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2-10-29 09:03:44

序论:在您撰写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

第1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信息化;思路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社科联2013年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06116)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工作思路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5日

一、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政府机关提高行政能力、提高服务效率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劳动保障部门增强管理手段、提高办事效率。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宏观决策水平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劳动保障宏观决策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及时提供政策参数,为科学地进行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进一步深化劳动保障服务功能的需要。通过劳动保障信息网络,搭建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将劳动保障业务向基层延伸,依托街道(社区)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为劳动者提供信息查询、政策咨询等服务。

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建设的要求

2011年6月,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十二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突出社会保障一卡通这一重点;加强各业务领域之间、业务与技术之间的融合;推动管理服务对象以城镇职工为主向全体城乡居民转变,系统建设以本地为主向全国联网协同转变,系统功能从支持经办为主向全面支持经办、服务、监督、决策转变;实现服务人群、业务领域、系统功能、网络结点的全覆盖,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再上新的台阶。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未来几年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关键是在“广、高、融、深、通”五个字上下功夫。“广”是要在业务、人群、网络方面进一步拓展系统应用范围;“高”是要根据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和开展跨地区业务的需要,进一步将数据向高层级集中部署,形成部、省、市三级数据中心统筹管理业务信息的分布格局;“融”是要突出各应用系统在业务之间、区域之间、与外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深”是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实效,着力发掘其在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实用价值;“通”是要按照全面发卡、广泛用卡、创新卡管理应用模式的总体思路全面落实“一卡通”目标任务。

2011年8月,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沧州召开,会上张瑞书明确提出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以保证重点政策落实为主线,以推进社会“一卡通”为重点,集中建设覆盖全省、联通城乡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一网络平台,集中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赢得“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开门红”。

三、秦皇岛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自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本建成了网络基础平台,实现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县(市、区)、街道社区的网络连接;二是创造性地建成基于SOA架构的信息交换平台,在不打破原有业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系统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三是率先在全省开展社会保障卡应用工作,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进程。

相比来说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数据中心在全市集中、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差距,社会保险各险种、劳动就业等业务还分别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区县相关数据尚未集中;二是网络系统横向上与政府、公安、工商、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连接还需要扩展,网络安全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设;三是应用系统建设在切实实现“统收分支”业务流程方面,在符合部省三层系统架构要求方面,在信息与基金安全防护方面,在社会保障卡应用方面,在基金监管方面,在对新出台政策及管理要求的支持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决策支持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距,现有应用系统无法满足管理及业务经办需求,已成为工作开展的瓶颈,迫切需要解决。

四、秦皇岛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思路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趋势,按照国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要求,参照省内外先进经验,结合秦皇岛市社会保险管理、业务经办及公共服务实际需求,提出如下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研究思路:

(一)一体化建设思想。整合建立秦皇岛市一体化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单位基本信息和个人基本信息为一体化数据库中的基本信息,通过社会保险各险种的业务整合、数据共享,实现联动协同管理。1、管理一体化。坚持“以人为本、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思路;以“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惠泽一生”为核心。2、服务一体化。提供一站式的统一征缴平台;提供一门式网上服务,实现全业务的统一办理、统一核算和统一稽查;开展多元化的便捷服务;建立覆盖市、区县、乡镇、社区的服务体系。3、技术一体化、数据资源一体化;人员“一人一档”、单位“一户一档”;信息流、资金流和档案流三位一体;应用实现一体化;融合社会保险各险种各类应用;支持市、区县、乡镇、社区各项业务;平台设计一体化。

(二)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根据国家、省、市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等相关政策要求,结合秦皇岛市机构设置整合实际情况,需要对现有业务经办流程进行梳理并进行优化。原社会保险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经办部分是各自独立的,实现 “一体化整合”势必对原来的经办方式、业务流程形成冲击。原来的信息孤岛如何有机地联合起来,不仅要建立统一的资源数据库,保证数据统一入口,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系统之间的业务关联和数据关联,相关的业务环节要能够通过业务流程互动起来。

(三)数据中心整合建设。按照部省金保工程有关规范、标准和要求,在建设金保工程统一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坚持“同人、同城、同库”的建设目标,根据社会保险、劳动就业、人事人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整合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整合工作,实现全市主机、网络、数据、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化人才和资金等资源的统一,实现集中管理和应用。加快推进市级数据中心与各部门、各业务经办机构的联网工作,加快向县区、街道、社区、乡镇及农村的延伸工作,确保实现各级经办机构间的网络有效连通,为拓展联网应用,实现异地业务经办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社会保障卡应用。社会保障卡发行与管理是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秦皇岛市需要根据部省社会保障卡系统建设规范、标准和要求,制定社会保障卡系统建设方案,争取财政支持、寻求市场运作与合作筹集资金,建立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制定社会保障卡管理与服务业务流程,从医疗保险业务入手逐步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就业服务、人事人才等领域扩展社会保障卡应用范围,实现与社会保险、就业服务、人事人才等业务的有效衔接,实现社会保障卡跨业务、跨部门、跨地区的业务应用,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的基础信息统一入口。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

