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3 21:56:09
序论:在您撰写思政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思政 高校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目前高校思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内容的形式化使高校思政工作脱离现实
在高校中,思政建设的工作主要分为课堂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及课堂外的学生党团组织活动两个方面。在课堂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部分思政教师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对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了解不多,倾向于单方面灌输政治理论思想,在上课的过程中讲述教学内容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在课堂外的学生党团组织活动方面,部分高校的学生活动开展形式化较严重,一些系部和班级党团活动的开展仅限于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真正从活动中受益的较少。
1.2机械的教育方式导致了思政教育实效的弱化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到大学的政治理论学习都存在着教育方式上的陈旧和落后,只是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而未能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也违背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尤其是中学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强调的是背和记,对这些理论的内化做得不够甚至完全没有,忽视了教育对象精神层面的需要,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与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想水平脱节较严重,也不符合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1.3评价体系的滞后性导致思政教育知行脱节
当前高校的思政工作缺乏一个明晰的评价体系与之相匹配。说到底目前大学生思政高低与否的评价还是一种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作为一门非专业技能的教学课程,目前不少高校还只是以最终的考试论结果来衡定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显然这是不太科学的一个考核方式,这样的评价体系也是学生知行不合一的原因之一。
1.4社会环境的影响使思政教育面临考验
当前我国整体社会环境良好,然而在道德层面,由于一些个案的影响导致了民众对社会道德普遍不看好,如“扶老人”事件、“小悦悦”事件等冲击着我国社会道德的底线,这些个案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网络环境的复杂也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大考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大学生了解社会和世界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对于高校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和网络的善与恶,如何形成正确的三观是高校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2.1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作为处在高校思政教育前沿阵地的思政教师来说,在教学方法上一定要推陈出新,在思想方面一定要切实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新观念。在方法上要灵活多变,不能拘泥于一味的讲解和灌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该门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学分,而是为了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更好地做人做事而开设。另外,在相关活动的召开上应照顾到大部分学生人群,尽量避免活动形式化和官僚化。
2.2建立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
教育说到底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更多的时候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帮扶来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从目前来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体系尚未真正形成。仍有不少家庭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孩子在学校的话,学校就有义务全方位教育和管理好他们的孩子,殊不知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有效的社会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观念形成也有重大的作用,个别家长甚至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向自己的孩子灌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钱是万能的”等不正观念。另一方面,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所看到的种种现象也对他们的价值观起到了强烈的冲击,所谓的残酷社会现实也反衬出社会在对学生的后续思政教育方面的不负责任。所以,在建立这一体系这方面,作为学校这方面来说,有责任也有义务结合学生家长和学生的实习单位来共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政工作。
2.3构建科学的思政评价体系
思想道德评价对调节青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重要的作用。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但使思政目标、思政任务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也使广大学生明确了自己在大学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正确分辨善恶,区别美丑。与此同时,评价标准确立之后,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教育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作出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被教育者可以根据反馈结果修正自己不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言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2.4建立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良性的校园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网络环境总体偏好,但一些新闻媒介对于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渲染过度,这也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对社会认知产生了偏差,容易以偏概全,作为学校来说,应该利用好自身的平台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搭建一个覆盖校园的网络平台,给大学生提供积极的引导,除了正常的思政课教学和党团活动之外,还应多方面进行思政教育,如设立公告栏、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务劳动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尤其是对人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道德是人的精神基石,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法律的底线。正因为如此,道德教育即德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法治是具有强制力量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德治则是舆论的力量,是通过道德教化而唤起人们内心的道德遵从。道德建设要着眼于眼前,从点滴入手,最忌假、大、空。税务职业道德纪律建设更要从岗位做起,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地位,规范税务职业道德纪律,从而使得地税的整个形象得到社会最大的认可。因此,视岗位为责任,强化“五种意识”,则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讲政治、讲党性、树正气”活动要求的具体体现。
