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20:41:33
序论:在您撰写服务质量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介入物流服务管理领域较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港航企业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程度已较高,并日趋成熟。马士基(MAERSK)、美国总统轮船公司(APL)、日本邮船(NYK)等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港航类企业已经建立了规范有效的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内部的全面质量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综合运输系统智能化,运输市场发达、成熟;信息收集与处理水平高;社会物流系统有一套成熟的规范理论和操作方法,在业务作业领域中已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其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服务内涵的扩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服务管理的日益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以及港航企业间的联盟化、全球化。
在我国,外贸运输量的90%以上是依靠水运来完成的,水路运输具有传统优势,但是配送和信息服务的业务才刚刚起步,缺乏增值服务优势,不具备完善的信息系统。在物流服务管理方面,与国外港航企业相比,差距主要表现为资金、成熟的指导理论、管理人才的缺乏,服务形式单一,服务范围狭小,信息匮乏,以及服务的综合性及侧重性差。大部分港航企业只提供运输、仓储或货代等单项或分段服务,尚不能提供全面系统化的服务,服务意识还不够强烈,目标还不够明确,设施还不到位,与国外港航企业相比,服务的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差距较大。
二、港航企业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概念
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变幻莫测的客户需求,持续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使客户消费到满意的优质服务,港航企业就必须把服务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点,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客户和其他受益者的需求作为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宗旨。但任何一个服务类企业要实现自己的质量战略,没有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作保证,都将成为空洞的口号。和制造类企业相比,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中人的因素更为复杂和重要,服务提供和消费中的不确定因素也更为常见,服务质量的控制和保证更加困难。迄今为止,对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并不像对制造类企业那样深入和成熟。
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为了实施服务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对其理解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应该以满足服务质量目标的需要为准。(2)服务类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为满足服务企业的内部管理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比特定客户的要求要广泛,客户仅仅评价该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部分。(3)可根据要求对已确定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的实施情况进行证实。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是使服务类企业内部相信服务质量达到要求,使客户相信服务满足需求。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服务类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基础,又是服务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建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要服从于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三、港航企业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结构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无论是体系还是系统,都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组成,任何体系或是系统也都具有其特定的组成结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也不例外,也必然是由一系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组成,并通过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要素描述。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和结构主要体现在其要素的组成和相互间的关系。每一个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要素,都是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规定和描述如何实施组织的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或活动。
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整体上应分为四大部分,即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服务的实现过程以及实施服务质量改进所需要的测量、分析和改进。它们构成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整体要素。图1即展示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四个整体要素的相互间关系。
四、港航企业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分析
1、管理职责。港航企业的管理职责是管理者制定和实施服务质量方针并使货主满意。成功地实施这个方针取决于管理者对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和有效运行的支持。
