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05:49:37
序论:在您撰写职工素质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知识型员工
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日新月异,石化管道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生产运行方式的不断变化,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石化管道流向的不断调整和扩大、精益化、标准化管理的不断实施,必将对职工的思想观念,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石化管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扎实开展“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对于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增强石化管道的市场竞争力,发挥专业化优势,促进石化管道又好又快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升管理理念
一是以转变观念和创新思维为切入点,以安全生产为核心,以完善制度和强化管理为立足点,以提升管理理念和提高队伍素质为落脚点,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精心搭建职工与石化管道共进步、共发展的“双赢”平台,激发职工求知进取的愿望和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二是从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入手,以培育“自学、勤研、巧用、实践”为目标,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引导职工学管理、学技术、学科学,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岗位学习与培训相结合、业务学习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班组学习与技术练兵相结合,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做到学以致用。
三是以强化爱岗敬业为主题,大力弘扬“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爱岗敬业、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民主、法制和“以人为本、长输为业、固本强基、精细管理、做强石化管道”新理念,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把自己的幸福与管道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把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为提高中国石化管道管理和技术水平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习型班组理论融入到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和职工个人成长等方方面面之中,使职工深刻理解“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真正内涵,全面了解石化管道发展的新形势,更新观念,坚定信心,把握今天,着眼未来,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确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将新理念转化为新行为,新行为产生新绩效,从而达到“知”和“行”的统一。
二、建立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机制,将学习活动与分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形成整体合力,广泛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站队、学习型班组、知识型职工和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丰富创建载体,将学习活动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全面参与,共同提高。
二是建立岗位考核机制,从职业道德、安全质量、技术业务、岗位技能、劳动纪律等进行百分制考核,采取月考、季评、年终总评的形式,站队考核班组、班组考核个人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自我控制、自我提高、自我规范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建立持证上岗机制,把职工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克服过去重知识轻技能、重技术轻技能的培训方式,强化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上岗证书,持证上岗。
四是建立“职业技能带头人”机制,把那些具有突出业务技术和良好职业道德,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起到“传帮带”作用的技术人才,形成培训领导小组。
五是建立与生产经营和管道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机制,保证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在HSE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确定制定各岗的岗位说明书,明确站领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应知应会管理目标。使站内每名员工上岗有标准、工作有目标、学习有方向。技术人员打破专业界限,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以适应石化管道持续发展的需要。
六是建立健全终身学习激励机制,将职工的读书学习活动与用人机制挂钩,重奖学有所成者,提拔任用学有所长者,积极营造学有所用、学有所创、学有所为的良好学习环境。
七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在人事制度上,制定实施“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进取意识,真正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浓厚氛围。
三、营造学习文化氛围
一是紧紧围绕安全输油生产这条主线,经常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改造等形式的竞赛活动,鼓励职工通过努力学习发挥自己的专长。对在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将其树为学习“标兵”,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二是把管道整体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站队年度总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一位员工身上,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让每位员工深刻认识到:管道要想实现长足发展,离不开每位员工的不断赶超进步;员工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离不开石化管道的长足发展,从而牢固树立“管道靠我得发展,我靠管道求生存”企业命运共同体意识,每位员工都要服从管道发展的需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协助员工通过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多方面的技能和技巧,通过推动管道发展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是培育管道创新源泉和核心力,为管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员工中广泛开展五小活动,鼓励职工进行技改技措活动,不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新。四是铺设促进新职工成才的“绿色通道”。建立人才运营机制,发现人才、管好人才、用好人才,达到“证多企业好用人,星多企业好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年度评先选优、任命管理人员、选拨技术干部等工作与个人业绩挂钩,激发每个职工积极进取的积极性。
