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村教育范文

时间:2023-01-23 13:22:45

序论:在您撰写农村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村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投资投资风险投资收益

影响农村教育投资的理论解析

要理解农户对教育的投资行为,首先得了解农户的经济行为。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认为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是“贫穷而有效率的”,他们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把一切活动安排得很有效率。波普金认为,小农是一个在权衡了长短期利益及风险之后,为追求最大利益而做出理性选择的人。按照这一命题,小农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无论是市场领域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在按照理性的投资者的原则在行事。只要具备了外部条件,农民会自觉地形成进取精神,并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他们的资源。

进行教育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获取未来收入的能力和实现个人乃至家庭对社会期望或认可的需求。教育投资却要受到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制度环境、投资意愿和禀赋等因素影响。农户是人力资本的承载者,也是其投资活动的主要受益者。农户的教育投资行为是一项复杂的决策过程。可以用以下的模型来分析农户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

Ie=(e,1s,Y,L)同时,

模型中的Ie表示个人的教育投资,Io表示个人的其他投资,e表示的是投资收益率,S表示的是投资风险,Y表示的是边际收入,L表示影响个人进行教育投资支出的其他非经济性因素,如自身知识水平、当地的学风等,r表示市场的贴现率,E表示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E'表示个人进行的其他项目投资收益。模型中的系数就是教育投资倾向,可视为系数中的各种因素在个人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对个人教育投资行为的综合影响。这一模型主要体现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投资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投资的收益、投资的风险及其他因素;二是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应高于其他活动投资的收益率,同时其投资的收益应大于投资的成本。

我国农村教育投资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投资的统计资料分析,虽然我国农村教育投资速度有所增加,但总量还是较小。从教育投资增长速度来看,2000-2005年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均家庭总支出从2000年的2652.4元,增加到2005年的4126.91元,是2000年的1.56倍,教育投资从2000年的186.7元增加到2005年的295.5元,增加了1.58倍,说明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约快于家庭消费水平的增长,见表1。

但是从教育投资的总量来看,我国农村教育投资的总量依然很低,2005年农村居民教育投资仅为295.5元,而同年城市居民人均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为1097.46元,是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支出的3.71倍,可见我国农村教育投资的总量很低。

影响我国农村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

(一)农户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户教育投资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农户收入的增加,农户教育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以福建为例,2005年福建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农户,教育投资只有395.45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的农户,其家庭的教育投资达到1496.03元,相差1100.58元。因此可看出,教育投资受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比较明显。根据恩格尔定律,当收入水平较低时,食物的支出及基本生活费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高,而用于享受和个人发展的支出占的比重比较低。教育投资要支付教育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投资是需要付出投资成本的,即使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家庭也要支付部分教育费用。家庭能够为子女支付多少教育费用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因此家庭经济状况成为影响教育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在农村,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投资的力度,使得农户教育投资的直接成本降低,但对农户来说,农村教育投资的间接成本却不断在加大。在农民收入一定的约束下,要增加农民对教育投资,必然会减少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农民的现期消费水平,降低了农民的实际购买力,影响农业生产,收入的约束使得农民支出具有明显的生存取向。对于我国而言,农民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在生存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他们才会进行教育投资。在这种背景下,农民教育投资的水平比较低就不难理解了。

(二)教育投资风险

农村教育质量低下,加大了农户教育投资风险。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倾向城市,导致农村办学面临严重的经费短缺。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的短缺,造成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使得农村学校办学质量低下,农民子女考上大学的机率极低,导致农户对未来有较差的预期。

农村教育的课程设置脱离农村实际,也是构成农户教育投资的风险因素。我国所实行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城市的精英教育选拔制度。农村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城市一致,脱离农村社会的生产和实践,基本上忽视了技能教育。尽管在农村一小部分人能通过应试选拔离开农村,但对筛选下来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基础教育并没有传授给他们在农村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知识、技能,初中生回家务农的能力并不比小学毕业生强多少,因而农村教育产品供给在种类上单调,与多元化教育需求相脱离。农村教育的供需的错位,不仅严重削弱了农村教育供给的有效性,对求学者来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又付出了难以回收的沉没成本。

就业过程中实施双向选择,对农民子女来说,由于缺乏社会资本,就业门槛相应更高,即使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好工作。所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面前,农民不得不考虑投资成本和收益。由于送子女上学的机会成本很高,而上学的预期收益又具有不确定性,理性选择使他们趋向于一种短期行为。