(1)服务质量方针。随着服务竞争新时代的到来,港航企业必须要强调以服务质量为中心,从而决定了服务质量方针应该是企业整个总方针的核心部分,引导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服务质量取胜,以服务质量求得效益,保证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2)服务质量目标和活动。港航企业要实现本企业的质量方针,首先要识别建立质量目标的主要目的。建立服务质量目标的主要目的应包括:货主需要与职业标准的道德相一致、不断地改进服务、考虑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要求、提供服务的效率。以上主要的服务质量目的可转化为一系列的服务质量目标和活动。
(3)服务质量职责和权限。港航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对服务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线员工提供服务给客户并直接与客户接触,其他员工对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起到间接的影响。只有明确合理分工的质量职责和权限,一线员工才可以在确定的权限范围内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其他员工也可以通过承担适当的义务并与一线员工进行有效的合作,以持续地改进服务质量,并使客户满意。
(4)管理评审。港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定期评审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以评价其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并验证服务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否得到满足。通过管理评审,对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适合性进行正式评价。管理评审过程应分析当前可能需要更改的活动,并应考虑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机会。
2、资源管理。资源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支撑条件,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赖以存在的根本,也是能有效运行的前提和手段。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三部分。
(1)人力资源管理。人是服务型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几乎所有的服务都要服务企业的员工来提供。对客户而言,他们往往把第一线员工当作服务的化身。由于服务是一种情绪性的工作,管理好服务体系中的人力资源就必须要注意做到聘用合适的员工,并要重视员工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能胜任其工作职责要求,同时,企业还要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2)物质资源管理。港航企业要提供客户服务,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就要对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基础设施及设备包括:基本的服务工具(船舶、码头装卸设备等),有关客户的信息系统,备用物资的储备等。
(3)信息资源管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信息资源将是港航企业最终能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之一。就像对其他物资资源的投资一样,港航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投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和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拥有信息基础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信息资源,对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针对客户的偏好适时调整其服务,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3、服务实现过程。每个服务型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服务实现过程网络,港航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的服务实现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
服务是饭店的生命,是永恒的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饭店已经把服务质量管理看成是饭店的生命,这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因为对饭店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因此,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管理,如何保证饭店服务质量,是摆在许多饭店面前的问题。
1.创造出良好的情景氛围
饭店也是个小社会,服务对象是"人",以"人"为中心,很好地满足形形不同程度、不同职业的客人的愿望,是饭店业深层次的责任和任务。当然,创造出舒适又方便的环境已不容易,而创造出情与景交融的心理氛围就更难。"五星级"饭店的硬件标准很具体,但谁能说出"五星级"饭店的"心理"标准呢?当今世界,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但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心灵的平衡"。如果饭店能创造出一种最易沟通、易交融、易理解的"家"的氛围,岂不更有意义吗?从小事做起, 能很好的把握客人的心理脉搏,服务到实处,亲切而不是殷勤,周到而不是繁琐,标准而不是呆板,热情而不是流于形式,让客人从内心自然舒适,从而产生"享受人生"之感,虽然人已走,但情未尽,回味无穷,希望再度光临。
2.打造出独特的饭店个性
人们常说:"饭店,饭店,一是住店,二是吃饭",这只是道出了饭店的共性。但是真正体现饭店的个性的,仍然是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微"之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方面,不放松每个"细微"之处,甚至饭店的主体、服务员的服装、发型、装饰、餐具的颜色都能体现出有别于"其他"的"我"的这个饭店的特色。饭店服务质量的内容包括饭店的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所以无论从设施方面来讲,还是从服务水平方面来讲都应从普遍中从细微中体现"惟我独有",突出饭店的个性,表现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转。再如,在服务方面,要以独特的周到细微之处,让客人感到你的饭店不同于其他饭店。
3.饭店软件服务质量的提升