今天的会议是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年度工作例会,既是一次年度工作的总结会,又是一次经验体会的交流会,更是一次新年工作的研究部署会。刚才,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一办四组一中心”牵头单位和相关部门领导都作了很好的发言,*部长、*副主席作了重要讲话,我听了很感动,也很感谢。相比于20*年召开的信息委全体成员第一次例会,今天从大家准备的材料来看也好,从汇报交流的内容来看也好,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在座的各位领导、具体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有水平了。原来我们当中多数人都是门外汉,对信息化这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怎么抓还心中无数,但是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每个同志投入进去了、深入学习思考和实践了,大家就慢慢成为信息化推进工作的内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这也是目前我市信息化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在*部长和*副主席讲话的基础上,再强调三个方面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应当充分肯定20*年的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其他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市政府办、农办、发改局、经贸局等“一办四组”牵头单位的组织协调下,20*年信息委的工作和全市信息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而且有不少工作可圈可点,前后获得了省、*市信息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市信息化工作在创新体制机制、理顺工作思路、强化统筹整合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以往信息化工作存在的目标不明、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盲目建设、资源浪费、缺乏共享等突出问题,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绩效和整体水平均有明显提升。

一是信息委成功实践专委制运作思路,全市信息化工作得到统筹推进。推行专委制改革是*市实践大部制改革思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按照专委制运作思路统筹推进信息化工作是我市信息化工作的一大创新亮点。20*年市信息委全面贯彻“统筹整合”的理念和思路,按照专委制“淡化部门概念、强化工作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增强整体合力”的工作要求,统筹、协调、指导全市信息化工作,收到很好效果。从一年多时间的运作情况看,对于信息化这样专业性很强、涉及面广,资源分散、整合难度大的情况,按照专委制“统筹整合”的运作思路来整体推进信息化工作是现实可行的。全市信息化工作坚持目标统领、经费统筹、职责统分,实行项目带动、部门协同、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促进全市在运用信息化手段以无形空间改造有形空间,提升政府机关政务效能、实行权力阳光运行,推行城市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取得了全面进展。

具体来讲,我市“数字*”建设的目标思路进一步理顺,“高效能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城市与社区信息化推进工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等四项工程顺利实施,权力阳光运行电子政务支持系统、城市数字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数字城管、数字交管、数字公安、大社保信息系统、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等重要信息化项目已基本完成平台建设,并逐步投入使用。农村信息化示范建设还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经费支持,目前我市已被列为省级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市)。这些成绩的取得都非常不容易。

二是信息委相关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资源整合共享程度和资金绩效明显提升。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信息委制定下发了《*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市信息化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市信息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市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等一整套管理制度,为信息委工作的规范有序推进,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的文件规定,通过实施信息化项目审批一张口、经费划拨一支笔、项目服务一条龙,通过实行项目申报前的技术指导、项目审批中的论证把关、项目建设中的监督服务,切实加强项目控制和管理,大力推进全市信息化网络整合、机房设备整合、后台数据中心整合,使全市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资源整合共享程度和资金绩效大幅提升。比如大社保系统,将劳动保障局的医保系统和养老保障系统服务器进行了整合;城市数字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整合了全市所有的监控摄像头和大屏幕监控设备;在其他项目系统建设过程中,对不同项目的同类设备都进行整合,建立全市共享的中心机房,这样可以为政府节省大量资金。以往我市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都是部门单独申报、单独建设、单独购买设备的,缺乏全市的统筹整合。现在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效益已经明显体现出来,20*年市政府只安排了1000多万元的信息化专项资金,但做了按以往做法要投2000多万元的事情。

三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作思路逐步理顺。信息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来源,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运行平台在产业经济中转化为主导资源、核心技术和基础平台的过程。近几年来,我市制造业信息化、电子商务进企业和光通信等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张皮”脱节的情况依然明显。根据省、*市对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部署以及我市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市信息委由市经贸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调研和多次讨论,形成了《加快推进*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在今天会议上征求大家意见。这个文件非常重要,在会后要抓紧根据大家意见进行修改整理,争取尽快向张锦铭市长和分管工业的陆洪勤副市长作次汇报,争取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尽快下发实施。

二、必须清醒的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在看到以上成绩的同时,也必须客观认真地分析和对待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委在专委制运作上还存在一定障碍。我市虚实结合的专委制改革,对于冲突现行县级行政管理体制下存在的部门职能分散、重叠和资源难以整合等弊端,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从信息委的工作情况看,尽管按照专委制思路运作在总体上还比较顺畅,但由于受领导和部门的传统分工体系、干部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等因素影响,要真正按照专委制工作要求开展工作,还存在一定障碍。特别是有时候部门的概念还比较强,打破部门壁垒还比较困难。还有就是一些牵头部门的责任还不够落实,工作主动性不强,对统筹整合畏难情绪比较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专委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和统筹整合作用的发挥。

