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15:53:53
序论:在您撰写外语学习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计划策略 课外学习 学习观念 元认知知识 英语听力
听力作为一项输入性技能,已经成为外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在他提出的输入假设 (Input Hypothesis)中指出,语言学习者只有获得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才能习得语言。因此,有效的听力理解是二语习得成功的保证,它确保了语言输入的质与量,而听力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听力输入的数量与听力策略的使用。在课外进行听力自主学习能增加听力输入的数量,而元认知策略能加强听力学习的管理与评价,提高听力理解的质量。本研究以元认知计划策略的定义为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与定量分析,了解大学生英语课外听力学习中元认知计划策略的使用情况,探讨计划策略对指导课外听力学习的重要意义。
1 元认知计划策略概述
近年来,国外学者越来越关注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O’Malley和Chamot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认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其中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价,即用于了解学习并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来控制学习的策略[1]。他们认为,计划策略是“为书面或口头交际的组织制定计划”,主要包括预测结果、安排时间等。Zimmerman 和Pons在策略研究中也提到,计划包括 “对时间的选择与安排”。此外,Wenden等学者利用访谈等方式,根据不同社会环境中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活动,把计划策略概述为“学习者对语言目标、资源以及资源的利用、优先考虑的语言项目、学习语言方式的改变等方面所做出的决定” [2]。Stern在1975年的开创性研究中,根据其自身对语言能力的本质的认识以及第二语言学习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优秀语言学习者使用的十大策略,并以计划策略为首。他认为,计划是指“根据个人学习风格对学习活动进行计划” [3]。Michael Rost 在听力学习的元认知策略研究中,把计划策略详细解释为提前组织、定向注意、选择性注意与自我管理,主要包括“对某项听力任务的目标确定”、“对听力要点的关注”、“对听力动机的管理”等[4]。
国内的文秋芳教授对学习策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她按照Skehan的信息理论模式,提出了双维度的策略归类框架。而在语言学习的处理输入、储存输入和产生输出三个阶段,都有管理策略、语言学习策略和情感策略的参与。其中管理策略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等。语言学习的三个阶段要求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5]。此外,一些外语教学与研究人员在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中,结合中国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计划策略细化为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预测重点难点、选择注意力、安排时间等。他们的调查结果还表明,听力计划策略是使用频率较低的策略之一,不仅不被学生重视,也受到教师的忽视。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外听力学习中计划策略的使用情况,阐述元认知知识对计划策略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听力学习。
2 大学生课外听力学习中计划策略的运用情况调查
2.1 调查对象和工具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202名大学生,其中英语专业62人,非英语专业140人。调查方式为问卷与访谈相结合。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关于学生英语学习观念与动机的选择题;第二部分为课外听力计划策略的调查,包含12项与计划有关的策略,分为目标计划、时间计划、材料计划、方法计划四组,采用莱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分为五级选项(如1=从不,5=总是)。问题的设计主要根据笔者在访谈中获得的信息,并参考国内外学者对计划策略的概述与定义以及相关研究结果。
2.2 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202份,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收回有效问卷198份,其中英语专业62份,非英语专业136份。笔者运用SPSS 13.0对问卷所得数据中计划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并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判断非英语专业与专业学生在计划策略使用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了解策略的使用与听力学习观念、动机之间的关系。
3 调查结果和讨论
3.1 计划策略的使用情况
表1显示,受试者在课外听力学习中计划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为中频率(2.5
如表2所示,两组受试在总体情况的差异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t=-9.877,p=0.000),而且在各组策略的使用频率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产生差异的原因显而易见: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听力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基础课,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而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听力只是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一部分,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说课外时间的投入了。此外,在四组策略中,材料计划与目标计划的差异尤为显著(t值分别为10.174和8.459)。可见,专业学生对听力学习有更明确的目标,在课外更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和适合自己水平的不同风格的材料进行听力练习。
3.2 计划策略与学习观念、动机的相关性分析
文秋芳认为,观念对策略的使用有相当的影响。学生的某种观念越强,使用相对应策略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作为一种日积月累又不断变化的动力,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因此动机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6]。本研究中受试计划策略的使用是否受到自身学习观念与动机的影响,需要通过相关性检验进行判断。
由表3可见,受试计划策略的使用与学习观念和学习动机之间均呈正相关,且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
表3还显示,学习动机与计划策略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属中相关(0.6
3.3 元认知知识对计划策略的影响
元认知知识是调节学习的关键。Vandergrift认为,听力元认知知识包括学习者知识(Person knowledge)、任务知识 (Task knowledge)与策略知识(Strategic knowledge)。学习者知识是指对自身语言学习情况以及对个体学能、动机等对语言学习影响情况的了解[7]。具备充分的学习者知识能促进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安排课外听力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对学习时间、材料与方法进行计划。任务知识是指对学习任务的目的、要求、本质等方面的了解。学习者对任务要求的理解以及选择对应策略满足要求的能力对计划策略的有效使用起决定性的作用。学习不成功者往往缺乏选择正确策略所需要的有关任务要求的元认知知识[8]。学习者对任务的充分了解与分析有助于计划的合理制定与实施;策略知识包含对获得学习目标所需的有效策略的了解,例如促进听力理解的总体策略和具体策略。学习者制定的计划只有在自我管理、评价等其他元认知策略的协助下才能得到实施,从而产生效果,因此缺乏策略知识不仅导致计划的不完善,还影响计划的顺利实施。
4 本研究对听力教学的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在课外听力学习中计划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影响计划策略的主要因素,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首先,正确的元认知观念与合理的元认知策略能加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9]。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在听力课堂教学中融入元认知观念的强化与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与培训,培养计划、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逐步将听力教学模式从“以教学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其次,教师可帮助创造课外听力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主性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此外,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深层动机,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和积极情感,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合理确立学习目标并制定合适的听力计划,并适时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利用课外学习时间,弥补课堂听力教学时间上的不足,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听力学习。
参考文献:
[1] O’Malley, J.M., Chamot, A.U.& Küpper L.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 1989, (10 ): 418-437.
[2] O’Malley, J.M.& Chamot, A.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46-111.