3.1 建立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培养饭店"服务文化"。饭店服务质量与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以及服务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服务质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需要建立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来有效地将各部门的工作联系起来,以给宾客带来满足感。首先,建立服务质量管理机构,由上至下每一级的管理层都要建立服务质量小组,形成遍布饭店的服务质量管理网络;其次,进行责任权利分工,使得饭店所有员工各司其职,有效地避免推卸责任;第三,制订并实施饭店服务规程和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详尽具体的制度是员工工作的准则,包括:工作标准、工作程序、检查制度等。饭店服务质量体系能够长久发挥作用,需要饭店培养独具特色的"服务文化"。首先,要在饭店内部树立服务意识,让每一位员工懂得"宾客至上"、"宾至如归"的内在含义;其次,按照已经制定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创建和培育饭店的"服务文化",达到员工自觉的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第三,在创建和培育"服务文化"的过程中,高层管理者要发展的眼光,努力探索和开创符合本饭店实际情况的"服务文化"。
[关键词] 服务服务质量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质量从认识、观念、内涵到要求、标准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把服务质量的管理看成是饭店的生命,可以说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对于饭店而言,最重要的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因此,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管理,如何保证饭店服务质量,是摆在许多饭店店面前的问题。
一、我国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与国外饭店的差距
1.服务态度的差距。 我国一些饭店的员工在文明素质方面与国外饭店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缺乏艺术性,导致员工工作懈怠,不积极主动,造成服务质量下降;服务人员缺乏热情,表现为“机械式”的微笑和“无感情化”的言谈;厨房工作人员在客人还未离开餐厅之前,就随意地在餐厅内穿梭等。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我们历史上就有轻视服务工作的传统思想,很少有人把服务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干。国外饭店员工的观念恰恰相反,他们能正确处理角色的转换,在工作中,能兢兢业业地做好服务工作,能细心观察宾客的需求,及时提供针对、主动;下班后善于调整自我,为明天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工作效率的差距。在国际上,效率的具体化就是明确的时间概念。上菜是几分钟;叫出租车是几分钟内到;房内设施坏了,多长时间内维修好;总台结账几分钟内完成。如此大大小小的服务都有着定量的服务标准。尽管在具体数量上有所差距,但快捷简便是共同的原则。而我国部分饭店还未树立服务效率的意识,在最需要体现效率的地方往往是通过模糊的概念来表达的。诸如用“差不多”、“马上”、“很快”、“等一会儿”之类的词语回答客人,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结果必然造成客人不满意,尤其是对十分讲究时间效率的外宾来说,任何拖沓就是金钱的损失和浪费。在国外工资计量单位越小,工作率越高,两者成反比例关系。国内的饭店一般以月计工资,以季度计奖(还有年度奖),这样就很难与员工的工作效率明挂钩,即使出现了偷懒+浪费等现象也无法直接从相应的间报酬中扣除。
3.服务规范的差距。服务规范是企业服务质量应达到的规格和标准,是企员工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 国外饭店业把服务规范称为业内部的法律。我国一些饭店尚未建立完整的服务规范制度,以致员工在工作中容易因饭店服务质量问题而引起顾客的投诉。如餐厅没有当天特别菜的菜单,而日常菜单又有缺货,当天供应不上;服务员斟酒功夫不到家,收碗筷乒乓乓旁若无人,破坏了餐厅气氛;夏天冷气通风差,汗味、油味浓;不严格执行营业时间,有些饭店甚至没到时间开始翻桌面,倒垃圾,明显是在撵客人走。这在国外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客房服务员在打扫卫生时擅自移动客人物品、房间必备品不齐、一次性客用品质量太差、无法满足客人的需求;个性化服务不明显,不能体现饭店特色等等。
二、为确保饭店服务这个“食宿”环节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不断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提供保障
1.创造出良好的情景氛围。饭店也是个小社会,服务对象是“人”,以“人”为中心,很好地满足形形不同程度、不同职业的客人的愿望,是饭店业深层次的责任和任务。当然,创造出舒适又方便的环境已不容易,而创造出情与景交融的心理氛围就更难。“五星级”饭店的硬件标准很具体,但谁能说出“五星级”饭店的“心理”标准呢?当今世界,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但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心灵的平衡”。如果饭店能创造出一种最易沟通、易交融、易理解的“家”的氛围,岂不更有意义吗?从小事做起, 能很好的把握客人的心理脉搏,服务到实处,亲切而不是殷勤,周到而不是繁琐,标准而不是呆板,热情而不是流于形式,让客人从内心自然舒适,从而产生“享受人生”之感,虽然人已走,但情未尽,回味无穷,希望再度光临。
2.打造出独特的饭店个性。人们常说:“饭店,饭店,一是住店,二是吃饭”,这只是道出了饭店的共性。但是真正体现饭店的个性的,仍然是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微”之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方面,不放松每个“细微”之处,甚至饭店的主体、服务员的服装、发型、装饰、餐具的颜色都能体现出有别于“其他”的“我”的这个饭店的特色。饭店服务质量的内容包括饭店的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所以无论从设施方面来讲,还是从服务水平方面来讲都应从普遍中从细微中体现“惟我独有”,突出饭店的个性,表现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转。再如,在服务方面,要以独特的周到细微之处,让客人感到你的饭店不同于其他饭店。
论文中心内容:
一、引言
简要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服务质量概述
要求从理论上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理解,包括关于服务质量的概念、服务质量的评价、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若选择服务质量管理则还应该介绍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借鉴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来进行论述。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的理论一定要在实际的分析中得以运用。