(三)教育投资收益

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是否愿意为教育付费、付费多少,取决于教育收益以及和其他投资收益的比较,只有当教育收益大于成本,教育收益率足够高时,人们对教育进行投资,否则就会把资金投到其他领域。而实际上,在农村进行教育投资的收益是比较低的。

从农村就业的选择途径来看,农村劳动者面临三种就业的选择途径:一是在农村就业;二是到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三是到城市正规部门就业。到城市正规部门就业意味着较高的收入,但农村劳动者要想进入城市的正规部门工作,只能通过高考这一唯一的途径,但由于农村教育质量较差,能考上大学的机率很小。即使能考上大学,由于缺乏社会资本,毕业后能进入城市正规部门的可能性也极低,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要进入城市的非正规部门就业,这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主要出路。

根据我国学者的阐述,非正规就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技能门槛低,就业稳定性低,劳动条件、劳动保护条件和其他权益保护较为恶劣。城市中的非正规部门主要由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成,在这些部门工作,劳动雇佣关系不规范,雇主通常采取不利于劳动者的行为,致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而且还要面临高频率流动,收入不稳定。另外在我国,由于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接受同样的教育,在农村比在城市会获得更少的收入,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居民相比在就业选择、就业机会上都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正是这种不平等地位的存在,使得城市雇主给同等人力资本条件的农村劳动力以较低的报酬。(四)自身的知识水平约束

是否进行教育投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户自身的素质。在我国,由于农民素质低,相当一部分农民不能正确认识教育的经济价值,缺乏忧患意识,只顾追求眼前利益,阻碍了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例如在福建某市,据当地某中学的校长介绍:现在一些学生辍学,主要是由于当地集体林权改革后,很多农民分到了毛竹林,逐渐富裕了起来,一名初中生在家帮着经营林地,一个月可挣1000多元,但如果读书的话,一个月基本上要花掉500元左右,而且读完高中后,如果考不上大学,还得回农村,即使考上了大学,还不一定能挣这么多的钱,所以农民算完这笔账后,就不再让小孩读书,而是让其帮着家里经营林地。这种短视行为在当地一些农户中表现得相当突出。所以农民自身素质的约束也是阻碍农村教育投资的因素之一。

(五)当地的学风影响

当地的学风也是影响农民教育投资的重要因素。如果当地的人们都非常重视教育,那么农民教育投资的热情就比较高。在笔者调研的福建某市某镇,当地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并且出了很多文人,尽管当地人民并不富有,但当地老百姓都非常重视自己子女的教育,据当地的教育局的一位领导介绍,很多农村子女都读到高中毕业,有些还考上了大学,很多农户都以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为荣,所以在当地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再困难的农户,也要让自己的子女去读书。不过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受现在“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些农村子女读到初中就辍学到外面打工了,所以当地的学风对于农户的教育投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提高农民教育投资水平的建议

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首先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人力资本显然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既是一个国家财富持续增加的根本动力,也是个人的收入持续增加的原因。对农民而言,只有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水平,才能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配置能力、认知能力和流动能力,才能增加收入。

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投资主体是家庭,为了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农民进行教育投资,首先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农村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如对进行教育投资的劳动力给予直接的生活补贴,设立奖学金制度,对取得较好成绩者进行奖励。政府应改善农村政策环境,增强农民对教育追求的内在驱动力。其次,完善农村教育体制,完善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应当坚定地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要求,农村教育应当不仅是“升学的教育”,更是“强农的教育”。另外教育经费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首先应是一个政府行为。这样才能使农村教育有较充裕的资金,才能保证农村的教育环境,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同时降低农户教育投资的风险,提高农户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2篇

早在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就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特别强调了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在张北三中的这次报告会上,总理明确提出了平民教育的思想,提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一批教育界人士在河北、江苏、四川等地发起的乡村教育运动。