一、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不能满足当前林业工作的需要
1.林业企业职工年龄偏大,素质偏低,观念趋于老化,知识过于陈旧,与现代林业的发展难以接轨。由于长期工作生活在林区,受环境所困,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机会和途径较少,传统林业的影响根深蒂固,知识更新的速度缓慢。
2.专业人才的分布不适应工作的需要。从学历和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看,的确有一部分人来自林业大中专院校,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对口专业而改行,非学以致用。文化程度较高、能力较强和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相对集中在机关,越到基层,专业人才越少,在生产管护一线,基本上没有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林场的森林管护员绝大多数是原来的护林员或森工作业人员,很多人的文化仅限于初中以下。加之多年来,他们的工作没有什么专业技术要求,只要所辖林区不发生火情和偷盗林木事件,能向辖区的牧民宣传护林防火的重要性和一些基本知识,发生火情火警能得到他们的援助即可。而天保工程的实施,则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管护责任由原来单一的护林防火扩大为资源管护、林政执法、森林防火、病虫害监测防治等综合职能,这些工作内容既要求工作人员有一定林业专业知识,还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管护员的工作不能仅凭嘴说,而是要看如何学习、领悟和执行国家林业法律、法规,看如何向当地牧民宣传党的政策,看管护工作日记、责任心和管护工作成效,很多职工很难满足这些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使职工的素质和技能满足当前林业工作的需要,就必须要结合本场的实际,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变。
二、造成以上人才资源状况的主要原因
林业职工技术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工作需要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前些年对林业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林业社会地位较低,很多人从思想上不愿意从事林业工作,即便是林业职工子女,只要稍有门路,就会想方设法奔出“林门”,“肥水都流外人田”,在社会上难以谋求其他职业的人员才迫不得已留在了林业上,实属无奈,文化素质太低;二是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后,木材停止采伐,相应工作岗位减少,对职工人数的需求少,有的单位近十年来都没有接收过一名大学生,新分配来的技工生,是林场的子女,对林业工作缺少新鲜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三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林业企业没有经济能力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科技管理人才;四是一些知识面广、勇于创新、个人能力强的人员,为了谋求发展,利用企业安置富余职工的机会,离开林场,走向社会。
三、提高山区林业职工素质的几点建议
1.提高林业职工整体素质是新世纪、新形势的要求。过去,一名中专生到林场就是技术干部,是中等层次的技术人才,而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企业劳动已经没有太多纯粹不要知识的体力劳动了,中等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必须跨越的最低门槛。因此,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观念,通过抓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素质,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公路由于受作业性质以及人员聘用渠道等因素的影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想突飞猛进,取得奇效不可能一蹴而就,日积月累的教育培训不良积习久已根深蒂固,很难破除。因为,公路部门具有点多线长、人员分散、工种繁多、倒班作业、不易集中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合成给职工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全段大规模的人员集中培训教育几呼不可能实现。职工教育有服务生产的作用和功能,但绝不能因教育而搁浅生产,这种矛盾严重限制了职工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另外,工学矛盾问题也极为突出,职工教育是工作的一部分,但现场生产的任务重,致使出现了重生产轻教育的现象,一般就是以读代学,以听,以抄代答的培训现状,压缩教育的时间,提高生产的效率。还有,就是职工年龄的落差大,造成青工会说不会做,老工会做不会说,培训的进度上不去,培训的质量上不来。进而公路部门在教育培训工作上出现了只培养尖兵,不开展普培的冲锋型教育;还有赛前脱产突击,日常不学不练的临时型教育;以及考啥学啥,照题答题的试卷型教育等。虽然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突出,但试卷一摞几尺高,资料一摆满桌子,不考职工听汇报,奖惩无措施,考核无力度,使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也逐步使职工教育培训形式化在公路部门不断得到推广和普及。低劣的教育又怎会出良兵。
二、对加强公路部门职工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要内容明确,保证时间,方法得当
职工教育的结构和条理需要有明确界定,不但要结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更要符合单位的生产实际,兼顾职工的个人素质和企业的建设取向等方方面面,应划分成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职业道德教育等学习板块,有计划性的组织开展。时事性的教育要在基本教育达标后补学补考,增长职工见识,但绝不能侵占基本教育时间。保证时间专指开展职工教育时的工学矛盾而言,因为大量的生产任务需要完成,而职工休息的时间又极其有限,如果把学习的时间强加在职工休息时间内,就容易使职工产生抵触的情绪,破坏职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就需要在工时内给学习培训提供一个充足的时间。在保证时间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见,认为学习培训与生产无关,然而事实证明,接受良好培训的职工却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保证学习时间,也是保证生产任务完成的关键。方法得当,是指办学形式要适应劳动组织形式和工作班制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办学习班、岗位练兵、师徒合同、技术表演、小型函授、技术讲座、抽签问答等。