三、××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选题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侧重于服务质量研究的,应该有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服务质量调查的方法和具体的调查数据分析,以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侧重于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通过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来全面分析目前企业在服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质量管理)的途径与具体措施
结合前面的问题分析,可以先从理论上探讨提升服务质量(或加强服务质量管理)的途径,然后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五、结束语
论文研究的结论、论文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选题说明:
1.此选题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为探讨的对象,如可以选择关于提升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也可以选择关于加强服务质量管理的对策研究。
2.二者的论述重点是有区别的,服务质量管理的选题范围更为宽泛一些。
3.如果选择关于提升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则应该有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而且要有调查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探悉目前企业服务质量的具体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足与差距,以此来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4.如果选择关于提升服务质量管理的对策研究,则可以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来对目前企业服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说明及要求:
1、论文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
美国服务营销学家ParasuramanA,ZeithamlV和Ber-ryLL构建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认为,游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不仅与他们经历的服务质量有关,还与游客对服务质量的预期有关。游客实际经历的服务质量符合或超过他们的预期时,他们感知的服务质量就好。反之亦然。导游作为旅行社服务质量标准的具体落实者,他们对游客服务质置预期的感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交付给游客体验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员工是否了解顾客的期望,能否按照游客的期望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将直接影响顾客对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价。
2研究方法
2.1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从导游感知的游客服务质量期望、游客对服务质量期望两个方面进行设计。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以五级制赋值。某分值越高表示旅游者(导游)认为某评价指标越重要或者对某评价指标越满意。
2.2问卷调查实施、结果处理
为调查游客对导游服务质量的期望。笔者委托重庆市各旅行社导游,于2007年11月~2008年1月利用上团第一次接触游客的机会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8份,回收率为89.3%,其中有效问卷234份,有效率87.3%。
为了解导游感知的游客服务质量,2008年1月12日~14日,作者利用重庆市导游年检培训的机会,在课堂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8份,回收率92.7%,其中有效问卷261份。有效率93.9%。
本研究利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均值分析。
3研究分析
从SPSS13.0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游客对“知识丰富可以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讲解生动”、“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熟悉旅游目的地、旅游景点”和“介绍的购物点可靠”期望较高,其均值介于4.5~4.7之间。
导游感知的游客服务质量期望在某种程度上接近游客需求。通过对服务指标“热情周到”、“仪容仪表得体”、“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尽力满足游客需求”等对比发现,两者的差距仅在0.04~0.32之间。转当然,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表1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映。首先,导游对“旅游行程氛围好”的感知明显高于游客的期望,这说明导游带团过程中更注重移情性。其次,两者对“购物推荐”的可靠性存在明显的感知差异。这反映了游客对导游推荐的购物点缺乏信任感,但从另一侧面证实了游客具有强烈的购物需求,这一矛盾的心理值得我们深思。再次,游客期望在旅游过程中,导游不仅“讲解生动”、“善于和游客沟通”,而且对导游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熟悉旅游目的地”、“可以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以便获得更多的文化体验。这几项指标中,导游对游客期望的感知明显低于游客的期望。
4改进对策
4.1杜绝“购物回扣”,逐步提倡小费制度
要解决“购物回扣”问题,其前提是要保证导游应有的经济收入。旅行社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本企业的优秀导游按月支付基本工资。其次,旅行社应根据团队性质支付带团津贴。最后,应积极倡导小费制度。欧美国家的旅行社,根据导游出团辛苦程度分别给导游和司机一定数额的小费,加之导游凭借优质服务赢得游客的肯定,从而获得的小费,两项相加已是一笔不小的收人。因此,导游根本不必费尽心思拉着游客频繁购物,而将主要精力专注于如何提高服务水平上。
4.2加强导游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导游培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①拓展知识面的培训。利用淡季进行相关培训,聘请该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项讲解,拓展导游的知识面,增加文化积淀;导游自身也应有意识的阅读相关书籍,沉淀充电。②提高服务技能的培训。通过业务经验交流会、优秀导游介绍会,导游大赛等形式。使导游的讲解能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游客沟通交流的能力、调动现场氛围的能力有所提高。③根据形式发展的需要进行的专项导游培训。如现在流行的生态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新婚旅游、工业旅游等专项旅游形式,要求导游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可请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专门培训。