岗位是人们扮演各种角色的舞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地税干部来说,岗位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在各个方面比一般干部要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素质。干部的层次越高,地位就越重要,责任就越大。联系地税系统的实际,目前绝大多数干部对自己的岗位比较珍惜,并能独立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也有极少数干部随着在税务系统工作时间的增长,逐步放松了学习和要求。主要表现为:有的不求有“成绩”,但求无“问题”;有的干工作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带有主观随意性;有的提职晋职慢一些,不是想自己差在哪、差什么,而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怨天尤人。这说明我们当中有的干部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缺乏正确的认识。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视岗位为责任,在强化“五种意识”上下功夫。
一要强化“标杆”意识。即用人格的魅力感召人,用道德的力量凝聚人。人格是人的思想、性格、才能、作风、气质的综合体现,日常生活中,若是某人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政绩平平,别人会说“此人一般”。对于个别干部表现出的“言行不一,表里有别”,受到局领导的批评,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每一个干部本身就是一座人生的“标杆”,其一言一行都不同程度地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烙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良好形象和人格力量去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五正”:一要“心正”,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二要“言正”,言行一致,光明磊落不当“两面人”;三要“身正”,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时刻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践行科学发展观、“讲政治、讲党性、树正气”不停步;四要“行正”,在其位、谋其政、倾其心、尽其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讲价钱;五要“风正”,树正气,扬正风,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始终把先进性塑在自身行动上。
【关键词】高校思政 网站建设
近些年来,建设思政网站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一个主要途径,高校在平台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实现了育人功能。面对以微时代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网络语境的到来,带有较多传统教育和宣传色彩的思政网站受到了多元化、微化、无名化的巨大冲击,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作用,思政网站应该增强感染力,不断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增强引导力,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互动性,不断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氛围;增强实用性,不断强化为大学生服务的功能。
从2000 年开始,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的“新青年”、上海交大的“焦点网”、浙江大学的“求是潮”等一批重点大学的思政网站应运而生,开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新模式,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网络是思想动态的前沿和敏感区,有效的网站建设是维护稳定的利器。高校思政网站通过实施“校园绿色网络”计划,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通过设立“领导信箱”以及论坛的“校务立交桥”版块,及时解决师生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思政网站承载着巨大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一是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成长成才提供指导和帮助;二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思想和情感交流的网络社区;三是对于校内外焦点、热点问题给予及时解读和正确引导;四是为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发挥作用。因此,加强新时期思政网站建设依然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同时,我们也看到现阶段的思政网站越来越面临着实用性差、互动性弱、信息量少、受众面窄的困难和不足。互联网络凭借其发达的技术优势和高超的传播艺术,能给受众提供多样的选择空间、强劲的视听享受以及高密度、快节奏的信息容量,无不对青年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相比之下, 高校思政教育传统的那种主要依靠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教育模式,由于一直未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基本上依然是空洞苍白的课堂说教和被动乏味的单向灌输,再加上教学内容比较严肃,它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实在难以与今天的网络一比高低。因此,面对网络的冲击挑战,今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欲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一场整体性、深层次的网站建设改革。
首先,要增强网站的感染力,不断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目前思政网站访问率低,宣传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不能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和心理特点,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根本原因是宣传者自身的转型跟不上网络发展的速度,导致无法应对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挑战。因此,思政网站的转型升级不仅要从网站建设者身上入手,不仅以新技术为依托,更重要的是在模式上进行改变,改变说教式的传统宣传教育套路,而参照网络社会中全新的人际结构博弈的模式,开展主体间平等的、双向的交流。特别是学会了解大学生微民,见微知著,运用微言碎语,以微言大义,起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
其次,要增强网站的引导力,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运用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积极构建高校校园稳定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当前信息化时代高校一项新课题。高校“思政网站”要利用自身优势,及时正面的、正确的信息,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动出击,对于可能出现的和已经露出苗头的问题,应提前发帖引导,在网上展开讨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对于师生关注的热点事件要通过设立论坛专题等方式,把握舆论的走向,主导舆论议题,占领舆论主阵地。另外,高校思政网站要建立起一支遍布校园网络各个角落的舆论管理、引导的专职、权威队伍(其组成可包括专职的网络管理人员、相应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各个院系的兼职管理引导人员和学生网络管理人员等),不断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引导师生进行网上理性讨论,回击部分偏激观点,解释说明国家、学校有关政策与规章,消弭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维护学校形象和网络秩序。
再次,要增强网站互动性,不断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氛围。思政网站要不断吸收和完善博客、BBS、QQ群、BLOG 等互动交流平台,特别要重视能让学生与老师、师生与领导干部进行充分对话的“在线交流”窗口建设,使之能够常态化。要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把思政网站建设当作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加强对网站的宣传和完善。领导干部也要主动积极地接近和融入思政网站,把思政网络作为听取民意、宣传工作、沟通理解的桥梁,在网上举办“校领导接待日”等活动广泛听取意见,与师生网民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思政博客的现状和特点
1、高校思政博客的特点
