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古典文化范文

时间:2022-07-03 02:40:43

序论:在您撰写古典文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古典文化

第1篇

时至今日,陶瓷作为艺术品的出现,其价值观已经脱离了本来的应用,成为了装饰品的珍藏。而它呈现的美感,已经不可能仅仅是从表面去评估,它本身的含义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气息,才是陶瓷最大的价值所在。

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每个国家民族的特性都不一样,对于自然的向往也就不一样。从古今的神话来看,东西两方的自然之道追求的也不一样:与其说是西方人对事物的本质更感兴趣,倒不如说是东方人对事物的理解多样化。比如绘画方面,西方人能简单而又强烈地用线条感让你觉得临摹物的栩栩如生,但东方人的笔墨却更加注重某种精神,反而刻意忽略实物的真实性。

中国人向来注重事物代表的含义,并不惜以此来强调自己的为人之道,就像虔诚的教徒修行某种境界。这种文化的体现并非不切实际,只是一种美感的偏好而已。在古往今来的作品之中,中国的山水、花卉、人物的绘画与书法都注重的是一种精神,线条与色彩的搭配极为讲究,有点对号入座的味道。这种风格是临摹不来的。是以古往今来的大家们流传下来的真迹,或多或少可以给予你辩之真伪的线索。西方人的真伪考究或许需要过多的人为技术条件操作,而中国人的作品,如果你是行家的话,大致上都可以十有八九的确定。当然,这需要火候,而且你也必须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因为中国人讲究门户之见,地域之分非常谨慎。

在众多陶瓷作品之中,无一例外有种感觉,那就是古风。陶瓷这种东西的美感在于意境,无论是格调典雅、高贵或者气势如虹,那种古风的味道是很浓烈的,就算是平常百姓用的餐具之上也能窥见一二。茶具有茶具的特色,酒具有酒具的特色,碗、碟、盘都各自有各自的精华。你可以在某件陶瓷作品上看见悠然自得的名士神态,也可以看见古时大家闺秀扑蝶的嬉戏之乐,甚至你也能扑捉到山水中的磅礴大气,或者寥寥几笔,色素简单的花卉、田园之景。不管你是否懂得欣赏,或者是你根本不在乎,但是如果在陶瓷的作品之中,出现了某种图案,比如飞机大炮,或者漫画人物、明星肖像之类的,你多多少少会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胡闹的恶作剧,格格不入,毫不协调。在一幅油画之中,上半身的少女抱着汲水用的罐子,那种艺术感觉或许你看不明白也感受不到文艺气息,但它决不会给你一种毫不协调的感觉。但是如果这幅油画里题有一首宋词,你会作何感想?毫无疑问,你会觉得这是四不像。

第2篇

【关键词】园林 道家 儒家 佛家 生态

21世纪,人类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有效地加强环境保护,消除传统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真正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而保证人类在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及永续生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最具典范性的生态艺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研究理应成为新世纪的“显学”之一。它深浸着中国古代传统宗教文化的底蕴,讲究自然意韵的生成和园林意境的创造。它是一种审美化的存在,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史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

一、师法自然

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流派中,以道教思想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最为深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是道家思想文化的精髓所在。这正如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②,这即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家的“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中的精妙体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大为兴盛,此时道教文化盛行,文人崇尚清谈,文人雅士寄情山水成为风尚,私家园林的艺术风格也开始转向崇尚自然。在留存至今的私家园林之中,最负盛名的是苏州园林。中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赞语,即“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尤其注重意境的创造,以假山水池为构架,穿凿亭台楼阁、树木花草,朴实自然,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充满诗情画意。“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③ 。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几乎都取材于著名诗文或古诗,如狮子林、问梅阁等。

道家生态思想主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理想状态应该是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苏州园林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交融整合结出的果实,也是造园艺术家“师法自然”“妙造自然”的艺术结晶。可以说,苏州园林的一山一水、一木一石都渗透着古人深厚的主体情愫。或许也可以这样说,在被自然环境和精神文化双重污染所包围的今天,苏州园林能以独特的神韵诗意、高逸的文化格调,有效地帮助人们澡雪精神,净化灵魂,从而激发人们心灵深处回归自然的本真欲望。

二、天人合一

儒家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天人合一”,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个存在。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存在相互依存而成为一个整体,因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

“天人合一”的儒家生态思想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精神。作为官方哲学,儒家思想在皇家园林中有更充分的体现。皇家园林建筑一般都庄重、肃穆、严整。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主要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中国园林中,人与自然没有滞碍和判隔,人与山水林木共欢乐。皇家园林的创作设计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浑融,游人身在其中,触景生情,从而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普度众生