[3] Grenfell, M. & Harris V. Modern languag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35-40.
[4] Rost, M.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154-157.
[5] 文秋芳.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中的理论争端[A].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C].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 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
[7] Vandergrift, L. The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listening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 Language Learning,2006,(3): 431-462.
所谓学习部,顾名思义,是一个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的部门,。在这个部门里,部长及成员都要拥有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来调动整个外语系的学习氛围。为此,我制订了以下工作计划:
首先,为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本专业的激情,学习部要带头抓好监督各班按时上好早自习的工作,要能够以身作则,按时参加本班的早自习。同时,学习部也将实事求是地记录下各班的到勤情况,及时向大家反馈。
其次,要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本系及全院同学学习英语的热情。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就是英语角,我们都知道英语角是热爱英语的学生们展现自我的一个舞台,因此,在这里我们将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更多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同学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畅谈,自我展现,结交朋友,自我完善。还可以通过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或英语节,来号召同学们共同学好英语,锻炼好口语。
再次,还可以组织各班学习委员在一起交流学习经验以及各班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交换意见,商讨解决办法,及时向本班同学反馈。
总而言之,我们学习部会尽我们所能将本部门的各项工作都做好,同时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将外语系办得越来越好!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西文化;交际分析
一、语言学中的文化因素
(一)语言以文化为基础
分布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且每个国家的语言总是独立于其他国家语言的。换言之,每个国家或者民族的语言在世界上具有独树一帜的一面。首先,语言产生于与这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相关的因素之中。每一个民族都是在不断地、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民族的文化,这个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这个民族所在的地域、环境具有密切关系,正是因为各个民族或者地区的这些因素具有不同特征才在客观上导致了民族语言所具有的的不同特征。其次,每个民族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方便本民族的人们共同沟通思想而产生的。任何语言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某个民族或者地区的人们的共同把的沟通需要。从来没有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产生只是为了产生而产生,而是为了这个民族或者国家之内的人们的普遍需要而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民族的需要总是建立在这个民族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民族语言。最后,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语言总是浸透着这个民族或者国家的特有情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民族语言或者国家的语言总是与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具有密切关联的。
(二)语言顺应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指,在一个民族之中总是具有属于这个民族的特有的文化,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具有属于这个民族的独有的特征。实际上,民族文化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正是在这种发展变化之中民族文化才有提升的可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需要随着世界形式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首先,文化发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发展的形式。前已述及,语言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的。只有文化不断发展才能为语言发展提供合理性的基础,这是由语言发展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语言如果不顺应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则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终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语言不是文化唯一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语言具有与文化相似的特征。但是恰恰是文化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力量在制约着、规范着语言的发展形态。没有文化对语言的规范作用,语言往往会发展为不符合这个民族或者地区的需要的一种语言,这是与语言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也是不符合语言发展的科学规律的。最后,文化发展的方向在实质上就是语言发展的方向。从根本上来说,语言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文化具有更综合性的意义,也就是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所决定的。只有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代表这个民族的真正的精神状态。所以,文化具有更综合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就是语言的发展必须也不得不顺应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三)文化对语言的纠偏作用
文化从来不是以一种形式对语言的发展施加影响的,也当然不是一种力量来作用于语言的发展的。首先,语言在内容上具有文化的影子。任何语言总是建立在特定的文化内容上的,也就是说,任何语言总是由一定的内容来组成的。比如语言的词汇、新型流行语这些都属于语言的内容的一部分,但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发展往往与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语言内容的部分往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往往可以及时纠正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属于文化内容的部分。往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会出现一些与传统文化相悖的语言内容,这种情况下就依靠传统文化对语言实行一种纠偏作用,也只有文化的力量才能实现这种纠偏。其次,语言的发展总为文化的发展铺垫道路。前已述及,语言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认识到这一点,实际上也就能够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很多情况下,一个民族或者地区的文化需要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也就是说,只有靠一定的语言才能把文化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是由语言与文化的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所以语言的发展必须顺应着文化,而文化的表达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又是语言的表达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最后,往往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又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尽管是无形的,但恰恰有时候是决定性的。综上所述,文化对语言的纠偏作用是贯穿于语言发展的始终的。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交际原因
(一)文化背景的不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分别属于两个民族,也就是说属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比如,往往来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是由中国人来充当教师,而教授的学生往往是外国人。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注意文化的传授。首先,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很难拥有相似的文化品位。基于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往往来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总是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属性,所以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外汉语教学者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文化背景的介绍与融通。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才会在实际上导致语言学习的困难。其次,只有把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介绍给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把语言的学习目的传达给学生。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语言学习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只有语言学习者把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搞清楚,那么语言学习者实际上也就对这种语言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熟悉了。最后,基于语言学习的文化背景学习实际上是语言学习的精髓,在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任何语言学习者与语言教育者都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的介绍而进行教学的。这是正确的语言教学方式,更是对语言学习者有益的教学方式。
