间接受益。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国家对私立教育的资助,是私立教育获得与公立教育发展的同等条件,承担相同的任务,且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与物力来扶持私立教育发展,并通过资金资助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在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发挥在私立教育中的管理职责,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五、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与形式
本论文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困境;对策
据统计,2004年,我国普通高中招生85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30万人,两类教育招生相差约300万人。在2005年6月14日召开的全国县级职教中心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未来的几年内,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将维持在850万人左右,主要任务将转到提高质量上来;从2005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每年要扩大招生100万人;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努力形成高中阶段两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这300万人的增量,解决问题的重点在农村。目前,全国已有1.4亿农民进城务工,还有1.5亿农民需要转移,无论是向非农业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转移就业,农民群众都必须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迫在眉睫。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2001年,中国总人口127627万人,乡村总人口93383万人,占总人口的73.2%,其中生活在农村者79563万人,占62.3%,另有13820万人生活在城镇。中国人口9亿以上是农民,实际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国家。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据测算,至少在40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解决致富问题。而农民致富的关键,就在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农业劳动者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一些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无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但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德元指出,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职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和职校生源的校度匮乏。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总量求大于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2005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用人需求比上年上升6.2%,各类技术人才明显供不应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技校的招生不容乐观。许多学校每年暑假都要派出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甚至开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但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没有兴趣。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很少。
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基础设施跟不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比比皆是。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职业高中年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4.3%;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职业学位的毕业生就业难农村职业学校普遍成立毕业生就业专门机构,通过联合办学,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等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效果并不理想。据某职高对本校毕业生400人进行走访调查,专业定向教育从业率,农学、水产、财会的对口从业率分别为19.70%、7.07%、8.30%。从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看,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农民基本上是“种田管温饱,致富往外跑”,职业学校许多毕业生走上州出务工经商的路子,用非所学。
科技培训开展难。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教育部把农村教育工作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重中之重”。各个乡镇均兴办了乡镇化技术学校,各地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乡、村两级应用技术培训,对普及农村科技知识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两基”目标的实现,目前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和脱盲巩固提高工作基本停顿,大规模的应用技术培训也无人组织,不少乡镇化技术学校已改作他用,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被视为二流学校。许多家长都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进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同时,应试教育传统使许多教师、家长把与考试、分数无关的都归为不务正业,这就使许多学生鄙视职业教育。
“两高”扩招的影响。近两年来,国家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即通常所说的“两高”(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扩招。“两高”扩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其中应当包括城乡职业高中的扩招。但是,我们看到的是高教和普教热气腾腾,而不少地方的职业教育却滑入低谷。
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不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力图改变职业教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种种弊端,试图借助市场的力量搞活职业技术学校。但是,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职业教育的所有问题,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仍需承担主要责任。尤其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不增加甚至减少投入的做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简直是雪上加霜。中等职业教育成本一般是普通高中的2—3倍,市场无法代替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投入。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专业教育,需要比普通教育有更多的设备、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没有政府的高投入,职业教育很难实现专业化教育目标。据统计,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只占职教事业经费的20%左右,这种理论重视、实际忽视的做法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
从职校的收费标准来看,政府投入不足势必导致职校收费标准提高。在我国,一般来说,各级职业学校比普通学校要高出1~2倍的收费标准。职校所实行的高收费政策,无疑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去挤高考“独木桥”,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生源。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摆脱困境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的目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是人们追求上高中、升大学,鄙薄职业教育,认为普通教育是一流的正规教育。职业教育是二流的非正规教育。这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必须消除,我们应该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两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目的,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各级实用人才,要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无论是高中阶段还是义务教育阶段,都应当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在小学阶段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在中学阶段设置职业技术课程,培养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乡土人才是农村教育的根本。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中高级人才。
