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学欣赏范文

时间:2022-07-18 06:41:39

序论:在您撰写文学欣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文学欣赏

第1篇

论文摘要:表象有其独特的特点,具象性、概括性、可塑性、间接获得性。因其独特的特点,创作者根据文学创作规律把现实世界里丰富多彩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塑造出丰满、形象各异的文学形象。表象的存在也是读者欣赏的基础,在文学欣赏中,读者只有借助于头脑中固有的表象,才能将文学作品呈现给我们的奇异美妙的世界还原成一个形象生动的审美世界。表象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表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文学创作和欣赏就其过程而言,都是综合了多种因素,诸如作家读者的生活、经验、学识、兴趣、感知、理解等,都是各种因素经过复杂融合的过程。我们无法把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要素进行单

一、细化、明晰的分割,形成科学定理、公式一样的内容。但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细小的点出发,来认识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或完成文学的创作和欣赏。

什么是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与感知种类一致,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等。表象有具象的表象和抽象的表象,它不仅是一个或几个画面,一个或几个形象,还可以是一段故事,一段情节、一种体会、感触甚至可以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一种憧憬。表象具有五种形态。第一,个别表象,即是某一个具体、个别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在大脑留下的印记,它具有定性的特点。第二,概括表象,它是指记忆中某一类事物的形象。它比第一种带有概括性,带有类的特点。第三,回忆表象,是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的过去生活经验的积淀,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小时候玩伴的形象、自己以前住过的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它是再生的表象。第四,想象的表象,是指大脑中未曾记忆过的凭借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内心表象。例如,日本的富土山,即使是没有登过它的人,也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座巍峨的雪山。第五,不同感官感觉知觉的表象,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通感所获得的不同的表象。

文学创作不像其它科学创造发明,是直接对物质实体的加工、改造,那么,文学创作的对象是何物,我们从直接来源上看,就是表象(当然是源于对生活感知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象就是文学创作的基源,没有表象,文学创作就无以为托,缺少了加工的原料。当然,如此说,也不是有了表象就有了文学创作。表象不仅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源,它也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金开诚就说过“从量上说,文学创作的自觉表象运动贯穿于全过程,无所不在,因此它在整个创作的心理活动中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更重要的是从质上说,自觉表象运动本身就是反映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构思、结出艺术成果的主要手段。rr(1]101文学创作不是一毗而就,它是个过程,这里试从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和文学欣赏来分析表象在创作和欣赏中的基源和手段作用。

在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首先是材料(信息)储备,无论作家的材料是来源于自身的直接感知,还是源于间接的文字阅读,他们都终将转化成一种记忆表象,作为材料存储在作家的头脑中,黑格尔说过,艺术家需要“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人心灵里”,川形成创作的基础。普希金娜的相貌表象存储在托尔斯泰的脑中,几十年后,作家依此创造了安娜的相貌;凡尔纳在书刊中获得的信息表象,成就了他的一百多部(篇)幻想小说。

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数量不可计数,不是每个都转化成了作品,这就要经过艺术发现阶段,也可以说成是,作家对表象的意义的一种发现,周敦颐在莲花身上看出了君子的本色。有了这些,在一定的动机下就可以使作家投人文学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表象有时可以成为创作的诱因、动机。巴金一次夜里醒来,看到黑暗中湿流流的闪着微光的抹布,在这一表象的触动下(创作时离开了具体事物存留的就是表象了),开始了小说《抹布》的创作。