(二)增强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语言学习从来不简简单单地是一种语言学习,而更深层次地是一种文化沟通。必须明确只有把文字背后的文化力量让学习者彻底掌握才能更加激发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也才能从根本上完成语言学习者的主动学习。首先,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是增强语言学习者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在很多情况下,语言学习者由于不理解自己所学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以及学习热情的下降,这是由于不知所以然所导致的。学习知识从来不能止步于仅仅知道这是什么而更加要具体地深入地理解为什么。尤其是学习一门语言更加要树立这种观念。其次,在很多情况下,教学者接受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往往可以完成两种文化背景的沟通。从社会学上来说,任何地区的人们总是会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性形似所提出的并发展的。尽管在语言教学中,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必须注意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就是源于人类本性的相似性。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注重介绍语言的文化背景实际上就是在把两种文明或者两种文化背景做一个沟通,正是在这种沟通之下,语言学习者才会增强其学习语言的热情。
(三)培养学习对象的语言应用能力
任何语言的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换言之,不能应用的语言是一种哑巴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有注意中西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把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上去。首先,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作用于社会生活。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汉语的运用能力实际上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让学生彻底掌握汉语的应用能力,汉语才能对社会生活产生实际上的作用力。当然,语言对社会作用力的体现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师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这是对学生长远的语言学习具有更大好处的。其次,只有在把中西方文化背景介绍清楚之后,语言学习者才能从根本上学习到语言背后的力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语言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沟通过程,所以在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这种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从长远来说,就是文化沟通能力的提高,这是对学生的长远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好处,也是学生日后在社会上更加具有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
(一)增强师生互动的效果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真正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取得良好的知识,都离不开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有在课堂上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才能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度。首先,师生课堂互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相长在教育学上指的是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从学生身上汲取到对自己教学有益的方面。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教师也在学习知识。其次,只有增强课堂互动才能够真正让课堂活跃起来。从语言学的根本特征上来说,任何语言要想学好,都必须要把语言交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师生课堂互动更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只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增强才能够真正实现其之间的文化沟通。基于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只有在课堂上就注重语言的运用与交流才能真正实现语言学习的目的。课堂互动效果从来不是一种想当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只有在长期的有效的课堂互动效果中,师生之间才能实现良好的互动。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不是仅仅注重语言学习的一方面。从语言学习的基本特征上来看,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当然地包括听说读写。对外汉语教学永远不能停留在一种教学形式上,只有多种能力共同培养才能真正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首先,教师要不断摸索培养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语言能力而言,不能只注重一方面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就必然需要综合的教学方法这是由教学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由基本的教学规律所决定的。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汉语的薄弱之处,也就是说,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暴露学生学习汉语的短板,只有教师把这些短板充分考虑到实际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最后,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注重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必然需要相关的学习动力的激励,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当然这种变化也是随着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来进行的,只有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教学的目的。从教育规律来看,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规律才能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这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其实,从语言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上来讲,任何语言学习都是要依靠语言学习者自身的主动学习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只有语言学习者自己能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才能主动地去进行语言学习,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首先,往往来说,学生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到语言学习的正确方法,往往来说,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引与正确引导,这是由学生学习阶段所决定的,任何情况下,学生只有遵循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学习语言的目的。其次,教师必须认识到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必须注重文化差异的比较。换言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只有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真正的语言学习目的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当然包括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最后,为了学生学习语言的长远发展考虑,教师必须认真总结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出现的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有时候无论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都容易形成一种长期的惯性,而且这种惯性一旦养成就不容易纠正。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也是中外两国文化交际更加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蔚,徐子亮.基于扎根理论的对外汉语新手教师教学焦虑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3).