平民教育就是当时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我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平民教育这一概念的。1984年,我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定县(今定州市)农村当了一名小学教师。7年的教师生涯,让我对农村、农民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也对平民教育有了切身的感受。离学校十几里远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翟城,是早年平民教育的实验区。平民教育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晏阳初先生提倡并发起的。那时,晏阳初先生带领一批知识分子来到定县,立志改造农村、改造农民,进行教育实验,创造出了“定县模式”。当时的口号是“除文盲,作新民”。抗战后被迫南迁,晏老又在四川建立了乡村建设学院。晏阳初等教育先辈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孜孜以求、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当前形势下,农村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提高城市人口的整体素质。当前我国城市常住人口中,来自农村的人口已经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相关研究,1982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为657万,到2009年已经超过2.11亿;1982―2009年,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0.6%增加到15.8%。农民工占流动人口的比重也由1982年的38%上升到2009年的76%。农民工已经占到全部人口的一成以上。第三,只有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才能提高现代工业生产的水平。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工业生产的生力军。2006年,上海曾进行过一项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调查。调查显示,在沪务工农民超过400万,其中商业、餐饮等服务行业占32%,制造加工行业占26%,建筑施工行业占20%。如何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农民工,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我国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晏先生当年提出的“除文盲、做新民”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又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相对较弱,这不仅表现在办学条件上,更表现在教育水平上。平民教育思想从提出至今虽然已过去90年了,但在解决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出现的问题时,仍给我们很多启示:

1.发展农村教育,需要有一批志愿为农村教育献身的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毕业生在城市都是凤毛麟角,何况农村!而就是这样一批受过高等教育、有些甚至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热情,来到农村开展教育工作。晏阳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20年,他回到中国,受“五四”新青年运动的影响,立志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深入华北、华西等19个省,进行调查研究、宣传平民教育,并于1922年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1926年,平教会在定县成立实验区,进行平民教育实验工作。当时在平民会工作的有近300人,其中,著名学者孙伏园、熊佛西、李景汉等亲自参与实验工作。这些教授、专家离开舒适的大城市,全家移居定县,一时形成了世人瞩目的“博士下乡”同农民为伍的新局面。当时正在燕京大学任教的雷洁琼先生也参加了定县的社会调查。在当年的一个普通县城,集中如此多的著名人士和近百名高级知识分子,“回到农村”、“回到民间”,为平民服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今天,要搞好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更需要成千上万的优秀知识分子到农村去。

2.发展农村教育,需要扎实的科学研究

当年,晏阳初先生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与他坚持科学精神、注重社会调查研究是分不开的。他认为:平民教育工作既然是以实际生活为研究对象,就必须到民间开展实地工作,具体的方案必须以事实为根据,而事实必须来自实地社会调查。正是秉承这一思想,著名社会学家李景汉先生主持了大型的定县实验区的社会调查,形成73.7万字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其调查之细实为罕见,光各类调查表就有314个之多。据当时参加调查的张世文回忆:“如调查人口,不易得出准确数字,因那时定县农民是不把小孩计入‘人’数的。我们就到农家去看,根据晾晒的衣服一一问询。又如两村的距离,答案常为实距的两倍,因答者认为,你去了不是还要回来吗?还有,某人的出生日期是很难查清的,回答往往是‘赶庙会时生的’、‘中秋时生的’等。”可见,调查之细、态度之严谨。今天,我们加强农村教育,必须有这种科学务实的态度,必须有这种植根于基层、扎实做研究的决心,因为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第3篇

从教师方面来说,考试的指挥棒决定了一切,为考而教是不二选择。至于创新,至于能力,大凡不能出分数的,统统靠边。甚至于因为分数成绩,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是三六九等,什么教育公平、什么素质教育,老师均可在分数决定一切的情况下置之脑后。从学生方面来说,因为环境的影响,虽然他们是最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可是在家长的压制、老师的专制下,他们只好乖乖地缴械投降,顺从学校、老师、家长的需要。时日一久,学生的朝气没了,暮气有了;豪气丢了,娇气重了;志气缺了,惰气浓了。

素质教育的大旗打了数十年了,可是我还没看到素质教育的春天。寒冬依旧,冷气嗖嗖,即使有那么一两颗树起来的明星,譬如汨罗县,譬如许市中学,譬如杜郎口中学,可也是“独钓寒江雪”似的孤独。而且这些先行者试验田还未必能得以推广,因为它毕竟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对着蒸蒸日上的祖国,教育者绝不可做历史的罪人,创新求变,才是当下农村教育的出路。

求变之一就是切实改变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特别是要让农村教育的设备设施迅速跟上时代的步伐。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习惯。而且,因为互联网,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更快,知识的更新换代也就更快。因此,我们还在寄希望于一支粉笔打天下就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炒剩饭式的课堂填充式教学也就自然而然面临生存危机。我们很多农村老师总是抱怨学生读书的劲头赶不上上网的劲头:一提上网,学生是双目炯炯,神采奕奕。可一到传统课堂,在老师滔滔不绝的演讲里,他们就精神萎靡,昏昏欲睡。何也?兴趣使然。学生是新事物最得力的接受者,可我们学校却还是一个老学究的模样,学生怎会感兴趣,怎会喜欢?