具备了上述内容后,文学创作进人了构思阶段,开始形成创作的内在意象。“意象对于任何物象的再现,本质上都是主体对记忆痕迹的再现”,〔’〕所以说,构思阶段就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就是各式各样的自觉表象运动,主要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这常被说成是运用想象(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作中将形成的形象都非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它已注人了情感、思维的改造。关于构思中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许多作家和理论家都结合实际的艺术经验做过生动的描述。歌德在讲他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女主人公夏绿蒂形象塑造时,就说得极为明确:“我写东西时,我便想起,一个美术家有机会从许多美女中撷取精华,集成一个维纳斯女神的像,是多么宠幸的事。我因不自揣,也模仿这种故智,把许多美女们的容姿和特性合在一炉而冶之,铸成那主人公夏绿蒂;不过主要的美点,都是从极爱的人那)L撷采来的。好诊索的读者因此可以发现出与种种女性的相似之点,而在闺秀们中,也有人关心到自己也许是个中的人物。>.y)so这是构思中表象自觉运动(分解和综合)的很好诊释。构思过程中,无论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还是表象的深化、异化,都是创作构思中对表象的加工,正是因对表象的创造,才有了文学形象的胚胎。

内在的构思要借助语言文字外化于笔端,才算完成了作家角度的文学创作。“语言的斟酌是始终联系着作者的表象运动的”,f}lu2>贾岛在创作“僧敲月下门”一句时,对“敲”的选择到底是“推”或“敲”,他总在做手势,这不难想象他脑子里正在进行相应的表象活动。还有,作家根据情感进行创作,一定要把情感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种意象。“他自己对于这个情感一定要变成一个站在客位的观赏者,然后才可以得到形式的完美。..}a)作家需要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复思考,所描绘形象是否贴切、真实传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这一过程是必要有表象的参与。还有文学创作中的各种创作手法,如比喻、象征就是各种各样的表象联想。

从狭义上可以说,文学创作就是积累表象—加工表象—创造新表象的过程。

二、表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按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家完成创作并不等于真正完成了作品,作品需要读者的阅读、欣赏,才算真正的完成了。表象在创作中是创作的基源、手段,并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在文学欣赏中表象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其它科学、哲学著作的阅读,文学以形象性为主,为更好地欣赏作品,同样需要借助于表象。这里表象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更好阅读、体味的手段使用吧。例如,读一首唐诗,大概只要几十秒,可如果人们真的只用这短暂的时间去读,那就决不能算作欣赏艺术。“只有对诗句进行反复的吟咏和玩味,才能由本身并不具形象性的语言符号引起相应的的表象、联想,从而产生丰富的形象感,并领略其中的意境或理趣。a[1)373表象可以加深你对作品意韵的体味,并形成深刻持久的阅读记忆。新晨

第2篇

文学欣赏课分两种类型:

一是语言欣赏课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精神外衣,最具魅力,最值得回味,也最值得鉴赏,令人受益无穷。而且可以通过语言之美来涵泳情感之美、体悟精神之美,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引领学生在语言的大花园中涵泳,领略它的含蓄、它的壮美、它的朴实、它的清新、它的无穷韵味。我们的文学欣赏课应该帮助学生揣摩语言,发现弦外之音,了解言外之意,品味韵味之致。

二是情感思悟交流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任何文学作品是传情达意的,都会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文学欣赏无论是技法还是形象的欣赏,它的落脚点都应该归结到对情感的思悟上。例如《端午的鸭蛋》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而《藤野先生》使我们感受到了鲁迅深深的爱国之情。这样的课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净化心灵,以灵魂的真善美,情感的美好和高贵,引领学生一生做善良的人、真诚的人、高尚的人、正直的人、坚毅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不管是哪一种文学欣赏课,优秀的文学作品因充满美的张力而成为审美的对象,为读者提供了无比阔达的审美空间。文学欣赏课是语文教学中最值得咀嚼回味的大餐,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教师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体现语文魅力的最佳领域。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能习得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领略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学作品,能够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滋养丰厚心灵,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品德,提升个人修养。同时丰富人的想象力,拓展延伸思维能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激励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会做人和做事,为回报社会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而这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第3篇