(二)要提高认识,深化教育,电化教学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关键在于提高职工思想认识,使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有助于服务社会,服务工作,更能提升自身价值,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生活中得到体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还必须建立起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运行机制。素质决定岗位,岗位决定收入,必须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与劳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制定职工业务素质与工资待遇有效挂钩的办法,遵循“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严格落实竞争上岗制度,确保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鉴于我国全日制教育的普及水平还比较低,公路部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应从职工队伍的建设需要出发,做好在职高等、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文化基础继续教育工作。对职工的学历要进行普查,对中技以下学历的职工要发动再教育工作,让职工明确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作岗位,倡导岗位需要人才,人才回馈岗位,切实通过再教育培训培养企业人才。电化教学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公路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特有优势,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优越性主要在于可以解决师资、基地不足的问题,有利于节约办学;形象逼真,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机动灵活,可以利用业余、非生产时间学习,不必抽调大量脱产人员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同时,也可以实行跨单位、跨地区的横向联合的办学方式,既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培训更多的人员。
1、“家和万事兴”全市邮政职工文艺汇演
2011年1月11日晚,遂宁市邮政局隆重举行“家和万事兴”全市邮政职工文艺汇演。全市近200余名邮政员工和家属积极参与,座无虚席的明星康年大酒店明星殿激情涌动,台上台下共唱团结奋进之歌。汇演迭起,节目异彩纷呈,经评委认真评选,此次汇演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2、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联欢会
2011年3月3日下午,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遂宁市邮政局机关和市局营业局的女职工在四楼会议室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101周年华诞。市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及市局各职能部门、专业局的负责人亲临会场,与女职工共度佳节。联欢会上,女职工还与部分男职工自编自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群口快板《遂宁邮政奏凯歌》、诗朗诵《献给母亲》、舞蹈《快乐地跳吧》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把联欢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大家在欢歌笑语中、在春天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3、“庆五一、迎五四、我运动、我健康”登山比赛
为活跃广大干部员工的文化生活,展现遂宁邮政人的精神风貌,2011年4月29日,遂宁市邮政局组织开展以“庆五一、迎五四、我运动、我健康”为主题的登山比赛活动。市局部门工会和船山区局分工会60余名团员青年参加比赛。比赛全程约4公里,以卧龙山风景区大门为起点,山顶的万福楼为终点。这充分体现了邮政职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展示了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的团队精神。
(二)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1、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发挥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企业各项工作,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3、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员工之间的相互认同、理解,实现心灵的默契,群体之间的和谐友善。
(三)通过文体活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意义
开展文体活动,可以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加强职工团队意识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邮政行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文体活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意义主要有:
1、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良好形式。
文体活动有利于邮政行业培养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邮政行业职工的凝聚力。文体活动倡导的是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和塑造的是行业内部巨大的凝聚力。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由竞争进而迸发出职工工作中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职工的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赛场上的精诚团结精神带到工作中去,增强了邮政行业职工的凝聚力及完成邮政任务的战斗力。
2、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是展现邮政行业风貌、增强员工体质、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员工挑战性、提升邮政行业凝聚力、增进邮政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已成为工会参与邮政行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3、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
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有利于提高邮政行业知名度和职工的自豪感,从而提高邮政行业的向心力,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邮政行业形象。
4、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必要手段。
职工文体活动是邮政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要“广告”。邮政行业的运动队是邮政行业的形象代表之一,从体育竞赛的角度,反映了邮政行业的实力,展现了邮政行业的文化实力,展现了邮政行业职工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同时也密切了地方与邮政行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真正彰显出了邮政行业职工素质、邮政行业的形象,提高了邮政行业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了邮政行业内部职工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文体活动对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作用