[2]张晓东,古芳瑜.对外汉语中“巴不得”与“恨不得”的比较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9).
【关键词】学习动机 个性化因素 动机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57-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英语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经历了十年以上长时间的外语学习之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仍是短板,不能令人满意。许多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大学四、六级证书,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却相当低下,开不了口,成为“哑巴英语”。甚至一些通过雅思或托福考试到海外留学的学生,到了国外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上述现象使社会各界对我国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质疑。外语教育界经过多次反思,发现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功利性强是其英语应用能力薄弱的根本性原因。绝大多数学习者将英语学习看作是升学和就业的“敲门砖”,而不是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外语动机从长远来看,对外语学习非常不利。如果能从根本上端正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所学习的语言作为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不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还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和优势。
因此,学习动机一直是外语教学界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学习者个体因素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除了受到自身的智力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到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性格、气质、意志、信念等)的制约。在非智力因素中,动机是最重要的因素和变量之一。如果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一切将无从谈起。动机是维持语言学习者学习热情,保证学习者时间精力投入,决定学习成败的重要情感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外语学习环境对促进学习者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研究外语动机的构成以及影响因素,尤其关注教师实施的动机激发策略及其效果。
一 学习者个性化因素的导向
自20世纪90年代起,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开始从 Gardner的社会心理模式转向课堂情景教学实践,这一转变标志着外语动机理论模式的构建将聚焦于课堂情景教学实践,强调学习者个性化因素的导向,突出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重要作用。21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主动建构的兴趣与能力是人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构件。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是人的本性要求,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化学习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征为基础,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构建的学习过程,挖掘一般规律下具有特殊意义的学习主体的特征和品质,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健康发展。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实践模式日益受到青睐,如何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作为外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本,实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自主。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反思和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地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运用动机激发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关注激发策略的有效性,促进个性化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了英语课程应使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素养的整体发展作为总目标,首次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重要地位,并强调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至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及“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意味着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实践模式同时,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运用各种动机激发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关注激发策略的有效性,促进个性化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首次确定了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并强调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情感态度因素最关键性的考量,是产生情感态度因素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是外语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 基于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动机激发策略
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往往忽略两端的高水平学生和低水平学生,教师们普遍关注的是“中间群体”。因此,教师在实施动机激发策略时,应考虑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群体的需求。不能对高水平学生“放手”,更不能对低水平学生“放弃”。实际上,这两类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激励。低水平学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激励,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高水平学生通常对教师教学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可能造成学习积极性受挫。因此,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调动高、中、低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是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值得深思的课题。
要本着“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这一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A、B、C组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学习者因为学习方法的不同、个性差异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在英语等其他学科的学习水平上的差异。根据A、B、C层次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教师应选择不同的动机激发策略。A班以“启发―研究―讨论―自学”为主要方法,最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班则以“启发―研究―讨论―讲解”为主要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B层次学生的主要目标为夯实英语基础,确证成绩逐步提升。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的同时,适当增加课外内容,教师讲授的重点应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C班则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反馈,段段清”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C层次学生着重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教师在实施动机激发策略的同时,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到良好的引导与激励作用;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的评价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汉语语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一、汉语语构形成的语言学机理
