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管理实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13 00:56:42

序论:在您撰写管理实习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管理实习论文

第1篇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我院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1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

1.1临床实习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带教教师的选拔

1.1.1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学办公室主任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教办分管护理教学干事、护理部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督促检查;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负责本科室护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1.2带教教师的选拔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1]。因此,我院严格掌握带教教师的任职条件,带教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1)大专毕业3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2)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实纲、实习计划、护生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4)勤奋好学,能用新理论、新技能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1.2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的制定

1.2.1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制定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1)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完成中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2)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3)实习科室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

1.2.2带教教师拟定科内实习计划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办公室的总体要求拟定本科实习计划,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教办,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1)实习目的和目标;(2)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3)项目评价,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1.3实习质量的管理

1.3.1按计划开展带教工作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实纲及实习计划、实习目标,对护生进行带教和管理。

1.3.2带教教师指导及督促检查以下内容(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指导,科室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早交班、危重患者床旁提问等形式,护生轮流担任责任组长。(2)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让护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教师督查后讲评。(3)每轮护生实习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召开护生实结会。

1.3.3护理教学组对护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1)抽查护生对分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对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质量进行检查;(3)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护生对教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

1.3.4教办组织召开教学情况联系会(1)通过召开带教教师联系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通过召开学生组长联系会,收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1.3.5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本轮护生实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结合教学办公室、护理教学组检查情况和各病区教学资料记录情况等进行教学质量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出带教先进科室和优秀带教教师,并给予奖励。

2效果

2.1促进了带教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由于教师做到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从而减少了护生的焦虑心理,加快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角色转变。

2.2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水平,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护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服务质量较前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她们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发表临床护理教学论文的篇数也明显增加。

3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护理基础条件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如学习期间顶班等。(2)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2篇

应用型本科院校急需面对如何调整学生培养方式,以适应社会需求,特别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物流管理专业。既把理论学习好又能够掌握社会急需的操作运营技能,学生进入社会才具有竞争力。理论学习可以由学校老师精心组织,而实习不能只靠实验室,最好能够深入到企业。学校培养方案的内容虽然具有系统性,但各门课程局限在各学期,毕业论文及综合实验课通常在最后一学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以实现有效的理论知识管理,同时缺乏足够的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对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知识进行管理,因而毕业后难以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利用知识管理来衔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尽快适应社会职业的需求,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

2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

知识管理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公认的定义。但多数学者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实现对知识的组织、管理、交流和保护,其包括知识获取(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5个阶段。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运用管理与技术手段,使人与知识紧密结合,从而形成知识获取-共享-学习应用-创新的良性循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为企业创造价值,赢得竞争优势[1]。对于本文涉及管理的对象-知识,1996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知识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报告中,将知识分为四种,即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际知识(Know-who)。其中原理知识可以在学校通过教学组织完成,但是事实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更多的需要通过实践得来。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毕业前,通过合理制定企业实习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企业需求。知识管理工具是基于网络、数据库、知识库。强大的网络功能、知识库需要既能够管理个人或组织的显性知识,又能够积累、挖掘个人或组织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管理主要是指对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的管理,而隐性知识管理则是指对存在于员工头脑中、难以明确地被他人观察、了解的员工创造性知识、思想的管理,将分散在各个员工头脑中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知识力量,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运用企业人才资源的集体智慧,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知识创新能力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知识管理的一部分,个人知识管理(PKM)是指个人对知识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包括对知识的获取、筛选、整理、存储、学习、交流、运用、创新等方面。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可以逐步整合个人的知识、信息资源,建立并完善个人的专业知识体系,从而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和综合竞争能力[2]。个人知识管理首先要显性知识有序化,也就是围绕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展开有序的知识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储存、知识应用、知识创新。接着就是隐性知识显性化,把原先个性化、经验性的知识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与个体分离开来,形成可复制、可理解、可操作、可文字描述、可传递的显性知识。学生个人知识的组织管理,是以未来适应社会需求为依据来进行的。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要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知识的管理将会决定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是否能有清晰的目标、适当的工作方法、合理的竞争手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就业能力的培养。