佛家生态文化思想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础,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中,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人类应该一心向佛,普度众生。佛家的阿弥陀佛净土,又称西方极乐世界,它是佛教认为最为完美的生态环境。在极乐世界中,一切充满秩序,井井有条,一派鸟语花香、微风拂面的景象。极乐世界里有神奇的八功德水、奇花异草、妙音雅乐、奇妙可爱的杂色众鸟、妙风吹诸宝树……佛教徒以此作为努力的方向,同时这也是现代生态平衡的理想状态。

寺庙园林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智慧,它不仅是一个由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构成的图像世界,更是一个寄托性灵,让生命畅达的意义世界。寺庙园林追求“淡”与“静”的境界也是受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文人士大夫把禅宗的空灵境界融入到中国的园创作中,把园林视作心灵的寄托之所,心志的栖息之地,人与园林完全汇融一体,建造了自己内心精神的家园。与园中的一切,花草树木,飞鸟野兽,亭台楼角完全相通、相融,以便达到禅宗美学中物我合一的自然美。④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丰富的美学思想以及独特的生态资源,有着自己的优势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印证和物化了前人的哲学和精湛工艺,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艺术风格,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道教生态文化思想为底蕴,进而融合儒教、佛教等多种生态思想之精华,铸就了东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尽管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的不懈追求和个体精神的矛盾、茫然依然存在。因此,对于园林艺术的欣赏,可以成为一种心灵的补偿,进而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语境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宗教文化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2532160.)

注释:

①老子.老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68.

②计成.圆冶[M].北京:中华书局,2011:34.

第3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民族文化;陶冶情操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孩子们从小与古典诗文同行,与圣贤为友,享受快乐古典人生,接受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就有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圣古人的诗文。但如何通过诵读古典诗文来弘扬民族文化,将语文教学与古典诗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阅读境界呢?

一、运用电视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笔者所在学校为便于教学,每个教室都装有一台电视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学习。为了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我们,购进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光盘,运用电视机图文并茂的优势,每天利用晨读十五分钟进行古诗欣赏,并利用中午进行古诗词的广播教唱。通过听、读、看、唱,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音乐的魅力,读的技巧,既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锻炼了他们的诵读能力。

二、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传统实用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课堂是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的主要领域。那么,怎样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呢?

1.示范读。古典诗文,不像现代文容易理解,但有一定的韵律。学生刚接触新诗文不懂内容,读起来感受不到诗文的韵律。如果教师能示范读或配乐读,这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给学生提供朗读榜样,创造朗读条件,品味古诗文的优美,激发起学生朗读兴趣和信心。

2.引领读。为了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检查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情况,感受到文章内在的节奏气势及作品中丰富细腻的情感,教师可在示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读或教师领读,让学生在领读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升华,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齐声读。齐声朗读能引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责任感;能让学生很好地调整朗读速度,训练学生掌握自己的正常音量,发展学生朗读技巧,齐声读能渲染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气氛。对那些对朗读不感兴趣的学生,可多一些带读,并增加学生朗读的次数,齐声朗读的形式可以是男女同学分组读,全班齐读。

4.吟唱读。大多数古诗词本来是有乐曲,以供吟唱,如《今日歌》《忆江南》,有的古诗是后人给它谱了曲,如《春晓》《锄禾》等古诗就是著名词曲作家谷建芬老师谱的曲。在教学中,教师们能通过多媒体配上乐曲,引导学生进行吟诗唱歌,在吟唱中学生可采取多种吟唱,合着节拍摇头晃脑,合着节拍拍手,点动脚步,高年级学生还可以手拿笔用笔杆轻轻敲桌面,笔杆和笔杆轻敲发出脆响如同乐器,吟中取乐,唱中背熟,既使他们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又使他们在享受优美的诗文之中,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三、采用竞赛培养学生诵读情趣

德国一位著名的医生说过:“六至十三岁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中记忆力最高峰。”小学生诵读古典诗文,是赶在孩子心里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将跃然纸上的古典诗文,在孩子们最佳时机采用竞赛,培养他们的诵读情趣,以便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采用竞赛的方法:1.在班级学生中开展古诗文积累比赛,吟诵比赛,扮演诵读比赛。2.分低、中、高年级比赛,可以吟诗作画比赛,根据诗文自编自演比赛。3.在教师中进行古诗文教学比赛,意在检查教师方法,实质从中验证学生,学习情趣,所达到的效果。在比赛过程中,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诵读情趣高涨,求知欲望加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借用力量调动学生诵读热情