二是全市信息化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市全市统一的信息化人才紧缺,而且部门之间人才资源的统筹利用难度非常大,已严重影响信息委对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指导。这方面的矛盾在全市信息化重要项目推进过程中已充分暴露出来。譬如权力阳光运行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这个项目涉及面广、要求高并承担着*市试点的重任,在前期由于缺少负责任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把关、缺少与*市信息办的沟通,使得这项工作在思路上发生了一些偏差,后来虽然对整个权力阳光信息平台支持系统的框架进行了重新构建和完善,但一些环节还是拖延了时间进度。目前,根据市编委的批复,市信息中心增加2个编制,下一步要抓紧确保人才到位,要重点确保如权力阳光运行信息化平台等全市性统一平台的运行和保障。

三是在信息化项目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避免造成新的更大的浪费。这几年我市各部门建设了很多信息化平台,如果不充分应用,还会出现新的更大的浪费。我了解到我市有很多项目应用的程度还不高,甚至建成后一直没有真正投入使用。要让建成的信息化项目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各部门工作还有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信息化“四项工程”推进工作还存在不平衡。例如,电子政务建设统筹整合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综合利用还有较大难度;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的思路、政策、体制还没有理顺等等;城市社区信息化推进步伐有待加快,等等。

三、对2010年工作的几点要求

2010年全市信息化工作安排,刚才市信息委办已作了通报。总体上要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部署,继续坚持以“数字*”建设为目标,以专委制运作为保障,以“四项工程”为抓手,实行资源整合、项目推动,进一步提升全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具体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要求:

(一)按照市委关于建立长效机制赋予实际功能的要求,努力把信息委打造成专委制运作的成功典范。在前不久市委常委扩大会上徐文光书记专门强调要对专委制建立长效的机制、赋予实体的职能,这对专委制的持续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按照市委的这个要求,我们要努力把信息委努力打造成专委制运作的典范。虽然说这个目标提的可能有点高,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在2010年,一是要确实按照“淡化部门概念、强化工作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增强整体合力”的工作要求,强化执行“一办四组一中心”的职责分工,强化各牵头单位的责任落实,特别是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的落实。“一办四组一中心”牵头单位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能力建设,对整个信息委工作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二是要按照富委〔20*〕20号、21号文件以及最近市编委批办的文件要求,尽快组建好*市信息中心。争取人事部门支持,用新增的2个编制尽快招聘或调用目前急需的1名分管项目技术服务的中心副主任和1名技术骨干,并与市政府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职能进行统筹整合,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同时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吸纳2-3名技术人员,这样市信息中心能达到5-6个专门的技术人员,可以基本保障目前信息委工作的需要。这支技术队伍是赋予信息委实体功能的重要体现和保障,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全市电子政务运行管理和信息化项目建设技术服务以及培训指导的职能。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好信息化专项考核、平时督查和定期通报以及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制度。要根据2010年信息化专项经费额度,科学合理安排好项目,对提交会议的项目计划方案,信息委办要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适当做些调整,并及时提交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核和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四是争取在3—4月份组织召开一个全市信息化工作推进大会,全面动员部署全市信息化工作。

(二)按照融入*市发展大战略大思路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工作服务全局的水平。

在今年1月4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徐文光书记讲话强调指出,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城带乡、以点带面大力发展郊区经济。*作为*地区县域经济的龙头,必须加快新型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郊区经济。我觉得这些要求体现了我市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对此信息化工作一定要主动融入、服务全局。

一是要服务于我市体制机制创新。近年来,我市在体制机制创新中提出要建立大财政、大计划、大监督、大平安、大社保体系,对这其中的“大”,是一种理念上的“大”,我的理解是包含了统筹、整合、共享的意思。事实证明,单靠以往传统的、靠纸张飞来飞去的做法,是难以做到真正的“大”的,只有依靠运用信息化手段把相关事项系统集成起来,实行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才能实现一种整合的“大”、一种共享的“大”、一种系统的“大”。20*年,我们推进权力阳光运行信息化平台、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平台、公安系统信息化深度应用系统、财政预算管理系统、大社保信息系统、审计监督信息系统、发改局项目库管理系统等重要信息化项目建设,是各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在2010年,我们必须继续加快建设和开发应用好涉及各大体系建设的信息化项目。