参与者众多:高校思政博客作为网络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的产物,拥有者众多的受众群体。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着了巨大的冲击,而在思政博客中,大学生可以与教师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更容易使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思政博客的参与者也会不断增加。
影响性较大: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思政博客可以更方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育方式本身的限制,在参与度方面和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上都无法与思政博客相比,而大学生在思政博客中可以更好地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这都使得思政博客可以对大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内容丰富多彩:网络上各种内容鱼龙混杂,高校思政博客要想获得更多的人气,就必须丰富自身内容。这都导致了大学生思政博客在内容上引人入胜,在外观特征上设计独到,从而在大学生心目中留下较好印象,丰富思政博客这一网络交流平台。
2、高校思政博客与其他的关系
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学生自主自发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因此高校思政博客必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载体的相互融合,从而让大学生获得应有的教育。
与其他网络工具的关系:思政博客与其他网络交流工具一样,都有着随机性和容易接受性,但是思政博客还有其他网络交流工具所不具备的特点。首先是思政博客内容上属于列表式和导读性,其次是对问题的间接性和启发性。这都是的思政博客与其他的网络交流平台有所差别。
思政博客与访问者的关系:思政博客只有在拥有众多手中的时候才会具有生命力,因此思政博客的建设者与访问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关系。建设者通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因此在思政博客中通过平等的交流可以更方便地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更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3、思政博客在目前的影响力
思政博客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在平时可以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无法起到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在博客上平等交流和沟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思想碰撞,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同时,思政博客的本身特性也使得在思想政治学习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的自发学习。另外,博客图文并茂的构造本体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快的获得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校思政博客的进一步加强与发展
1、与大学文化相结合
高校思政博客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就能创造出具有针对性的思政博客系统。一方面,通过网络系统江大学文化进行传播,有利于大学文化的网络化;另一方面,在大学文化气氛的营造过程中,可以扩大网络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思政博客作为网络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不断探索改进,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发扬与对校园文化现象的点评,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从而使思政博客得以进一步加强。
2、拓展服务群体
思政博客的最初建设目的是为在校大学生解决思想政治问题,但思政博客对于高中学生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随着思政博客访问主体由单一的大学生转变为高中生群体和大学生时,思政博客就迎来了拓展服务群体的良好时机。中学生对大学有着自己的憧憬,因次思政博客可以通过对大学相关模范事迹的发扬,对大学相应信息的传递等方式,对高中学生乃至初中生产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教育进行完美对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的帮助。
3、拓展建设者群体
思政博客作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工具,其建设者群体主要是由教育者组成的。这样可以保证教育工作的正确性,但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把握不够到位,很容易造成博客浏览者的流失。因此在思政博客发展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优秀大学生和大学生群体对思政博客进行建设,采纳更多的建议,取长补短,使高校思政博客得到更好的发展。
1.1高职校园文化现状分析
高职校园文化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但是,人们往往过分注重功利主义的目的,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以方便管理为目的,体现出来的是“管理”的校园文化,而不是“育人”的校园文化。
1.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迫切要求
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其出发点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主导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高职院校全体成员的心智、体质、思想、创新等素质的全面提升。鉴于此,应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
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和审美导向,这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支持。
2.1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
校园文化在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中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半自觉或完全不自觉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正确的道德、情操、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等意识和观念影响学生;否则,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就可能在不自觉中侵蚀学生的头脑。而要保持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道德教育人、引导人,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为自觉行为,将这种自觉行为形成精神氛围,进而形成校园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思想政治教育抵制校园内不健康或亚健康的文化传播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尤其是互联网,在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泥沙俱下。曾经一段时期,校园内的追星热、麻将热、算命热等,再有类似于“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泣,也不愿坐在单车上微笑”的拜金主义等,使涉世不深、缺乏分辨能力而又渴求新异的青年更添了几分困惑。校园生活的事实告诉我们,校园文化离开了强有力的、及时的、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势必造成一些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错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理想信念的动摇,完全被腐朽思想俘虏。总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生命。
3思想政治教育主导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主流意识形态在高职校园内占据主导地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地位,这不仅是社会主义高校性质使然,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以及高职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志趣追求的差异,导致高职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不管校园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如何具有多元性,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是在包容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占据主导地位。
