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风险管理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19 16:11:52

序论:在您撰写风险管理硕士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风险管理硕士论文

第1篇

Space软件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进行科学计量,在较为深入地了解我国项目管理发

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聚类分析,探究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现有研究热点领

域和新兴领域的研究主题,并对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特点进行总结,以推动我国项目管理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

文;科学计量;信息可视化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24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821(2014)01-0110-05

Analysis of the Topics of Ch

ina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Based on the View of Scientometric Analysis of Master Degree

Thesis

Zhu Fangwei1 Song Haoyang1 Hou Jianhua2

(1.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

an 116024;

2.Humanities Department,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4,China)HT〗

〔Abstract〕”BZ〗Use CiteSpace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Master degree thesis of project ma

nagement in China in Scientometrics method.Based o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China,this paper explored the themes o

f the existing hot and emerging field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through keywords

co-occurrence network and cluster analysis.Then summarized the features of Chin

as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ing and proposed some advises about the future d

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

mprovement of Chinas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

nt;master dissertation;scientometrics;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华罗庚最早将项目管理的

主要方法之一网络计划技术引进国内,并命名为“统筹法”,自此拉开了我国项目管理研究

与应用的序幕?1965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平话》,进一步促进

了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1]?这一时期,我国的项目管理主要处于理

论方法学习与推广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国内工程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利用世界

银行贷款所建设的云南鲁布格水电站饮水导流工程,首次采用了国际招标和项目管理方法,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随后,一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如二滩水电站?三峡水利

枢纽建设相继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模式?

进入90年代后,相关研究者开始着手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工作,并于1991年成立了

我国第一个项目管理专业学术性组织,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截至2000年,委员会总共

开过3次学术年会和两次国际研讨会[3]?由该委员会组织构建的《中国项目管理

知识体系》?内部发行的《项目管理》刊物以及《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对我

国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国内高等院

校和机构则成了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主力军?20世纪90年代开始,相关高校开始设立项目

管理专业,将其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培养硕士?博士等各

层次专业人才?截至2012年,全国具有项目管理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和机构共有133所,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和机构有97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大大推动了我国项目管

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学者对项目管理前沿探索

的最新成就[4]?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通过对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不同程

度的研究分析,以期指导该领域未来的发展[5-7]?但多数研究都是从个人的视

角出发,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相比之下,陆绍凯统计了《国际项目管理学报》和中国优秀博

硕士论文数据库中有关项目管理的研究性论文,分析了从1999-2003年间我国项目管理研究

主题和应用行业领域情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

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进行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并绘制

可视化网络图谱,在保证客观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热点领域和新兴领

域及其主要主题进行分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借此

为未来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1 我国项目管理学位论文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全国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CALIS)?中国

国家图书馆和万方学位论文等数据库中,以“学科专业名称=项目管理”?“时间=不限~

2012年”为条件进行数据检索,经去重处理后共获得博士论文37篇,硕士论文7 344篇

?

尽管存在数据库数据不全的情况,但现有数据能够代表项目管理研究学位论文整体数量分布

情况和研究方向?其中,项目管理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数量较少,说明该专业博士人才的培养

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硕士学位论文对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从各年论文数量的分布状况看,2005年的论文数量最少,2006-2009年间论文数量出现骤增

,于2009年达到最大量,随后几年论文数量出现小幅下降,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由此,可

以判断,自2005年开始项目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及理论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整体呈现上升态

势?

按各院校论文总数对学位论文的产出单位进行统计排序,排名前20的高产院校论文数量共占

文献数据总量的90.1%,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结合各院校背景和发展实际来看,论文产量

较高的院校通常开设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如北京邮电大学的项目管理教育

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专业项目管理人才的旺

盛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并不能完全代表理论研究水平,学术

型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对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20所院

校中理工科院校占14所,其论文数量占20所院校总量的65.9%,说明项目管理虽然属于管理

科学,但与IT?科技?建筑等理工科项目实践联系紧密?

2 研究分析

学术论文中的关键词,对于揭示论文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8]?因此,本文以项目

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为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聚类分

析,在探究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领域及其主要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揭示我国项目管理理论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热点领域概况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构建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共现频次在100以上

的关键词共有15个?其中“项目管理”的共现频次虽然最高(1 431次),但对于揭示

本专业的研究主题作用较小,因此以下主要对其余14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具体频次如图3所示?

14个关键词共现频次合计2 540次,占除“项目管理”以外关键词总共现频次(6 298

次)的40.33%,表明这14个关键词所反映的研究领域可代表当前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的主要热点领域?对14个关键词的研究主题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在“项目管理”领域

中主要包括“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可行性研究”和

“项目风险管理”5个关键词共现网络群组,即5个热点领域?其中,“项目风险管理”群组

的共现频次及所含关键词节点数量最多,这表明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极

大关注?

在选定的阈值下,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及热点领域分布,如图4所示?对关键词共现网络各节

点的中心度指标进行分析,中心度数值在0.07以上的关键词包括:“成本控制(0.1)”

?“可行性分析(0.09)”?“房地产项目(0.09)”?“项目管理(0.07)”?“风

险分析(0.07)”和“经济评价(0.07)”?结合各群组间网络关系分析发现,6个高中

心度共现关键词相互联结,形成以“风险分析——可行性分析——经济评价——房地产项目

——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依次排序的连接链,将“项目风险管理”?“可行性研究”?

“项目成本管理”和“项目管理”4个群组联系在一起?而“项目质量管理”和“项目进度

管理”群组分别通过“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成本管理”两群组与其他群组联结?这表明不

同热点领域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通常涵盖了

项目管理中某几个领域的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

2.2 项目管理研究主题分析

依据各共现节点研究主题的相关性,通过CiteSpace软件构建关键词聚类,以TF*IDF算法抽

取每个聚类的主题标识词[9]?对各热点主题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得到可反映论文

研究主题的聚类17个?其中,9个聚类的热点主题包含于5个热点领域中,另有8个聚类属于

近年来新兴的研究主题,反映了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1 热点领域主题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再次证实了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的结果,即“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质量

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热点研究领域?结合高频共现关键词和聚类结果,探究五个热点领域的热点主题,具体内容

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聚类分析的热点和新兴领域及

①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高频共现关键词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

”以及“层次分析法”,共现频次共计548次,这说明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分析成了项目风

险管理的热点主题?同时,聚类结果显示国际项目成为风险管理新的研究对象,这体现了项

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10]?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境内开展的国际项目逐

渐增加?这些国际项目通常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需要的技术更加多样化,更多地采用国

际化标准和规范?项目实施者不仅要应对较为传统的项目风险,还要考虑许多新的风险因素

,如政治?环境等,这给项目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因此,对国际项目来说,项目

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及应对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显著;

②“质量控制”的共现频次为173次,说明“项目质量管理”领域以质量的监控为研究热点

?通过聚类分析发现,近年来,项目成果的可持续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项目是一

次性的任务,但项目的交付物通常会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持续创造经济价值?项目成果质量

的可持续性对于之后的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自

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生态发展的项目中,可持续性成为影响项目能否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不仅要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更要关注项目的后评价问题?通过建立项目后评

价体系和方法,来衡量项目成果的可持续性,在确保项目成果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项目的可

持续发展,成为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热点主题;

③高频共现关键词统计显示,项目进度的监控问题受到“项目进度管理”领域的重视?聚类

分析则发现,近年来建筑工程类项目的进度控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一现象与我国经

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后,为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政府加大

了国内基础建设投资,各地纷纷筹备并实施大中型建筑工程类项目?而在建筑工程类项目实

践中,由于项目管理水平?施工条件,资源需求,设计变更,物资供应以及相关方协调等因

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进度失控问题[11],这对项目成本?质量?收益等方面都

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有着重要的

实践意义;

④“项目成本管理”领域以“成本控制”(共现频次182)为热点,尤其是有关项目成本控

制方法的改进与完善问题?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面对复杂性不断提高的

项目及环境,自身的局限性不断暴露?单纯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强调目标成本,往往无法

有效满足项目的多方面需求?为了弥补传统控制方法的不足,“项目成本管理”领域引入了

“价值工程”理念?价值工程能够综合考虑功能与经济要求,在保证达成项目必要目标的同

时,实现成本的降低?如何将价值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有效的应用于项目成本管理,以最低的

成本达成项目的必要目标,实现成本降低与功能最佳的统一,成为该领域的热点问题;

⑤“可行性研究”领域以清洁能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尤其是“经济评价”为主要研究

主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以煤炭为主要来源的能源结构不仅无法满足快速增长

的需求,更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有效利用?为了改变能源结构?改善环境状态,清洁能源项

目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而此类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和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

和投资回收期长等特征,在项目投产后能否获得足够的利润以保证项目成果的持续运营成为

该类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议题?