关键词:文学欣赏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通称美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审美教育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审美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审美活动与教育活动的结合,与其他教育一样同是人生实践的重要方面。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趣味,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的生活更富有情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和完整的心灵和人格。审美教育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以艺术和美作为其特殊的教育手段,它既要服从于审美教育的目的,又以其特殊性必然会反过来制约审美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学中必须要处理好审美与教育这二者的关系,既不能以审美吞没教育,把审美教育变成一种消遣、娱乐活动,又不能不顾艺术和美自身的审美特性,从而导致审美教育主旨的丧失。把审美与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正是确定文学课审美教育独特内涵的基本出发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每个人心灵的财富,变为个人的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文学课的审美教育,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

一、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是一种“动之以情”的美感熏陶式教育,是一个寓教于乐,感染陶冶的过程。文学课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剖析形象来教育人,通过朗读来感动人,使学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体会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进而转化为自己对美的欣赏,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例如:《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讲授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再现祥林嫂悲苦的一生,使学生有一个形象认识: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同时也认识到悲剧的美感作用。《爱莲说》塑造的是“出淤泥而不然,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形象,讲解时借助绘画手段,完整地再现莲花“亭亭净直”,“不蔓不枝”的高洁形象,使学生由莲花的形象联想到一切具有莲花品质的人,进而明白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寓情于景于物,意境优美。

审美教育在朗读中也有所体现。朗读是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重要手段。朗读可以带给学生一种愉悦的美感,这种美感来自文章斑斓的色彩,来自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发现的喜悦,欣赏的感动。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情如云飘逸,情如水清爽。在一遍遍的朗读中,美感自然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二、欣赏文学作品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们欣赏文学作品而感到愉快,一方面因为他在这一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欣赏对象中得到了肯定,审美能力只有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是人们发现、感受、鉴赏、评价以至创造美的能力。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正是发现美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文学欣赏是一件艰难而复杂的事情,需要我们多阅读、多思考、多品味。比如:在读《红楼梦》时,有人只是看到了撕心裂胆的宝黛爱情悲剧;有人却从爱情悲剧中看到了封建叛逆者的形象,看到了深刻的爱情悲剧变成了深刻的社会悲剧,看到了围绕着宝黛的爱情悲剧,作者展开了对于封建主义统治的全面的广泛的揭发和控诉,听到了作者对于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挽歌。这两种人中,显然后一种人的鉴赏水平较高。前一种人只是被动的着眼于故事,后一种人着眼于艺术,他们从现实的描写中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这就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欣赏,而这种欣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对作品进行考察、研究,阅读时要加入自己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理解活动。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始终要处于主动地位,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阅读每一部作品都需要仔细玩味咀嚼。艺术史上曾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事例:“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空得虚名耳。’明日又往,曰:‘尤是近代佳作。’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遂坐以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作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审美能力不可谓不高,但他初见张氏的画作,却未能发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这说明艺术欣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揣摩。如:《哈姆雷特》表面看写的就是一个复仇故事,但实际上它真实地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这深一层的意义只有在深刻阅读理解之后才能体会,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称为文学欣赏;才能从好的作品中得到更深刻更自然的感动;才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其次,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人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注意这些素质的培养,并能把良好的素质与文学欣赏结合起来,那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

教师除应具有世界观、人生观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等素养,还应有审美素养。审美素养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水准、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心理品质,只有具备相当的审美素养,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才能通过自身的修养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教育对象。卢梭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一个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必然具有美的师德,这是审美化人格的外化力量。教师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有一定的审美经验,并以此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知多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方面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品德、学识、情操以及仪表影响学生。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不光是科学和艺术的知识,而且有道德和人格的示范,这是一个远比传授知识复杂得多、深刻得多的道德和审美施教与受教过程。因此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各类人才的造就者,不但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而且还应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艺术知识和完美的人格,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

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质就是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作品的各种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学会审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