4.3加强沟通与交流
导游在活动过程中应有意识的与游客进行沟通,了解游客的要求和愿望,以便准确把握游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不断调整自己的服务策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在出团前,导游应将游客的预期控制在一定的程度。比如提前将旅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游客做真实介绍和情况说明,给游客一定的心理缓冲,否则造成游客期望和实际经历值之间的较大差异。
4.4适度授权
授权意味着给予员工解决服务问题以及根据顾客需要做出适当决策的权力。由于游客的需求不同,旅游突发事件难以预料,适度的授权,更能激励导游对游客需求、突发事件做出灵活反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消除游客的焦虑和不满。如出团之前,旅行社可预先支付导游一笔备用金,专门用于旅途突发事件的处理。实践证明,导游的现场解决问题,不仅能迅速安抚游客、平息愤怒,也能切实让游客感受到导游为维护其利益,确保服务质量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进而增强对导游的信任感和对旅行社的忠诚度。
Abstract: As society opens increasingly to the outside world, people's economic level grows; the number of high-star hotel is increasing. But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 and pursuit higher economic efficiency, many hotels pursuit of luxury hotel level blindness, ignoring the most fundamental meaning of hotel products - services. In this situation, many managers and researchers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study,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with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grams are given to fight for the hotel industry to enhance the "hotel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which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关键词:酒店;管理;服务
Key words: hotel;management;services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008-01
1“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概述
1.1 “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大家都知道,服务是饭店出售的主要商品。我们所说的服务质量是指饭店在满足客人的需要时,饭店给客人提供的产品所引起的客人的满意度。饭店服务质量管理就是控制饭店与客人接触活动和饭店内部活动的过程及产生的结果。
1.2 “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特点现代化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概念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特征。饭店抓服务质量,不能仅限于结果,而要全面抓过程控制,以保证服务产品质量,饭店的质量管理不仅是进行质量把关,防止向客人提供不合格的服务,而是要做好质量的过程控制,力争使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确保无差错,预防不合格的服务产生。饭店服务质量工作的行为,不能只是一线员工的行为,而应该成为整个企业全员的整体行为。
1.2.1 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的综合性。与一般商品不同,饭店的产品具有多样性的特征。饭店产品涵盖了衣食住行,同时也包括办公、通讯、娱乐、休闲等更高层面的活动。
1.2.2 宾客对服务质量认识的主观性。客人对饭店服务质量水平的认定带有一定的,或是较大的主观成分。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客人对饭店的服务质量作出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评价,我们更不应该去指责客人对饭店的服务质量的评价存在偏见。客人对饭店服务质量主观性往往来源于其对饭店服务质量认定的一次性,而这种一次性更多地表现为初次性,即第一次的印象,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做好,让客人对我们的服务做出正面的评价。
1.2.3 服务质量的关联性。饭店服务质量表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每个项目之间都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一个良好的服务质量,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缺一不可。
1.2.4 热情有度。饭店的服务是人对人的服务,高明的服务者并不是一味地、不分对象地表现自己的热情,而不对这种热情在服务对象那里产生的效果加以考虑。热情是服务的基本要求,但自然才是服务所达到的更高境界。
1.3 “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意义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一家酒店经营效益。酒店产品分为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硬件产品指酒店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产品就是指员工的服务。在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酒店业硬件差异逐渐缩小,酒店只有通过增强服务要素比如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塑造酒店特色意识,提供个性化超值服务,以满足当今客人多层次、多方面、多变化的服务要求。
良好的服务能够有效巩固现有的顾客,赢得更多的新顾客,获得顾客的长期忠诚,这样自然就会获得顾客的重复购买机会,从而促进企业的销售额不断增长。可以说,客户的满意程度是检验一个酒店服务质量的高与底的唯一标准。客人的满意应该是酒店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加强酒店服务质量的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意义非常重大。
