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05:29:37
序论:在您撰写心理研究生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导师负责制下护理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
2.中美护理研究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3.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护理研究生在读期间压力的质性研究
5.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初探
6.护理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负责任研究行为的培养
7.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专家调查研究
8.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9.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地区差异研究
10.护理研究生对老年人及老年护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11.对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与对策的思考
12.临床护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调查
13.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校护理研究生择业意向调查
14.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年龄差异研究
15.护理研究生实践过程的管理探讨
16.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研究生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17.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8.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非智力影响因素分析
19.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年级差异研究
20.基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我国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21.护理研究生导师实践角色自评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22.护理研究生双语教学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23.面向21世纪护理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24.加拿大护理研究生教育体系及特点
25.护理硕士研究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26.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7.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8.护理研究生科研训练中的指导要点
29.护理研究生团队导师制建设
30.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31.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国内外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33.护理研究生在临床科研中的角色和作用
34.成人学习理论在护理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35.基于临床核心能力专业型护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探索
36.试论我国护理研究生社区实践的必要性
37.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自我概念水平和自我评价水平研究
38.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其研究状况的文献分析
39.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认知的比较
40.重视护理研究生培养 狠抓实践过程管理
41.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象学研究
42.加强国际合作,培养高质量护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博士生培养的经验介绍
43.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4.泰国玛希隆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45.“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理论在护理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46.韩国忠南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特点及其借鉴
47.护理研究生科研活动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48.基于核心能力的高等中医院校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
49.培养高素质护理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
50.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知识体系的研究
51.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研究
52.中韩护理学研究生教育比较
53.天津市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研究
54.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55.交互性教学模式在护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56.男性护理研究生学习动机的质性研究
57.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调查
58.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的分析
59.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分析
60.探讨高等护理教育体制与护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61.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启示
62.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63.发展以角色为基础的护理研究生教育
64.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期望与需求研究
65.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的质性研究
66.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67.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68.论艺术教育与护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性
69.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分析
70.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的质性研究
71.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系统评价与Meta整合
72.导师指导与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的分析
73.澳大利亚护理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关系的介绍
74.中美护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
75.护理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6.以临床核心能力为中心的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探讨
77.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评价
78.护理研究生临床带教方式探讨
79.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80.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职业信息收集能力研究
81.目标设置理论在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82.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83.临床能力考核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84.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85.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86.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与应对的质性研究
87.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与思路
88.护理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及AGIL模式指导下的建设研究
89.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90.国内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91.中美护理研究生课程比较
92.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93.两年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
94.我国护理教育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95.导师组制模式培养护理研究生的实践