(一)汉族表达情感的语言传统
从语言学以及文化学上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的语构总是基于这个民族的生活特点以及表达情感的基础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认识到语构所形成的民族基础,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一个民族的生活的基本语言规律。首先,汉语语构基于汉族生活表达情感的需要而产生。任何一个民族在表达个人的基本情感的过程中都是需要把内心的情感来外在出来,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民族在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语言的发展。如喜悦的感情、伤悲的感情、悲哀的感情、伤心的感情,这些感情是人性的体现,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们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把这种感情来表达出来,所不同的是任何一个民族在表达感情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工具是不同的。这实际上也就是世界上众多民族之间所存在的诸种不同语言的根本原因。其次,正是基于人们表达感情的基本手段不相同,换言之,任何民族在表达感情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工具不同,实际上也就造成了人们对语言的运用的不同。
(二)汉语含蓄的表达特点
汉民族一直算世界上的一个保守的民族,也就是说,汉民族对于外在的事物总是存在着一定的保守心理,这种保守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汉民族保守的民族特点,这就是汉民族在吸取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比较缓慢的一个深层原因。从民族性格上来说,必须认识到汉民族的含蓄性格造成了汉语言表达含蓄的基本特点。首先,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总是不把自己的直接目的表露在语言之中,换言之,与西方国家的人们不同,汉民族总是把自己的欲望含蓄地表达在自己的语言之中,而不把自己的直接意思表达出来。比如,在对待别人送给自己的礼物方面,汉民族与西方民族的表现是迥然不同的。在汉民族,总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来把礼物打开,因为汉民族认为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而西方民族则会直接当着客人的面来把礼物打开,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客人的尊重,这就是两个民族之间表达感情的一种巨大差异。其次,正是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就导致了汉民族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总不能把自己的直接目标表露在语言之中,这实际上就对汉语的语构形成了长期的影响,以至于汉民族在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过程中总是含蓄表达,实际上这就是汉民族表达感情的一种策略,而这种语言表达策略实际上已经内化成了汉民族的一种民族性格。
(三)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特定的语法结构
在中国,汉语至少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从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汉语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起起落落。纵观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经历了一定的困难与挫折才形成了今天的态势的,没有经历过挫折的民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存在的。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汉语由最初的简单的语法结构逐渐形成了复杂的语言结构,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而人们的生活本身就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对象。首先,生活的渐趋复杂性造成了汉民族语言的复杂性。也就是说,在人们语言的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是逐渐发生复杂化的。这正如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样由最初的物物交换逐渐发展为物与货币的交换,再逐渐发展为今天复杂的商品交换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语言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类似性。其次,语言产生的根源就是为了表达生活,换言之,在语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为了表达特定阶段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而产生的,只有认识到语言的这个基本特点才有助于认识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汉民族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恰恰符合语言发展的这个规律。要认识到语言发展的这个规律必须深刻认识到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只有在认识到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的情况下才真正实现认识到汉语语构的基本规律。最后,汉语语构与汉语表达的复杂性具有正相关关系。实际上,任何民族的语构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的语构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其复杂化的。汉语语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构是因为汉语在起源、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与其他民族具有不相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特点。
二、汉语语构与其他民族语言语构的不同点
(一)在表达对象上
众所周知,语言的发展就是为了把语言对象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任何民族都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对象,建立在正确的语言表达对象上的民族语言才是正确的以及值得发展的民族语言。首先,表达对象是任何民族的民族语言必须具备的语构。可以比较绝对的说,任何民族语言都必须把表达对象放在语构之中,表达对象构成了民族语言的语构,这是由语言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汉民族语言的语构不同于其他民族正是在表达对象的安排上与其他民族语言具有不相同的特点。,也就是说,正是在汉民族语构的不同表达对象的支配下,才使得汉民族语构的形成逐渐与其他民族的语构的形成出现了不同点。其次,表达对象在任何国家以及任何地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地理上来说,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基于其生活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活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更是其基于本民族的语言传统的不同,其语言表达对象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实际上也就内在地决定了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表达对象对于语构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是绝对的,对于汉族也不例外,汉语的语构在语言表达对象上与其他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二)在表达方式上