二是要服务于我市企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建设以及电子政务进企业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市信息化办公室的有关部署,争取尽快出台我市加快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施意见和电子政务进企业三年行动计划。要适应新的形势,研究完善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认定条件和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突出信息化对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高新产业的推动作用,加大对符合产业导向的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块状经济产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的扶持力度。当前要突出抓好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减排以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试点和示范,并积极探索推进商贸服务业的信息化示范建设。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扶助政策,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的信息产业,巩固提升光通信基地(光纤光缆产业园)。要紧紧抓住我市在银湖科创园引进银江集团开发建设数字科技城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适应我市产业升级改造需要的IT信息服务业。

三是要服务于城乡发展统筹。实践证明,利用信息化手段拉近城乡距离、缩小城乡差距是目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的手段。2010年,在城市要加快数字城管、数字交通、城市数字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等完善应用步伐,并积极开发好与*对接的“96345”服务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农村要继续以创建省级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市)为抓手,在巩固提升20*年3个示范乡镇、15个行政村建设成就的基础上,2010年新增5个示范乡镇和25个示范村建设。我们要进一步争取省经信委的指导和支持,进一步加大对示范乡镇(街道)、村的扶持力度。同时,市农办、组织部、电信局要在农村信息化综合平台的开发应用、推广和示范点建设上加大指导力度。

(三)按照顺应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努力把我市县域经济信息化程度提升到全省一流水平

第3篇

今天的会议是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年度工作例会,既是一次年度工作的总结会,又是一次经验体会的交流会,更是一次新年工作的研究部署会。刚才,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一办四组一中心”牵头单位和相关部门领导都作了很好的发言,赵玉龙部长、祝一君副主席作了重要讲话,我听了很感动,也很感谢。相比于20*年召开的信息委全体成员第一次例会,今天从大家准备的材料来看也好,从汇报交流的内容来看也好,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在座的各位领导、具体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有水平了。原来我们当中多数人都是门外汉,对信息化这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怎么抓还心中无数,但是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每个同志投入进去了、深入学习思考和实践了,大家就慢慢成为信息化推进工作的内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这也是目前我市信息化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在赵玉龙部长和祝一君副主席讲话的基础上,再*三个方面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应当充分肯定20*年的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其他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市政府办、农办、发改局、经贸局等“一办四组”牵头单位的组织协调下,20*年信息委的工作和全市信息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而且有不少工作可圈可点,前后获得了省、*市信息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市信息化工作在创新体制机制、理顺工作思路、强化统筹整合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以往信息化工作存在的目标不明、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盲目建设、资源浪费、缺乏共享等突出问题,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绩效和整体水平均有明显提升。

一是信息委成功实践专委制运作思路,全市信息化工作得到统筹推进。推行专委制改革是*市实践大部制改革思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按照专委制运作思路统筹推进信息化工作是我市信息化工作的一大创新亮点。20*年市信息委全面贯彻“统筹整合”的理念和思路,按照专委制“淡化部门概念、强化工作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增强整体合力”的工作要求,统筹、协调、指导全市信息化工作,收到很好效果。从一年多时间的运作情况看,对于信息化这样专业性很强、涉及面广,资源分散、整合难度大的情况,按照专委制“统筹整合”的运作思路来整体推进信息化工作是现实可行的。全市信息化工作坚持目标统领、经费统筹、职责统分,实行项目带动、部门协同、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促进全市在运用信息化手段以无形空间改造有形空间,提升政府机关政务效能、实行权力阳光运行,推行城市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取得了全面进展。

具体来讲,我市“数字*”建设的目标思路进一步理顺,“高效能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城市与社区信息化推进工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等四项工程顺利实施,权力阳光运行电子政务支持系统、城市数字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数字城管、数字交管、数字公安、大社保信息系统、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等重要信息化项目已基本完成平台建设,并逐步投入使用。农村信息化示范建设还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经费支持,目前我市已被列为省级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市)。这些成绩的取得都非常不容易。

二是信息委相关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资源整合共享程度和资金绩效明显提升。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信息委制定下发了《*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市信息化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市信息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市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等一整套管理制度,为信息委工作的规范有序推进,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的文件规定,通过实施信息化项目审批一张口、经费划拨一支笔、项目服务一条龙,通过实行项目申报前的技术指导、项目审批中的论证把关、项目建设中的监督服务,切实加强项目控制和管理,大力推进全市信息化网络整合、机房设备整合、后台数据中心整合,使全市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资源整合共享程度和资金绩效大幅提升。比如大社保系统,将劳动保障局的医保系统和养老保障系统服务器进行了整合;城市数字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整合了全市所有的监控摄像头和大屏幕监控设备;在其他项目系统建设过程中,对不同项目的同类设备都进行整合,建立全市共享的中心机房,这样可以为政府节省大量资金。以往我市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都是部门单独申报、单独建设、单独购买设备的,缺乏全市的统筹整合。现在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效益已经明显体现出来,20*年市政府只安排了1000多万元的信息化专项资金,但做了按以往做法要投2000多万元的事情。