3.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正校风、学风,找;隹高职校园文化的坐标。高职院校不是简单的人力资源的“加工厂”。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强化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师生中形成共识,以此端正校风、学风,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找准高职校园文化的坐标,实现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与市场接轨,为行业经济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同时跟踪研究社会经济情况,尤其是有关行业、企业情况及社会环境对育人的影响,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沿着健康、有益的轨道发展。
3.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合在高职校园文化中我院是_个依托石化行业的高职院校,与石化企业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有很深的渊源,石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尤其是长炼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深深地渗透到我院的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中。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不忘传播石化人“爱我石化、振兴中华”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追求,传承石化行业的“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推崇长炼“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用石化行业先进的文化铸造现代石化人的灵魂,着力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品德、坚定的职业信念、高尚的职业情操、严明的职业纪律、规范的职业行为,这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通过反馈调查发现,学生到企业后,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很高,适应很快,对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深度认同,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3.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载体,保证高职校园文化的思想性随着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团的不断重视,大学生社团越来越呈现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化、影响效果大等特点,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校园文化的缔造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社团组织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精神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心灵、精神世界。在传播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日益陶冶自己的性情,增强集体观念,训练和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社团创造性地规划设计学生社团活动,举办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展等大型社团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团活动层次,满足学生内在的需求,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作为基层黄河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治理、管理黄河的骨干力量,既是先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现者,也是先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者,在引领先进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主要领导的工作机构,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根据单位实际,制定思想政治工作意见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各项治黄业务中,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建设的路径方法,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传递正能量
一是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要做好各项治黄业务工作的同时,都必须宣传贯彻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必须把各项业务工作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进行宣传说明,以便于统一思想和行动,齐心协力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工作开展,保证治黄工作康健有序和谐发展。
二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政工干部队伍,既包括专兼职的政工干部,也包括其他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队伍结构已发生了变化,职工的思想方式、价值观念与过去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人员年轻化,工作激情有了,但工作经验不足;思想比较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了,但自我约束力较差;知识层次高了,但理想信念、集体荣誉感不强等。为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这一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强化质量、安全教育,要进行为单位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教育。主动性就是要善于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和规律,能动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正确的位置上,紧紧围绕单位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冶工作,防止和纠正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脱节的现象,掌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三是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以科学高效为核心的勤政制度,在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形成规范化管理体系,引导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具体方式规范化、制度化,为思想政治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机制。
四是要紧密结合单位职工思想实际,贴近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职工的思想动态,根据职工的思想动态,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对本单位职工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疑点问题,不能回避,更不能做强词夺理的解释,而应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疏导。否则,对职工关心的问题不讲,或不实事求是地讲,而对单位职工不感兴趣的大话、空话,则大讲特讲,只能引起单位职工的反感,决不会有真正积极的效果。