求变之二就是切实加大对农村老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他们做人、育人理念的培训,让他们真正站在人的角度去培养人。说实话,农村是大学堂,也是广阔的天地,可是在信息时代,教师却有些力不从心――信息接收慢、转化慢,这也直接制约了农村社会的现代文明。要改变,可从学生做起。可要改变学生,先要改变先生。加大培训是个好方法。培训的内容很多,可紧要的、迫切的还是理念。理念一变,天宽地宽。这里有几点必须要做好的:一是教师必须有独立的人格,他不依附于权利与金钱,他不盲从于世风与体制。他会思考,会选择,他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考试的指挥棒可以指挥他,但绝不会左右他;权力可以压制他,但绝不能屈服他;金钱可以引诱他,但绝不能迷惑他。二是教师必须有平等的态度。教育不是高高在上,更不是奴隶主对奴隶的管理。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无论在知识的获取上、能力的培养上、道德的修养上,师生都是平等的。只有我们不把学生当作奴隶,只有我们不把自己当作道德的化身,只有我们不把自己当作知识的先驱者,我们才会平视学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真善美。这样,我们也才不会因为安全而圈养他们。放手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他们活得更美好、更健康、更自信、更富有爱。三是教师必须有发现、辨别人的能力。一个好老师,应该是有一双慧眼,能准确地辨析学生,并因材施教的老师。老师的教育,首先是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人。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质,因材施教,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求变之三就是农村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紧跟时代脉搏,夯实发展的基础。当下的农村学校,虽然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但却缺少立校的根基。它们屈从于分数显示下的教学业绩,屈从于日益浮躁的办学形象,屈从于上面安排下来的各种评比,屈从于社会家长要求的升学率。可唯独没有好好地检视自己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学校的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长期积累,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要经过一代一代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二是积极提炼,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什么样的思想决定办出什么样的学校。因此,办学理念的提炼就显得尤为重要。晓庄师范之所以那么出名,不只是在于它有个好校长陶行知,还在于它的办学理念――为平民服务。如果说校园文化是立校之本,那么办学理念就是校园文化之核。

农村学校的教育欠账多,负累多,问题多,困境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它们面临的机遇也很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敢于直面现实,敢于奋起直追,那么农村教育终将旧貌换新颜。

第4篇

国务院总理指出: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人口众多,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要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村抓起。农村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着很大影响。笔者认为,注重农村教育是根本,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政策仍然存在城乡“二元割裂”思维和“城市中心”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发展研究院袁桂林教授指出,我国农村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三教统筹”政策没有公认的解释,其作为一项政策导向容易产生混乱,而且局限于“三”的束缚,也不适应农村各地教育的实际。初中“普职分流”政策仅限于农村进行,城市学校不提倡“分流”,这是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产物,是不公平的。这必然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

2.教师建设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农村教师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许多问题:⑴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乏;⑵一些中小学教师资源缺乏且不够稳定;⑶农村教师发展动力不足。

二、国家要高度重视,把农村教育纳入法律法规

中国政府要把农村教育当作第一责任来抓,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温总理在2011年8月28日,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在《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中指出:“今天广大农村的亿万在校生,正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把农村教育办好,不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到农村一线教育中走一走、看一看,实地考量,真正剖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注重农村教师发展,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办好农村教育,关键是教师。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教师队伍问题,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在广大农村,教师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且具吸引力的职业。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仍是当前突出的问题。教师问题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1.加强教师管理。要进行管理机制上的创新,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基础性政策,以实现农村教师的专业管理。2.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农村学校应鼓励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其业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自考、进修、函授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学校也要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对外交流的机会。3.增强教师工作的动力。学校应关注教师的生存、生活与成长,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等,这样才能留得住教师,才能促使教师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关键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政府务必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当作一件紧迫的大事来抓,千方百计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有发展、受尊重。必须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要关心农村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农村教师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适用房。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要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倾斜,完善津补贴标准。

四、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做好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

1.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符合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质量效益的长远要求。实行学校布局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决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撤并”和“减缩”,要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处理好城乡之间、“中心”和“偏远”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切实达到布局调整的目的。

第5篇

农村教育转向城镇化教育是必然趋势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这是著名教育陶行知先生1926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文中的一句话。如今,90年过去了,“乡村教育怎么走”依然是困扰中国教育的重大难题。