(一)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形成特色企业文化。
遂宁市邮政局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提高了职工的自信心和出色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使企业的各项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办公楼设立了企业文化展板,宣传展示企业文化理念,开辟了“学习园地”、“局务公开栏”等形成了展板文化。将全市各邮政企业具有自身特点的工作理念、学习体会或工作动态在内部的遂宁邮政信息上展示,形成具有遂宁邮政特色的期刊文化;文化建设与企业各项工作的高度融合,既丰富了邮政文化建设的意义,也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把提高员工素质融入到工作、学习、娱乐中,寓教于乐,效果是事半功倍。
例如遂宁市邮政局在排练节目时,年轻人不知道什么叫“华尔兹”,不知道服装搭配时深色裤子、深色鞋子是要搭配深色袜子的。如果给员工上一堂礼仪课,他们能记住的非常有限,能做到的,更有限。但在节目排练过程中,正确的站姿、如何邀请女士、手应该怎么放、“女士优先”、“绅士风度”等等礼仪细节,会在每天的训练中慢慢渗入他的思维、行为,进而改变他。例如在演讲比赛现场,有的年轻人穿衬衣打领带下面却穿条牛仔裤,女孩子穿着超短裙上台演讲,有的年轻人在演讲台上站着时还不停的抖动脚,他们认为这样很舒服、很时尚。当点评的评委当众指出他们的种种细节错误时,相信他们下一次再出席这样正式的场合或比赛时,这些年轻人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演讲比赛考验了参赛的每个人的写作能力、演讲技巧,他们同时也见识了其他同志的风采,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有了前进的动力。部门负责人鼓励员工多参加活动,得不得奖是小事,重要的是锻炼、提升了员工的素质、胆略,使他们更加自信、从容,在业务发展中,他们会更有想法,并敢于实践;在面对客户时,他们会展示出很有礼貌、有教养的状态,让客户更容易产生信任感,进而接受我们的产品。
(三)紧贴“创争”活动,“职工书屋”建设提高职工学习力。
遂宁市邮政工会以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为重点,以适应现代邮政对职工素质的新要求,积极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搭建职工学习平台,“职工书屋”建设活动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在开展读书活动比赛中,指定一本好书,让员工读,让员工写出、说出自己的感想和理解,就是让员工养成学习、看书的好习惯。
(四)给员工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让员工有成就感。
有员工说“以前只知道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现在才发现生活原来如此多彩,排练节目中的趣事是如此令人开怀,同事们在一起原来这么愉快”,有员工刚进企业就被邀请加入活动中,他认为企业很关心他,不排外,施展才华又令他很有成就感,对企业的认同度也大幅提高。人才是靠发现和培养的,企业应该给每个员工展示自己长处的平台。哈佛、耶努大学为什么卓越,世界上很多精英都是从这些大学里走出来的,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挖掘、培养人才,并将其优点发挥到极致。当员工们曾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奋斗过,他们之间会结下“一起同过窗、一扛过枪”一般的同学、战友般的情意,对促进企业和谐,增进员工、部门间的合作、协调。当企业的员工在各种文体活动中能勇敢的秀出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员工能不能得奖是不重要,员工挑战了自己、锻炼了自己,积累了经验,他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这就是员工的收获。综合上述文体活动所体现的作用,本文认为,通过文体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职工正确的政治观、大局观,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维护了发展稳定大局,实现了企业与职工和谐共享双赢的目标。鼓励员工发挥出自己的长处,衷心的为员工感到骄傲,用他们的优秀、用他们的热情,为企业增光添彩,让邮政的天空更加美丽。
三、职工在参加文体活动时认识上存在的不足
目前,企业在组织一系列职工文体活动时,一些职工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忽视文体活动。这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等存在弊端,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会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中,有些职工可能就不会那么自觉,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因此一些单位以组织文体活动费工不讨好为由,要么不再组织,要么为应付检查等勉强组织简易文体活动。单位应采取具体的有力的措施,从点滴养成入手,培养职工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职工不能视到企业工作上班是正常的,而参加文体活动就可以随意性,想参加就参加,想几点钟来就几点钟来。把组织一次文体活动当成一次大的集体活动,是一次培养职工严格组织纪律观念的机会,强调人人参与,善始善终,不能有一种随意型,放之任之,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有意识地增强职工的组织纪律观念,工会本身也不能把文体活动当作一种可有可无、无关大局的活动。
四、企业组织文体活动的原则及建议
(一)企业组织文体活动的原则
1、突出普遍性。
文体活动要体现出普遍性的原则,不能专为某些职工或者某个技能设置个人演出,它容易造成职工离心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观念等。遂宁市邮政局工会应不定期地组织职工开展健身、娱乐、读书学习等活动,提高职工健康指数。上述文体活动,就体现了很好的普遍性原则。
2、突出多元性。
近年来,市邮政工会除利用“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举办各种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外,其下属的各邮政分工会也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徒步远足、长跑、爬山、夏游、职工摄影书画展览等活动,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充分满足了职工的文化需求,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3、突出趣味性。
市邮政工会通过组织开展职工广泛参与的集体性、协作性强的趣味活动,增强了文体活动的辐射面。比如,遂宁市邮政局组织开展的中国象棋、乒乓球、斗地主、拔河、迎新春游园活动等,激发了职工的潜能和自我超越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4、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2009年9月26日,遂宁市邮政局工会根据职工的兴趣爱好,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市局、市局工会在新落成的职工活动中心举行了“庆国庆乒乓球、象棋、斗地主”比赛,参加比赛的裁判员、运动员共计80余人。让越来越多的职工加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极大地方便了职工在班前班后就近健身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职工之间的交流,展示了邮政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