[2]杰普莉茨卡娅:《教育史讲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8。

第4篇

一、根据现实情况,分析幼儿园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中,由于幼儿教师文学素养水平有限且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此类活动的开展难以达到课程设计者期望的质量要求。具体表现为:在目标和功能上,过分关注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强调教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却弱化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主动建构与创造;在学习方式上,过多地采用单一的感知记忆,而忽略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意境感受、意义建构,更忽略了幼儿主动参与的意愿、情感的体验、合作分享与创造性想象。这些状况都表明目前的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难以发挥幼儿文学作品的多方面教育价值。诸如此类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中教师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策略。因此,探究出一套适应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使幼儿成为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文本解读者和意义建构者,需要我们做认真、深入的思考。

二、重建活动目标,找准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的价值定位

文学欣赏活动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引导幼儿主动投入并沉浸于文学活动的过程。儿童文学作品是以精练、生动的文字,表现儿童真挚感情世界的人和事物,重视意象的浮现,营造音韵、图画美感的意境,让幼儿乐于阅读且能促进其正面成长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欣赏活动是一个能实现儿童发展的过程,它最能集中反映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思维能力及情感体验。

文学欣赏活动的目标应当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作品审美。幼儿文学欣赏活动的突出功能是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具体包括语言与韵律美、幻想与想象美,而活动在智育、德育等方面的功能也是在审美过程中实现的。第二,作品体验。促使幼儿体验和理解作品,轻松、自然地接受情感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应由从对作品做理性分析转为运用直接感受,强调意会、体悟。第三,作品情感基调。引导幼儿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想象,鼓励幼儿以多种方式再现作品。第四,激发想象,以多种方式再现作品内容。

三、依据欣赏过程,探索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对作品意境和情感的体验,是幼儿文学作品欣赏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各阶段,应当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前期经验的准备是加深体验的基础,教师应当根据即将欣赏的作品内容,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和体验,并在活动开始时配合相关的谈话和讨论,唤起幼儿原有的经验或体验。通过教案分析、观摩课评议、录像反馈等方式,我们总结出了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在选材、导入、提问、体验、多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选材策略

文学作品的选择是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总体上要求作品的复杂程度较低,作品应当情节简单、主线分明、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趣味性强。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小、中、大班选择的作品应当有所区别,如关于故事的选择,小班的故事简短、主线单一、角色形象鲜明、语言浅显易懂、有一定的韵律感、循环中有变化;中、大班在选材上,应选择作品情节较复杂,多主线、语言优美、丰富而有变化的。

(二)导入策略

导入是引导幼儿为即将开始的文学作品欣赏活动做好心理准备的过程。一般可分为稳定幼儿情绪、启发相关经验、营造情绪氛围等方式,根据幼儿的经验水平,不同年龄导入方式也各不相同。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注意力容易转移,教师宜多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中、大班的幼儿有了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欣赏活动的经验,这对于即将开始的欣赏活动是很好的基础,有助于幼儿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教师在进行作品感知活动之前,可通过谈话启发幼儿的相关经验和情感体验,以便于幼儿对作品更好的感知和理解。

(三)提问策略

提问是利用作品引发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地感知作品内容、体验作品情感、评价作品形象及其行为,从而提升幼儿欣赏水平的重要方式。常用提问方式有:事实性提问(如故事里面都有谁、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某一个角色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因果关系分析提问(故事里发生什么事情、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评价性提问(如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个角色?为什么?这个故事美吗?美在哪里?)。

针对不同的年龄,提问的方向应各有侧重。小班多用事实性提问,且不要求幼儿按照角色的出场顺序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回答,只是在幼儿回答之后,教师给以归纳;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应强化因果分析提问关系,引导幼儿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大班在中班的基础上,要强化评价性提问,引导幼儿对故事和故事中的角色进行道德评价和美学评价。

(四)体验策略

角色行为扮演是在幼儿对作品和角色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幼儿重复作品中角色的行为、语言、表情和神态,促进幼儿体验相关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感受,从而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表现和表达对故事、角色的理解和体验;通过交流各自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幼儿的欣赏水平。如在欣赏故事《小蜗牛看姥姥》时,对于“小动物的游行、爬行、飞行速度”,较难理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扮演小鸭子游泳、梅花鹿奔跑、大雁飞行来让幼儿加深体验。