(二)政府要适当加大对职校生均经费的投入,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职校的经费支持。鉴于许多职校的资金利用效率低,政府可以改变投入方式,可根据每年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拿出应当投入的职业教育经费,在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进行科学评估和认证的基础上从优选择,并在验收合格后直接购买教育成果,将职业教育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而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增强政府加大对职校财政支持的自信心。政府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可以将行业、企业作为职校的合作伙伴,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以优惠政策为职校与企业合作牵线搭桥。
(三)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农民学习和培训提供良好的场所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关门办学”和“单一办学”,学校只注重对在校生的学历教育和培养,办学形式单一,这种办学形式和培养方式显然不利于农民的学习和培训,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改变办学形式。
在办学体制上,要建立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农民终身教育和培训的体制。
在办学形式上,加强对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进行学历教育,有规划分步骤地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科技的致富领路人。同时,定期吸收农民参加专业进修,为农民开设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大专专科课程,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
在教学方式上,实行产、教、研相结合,把学校的实验场所建立在农民的试验田上,把学校已有的农业科技园区、生物科技园区建设与对农民的示范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使学校的教学实验场所也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园地,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进修、培训的良好场所。
(四)要适应市场需求
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要与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如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户授课讲解,现场回答问题,培养科技示范户。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如家政、建设、服务、修理、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运用等,但所有内容都必须有针对性,要根据自身的特长,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使其尽快掌握1-2门实用技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五)要多方扶持
1.招生方面
目前职业教育在招生方面还是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随意承诺降低分数线,不考察以前的操行;降低培训费,不遵循填报志愿;不要档案;提前发录取通知等等,这种招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一些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只为赚钱,在那里读书的学生就是去混日子,只要出钱,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进职业学校,无论在校期间怎么度过都能拿到毕业证书。今后职业教育学校应进一步规范的招生制度,必须遵守招生制度,并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未来企业应与学校加强合作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就业,使初中毕业的学生更愿意主动的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质量。
2.教学方面
我国职业教育目前教材多注重理论方面的阐述,而对于实践应用方面却相对缺乏,这就让学生在接受知识上造成了困难,并且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也有较大差距,学生在上课时是被动接受,课堂上老师和学校仍然是主题,很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被抑制了。如果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加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从企业各部门的岗位名称,到绩效评估。将班级考核制度转变为班级“工资”制度,实现竞聘上岗以及岗位轮换制度,实现学生在就业前对企运营模式的了解与熟悉。这种方法是一个有效的缩短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距离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1]。
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态度方面做得不到位,学生毕业后,作为员工在工作中,只是把所学的技能当做赚钱的手段,心里并不热爱工作,更不会把工作当成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学校应该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将环境育人、活动与社团育人、文化育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文明守纪、有良好行为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合格中职生[2]。
3.成绩考核方面
学生的学业考核是对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检验[3]。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以及职业能力开发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可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分层教学、多元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加大企业评价力度,大力倡导以鉴定机构为主体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4]。我国职业教育目前还是主要注重理论方面考核,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还是次要的,要想打破这种单纯以成绩考察学生的方式,应该对于学生考核不能是片面的而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对学生期中和期末进行考试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察,加强学生对于学习态度和学风的建设,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考试时除了学校老师外企业员工甚至老板也可以参与考核的评分,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考察。对考试未能通过的学生,必须让其重新进行学习,并直到通过考试后才能毕业,通过这种严格的考核和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
4.师资队伍方面
在我国,目前专门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学校很少,无法满足我国职业教育所需教师的需求。即使接受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者,由于学校的较底要求,因此在学校也无法掌握精湛的技能和深层次理论知识。这两点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质量发展。另外,目前职业院校过于看重学历,然而事实证明,高学历占比例高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未必就更好,教学质量更不一定高。我们需要的是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都具有一定水平的“双师型”教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很受欢迎,国家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目前人数仍然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新的形势下要求教师摒弃原学科体系的建构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确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设计;要求引入了生产实际的案例,通过教学改造,融入职业关键能力,使学生职业能力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相匹配[5]。
5.社会地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