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9 13:48:22
序论:在您撰写工程成本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目前建设工程是一个周期长、消耗量大的生产过程,不但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受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工程造价常常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问题,通常称为“三超”现象,“三超”问题给国家经济建设及人们日常基本建设投资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加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国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整个施工企业经营思想上存在问题。
各个部门没有互相配合,没有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有些施工总承包项目部因为各部门、各岗位责权利不完善,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特别是有些国有企业长期受大锅饭思想的影响,更是奖罚不到位,由此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会给后续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的分包商是属于关系单位,对他们的管理不严格,对于整个工程质量不承担风险,没有压力,总承包单位经常充当“老好人”的角色,结果分包商对于上层指令不能很好的执行,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2、整个组织管理中存在问题
因为成本是一项综合指标,它不仅是财务的问题,也包括设计、施工、采购等各个方面成本管理论文,每个方面的每一项开出,都能影响整个项目的成本。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成本控制,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严密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用统一的规范和责任来约束和指导工程参建人员的工作,保证施工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指标。3、施工方案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施工企业由于对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重视不够,项目经理部对各个部门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强调工程质量、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目前,在我国的工程项目施工中,不少工程项目在没有充分考虑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即使比较也只是在技术上进行比较或者是根据经验在局部方案上进行比较,达不到有效降低成本。
二、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加快了,各种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这就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而企业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就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这样才能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施节约的原则
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正是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运行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减少这三方面的消耗是控制成本的最主要一项基本原则。而节约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要做到每一笔大的开支都要查相应的预算,把开支尽量控制在预算之内,不需要的支出坚决要杜绝;二、提高项目进行中的管理水平,采取合理的施工方式,节约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三、在施工中根据工程的要求不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一定要选用最好的材料,防止不必要的浪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全面控制的原则
我国的施工企业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设计只管设计,采购只管采购,施工只管施工,各个部门看起来有条不紊,但是由于各自为政,不互相沟通。就象机械中,设计出来的东西非常完美,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要不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加工生产,否则就是即使能生产但是代价太高。而建筑企业的设计有时候也是这样,根本没有考虑生产和采购,有时候根据图纸无法施工,有时候采购不到东西或者需要的东西根本不经常用,采购成本过高,造成成本降不下来。这就需要在整个项目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成本管理论文,从设计到施工都要互相配合。
3、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必须把成本控制落实到项目经理、设计、施工人员、各班各组,定期对各个部门进行业绩检查与工资分配挂钩,奖罚分明。使每个人从思想重视起来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编制本阶段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
三、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1、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
实行工程项目咨询评估制度,仔细准备标书,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的投资效果。一份好的标书,能反应企业对这个项目事先做的工作是否充分,对这个项目的预算是否合理,合理的成本预算能够增加中标的机会。
2、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也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条件,设计图纸应该由资质深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由本单位极富经验的设计师进行设计,单位要积极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提高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的质量。设计图纸一旦确定,尽量不要修改,否则整个项目预算又要重新进行修改,这样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出现差错。在设计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直接控制,减少漏项、添项、定额套用不准确的现象,为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3、编制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和流水施工。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和质量就会有所差异,因而发生的费用也不尽相同。因此,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
编制施工方案要领会施工总承包合同、设计图纸等经济、技术文件的精髓,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人员素质等因素。