3实习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实习首先就是帮助学生把显性知识有序化。从学校层面来看,现阶段本科教育水平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学生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主要原因如下:(1)教材陈旧,理论太多,与企业操作不贴近。大多数的理论教材由教师编写,理论性很强,注重系统性讲解,强调量化分析,与前沿企业的发展相比前瞻性不足。但是学生刚进入企业首先要到一线锻炼,在工作中急需的实操性知识却很少提及,导致操作能力不强,更谈不上组织管理。不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而是在校学习时缺乏一线操作管理系统性的训练。(2)实验实践课程少,且设备更新速度慢。由于许多物流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或是从其它专业转岗而来,因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实验实践课很难有效开展,无法合理帮助同学们消化理论知识,也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学了考完就忘的情形。并且当今物流设施设备更新速度快,而学校的实验室更新很难跟上这种变化,实验和实践的差距也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通过实验巩固和消化知识。(3)具有实践能力的师资力量薄弱。虽然近年来很多学校鼓励老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但开展的时间不长,很多老师没有把握到机会,或者到了企业的老师因时间短暂并没有学到太多东西,难以系统性理解物流的一体化运作,无法讲授清楚各物流课程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学了运输丢了仓储,没有合理地衔接起来并系统性理解。其次实习能够帮助学生提示隐性知识的管理。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认为学生知识体系不能适应企业工作岗位,主要的原因有:(1)物流板块多,涉及快递、仓储、冷链、运输、多式联运、零担、一体化物流等。大部分学校开设的课程大而泛,很少涉及专项物流领域的培养,导致学生就业后需要重新理解不同物流板块、不同客户需求,消耗企业的时间及成本。这些都不是课本能完全解决的问题。(2)动手能力弱。因学生实验实践机会少,多以课堂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对业务流程的主观感受,不知道如何配合上下游高效率的工作,给人以动手能力差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就是缺乏操作经验,迫使企业不得不耐心培养及等待成才。(3)策划能力差。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量化的工具,但多为理想状态的模型。企业实际业务中出现的许多客观因素对方案的影响,是课本里没有接触到的,需要经验来辅助方案决策。因此很难在毕业生中直接找到马上能用的方案策划者。(4)人际交往差。高校人际关系简单,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复杂,利益冲突少,对于不愿理的人可以避让。而企业人际关系复杂,上下级关系、企业内外部关系、利益关系等,刚进企业的学生很难适应其间的冲突,处理不好工作很难开展,容易出现心理挫折导致离职。(5)知识系统性差。物流有七个基本职能,但这些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只关注某一方面职能,往往会出现背反效应导致另一职能时效成本异常。学生在校虽然学过这些物流职能的基本知识,但却很难在课堂上理解这些职能在一体化物流里的相互关系,因而在企业实践中往往容易出现决策偏颇,导致企业损失。(6)工作没有方向,没有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由于学生对物流的理解仅限于理论,而现实中的物流涉及到的板块、服务对象很广泛,是课堂里所没有的。因而刚毕业且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工作起来往往没有头绪,更没有职业发展规划。(7)对企业管理概念模糊。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组织管理,而很多学生往往只顾着学习专业知识,忽略了任何一个服务项目都需要统筹管理,都会涉及到人财物的调度,以便在一定的时间以合理的成本利润服务于客户的需求。毕业前实习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体系,优化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帮助学生把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显性知识)有序化,逐步掌握需要个人理解和经验积累的隐性知识,实现就业准备。