2.2.2 新兴领域主题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近年来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中出现了4个新兴领域,即“项目团队管理

”?“项目知识管理”?“多项目管理”和“项目管理模式”?由于这些理论的研究处于起

步阶段,相关文献数量少,所以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未能形成大的群组或领域,但新兴

领域对我国项目管理理论发展与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①为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广泛采用团队运作方式来灵活应对内外部变化

?项目活动的复杂性要求团队成员能够彼此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而项目团队成员通常是来

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具有成就动机强?自主性和创造性高?工作难以监控和评价等特征

,这给项目团队的组建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有关团队建设?成员管理等“项目团队管理

”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②“项目知识管理”是在项目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交叉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在项目活动的

展开过程中,不仅需要输入专业性的知识以支持项目,同时还会创造出大量新知识,这些知

识成为团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然而,在项目知识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问题,如对于

知识的积累转化重视不足?知识在项目团队中没有进行完整的传递等[12],这阻

碍了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流失的风险?因此,培养项目团队学习?创新

和传播知识的能力?构建知识管理系统,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等相关主题成为该领域的主要

研究内容;

③“多项目管理”领域主要涉及企业的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实践中,往往需要同

时开展多个项目?由于财力?人力等资源的有限性,为了满足各项目不同的需求,需要对各

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利用?通过多个项目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协调,不仅能达成各

项目自身的目标,还有助于企业整体绩效的最优?因此,多个项目间的协调问题成为该领域

的主要研究主题;

④“项目管理模式”领域主要探讨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与优化问题?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

如设计——招标——建造?建造——运营——移交?项目承包和设计——采购——建造等,

通常被应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以期应对此类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风

险高等不利因素?但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也暴露出自身的不足,如缺乏

敏捷性?过分强调技术性?对项目过程的割裂等?为了实现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动态联

盟”的思想被引入项目管理领域?企业间的动态联盟可以充分利用联盟各方的核心竞争优势

,共同应对环境变化,提升竞争力,抵御风险,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动态联盟项目管理

模式的构建?管理与应用成为该领域的新兴主题?

3 研究结论

通过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本文探究了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

的热点和新兴领域现状,对目前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特征总结如下?

3.1 选题方向较为多元,研究内容丰富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显示,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以5个项目管理问题为热点研究

领域,并通过融入新的视角和理念来促进各热点领域发展与完善?从风险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到质量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再到价值工程理念的引入,以及进度管理和可行性研究对象的

转变,都表明了5个热点领域研究主题的丰富与多样性?

3.2 新兴领域初步形成,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主要形成了4个新兴领域?其中,在与其他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过

程中,形成了“项目知识管理”;“项目团队管理”则体现了项目管理从硬因素转向对软因

素的关注[13];传统的单一项目管理扩展到多个项目之间的协调管理,项目管理

模式中也引入了新的理念?但总体来看,这些新兴主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成

果较少且缺少系统性,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3.3 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特征

国际项目的风险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控以及清洁能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都表明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紧跟时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蔚林巍.项目管理的最新进展[J].管理工程学报,2000,(3):65-69

.

[2]骆,马红霞.项目管理发展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5,(5):28-29.

[3]李波.项目管理理论综述与前沿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12-21

4.

[4]陆绍凯.项目管理的研究前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36-38.

[5]程铁信,霍吉栋,刘源张.项目管理发展评述[J].管理评论,2004,(2):59-62.

[6]应尚军,王炎.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

:131-133.

[7]刘莉.论现代项目管理的四大转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

[8]朱彩萍.学术论文中关键词的规范[J].图书与情报,2005,(4):51-53.

[9]Chen C,Ibekwe SanJuan F,Hou J.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

sters: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

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7):1386-1409.

[10]刘凤楼.我国的项目管理及其发展展望[J].商场现代化,2006,(5):59-60.

[11]倪祥如.新海发电公司2×330MW扩建工程进度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11.

[12]朱方伟,王昭.基于流程导向的创意服务企业知识管理个案研究[J].管理案例研

第2篇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文献探讨

一、国内有关研究

1.财务管理的目标问题。已发表了很多论著,也提出了众多观点。代表性的有:(1)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相等。(李陆德,2001)分析了两者的涵,说明在质上并不相同,在相同条件下两者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在数值上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2)相关者利润最大化。(张国庆,2005)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则相对上升,企业不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营者、员工、顾客等。

(3)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是衡量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赢利抵偿资本机会成本的指标(曾惠香,2004)。

2.财务管理地位问题。(林建于,2004)认为,财务管理并不是以该部门或财务人员为中心,而是在探究管理从何着手的问题;不涉及管理与生产孰轻孰重,而就各种管理工作之间的配合作讨论。

3.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经理人财务问题。(许美惠,2005)提出所有者财务问题,法人财产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经理人职能于一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人员分工合作的财务管理机制,所有者财务由出资人进行,以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为目标。

二、国外研究文献

笔者整理分类国外的财务管理研究,依各年代及应用方面将其分为融资财务、投资财务和资产财务3大方面为主,本文即将逐一提出比较。

1.融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00年代~1950年代)。19世纪初,西方国家股份公司开始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10年美国学者米德MEADE出版了本世纪第一部专门研究公司筹资财务管理的着作《公司财务》,1938年DEWING和LYON分出版了《公司财务政策》和《公司及其财务问题》。这些著作主要研究企业如何筹集资本,形成了以研究公司融资为中心的“传统型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学派。

2.资产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50~1964)。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公司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JOEL DEAN于1951年出版了《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跃进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3.投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64~1979)。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日益增多,随着市场日益繁荣,投资风险显着增加。这对当时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如在1952年,H.MARKOWITZ就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1964年和1965年,美国著名财务管理专家WILLIAMF.SHARPE和J.LINTNER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此两者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

4.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时期相关研究(1979~迄今)。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遭遇了通货膨胀。于是各国开始进行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行使有效财务管理的研究工作。严酷的经济现实迫使企业财务政策日趋保守,主要是因通货膨胀导致。

解除完通膨危机后,随着通讯和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公司开始朝着国际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空前活跃,此时财务管理理论开始转向国际财务管理领域。80年代后期,进出口贸易融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焦点,此时,企业财管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网路化方向发展。

三、总结

今天,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Herbert Simon.(1994),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PECIAL ISSUE.

[2]JAMES, C.VAN HORNE; JOHN MWACHOWICZ,JR.(1998),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流动性管理 管理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75-02

一、A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为更加直观地了解A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本文以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资本充足率等多项指标为切入点,通过定量指标分析,研判A行近年来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

(一)流动性比例前高后低

1.流动性比例。从该地区农商银行整体流动性比例来看,各家均高于25%的监管指标,平均流动性比例约达80%,总体流行性水平偏高,在降低流动性风险的同时,牺牲了经营效益(见图1)。从A行流动性比例逐年变化情况来看,自2012年起,始终保持在该地区农商银行均值之上,整体流动性风险稳定可控。从A行近期流动性比例逐季变化情况来看,自2015年6月起,总体呈现下降态势,流动性资产的增幅远远小于流动性负债之间的增幅,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流动性需求(见图2)。截至2016年6月末,A行流动性比例降至37.66%的低位,流动性风险管理形势呈现严峻态势。

2.流动性缺口率濒临触警。从该地区农商银行整体流动性缺口率来看,基本高于-10%的监管指标(见图3)。A行流动性缺口率虽始终满足监管指标,但自2013年起逐年下降。流动性缺口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到期资产与对应期限到期负债的差额。若为正值,该期限内到期的资产足够偿还到期的债务,显示未来有一定的现金盈余。若为负值,表示银行在该期限内到期的资产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需要以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截至2016年6月末,A行1个月、3个月至1年、1年以上均有较大负缺口(见图4)。主要由于:1个月到期的定期存款和卖出回购款项占比较大;3个月至1年期间到期的存款较多,而对应期限匹配的贷款和金融资产较少。一旦出现负缺口,资金供给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必须通过现金储备、资产变现或拆借来补充缺口。若市场上无法出售债券融入资金,且行内救助资金和人民银行常备借贷便利无法及时弥补资金缺口时,就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3.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在特定压力的情景下,银行其他风险容易转化为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率反映银行资产安全性特征,其值越高,银行自有资金越充足。该地区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均高于10.5%的监管指标(见图5)。自2013年起,A行资本充足率进入下行通道,自有资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弱,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流动性。

4.贷款质量指标不容乐观。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贷款,因此流动性与贷款质量紧密相关。A行不良贷款率在该地区始终处于高位,较地区平均值高出1个百分点(见图6)。贷款质量不佳,到期的资产无法收回,将影响资产整体流动性,甚至可能危及银行生存。

二、A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陡增潜在流动性风险。A行负债端渠道主要有存款、同业拆借、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资产端渠道主要有贷款、贴现、债券、表外业务、中间业务等,其中贷款在资产配置中占绝对优势地位。A行长期存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负债长期化与资产短期化矛盾突出,潜在流动性风险增加。截至2016年6月末,A行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81.33%,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76.11%,一年以上的定期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54.56%,呈现存款定期化、定期长期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中长期贷款占比虽有所上升,但仍只占各项贷款的16.85%,“长存短贷”现象明显,一定程度加大流动性缺口。同时,随着该行理财业务的深入开展,理财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管理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也成为当务之急。

2.资金融入渠道单一难以长期规避流动性风险。债券质押式回购业务是该行当前资金融入的主要渠道,占融入资金总额的80%左右。因债券质押率较高,给债券波段操作造成一定约束,该种融入渠道仅仅是在短期内临时调剂农村商业银行头寸的方法,并不适宜作为规避流动性风险的长期手段使用,其可靠性和灵活性相较行内自有资金尚有一定差距,在遇到资金时点紧张时不能及时有效缓解流动性压力。