96.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7.国内外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98.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9.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100.护理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的探讨
101.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学绩水平和设定目标能力研究
102.我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103.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104.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探索性研究
105.提高培养质量,加强护理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管理
106.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
107.护理研究生实习中所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及伦理决策
108.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的定性研究
109.护理研究生ICU临床实习模式的探讨
110.临床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质性研究
111.德尔菲法构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12.知-信-行认知理论在护理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113.在实践中培养护理研究生的临床教学能力
114.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对硕士教育现状的评价研究
115.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实践指导老师期望调查
116.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7.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参与专业课程资源共享体系的学习体验
118.Delphi法构建护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研究
119.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与建议
120.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21.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其展望
122.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的构建
123.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进展
124.对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实证研究
125.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SWOT分析
126.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127.就业双方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认知
128.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在326份有效量表中,任一因子分≥2.5即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共计48人(14.7%)。硕士研究生根据该量表测查出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方面。经Z检验(见表1),将本次测试所得因子分和总分与全国常模分数进行比较,我校2013级及2014级涉农专业研究生除总分和总均分外,各因子分都与常模分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等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这说明我校2013级及2014级涉农专业研究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这几个因子上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这几个因子上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相对较好。
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从表2可以看出,我校2013级与2014级涉农研究生在16种人格因素测试中反映出来的人格特征。
3.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在心研究生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凡是符合第一类标准的学生,一般要求约请面谈。从图2可以看出,在2013级与2014级涉农研究生中符合第一类筛选标准的人数共57人,占所有施测人数的百分比为17.5%。因为这部分学生或在测试问卷试题中对“想轻生”一项做了肯定选择,或是表现出最近一段时间对任何事情无兴趣、经常失眠,又或者是表达了想要寻求心理辅导的意愿。
4.家庭环境量表(FES)
我校2013级与2014级涉农研究生大多家庭成长环境优良,其中在家庭环境量表中各因子分除“亲密度”这一因子分大多集中于高分段外,其余各因子分都处于中等分数段,这说明学生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较高;但同时“控制性”这一因子分则大多集中在低分段,这也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家庭不会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
二、讨论
一、巧设课堂问题。
传授数学知识和经验,而且是编入课本的知识,学生不是通过直接同事物打交道获取知识,而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获得在教师的点击下如何有效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取得很好效果。
首先,在教学过程的开始,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关键问题,引发学生的高度重视与浓厚兴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中,先让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中提出问题,如上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成了三块,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他是否可以只拿其中的某一块去?如果可以应该带哪一块呢,为什么?通过学生交流探讨之后发现:利用第三块玻璃片的边缘就可以画出原三角玻璃片,所以可带第三块去。接着,再指出问题:你能否看出第三块玻璃存在着什么已知条件?(两角夹边),这样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呢?此时学生为了想证实这样的三角形是否全等,便形成了迫切要注意下步的学习情况。这样,再引入新课内容: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大家想不想验证一下呢?请大家在练习本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两个角和夹边都等于一个固定值(每个小组给定一个数值),再观察一个小组里的三角形是否全等?从而验证了“角边角公理”。又如上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先提出:不解二次方程老师就可以知道方程二根之和与二根之积,你们知道吗?想不想知道呢?这时学生不但好奇,并会以跃跃欲试的心态试图去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这节课的学习气氛便可想而知了。因此,设计出新颖、有趣,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形成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的情境,这对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接着,再设计出能使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目标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探讨问题中学习。起初,我先按《目标―问题集》中的问题系列进行教学,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我总觉得每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许多问题都完成不好,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探索问题的速度太慢,对此我想首先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吸收《目标―问题集》中的问题精华编写出适合自己学生的问题系列。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教学经验不足,未能对有关问题的给予好的点拨与引导,学生不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给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后来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验,终于摸索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有关办法,并已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妥善解决课堂中的问题
教师设计问题后,不能以教代学应该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研究与探索,以“失败乃成功之母”为理论根据,使学生不断品尝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问题得到解决。
对于某些问题的解决,还可以通过“小问题”的形式加以启发与引导,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由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又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易获得成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在探讨如何求不等式3x-9<0的正整数解时,如果直接分析:要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可以先求出这个不等式的所有解,即不等式的解集,再从中找出正整数解,那么,学生的思维只能停留在知道这个题目的解法上,而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教学时,可否作如下提问:
1、这个例题要求什么?(答:求不等式3x-9小于0的正整数解)
2、一个不等式有多少个解?(答:有无数个解)
3、这无数个解结合起来叫什么?(答:不等式的解集)
4、不等式3x-9<0的正整数解是否在这个不等式的解集里。(答:是)
5、通过以上提问有谁知道,要求不等式3x-9<0的正整数解该如何求解?(答:先求不等式的解集,再从中找出正整数解)
这样,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问,既降低了难度又解决了问题,又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地经历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且从中摸索出解决问题途径与办法,这对初一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因此对课堂中给出的问题,老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若以问题的形式加以指导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精心设计小问题,使设计出来的问题,对学生切实有用,是学生既有能力解决,又有思维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学生为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就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思维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为今后的创新学习开辟了一条道路。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安排小组讨论、交流探索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出新见解。同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新见解,哪怕出现错误,也不要轻易否定,要一分为二来对待。
其次,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编写问题等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并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习题课)”中可提出问题,已知甲、乙两人相距100千米,甲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乙乘汽车以每小时35千米,根据上述条件你能否编写所求的问题?若能,请写出并求解。让学生广开思维,积极思考,大胆尝试编写,对编写较好的学生及时地鼓励,当然,教师可以给适当地归纳和学法指导。
1、先考虑相向、同向、相背。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转化策略爱心教育心理暗示罗森塔尔效应
新课改理念下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真正意义上提出了教育能否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意味着学校在全面提高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学习或品德方面暂时存在问题的学生的转化。
一、关注个体,探究后进生心理
(1)既自尊又极度自卑
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成人意识逐渐增强,独立的生活能力表现在意识的自觉性。后进生的心理与一般学生相比,具有社会性较早地介入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早熟”。强烈的成人意识、社会意识使他们在心理上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别人能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把他们当成一个真正的“大人”。其自尊心往往外现为虚荣心、爱面子、说大话、爱与人争高低等。但是,由于后进生在德智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已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使他们失掉了威信。尽管他们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却往往难遂所愿;再加上后进生基础薄弱,意志力不足,自己既定的目标又极易以失败告终。
(2)认知失调,戒备与逆反心理强
“认知失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心理平衡是人类的需要,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经历着种种打破人们心理平衡的事件,于是人们的心灵永远处在平衡的打破和平衡化的矛盾过程中。费斯廷格认为:如果人们在某一习惯状态下行为,他们将试图发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之间是一致的;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持有某种态度,那么,他们就会试图行动或解释行动,使其与他们的态度一致。
(3)意志力薄弱,厌学与惰性心理严重
意志力总是和明确目标的争取实现及克服一定困难相联系的,表现为一定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然而后进生在目标和困难面前却更多地表现出了意志力薄弱的问题。在学习上,他们先天智力不差然而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感兴趣,再加上基础薄弱,畏惧学习、厌恶学习以及惰性心理较重。
意志力薄弱,并因此产生的厌学心理和惰性心理是存在于大多数后进生身上的问题。教师应把握学生心理,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逐渐克服其厌学与惰性心理,迎头赶上。
二、对症下药,制定后进生转化策略
既然形成后进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转化后进生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的。因此,德育工作者应根据后进生心理,对症下药,制定好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采用“爱心教育”,尊重学生人格,增强其信心
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自尊心理往往十分强烈,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和尊重,后进生尤其如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其人格,增强其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常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信心和鼓舞,才能点燃他们拼搏进取、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2)运用“心理暗示法”,疏导学生心理,消除其心理障碍
后进生因学习或品德上暂时存在问题而会受到一些不公正对待,受到的批评较多,有时即使做了好事也不容易得到他人的肯定。久而久之,多疑与戒备的情绪使他们极易产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不愿意以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去接受教育者的“有意施教”,反而对自己有意无意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及接受的教育影响能欣然接受。因此,在转化后进生时,我们可通过“心理暗示法”,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老师是爱他们的,对待每一个同学都会公正公平、一视同仁的,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团结和谐、平等互助的班级环境,努力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即使对其批评教育,也要注重艺术性,用心理暗示为其树立信心和希望,如可以说:“相信你能改变”或“你很聪明,别人做到的事,通过努力你也可以做到”等等。美国教育家本尼斯说过:只要老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
(3)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磨砺学生意志,挖掘其潜能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家长或老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并及时转换他们的角色时,孩子受到激励后就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天生愚笨,难以造就,孩子或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聪明才智就难以发挥。因此,对于那些意志力薄弱的后进生,要想解决其厌学心理,必须激发其乐学点,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点燃起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首先要相信后进生能学好,并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让其在学习的阶段性成功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角色转变。同时,尽管每一个后进生都有希望自己变好、成为优等生的渴望,但他们一遇到需要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事,往往就难以坚持到底而退却,回到固有的“惯性”状态。因此,对于后进生惰性心理的解决,同样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给予他们以足够的信任,并加强平时的督促与监管。在学习上我们要强化其勤奋点,要求他们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短期目标;在纪律上要多肯定他们的进步,帮助其树立自己可以做好的信心,并督促其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最终使其自觉地将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心理,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及时有效地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正如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所说:“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坚持常抓不懈、因势利导,早日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成功。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2005.