4实习知识管理过程设计

4.1实习前知识获得及实习中知识获得。经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大学教育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知识获取的途径已经从单纯的课堂授课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多样化的自主学习。除了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学生有图书管理、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朋友、社团等方式。知识来源面广而泛,除了课堂知识系统性较强,其它知识来源呈现碎片化特征,因此,需要甄别整理,才能很好地把物流专业相关知识联系起来,逐渐整合、形成一体化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较为丰富的显性知识,初步明白依靠不断试错很难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一定要把学过的知识、技能综合应用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所面对的问题,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围绕物流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展开学习、积累、整合,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增进适应社会职场需求的知识储备,以实现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初步培养。在实习期间,理论知识将会被事实知识所验证。通过企业培训、现场操作、跟岗学习、流程思考、轮岗实习等,同学们不仅能了解现场设施设备、具体的性能数据、业务流程、及到的企业内外部部门及岗位、文档管理、作业部门和支撑部门协作、成本构成,更重要的是逐步知道了如何围绕一个客户需求,学会组织有限的人财物来满足客户需求的运作,掌握了初步的技能知识。通过实习,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的短板,学会找有能力的人来协助处理自己做不到的事,也就是掌握了一定的人际知识。在实习期间,学生通过事实知识验证了理论知识,学会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实现了显性知识的收集整理、记录,使得碎片化的知识逐步系统化。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习到的隐形的知识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属于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见解、直觉、预感、理想、价值观等,并影响其未来面对问题决策的思想。4.2实习知识保存。在实习期间,对现场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甄别、评估、分析、整合并给予保存,是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实习,学生逐步明白自己的职业方向,是朝一线物流运营管理方向发展,还是朝物流后勤管理方向发展。不同的方向侧重的知识管理内容不同,但知识保存的方法是一致的。知识保存除了以日志周记的形式记录在笔记本或电子文档中,还可以利用网络邮件、云盘、数据库进行管理,为今后的知识利用做好储备。这些知识保存工具应具有储备能力强、检索方便快捷、安全易用、保密等特征。知识保存不仅是单纯的保管知识,更应该是通过思考不断地梳理清楚相关知识的逻辑结构,不断理顺、补充、更新知识的内容,使得保存的知识系统性不断增强。通过自己的学习与思考保存下来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围绕未来企业需求展开的知识储备是学生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4.3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指员工个人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如电话、口头交谈和网络等)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的知识财富的过程[3]。个人学习到的知识是有限的,通过自己的思考,知识的系统性也是有局限的。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通过知识共享来校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有多种形式:第一是编码化方法,带队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工作记录,形成文字,在学生间进行交流,还可定时不定时地进行班级或小组讨论,就具体的项目展开知识分享。第二是通过个人化方法,鼓励学生多与实习单位老员工交流,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也可以在对方身上学习到许多自己未曾经历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多与上级领导交流,不仅能在显性知识上大获裨益,也能在人际关系处理、利益权衡、整体协调等隐性知识方面有所收获。4.4知识使用。实习期间,在知识使用上,首先学生能用学习过的一般原理来定性地解释企业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其特征性能,以及能说明常规业务流程方面的问题;其次是能把物流知识之外的多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说明企业现阶段所要应对的问题,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是运用原有的物流管理、企业管理知识体系结合新获得的知识,给出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如果自己无法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要知道自己欠缺什么东西,该找谁来协助解决。知识要运用起来才有价值,才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展现个人魅力。学生在实习期间,通过实践消化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梳理了知识结构,理顺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未来就业打下了基础。对于学生而言,知识管理是在不断地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思考,系统整合并保存,在不同阶段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给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作者:黄辉宁 肖沙浪 叶鸿烈 李 白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参考文献]

[1]吕薇,戴新进,高燕南,等.应用知识管理提升创新能力[J].航天工业管理,2014,(7):36-38.

第3篇

摘要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我院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一、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

1.1临床实习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带教教师的选拔

1.1.1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学办公室主任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教办分管护理教学干事、护理部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督促检查;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负责本科室护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1.2带教教师的选拔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我院严格掌握带教教师的任职条件,带教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1)大专毕业3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2)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实纲、实习计划、护生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4)勤奋好学,能用新理论、新技能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1.2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的制定

1.2.1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制定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1)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完成中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2)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3)实习科室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

1.2.2带教教师拟定科内实习计划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办公室的总体要求拟定本科实习计划,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教办,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1)实习目的和目标;(2)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3)项目评价,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1.3实习质量的管理

1.3.1按计划开展带教工作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实纲及实习计划、实习目标,对护生进行带教和管理。

1.3.2带教教师指导及督促检查以下内容(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指导,科室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早交班、危重患者床旁提问等形式,护生轮流担任责任组长。(2)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让护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教师督查后讲评。(3)每轮护生实习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召开护生实结会。

1.3.3护理教学组对护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1)抽查护生对分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对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质量进行检查;(3)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护生对教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