3.风险手段不够成熟。一是风险预警不够及时。目前,A行通过每日监测库存现金和支付额,按月测算各类监管指标,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风险预警。监管指标仅反映时点流动性状况,无法实现动态预警、事前预警,不能在流动性风险发生前就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予以化解。二是风险监测不够全面。新监管办法中要求银行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全面地计量、监测和报告流动性风险状况。目前A行缺少必要的信息系统支撑,日常头寸管理主要采用按日预测大额资金跨行流向,仍通过人工统计、大额预报等传统手段监测全行头寸分时走势和跨行资金流向,未能实现全面监测。三是风险测试不够可靠。A行历史数据累积较少,分析模型不够成熟。以每季度末1104报表为基础数据,考虑多种情境下,进行轻度、中度和重度压力流动性风险测试。由于历史数据较少,在实施压力测试时未能以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为基础引入风险价值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等分析工具,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笔者结合A行工作实际,围绕流动性风险管理进行深入思考,为解决农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供参考。笔者认为,为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满足监管新要求,农商银行需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强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一是坚持资产与负债期限匹配原则。合理确定长期与短期资产比重,建立资产负债之间的平衡对应关系,保证资产的流动性,防止资金支付危机的发生。二是坚持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原则。日常头寸管理中,需设置备付金和流动性二级储备。二级储备主要包括能迅速变现、且变现没有太大损失的资产,如存放同业、拆出和逆回购、转贴现票据、央票、短期债券等。以资金来源为基础,根据资金来源流动性大小及对资产流动性要求,合理配置贷款、债券、票据。三是坚持主动管理的原则。负债方面,积极介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建立相对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不断提高从资金市场获取主动性负债的能力;资产方面,根据资产配置的需求决定负债的类型。如通过资产证券化,释放更多的信贷资金,实现信贷资产结构的调整和资产形态的多元化。针对理财业务,合理安排理财的募集与兑付期间,配置活跃度较高的债券主动释放流动性。

(二)积极拓展资金融入渠道

随着金融市场业务的深入开展,每天资金需求量与日俱增,为防范市场上资金时点性紧张和突发事件对流动性的影响,农商银行需要与更多的交易对手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稳定的资金融入渠道。目前,A行已与部分股份制银行达成每日若干亿元的固定资金融入协议。通过增加线下资金的融资规模和资金业务创新等模式,多元化融入资金,拓宽资金融入渠道,防范流动性风险。

(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一是以系统建设为支撑。整合各类数据信息,建立基本完备的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全行头寸,准确测算全行资金运用及余缺情况,将流动性风险管理前置。二是以压力测试为抓手。尽快建立流动性风险统计数据库,逐步提高并积累高质量的历史数据。针对影响流动性的各种情景,按季实施压力测试,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常规压力测试,必要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压力情景进行临时性压力测试。三是以应急预案为保障。依据现金流缺口、资产变现能力及多元化等因素,审慎合理配置优质流动性资产。建立适合本行的有效应急预案,实施流动性风险限额的监测和控制,一旦濒临突破监管指标,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相关指标恢复至规定限额内。

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必须得以重视。同时,近几年来,银行业的迅猛发展,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农商银行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中间业务得以发展。为了银行的稳定经营,流动性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能力,对照流动性管理要求,构建系统化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春航.解密巴塞尔(第一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2] 王彤.浦发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2013

[3] 郭鸿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北京交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6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体系转型 研究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转型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

(一)基本定义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指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以独立机构和专职人员为基础,以相关法规、制度为依据,运用专业化审计技术和规范化审计流程,针对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及风险治理状况所进行的客观的监督、评价和确认、咨询活动,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是商业银行为保证内部审计活动顺利开展而提供的相关体制、机制、制度和各种工作要素的整体,包含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工作职能、运行机制、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以及审计技术、人员保障等有机组成部分,涵盖了内部审计从管理、思路到执行、运作的各个方面。本文所指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转型,是商业银行为提高内部审计效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创新、调整措施,是一项综合型的系统工程,对保障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转型的理论基础

1.转型经济学在关注国家、社会和文明发展转型的同时,也强调微观经济主体在发展中要注重转型和改革。转型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适应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转型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研究学科,虽然其研究对象主要为体制的转型、国家或社会的转型以及文明的转型,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理论涉及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具体经济问题,包括企业的转型与改革,并把企业转型的研究领域涵盖到企业产权改革、绩效改革、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着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深刻转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的一员,要在经济新常态和信息化潮流中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推行自身的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转型,而一个适应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和风险控制状况的内部审计体系,对保障商业银行转型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主动转型,是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强调企业有效识别和管理风险应覆盖企业各项活动的全过程。2004年4月,美国执业会计协会下面的柯恩委员会颁布《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RM框架),提出企业要确定自身的风险偏好,并有效识别和管理可能影响其发展的潜在风险,保证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风险的管理应包含从战略制定到各项活动的全过程①。ERM框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或机构的风险管理,是贯穿整个组织的持续性的过程,用以识别、评估并确定如何应对及报告影响组织实现目标的机遇和威胁。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发展中面临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科技风险、声誉风险等诸多风险,且在社会深化转型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风险的复杂化和聚集化程度也大幅上升。商业银行实施内部审计体系转型,促进内部审计与转型发展战略相适应,有助于商业银行构实施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保障战略目标的达成。

3.银行再造理论强调银行要对传统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提升银行的整体的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企业再造理论,认为企业应以一种再生的思想对自身进行审视以打破原有分工理论的束缚,推崇流程导向。1994年,保罗・阿伦的《银行再造――存活和兴旺的蓝图》一书,将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引入银行业,认为银行流程再造是“围绕流程核心的再思考和再设计,目的在于实现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组织绩效方面的巨大改变②”。银行再造的核心是通过对银行传统流程系统的审视和重构,调整经营策略,改变银行绩效,提升银行的整体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要参与国际、国内金融业竞争,必须将西方银行再造成果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银行再造,提升整体竞争力。在商业银行流程再造中,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必然要求建立新的内部审计体系,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这也是商业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三)国外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经验

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普遍独立性强,重视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完善,同时十分重视审计人T的培养和选拔。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验的调查总结,国际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③:以往对于财务审计工作及财务信息可靠性和完整性的评价职责逐渐转由注册会计师等银行外部审计师来履行,内部审计的作用则是为外部审计师财务报告审计工作提供支持;对法律和监管要求的遵循情况评价职责逐步转向由独立的法律和合规职能部门来履行;首席审计执行官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质量和效率,包括提高审计师的专业性以便更好地跟踪那些被审计活动,强化内部模型的审计和评估,以及更加重视风险为本的审计,以提升内审部门的质量和效率。

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以下经验也很重要:

1.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和监督力量,而公司治理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先进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普遍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通过垂直化管理的审计组织体系,实现内部审计机构与被查机构利益的完全分离。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确保独立的人、财、物等审计资源配置权。同时,可以参与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必须调整内部审计导向,改进审计方法和技术。当前,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已经实现向风险导向型审计思路的转型,大多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针对重点业务或内部控制系统风险开展审计,在审计工作中注重推行风险管理理念,同时也通过有价值的建议,帮助银行提高价值创造。在审计手段上,非常重视电子化建设,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

3.必须重视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专业化内部审计队伍。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会通过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及后续教育等手段,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专业胜任能力。随着银行业务复杂化程度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商业银行应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宽泛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经验,以保持风险识别的敏锐力。同时,也要想办法增强内部审计人员考核、激励制度的针对性,以维护审计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转型必要性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由最初的合规审计、舞弊审计发展到现在的风险审计、管理审计、信息化审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④。但国内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并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1995年《审计法》颁布之后,时间并不长。2006年,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出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专项法规才真正确立。随着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日益健全,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当前,在我国经济深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各银行纷纷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更加复杂,而内部审计体系在运转过程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和问题,影响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缺乏

很多商业银行在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治理结构不合理,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清晰,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得到保障。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内部审计部门不直接参与利润和价值的创造,没有必要配备充足的审计资源,有的内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甚至存在利益依附关系,难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还未完全实现董事会垂直、独立管理,缺乏相应的审计资源分配权限,无法获得被审计单位的有效配合,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无从保障。

(二)内部审计职能履行不充分,审计考核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发展进程缓慢,加之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还主要停留在数据真实性审计、合规性审计阶段,以履行监督检查职能为主,而对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重视不够,c国际银行业当前盛行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差距明显。同时,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人员参照中后台人员进行考核和发放薪酬,普遍未建立独立的薪酬绩效机制,造成人员考核与日常审计工作脱节,影响了审计队伍的稳定和审计效能的发挥。

(三)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完善,审计标准流程不规范

很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不系统、不完善,未形成健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主要依赖经验总结来制定下一步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不统一、问题词条不规范,未能形成规范化的审计工作流程和审计标准,审计工作的随意性较强。参差不齐的人员素质和审计具体操作中较大程度的随意性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内部审计技术落后

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强数据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快建立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实现数据标准统一、信息系统整合,提升经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但这些信息技术并没有深入、有效地运用到内部审计体系。很多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还没有建立独立的系统数据获取渠道,以实现对运行数据的快速收集和整理分析,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审计模型和审计系统以实现对风险的准确揭示、预判和对其形成原理、发展趋势的分析,造成信息系统内的数据被大量闲置、浪费,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五)内部审计人员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审人员的占比为1%左右,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为5%,而中国人民银行则曾经发文,要求银行类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人员达到员工总数2%⑤。同时,由于很多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在审计人员的选拔、培养方面没有严格要求,造成审计队伍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员工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胜任能力弱,而培训机制的不健全,和独立考核、激励机制的缺失,让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与银行发展需求形成较大差距。