4、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领导,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使各部门互相配合,有效运行。项目经理部的其它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责尽职。
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各个项目经理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建设单位(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相互支持和配合。成本控制只是表现为倾向,他不仅是财务部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从投标到施工过程需要各个部门的互相配合,才能真正的有效的降低成本。
5、对分包商实行有效的管理
一个大的工程项目需要很多分包商来共同完成,这就需要建立长期、合理的分包商档案,执行严格的招投标制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对分包合同要严谨管理,增强约束力,分包责任要明确,分包单位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压力,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劳务纠纷和超付工程款的现象。在现场施工中成本管理论文,物资管理要加强对分包商队伍的约束力度,避免造成现场物资浪费,不能充当老好人。要保证指挥层不能层次太多,因为中间因素太多,容易造成指令不顺畅,致使施工出现错误,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四、竣工决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决算阶段是基本建设投资控制的最后阶段,也是工程投资效果的检验阶段。竣工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对建设成本的控制。重点对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合理性进行审查,防止不应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的计划外费用挤入建设成本。(2)、对工程决算编制依据进行控制。包括对施工合同、协议,使用的预算定额、费用定额、材料价差计算方法,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记录,施工现场变更签证单的审核,在审核中要查看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记录是否经设计单位盖章,施工变更签证单是否有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确认。通过审核合同查看工程决算取费标准与合同签订的施工企业级别是否相符。(3)、严格审查工程预算中的各种不合理因素,如:多算工程量,高套单价,重复计算取费。
我们研究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以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施工结束后应该对此次施工的卷宗进行整理,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时地进行总结并推广,好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以期形成一套本企业标准化的资料,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施工中有据可循,节约时间,减少成本支出。
参考文献:
1、《工程项目承包与管理》张检身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施工现场造价管理技术》李军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3、《建设监理与工程控制》肖维晶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建立标准的责权利统一成本管理体制
成本控制目标作为成本控制各管理的核心部分,因此,进行制定可行性的成本控制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分析每一个项目的个体差异情况,立足于实际情况中,以增强目标实际操作的高效性。同时,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制定完善的责权利统一的成本管理体制,实现规范的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
1.2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建筑工程质量,掌握产品质量,科学管理材料费用等。在材料成本控制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材料验收、领用、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等过程。从而按照相关的成本标准,进行监督控制所要耗用的人工、材料等费用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全面管理项目质量施工进度、人力资源等方面。同时,结合实际的市场需求,进行建立灵活的技术管理制度,不断引进新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切实提高施工效率,并加强各个项目的监督,确保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使建筑工程技术为工程的成本控制提供充分的管理依据。
1.3加强工期成本管理
在完成工期目标的前提下,应该加强管理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在工程建设中不能盲目追求工程速度,随意加减建筑人员,切实将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定期进行结算工程成本,强化建筑企业的工期管理成本来有效控制建筑成本。另外,必须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可行性,明确各个工作部门的责任,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实现建筑工程成本费用的宏观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4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为了实现高效的建筑成本管理和控制,必须不断完善成本控制的法规,进行吸收与借鉴优秀的经验,以增强成本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定额管理制度作为工程成本管理的基础,主要是指在工程建筑过程中严格控制资金的消耗在定额的数量上。因此,施工方应该结合具体的项目情况,从而制定高效的定额管理,并且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中,从而对工程操作技术水平形成动态监督管理。
1.5加强成本核算措施
加强成本核算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充分的依据,在分解项目总成本过程中,进行比较实际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等,从而对项目成本费用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施工涉及面相当广泛,周期变化较长,材料设备价格浮动较大。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全方位控制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中,难免会存在工程更变、现场签证等现象,为了减少返工现象,必须严格把关审核工作,合理控制设计的变更,以减少后期图纸变更而产生的各项费用。
1.6工程人员综合素质
为了增强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可进行组织工程人员进行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作为成本管控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合理预算工程成本,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进行配合项目经理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切实增强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建筑企业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中,进行培养各方面专业的人才,加强对未来国际化竞争需要的关注,全面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