1.3.4教办组织召开教学情况联系会(1)通过召开带教教师联系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通过召开学生组长联系会,收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1.3.5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本轮护生实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结合教学办公室、护理教学组检查情况和各病区教学资料记录情况等进行教学质量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出带教先进科室和优秀带教教师,并给予奖励。

二、效果

2.1促进了带教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由于教师做到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从而减少了护生的焦虑心理,加快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角色转变。

2.2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水平,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护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服务质量较前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她们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发表临床护理教学论文的篇数也明显增加。

三、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护理基础条件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如学习期间顶班等。(2)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篇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我院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1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

1.1临床实习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带教教师的选拔

1.1.1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学办公室主任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教办分管护理教学干事、护理部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督促检查;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负责本科室护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1.2带教教师的选拔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1]。因此,我院严格掌握带教教师的任职条件,带教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1)大专毕业3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2)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实纲、实习计划、护生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4)勤奋好学,能用新理论、新技能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1.2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的制定

1.2.1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制定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1)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完成中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2)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3)实习科室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

1.2.2带教教师拟定科内实习计划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办公室的总体要求拟定本科实习计划,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教办,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1)实习目的和目标;(2)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3)项目评价,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1.3实习质量的管理

1.3.1按计划开展带教工作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实纲及实习计划、实习目标,对护生进行带教和管理。

1.3.2带教教师指导及督促检查以下内容(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指导,科室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早交班、危重患者床旁提问等形式,护生轮流担任责任组长。(2)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让护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教师督查后讲评。(3)每轮护生实习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召开护生实结会。

1.3.3护理教学组对护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1)抽查护生对分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对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质量进行检查;(3)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护生对教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

1.3.4教办组织召开教学情况联系会(1)通过召开带教教师联系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通过召开学生组长联系会,收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1.3.5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本轮护生实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结合教学办公室、护理教学组检查情况和各病区教学资料记录情况等进行教学质量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出带教先进科室和优秀带教教师,并给予奖励。

2效果

2.1促进了带教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由于教师做到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从而减少了护生的焦虑心理,加快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角色转变。

2.2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水平,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护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服务质量较前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她们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发表临床护理教学论文的篇数也明显增加。

3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护理基础条件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如学习期间顶班等。(2)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篇

1建立健全实习教学管理制度

药厂作为药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与其他实习单位有很大差别,药厂作为药品的生产地点,必须满足国家良好生产管理规范(GMP)认证[2];生产出的药品必须符合国家尤其是中国药典(2010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药品具有“生命相关性”,药厂必须具备药品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药厂鲜明的特点决定了药厂一切生产活动必须有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并且,这些规定同样也适用于药学实习生。从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实习带教质量的高低与带教工作的管理密切相联[3]。

2实习管理领导小组的组成及职责

三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专门成立实习管理领导小组,建立总经理领导下的各小组负责制,分别由生产副总、质检副总、销售副总任副组长,行政部、生产部、质检部、营销部及库房等职能部门负责实习生的轮岗管理工作,保证实习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循序渐进,规范有序。

3明确带教教师的岗位职责

三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由上述各部门组成,每个部门均设置专职实习带教教师,由专业基础扎实、工作经验丰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加强对带教实习生的管理,要求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加强考勤管理,请假1d内由实习带教教师审批,3d需上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批,5d则上报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离开,不能擅自调岗或离岗。

4合理安排实习岗位,实施科学带教

根据遵义医学院药学院学生实习的总体要求,结合药厂工作特点,由行政部合理安排实习计划。根据各部门工作性质,合理安排时间及人数,统筹安排轮转岗位,确保每名实习生都有专职教师带教,保证学生实习质量。从生产、质检、仓储、营销等几个方面进行培训,并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后可顺利胜任制药工作。结合早期的学生实习情况,不同岗位的学生在所有岗位轮转完成后(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行政部采用定点培养的方式,即固定工作岗位),每名学生按遵义医学院药学院的毕业实习要求撰写实习专题报告,按照拟定进度表,最后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参加学院的论文答辩工作。近年由该单位带教的多篇专题论文荣获学院优秀论文,并且个别优秀毕业生还被留厂工作。

5加强带教教师自身素质培养,提高其带教能力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面都会受到时展的限制,为了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带教工作,三仁堂药业有限公司采用推荐中青年专职带教