(六)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与成果运用不足

很多商业银行内审部门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化审计工作方式,未建立专业化的内部审计计算机平台,在审计预警、审计管理和审计作业分析等时效性上存在明显滞后。审计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固化,在对审计资源的统筹配置上较混乱,难以实现对审计项目节奏的实时有效控制,同时,在审计结果、审计建议的跟踪督办等方面也不及时,不利于与被审计机构间加强沟通交流,影响了审计成果的运用,有可能消弱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

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转型,既是在我国经济深化转型大背景下,银行应对整体经济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转型的客观需要,也是银行克服现有困难和不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为银行第三道风险防线的重要作用,积极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推动银行再造工程的重要措施,对于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成都农商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转型实践

成都农商银行由原成都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而成,于2010年挂牌开业,2011年引入战略投资者,注册资本100亿元,2015年末资产规模达6400亿元。作为一家在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近年来发展迅速,资本规模和资产规模位居全国农商银行系统前列,以其为样本,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转型问题,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2012年以来,该行按照董事会的要求,加快内部审计体系转型步伐,在管理体制、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审计职能、技术手段、考核激励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确立转型目标――建立“集中化、垂直化、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内部审计体系

1.集中化、垂直化。是指依靠内部审计机构的集中、垂直管理对内部审计资源和工作加以统筹,通过规范化的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实现内部审计资源的集中管理、充分整合,充分挖掘、有效运用内部审计潜力,提升审计效能。

2.标准化、精细化。是指通^构建标准化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作业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全流程管理,实现各项管理要求的标准化、精细化。

3.专业化、信息化。是指依托银行开放、智能、互联的数据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和技术工具的使用,实现对银行经营管理信息的全方位获取、整合、应用和共享,提升审计发现能力,扩展审计覆盖范围,实现审计效率与质量的大幅提升。

(二)确定转型思路――以风险为导向的增值型审计

有了转型目标,如何确定转型思路便成为转型的关键。成都农商银行在深入研究国际内部审计的内涵变迁与发展趋势之后,决定推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增值型审计,即将风险控制和增加价值作为评价内部审计转型成效的终极目标。

1.贯彻风险导向型审计理念。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人员以规避、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为出发点,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确定多样化的审计战略的一种审计思路。内审部门通过风险识别,帮助管理部门规避风险,采取正确的行动来防止高级管理层。该类审计是以对风险的系统分析为出发点,对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与有效性进行独立的评价⑥。它是较之财务审计和合规审计更为先进、科学和全面的风险审计。

2.实施增值型内部审计。商业银行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不直接参与经营活动,但可以通过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帮助银行降低风险,规避资产损失,增加获利机会,从而帮助商业银行增加价值创造。增值型内部审计通过大力拓展高增值的审计业务,形成有价值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帮助组织增加价值,它以利润中心作为自身定位,既记录耗费的成本,又衡量和记录为组织增加的价值⑦。将增值型审计作为内部审计体系的转型方向,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在帮助银行防风险的同时提高盈利水平。

(三)转型实践――持续深入的系统工程

根据确立的转型目标与基本思路,几年来,成都农商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在转型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持续深入的工作举措。

1.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垂直化改革,建立垂直化的组织体系和报告路径。历时半年,完成职能上收与人员分流,于2012年6月底全面完成内部审计垂直化管理体系建设。内部审计垂直化管理后,取消了郊县支行的稽核审计部,而在总行直属的稽核审计部下设直属室和片区审计中心,统一对总行职能部门和各分支机构开展审计活动,并定期、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工作。内部审计体系包括审计制度及流程建设、人事任免、薪酬福利、工作计划以及绩效考核等均由总行统一管理,凸显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通过实施确认咨询服务,强化审计监督服务职能。按照“以风险为导向的增值型审计”工作思路,大力拓展内部审计职能。通过经营情况审计,反映各机构和相关业务的经营状况及风险控制情况,为管理层加强管理、优化决策提供参考;配合机构建设需求,开展相关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为机构发展与人员任用提供支持;配合内控体系建设需要,开展各领域专项审计,着重从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促使内部控制更加完善。这些审计不仅确认了问题,强化了监督,更提出了改进建议,经过良性沟通与合作,促进了被审计对象的价值创造。

3.通过开展绩效薪酬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内部审计机制。在转型的过程中,同步开展了内部审计绩效薪酬改革。一是根据银监对内部审计人员薪酬不低于全行平均薪酬水平的制度规定,将内部审计人员从后台部门人员的360度常规考核改为独立的考核机制,使做出实绩的审计人员薪酬水平得到提升。二是研究制定了审计人员绩效考核标准,从工作过程、质量、成果、执行力和纪律等多个维度对审计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完善审计人员激励、晋升、评估机制,提升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梳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按照“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推动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与流程规范。一是按审计管理制度、案件防控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三个维度完善制度体系,建立新的审计工作标准;二是梳理审计工作流程,制定《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统一计划、立项、准备、实施、报告、终结、档案管理等流程规定;同时制定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强化对审计人员的行为约束;三是制定项目时限管理、整改跟踪、审计费用管理、员工绩效考核等规范性文件,强化审计效能管理;四是在现场审计中推行“三级复核制”、审计组长负责制等规程,完善了责任机制。

5.改善内部审计方法,提升内部审计技术。一是强化对高风险业务的审计力度,持续关注重点领域、重要业务、重点环节,形成对主观故意、弄虚作假等严重违规行为持续有力的监督效应。二是设立非现场审计室,通过非现场经营数据抽样采集、分析技术的应用,建立非现场审计分析模型,为现场审计提供信息参考,提高现场审计的效率。三是建立风险监测模型并定期对重要业务领域开展监测分析,就发现的风险点和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及审计,挖掘揭示了大量借名贷款、搭桥贷款、多头授信、抵押物悬空、资产流失、与客户发生资金借贷等隐蔽性较强的问题,有效释放了潜在风险。四是重视对董事会的审计工作汇报,加强与高级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沟通,推动问题整改和风控措施的落实,并实时开展后续审计工作。

6.加强审计人才选拔培养,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以垂直化建设为契机,在原有内部审计队伍中全面开展考试、考核和岗位竞聘工作,对人员进行优选与岗位调整。二是在行内、行外同步开展招聘工作,补充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三是持续抓好人员培训。推行“周培训-季度专题培训-年度集中培训”的递进式培训机制,提高员工审计能力。四是以项目质量控制为基础,通过审前培训、以老带新、审后总结等办法帮助员工积累审计经验。五是鼓励员工考取各种资格证书,通过专门的激励制度对员工自学行为进行奖励。

7.建设推广稽核审计及风险预警系统,搭建现代化的审计工作平台。成都农商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垂直化管理后,即启动了稽核审计及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工作,并于2014年推动该系统投产上线。该系统的上线,为内部审计工作搭建了一个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的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风险预警、作业控制和绩效考核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大大提升了审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该平台实现了对主要风险的持续监测,能够为现场审计高效挖掘风险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该平台也是现代化的审计工作管理平台,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功能菜单,实现审计作业的流程化管理,还能以图表方式展现全行主要经营管理指标,可以直观地为高级管理层提供动态经营信息。

8.健全审计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一是加强审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成立审计执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就重大事项集中审议;建立审计计划管理机制,按年、按月控制审计布局,促进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坚持每周集中汇报项目进度,督导工作进程;建立重点项目督办机制,强化对项目质量的把控。二是重视对审计结果的运用。通过下发审计意见书、建议书,督促被审计对象全面掌握审计结果,彻底整改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整改专题培训、收集责任人整改承诺书、制定整改进度跟踪表和典型性违规问题通报等方式,督促被审计对象务实有效地落实整改措施。良好的沟通、严格的整改,有利于巩固审计成果,确保实现控制风险、增加价值的目的。

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经验及启示

总结成都农商银行的经验,商业银行实施内部审计体系转型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关键环节和要素。

(一)构建权责明晰的内部审计体制

独立性与客观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构建权责明晰的内部审计体制,以保障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转型成功的基石。当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普遍存在缺乏应有的权利和地位、报告路径不明确、职能范围不恰当等问题,必须通过管理体制的重构,确立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通过对审计资源的垂直集中管理等办法,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职能。

(二)界定符合战略的内部审计范围

界定符合战略的内部审计范围是现代化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存在内部审计范围过窄的问题,缺乏对资产质量、风险责任、经济效益的持续关注,不能对内部控制状况等做出有效评价和建议,更未对包括政策法规、社会环境等在内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导致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不充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在转型中,要厘清与合规管理等内控管理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第三方监督者的职能边界,但更要围绕银行的转型发展战略,按照风险导向和价值增值目的,拓展职能范围,通过确认和咨询服务,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贡献。

(三)建立符合内部审计特点的薪酬绩效机制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绩效考核及薪酬制度是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能,激发审计人员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当前,很多商业银行未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薪酬绩效制度,内审人员在银行中的地位不高、薪酬不具竞争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在转型中,必须组织开展薪酬绩效机制改革,建立符合审计工作特点的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四)规范统一的内部审计标准及流程

建立规范、统一、明确的内部审计标准和流程,是建设现代化内部审计体系的关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在转型中,必须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规范审计标准及流程,消除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强的问题,加强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

(五)提升有助于风险识别的内部审计技术

提升内部审计技术,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是建设现代化内部审计体系的重要步骤。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存在对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建设和应用严重滞后的问题,对风险的评估和监测难以脱离数据不足的制约,对审计结果的评估和审计资源的调配也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制约了审计资源的运用和风险问题的发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在转型中,必须有现代化的内部审计数据监测及信息化工作平台为支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六)培养专业胜任的内部审计人员

人力资源是审计组织最核心的资源。拥有专业胜任的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保证,是建设现代化内部审计体系的关键所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转型中的关键着力点,是提升风险发现的敏锐度与风险监控防范能力,而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审计人员的培养,建立专业的内部审计队伍。

(七)实施持续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有效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升审计效果的必要环节。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存在审计资源利用率不高,审计发现的问题查而不纠甚至屡查屡犯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审计工作质量特别是整改质量缺乏持续控制措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在转型中,必须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强化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强化对后续整改工作的跟踪,以提升内部审计的价值贡献。

注释

①Casey,Christopher.Corporate valuation,capital structure and riskmanagement: AstochasticDCF approach.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December 1,2001,135(2):311-325

②PaulH.Allen.ReengineeringtheBank.NewYork,Mcgraw-Hill, 1994.