2如何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管理”
2.1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一个优秀员工的成长离不开培训和学习。酒店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对员工进行教育。每一位员工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酒店的品牌和形象,员工应该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服务意识是指从总经理到员工在工作中对客人需求的反应,并能将这种反应转化为服务客人的实际行动。服务意识是企业员工职业素质的体现,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一个有良好服务意识的员工可以预测在客人来之前把准备工作做好,能通过客人的眼神、表情、体态、言谈来把握客人的需求。可以把客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为客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2.2 制订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度是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制度就是一个集体里无论是谁都应该遵守的规定。制度是一种规矩,它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约束员工的行为、是企业运行的基础保障。所以制度对提高服务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酒店制定的制度必须很好的执行才能发挥它的功效,制度不应受个人主观的控制,更不能只是一种摆设。比如有效的督导就是控制员工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督导者要现场观察,深入了解员工工作的情况。发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管理者最好能以身作则,可以带动员工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
2.3 有效的激励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学者曾经指出,绝大部分的员工为了应付企业指派的全部工作,一般只需要付出自己能力的20%~30%。如果员工受到有效的激励,将付出他们全部能力的80%~90%。由此可见,激励对员工潜在能力和工作表现具有很大的推动力。酒店管理者应该通过有效的激励方式促进员工有良好的工作表现和高标准服务规范,提高员工积极性、使员工更好的为客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比如正确处理与员工的关系、正确对待员工的要求及过错、搞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同时惩罚也是提高员工的动力,但尽量不以经济处罚为主要手段。要让员工明白,工作做好了可以得到奖励,如果做得不好会得到惩罚。惩罚要对事不对人,还要伴随警告性,惩罚要适度。惩罚过重会让员工感到不公,甚至产生怠工或破坏的情绪;惩罚过轻会让员工轻视错误,从而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3总结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过去的酒店服务要求以无法达到现代顾客的需求,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才能在不断发展和逐渐开放的经济环境下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韩庆祥.重新认识质量[J].企业管理.
关键词:服务质量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律师法律服务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客户对律师法律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此,要确保律师为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专业、高效、优质,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持续稳定的法律服务质量管理体制。
一、法律服务质量的现状及问题
(一)律师业务水平不精
律师队伍的整体执业水平不高,缺乏办大案、办疑难案件的能力。在我县,律师的学历普遍不高,没有一位律师是拥有法学研究生文凭的,法律科班毕业的也瘳瘳无几,大多是通过网络教育、成人高考和函授等形式取得法律本科文凭。有些律师工作虽然认真,但业务水平不高,知识不扎实,承接的案件业务不熟悉,超过了自己办案难度的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法律服务质量,引起了当事人的不满。再者,在多数律师平时不善于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把自己来束缚“老框框”内,尽凭老经验和老的做法处理事情,思想和业务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要求,更不可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律师缺乏质量意识
很多律师重经济轻质量,不愿意受理小案件、经济标的不大的案件,即使受理了也敷衍了事,或者交给刚跨入该行业的年轻的律师承办,对案件的办理结果毫不关心或根本没有考虑办案质量的意识。加之分配制度的矛盾,使得律师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并不把满足顾客需要摆在首位,更谈不上超越顾客需求,有些律师注重眼前利益,甚至放弃省市司法行政系统组织的学习、考察机会。
(三)服务质量管理滞后
目前,在我国依据现行《律师法》建立的律师事务所绝大多数都是合伙制的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就是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者。事务所的主任律师或者名律师往往以习惯的操作方式来指导律师办理案件,但是并不能使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的过程受到控制。在此情况下,律师的工作基本上是独立进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都由律师自行操作。律师事务所的内部各项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不依法履行法律服务管理职责。再者,“两结合”管理体制不成熟,有权的管不着,管得着的没权管,律师办案的质量问题就变得无人问津了。
二、加强对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包括法律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将发展法律服务业纳入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进一步提升了律师法律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律师努力为社会和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是律师业发展的根本。
(一)加强对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监管是社会各方面的迫切要求