[2]《健康文摘报》.
[3]《班主任管理手册》.开明出版社,1996.
[4]陈晓萍.《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发展
【Abstract】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isthestudenthealthydevelopmentfullscaledevelopmentneed,shouldbringtohighlytheattention.Thefamilyandthesocietymustprovidethegoodeducationenvironment,theschooldealwiththestudenttocarryon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enableseachpeopletoreceivethegoodpsychologicalqualitytheraise,hasthehealthpsychologyandthegoodpsychologicalbearingcapacity,adaptstheintensesocialcompetition.
【Keywords】Youngpeople;Psychologicallyhealthy;Socialdevelopment
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后果。
本文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
1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心理如果加以引导,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否则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2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青少年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有些青少年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等。
3应试教育,是孩子心理不健康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使他们逐渐失去自信。此外,父母的离异,或亲人的死亡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相处不好。老师要对学生的挫折心理给以正确的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比如,用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并要及时地告诫学生,有了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和现实有很遥远的路途,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汗水。经过恰当的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成绩也将随之提高。
总之教师要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要从细节开始,因为道德体现在细节里。细节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习惯与品德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道德品质,自然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了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他的道德品质也会稳定下来。所以,各种稳定的、良好的细节或行为,既是德育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德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5青少年要有道德准则我国城乡青少年大多存在社会体验不足的缺陷。一方面,我国城市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接受信息方面较过去有很大变化,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虽然父母们常常苦口婆心地对青少年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讲卫生容易生病、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等,但对青少年来说,父母的话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要让青少年们形成良好品德,道德实践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6尊重青少年的主人地位尊重青少年的主人地位,还要深入了解他们,根据青少年的天性来教育他们。如果不能对青少年有足够的了解,德育教育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明明青少年的性格是内向的,非要培养成一个外向的人,这是比较难的,也是违背青少年的本性的,形成了心理障碍。
(一)适应方面的问题新生刚开始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可能会出现不适应。首先,研究生课程安排比较灵活,主要是自己安排其他业余学习时间。这对于一些同学来说很难适应,容易出现迷茫、无趣、目标不明确的心理状况;其次,由于研究生允许跨专业考试,很多同学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毫不相干,造成在读期间的专业学习困难,学习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因此,产生担忧、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情感方面的问题由于研究生的年龄普遍在23岁以上,恋爱、婚姻问题已经十分紧迫。由于学业、科研压力,每天的生活圈子有限,基本上是宿舍、食堂、图书馆这些地方,学生之间交流较少,缺少朋友,自然更缺少异性朋友。“对于没有异性朋友的研究生而言,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感觉会加重其心理负担,甚至产生自我怀疑;情感交流方面的缺乏会导致孤独感、无助感的加重,从而产生忧郁”。有的同学由于失恋,一时情绪失控,难以自拔。
(三)就业方面的问题由于我国高校连续多年扩招,大多数读研的学生都是为了能够避开就业高峰,取得更高的学历,以后找到一个更理想的工作。但毕业以后却发现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在同一个工作岗位的竞争上,研究生并不占什么优势,而且很多研究生要求很高,一般不会考虑工资较低的工作。而对女研究生而言,就业更为困难。“据调查,研究生就业的情况排列如下:30岁以下的未婚男研究生好于已婚男研究生,未婚女研究生在28岁以上就业最难。可见,女研究生在就业方面也处于劣势”。面对这种情况,不少研究生感到悲观、失望,对未来缺少自信,陷入迷茫、彷徨的状态。
(四)经济方面的问题研究生学习阶段大都是全日制的学习。研究生几乎没有任何收入,基本上还要依靠父母的帮助,而且从2014级研究生开始,读研都是自费,即使有奖学金,交完学费和其他费用以后,也所剩无几。研究生收入不多,家里经济状况好一点的,伸手向父母要钱;家里条件不好的,只能自己打工挣钱。这给许多同学带来很大的心理包袱:惭愧、烦闷、无奈、内疚,等等。研究生的收入甚少,但花销却很大,这就造成很多学生不得不从事一些兼职。虽然兼职能锻炼人,但也耽误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对其学业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于是,一些研究生在经济上的压力又在无形中转化成了学习上的压力。这样的“双重压力”导致他们出现了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个人原因首先,每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研究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心理素质好的人会自我调节,不会长时间陷入不良情绪中。其次,个体内在心理因素。“研究表明,个体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自我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关系”。个体对自我的满意度不高,幸福感就会下降,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第三,个体角色的自我定位。研究生是我国重点培养的人才,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个人都会抱以很高的希望,这让很多研究生难以准确定位自己,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产生不良心理。
(二)学校原因首先,学校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完善的心理健康培养机制。学校在实际管理中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忽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其次,很多学校把高素质人才定位在科研能力上,认为科研能力最重要,往往忽视心理素质。第三,在研究生阶段,学校除了安排课程以外,开展的课余活动十分有限,不能给同学之间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同学之间生疏、冷漠,长此以往,在研究生群体中,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三)社会原因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更是居高不下。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另外,研究生的数量在逐年增长,造成就业竞争不断加大。面对严酷的就业竞争压力,特别是研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太多的学习任务,但在择业和就业问题上,多数学生犹豫不决、忧心忡忡。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很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