前已述及,汉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含蓄的表达方式,而其他民族,尤其是西方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更是显著不同于汉民族。首先,无论含蓄表达方式还是直接的表达方式,最终其绝对作用的依然是这个民族的民族语言的基本规律。任何民族的民族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形式,只有拥有自己的文化形式的民族语言才是靠得住的民族语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才是真正属于这个民族的语言。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语言都是必须建立在自身的文化体系上的民族语言,不考虑自己的文化体系,那么这个民族的民族语言的发展就不是具有长远眼光的发展。其次,含蓄的语言表达往往把目标对象放在语言的最后。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汉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就是含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中国人,说他想吃这个苹果,那么这个中国人一定不把苹果放在这个句子的显著位置,甚至干脆不放在这个句子之中。含蓄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就造成了语言表达的语构结构的基本特点。最后,西方民族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无可否认,西方民族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往往一步到位。也就是说,西方民族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表达自己的欲望的时候,总是把其表达的对象放在显著的位置,这实际上与西方民族的总的民族提点有根本的关系。西方民族之所以,在整个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比较显著的位置,与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是具有绝对的关系的。
(三)在强调方法上
汉语在强调一件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也比较直接,这一点与西方民族有一些相似,但总的来说并不完全相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西方民族语言在表达感情以及表达欲望的时候总是直接,而汉语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很少甚至绝大时候都不直接,这实际上就造成了汉语与西方民族语言的巨大差异。首先,在着重强调一件东西时,汉语往往用感叹号,也就是说,感叹号在汉语表达感情的过程中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强调感情的特有性。也就是说,在汉语之中,感叹号总是要强调感彩的强烈性,无论这种感彩是悲伤的还是愉悦的,感叹号总是能够把这种感彩表达出来,这种语言强调的基本方法实际上就决定了汉民族语言与西方民族语言的不同特点,造成了他们的语构形成了不同特点。其次,西方民族语言在强调一件事物的时候总是运用质问的语气,换言之,西方民族在强调事物时,总是希望让对方自己思考,也就是说,“你看这样做是否合适”,总是想让对方换位思考问题,这是西方民族与东方民族最大的不同点,这样的不同点实际上也就造成了两个民族的语构的不同。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避免语构对教学的影响
(一)教师注重文化渗透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其对学生的文化渗透过程。实际上在任何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都是一种文化渗透与文化传播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将更加有利于教师实施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只有让学生逐渐加深对汉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才能真正地实现汉语教学的目的。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讲授汉语背后的文化底蕴。任何语言学习都是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学习都是建立在对文化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对文化的认识就没有对语言的感觉。教师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把文化渗透到汉语教学过程中去,只有把文化渗透到汉语教学中,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基于汉语语构的复杂特点,只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逐渐把语构放在语言学习的重点上,才能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无论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还是对外讲授汉语,实际上都需要进行一种文化学习,只有把语言的学习与研究真正地作为一种文化学习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其次,文化渗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文化渗透的方式进行整合,整合文化渗透方式,实际上也就成为了人们学习语言的一种途径。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传统渗透到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理解汉语语构以及能够接受汉语语构的教学目的。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
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最大的难度就在于让学生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汉语含义。因为人们总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生活,即便对于学习汉语的学生来讲,也是来自于各个不同地区以及各个不同国家的学生为主。这些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之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本民族语言习惯的影响,换言之,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深蒂固的。首先,只有结合学生的文化背景才能把汉语语构与其他民族语言的语构实现对接。前已述及,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的语构都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也就是说,任何民族语言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不同的语构。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当然是汉语,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这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构问题,学生只有在不同的语构环境之下才能真正实现对本民族语构与汉语语构的深刻理解。实际上,学生也只有理解到了这种语构之间的不同差异才能真正实现汉语学习的目的。毋庸置疑,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构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外汉语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才能实现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比如,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有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国家甚至来自于不同的洲,这样学生学习语言的文化背景就差距很大了,甚至截然相反。所以,在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以及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实现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语构的掌握。
(三)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运用
实际上,任务型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被广泛运用,但在汉语语构教学中,一直缺乏运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只有把任务型教学方法与汉语语构的教学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汉语语构的学习,也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任务型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的程度来进行对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一般来说,这种学习任务都是以学生完成为主,教师协助为辅的形式来进行。首先,任务型教学方法只有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才能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优势。由于汉语语构具有不同的难度,也就是说,只有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才能让学生更佳深刻地理解语言的语构之间的不同特点。其次,任务型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语构之下,进行学习。任何语言都具有不同的语构特点,只有结合不同语言的语构特点才能实现语言学习贯彻的根本目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来拓展学生主动运用汉语的能力,汉语的语言运用能力只有在逐渐地摸索过程中才能充分实现,对于汉语语构的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在汉语学习的不同阶段不断扩展自己学习汉语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才能实现汉语学习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俊.现代汉语语构文化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4).