目前农村学校体系,是中心小学统管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教学点,责任重大,资源有限,穷于应付,师资流失现象严重。非完全小学、教学点更存在一个空虚化的问题,面临“被自然消亡”的危局。乡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很多乡村学校的师资是临时代课教师,待遇很低,留不住人。

农村学校不光是留不住教师,也留不住学生。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城市取向”,很多农村的学生,其父母、老师、朋友都在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去城市里生活。这是无解的难题:在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时代,教育农村学生长大后扎根农村,做新一代中国农民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

从政策角度和社会发展趋势看,农村教育向城镇教育转型,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今后,不光是农村的学生要向城里走,整个乡村都要向城镇化转型。改革开放3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增加了34.7个百分点。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城镇化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国务院总理指出:中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今后一二十年,中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展望未来,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还多次指出:新一届政府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是教育的城镇化。这也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无法回避的关键步骤。

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明显提高,但仔细分析农民的收入构成会发现:2012年农户纯收入中有65.6%与农业无关,而在当年增长的收入中,这类收入的贡献更高达78.5%。这是因为,有工作能力的农村人口主要在城市工作生活。这部分人口,恰恰是学龄儿童的家长。据统计,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已经达到了55%,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水平还比较低,目前大概只有37%。两者之间有18%的差距。按照就近入学政策,适龄儿童要就近入学,也就是说,要回到农村的户籍地入学。随着越来越多学生随父母到城镇中生活,实际生活的城镇化和在农村户籍地入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这是当前农村教育中最主要的问题。以这一矛盾为基础,衍生出了大量的新矛盾,令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举步维艰。

师资薄弱依然是瓶颈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我国有900多万乡村教师,他们长期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大事: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4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4.6万人,首届1万余名毕业生都到农村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6%;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2006年以来招聘近30万名特岗教师,赴中西部22个省区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比例连续两年达到87%;实施绩效工资后,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高于城镇教师工资增速;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尽管做了很多努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教育部门要求农村教师,把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干一辈子而不是干一阵子。每一位农村教师都应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自己看成是一盏明灯,心甘情愿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教育部门还要求农村教师提高素质,鼓励高学历人才从事农村教师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巨大困难。

在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中,学历较高者更为适应城镇化转型,也拥有更多的信息量,了解城市的魅力所在。也就是说,农村中小学教师是最有能力,也最可能进入城市中生活的人群,他们往往自己走出农村,把自己城镇化了,留下了没有教师的学校。很多农村学校建有宏伟的教学楼,以及多媒体教室、电脑房等教育教学设施,但利用效率很低,根本没有教师来辅导。硬件条件上去了,但是最大的“软件”――教师问题却没有解决,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讲台上没有了教师,乡村教育能有什么改变?

专注中国农村教育的慈善机构“美丽中国”的理事长刘泽彭,从上世纪80年代就关注农村教育。那时,他就发现,很多希望小学建好后,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是因为没有合格的农村师资。农村教师不但要有合格的教学知识水平,还要有超常的教学激情,才能在农村学生心中激起起希望的火花,这火焰才能培养出有理想和志向的学生。于是,一批像美丽中国一样的慈善组织,专注与向农村地区派去有理想有激情的高水平青年教师。虽然他们纷纷交出了惊人的成绩单,但相对于广大中国农村地区,无异于杯水车薪。

为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多年来在贫困地区教育上投入不菲,每年的投入达到上千亿元。这当然是应该的。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表面上看,要发展数目惊人的高水平乡村教师队伍,让农村孩子享有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但是,这可能吗?就算真的用钱买来了一支高学历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就真的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了吗?这样做,对农村教师和农村孩子都不公平。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每个人生活更加美好,让每个人都成为优秀人才,基础教育是核心。在中国,发展最好的是大城市中的著名高等学府及所谓重点学校。对此,一碗水端平般的均衡乡村教育,不可能出现。

走好向城镇化转型的每一步

顺应社会的变革,是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孩子辍学问题等。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阶段性产物,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农村教育面对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社会城镇化转型不可避免,学校死守农村绝非出路。撤点并校虽然导致了诸多问题,但本身与城镇化转型的历史浪潮是一致的。随着今后城镇化浪潮不断袭来,已经建成的农村地区中心校将大有可为,是以基础教育引导,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农村的核心。

与此同时,农村教育城镇化还有很多伴生性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难就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了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即“两为主”的政策,并要求在收费、受资助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近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补充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但应该看到,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好学”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到“两为主”加“全覆盖”。要逐步健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规范、扶持以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抓紧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第6篇