教师进入高等学校进修、聘请专家、开办不同专业类型的讲座、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带教教师的带教能力。同时,通过相应的考核制度筛选合格的带教教师上岗,加强带教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提高其带教能力。建立专门的考核制度对带教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一旦发现其存在违背公司规章制度和(或)有违学生实习的行为,由组长及2名(含2名)以上副组长讨论决定,若查出情况属实,直接撤销其带教资格,同时取消其带教教师相应的待遇。

6建立及时有效的学生-学校-公司沟通机制

当今社会要求的是复合型人才,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实践能力更能为每名学生的后期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更多的机会[4]。因此,现代药学学生的培养工作需要学生本人、学校和实习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学校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条件;公司则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及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但针对部分学生,有可能会产生其他问题,如考研等。药学专业毕业学生部分要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另外一部分由于种种需要向更高层次进行深造,一味要求学生(尤其是实习生)进入生产车间进行生产,或是进入销售部门从事销售实习,由于白天的时间基本被占用,影响学生考试复习,部分考研的学生内心会产生抵触情绪,若未能及时得到解决,长期压抑的情绪可能体现在工作上而导致实习及复习(功课)也不能做好,这种状况的发生就违背了学生-学校-公司的初衷。因此,及时做好学生-学校-公司的沟通协调工作,可以在学生实习的初期将这种情况扼杀在萌芽阶段,从而避免后期的“费心、费力,却没有达到当初的目的”。

7结束语

第6篇

1.1研究对象

以吉林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开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省内10所高校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情况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

(1)实习学校.

实习学校对实习的有效管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在实习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布置与安排,并在实习开展的过程中对上述过程做必要的监督与调整,以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活动.因此,做好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多数教师认为,实习前的动员和实习计划的完善是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发现有近25%的学校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计划中实习时间和次数安排不合理;二是对学生实习前宣传动员力度不够;三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应急预案不当;四是安排教师指导和督促、检查不得力;五是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

(2)指导教师.

由于实习学校的不重视,也导致部分实习指导的教师不重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的带队指导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影响专业实习的质量.调查中发现有36.4%的教师对学生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不能及时下到实习点,即使是到实习点也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指导根本不到位;二是没有针对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对学生实习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疏于监督;四是实习过程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力度不够,没有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

(3)实习学生.

由于就业形势不乐观,直接导致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调查发现,有近40%的学生认为专业实习是可有可无的,对他们的就业没有什么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敢于争先、勤奋好学的精神,在实习单位的工作和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敬业精神;二是实习的思想意识淡漠,认为无所谓,只是在实习之初到实习单位报道后就毫无踪影,无所事事;三是在学校期间准备不足,对工作岗位上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不得力,面对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对的措施不多,甚至是没有办法;四是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不善于观察与学结等,工作业绩不突出,这样实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用人单位.通过调查发现有40%的单位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到该单位实习的学生往往是本单位职工的子女,或者有其他的社会关系,碍于情面,不得不接收,接收后也不安排具体的工作,只是在实习结束后给盖个章、写个鉴定了事;二是把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用而不导”;三是安排与专业无关的人进行指导,往往有失偏颇.即使是安排专人来指导,指导人员或是无指导经验、或是指导不认真,敷衍应付,失去了实习的本来意义.

2.2实习安排的时间和次数

资料显示,英国的一些师范学院的实习分几个阶段,普遍采用的形式是第一年安排四周,第二年安排五周,第三年安排六周,教育实习32周以上;日本等国也有类似的作法,法国初高教师培养(2年)教育实习500课时,中等教师培养(2年)教育实习300课时以上.调查中发现多数的学校采用一次性实习,而且是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时间为12周,除去校内预备实习和实习结束的总结与成绩评定,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只有十周左右.在十周的时间里学生既要在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又要参加各种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选择用人单位,同时他们还要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查阅资料、论文的写作、答辩等一系列的活动,时间非常紧.此时,毕业论文、实习与择业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相衡取其重,就业放在了主要地位,实习就被放在了次要地位.加上各个方面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部分学校将实习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但也是一次性实习.只有2~3所院校安排了两次或多次实习,收到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2.3实习的管理模式