2结束语
由于缺乏市场观念及成本的意识,很少有人注意到项目管理的核心就是合同管理,在制定合同的时候,双方已经明确了施工的工期与施工质量,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以及责任,确定了突况的处理方法。合同是项目管理的依据,这是管理者必须明确的一点,客户常会在合同签订之后增加一些专用条款来规避风险,想要公路项目达成预期的效果,所以合同管理人员在施工之前就该将合同内容熟记于心,以便不时之需。
(1)公路工程计量与付款的对象是业主。以承包完成的合格工程量为依据,包括计价、计量等程序,由于要达成控制成本的目的,必须设置工程支付的台账,通过对照每期支付的数额和数量,统计出总支付额和施工完成情况。
(2)深刻体会公路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实际的工作经验。管理人员要将工程合同管理与成本管理之间的联系理清楚,加深对成本管理的了解,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深入了解成本管理,非常关键。在施工单位看来,施工生产的核算是独立的,但对于公路企业来说是重点。
(3)对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管理不善。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点多、线长、距离比较远,机器设备需要不停来回搬运,如果之前没有合理、健全的调控制度,和一定的约束机制,就会出现机械设备使用频率和搬运频率不断增加的场面,这样不但会加大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还会降低工程施工的效率。
(4)施工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健全。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工程项目开始施工之前都应做好预算,具体到每一个工程中的每一个项目中,所花的费用最多和最少各是多少,这样施工人员心中就有了大致的估算。反之,事先对可能发生的成本缺乏估算,控制制度不严格没有定制成本费用指标,施工人员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就难免出现铺张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公路部门中核算工作一般得不到重视,往往是因为财务人员的财务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的,领导们只注重期末利润的核算,很少关注前期成本和收入,继而财务人员也不会在这方面下功夫,导致制定的核算制度不够全面。
(6)考核制度的制定不严格。成本的控制效果一般是通过考核来反映的,只是在实际当中,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往往会忽略了考核这一项目,要不就是完成任务一样走个形式,将考核敷衍过去。导致考核力度不够大,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2怎样才能做好公路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其将施工的整个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项目的成本管理就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显而易见,衡量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离不开成本的管理的。工程成本一般指的是从施工的那一刻起,所有发生的经济事项所产生的费用总和。成本的管理应该从成本的预算开始,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成本控制,使用一切可行的方法来降低施工的成本,直到施工完毕。
(1)成本的计划。在施工之前应该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做好成本的预算工作,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编制计划成本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制定计划成本的过程中应注以下几点:通过以往的施工经验,明确本企业本年度计划可完成的工程量,做好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拿出企业历史成本资料以及合同类的工程成本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制定好施工管理方案和应急措施;全面考虑和分析不可抗力等因素对施工成本的影响及企业的承受能力,及时做好防备措施。
(2)成本计划要严格实施。成本计划是施工项目开始前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的经济效益所做的综合性计划,是建立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的基础。成本计划的实施措施,主要指怎样才可以在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将工程成本减少到计划成本或是低于计划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怎样才可以降到最低,可以从其费用的构成进行分析,将那些可以省略或可以减少的费用,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从项目成本的主要支出入手,分别编制计划用量,计划可降低的成本。
(3)成本的控制。成本一般指的是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及各项费用的开支。控制成本,就是将这些项目逐一进行要求、监督和限制,不断发现错误和不断纠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偏差,将每一个项目都控制在计划中。成本控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合理组织施工、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案,搜集大量施工方案,通过多个方案的比较,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成本进行监督控制,工程一旦竣工,及时验收结算,将花费成本过高,或者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项目,及时追究其责任;通过不定期考核、竞争上岗等方法将员工做合理的搭配,使员工的收入与职责、劳动强度与工作绩效相结合,实行工资动态管理,把竞争和自我约束机制引入工资管理制度中去;做好材料的才够工作,对市场上的货源提前做好调查,做好价格、搬运费等的预算选择最合理,最实惠的一组材料;做好成本核算工作,首先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以及管理部门的紧密配合,在会计核算中正确计算折旧费用,严格把控成本核算这一关,不能将项目无关的费用计入工程成本,成本的核算要正确的分类,不但要准确还要及时;必须重视成本计划的考核并且进行相应的分析,做好此次施工工作总结的同时,为下次施工核算积累一定经验。这是实施成本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也是最具有意义的一个环节。首先,按照各自承担的成本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层层考核并作出评价,以计划成本中的成本降低率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和每个员工的职位、工资等进行对比,在做相应调整,实现能者多得的体制,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正是成本管理目标的核心。企业的经济效益离不开员工的劳作和付出。其次应该运用完整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例如: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对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认真的比较和分析,并作为今后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参考。