③周志宇,徐华.《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趋势和启示》.《金融会计》。

④杨国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⑤郝成.《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差距与对策》,生产力研究,2008年。

⑥李冬会.《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12月。

⑦张洁.《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1]徐政旦,朱荣恩.现代内部审计实务.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7.

[2]劳伦斯.B.索耶.现代内部审计实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3]《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银监发〔2006〕51号.

[4]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nternal audit in banks and the supervisor’s relationship with auditors,August2001.

[5]周冰.基于中国实践的转型经济学理论构建.学术研究,2008年3月20日.

[6]《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美国COSO委员会,方红星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版.

第5篇

关键词:董事会特征 公司治理 企业经营绩效 海峡两岸

一、引言

公司治理的主体主要是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经营管理的的监督者,也是公司发展的制定者与决策者,是公司决策制定和控制权系统的核心。董事会的基本职责,就是为了股东和社会大众的利益,监督公司的管理层,预防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来操控公司,而损害公司的价值。从1980年以来,有关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经营绩效的研究大量涌现。公司治理的设计,通过创造机制以加强并支持董事会监督作用,立于确保投资者得到回报。董事会处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枢纽地位,对公司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何完善董事会的结构与运作,对于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合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公司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互动频繁,如何减少两岸企业彼此间在治理结构上的差异对其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成为其它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本文以海峡两岸电子产业为例,研究两岸的董事会特征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并深入研究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推动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提出具有借鉴价值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

( 一 )董监持股与公司经营绩效 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利益趋同说,认为董事会持股比例较高时,会尽力监督管理当局的行为,使其不危害股东权益,而且能提供较为合理谨慎的决策,创造公司价值最大化。因此他们认为董事会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另外,Morck(1998)认为当董事会的持股比例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对于管理当局的监督能力和意愿都会比较有限,对公司价值影响不大;但当持股比例超过一定水平后,管理层支出的偏好行为造成公司财富的损失需由自己承担,因此他们会有较大的动机去执行董事会应有的职责,监督管理当局,对公司的经营绩效会产生正面的影响。Salancilk(1977)认为外部股东的股权越集中,所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就越少,股东更换不胜任的经理人的权利也就越大,因此,外部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提高公司价值。然而,Jensen和Ruback(1983)认为董事会基于本身职位安全性考虑,通常都会有一些反接管的行为,如否决对股东有利的合并案。若股权越集中在董事会或少数股东身上,反接管的行为更为严重,对公司的营运会产生负面影响。多数学者认为董监事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杨俊中,1998;刘仲嘉,2006;等)。高睿鸿(2006)发现,董监持股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柯大钢、毕艳杰(2006)以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例,发现董监事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认为持股作为一种激励措施,能激励董监事执行有效的监督之责。而袁萍(2006)发现董监事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并无显著关系。

( 二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 Jensen和Meckling(1976)与Lipton和Lorsch(1992)认为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他们认为董事会人数的增加,会增加沟通意见的成本并降低公司运作的效率。大群人中的交流、任务协调和决策制定的有效性比小规模董事会难,成本也更大,且超过了依赖更多人带来的好处,搭便车情况也更为严重。Chaganti、Mahajan和Sharma(1985)与Pearce和Zahra(1992)则认为董事会规模扩大,组织的复杂性就相对提高,很多学者也得出类似的结论。然而,Bacon(1973)有着不同的观点。董事会规模大,说明公司同环境建立的外部关系的能力强,可以获得更多的稀缺资源并得到更为优质的咨询意见,因此可以提升公司治理(Dalton等,1999)。进一步,由于信息分享,规模大可能会提高董事会决策过程的效率,并通过提供多样性以帮助公司获得重要资源,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提高公司业绩。高睿鸿(2006)以1998年至2006年间发生财务危机的113家上市公司及其对应的113家财务正常公司为例,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刘思琦(2005)实证研究发现经营绩效与董事会人数没有直接的关联性。申心吉(2005)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董事会规模越大,企业绩效越好;而超过这一范围,董事会规模则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汤小华(2007)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价值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 三 )独立董事与公司经营绩效 Fama和Jensen(1983)强调独立董事在执行决策职能时的重要性,认为独立董事与内部董事相较下更具独立性,更能保护股东权益,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管理当局有任何不当而损害股东权益的投机行为。独立董事还能发挥在管理监督方面的更为广泛的经验和专长。独立董事,代表股东,有较强的动机组织并发现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很多学者都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独立董事常常有自身动机和依赖性,这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客观性,从而降低其积极作用的发挥。Mayer等(1997)认为,当公司被接管的时候,独立董事较能执行有效监督,以保障公司价值,但以长期而言,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价值并无明显关系。刘思琦(2005)和刘仲嘉(2006)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不过吴宗辅(2006)研究指出,外部董事人数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负向的关系。还有很多学者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无关。黄佳妮(2007)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申心吉(2005)用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来衡量企业绩效,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陈旭东、迟丹凤(2007)发现独立董事无助于改善公司业绩;而当独立董事逐渐成为董事会中的多数甚至绝对多数时,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负相关。

( 四 )两职合一与公司经营绩效 Jensen(1993)指出存在两职合一时,内部控制系统会瘫痪,因为董事会不能有效履行包括评价并开除CEO之类的职责。董事会两职分离可以增进董事会的监督效果并改善公司绩效(Fama和Jensen,1983;Berle和Means,1932)。还有学者认为两职合一限制了董事独立性,降低了董事会监督管理层的作用,可能会对公司业绩有负面影响(Dayton,1984)。另一种观点基于资源供应观,认为两职合一可能是有效的。如果董事会被委任协助管理层,CEO加入董事会则是有益的,不但能改进董事会成员的信息交流,而且与董事会成员的沟通和讨论可能会得到更宝贵的建议和更好的公司绩效。Jensen和Meckling (1976)认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职务的现象多见于家族企业,当董事长或其家族成员拥有较高的持股比例时,董事长通常会追求公司利益的最大化。Davis等(1997)认为两职合一时,潜在的利益冲突较少。若总经理是道德高尚的人,对公司营运状况极为了解,兼有董事长的职务,可能会使公司价值提高。Sridharan和Marsinko(1997)认为,当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可以大幅提高经营利润及生产效率,使公司的价值提升。此外,两职合一的领导者对公司以及环境也更为了解。黄钰光(1993)发现两职合一与经营绩效负相关,而高睿鸿(2006)发现两职合一与公司盈余管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还有很多学者认为二者关系不显著。吴淑琨(2002)发现公司规模越大,越倾向于采取两职合一。申心吉(2005)、谢军(2007)等发现两职合一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然而,王昭(2004)发现两职合一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各种视角对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许多成果,但是尚未有学者探讨过两岸董事会特征对企业经营绩效相关性的比较研究。基于近年来两岸在经贸交流上的日益频繁,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探讨两岸董事会特征差异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改进两岸各自的董事会特征,从而更好地便利两岸经贸交流。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假设 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利益趋同说(Convergence of interest)。认为董事会持股达到一定比例时,董事的财富水平就会与公司经营绩效密不可分,其切身利益与公司利益趋于一致。当公司运营较好时,董事的财富也会相对增加,因此董事会的监督意愿增强,会尽力控制管理当局的行为,降低管理当局作出危害公司行为的可能性。由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董监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好

Bacon(1973)认为董事会规模与其效率正相关,较多的董事会人数可集思广益地作出更全面的决策,以提升公司价值。Chaganti、Mahajan和Sharm(1985)研究发现扩大董事会规模能够对管理层形成更有效的监督。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董监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经营绩效越好

由于独立董事大多是具有信誉的专家,在公司持股方面较少,当计划失败时,不会遭受太多损失,却需要承受信誉扫地的风险。为了防止信誉扫地,他们多半能尽自己的义务进行有效监督,并以专家客观的角度去评估高管层做出的决策。此外,独立董事不仅能提供多样且专业的建议,也掌握了公司所需要的外部资源,由独立董事作为媒介,使公司更容易进行策略联盟或是取得互惠关系。由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独立董事占董监事会比例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好