[2]王梦达.汉语语构文化蕴涵的模式探微[J].青春岁月,2013(24).
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对文化和语言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和理解。对文化这部分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固定的定义,主要有: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长期形成的产物,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能够传承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等。②文化不是静止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反映出这个民族和社会的文化内涵。③文化涵盖了语言和文字。
语言的概念也是有很多种的,主要有:①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下用于沟通和交流而形成的一套知识体系。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要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语言的学习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的手段,一门语言的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外国的深层文化。文化和语言学习密不可分,在讲授课本内容的同时穿插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提高学习效率。
二、文化导入的注意事项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地注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导入课堂时,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来具体分析课堂,而且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文化导入时,教师要注意导入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日常交流所涉及内容是否相关。一方面确保学生学的东西不会过于抽象、空洞以及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文化内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在课堂中得到应用和实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领悟能力制订文化导入内容,要由简单到难,而且要注意导入文化内容和课本主题内容保持一致,这样就不会使导入内容过于零碎。在选择导入的文化内容时,教师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尤其是与课本中的词汇相关的文化知识,不要过于复杂,要简单易懂,使其对学生的词汇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教师在文化导入中要注意教学方法。在导入代表性的文化内容时,应该仔细讲解,反复练习,最好做到举一反三。在导入当下流行的文化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导入历史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传统习俗的来龙去脉,以更好地了解习惯用语。此外教师一定要注意,导入的文化内容最好以浓缩和有趣的方式进行,不必占用课堂正常教学的太多时间,而且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文化积累。
三、文化导入的策略
文化的导入方法不能局限于课外的阅读或是简单地讲授,教师要通过对导入内容进行分析,找到适合的导入策略。下面是几种在课堂上可以使用的导入策略。
第一,随时穿插,仔细讲解。课本中间有难以理解的表达和词汇时,教师可以在讲解难懂词汇之前穿插讲解相关文化知识,对其仔细讲解,并让学生在课本旁边做注解。优点是可以随时复习、内容突出、便捷;缺点是导入的文化内容比较零散并且缺乏系统性。
第二,与上课流程相结合。如果课程内容是历史事件,传统习俗和政治等内容时,教师可以找出与其相关的文化内容,并且作为一节课的导入环节,或者课后拓展部分,使文化内容与课程流程和内容相融合。优点是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缺点是在内容的选择和课程流程的编排有一定的困难,要求既能调动兴趣还要让学生理解并且不能过于简单,要巧妙地融入的课程当中,这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讲授要与实践相结合。在进行文化知识内容的穿插时,不能只注重讲授,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表现出来,要多进行实践,例如,运用小话剧、电影配音、演讲等。这样做的优点不仅是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吸收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缺点是课后需要学生的大量时间,课上也需要大量时间。
第四,任务法。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有某些具有文化背景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进行调查、搜索,找到相关的文化背景,自我吸收,然后在课上进行分享,互相补充,而且可以与课本内容进行比较。优点是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课上分享,互相补充;缺点是学生搜索内容可能雷同,不好控制。教师也要在课下做好充分准备,学生们如果搜索相同内容,教师要随时进行补充,帮助学生理解。
关键词:外语教育;动机;情境;研究
心理学家Corder曾经说过:“只要有学习动机,谁都能学会一门语言”。[】 学习动机研究始终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社会因素及个体差异,更重要的意义是探索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与策略。口 动机研究常见的方法有定量和定性两种。目前我国学习动机的调查手段大多采用定量研究。[3]定量研究以宏观的研究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证实普遍情况、寻求共识,它以控制性、暂时性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然后进行数量上的计算。从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出发,收集数据进行验证,以概括性、普适性得出研究结论。 ]目前研究的局限主要是注重揭示学习者动机的普遍性.而忽视了动机动态性和情感因素。此外,定量方法只能对事物的一些比较表层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不能获得具体的细节内容,并且不能追踪事件发生的过程,很难了解当事人的视角和想法(陈向明,2000)。因此.目前的研究有必要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