也曾指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的少量孩子辍学问题等。

有人说,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可以说农村的教育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如今,农村教育处于转折点上,该何去何从,牵挂着无数人的心,也关乎无数人的命运。

早在2006年,“特岗计划”正式启动,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随着该计划的不断推行,无数的高校毕业生走上农村教师的岗位,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却不明显。

常煜欣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卞路口乡杜庄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于2012年从商丘师范学院毕业,毕业之后通过应聘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虽然只任教半年多,常煜欣对于农村教育所暴露的问题认识颇深。

师资力量不足

杜庄小学有十三名教师,六个班级,每个班级有二十多名学生。作为学校的唯一的英语老师,三到六年级的英语课程全部由常煜欣一人承担。每个班级每周要上三节课。如此繁重的课程对于刚刚毕业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担子。虽然自己尽心尽责,但是所收到的效果却不理想,因为杜庄小学从去年才正式开设英语课,学生的英语基础近乎为零。然而,常煜欣告诉记者,自己学校的情况还是好的,起码有专业的英语老师,其他的一些小学甚至都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来代课。

常煜欣这样告诉记者,在很多农村学校,都没有开设诸如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则是缺乏专业的老师。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这些科目,但也是做样子,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师资的结构性短缺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一个调查结论可以印证师资的缺乏: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严重,标准化测试的结果表明,语文成绩要显著高于数学成绩。由于农村教师多是后期培训,因为外语、数学难度较大,农村教师的专业主要是语文。因此,许多数学教师都是语文教师兼职或转行的,科学素养、思维普遍较弱。

艺术教育设施匮乏

我国有2800多个县、5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点)、1.4亿多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县和县以下的中小学校是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能否让农村中小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这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构成,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一直是十分薄弱的环节,艺术教育资源十分匮乏。许多地方虽然已经通过了义务教育达标验收,但是大多数学校没有达到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音乐美术器材配备的最低标准。许多学校几乎没有任何音乐、美术、书法课的器材教具。80%以上的中小学校没有艺术专用教室。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没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根本没有能力添置艺术教学器材。农村小学上音乐课,一件像样的乐器也没有;上美术课,就只能在学校围墙的墙根下捏泥人。这直接影响了艺术教育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

“填鸭式”教学方法仍在延续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个学生,而且首先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新课程改革步履走完十年,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村学校的教学中,“填鸭式”模式还是一块顽疾。常煜欣告诉记者,在课堂上,还是教师做主,学生随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是“传话筒”,学生是教师的“视听器”。面对这种教学模式重复性多,耗费性大,效果低微。

近年来,“素质教育”被唱响了,甚至红遍了大江南北,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将“素质教育”提到日程上来,也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更没有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多数教师还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填鸭式”地教学只会让学生感觉学习是枯燥乏味的。

教师工资水平较低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办一流教育,才会出一流人才,才能建一流国家。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中小学教育至关重要,处在人生的文化启蒙和知识准备阶段,是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每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基础的基础。办好中小学教育,关键因素是教师。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掌握着幼年人的命运,也就掌握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7篇

一、家长攀比心理

有些家长看到亲戚或邻居的孩子到城区学校上学,也就不甘落后,不惜重金,盲目跟风。乡镇的学生家长为了让子女“进城就读”而选择“弃农进城打工”或“隔辈租房陪读”。名牌学校之所以令家长们趋之若鹜,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吸引家长的眼球,城乡教育质量差异很大。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是家长择校不应只听“名校”、“升学率高”之名,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二、教师老龄化、教师职业倦怠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农村大多数教师从教二、三十年了,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这些相同的工作内容,就像一个摆渡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而教学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和一块黑板了,而是要实施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但乡村教师年龄偏大,“教非所学”现象严重,因此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已取得高级职称的教师,存在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水平,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工作缺乏进取心;还有部分教师觉得自己在加薪、职称评审、岗位升迁等方面没有希望和机会,难以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于是工作热情减退,不思进取。什么教育理想、教育科研与己无关。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三、学生如同井底蛙、笼中鸟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他的《原道》中写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意思是说,坐在井里观察天空,就会觉得天很小很小。其实不然,不是天太小,而是由于看天的人站得低、眼光太窄的缘故。

现在有的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进行封闭式的教育,学生成了与世隔绝的“笼子”里的鸟儿,见识狭隘,明显地影响孩子的进取心。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近年来由于在学生的安全方面顾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