第4篇

我国古代儒家乐舞理论《乐记》中说“大乐与天地同和”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精髓——“和”。古之乐舞与天地同音、同韵。乐舞表现的内容与自然带给人的感受相统一,是自然与人的统一。古典舞有许多作品都是以自然生物为载体抒发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精神的,譬如舞蹈表现梅、兰、竹、菊,是以这些花卉的品格来抒发一种傲然独立、与世无争的优良品质。是自然界与人生观的和谐统一。其中“和”的思想有着重要作用。古典舞身韵中讲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心、意、气”的统一与协调,正是儒家思想“和”在舞蹈中的运用。“和”是内外的统一,是内在意识与外在姿态的统一协调。中国古典舞讲究精、气、神,注重外在的动作、线条,更注重内在的精神状态与外在动作一气呵成,贯穿统一。舞蹈要有梅、兰、竹、菊的精神,就需要肢体语言与这些花卉的精神相符合,因此此类舞蹈的动作多用控制、延伸等动作,外形相似且情感抒发恰到好处,意境也与动作相符。这样才能表现出梅的顽强,兰的空灵,竹的坚韧,菊的傲然。精、气、神完全贯穿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处理,正是中和之美的体现。我国多地出土各朝的舞人画像以及雕塑,像我们展示了当时人们的舞蹈体态。汉代盘鼓舞、巾舞以及袖舞所表现的舞人舞姿婀娜、体态轻巧。而建鼓舞、刀舞的舞人又充分体现了动作刚劲有力、直率豪放。我国古代崇尚儒学,注重礼节,由此可见汉代儒家的中和思想在舞蹈中的体现,即有柔美温婉,亦有豪迈直爽,二者的同时出现体现了一种中国特有的包容文化,一刚一柔的和谐融汇体现了舞蹈之“和”的美学观点。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刚柔相济是儒家中和思想的重要体现。中国古典舞被称为是“划圆的艺术,古典舞中“圆”的运用是古典舞主要审美特征之一。古典舞的动作圆融,无棱无角,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核心,圆在古典舞中运用之广泛,与儒家文化崇尚美、崇尚自由、崇尚自然、遵循中庸的和谐之道有一定关联。儒家处世之道是仁义、和谐、中庸,这样的道德精神是一种圆柔、从容。古典舞万变不离圆,以圆为主要动作。圆给人以圆润、团结、和谐的美好意象,“和”之思想亦在圆的变化中相互对立统一。正是因为有了儒家文化对中国舞蹈的长期熏陶,才使中和之美在舞蹈中得以长存,儒家的和谐、和合便是古典舞的处世之道、为舞之道。

二、风乎舞雩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中的最后一节,记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与孔子聊天的情景。孔子主张“乐与政通”,用乐舞教化人、将“礼”、“仁”渗透人心,成为潜意识中的美德所在。这便奠基了古代舞蹈的传统思想,儒家文化与舞蹈动作的结合,形成了中国古典舞典型的审美。儒家思想倡导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因此我国古代舞蹈更是丰富多样,“太平和合”的思想境界促使我国舞蹈包罗万象。隋唐两代继承融合了南朝的汉族传统乐舞和北朝各民族乐舞,如此强大的吸收文化正是因为拥有厚重的儒家思想引导致使,儒家文化的“和”,使唐代文化得以融合、相互交流,促进发展,使唐代舞蹈成为中国舞蹈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比如当时健舞和软舞以矫健豪放和柔美温婉而区分,正是阴阳相合,对立统一之和。中国古典舞刚柔并济、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境界正是“和而不同”“因中致和”的体现。儒家文化将仁、义、礼、智、信概括为五种基本道德规范,这是儒家思想的行为体现。而中国古典舞亦将这五种思想融入其中。中国古典舞注重神韵,“以神领形,以形传神”。其神,正是古典舞中正的神态,中庸、中和是贯穿于舞者内心,是植根于整个民族的思想。唯有心胸常驻“仁爱”,神态才会含蓄而美好,有“爱人”之心,才会舞出古典舞的精髓;中国古典舞受武术影响,其“义”与“信”的精神贯穿始终;孔子的“礼乐”思想实施于当时社会各个阶层,周代乐舞《六代舞》《六小舞》即是礼仪的呈现;古典舞的“闪转腾挪”“提沉冲靠”,都是力的巧妙运用,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在儒家文化影响之下,古典舞浸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古典舞是尽善尽美的之舞,是中庸平和的之舞,是朴实唯美的之舞。