3结语
电力工程项目是一个具有多目标的系统,主要包括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三大类目标,电力工程成本控制就是要处理好这三大目标的关系,应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全面和细致的分析。资源分配就是在有效的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供应,例如应适时的完成材料的订购、供应以及人员的配备等,同时这样的资源配置一定要和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二、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对于电力工程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电力部门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节约资源,促进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取组织措施控制电力工程的成本
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明确电力工程项目经理部的人员配置与机构设置,以及电力工程项目经理部、公司、施工队之间的权利关系。电力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就应该充分协调它们之间的权、利、责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要明确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者及任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出现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2采取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控制成本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电力工程的质量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主要是应该做到各个工种持证上岗、加强安全培训、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质量问题等,这样尽可能的避免因为质量问题造成的重新返工,也就减少了一定的成本浪费。同时电力部门也应该在施工的工程中,多利用先进的技术,采用新型的材料,在成本降低或者是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不仅能够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还能够控制成本。
3在施工阶段加强成本控制
电力工程的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以及合同谈判,已经知道了电力工程的合同价,在现有阶段,主要采取的是固定总价承包,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在工程变更以及其他条款允许的前提下对工程的造价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在承包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决定了施工企业的盈利情况,也就是说施工企业的成本越高,那么盈利就越少,如果成本高于了价格,那么就会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采取加强项目成本监管的措施控制成本
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监管是电力工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有效的控制电力工程成本的重要方法,科学有效的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监管机制,能够化解和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降低电力工程施工的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的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措施:首先可以成立财务监管部门,在监管部门设置专人负责财务的监管,从而确保电力工程各项财务监管制度能够有效的实施;其次应该严格的执行资金流向表监管制度,也就是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资金的上缴情况、结算情况、风险预控措施等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从而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再次就是要建立电力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控制预警机制,成本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对在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一直处在可控的状态,尽可能的提高工程施工企业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科学的协调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之间的关系,从而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强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最后就是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实施全面成本监管的前提下,对电力工程项目完工后的经营业绩进行总体的评价,不仅要客观的对电力工程项目是否达到预计的经济效益进行严格的核算,还要对目前电力工程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探究,提出同类的管理建议和意见。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成本管理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全过程控制原则。成本管理贯穿整个水利工程建设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施工前和施工中,施工前主要是施工现场勘察、施工图纸设计、参加投标会、合同谈判等成本管理,施工中主要是原材料采购运输、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进场、竣工结算等成本控制。(2)成本目标管理原则。根据相关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成本预算等编制成本计划,并全面考虑工程各项目生产要素和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对完成该项目所需费用进行估算,从而明确施工成本控制指标和目标总成本。(3)全员控制原则。充分调动水利工程施工相关人员成本控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处理节约和支出间的矛盾,尽可能发挥资金使用效率。(4)结合开源和节流原则。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降低原材料消耗、管理费用,并定期对比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总结分析成本盈亏原因,进而及时改善施工成本的使用。(5)例外管理原则。在成本控制计划中充分考虑“例外事件”管理,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以及时控制和纠正因例外事件增加的成本。