第5篇

一、开放的观念是形象再创造的基础

开放的观念易于形成科学思想,科学思想是创新思维的灵魂,形象再创造是文学欣赏中创新思维的前提,因此可以说,开放的观念是形象再创造的基础。文学欣赏水平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接受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储备、满足期待视野和落实科学的训练步骤外,首先要进行观念上的革命。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1]钱梦龙先生也认为:教师“教”的重点“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鼓舞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自信心。”[2]从根本上说,文学欣赏的过程,就是欣赏者的对文本的形象再创造过程,是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情感相互激活的积极的协作状态。各种心理活动构成的心理能力影响着欣赏的形象再造及创造能力的发挥。富于形象再创造的文学欣赏实践,是以接受者积极主动认知的状态为基本条件和导向,在强烈的认知内驱力和良好学习情感的驱动下,接受者以高涨的热情从事学习思考,探索深藏的奥秘,形成新颖独特或达到更高认知领域的结果,根据台湾学者贾馥茗的分析,这—过程包含三个方面:其一为能力,其二为心理过程,其三为行为结果,他综合三者认为,“创造为利用思维能力,经过探索的过程,借敏锐,流畅与变通的物质,做出新颖与独特的表现”。[3]这一表述同样适合于文学欣赏过程中形象再创造的内涵特征。

二、形象再创造依赖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

开放观念支配下的文学欣赏实践,其形象的再创造培养依赖于接受者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也是文学欣赏中形象再创造的立足点。文学欣赏中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往往需要从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六个方面着手,同时思维品质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思维的深刻性是—切思维的基础,思维的发散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延伸的,思维的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质,只有深刻的认识、缜密的思考,才能全面而准确地做出判断,也只有在不断批判中调节思维过程,才能使欣赏者更深刻地揭示作品蕴含的人文思想价值。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是以其它几个品质为必要前提,同时又是其它思维品质的具体表现。综上所述,文学欣赏的形象再创造还应当具备探索性和深刻性的特征。按照发散思维特点进行再造想象和感知训练,在认知层次上,会形成较强形象再创造能力。人想象的触角是以形象感知为中心向各个方向扩展延伸的,发散想象能力是欣赏者必备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文学欣赏中形象再创造的主要特征就在于鼓励接受者应用文学想象力,特别注意营造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激发兴趣,鼓励表达,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等。文学欣赏中的形象再创造,如何保护创造性火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需要我们营造出开放的内外环境,促进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

三、良好思维品质依赖于营造开放的内外环境

第6篇

教师:边城,一方拂去了人间烟火的如诗如梦的乐土,一片未曾被现代文明污染的青山绿水,坐落在钟灵毓秀的凤凰小城。翠峰如簇,薄雾缭绕;沱江似练,缓缓流淌。这里萦绕着淳朴的湘西情调,更承载着作者的美好理想:这是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边城是一泓透明纯粹、不含任何杂质的清泉,边城是一首田园牧歌式的无韵之诗,边城是一幅不饰雕琢的天然之画。

二.检查预习效果,理清小说人物关系

教师:边城风景如画,边城的人至善至美。时隔多年,《边城》这部经典之作,仍然款款走进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就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重温经典。请同学们回顾《边城(节选)》中的人物,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

学生:天保、傩送兄弟同爱翠翠,但没有为争翠翠兄弟反目,而是互相谦让,手足情深。爷爷五十年来守着渡船,忠于职守;“对于自己女儿的爱情表示理解,不加一个重的字眼”,表现了他的通情达理。

教师:如果说这些人物的心灵都是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的话,那么翠翠就是这些宝石环绕着的最亮的一颗。

三.学习新课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翠翠的心灵歌谣吧。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景物能够衬托典型人物。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呢?