三、大美无言

第5篇

(一)旅游审美文化的大众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普通大众对于经济利益有了重新认识,对物质的欲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在缺少了意识形态对审美态度的制约,普通大众的审美态度和趣味开始转向了世俗化和感官享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媒体的日益发达,旅游审美文化也日益趋于大众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审美标准日趋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和多元化。

(二)旅游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和商品化

为满足旅游市场和旅游者的多元需求,旅游经营者几乎对所有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使其作为审美文化商品而推向旅游市场。因此,无论是审美的主体,还是审美的内容与形式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状况,使当代旅游审美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商品化的特征。

(三)旅游审美的泛化

当代旅游审美远远超出了古代文人旅游“寄情山水”的范畴,审美的泛化表现得最为突出。在旅游过程中,既有对高雅、古典艺术的欣赏,也有对通俗、现代文艺的欣赏;既有对艺术的纯审美,也有生活化、娱乐化、实用化的宽泛审美活动。使得旅游审美活动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整个旅游活动呈现出“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的审美文化状况。

二、当代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旅游审美文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已发展成为大众旅游,为广大普通民众所接受。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传承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旅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传统的古典园林审美活动都是建立在儒道等传统文化基础上而形成的,对于园林所蕴藏的美,赏析得深入而独到。然而,现今所呈现出的旅游审美文化,且不论这种旅游审美文化在自然审美、艺术审美上反应如何,单论它在古典园林这一类型景观审美中所表现出的审美效果就远不如传统审美。就目前所看到的一些问题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旅游主体审美文化艺术修养的匮乏,使得古典园林景观的旅游审美浮于表面,缺少对园林艺术深层次文化的审美追求。现今是一个大众旅游的时代,许多旅游者对旅游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处于以“身临其境”为满足的“视觉”文化阶段。旅游者本身缺乏相关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感知能力、领悟力,审美趣味比较平庸单一,对于园林景观艺术和文化的审美大多只停留在娱乐和消遣上,没有注重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和审美升华。

(二)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旅游经营者忽略了古典园林本身的审美文化特色,使得园林旅游设计缺乏历史深度、理性深度和审美深度。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开发过程当中,一些旅游经营者在市场利益期望的驱动下,利用普通大众旅游者对古典园林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向往,营造出一些“文明垃圾”的园林设计,追求视觉刺激,完全脱离了园林本身的审美文化本质与特色,曲解了园林所蕴含的文化。

(三)当代旅游审美文化中还存在一些负面因子。虽说当今旅游审美文化在三大主流旅游审美文化的影响之下不断发展演变,但在某些地区仍然还会存在一些不适应主流文化却有存在市场的其他形式的旅游审美文化,比如旅游审美文化的功利主义、过度实用主义、视觉文化等。在这些文化层次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旅游者或是旅游经营者都还不能自觉地协调与平衡旅游审美活动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较高艺术与审美水准的审美观念体系势在必行。

三、当代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旅游审美文化塑造的应对策略

旅游审美文化的发展演变是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对于旅游审美文化的引导和塑造,我们可以从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客体、导游和外部社会环境等方面着手。

(一)旅游审美活动主体———旅游者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美的生活境域,它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与核心,其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而当今旅游者作为整个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想要深入园林之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必须注重自身旅游审美修养的培养。1.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能力面对蕴藏着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园林景观建筑,倘若旅游者没有一定的园林文化知识,贸然前去参观游览,难免会流于景观建筑表面现象,陷入“只看热闹”的旅游尴尬境地。因此,在旅游之前多阅读一些旅游地和旅游景点的知识,了解其所涉及到的文化事物现象,长久地潜移默化之下,文化素养必然会有所提升。另外,旅游园林景区经营者可以在旅游景区服务中心设置相应的多媒体、宣传册,进行中国古典园林知识普及和园林景观建筑文化艺术旅游观赏指南。2.参与旅游审美实践活动,把握正确审美方法除了充实自身文化知识准备外,旅游者还必须在旅游审美实践活动中根据不同的审美对象掌握一些科学的审美方法,特别是在古典园林的欣赏过程中,把握好审美时机,选择好审美角度,保持好审美节奏,对于深入理解诗词楹联所蕴含的文学思想、亭台楼榭所体现的建筑艺术以及整个园林所体现的璀璨文化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审美活动客体的提供者———旅游经营者