2目前水利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成本管理正确认识和管理手段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认识不正确、手段落后等问题,以致工程施工各环节不协调。有些工程管理者片面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成本管理,以致出现问题后,严重浪费成本,降低施工效率。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工程,需水利工程建设相关部门相互配合,以及采用先进管理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本管理效果。但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手段仍较为落后,极少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管理,如计算机,仅采用计算机管理成本预算。可见,成本管理水平低的重要因素是管理手段落后。
2.2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
水利工程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会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纠纷,阻碍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以致延长工期,增加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虽然已制定了造价控制规划,成本管理目标缺乏严实性,而且工程相关部门缺乏必要沟通,极易造成人员和原材料挤压与浪费。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的不明确,导致了责任、权利、利益的不合理划分,以致无法正常核算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也无法合理奖励有效管理成本的人员,以及合理追查成本管理不佳的人员,导致成本管理难以贯彻落实。
2.3成本管理未落实到位
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激励机制不合理、工程管理形式化等问题,以致成本管理未能真正落实到位。成本管理未能落实到位主要体现在:因出现过度纠纷和重复性工作,以致施工无规划、管理无制度,甚至质量没有切实保障,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没有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施工要求严格管理原材料,以致选购的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造成严重的原材料浪费。
3加强水利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
3.1提高成本管理认识和管理手段
进行成本管理时,工程相关部门应经常一起讨论,如工程部、技术部、采购部等,以制定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在满足技术要求基础上,采购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从而有效控制成本。为提高工程相关人员成本管理认识,应组织成本管理方法培训,使每个人都养成控制成本的习惯。对水利工程成本管理而言,管理手段至关重要,通过先进成本管理手段,如作业基础成本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成本管理手段落后现象,从而提高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水平。
3.2完善成本管理体制
施工前,清晰了解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和所需材料成本,并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工程要求的成本管理计划和监督管理指标,以及完善成本管理体制,可提高成本管理水平[4]。成本管理体制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制定完善工期考核体系,定期严格考核工期,并明确各项成本考核根据,在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进度;建立完善成本绩效考核体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工程成本,加强该体系的贯彻落实;建立完善评价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工程成本总结分析会,反馈成本使用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成本超支情况,以加强水利工程成本管理。
3.3强化直接成本管理
强化直接成本管理的措施主要有:充分发挥原材料选用节约潜力,即严格按照工程各环节需求领取相应类型和数量的原材料,领取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并有相应手续,严禁随意领取,避免原材料浪费;总结分析资金超额支出原因,及时改善超支情况,并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方案,确保正常施工以及资金流动性;采用新技术,用符合施工要求且低成本的新材料代替传统材料,以控制材料成本;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管理材料成本,工程各项环节竣工后,必须清扫施工现场,整理可再利用材料,以降低材料成本。
4结束语
一、工程成本概念
工程成本即企业用于施工和管理的一切费用的总和,综合反映工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状况,属于检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工程成本分为直接、间接两方面。直接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组成。其各自组成的内容为:人工费指列入预算定额中从事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附加费以及工资性质的津帖、劳动保护费等。材料费指列入预算定额中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辅助材料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机械使用费指列入预算定额内容,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和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及安装、拆卸及进出场费。间接成本是指直接从事施工的单位为组织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施工单位管理人中的工资、奖金、津帖、职工福利费行政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费、物资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管理用的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检验费、工程保修费、劳动保护费及其它费用。
二、工程成本管理的意义
工程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是衡量企业生产耗费和供给的尺度,是决定价格的基础;工程成本体现了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关键。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近期求生存、长期谋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1、成本分析
全面有效的工程成本管理必须建立在周密详尽的成本分析上。成本分析大致可分为7种:
(1)综合分析:即工程成本分析,将总的工程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进行对照检查,计算出绝对数、相对数,以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降低率和目标成本降低额完成率。
(2)项目分析:即按施工成本费用构成项目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各成本项目降低情况,分析积极、消极因素,促进消极向积极转化。
(3)人工费分析:将项目中的人工费的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相比较,再参照劳资部门的有关劳动工资方面的统计资料,找出人工费超支因素及其原由。
(4)材料费分析:材料费分析常用的方法在经济活动分析上称为连锁替代法,在统计学原理上叫因素分析法(具体公式略)。材料分析另应有对材料定额变动的分析,废旧料利用的情况分析,施工工艺的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的分析等等。