一
、研究设计本文采用以学习者传记为基础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传记样本来自李良佑、刘犁主编《外语教育往事谈— — 教授们的回忆》、[ 束定芳、张逸岗主编《外语教育往事谈— — 外语名家和外语学习》第二辑,[6]两本著述共汇集了海内外56位著名学者、教授、专家等人士的回忆录。本文从中筛选了3O位学者外语学习经历0,试图从中寻找他们学习外语的动机变化轨迹和变化因素。这两本传记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都是自己外语学习经历的详细实录,追忆了先辈、师长、同窗的往事,描述自己所经历的某时期、某学校的外语学习实况。
其中,描述他们早年各自的外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那些他们认为是最值得回忆和最有效的方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样本。这些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如何变化的?难道他们天生就有语言学习的天赋?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坚韧的学习意志是如何培育起来的?他们如何克服学习过程中遭遇的挫折?本文研究的基本范畴就是从这些方面人手。
1.主要问题
(1)根据传记中的回忆。找出他们的外语学习过程中动机的变迹;(2)导致这些动机变化的因索是什么?2.概念界定:本研究以著名学者方重、季羡林和范存忠等3O位著名学者为个案,依照作者的捕述将学习者所经历的动机变化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动机引发阶段:郎学习起始阶段,表现的特征是学习者开始学习外语。我们将这个阶段的动机界定为“引发动机”,指学习者在何种 素的作用下开始外语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考虑那些诱发因素的具体形式等。如:方重 ]在初始阶段无所谓喜欢与否,对他来说,仅仅是学校的~ 门功课而已;C 季羡林的英语学习是从好奇一il,开始的。【8j(2)动机减弱阶段:动机减弱,表现的特征是学习者开始出现畏难情绪,有放弃学习的倾向。减弱动机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受到打击.或者是受到不好老师的影响.或者因为课本、教学方法不合适,所以造成了外语学习动机的减弱;也有人是本身从内心不喜欢外语,在别人(家长、老师)强制性的压力下,维持外语学习,一旦这些强制性压力消失,学习者的动机就容易减弱,甚至可能会放弃学习。方重在回忆中描述的是虽然很早开始学习外语,但是也很快就陷入了动机“低迷”状态。这种情况下,根据常理推断,作者很可能就会放弃学习外语i 范存忠虽然没有直接说自己没有兴趣。但是从“老师没有教好.我自己也没有学好”中可以推断,作者的动机亦曾处于衰减状态。C xo](3)情境动机阶段:学习者的学习处于情境促动当中,即学习者的动机处于某种外力的维持状态中,主要是通过外部压力、外界影响或鼓励,学习者在信念、意志和目标之间产生冲突,表现为既有克服困难、维持学习动力的倾向,也有因畏难情绪过大而放弃外语学习的可能性。方重的英语学习之门是由一个学习伙伴和优越的外部环境开启的。[1q(4)发展动机阶段:学习者把学习外语看成是获得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始具有比较远大的目标,树立了人生目标和理想,具有长期坚持学习外语的倾向,这些具有个人发展动机的学习者.已认识到学习外语的功利价值:用已获得的知识作为交流工具,凭此可以找到好工作,可以帮助学习其它课程.提高教育和修养,获得成就感 通常情况下学习者要获得动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学习者最初可能并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甚至不喜欢外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教学环境的变化或改善,学生可能会渐渐明白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或者尝到外语学习的乐趣,就有可能从“不喜欢”逐渐转变到“喜欢”,最终将外语学习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如胡壮麟、[” 陈冠商等便是。[”]二、分析结果1.动机变化轨迹在上述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研究者对30位作者的自传进行了定性解读,试图描写出他们的动机变化轨迹。从理论上讲.A、B、C、D四种动机的理论组合,可能产生l6种变化模式,见表一。
但是在实际上。动机变化不会完全按照上述模式发生。
首先,学习者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者各自的语言天赋也各不相同,各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家庭条件都会对动机的形成和改变产生影响。其次,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学习者的学习往往由多种动机共同驱动。
这表明A、B、C、D四种动机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动机的组合,如AC、BC、CD等完全是可能出现的。这些理论的讨论,对理解下列动机变化的分析十分重要。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们将3O位学者外语学习的较为成功的典型动机初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主动类型A一 C—B— C— D。该类型指主体的自觉意识等理性活动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通过自我调适建立起来的外语学习动机。季羡林从lO岁开始学习英· 】28 ·语、偶然事件引发学习动机(A),在良好的读书情境的诱发性影响下,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同样,
在学外(德语)时,也曾遭遇不利的干扰因素,外语学习兴趣动机一度减弱(B)。从个人发展的理性上认’只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遂主动克服困难.恢复了外语学习兴趣(C),重新开始投入外语学习,最后将外语作为人生事业(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