古典园林景观中作为旅游产品的那一部分是旅游审美的客体,也是旅游审美活动所关注的重点。现今旅游审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古典园林旅游审美意识本可以向着“百花齐放”的局面发展,然而有一些园林旅游经营者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市场效益,不顾及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本质与发展脉络,忽略了园林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精神,导致了园林景观的破坏,促使旅游审美文化向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引导和塑造良好的园林旅游审美文化,对于园林旅游经营者必须提出相应的要求:在园林景观旅游资源开发上必须坚持园林的原真性,真实地反映它特定的历史文化特征;必须坚持系统协调的原则,综合开发古典园林所具备的旅游价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但不要有意迎合大众的世俗需求而丢掉了园林本身所具备的文化艺术。惟其如此,古典园林才可能会保持持久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旅游者才能从旅游审美活动的伊始就接触到最真实的古典园林景观。

(三)传播美的使者———导游

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审美活动中,导游员是旅游者审美的引导者和启示员,对旅游者所达到的审美境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典园林的旅游观赏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过程,导游员不仅要将古典园林所具有的基本景观审美信息传达给旅游者,启发旅游者对景观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和意境的审美,还要依据旅游者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旅游者的审美节奏和状态,引导旅游者的审美历程,从而使旅游者在旅游审美中能获得“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感受而获得最大的审美满足。基于此,对导游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导游员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之外,还应在注重培养自我审美意识,不断提升自身审美修养的广度和深度。其次,注意研究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把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最后,灵活运用旅游观赏原理,引导旅游者达到美的享受。

(四)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使得审美意识与审美文化也在不断演进

第6篇

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典舞通过外部表现形态,即通过物质的、现象的、有限的、实在的动作形态,去表达隐性的、含蓄的、无限的意境。同时,让气韵携领的外在动作形态,引发动作的变化,显示表演者内心情感活动的变化。这一审美内涵共同指向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特征———“立象以尽意”。立象,是事物的外部形态,是舞蹈作品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语言的构成方式,包括语言的风格及个性;“意”则是指通过“象”而传递的精神内涵及隐喻意蕴,这种意蕴就是蕴藏在舞蹈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舞蹈形象的无限外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喻表达方式,是由此及彼,由物到人,引发联想,意蕴无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他善于在书法上进行改革创新,主要集中在意趣内涵(即所谓“意”)层面,“王羲之的书法具有明确的尚‘意’意识”他说:“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5]这里的“点画之间”和“言说不尽”指的就是蕴含于点画之间、又超越点画之外的某种情怀、神意,是对“意”的崇尚与追求。中国古典舞是舞动的书法,其动作的流动形态、运化的节奏变化与中国书法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特别是在对“意”的追求上。袁禾在谈到中国舞蹈与中国书法的特征时强调:“中国的艺术是线的艺术。舞蹈的线与书法的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在运动中产生‘意味’。”

这里的“意味”就是指作品的内涵意蕴。中国古典舞的这种对“意”的崇尚,体现着东方古老哲学天人合一观念,隐藏着含蓄冲和、刚柔相济的审美理想。中国古典舞《扇舞丹青》是“立象以尽意”的最好实例。编导将古典的舞、乐、书、画融为一体,运用写意手法,将扇子隐喻为笔墨,在流畅辗转、酣畅淋漓的表达下,展现出情景交融,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舒雅、深远的意境。这里所追求的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这种变化莫测、飘然灵妙的艺术境界,正是精炼含蓄的艺术表达。《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即是隐藏的情感,它没有被直接抒发,而是体现在实际的形象之中。又如,在山人的画作《鱼》,画面上虽只有简单几笔勾画的一条小鱼,其余部分均为空白处理,但你可以感受到画中好似一湖碧水,烟波无限。这种含蓄的表达,内在的意蕴引发我们进入无限的想象空间。“无字处皆其意也”,这些正是中国传统艺术对意境追求的美学旨趣的体现。“意境的创造,从艺术家的创作逻辑来看,是艺术家睹物生情,而生心象……感悟把握到物象整体上的气氛、气势、色调、力感,最后由人的情感熔铸提升到心灵气象。”而艺术家适度与简约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抒发,折射出中国古典舞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表达风格。

二、动作形态的审美追求———“贵和尚中”