(5)机械使用费分析:首先将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预算数与实际数相对照,求差额绝对数字,然后进行价格、数量分析,找出施工企业自有及租赁机械使用上的节约或浪费。
(6)其他直接费分析:其他直接费在施工预算中是按直接费计取一定的费率获得的相对额和有按定额项目直接列入的绝对额两部分组成,将此两部分分别进行预算与实际费用对照分析。平时建立详细台帐,年终将各自分析资料汇总分析。
(7)间接费分析:类似于直接费在年终汇总分析或在单位工程结束时进行总结分析。但它可控性大,可编制可控计划,与实际相比较,从差额中总结间接费控制中的经验及问题。
2、成本管理方法
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管理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不同的工程,分析结果千变万化,所制订的方案亦不尽相同,具体实施起来也是花样繁多,但人体都必须包括如下几点:
(1)以人为本,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提高职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成本进行前馈控制。
(3)加强施工生产过程管理,降低消耗,加强质量安全监督,进行事中控制。
(4)注重工程竣工后的事后成本控制。
1.维修工程成本及其构成
(1)维修工程成本。维修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消耗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施工中的这种消耗用货币形式反映出来,即构成维修施工单位的生产费用,把生产费用归集到各个成本项目和核算对象中,就构成维修工程成本。维修工程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能全面反映维修工程施工生产活动及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维修工程成本又可分为3类: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①预算成本。是按维修工程预算定额和各项取费标准计算的预算造价。预算成本项目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临时设施费、间接费和计划利润。这些费用构成已完工程的全部造价。
②计划成本。是指为了有步骤地降低维修工程成本而编制的内部控制的具体计划指标。
③实际成本。是维修工程实际支出的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反映维修工程成本耗费的实际水平,必须按规定正确核算工程成本,准确地反映维修工程的实际耗费,从而为成本分析提供可靠资料。
预算成本是维修工程价款的结算依据,也是编制成本计划和衡量实际成本水平的依据。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反映的是维修企业的成本水平,它受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施工条件和生产管理水平的制约。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比较,可以反映维修工程实际盈亏情况;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比较,可以考核成本计划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2)维修工程成本构成。为了了解各种生产费用情况,监督生产费用的支出,合理组织工程成本核算,必须对生产费用进行科学分类,并考虑使工程实际成本能与预算成本相比较。因此,实际成本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应和各项预算成本项目所包含的内容相一致。维修工程成本的构成如下:
①直接成本。指维修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直接机械费、临时设施费和其他直接费。
②间接成本。指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部(作业层)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全部施工间接费支出。包括现场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管理用材料费、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保险费、工程保修费和其他费用等。
维修工程预算造价中的间接费,属于企业管理层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不属于成本的范畴。
2.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其任务
维修工程成本管理是物业管理公司(或维修施工企业)为降低维修工程成本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都同成本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都会反映到成本上。因此,加强成本管理,不仅能够节约费用,而且能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降低成本,通过对维修工程施工中各项耗费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以便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优的经济效果。成本管理的任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做好成本计划,严格进行成本控制。认真编好成本计划,把降低成本的指标、措施层层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各环节上去,并通过承包等方法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真正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努力降低消耗,节约开支。在施工中严格进行成本控制,保证一切支出控制在计划成本内。
(2)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定额管理,建立健全原始记录、计量与检验制度,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
(3)加强维修成本核算与分析。通过成本核算与分析,可以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了解各项成本费用节约或超支的情况,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总结成本管理工作的经验,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维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内容
维修工程成本管理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和考核。
1.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加强成本事前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预测的目的,一方面为企业降低成本指出方向;另一方面确定目标成本,为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提供依据。
成本预测应在大量收集进行预测所需的历史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并和企业挖掘潜力、改进技术组织措施相结合。成本预测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目标成本,并根据降低成本目标提出降低成本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不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使各项技术组织措施确实保证达到或超过降低成本目标的要求。
2.成本计划
房屋维修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规定计划期内房屋维修工程的生产耗费和成本水平,以及为保证成本计划实施所采取的主要方案。编制成本计划就是确定计划期的计划成本,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1)成本计划的作用:
①成本计划是企业日常控制生产费用支出,实行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通过编制成本计划,事先审查费用的支出是否合理,从而在降低成本方面增强预见性。
②成本计划可以为全体职工在降低成本方面指出目标和方向,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
③降低成本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成本计划是企业利润计划的重要依据。
(2)成本计划编制的程序:
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为了使编制的成本计划有科学的依据,应对有关成本计划的基础资料全面收集整理,作为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主要有:
a.计划期维修工程量、工程项目等技术经济指标;
b.上年度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及历史最好水平;
c.计划期内维修生产计划、劳动工资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及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等;
d.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降低成本指标和建议;
e.施工图纸、定额、材料价格、取费标准等。
②成本指标的试算平衡。在整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成本试算平衡,测算计划期成本降低的幅度,并把它同事先确定的降低成本目标进行比较。如果不能满足降低成本目标的要求,就要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直到达到或超过降低成本目标的要求。
③编制成本计划。经过成本试算平衡后,由企业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成本计划,同时将降低成本指标分解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和各有关环节上。
3.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就是在维修生产施工过程中,依据成本计划,对实际发生的生产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对成本偏差进行经常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把成本费用限制在成本计划的范围内,以达到预期降低成本的目标。
(1)直接成本的控制方法。直接成本是直接耗用在工程上的各种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等。为了控制直接成本,除了要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外,最基本的是在维修施工过程中,落实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经常把实际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与各种消耗定额及预算中各相应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并找出成本差异发生的因素和主客观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
(2)间接成本采用指标分解、归口管理的方法。间接成本是企业各个施工项目上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为了组织、管理维修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即现场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该费用项目多而杂,并且与工程施工无直接联系,所以一般采用指标分解归口管理的办法。即将成本计划指标按特定的用途分解为若干明细项目,确定其开支指标,分别由归口部门管理。凡是超过标准、违反成本开支范围的费用都要予以抵制。
(3)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建立成本管理制度,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分工归口管理的原则,建立成本管理制度,使各职能部门都来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监督。工程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维修施工生产计划,搞好施工安排,确保维修工程顺利开展;技术部门负责制定与贯彻技术措施计划,确保工程质量,加速施工进度,节约用工用料,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合同预算部门负责办理工程合同、协议的签订,编制或核定施工图预算,办理年度结算和竣工结算;材料供应部门负责编制材料采购、供应计划,健全材料的收、发、领、退制度,按期提供材料耗用和结余等有关成本资料,归口负责降低材料成本;劳动人事部门负责执行劳动定额,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负责降低人工费;财会部门负责落实成本计划,组织成本核算,监督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对维修工程的成本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并制定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有关的费用计划和节约措施,归口负责行政管理费节约额的实现。
4.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的目的就是要确定维修工程的实际耗费,考核维修工程的经济效果。为了正确地对维修工程成本进行核算,必须合理地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1)成本核算对象划分的原则。一般应以施工图预算所列的单位工程为划分标准,并结合施工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按以下原则划分:
①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
②翻建、扩建的大修工程应以工程地点、一个门牌院或一个地点几个门牌院的开、竣工时间接近的工程合并为一个核算对象;
③维修、零修、养护工程应以物业管理公司统一划分的维修片和零修养护班组为核算对象。
维修工程成本核算对象一经确定后,各有关部门不得任意变更。所有的原始记录,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填写清楚,以便归集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和计算工程成本。为了集中反映各个成本核算对象本期应负担的费用,财会部门应该为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账,以便组织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计算。
(2)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为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①加强对费用支出的审核和控制。审核费用是否应该发生,已经发生的费用是否应计入维修工程成本;在费用发生过程中,对各种耗费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使费用支出控制在定额或计划要求内。
②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严格遵守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正确划分应计入成本和不应计入成本的界限,划分当期费用与下期费用的界限;划分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等。
③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做好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加强计量和验收工作;建立健全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报废、盘点等制度。
5.成本分析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