五是要大力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建设。要通过建设道德讲堂进一步树立思想政治工作者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牢固确立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通过“机关道德讲堂”的引导,使遵守社会公德、践行家庭美德和修养个人品德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使“讲道德、知荣辱、树新风”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追求,树立治黄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是要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机关干部能力提升讲坛”等活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力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决定于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经验丰富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就上去了。怎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举办“机关干部能力提升讲坛”等,打造一相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学习交流平台,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元素;家国情怀;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重要方式。“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与高度统一性[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视野,还能激发探索欲望,更能激励学生从思政素材中学得专业知识,从杰出大家身上获得激励,树立远大理想。
一、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及总体实施思路
“门门课程有思政,教师人人在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课程仅仅有教学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有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确定机械原理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具有浓重的家国情怀,对国家和学校有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较强的团队意识和能够有效沟通、交流及与人合作能力;具有追求真理、敬业、专注、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并分析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关注非技术因素对工程设计的影响,培养职业素养。教学过程中,以“思政引领知识传授”理论指导机械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3],从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多方面深度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设计中将其无痕嵌入,与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4]。将教学分为几大模块,结合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5]。充分考虑机械原理课程线上下线混合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小组-团队-班级方式开展项目化教学和翻转课堂,对学生工匠精神和交流、沟通、团结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依托课程设计和学科竞赛,对课程思政成果进行检验和巩固升华[6-7]。
二、主要举措
(一)结合课程特色,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在机械原理课程导论部分教学中,以世界各国发电量变化的视频引入课程思政。该视频以动画的方式直观表现了1896-2016年间,世界各国工业发电量巨变过程,展现了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榜上无名,到一步步前进,最后稳居第一的奋斗历程。以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为例,在进行正常理论教学内容讲解的同时,强调该机器所包含的三种机构要按照一定时间顺序相互协调、协同工作,才能做有用机械功和完成能量的转换,以此培养学生相互配合、注重协做的团队意识和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工匠精神。在机械原理常用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动力学基础模块教学中,结合各个机构在工程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对理论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所学理论的应用之处,激发对专业和生活的热爱,促进理论学习。在对每一个理论知识点讲解、分析时,注重细节,尤其是数据的来源、处理过程和实际应用效果,并设置答案不唯一有讨论价值的题目、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比计算分析设计结果的优劣,合理的数据给予肯定,不合理的数据加以修正。这种“重视学有所用”的教学方式,更易于被接受,知识综合、思想碰撞的讨论环节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化学习效果,对结果的质疑能引导学生反复琢磨并修正自己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成效,学生的技术能力、职业素养、自我学习能力都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课程思政实施创造条件
机械原理采用课前线上自学,课中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课后布置作业和项目化大作业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自学部分,适量引入超星学习通的工学类课程思政视频教学案例,包括《大庆石油的勘探开发》《飞天圆梦》《为国铸造长空利剑》《铁人王进喜》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强国强军、职业道德等意识。在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工程项目与工程实际、科教研相结合,以两名学生组成小组、任务类型相同的若干小组形成团队,几个团队即为一个班级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意识和协作等都是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课程设计任务即为教学项目,保证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连续和延续性。强调小组合作,在团队中沟通和交流。设计过程既提示学生原创意识,又强调创新重要性,不仅仅局限理论结果,还要考虑成本、法律、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非技术因素。在项目化教学每一个阶段,各小组以翻转课堂方式展示项目设计成果,团队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完成技术和非技术能力培养。
(三)依托学科竞赛,对课程思政教育成效检验巩固和升华
将课程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合,从分析大赛主题入手,结合课程理论和实践环节学习,鼓励全员参与,组建队伍备赛,并组织选拔,择优参加赛。学科竞赛不仅能检验也可以巩固和升华课程思政教育成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得到培养。该环节完全利用学生与教师的课余时间完成,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最起锻炼作用的环节,也是学生积极性最高、热情最高的部分。在备赛过程中,学生自我学习、获取信息能力大大增强,团队意识、沟通交流和协作能力迅速提高。产品设计制作过程中,工匠精神处处体现,参赛过程中以校为家为校争光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升华。
三、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明确,充分利用了线上资源和线下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活动,深挖思政元素。通过线上课程思政视频教学案例、项目化教学实践、学科竞赛备赛及参与竞赛,对学生家国情怀、团队意识、工匠精神、创新能力、职业素养进行了培养和锻炼,达到了以德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R].北京:教育部,2020-05-28.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黄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20,18;(27):27-28.
[4]凌小萍,张荣军,严艳芬.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20(10):46-49.
[5]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8(1):64-66.
[6]李森威,张妍,马天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20(3):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