三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作思路逐步理顺。信息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来源,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运行平台在产业经济中转化为主导资源、核心技术和基础平台的过程。近几年来,我市制造业信息化、电子商务进企业和光通信等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张皮”脱节的情况依然明显。根据省、*市对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部署以及我市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市信息委由市经贸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调研和多次讨论,形成了《加快推进*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了“两化融合”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在今天会议上征求大家意见。这个文件非常重要,在会后要抓紧根据大家意见进行修改整理,争取尽快向*市长和分管工业的陆洪勤副市长作次汇报,争取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尽快下发实施。

二、必须清醒的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在看到以上成绩的同时,也必须客观认真地分析和对待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委在专委制运作上还存在一定障碍。我市虚实结合的专委制改革,对于冲突现行县级行政管理体制下存在的部门职能分散、重叠和资源难以整合等弊端,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从信息委的工作情况看,尽管按照专委制思路运作在总体上还比较顺畅,但由于受领导和部门的传统分工体系、干部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等因素影响,要真正按照专委制工作要求开展工作,还存在一定障碍。特别是有时候部门的概念还比较强,打破部门壁垒还比较困难。还有就是一些牵头部门的责任还不够落实,工作主动性不强,对统筹整合畏难情绪比较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专委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和统筹整合作用的发挥。

二是全市信息化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市全市统一的信息化人才紧缺,而且部门之间人才资源的统筹利用难度非常大,已严重影响信息委对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指导。这方面的矛盾在全市信息化重要项目推进过程中已充分暴露出来。譬如权力阳光运行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这个项目涉及面广、要求高并承担着*市试点的重任,在前期由于缺少负责任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把关、缺少与*市信息办的沟通,使得这项工作在思路上发生了一些偏差,后来虽然对整个权力阳光信息平台支持系统的框架进行了重新构建和完善,但一些环节还是拖延了时间进度。目前,根据市编委的批复,市信息中心增加2个编制,下一步要抓紧确保人才到位,要重点确保如权力阳光运行信息化平台等全市性统一平台的运行和保障。

三是在信息化项目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避免造成新的更大的浪费。这几年我市各部门建设了很多信息化平台,如果不充分应用,还会出现新的更大的浪费。我了解到我市有很多项目应用的程度还不高,甚至建成后一直没有真正投入使用。要让建成的信息化项目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各部门工作还有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信息化“四项工程”推进工作还存在不平衡。例如,电子政务建设统筹整合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综合利用还有较大难度;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的思路、政策、体制还没有理顺等等;城市社区信息化推进步伐有待加快,等等。

三、对2010年工作的几点要求

2010年全市信息化工作安排,刚才市信息委办已作了通报。总体上要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部署,继续坚持以“数字*”建设为目标,以专委制运作为保障,以“四项工程”为抓手,实行资源整合、项目推动,进一步提升全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具体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要求:

(一)按照市委关于建立长效机制赋予实际功能的要求,努力把信息委打造成专委制运作的成功典范。在前不久市委常委扩大会上徐文光书记专门*要对专委制建立长效的机制、赋予实体的职能,这对专委制的持续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按照市委的这个要求,我们要努力把信息委努力打造成专委制运作的典范。虽然说这个目标提的可能有点高,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在2010年,一是要确实按照“淡化部门概念、强化工作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增强整体合力”的工作要求,强化执行“一办四组一中心”的职责分工,强化各牵头单位的责任落实,特别是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的落实。“一办四组一中心”牵头单位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能力建设,对整个信息委工作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二是要按照富委〔20*〕20号、21号文件以及最近市编委批办的文件要求,尽快组建好*市信息中心。争取人事部门支持,用新增的2个编制尽快招聘或调用目前急需的1名分管项目技术服务的中心副主任和1名技术骨干,并与市政府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职能进行统筹整合,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同时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吸纳2-3名技术人员,这样市信息中心能达到5-6个专门的技术人员,可以基本保障目前信息委工作的需要。这支技术队伍是赋予信息委实体功能的重要体现和保障,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全市电子政务运行管理和信息化项目建设技术服务以及培训指导的职能。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好信息化专项考核、平时督查和定期通报以及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制度。要根据2010年信息化专项经费额度,科学合理安排好项目,对提交会议的项目计划方案,信息委办要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适当做些调整,并及时提交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核和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四是争取在3—4月份组织召开一个全市信息化工作推进大会,全面动员部署全市信息化工作。

(二)按照融入*市发展大战略大思路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工作服务全局的水平。

在今年1月4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徐文光书记讲话*,当前*市委、市政府要以城带乡、以点带面大力发展郊区经济。*作为*地区县域经济的龙头,必须加快新型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郊区经济。我觉得这些要求体现了我市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对此信息化工作一定要主动融入、服务全局。