目前全国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大多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模式.调查中发现有部分院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也有部分学校采用混合编组和顶岗实习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证学生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许多学校普遍采取了“自主分散”的实习形式,从效果看这种形式是灵活有余,监管和指导不足,往往是“放羊式”的实习形式,并没有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和效果,并没有实质性地发挥实习的作用.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环节的优化策略

3.1建立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加强毕业实习过程控制

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是保证毕业实习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第一,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实习的操作和流程,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第二,要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召开全体学生的实习动员大会,详细讲解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的主要内容、实习要求和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要求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其次,做好预备实习工作.此时要多假设一些情境,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方案,指导学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第三,规范实习过程管理,加强教育实习的质量监控.由于实习的整体周期较长,实习点分散,带队教师不可能长期驻点管理,整个实习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实习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要做到严格管理,加强实习的质量监控.除安排1~2名学生干部作为负责人与学校和指导教师沟通外,学校还要派出检查组,采取不定期走访抽查、咨询实习单位等方式来掌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整体表现.既要检查学生的实习状况,也要检查指导教师深入实习点的指导情况,使整个实习环节达到“监管一体化、信息畅通化”的良好状态,从而确保专业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指导队伍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相比,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能指导专业实习的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同样不重视,走过场、应付了事,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很好地指导,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我们要挑选一些具有丰富社会体育实践经验、有一定的专业实践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其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采用选派2~3名教师到实习单位挂职锻炼的方式,来增强教师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专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指导水平.

3.3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是完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工作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成立较晚,许多高校在对待专业实习方面还没有脱离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桎梏,缺乏创新性和开拓精神.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检查、督促和指导不到位,经费紧缺等原因,造成了当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足够实习基地.只好采取分散的实习方式,这种实习方式是在实习前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地点,实习的地点和人员都较为分散,实习学校无法派出更多的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从而导致实习效果较差.其解决办法是:由高校牵头与体育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健身俱乐部等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社会体育实习基地.学校选派教师与实习基地的专业人员联合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共同制订实习的指导计划和实施步骤,协作指导实习生的专业实习.

3.4丰富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延长实习时间

在国家大力提倡体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重点强调专业实习不仅仅为学生就业作准备,也不仅仅为了演练和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和实际职业技能水平,应该向提升国家国民经济转移而设计,将着眼点放在自己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良好的基础.因此,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多数高校在实习形式上仍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式,或者是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针对上述情况,一些高校规范了管理模式,对教育实习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实行开放式实习或顶岗实习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我们要丰富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采用分阶段实习或者延长实习时间,加强对毕业生的实习和教师指导工作的检查等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3.5建立完善的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第7篇

46.5%的实习生以积极进取且能够及时调整自我心态的面貌进行实习,有退却逃避心理但仍能完成实习的学生占52.7%,少部分约占0.8%的学生则寻找理由终止实习。心态积极乐观的实习生,大多经历了“实习前积极准备和期待———实习初期失望与挫折———实习中期调适、磨合、适应、认同———实习终期对酒店产生留恋感”的过程;部分心态盲目或悲观的实习生,则有“实习前迷茫、实习初失落、实习后期无所谓和实习完成后的解脱感”的心理,同时又因对未来的迷茫而烦躁不安。

二、实习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实习前学生心理和能力准备不足开展酒店实习前,多数学生对酒店行业尚缺少客观、全面的了解,对基层工作的艰苦、对酒店严格的规章制度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此时,学校和实习指导老师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实习计划的安排、实习酒店的落实、实习岗位的安排、动员报名等工作上,学生则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对酒店实习的生活准备上,而在心理层面上对实习本身的认识则呈现缺失状态。实习一旦真正展开,面对酒店陌生的工作环境、严格的工作纪律要求、高劳动强度、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和挑战,缺少磨砺和社会经验的学生,实习心态上会呈现多样性和多变性[3],往往因为心理自我调整和人际关系处理等能力的不足,出现信心不足、不适应、易迷茫、不满、焦虑等心态,有时还会表现出逃避责任、自暴自弃、抱怨他人、消极怠工等行为。