追求和谐、崇尚中道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和”是指把不同动作连结在一起,使之相互配合而达到平衡,产生和谐之美。这种“和”是由动作的两极构成的,即正与反、虚与实、动与静、刚与柔等。如中国古典舞中的“晃手”动作,向上晃手,必须先向下,反之,要先经向上的呼吸动作引领才能向下晃手。诸如此类,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欲曲先直、欲抑先扬、欲快先慢、欲柔先刚等。若只是把相同的动作放在一起,就只是量的增加,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动作形态及辩证关系反映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追求。以“和”为美是中国美学起始阶段的普遍信念。

在中国历史上,有“和同之辩”,早在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就对和谐理论进行了探讨,史伯认识到事物是由不同元素相结合而成的,这样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达到和谐的效果。史伯对“和”与“同”的区分,体现了古人对事物的矛盾性的认识。在中国古典舞中,动作是由不同元素、或相反元素构成的,这体现出对“和”的追求。例如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姿“托掌”,从准备动作到舞姿形成要经过四个步骤,即“起”、“行”、“沉”、“止”。“起”是起始动作,是指从叉腰位置由手腕带领的提腕动作,这个动作要有“脆劲”,就是要带有力道;“行”是指在手腕的带领下手臂经由身体侧面再到头上方位置,这个运行过程是柔和的,舒缓的;“沉”是指手臂到达位置后,在形成舞姿前的缓冲动作,沉气,松腕,为最后形成舞姿作准备;“止”是指由手掌带领下的提气、推掌,加上腰部、腿部、头部动作的配合最后形成托掌舞姿。托掌舞姿的形成过程既包含了刚劲的一面,也有柔和的一面。若没有刚劲、脆劲,从始至终都是“柔和”的动作,最后的亮相就缺乏英健之美;若没有柔和的手臂运行动作,就会显得动作僵硬拙劣,也就失去了美感。由此看出,托掌的动作运行过程是刚与柔的结合,是舒缓与刚劲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由“柔”彰显“刚”、由“刚”表现“柔”的过程,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创造的和谐美。又如,在中国古典舞中,极其强调动与静的对比与动与静的和谐。中国古典舞《秦俑魂》,动作的构成极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动静的对比上。舞蹈以塑造“俑”的形象为开篇,由“提襟”的静止造型,逐渐加以僵硬的摆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塑造出活化的“俑”的形象。以俑的原地的、不断重复的摆动为基础,从而生发出一系列主题动作,看似简单,却有着极强的表现力。这种静的处理为其后的部分作了较好的铺垫,虽为独舞,却勾勒出千军万马驰骋战斗的场面。同时,舞蹈中大量使用高难的技术技巧,营造出舞蹈情感的,使整个作品张弛有度,快慢皆宜。尤其是在后出现了“朝天蹬”的高难度动作,慢慢放缓的动作与快节奏的击鼓声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在停滞中缓缓流入,与舞蹈形成了“快慢对比”的艺术效果,以静显动、以动衬静,成为整个舞蹈的点睛之笔。整个作品在动与静、强与弱的处理中显现出和谐的动律之美。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张载讲的“太和”就是指道,“是最佳的和谐状态,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它是包含着浮沉、升降、动静等对立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是美的多样性的统一,强调和之美。这种调和是有一定的秩序与规律的调和,只有达到了平衡,才能体现“美”。正如中国古典舞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变化中求和谐,是和谐中有变化。而这种特有的动作处理,又恰恰适应着纯厚顿挫的情感表达。中国古典舞《春江花月夜》表现了一位少女在美丽的月色下的思慕之情,这里既有羞怯的向往,辗转反侧的思忖,又有少女在想象中获得的满足与愉悦,苦中思乐、苦中有甜、苦尽甜来。纯洁冲动的情感激流化作忧郁缠绵的感情涟漪,好似一曲深情优美的吟唱。这都有赖于动作形态的矛盾统一和情感表达的高低错落。

中国的“和”与“中”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中”是指按照一定的文化法则来组织多样的或相反的因素,并使之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在艺术上表现为对中心的追求。音乐须有主音,最好是宫调,因为在五行体系里,宫是中。”中国古典舞的“中”体现在对“圆”的追求上,从静态的舞姿造型到动态的流动线形都呈圆形的动作形态,如“山膀”就体现了求圆的动作规律。“山膀”从手的运动路线,到最后的舞姿造型,始终围绕着圆。山膀的动作要求是:藏肘、压腕、肩部放松。藏肘是指肘部不要凸显,大臂与小臂应呈圆形形态;压腕是指手掌应向外撑开,腕部呈圆形,另外,在拉山膀时手臂的运行路线也呈圆形。先是向下的弧线,再由手指带领向上的弧线,最后形成山膀舞姿。再如射燕舞姿,由上肢手臂的顺风旗造型、下肢的射燕姿态和旁腰共同向内构成了“圆”的形态,又如拧身探海舞姿、圆场步伐的路线等都成圆形的姿态。“中”,指事物的“度”,不偏不倚,既不过度,也不要不及。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既是“和”,而“和”也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强调和谐之感的中国古典舞,与对“中”的追求是分不开的,是在整体性中有中心,即“圆”的确立,才显得和谐生动。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古典文化;古典舞;形态特征;价值取向