一是要服务于我市体制机制创新。近年来,我市在体制机制创新中要建立大财政、大计划、大监督、大平安、大社保体系,对这其中的“大”,是一种理念上的“大”,我的理解是包含了统筹、整合、共享的意思。事实证明,单靠以往传统的、靠纸张飞来飞去的做法,是难以做到真正的“大”的,只有依靠运用信息化手段把相关事项系统集成起来,实行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才能实现一种整合的“大”、一种共享的“大”、一种系统的“大”。20*年,我们推进权力阳光运行信息化平台、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平台、公安系统信息化深度应用系统、财政预算管理系统、大社保信息系统、审计监督信息系统、发改局项目库管理系统等重要信息化项目建设,是各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在2010年,我们必须继续加快建设和开发应用好涉及各大体系建设的信息化项目。

二是要服务于我市企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建设以及电子政务进企业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市信息化办公室的有关部署,争取尽快出台我市加快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施意见和电子政务进企业三年行动计划。要适应新的形势,研究完善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认定条件和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突出信息化对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高新产业的推动作用,加大对符合产业导向的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块状经济产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的扶持力度。当前要突出抓好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减排以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试点和示范,并积极探索推进商贸服务业的信息化示范建设。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扶助政策,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的信息产业,巩固提升光通信基地(光纤光缆产业园)。要紧紧抓住我市在*科创园引进银江集团开发建设数字科技城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适应我市产业升级改造需要的IT信息服务业。

三是要服务于城乡发展统筹。实践证明,利用信息化手段拉近城乡距离、缩小城乡差距是目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的手段。2010年,在城市要加快数字城管、数字交通、城市数字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等完善应用步伐,并积极开发好与*对接的“96345”服务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农村要继续以创建省级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市)为抓手,在巩固提升20*年3个示范乡镇、15个行政村建设成就的基础上,2010年新增5个示范乡镇和25个示范村建设。我们要进一步争取省经信委的指导和支持,进一步加大对示范乡镇(街道)、村的扶持力度。同时,市农办、组织部、电信局要在农村信息化综合平台的开发应用、推广和示范点建设上加大指导力度。

(三)按照顺应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努力把我市县域经济信息化程度提升到全省一流水平

第4篇

一、“普惠”加“特惠”,群众得实惠

在工作中,河南省注重加大政府责任与提高农民待遇相结合,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广大农民体会到新农保制度的优越性。

河南省参保农民缴费标准设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试点县(市、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在21个试点县(市、区)中,15个县(市、区)按照省里五个缴费档次标准设定,荥阳、济源、社旗、西峡、偃师、辉县六个县市分别增设600、700、900、1000、1500不等的档次。

对于60周岁以上的农民,中央财政补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河南省要求各试点县(市、区)财政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5元的补贴。通过出口补贴,提高了60岁老人的待遇标准。此外,河南省加强特殊群体补贴力度:全部试点县市对农村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代缴100元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试点县市对独生子女父母和双女户父母给于缴费补贴或基础养老金补贴,这对全省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全国来讲也有一定的“河南特色”;为了提高年轻人和中年人的参保积极性,河南省财政给予16-59岁参保农民每人每年20元补贴,省辖市财政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补贴。

二、规范管理,高标准起步

针对河南省试点地区多、覆盖人群广的实际情况,河南省在充分借鉴各项社会保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靠信息化管理手段高标准起步的新农保经办工作思路,积极申报并成为全国唯一的新农保信息系统建设示范单位,在试点工作中做到“三同步”。在制定新农保制度框架时,统筹考虑全省统一的新农保经办规程,妥善处理好政策与经办的衔接问题。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农保经办规程要求,及时出台《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业务经办规程(试行)》(豫人社〔2009〕491号),为全省业务经办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实现了政策制定与经办规程同步。日常工作中,以信息化促进管理规范化,以管理规范化促进信息化,把业务流程的规范与信息化建设统一起来。政策起草人员、信息管理人员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展需求分析,制订出台《河南省新农保试点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全省按照统一规划实施,确保系统建设标准统一,也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规范管理与统一程序同步。采取模块化开发软件的方法,边开发,边使用。目前,新农保信息系统软件本地化工作已经完成,并在开封市通许县试运行成功,全省已录入546万人员参保信息。随着新农保软件的全面推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可以通过数据中心直接调取各地参保人数、基金收支等统计数据,还可以直接监督到试点县行政村的待遇发放情况,将大大提高监督效率,实现业务开展与软件使用同步。

三、健全机构,提供坚强保障

2009年7月河南农保工作由民政部门移交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工作中,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突破机构建设制约工作开展这一瓶颈,实现了全国最后一家移交机构到参保人数、享受待遇人数位居全国前列的跨越。根据省政府《实施意见》规定,省、市两级设立新农保行政机构,加强对新农保试点工作的指导监督。目前,省级行政机构已经建立,大部分省辖市单独成立了农保处(科);根据新农保业务面向广大农民服务,不同于其他险种的特点,河南省重点加强了县乡经办能力建设。按照省政府《实施意见》的规定,21个试点县(市、区)的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所基本按照每万名参保人员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的比例,配备工作人员,逐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机制。