学生:林黛玉葬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漫天飞舞、枯萎凋零的花瓣恰似她愁绪满怀无法排遣;水生嫂月夜编席,“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勤劳能干的水生嫂,劳动场面富有诗意。

教师:典型景物对典型人物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景与人水融,使人物鲜活生动起来。同学们看,《边城》中与翠翠联系较为紧密的景物是什么?

学生:白塔、碧溪、渡船、桃花色的晚霞等等。

教师: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她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渐渐懂得一点人事了,对生命有了奇妙的感悟,会想到生死,能感到孤独;而这一切对她又非常飘渺,如梦一样,不久便消失了,爱情也在这朦胧中降临。文中对什么植物的反复描写让我们能体味到翠翠这种青春的萌动呢?

学生:虎耳草。

教师:对,虎耳草。虎耳草的花语是“真切的爱情”。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几处写虎耳草的地方。思考:为什么写虎耳草浓墨重彩?虎耳草与翠翠有怎样密切的联系?

(学生找出《边城(节选)》有四处地方写到虎耳草。教师展示虎耳草盆景:叶,心形;花,紫红色。)

教师:中国文学作品传达感情的方式很含蓄,感情往往借助一定的意象表现出来。不光虎耳草,我们学过的文学作品中传递爱情的如:

水乡――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南国――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就是通过虎耳草这一意象,解读自然之女翠翠的爱与梦。

教师:下面我们来赏析文中第一次写虎耳草的地方。

一生读:“老船夫做事累了,睡了,翠翠哭倦了,也睡了。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悬崖上那些肥大的虎耳草已极熟悉。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一切全像是祖父说的故事,翠翠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

教师:虎耳草结合了什么在写?为什么要写歌、写梦?“顶美顶甜”反映了翠翠此刻怎样的心理?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学生:虎耳草结合了歌与梦在写。写歌和写梦是因为在歌声中、在梦中去摘虎耳草。歌是爱情的歌,写梦体现翠翠对爱的憧憬。“顶美顶甜”反映了翠翠欣喜幸福的心情,反映出她天真纯洁的性格。

教师:那翠翠欣喜幸福之前,她有怎样的心绪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归纳。

学生:翠翠感到欣喜幸福之前,心绪是“薄薄的凄凉”;假想出走吓唬祖父,感到“空落悲伤”。少女的春心萌动,但无人可诉说,听了父母的爱情故事后“神往倾心”又“沉重”。

教师:翠翠憧憬着爱情,她的爱情之旅是否一帆风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第二处写虎耳草的地方。

(生齐读)

教师:“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是什么含义?反映了翠翠怎样的心理?体现了翠翠什么性格?

学生:实际上此时翠翠已经明了她爱的对象是傩送,她不是不知道把爱的心迹表露给谁,而是不知道该怎样表露,反映了翠翠迷茫的心理和含蓄内敛的性格。

教师:翠翠不知道怎样向傩送表白,所以才有爷爷进城打探,打探到底谁唱了一夜的歌。爷爷打探的结果是什么?我们来品味文中第三处写到虎耳草的地方。(生分角色朗读相关语段)

学生:唱歌的是傩送,傩送与翠翠心灵相通。爷爷打探到是傩送唱歌后,爷爷又试探翠翠:“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河街天保大老走车路,请保山来提亲,我告诉过你这件事了,你那神气不愿意,是不是?可是,假若那个人还有个兄弟,想走马路,为你来唱歌,向你攀交情,你将怎么说?”爷爷把傩送为翠翠唱了一晚上的歌变相告诉了翠翠。

教师:傩送既然与翠翠两情相悦,按道理说他应该趁热打铁,将爱情进行到底,但他没有继续为翠翠唱歌,翠翠这时候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抓住关键句。(师范读)

“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翠翠还记着先前祖父说的笑话。耳朵又不聋,祖父的话说得极分明,一个兄弟走马路,唱歌来打发这样的晚上,算是怎么回事?她似乎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