律师提供的专业法律服务承载着多方面的社会评价,有来自委托人的层面,委托人对服务的满意与否是衡量律师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来自律师个体的层面,其承办案件或委托事项时对办理过程的掌控和把握是体现律师个体专业胜任与否的关键。有来自律师事务所的层面,律师的服务质量代表着事务所的形象。有来自社会公众和管理机关的层面,作为专业服务提供者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都必须受到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行业管理的特别监督,这已为我国律师制度恢复建设28年来的实践所证明。而普通民众对一些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生活中的敏感案件的关注也对律师服务质量的评价形成影响,可以说这些都是律师服务质量评价与其他行业服务质量评价最有区别的一个层面。因此,对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的监管是包括律师本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迫切要求。
(二)加强对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监管是对法律服务合格“产品”监督的需要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个健全的法治国家提供给社会成员的法律服务属于市场法律服务。市场法律服务则是具有商品属性的选择,服务对象须支付对价方能获得。拥有市场准入条件获得执业许可的法律服务者享有报酬权,但是当服务有瑕疵或过失时,有可能报酬权归于消灭,造成损害的还应赔偿,违法违纪的,还有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和行业处分。再说,服务质量也有高下之分,因此,加强对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监管是对律师法律服务“产品”生产过程的一个监督。
(三)加强对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监管是促进律师法律服务质量提升的需要
我国律师制度恢复建立和发展28年来,如何评价和怎样衡量律师服务质量在管理机关层面和社会公众层面仍然是缺乏系统的评价机制。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发展很快,社会公众层面对商品和服务质量是否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对律师的法律服务质量从国家对律师行业和律师职能管理机关看,已经颁布和制定的有关律师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规章缺乏,在司法部转发的《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规则》(试行)的通知(司发通[2004]32号)中,仅在第四章第34条中提到“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对律师的服务质量进行跟踪监督”。而2004年3月20日五届全国律协第九次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中竟没有涉及律师服务质量的规范性条款,只是在第八章,业务推广的第115条中提到一句“律师应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法律服务质量……”。2008年7月21日司法部出台的《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律师执业管理办法》中也没有直接提到服务质量管理的条款,因此,在其他行业服务质量已经成为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最为重视的要素时,对律师的法律服务质量也急需完善评价标准和方法,切实加强监管,促进法律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对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管理的思考
通过以上对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并指出法律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笔者就加强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管理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建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律师事务所管理者在服务质量体系中的职责:
1、建立良好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求管理者科学地确定律师事务所的质量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引导律师进行规范服务,以质量取胜。事实上,不同的律师事务所因规模、人员和定位的不同,其质量方针也是不同的。律师事务所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质量方针中明确主要面对的客户群体、希望达到的质量形象和信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措施等内容。
2、任何质量目标的实现都是以确定质量活动为基础的,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活动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并实施一系列的文件制度加以明确。针对律师行业的服务质量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律师收费及业务合同管理制度
律师事务所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当地律师业收费情况,制定收费的基本标准,并建立统一收费制度。律师代表律师事务所接受当事人委托办理法律事务,必须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并履行收案审批手续。律师事务所对于合同的印制、空白合同的保管、合同的领用、签订及归还都应当加以明确规定,并要求律师遵照执行。对于委托人要求在格式合同以外增加风险条款,必须经律师事务所管理者同意并确认,以避免扩大律师事务所风险责任。
(2)确立执业规范制度
律师事务所可以通过编制一系列的执业规范,而使律师在办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律顾问、非诉讼等业务活动中,具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并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文件管理提供样本,以提高律师的工作效率,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3)主、协办律师制度
主、协办律师制度要求每一法律事务的承办律师原则上不少于2人(含2人),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主办律师。主办律师对案件质量和法律文书的质量负责,承担与客户进行及时沟通、研究案情、通报进展情况的责任,并应当在诉讼中主导庭审,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和沟通。协办律师则主要承担法律服务过程中的资料收集、材料取送及草拟法律文书等偏重于事务性的工作。主、协办律师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案件质量和执业风险,并可以通过相互协作,提高律师的服务效率。最重要的是,主、协办制度可以迅速地使年轻律师得到锻炼和成长,从而在律师事务所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4)工作日志及案件通报制度