四、积极探索,完善新农保制度

随着国家南水北调、高速铁路等一系列大型工程的修建,移民参保接续是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必须面对的难题。南阳市淅川县是国家新农保试点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库区16.2万移民将迁往河南省25个县(市、区)。在25个安置县中只有7个地区是国家新农保试点县(市、区),18个县(市、区)未列入国家第一批新农保试点。在国家没有统一办法,外省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迎难而上,深入基层调研,协调省政府相关部门,起草了《河南省淅川县库区移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的出台,将切实解决移民在试点县转移接续和在非试点县参保、享受待遇问题。

五、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试点

按照国务院要求,2009年春节前,21个试点县市发放第一批基础养老金要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采取“三非常”的办法(非常时期,非常目标,非常举措),努力做到“三个一”:全省启动大会一召开,就实施“典型引路”的办法强力推进;试点工作一开展,就实施每周电话调度制度及时掌握基层情况;经办规程一下发,就马上组织业务经办培训班,规范基层管理工作。

试点工作启动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协调相关部门和厅内业务处室深入21个试点县(市、区)开展专题督查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薄弱环节,采取召开视频会议、举办新农保政策学习班、信息化建设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指导各地深入推动工作开展。

第5篇

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做一个汇报,为此十分感谢领导的关心培养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作为财政投入的主要方向、作为执政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家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主要分管的社会事务,社会保障以及残疾人服务保障等工作都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具体体现,因此我深感责任重大,并且非常具有挑战性。为此,我将今年的工作情况以及来年计划做如下汇报:

一、盯目标,下决心,完成指标

以市区考核指标为中心,民政残联等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立足于保民生,惠民生,更加注重工作思路的创新,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力求取得更大的提高。在思想和共识统一后,找准问题,明确主攻方向,以高度的执行力和责任心,在确保其他各项任务按时按序推动的同时,9月份即实现了全区最低生活保障670元,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0张,为400户低保及低保边缘困难残疾人家庭配备家用电器。全区实现了年度目标任务全部圆满完成,其中主要市区任务超额完成。

二、争一流,求突破,谦逊迈进

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在全市开展各种活动,增建各种社区服务站。区残联率先实施《鼓楼区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暂行办法》,率先建设各种托养,康复中心。区民政局,区残联,湖南路管委会等都获得了各种荣誉,得到了市区乃至全国民政系统的肯定。各部门坚持“夯实基础,创先争优”的口号,积极响应,不断进取,在全国民政里起到了带头作用。

三、创特色,树品牌,亮点纷呈

各部门加强服务意识,通过规范指导,推广典型,进一步完善作用明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到位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并且立足于各地区实际,创新载体、发挥优势,重点打造了“老有所养,困有帮助,弱有所扶,军民共建”等一系列独具鼓楼特色的民生服务品牌。在全年22批次全国各地考察团的学习和调研中,受到了一致好评。

四、抓建设,强协作,完善机制

第6篇

李立国指出,2010年是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8个基本判断,被回良玉副总理评价为“重大社会问题的重要研究成果”,一些省份分别开展了本地的战略研究,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龄工作“三个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全国老龄委组织进行了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检查评估。结果表明,“十一五”时期,我国老龄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稳步提高、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是老龄事业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特别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市逐步开展并向农村延伸,养老机构建设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提高,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龄领域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合作也取得新进展。

李立国表示,“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形势会更加严峻,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年均净增高龄老人100万,增速超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将超过51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近1/4,老年人照料问题更加突出。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相伴随,与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收入差异扩大相重叠,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相交织,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增加了新难度,也提供了新条件。

李立国表示,搞好老龄问题战略研究, 一是摸清底数,要摸清老年人口的现状,包括老年人口的规模、年龄结构、区域分布、基本需求、健康情况、生活状况、面临的困难等基础性数据,预测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影响,并研究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梳理现有政策,为国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战略打好基础。二是探索规律,要研究和探索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系统分析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关系,研究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就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准确把握其内在联系、演变规律,为国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三是理清思路,要综合分析人口老龄化各个阶段、不同领域的主要问题,找准矛盾症结,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为国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战略提供基本遵循。

要依据国家“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并组织实施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地方规划,大力推进老龄战略对策体系、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年宜居环境体系、老龄服务体系和老龄工作体系建设;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坚持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相结合,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老年社会救助制度和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逐步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充分采用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的成果,适时启动编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我国今后二三十年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进行战略部署。

第7篇

今年以来,洪泽县在增强区域硬实力、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中着力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站到了又好又快的新起点上。