“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去,在房门边摸着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学生:这两段文字把翠翠的心情刻画得很细致。首先,翠翠“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表现了她的期待。其次,歌声“久候不至,自己吹芦管吹不好”,用“草虫的清音复奏”衬托翠翠这时候纷乱的心情。第三,翠翠听爷爷吹芦管,她沉醉于对爱的幻想中,“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教师:月华如水,翠翠“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满心都是期待。在爷爷的芦管声中,她驿动的心寂寞守侯,沉醉于对爱的幻想中。翠翠跟爷爷聊天,后来又央求爷爷唱歌她听,在爷爷的歌声中,翠翠是怎样的心理呢?我们来一起赏析第四处写虎耳草的地方。

(学生读)“翠翠忽然说:‘爷爷,你唱个歌给我听听,好不好?’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傍在祖父身边,闭着眼睛听下去,等到祖父不作声时,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祖父所唱的歌原来便是那晚听来的歌。”

学生:翠翠主动要求爷爷唱歌她听,印证了爷爷唱的就是傩送那天晚上唱的歌,她的心里踏实了。

教师:翠翠在歌声中无比沉醉,她对爱的表达也由先前的含蓄羞涩变得勇敢热烈了。几处虎耳草的描写与翠翠爱情意识的觉醒是紧密联系的,虎耳草是翠翠爱情的象征。

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一)人物形象:

翠翠天真纯洁、含蓄羞涩,在爷爷讲父母故事的鼓励下,她大胆追求爱情,变得勇敢热烈,坚定执著,虎耳草寄寓着她爱情意识由朦胧到觉醒的过程。

(二)主题:

作者笔下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古朴纯洁。人们不讲等级,远离功利世俗,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外公对孙女无私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都突出了湘西人心灵的明净无瑕。

五.拓展探究

1.翠翠选择虎耳草表达她对爱情的向往,你选择什么植物来寄寓当代的爱情呢?为什么?

2.结合虎耳草续写翠翠的爱情之梦。(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学生1:我选择莲来寄寓当代的爱情。莲,圣洁高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情是无比神圣、不容亵渎的。莲,温柔娇羞,柔情似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爱的柔婉动人让人回味不已。莲,坚定执著。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谁说那在时光的来回里摇曳的清香不是对爱情的坚守?

学生2:我选择梅花来寄寓当代的爱情。梅花洁白,代表着爱情的冰清玉洁。梅花凌寒不屈,傲然绽放于冰天雪地中,象征爱情的坚贞伟大。就算零落成泥碾作尘,梅花也要散发自己的缕缕幽香,爱情何尝不是这样坚毅无私呢?

第7篇

如果把心理转换认作文学欣赏活动必要的心理铺垫,那么,实际的欣赏活动就是欣赏者向文本的心理构建过程。作为审美符号的文学语言,除去表面的指称外,其语言功能的完成很大程度上在于隐喻的内涵层。这样,对文学语言的破译就不是被动的逐字逐句的符合信息的提取,也绝不仅限于符号表象向事物表象的逐个还原,而是有多种心理因素加入的主动的建设性过程。以《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欣赏《牡丹亭》一段为例,林黛玉回住房途中听到的两句唱词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里的“姹紫”、“嫣红”,其字面意思都指颜色,但后面却跟上了动词“开遍”,显然仅仅实现符号表面指称的表象转换是不够的。有中国文学阅读经验的欣赏者,就可以根据原文的前后关系,凭借自己的理解将“姹紫嫣红”的颜色表象继续转换为有关花的表象。然而,理解了前一句唱词,依然无法透视唱词的本意,还要把根据前一句唱词再造的意象和根据后一句唱词再造的意象联系起来加以想象,才能从艳丽的鲜花和“断井颓垣”的鲜明对比中感悟唱词中的感伤情怀。显然,林黛玉从听到唱词到有所感触,已经动用了包括理解、想象、情感在内的众多心理能力,形成了一种主动的建构活动。