要求律师养成记录工作日志的习惯,并定时报送客户,得到客户的确认。这不仅是一种与客户建立良好沟通的方法,使客户对律师的工作心中有数,促进律师提高工作效率,还便于事务所了解律师的工作内容,加强对律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经确认的工作日志,对于防范和化解律师执业风险,解决客户投诉方面也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5)案件讨论制
对于重大和疑难的案件,建立事务所的案件讨论制度尤为重要。通过事务所律师对案件的集体分析和研究,往往可以汇集各专业部门的意见,选择合理、有效的办案思路,作出正确的业务判断,指导客户修正其不合理的预期。
(6)隐含执业风险类法律文书管理制度
律师事务所执业风险责任的加大,不仅要求律师在出具法律文书时,应当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能承担的风险,更要求律师事务所建立相关审查制度,对其质量加以控制,以避免律师事务所因律师的执业过错而发生赔付。
(7)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律师事务所应当确立相应的规范确保律师在接受委托承办具体法律事务时,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和资料,并在法律事务办理完毕后,全面整理,入卷归档。
(8)投诉管理制度
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专门的部门处理客户的投诉,并建立完备的超过客户期望的纠正措施。在客户看来,不能积极的处理投诉,甚至比出现基本的服务问题更令人难以容忍。对于的确是属于律师工作出现问题的,事务所应当根据客观情况采取向客户道歉、退费、更换承办律师等办法进行处理,表现出律师事务所对于投诉的重视和积极态度。客户投诉如果能够得到满意的解决,客户会谅解律师的错误,或者仅针对个别律师表示不满;反之,客户投诉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客户则会对整个律师事务所留下恶劣的印象。
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管理者还应当定期进行评审,根据客户反馈意见,不断调整质量目标和落实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保障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二)建立法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明确律师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评价方法
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的高低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因此,对律师法律服务质量的监管必定也是一个全方位,多方面的系统工作。需要从队伍建设、所务管理、违纪查处诸方面,综合运用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手段,实现对法律服务质量的有效监控。具体做法应当把好“三关”、建立三个机制。
1、加强从业教育,把好人员进口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作为广大律师从业的指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难免会发生少数律师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职业道德的现象发生。因此,在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高度重视律师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要在律师队伍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积极组织律师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律师头脑,用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律师行为。在律师事务所,可以通过面试、笔试和职业能力测试对新招聘律师进行考查。事务所对新律师的要求,决不仅仅是学历和专业能力上的。更重要的是,新招聘的律师应当认同事务所发展的理念,并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个性。
2、加强所务建设,把好规范管理关。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直接承担着对律师的日常管理,包括对律师办案收费、案卷归档等。事务所管理的规范与否,对每个律师规范办案程序、防范执业风险、提高办案质量直接起着约束作用。要通过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使律师事务所对律师办案的每个环节实行有效监控。通过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使其达到标准的要求,避免和排除破坏办案质量的因素,从而将影响案件质量的不合格及时消除,并总结、筛选出更有效、可靠、便捷的操作手段,提高案件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使法律服务的质量得到保证。
3、完善惩戒体系,把好违规查处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律师法》、司法部颁布的《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律师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和《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进一步加强律师惩戒制度建设,规范惩戒程序,加大惩戒力度。通过完善律师惩戒体系,坚决遏制乱收费、低价竞争、服务质量差等现象,提高律师法律服务质量。
4、从委托人的层面建立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律师直接的服务对象是委托人,委托人的满意度是衡量律师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实践中,委托人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律师十分关心并且不能回避的问题。虽然相对于律师而言,委托人的专业判断与律师不对称,但这并不能影响委托人从客户的角度来主导对律师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委托人也许在法律服务消费中积累的评价经验远不如委托人作为客户消费其他有形商品或服务时的丰富,但他委托的法律服务终结时,委托人也必然会就受托律师的服务满意作出自己的评判。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委托人说这个律师有“水平”或那位律师“不怎么样”就是满意与否最直白的写照。近年来,我局按上级要求通过质量监督卡,对律师办案质量由当事人填写后附卷。事实上,质量监督卡的使用没有落到实处,如何有效使用质量监督卡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