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审美文脉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古典舞蹈(或戏曲)作为本土艺术的历史积淀,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传统。它所体现出的如“欲左先右”“欲进先退”“逢开必合”的律动方式和中国古典文化中“欲扬先抑”“外敛内蕴”“正意反写”的表达手法一脉相承,成为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艺术呈现的一种特有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表现其丰富的内蕴和意境的深远,以“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古代行文讲“气从意畅,神与境合”,可以说,首首诗歌都“无笔不曲”,篇篇文章都寓意深藏。中国画中的大小写意,泼墨,山水画之间则透出“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动态的质感和韵律;而中国园林艺术中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以小见大,曲迳通幽的内涵和比较,都处处显示出中国古典文化在意境上,对精p气p神的重视和运用。

中国古典舞也有动作“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它的运行规律是“反律”,并且在“起承转合”的动作语汇上,同样强调了“形未动p神先领,形已止p神不止”的历练和追求,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传统密不可分p血脉相连。所以,我认为对中国古典舞的探索,不应脱离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而孤立地进行。

对中国古典舞的热议由来已久,关于究竟什么是古典舞,或者古典舞是什么?的话题至今屡见不止。其焦点在于对“古典”概念的阐释p“古典形态”的特征p学科建设等等。一些学者甚至用了《五十年不辍―关于中国古典舞的争论》《中国古典舞有无“真身”》《中国古典舞发生之序曲》《中国古典舞的美学重建》《中国古典舞穷途末路了吗》《中国古典舞的新实验》这样一些“夺人眼球”的醒目标题加入讨论,借以引起人们对中国古典舞的关注和研究。这些讨论从最初“古典舞”这一笼统p模糊的概念开始,到如今较为清晰的“戏曲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三足鼎立的价值判断,反映出了古典舞的研究不断深入的现状,也随之重新引发了新一轮的探索与思考。尤其是站在历史高度如何看待它的艺术价值和学科发展,成为了当下新的话题,它的探索也由此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态势。

汉唐舞蹈学家孙颖认为:“艺术体系首先是文化体系,古典艺术必然来自古代。不是排斥p丢弃戏曲舞蹈,而是返还于古展的流程”。追根溯源,戏曲(京剧p昆曲)是中国古典舞的本源,它来自古代的乐舞,而古代的乐舞又源自远古的巫术。如古代周代的“礼乐”舞蹈和汉魏间的“女乐”舞蹈,以及唐代的“燕乐”舞蹈都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承传和和发展的结果,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舞蹈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们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也有着鲜明承传的“历时性”特征,所以中国古典舞常常也被人称为“古老的经典舞蹈”。

从历时态看,中国传统舞蹈中的雅乐(宫廷)与俗乐(民间歌舞)都是中国文化宝贵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国传统舞蹈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古代西周“正乐悬序舞佾”的“制礼作乐”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正统乐舞文化的基石,到东周“桑间濮上之音”兴起p导致的“礼崩乐坏”的最终结果,恰恰说明了乐舞在当时具有其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并对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代是“俗乐”较为流行的时代,民间的“百戏”中虽然具有“贫民化”和“贵族化”的双重倾向,但是,宫廷“女乐”舞蹈的水平之高p形态之美是周代所不能比拟的。它由于宫廷权贵的痴迷和好恶,直接引发了乐舞的盛行和传播,成为了中国古典舞蹈(或传统舞蹈)最初的文化标识。

古代的舞蹈有着文舞和武舞之分,比如,这一时期出现的《袖舞》《建鼓舞》《盘鼓舞》和《剑舞》等类型舞蹈。由于舞具的文化限制,使表演者必须具备高超的舞技,表演者也逐渐由专业的舞蹈艺人所承担。其中,不乏像汉高祖刘邦的宠姬p善为“翘袖折腰之舞”的戚夫人;西汉成帝的皇后p能做“掌上之舞”的赵飞燕等地位较高的宫廷舞人。汉代的“女乐”舞蹈由此从自娱性向表演性转变,初显了中国传统舞蹈的神韵和魅力。