三、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研究生入学心理辅导活动研究生一入学,学校就应该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比如,组织开展心理辅导讲座、新老生经验交流会、导师交流茶话会等;让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课程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多种方式让新生清楚地认识到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及时转变身份,尽快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学校开展课余活动,有利于缓解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充实生活,还能锻炼个人的实践能力,培养兴趣爱好。另外,还可以开展多校联合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扩大研究生交往范围,提高研究生的组织、沟通能力,增加结识异性朋友的机会,提高解决婚恋问题的几率,减少孤独、焦虑的心理状态。因此,学校应该重视研究生课余活动的开展,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以愉悦、积极的心态度过美好的时光。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首先,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资金专项使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努力改善研究生的生活、学习条件,增加研究生补助,缓解研究生在经济上的压力。其次,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做好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完成心理咨询干预方案,“主要针对突发或者持续存在的压力源、创伤源,实施危机的评估、处理、关注与反馈”。第三,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随时记录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生问题及时给予帮助,缓解和释放研究生的心理压力。
(四)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强化自我保健意识研究生的身心基本成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该通过自我调节来释放压力。研究生个体应该经常自我反省,通过合理的方式排解内心的压力,调试自我,完善自我。另外,要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不好高骛远,基于现实条件,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给自己一个适当的评价。研究生应该懂得,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学习、生活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不能过分消极、悲观。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整体与系统性;综合与协同性;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高永毅(1958-),男,湖北武汉人,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唐果(1957-),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教授。(湖南 湘潭 411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G2011A0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08-0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离开创新人才的支撑,发展将失去动力。[1]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已集中到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集中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上。[2,3]因此,研究生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已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但是当前我国学者在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中,使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的各个环节的对策建议、个人的观点和经验等方面进行的。因此对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多为表层分析,深度不够,其结论缺乏实证基础和深刻的理论分析,[4]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入研究,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提升。为此,有必要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和实际过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得出切实可行的,符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际的,能真正有效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是各个培养环节、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相互影响的综合的复杂过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是那个环节独立或几个环节配合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大的综合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其关键在于在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各要素、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的竞争与协同合作,只有其协同合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最佳的方向步调一致、协同发展,才能使研究生培养真正是创新能力培养。为此,本文将依据系统学、协同学、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理论,从整体、系统、综合和协同视角重新审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对该问题研究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一、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为了了解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参照参考文献[3]的方法,在论文方面,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81年至2011年间标题中有“研究生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查询相关文献1554篇。在学位论文方面,以中国博士和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对1999年至2012年间标题中有“研究生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作为选题的博士学位论文有3篇,硕士学位论文有65篇。
通过上述检索可知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在时间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1998年(含1998年)以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尚未引起学者的关注,该时期为忽视期。二是在1999~2005年这7年间有关的文章为两位数,表明这段时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已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该时期为关注期。三是在2006~2012年这7年间有关的文章为三位数,表明这段时期研究生创新教育问题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该时期为研究热潮期。