董事长为董事会的领导者,在公司中的职位及权力均大于其它的董监事,其责任是带领董事会做好监督的角色。由一人同时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两种角色,可能会产生两种问题:一为利益冲突,容易借着职位之便,作出对公司不利的决策,损害股东权益;另一个是无法超然独立地评估管理当局的绩效,因为董事会失去其自主性,成为管理层的橡皮图章。这样,董事会监督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失去监督管理层的客观公正性,从而使公司的经营绩效降低。由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存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情形,公司经营绩效降低

( 二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内地方面的研究样本来自2004至2006年的沪深两市的电子类上市公司,剔除了ST、PT公司和所有者权益小于零的公司之后,共获得研究样本291个;台湾方面的研究样本来自2004-2006年台湾电子业上市公司,删除一些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共获得研究样本717个。台湾经济新报数据库系统、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TSEC台湾证券交易所(.tw)、公开信息观测站(.tw)、巨潮信息网(.cn)和金融界(.cn)等网站数据。

( 三 )变量定义与模型建立 本文构建回归模型如下:Yi=β0+β1P+β2LIAB+β3SIZE+β4GROW+ε (1)

其中,y表示公司经营绩效,公司经营绩效可分为财务性绩效和非财务性绩效,考虑非财务性绩效取得不易,故以财务性绩效作为公司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在本研究中则采用资产收益率(ROA)作为公司经营绩效的指标,在稳健性测试中使用每股盈余(EPS)来度量公司经营绩效;P为董事会特征的研究变量,分别用董监事持股比例(DISSTOCK)、董监事会规模(DG)、独立董事比例(INDEP)和两职合一(LZ)来表示;本文以负债比率(LIAB)、公司规模(SIZE)及净利润增长率(GROW)作为控制变量。变量详细说明表如表(1)所示。

四、实证检验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 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04年至2006年两岸样本在ROA、EPS、董监事持股比例、董监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公司规模以及资产负债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内地在每股收益上偏低,其可能原因: 会计准则计算基础上有一些不同;税率制度,亦会对税后盈余有些影响。而在净利润增长率方面,两岸无显著差异。

( 二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如表(3)所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正负0.3以下,表明变量存在相关性。

( 三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如表(4)所示。台湾方面,董监事持股比例、董监事会规模以及独立董事比例对经营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职合一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然而,内地方面,董监事持股比例、董监事会规模以及独立董事比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皆不显著;只有两职合一对经营绩效有微弱的负向影响。

( 四 )稳健性测试 本文进行了稳健性测试,同原结果基本一致。台湾方面,董监事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对经营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监事会规模、两职合一尽管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内地方面,所有测试变量皆不显著。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分析,台湾方面董监持股比例符合假设,支持利益趋同说。内地方面以EPS作为公司绩效变量时,董监持股比例符合假设,但不显著。可能由于内地董监持股比例过低,使其利益与公司绩效很难保持一致,而使董监事没有动力做好有效监督以提升公司绩效。台湾的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支持假设。而内地方面,董监事会规模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内地的董监事因自身鱼龙混杂的背景及专业技能,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时受到限制,没有真正地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台湾和内地方面,在独立董事占董监事会比例,均符合假设,其比例越高,企业经营绩效越好。然而,独立董事制度内地还是不很健全,许多独立董事徒有虚名,因此内地独立董事比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台湾两职合一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不支持假设。其可能原因,台湾的上市公司多半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情形可能存在,其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趋于一致。内地两职合一,以ROA作为公司绩效变量时,符合假设;然而以EPS作为绩效变量时,结果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内地上市公司的领导结构过于复杂,很多都是从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强化董事会职能,董事会成员应本着忠诚、谨慎且高度注意的态度以公司利益为前提,评估公司经营策略、风险管理、年度预算、业务绩效及监督主要资本支出、并购与投资处分等重大事项,同时也应确保公司会计系统和财务报告的正确性,并避免有董事会成员损及公司的行为或与股东间发生利益冲突的事情;实质性地对董事和监事授予股票期权计划,并继续提高其持股比例;在选任董监事以及独立董事时,要考虑其背景及专业技能,从而优化董监事人员结构;董事会应有绩效评估制度,藉以衡量每一位董事的贡献;对原国有企业改制、历史遗留形成的领导结构尽快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杨俊中:《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相关性之研究》,《会计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

[2]刘仲嘉:《董监事机制及其独立性与公司经营绩效之关联性研究》,《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3]高睿鸿:《董监事结构特性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之关联性分析》,《国立成功大学会计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4]柯大钢、毕艳杰:《董事会家族特征与公司绩效研究》,《经济管理》2006年第14期。

[5]袁萍、刘士余:《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与公司业绩研究》,《金融研究》2006年第6期。

[6]吴令仪:《董事会特性、绩效与多角化程度关联性之权变观点-以台湾电子产业为例》,《国立成功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7]吴宗辅:《台湾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组成特性对公司经营绩效及鼓励政策影响之研究》,《国立中正大学财务金融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8]刘思琦:《台湾初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组成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之研究》,《国立中正大学财务金融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

[9]申心吉:《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硕士论文》2005年。

[10]汤小华:《家族控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1]黄钰光:《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性与经营绩效之研究》,《会计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

[12]黄佳妮:《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10期。

[13]陈旭东、迟丹凤:《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07年第8期。

[14]吴淑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15]王昭:《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硕士论文》2004年。

[16]Sridharan.U.V, Allan M. CEO duality in the Paper and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Strategic Decision, 1997.

[17]Lara JMG, Osma BG, Penalva F. Board of Direc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al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Spanish Evidence.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2007.

[18]Desender K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Role of the Board. SSRN eLibrary, 2009.

[19]A B, G M.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York: Mavmillan, 1932.

[20]Fama EF, Jensen MC.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3.

[21]MC J, WH M. Theory of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22]R M, A S, W VR.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

[23]GR S,J anizational Contex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nure of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7.

[24]M.C J, R.S.Ruback.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3.

[25] Lipton.M, Lorch J. A Modest Proposal for Improved Corporate Governance. Business Lawyer, 1992.

[26]Jaafar A, El Shawa M.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Jordan. SSRN eLibrary, 2009.

[27]Chaganti.R., Mahajan V, Sharma. S. Corporate Board Size Composition Corporate Failures in Retailing Industry.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85.

[28]Pearce.J.A, S.A.Zahra. Board Composition from a Strategic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2.

[29]J B. Corporate Directorship Practice: Membership and Committees of Board. New York: the Conference Board, 1973.

[30]Fama.E.F, Jensen MC.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3.

[31]Shleifer.A, Vishny RW. Large Shareholder and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32]Brickley.J., L.Coles, R.Terry. Outside Directors and adoption of Poison Pill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4.

[33]Rosenstein.S, Wyatt JH. Outside Directors, Board Independence, and Shareholder Wealt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7.

[34]Klein.A. Firm Performance and Board Committee Structur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98.

[35]Kren L, Kerr JL. The Effects of Outside Directors and Board Shareholding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e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Accounting & Business Research, 1997.

[36]Mayers.D, A.Shivdasani, Smith C. Board Composition and Corporate Control: Evidence from the Insurance Industry. Journal of Business, 1997.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事故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意识是基础

深化全员培训,提升安全综合素质。贯彻落实工程项目全员安全“强素质工程”,将安全理念及知识列为所有培训班的重要内容,当成必学必考课程。管理层,要重点加强国际、工程项目一流的先进安全理念和方法培训,提升安全管理力、决策力,做到正确决策,安全决策。管理层,要重点加强安全管理系统知识和法规理念的培训,提升安全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策划水平,逐步达到人人懂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管理工程项目的局面。操作层,要根据岗位要求实施按需培训,不断强化“七个能力”培训,即基本的安全意识、基本安全操作、基本危害辨识与控制、基本的监护、基本应急逃生、基本自救互救、初期灾害的处置能力的培训,增强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安全执行力的落实。

坚持不懈实施班组长安全素质提升工程。班组长在现场管理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十分重要。按照国发23号文件的要求,保证班组长每年培训不少于24学时的要求,人力资源和安全管理部门共同进行在岗班组长安全能力水平和素质状况调研分析,根据中心班组长能力和素质的实际状况,做出班组长素质提升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内容的连续性和不断深化,持续提高班组长抓基础安全的技能和水平,树立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的权威,赋予班组长现场工程项目的决策权、组织权、评估验收权、考核奖惩权、应急处置权等,对班组长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激发班组长工作激情。狠抓班组管理制度的梳理完善和执行落地,积极指导班组抓好人、机、物的优化配置,规范作业流程、工序转换、交叉作业、巡回检查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和执行落地,推进实现基层班组工作要求指标化、工作内容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推进基层班组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做到各环节风险严格受控。增强全员的相互关爱意识,自觉做到风险相互提醒、操作相互关注、违章相互纠正、安全相互保证。对发现的隐患立即提醒、逐级提醒、相互提醒,切实消除班组安全管理盲区,全面提升班组防范事故、保证安全的能力。