中国古代丰富的“舞诗”,成为了我们今天解读唐代舞蹈的媒介。白居易在观看《霓裳舞》之后就曾动情地写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霓裳舞》也称《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表演性舞蹈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唐代舞蹈的最高成就。据说它的表演者就是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这个舞蹈优美且富有浪漫色彩,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轻盈飘逸p婀娜多姿的仙女形象。白诗描绘她:“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间俗衣裳,虹裳霞W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可见舞蹈之美,意蕴传神。

大唐的贞观之治p盛世和谐的现实社会,将舞蹈艺术推向了极致,成为了整个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白银时代”。这时,舞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里p似乎没有了“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雷池,而是变成了雅俗共赏的一种气象和时尚。白居易赞美《胡旋舞》时感慨说:“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别不禁”。《胡旋舞》是唐代“健舞”中的典范。元稹的《胡旋女》生动地记录了舞蹈演出时的情景:舞者,“心应弦,手应鼓”(它的伴奏乐器是鼓),动作“奔车轮缓旋风迟,四座安能分背面”,舞蹈引人入胜,让人眼花缭乱。唐代的“软舞”是表演性舞蹈中艺术性较强的样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柘枝舞》《绿腰》《春莺啭》等等,这些舞蹈除了保持了传统舞蹈的风格外,也开始有了较有个性化的新创之作。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另外一种存活形式和表现方式。比如,作为中国戏曲文化限制下的“水袖”,以及民族民间舞蹈中舞具“长袖”“红绸”“扇子”“手绢”的运用等等,不仅表意作用得到了延长和具有了空间感,也让我们看到了鲜明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印记,而且在表述方式上所呈现出的外柔内刚p顿挫有致p曲折委婉,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让人充分领略到了一种千变万化,扑朔迷离p瞬间万变的意象,这就是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所在和它独具的审美价值。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典舞的精华保存在民清戏曲舞蹈中,戏曲舞蹈就是古典舞的基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典舞不只是戏曲舞蹈的程式化表现,它必须从中国古代的文学p绘画p音乐p杂技等文化的横向联系上,去开掘其更为丰富p深厚的底蕴”。[1]武术和戏曲是中国古典舞的遗传基因和母体,戏曲中除了“唱”与“念”外,其中的“坐p打”就是以后古典舞蹈形成的衍生物(如舞蹈毯子功p戏曲称把子),它大量保留着戏曲的原属性,这也是古典舞常常被称作“戏曲舞蹈”的原因。它内含了中国古典舞的时代性和鲜明的地域性,有着中国民族传统舞蹈文化唯一性的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实际精神指向。

当代古典舞无疑是对古代舞蹈的复活,它的动作原理和美学原则是“古为今用“不断延续和承传而来的。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舞剧《丝路花雨》中我们可以一瞥到唐代的《柘枝舞》《白舞》《剑器舞》《踏歌》的汉唐舞风;舞剧《敦煌彩塑》中出现的“飞天”的优美形象,以及“反弹琵琶”高超舞技所呈现的“塌腰翘臀”的S型(三道弯)体态,充满着神韵的魅力和美学内涵;孙颖创作的《踏歌》保留了古代歌舞乐的传统形式,舞步委婉转回p曲径通幽的古典意蕴,都可以找到中国传统舞蹈的形式美感和审美情趣,只是它更加关注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罢了。

中国古典舞的建构,实际上是适应了当代舞蹈文化发展的需求。它的出现反映了建国之初“百废待兴”背景下民族舞蹈意识的觉醒和自觉。从现在的角度看,它早已突破了原有构建者的初衷,辐射到了学科之外的古典舞的表演与创作领域,逐步沿革为了一种带有中国戏曲文化印痕,以及特有的民族舞蹈语言的表述方式。

荀子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意思是:别人能看见你招手p不是你的手臂加长了,而是因为你“登高”的缘故;别人能听到你的呼喊p不是你的声音提高了,而是因为“顺风”的缘故。在这看似平淡和浅显的说理中,它告诉了你一个令人折服的道理,带给了我们哲学思辨的智慧和力量。荀子作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追随者,深知“意随境迁”和“人为”的奥秘,它朴素的辩证唯物史观带给我们的启迪,彰显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底蕴所在。中国古典舞的创立和发展,也正是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高度上p呼唤了一个民族舞蹈复兴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吴晓邦.《舞论续集》“第33页

[2]《道德经》七十章第53页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