坚持项目拉动。加速壮大硬实力。一是在项目建设上,力求招大招强。努力以增量扩张壮产业、优结构。就目前发展而言,我们洪泽还属于投资拉动增长型地区,扩大投资、促进增长的最优捷径就是依靠项目。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强势推进项目建设“春季攻势”、“夏季攻坚”、“秋季会战”和“冬季决战”,呈现出项目加速集聚、产业增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2亿元,新建成规模以上项目15个,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37个,正在实施的规模以上项目110个,其中总投资33亿元的清华科技园、总投资10亿元的软件产业园安芯智能港等一批“旗舰型”项目已经破土动工;近期,还有总投资47亿元的161个项目即将签约。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洪泽加速发展、科学发展打足“底气”、夯实“根基”。二是在企业培植上,力促做大做强,努力以存量发展兴实业、增后劲。我们提出把“保企业”作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的基础,结合“三进三问”学习实践主题活动。通过政策扶持、项目融资等多种途径。倾力营造宽松环境,加速企业增量发展。实施了“三个3000万”(垫支3000万、减负3000万、奖励3000万)帮扶计划,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专门设立中小企业三项资金预警救助机制,为因资金周转困难诱发资金链断裂的重点企业提供应急资金。建立政银企合作对接机制,为171个项目协调信用贷款10.5亿元,已到位6.5亿元。海珠集团、瑞特公司、化工集团等企业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各项指标增幅均在45%以上。目前。全县开票销售超5000万元企业达到8家,利税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4家。

坚持环境再造。致力发展软实力。一是抓“大部制”改革,强推效能提速。顺应发展需要,整合县内5个督查机构,在淮安市率先组建效能建设办公室,此举被《中国纪检监察报》、《新华日报》称为“督查大部制”改革。在审批服务上实行“时时监控”,所有办事流程和办结时间实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这种制度不仅让审批服务情况真实地展示在办事人员眼前,而且让窗口审批部门以及办事人员时时感受到来自服务对象监督的压力,有效解决了审批不快、服务不优的问题。去年以来,我县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审批收费等事项2.2万件次,按期办结率100%,无一起投诉,全县四大类审批事项审批时限由以前的66天压降到32天,整体提速52%。二是抓“洪泽帮办”品牌打造,推动服务升级。我们将“洪泽帮办”作为一个品牌来培塑和打造,逐步把业已形成的亲商理念转化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强大优势,围绕项目建设环节中的“十项抓手”,着重完善和深化了交办制、会办制、帮办制、督办制、联办制、终身制等6项强制性、长效性工作机制。通过这些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六无六最”(工作无时限、服务无条件、帮办无阻力、投资无障碍、发展无忧虑、客商无投诉,流程最简、效率最快、态度最好、成本最低、信用最佳、公认最高)已经成为“洪泽帮办”品牌的统一标识,成为洪泽广大干群的共同行动。三是抓名湖名城建设,增创城市魅力。打造闻名全省、知名全国的新兴湖滨旅游城市,是我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而确立的目标定位。为此,我们树立了“城市就是旅游、旅游就是城市”的发展理念,致力让洪泽“长大、长高、长壮、长靓”。重点实行了以“开发融资破题,策划宣传推介年、旅游招商推进年、景点建设推动年”为主要内容的“一破三推”工作举措,积极筹建洪泽湖旅游开发总公司,组织开展旅游项目推介会、招商说明会,全力打响“古堰牌”、“温泉牌”、“水文化牌”。今年以来,启动实施了100多个总投资超30亿元的重点城建项目,建筑面积累计超过120万平方米,全县在建或建成高层小高层30幢。总面积36.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5万平方米,城市正在向集约发展、向高空发展、向靓丽发展,名湖名城的迷人魅力日益彰显。

坚持举措创新。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坚持将创新作为培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重点突破思路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是思路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新拆迁工作思路。实行富民拆迁、和谐拆迁。牢固确立一个理念,即绝不让开发区的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贫困化,绝不让城市居民在城市化过程中边缘化。去年以来,全县拆迁总量超60万平方米,没有发生一起无理上访事件。实施土地换城保、土地换医保。在苏北率先启动了“土地换城保”工作,建立了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与城保相并轨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范围。另一方面是创新创办园区工作思路。创办科技创业园、科技孵化园,为科技型中小项目落户提供平台支撑,科技创业园目前已落实和正在实施的项目有64个,平均每个项目投资3000万元,亩均投资强度207万元:科技孵化园正在组织申报之中。二是科技创新。一方面借助外力加速科技创新。利用清华大学与银珠集团合作项目的契机,筹划成立嘧胺研究院,建设银珠集团国家级盐化工工程技术中心,设立清华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努力使银珠集团成为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成果转化基地,逐步把洪泽打造成颇具影响的“盐谷”。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建立企业公共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全新服务。在淮安市首推政府雇员制。首批30名人才即将正式上岗:启动实施“高端人才计划”,逐步实现以人才助推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破解次发达地区的“人才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