通过对这1554篇论文和3篇博士学位论文,65篇硕士学位论文认真梳理并研读发现,这些论文中大部分论文是分别从研究生培养的机制[5]、研究生管理[6]、培养模式和体系[7]、培养方案[8]、课程体系和设置[9]、论文写作[10]、团队构建[11]、学科建设[12]、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3]、科学研究[14]、创新基地建设[15]、教育环境[16]、导师结构或建设[17]、招生制度[18]、隐形知识[19]等因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的;有的论文对比美、英等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20]有些论文对创新能力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1]有些论文对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原因分别研究了对策。[22]但使用的研究方法普遍是定性分析方法,侧重于表层分析,深度不够,结论缺乏实证基础和深刻的理论分析,且实证分析和统计调查的研究还很少。[3]为什么现阶段研究成果较多,但研究效果却不尽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其研究没有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和实际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符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际的,能真正有效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由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是各个培养环节、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相互竞争与协同合作的综合复杂过程,只有根据系统学、协同学、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理论,从整体、系统、综合和协同视角提出一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探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法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协同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众多,本文根据系统学、协同学、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理论,从整体、系统、综合和协同视角审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如下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步,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视为复杂的综合协同的系统,建立该系统的子系统。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视为复杂的综合协同系统,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以及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理念、文化氛围、管理机制、制度保障、组织支撑、条件平台、政策制定者、行政管理人员、招生、研究生、导师、培养模式和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激励机制等诸要素划分为不同的子系统,科学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个复杂综合协同系统的子系统。
第二步,建立协同研究数学模型。建立该复杂的综合协同系统(开放与非平衡态系统),在外参量(外界条件)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系统)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的协同研究数学模型。
第三步,通过确定控制该系统的演化和反映新结构的有序程度的序参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由于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的互相协同、互相竞争产生了序参量,而序参量反过来又支配着子系统,序参量在系统内部与大量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伺服过程,在后一个阶段,子系统是伺服于序参量的。[4]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慢变量支配快变量的情况,所以序参量理所当然的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心”。因此,在对系统的诸多细节不甚清楚的情况下,以序参量来说明系统状态发展演化的趋势更具有优越性,故确定系统的序参量是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动力系统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通过序参量研究获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以及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
第四步,协同机理和协同机制的研究。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诸要素根据其功能划分出来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关系,任何一方的演化都会受到另一方的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非连续性,决定了其子系统之间的平衡是短暂和间断的,而远离平衡并不断演化才是永久的,因此非连续性特性的存在将使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子系统之间走向协同演化,所以可以利用建立的协同研究模型研究其协同机理。依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理,构建包括形成、实现和约束机制在内的协同机制。
第五步,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和整体改革方案的研究。利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建立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通过对现行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以及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的分析,针对现行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提出了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体改革方案和对策及建议。
第六步,实证研究方案设计研究。对实证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包括实证研究的基本假设和方法、问卷设计、数据收集程序、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主要分析方法与程序、各子系统的创新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等内容。
2.具体研究方法
(1)子系统确定方法。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和外部环境以及培养条件进行分析,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着影响作用的所有要素筛选出来,作为创新指标,再根据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功能进行归类,建立相应的子系统。
(2)建立协同研究数学模型的方法。同时处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中的子系统,通过一系列过程进行着动态的协同演化,彼此影响,相互促进。根据协同学的伺服原理,结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研究数学模型,该模型描述系统的协同演化过程;或借助生物领域的演化思想,利用广义朗之万方程,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研究模型,该模型描述系统的协同演化运动形式。再利用协同学理论与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理论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演化趋势。
(3)通过序参量确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的研究方法。利用协同学理论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研究数学模型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的众多参数中应用绝热消去法得出其序参量,根据序参量对应的子系统中的因素确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
(4)协同机理和协同机制的研究方法。利用协同学理论和第2步建立的协同研究数学模型,研究其协同演化规律及机理。应用协同学理论和系统学原理,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合理制约机制和使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动力、规则、程序,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