2.实习指导缺乏对心理问题的有效引导目前,很多学校比较注重制度建设,以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但无法解决让学生从被动实习转为主动实习这个实习管理的根本问题。积极的心理活动,有助于行为的正面发展,消极的心理活动会导致行为的偏激,所以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不能忽视[1]。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虽承担实习指导任务,但目前很多指导老师在学校和实习点两头跑,时间上没有保障,大多数采取电话联系,采取遥控管理,实习过程跟踪管理相对欠缺,导致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心理动态并做出及时引导,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学生消极情绪的出现,从而影响实习效果。同时,实习指导老师指导专业技术相对能力强,但心理辅导能力不一定很专业,心理引导的有效性有待加强。

3.企业目标与实习目标的错位[1]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由于酒店行业竞争激烈,人员流动性大,对部分酒店来说,吸收实习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人力不足和降低企业成本,并没有把实习生作为酒店储备人才来进行培养,其表现为重点关注实习生分配工作的完成情况,而对他们的心理、生活、培训和职业成长等却关心不够,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分配实习生岗位过于随意、功利,哪里缺人手往哪里安排实习生,实习岗位安排不合理、人岗匹配度差[2];出于经营考虑,希望实习生安心工作,不考虑实习生调换岗位。而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尤为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职业成长空间,这种企业目标和实习目标的错位,导致实习过程中企业利益和学生利益之间的冲突,时间一长,如果酒店又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学生心理难免波动,从而影响实习积极性。

4.社会和家庭对酒店从业人员的偏见虽然现在社会对酒店从业人员的偏见有所改变,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酒店是伺候人的行业,服务员属于较低层次的工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从事酒店业过于辛苦、口碑不佳,不愿意孩子受大学教育后仍从事这一行,这无疑极大地影响了那些本来希望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高星级酒店开始职业生涯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服务岗位上工作愈久,学生所感受到社会和家庭压力越大,在这种思想偏见的影响下,实习生容易产生心理动摇,被动实习、逃避实习甚至实习后不在酒店行业就业等情况。

三、解决实习心理问题,促进实习管理的对策

1.引导学生做好实习心理准备,加强挫折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在酒店实习前,学校和酒店要通过专业教育、实习动员、实习目的性教育、酒店成功人士经历介绍等,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即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酒店对工作纪律的严格要求、劳动的高强度、人际关系的复杂、心理可能出现的落差等,培养积极的实习心态,克服消极情绪,使学生在实习前对酒店行业就有更客观、全面的了解和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在校生到实习生的转变。此外,学校要充分利用在校第一、第二课堂,加强挫折教育,激发学生潜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心态调整,加强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处理锻炼,使他们能更加客观、冷静、从容地处理实习、工作和生活上碰到的困难和挫折。

2.学校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实习心理指导学校可以利用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机会,派遣既懂专业又受学生信任的老师到实习酒店,一边下企业实践,一边担任实习指导老师,这样既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促进实习管理,又能培养“双师型”教师,一举两得;学校也可以通过在线毕业实践综合管理与沟通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化互动和动态化的实习监控。通过网上实时监控与网下实地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解决实习指导老师两头跑、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实习心理问题的状况,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实现实习过程全覆盖,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当然,还应建立实习管理队伍和专业心理辅导队伍,与实习指导老师形成合力,从专业指导、心理咨询、学生管理、就业服务等方面加强服务和引导。此外,学院需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发挥与实习酒店沟通机制的作用,及时相互反馈实习生工作、生活、心理状况,形成管理合力。

3.酒店日常管理应注重沟通、人文关怀和实习激励酒店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酒店需把吸收实习生实习与人才储备结合起来。实习生刚踏出校门走向酒店,对一切都充满了期待,适当地给予激励,能够激发他们的实习积极性。酒店可以通过询问、谈话、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掌握实习生动态,多沟通多鼓励,并可以指派优秀员工作为“师傅”,指导帮助实习生完成任务和实现自我。酒店应针对实习生的特点,耐心教育,不简单以惩罚代替日常管理,更多体现人性化,酌情安排工作内容,劳动量、操作难度都应循序渐进,逐步到位。需建立体现实习生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和薪酬福利水平,减小实习生与正式员工在基本报酬上的差距。酒店应用发展的动态的眼界看待实习生,准确了解实习生的基本情况,合理安排实习岗位,关注实习生的职业发展,可以尝试让表现优异的实习生担任一些见习管理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