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文化是先导

安全文化是企业营造安全氛围,建设本质性安全企业的前提之一,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最大潜能作为基本准则。一般情况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都是要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只有靠先进的文化的素养的培育,才能逐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安全管理也是一样,靠安全文化熏陶,才能使之思想上得到重视,不断引导和提高了人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才能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正确看待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有可能产生自觉的、可控的安全行为。因此,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应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不断促进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使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理念传播与认同、安全环境布置与氛围营造、安全业绩考核与激励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员工从思想到行为基本做到“我能安全”。把中心成立以来的安全管理经验和积淀进行总结提炼,参照国家提出的《企业工程项目标准化基本规范》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标准要求,把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三个方面进行统一考虑,按照一体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规范、确定和提炼,建立适应工程项目开发中心的安全文化体系。不断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创建活动,为争创工程项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奠定基础。

培育积极的安全态度,结合工程项目开展的新一轮工程项目承诺制,开展我的工作我负责的安全承诺建设,按照企业法人代表对政府监管部门、管理层对企业法人代表、项目中心负责人对企业管理人、层层签订工程项目承诺,落实好主动承诺的责任制。在承诺的基础上,开展工程项目诚信体系建设,所有的项目都纳入到工程项目诚信体系中来,根据履行工程项目职责和践诺情况进行授信评级,对安全诚信好,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从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对安全诚信差,要列为重点隐患排查的名单,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要公开曝光,限期整改。同时通过对多年安全文化建设实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归纳,系统、全面地提炼其精髓与特质,形成中心工程项目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完成中心安全文化的纲领性的文件手册,指导各个基层单位培养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推进符合企业特色安全文化的建设。

三、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基础安全是关键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法治意识与职责意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求和以法治安全的策略,在工程项目企业推进HSE管理体系的运行。要加强工程项目过程的安全风险管控。

加强对直接作业行为的引导规范。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身的安全责任,要保持敏锐的安全观察力,要不断提高安全业务能力,在作业现场违章指挥,针对发现的“三违”问题,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要严格执行管理人员的工程项目责任制,选拔一些懂安全、业务熟练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管理队伍之中,为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对直接作业的安全监管提供必要人员保障。要健全完善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职工明白什么样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行为是符合要求的,什么样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行为是不符合要求的,切实规范直接作业的操作行为。

强化直接作业能力培训。首先改变直接作业培训方式方式,针对行业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加强员工队伍的作业技能培训。其次是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的岗前考核。第三是注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教育相结合,通过对事故产生原因、危害的分析,使员工引以为戒,举一反三。

严格执行安全项目责任制。落实每个员工的工程项目职责,是工程项目工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工程项目做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确保整个系统中各个环节、各个部位、各个工种达到本质安全,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落实工程项目责任制,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提高其安全意识,发挥表率作用。第二是督促一线班组长落实好责任范围内的安全责任。定期不定期地对班组长进行安全考核,对那些只重工程项目效率不重视工程项目、不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经排查所在班组的安全隐患多、“三违”多班组长及时进行更换。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有效减少和消除“三违”行为。习惯性“三违”现象是导致工程项目事故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对于检查中所发现的习惯性“三违”现象要及时进行制止,在企业中进行全员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员工,要及时开除或换岗,同时对于能够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工程项目工作做的较好的员工,及时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出广大职工自觉遵守操作堆积和工程项目法律法规的主动性,激发出自觉排查隐患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有效减少和消除“三违”现象,控制伤事故的发生。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下,随着国家安全管理政策调整、工程项目行业标准修订、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企业工程项目目标任务变化,结合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中心须及时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之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企业要根据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顶层设计。继续建立完善与企业业务、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套相关人员。结合中心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素质再提高问题,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队伍建设。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企业坚持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领导分管负责制,安全总监具体负责制,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保持一部一站、部站分设的管理模式,安全处负责安全综合管理工作,安全监督站负责安全监督工作。各管理区成立安全管理监督组,继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监督网络。做好调研和规划,不断配齐安全、职业健康专业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的管、控能力。继续贯彻落实三级安全主任监督、四级安全监督制,把符合条件的安全技术人员聘任到安全主任监督、四级安全监督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人员。

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管理体系是重点

进行新一轮全员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重点宣贯GB/T28001-2011新标准,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深度培训和理解,增强全员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意识、风险意识,使全员了解管理体系的实质,强化安全风险核心管理,有效开展工程项目和管理过程的安全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活动,全面提升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的管控能力。

强化事前预防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在新建设项目、新技术推广、新工艺应用、新设备采购等环节上,在设计阶段就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的风险研究分析,做好安全危险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把可能的隐患消灭在事前阶段,提高单位对项目风险的管控能力,做到安全关口前移。

加强体系内部审核的管理,重点培养一批有审核能力的内部审核员。采用内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一批即懂得各项业务又懂安全管理体系理论的内部审核员,解决内部审核员缺乏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断满足内部审核的需要,规范和有效开展内部审核活动,逐步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提供人才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工程项目企业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近年来,国家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企业安全工程项目标准化基本规范》等工程项目标准化规范。企业应以此为契机,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工程项目企业标准化规范”与安全管理体系异同点的研究,整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工程项目标准化评比工作,对已达标的分项目,要分级指导和监管服务,帮助提升水平、加快改进;对未达标的分项目,以及尚未开展标准新建、改建和扩建以及有新工艺工程项目的分项目,要抓紧组织制定地方安全标准和规范,全面推进标准工程项目作,切实把中心安全管理体系与之有效整合,结合实际,优化建立一体化的体系,既满足国家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又符合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便于运行和管理,减少管理内容重复现象的发生。

完善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职责,探索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对解决重点、难点安全管理问题的管理评审机制和项目化运作机制,负责人亲自实施项目挂帅。出台相应的运作制度,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和项落实活动,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力和有效决策,不断推动安全管理体系扎实有效的运行和持续改进。

继续规范和完善运行模式,按照基层班组的工程项目类型,利用系统化的思想分别制定规范内容,把基层所有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部纳入到其中,重点围绕工程项目进行的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一步规范基层站队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正确做事的准则,不断强化职工的风险意识和操作能力,贯彻按标准做好工作就是工作的标准的要求。逐步实现安全管理唯一运行的文件,克服体系理论与实际操作在基层脱节的现象,克服体系的复杂化,基层不愿执行的现象。

强化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 ,体系运行就是落实管理体系规定的各项工作,我们需要好的体系,更需要好的落实,并且落实工作也是体系管理的一个最关键环节,无论多么好的体系,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变成一纸空文,更重要的是,不重落实一旦形成习惯和风气,将会影响整个体系有效运转,甚至会导致体系的失败。体系运行是一个全要素、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执行过程,应事先进行培训学习,起到宣传警示的作用,使全员都做好执行的思想准备。体系应在任何情况下对所有的职工统一使用,一视同仁。在职工中不断提倡格守制度规则是一种品格、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诚信,更是职工应尽的一种责任。

进一步融合体系运行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在进行安全管理体系修订工作时,充分探讨安全管理体系与日常安全管理的关系,重点策划好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与日常工程项目活动的接口、与年度工程项目承包目标的接口、与新业务方面的管理接口、与上级不断更新的管理要求的接口、与部门日常管理制度的接口等,策划方案要达到即能保持体系基本文件结构和基本内容相对稳定,又能体现日常频繁变化的要求,并能纳入体系一体化运行。特别要策划好与法律法规、标准的结合以及实际工作内容的结合,增强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祁有红,祁有金. 安全精细化管理[M]. 北京:新华出版社,第一版.2011:51-53.

[2] 刘铁忠,李志祥. 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2):21――25.

[3] 李爽.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3(6):110-111.

[4] 蒋勇.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 安全2005.3(7):222-225.

[5] 姜威. 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因素探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12.

[6] 韩晓霞. QHSE管理体系及其在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7]许立甲,李杰等.石油石化行业危害与事故监测预警技术探讨阴.中国工程项目科学技术,2008 2 ( 4 ) :79-81.

第7篇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时代,技术成为决定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重要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也就成为了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无论是产品制造企业还是管理咨询企业,亦或是培训教育机构,掌握着高新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都是其在激烈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然而,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技术、科研、大型国企正面临着人才流失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人才流失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个别的人才流失不会影响到企业的大局。但企业也要对人才流失进行先期预防,使企业的人才在合理有效的流动中在企业中保留住。

当今,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谁发挥了人才资源的作用,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据报道,当年我国第一批从事“863”计划的年轻技术人才至今已所剩无几,有的出国、有的去了外企,现如今企业中技术型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核心技术人才的外流带走了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包括客户、融资关系以及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中国加入到世贸组织以来,大批国外企业进驻国内市场,也势必在国内寻找和培养大量技术型人才,这也加重了国内企业技术型人才流失。在现代企业中,技术型人才拥有专业知识资本,在组织中独立性、自主性较强,由追求终身就业的饭碗向追求终身就业的能力转变,因此导致人才流动频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不断的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保持人才的合理流动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内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化。

随着人才流失现象的日益严重,流失过程中也暗藏着惊人的成本和对公司利润的损害,对企业利润产生巨大的内耗。美国管理学会(AMA)报告显示,替换一名雇员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其全年薪酬的30 %。对于技能紧缺的岗位,此项成本相当于雇员全年薪酬的1.5倍甚至更高。因此如何吸纳、留住人才成为知识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减少知识型企业人才的流失,如何摆脱因企业人才流失的困境,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者应当关注的一大课题。