(5)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研究方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由学科专业、学术资源(软、硬件条件)、导师学术梯队、研究基地与平台、学术水平、制度和学风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中进行的。这些要素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协同合作。基于上述认识,可以利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根据协同学原理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协同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自身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协同趋势和成长轨迹,具有自组织的某些特征。
(6)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方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的现状进行分析,利用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从理论上研究得出现行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外部环境和培养条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依据以上协同演化理论提出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方案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并将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方案在一个年级中进行对比实践,即:选择一个班级利用改革方案进行培养,其他的班级利用现行培养方式进行培养,最后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的对比分析,确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整体改革方案。
(7)实证研究方案设计方法。由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战略、文化、制度、管理、组织和平台等要素相互协同影响所有成员的创新行为,是不同主体层次的个人、团队与全员协同创新来获取的结果。基于此,在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证研究时,必须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中各子系统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绩效之间协同关系的研究假设。再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各部分的目的和内容,根据杨国枢等人提出的问卷内容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可靠的调查问卷,要求问卷内容能为各部分研究内容提供所需的有效数据。随机选择多所典型和一般高校发放调查问卷,以期得到有关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手数据;使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对多所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案例进行分析,验证所构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协同研究数学模型和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
三、结论
上述提出的探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法,由现在的单一或少数几个视角研究转变为从整体、系统、综合和协同视角进行研究;从整体、系统、综合和协同论出发对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方位思考。该方法利用了系统学、协同学、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理论,具有动态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利用该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深化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进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该研究方法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到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并可以作为高校管理者和决策者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决策时的有效依据。
笔者正在利用该方法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后续将对有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研究数学模型的建立、序参量确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理和协同机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模型的建立和研究生培养改革方案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证研究方案等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瑛,郑文轩,周岭.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4):64-65.
[2]王小力,许晓雯.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64-66.
[3]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2):98-101.
[4]哈肯.高等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5]于书洁,史长丽,于嘉林,等.基于学科组织创新的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70-73.
[6]邵凯隽.对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6):40-41.
[7]印桂生,董宇欣.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S1):253-255.
[8]杨再明.创新教育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方案重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4):70-73.
[9]章英才,王俊,梁文裕.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论坛,2011,(12):87-90.
[10]张建宇,邹云.论创新意识创新力的概念表现与培养——从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现状与问题谈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6):47-51.
[11]肖春,毛诗焙.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69-71.
[12]季光,杨永清,刘平.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医教育,2010,29(2):51-53.
[13]李云钢.谈培养工学研究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4):53-55.
[14]刘尧.构建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方式[J].江苏高教,2010,(2):42-44.
[15]李培.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世纪桥,
2012,(9):96-97.
[16]史文霞,张建军.优化教育环境与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刍议——对当前研究生创新教育不足的原因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5):11-16.
[17]曾凯芳,李洪军.论导师素质与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64-268.
[18]孙卉.试论研究生招生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87-88.
[19]段成芳.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82-84.
[20]万军民,林瑾.中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比较[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