欣赏者理解力向文本的建构首先表现为运用自己关于语言的知识和关于世界的知识对语言信息流的连续破译。文学欣赏一开始就面对着符号概念,“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句,从其表面结构来看,只是一连串意象的有续排列,必须首先对句子的表面结构加以解析,才能进一步获取负载其上的意象和情感信息。

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力便加入进来完成意象世界的建构,而想象力的加入又进一步的加深了理解。文学欣赏中的理解活动,并不诉诸逻辑思维对感性形象的一种概念整理,而是在初步理解之后就直接借助想象去再造意象。这时的想象还受到初步理解的制约,因而比较模糊和不确定,但也因为想象对象的不确定,想象活动反而更加积极和活跃,利用任何一点刚刚捕捉到的信息向着各个方向去忖度和发展。但是,随着阅读过程的展开,积累的有关表象素材越来越多,理解就会逐渐加深,想象也会逐渐明朗起来。这时的想象会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将一些逐渐明确起来的单个意象联系起来考虑,猜猜它们的深层关系,一些原来还是比较凌乱和孤立的意象会在想象中以新的方式活跃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世界。整个意象世界的确立反过去重新规范片段意象,片段意象在整体意象世界中的位置和关系的确立,又会反过来大大地有助于欣赏者对作品的理解向深层发展。《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纠葛由大观园里延伸出去,同整个贾府的家业兴衰以及上至四大家族、下至刘姥姥、众丫鬟、奶娘的整体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帮助了读者在一张整体的图式上重新确立他们的位置。在这种整体图式的背景上,原先的局部意象会逐渐的变得清晰起来。

在理解与想象相互交织深化“建构”的过程中,情感也会加入进来发挥自己的作用。欣赏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体验文本中内化的情绪或人物,而是凭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能力去建构对象。体验能力帮助欣赏者加深理解,情感反应则转化为动力去推进欣赏者的想象。情感和想象、理解综合为一体,但也在欣赏过程中形成一条相对独立的自身轨迹。在阅读开始之初,由于欣赏活动还未充分展开,情感同理解和想象一样,对文本的介入都还不是很深,但即使在这时,情感也已经加入进来开始了综合建构的活动。读的剧作《原野》,序幕中的金子卖媚要挟自己的丈夫,逼着大星在母亲和妻子之间选择。此时读者会觉着这个女人心术不正,妩媚中带几分促狭,可爱但不免有一点害怕。这种情感反应还是初步的,如果它固定在这一点没有发展,读者的想象就开始受到辖制,情感反应也难以深化。随着剧情的展开,金子身上熠熠闪光的一面也开始显露,她那强烈追求自己幸福、追求自身价值和平等地位的愿望逐渐开始得到理解,欣赏者便由理解转换为同情,以至一定程度的赞赏。由于理解的深化,欣赏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丰富,它会在不同层面上立体展开,既有喜怒哀乐的表达,也有更高级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升华,并且随着意象越来越鲜明,情感的指向性和倾向性也越来越明确。情感会干扰欣赏者的注意,吸收与之相合的信息,排斥与他不合的信号,使欣赏者在想象中再造的意象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情感的强度也和阅读开始时不同,细碎的情感浪花逐渐转为深沉的潮涌,越来越强烈的撞击着读者的心扉。这时的欣赏者似乎已经完全被文本所左右,他用自己的情感给文本中的对象鼓起了生命的风帆,就此恋恋不舍地追随着这面风帆漂泊在情感的海洋上,全部身心都沉浸到欣赏中去。达到时,竟会身心共鸣,难以自持:或者缠绵悱恻,忧伤悲切,或者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情感表现尽管不同,但所表达的情感强度却是一致的。

欣赏活动中这种综合心理建构的过程,充分反映了文学是一种时间艺术的特点。它对对象的“感知”是逐步积累的,通过一个一个文字符合的破译,通过一个一个意象的再造,整个心理建构在多种心理因素作用下表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