我国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张五常曾说过:劳动和知识都是资产。每个人都有头脑,会作自行选择,自作决定。我要指出的重要特征是,会作选择的人与这些资产在生理上合并在一身,由同一的神经中枢控制,不可分离,跟这些资产混在一身的人可以发奋图强,自食其力,自我发展或运用,也可以不听使唤,或反命令而行,或甚至宁死不从。对人才流失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人才流动理论和模型研究,其次从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来讲,从人才流失内在动因进行探讨,这对以往人才流失的研究范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最后通过需求层次理论及战略式激励理论,研究企业应对人才流失的办法。

二、技术型人才的定义

人力资源是开发自然资源,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发展经济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源而不是自然资源,其中人力资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资源。字典上对“人才”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参照国内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各种资料,一般对“人才”有这几种界定的范围:

(1)以学历层次为界限,把“大专及大专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2)以学位级别来界限,把“学士及学士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3)以职称为界限,把中级职称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4)以奖励级别为界限,把获得某种社会公认的重要奖励(如市级、省部级以上等等)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技术型人才是指能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技术型员工从事的并非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能够在易变与众多不确定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来应对可能变化的情况,为企业技术研究的进步不断做出贡献。技术型员工是企业中的劳动者,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员工”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另一方面,技术型员工拥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其又有“资本性”的一面,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型人才的管理就更具难度与挑战性。

企业的技术型人才具有稀缺性,一方面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专业人才的供给数量不足,导致企业间相互争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才呈现非均衡分布同时其价值难以按照市场化的标准来衡量,导致不同企业对于人才的开发培训具有相对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稀缺。由于人才稀缺性,人才一旦流失很难找到一个同样的,因此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技术型人才的流失现状

人才流失是企业中人才流动超过其合理限度的部分。人才流失是指企业中企业关键作用的人才非单位意愿地流走,或失去积极作用的现象,人才流失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今世界人才已不再属于某一个地区、某一部门或某一国家,人才属于整个世界,属于全人类。人才交流和信息交流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人才的流动对信息技术的交流与更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面对冲击最大的不只是产品市场、而且还有人才市场,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人才竞争与人才流动国际化,全球作为一个开放大市场,人才流动市场化将势不可挡。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出走”,前者是水的运动规律,后者是人才流动规律。人才的流动除受各种经济规律制约外,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组织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们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必然会离开不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而选择适合自己成长与发展的环境,进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人才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与工作的自主决定权。不同的企业或部门之间,不同的地区或国家之间人才的流动已十分频繁,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种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人才的流入与流出应当是平衡的。否则,就会造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然而,由于经济、管理、信息等各方面的差距,人才流动往往会出现失衡的现象。人才严重流失就是人才流动失衡的表现。在人才流动过程中,人才流失会严重影响和制约一个集体或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仅会造成人才的浪费,而且对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最终必然会导致人才流失。因此,在人才的流出与引进过程中,只有做到人人皆有用武之地,才会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到来,才能最终避免人才的流失。

零点调查公司、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工作合作完成《企业危机管理现状》中指出,59.8%的国有企业中存在着人才危机,35.1%的国有企业认为人才危机对企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四、技术型人才流失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

根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完成的“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数据表明: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型人才成为企业、社会中的稀缺资源,也成为人才市场争夺的主要对象。技术型人才流失现象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类型企业中间具有不同的流动趋势。

地区流向:贫困地区-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大中城市-核心城市,呈现出梯形分层流动。企业类型的流向: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企业-本土外商独资企业-新进入的外商独资企业。

在某管理咨询公司(睿仕管理咨询公司)2010年1月对683名被访者的在线调查发现,你与上司进行职业讨论的频率的调查显示,每3个月1次的占到15%,一年2次的占到17%,一年1次的占到30%,而从不与上司讨论的占到37%,同时调查还发现,绩效最优的组织比一般组织为员工创造的职业发展机会多近3倍。

社会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高需求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其流动性一般比其他员工要高。人才资源成为当前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流动可以带来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的流动,而人才资源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害。

(一)消极影响

技术型人才流失会迫使企业重置人才,产生大量成本。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造成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企业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招募到新的员工,并且通过培训,使得新员工能够尽快胜任工作,因此这就给企业增加了招募成本以及培训成本。同时新员工进入到企业中能够胜任工作、能否对企业忠诚,也都使企业的成本上升。

技术人才的流失会带走关键的技术,使得企业项目中断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损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的离开会造成士气的下降,凝聚力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比如,一家科技企业想挖来一个技术总监,绝对不只是看中他的个人能力,一定还希望得到他的技术资料和开发管理经验 等;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可能导致科技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带给科技企业的将是极大的损失,尤其是当这些知识型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企业或另起炉灶时,科技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

企业对人力资源更替成本的模型

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由于知识型人才掌握某种专门的技能,所以一旦他们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那么这一关键岗位在一定时期内会空缺出来,这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甚至可能对科技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

人才流失对企业声望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当今商业资讯传递迅猛的时期,一个企业发生人才流失现象,不管人才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离开企业的,很快就会被媒体报道,再经过人们的不断传递,影响面不断扩大,一些不利于企业的言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传开。一个不断流失人才的企业,在人们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多猜忌,各种传言,这些都将对企业精心塑造的形象带来损失。就流失员工自身来讲,一个员工主动离开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对企业一定程度的不满,又少了在企业内部的约束,也不可能像在企业里一样,尽心尽力的维护公司的声望了。因此,他们在对外的交往中,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损害企业的声望。再者,企业声望的降低,也必然提高企业招聘与维护人才的成本。华为公司前员工另起炉灶,引出知识产权官司,经过媒体的不断报道,不能不说对华为公司从经营到声望造成了巨大影响。

(二)积极影响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才流动能够淘汰企业当中的不合格员工,引进高素质人才,适度的企业人才流动率能

够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上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好的表现。对于高新技术、管理具有很大的挑战,对于一个复杂的任务工作,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分工与配合,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兼收并蓄,才能迎面挑战,因此专业人才的不断组合就促成了人才的流动。

五、企业应对技术型人才流失的办法

(一)招聘阶段

招聘程序要科学合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岗位说明书,对应聘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例如员工的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动机等。同时对招聘的岗位要有客观、真实地介绍,避免员工进入企业后产生心理落差。在招聘阶段通过合同约束来保护企业的机密,同时对关键岗位设置离职壁垒,例如离职一定期限禁止从事与本企业有直接或间接竞争的行业,或者承担一定的离职赔偿,通过增加员工离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员工的流失。

(二)培训阶段

通过讲座、参观、文化活动将企业文化扎根于员工心底,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应当为员工在入职前制定长远的职位规划,因为如果员工对于自己的职位与职业生涯抱负以及个人预期的奋斗目标不相符,且很难有调整的机会的话,在日后就很容易产生“跳槽”的倾向。

(三)正式工作阶段

1.为员工构建沟通的平台。企业人才的如果在工作中如果存在不满,如果缺乏开放的沟通渠道,一旦不满淤积,就会萌生去意。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由于去其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以及自我意识,因此对于企业的不满会相对多一些。公司应当定期发放不记名调查表。及时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管理者的看法。

2.制定合理薪酬制度。定期对本地区、同行业进行薪资调查,获取一手的薪资信息,从而制定出符合公司又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支付水平。以此来解决外部公平性问题,有利于避免人才的流失。同时,公司要给员工尽量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旧国企的员工管理方式,会磨灭员工的斗志,特别是对于技术型人才来说,他们需要通过挑战性的任务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人才之所以离开企业,是因为其自身发展与企业给予他的满足感不匹配。当新员工进入到企业中,首要考虑的是高薪酬,以此来满足自己在衣食住行上的需求。当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后,企业人才便会寻找更高的追求,这时企业就需要在提供高薪酬福利的同时,只能出晋升、发展的机会,合理的薪酬体系包括岗位技能基本工资、灵活的奖金以及自助式福利体系构成。让企业人才通过这些方面,感受到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满足技术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由于技术型员工的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员工,因此就形成了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心理诉求。因此企业不但要满足技术型人才的高薪需求,还要提供能力提高与事业发展的机会。

4.开辟技术晋升渠道。为技术型人才提供公平、透明、动态的晋升机制,建立双轨制晋升通道,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才流失的冲动。

(四)员工离职阶段

企业应当正确对待人才的流失,对于即将离职的员工进行正确沟通与记录,以此来分析和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漏洞,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企业就应当为人才提供方便之门,把他们视为终生的朋友和资源,并保持联络,使其“流” 而不 “失”。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为离职的员工建立花名册,形成特殊的“校友录”,以确保离职员工与企业始终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

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大潮中,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适当的人才流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企业既要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比例,又要有效地吸引、保留住技术型人才,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李业昆,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唐小宁,公司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2009.6

刘相龙,所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大连理工工商管理硕士论文.[D].2009.6

周群益,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J].2011年第5期

孟庆森,IT企业人才流动问题研究,北京工商大学硕士论文.[D].2007.5

吴月华,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问题研究--BASES公司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2008.6

谢晋宇,雇员流动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谢晋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4

王一江、孔繁敏等,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杨晓梅,IT企业人才流失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李业昆,企业人力资源状态评价方法.[M].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1

廖仲毛、平杰,国企如何打好人才保卫战.[J].工人日报企业周刊,2005.8

王杨,试析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关键人才流失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

刘焱华,企业如何打好“人才牌”——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面面观,施工企业管理.[J].2010年03期防止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对策,商场现代化2007.10,中国期刊网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王丽娟.技术性贸易壁垒趋势及对策,2011(10):66-68.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