关键词:职工;队伍;素质;途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培训,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推进职工知识化进程,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创新之路。
一、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主要意义
1、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是企业持续、和谐发展的需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最具决定性的力量。目前,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生产管理中应用的科技含量也逐渐提高,企业职工不能单单是一名体力劳动者,而且还从事部分脑力劳动,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本增值,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将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职工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工作业绩和服务质量,也制约和最终决定着企业持续、和谐发展。
2、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安全平稳发展的需求:随着企业对生产装备的不断投资、技术改造,企业安全平稳运行是企业发展首要前提,这就要求有一只整体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作为企业安全平稳生产运行的主要保障。
3、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也是职工发展的个人愿景:随着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设立相应的高技能岗位以及待遇逐步提高,职工自我学习意识也逐步增强,作为一名职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才能取得相应的薪酬。
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职工队伍,是新形势下企业持续、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呢?我们根据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结合我们工作的实践讲几点粗浅的认识。
1、增设高技能岗位,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以物质形式激励职工学习积极性。近几年,我们根据单位的生产实际,分别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操作工人设置了主任技师、责任技师、操作能手等岗位。主任技师、责任技师条件:(1)取得应聘职业(工种)技师职业资格;(2)代表了单位在本工种最高技能操作水平;(3)能承担分厂安排的本工种技能操作疑难问题的处理和技术攻关工作;(4)工作积极主动、爱岗敬业,在创新、创优、创效方面作出新成绩,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操作能手条件:(1)取得应聘职业(工种)高级工及以上技术等级证书;(2)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和较强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解决本工种关键性技术操作问题和生产中工艺难题,并有一定技术攻关能力和革新成果。(3)能承担本单位安排的本工种技能操作疑难问题的处理和参与技术攻关工作;根据岗位设定相应的岗点工资。同时,在选拔过程中,对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个人述职、民主评议以及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取得荣誉、技术成果进行综合考评,竞聘上岗。同时,对竞聘上岗的人员进行年终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取消相应的高技能岗位。通过几年来的实施效果,职工队伍的学习热情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职工的竞争意识。2、创新活动载体,提高职工的竞争、学习意识。创新职工活动载体,也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在职工创新活动中,我们分别对岗位职工分工种,以技术对抗赛的形式,每年组织职工进行技术对抗赛,选拔优秀的技术工人,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在考评高级技师、技师等方面,作为量化考核分的主要依据,增加相应的量化考核分。同时,在职工中开展“五小成果”展示以及职工在实践工作中对设备、工艺流程进行的技术革新改造成果进行评比展示,进一步提高职工参与生产、管理生产的积极主动性。
3、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为职工学习提高良好的学习环境。针对岗位多、设备多、流程复杂的特点,我们积极开拓创新职工教育模式,分别根据各单位的生产实际,开创了把优秀职工现场操作拍成DV片,制作成“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技术开发“岗位技能培训/测试系统”以及网上岗位练兵系统等多种多样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职工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运用逆向思维法,专门录制违反安全法规和故障处理误操作等内容,组织职工通过观看录相寻找问题,自我反思,自我定位,切合实际地找出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达到了学习与思考同步进行的目的。其次针对岗位培训初期,职工对岗位应知应会、应急预案的内容只是死记硬背,不了解,不会运用的情况,采取了“带着问题进课堂”的方式,围绕为什么制定和如何制定应知应会、应急预案,以及这样制定解决了什么问题,避免了什么现象等,进行座谈和现场实践分析,使职工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增强对突发事故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
4、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形成独具特色的职工素质提升长效机制。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考核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有效性。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评定职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职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职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职工的过程。这些做法,均有效激发、调动了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取得的效果
1、职工队伍素质整体提高。目前,职工队伍中,高级技师6人,技师42人,高级工325人,通过各种形式为搭建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平台,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学习热情。
[摘要]现代教育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美术教育是在多个层面教育与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美的真谛,这需要美术教师素质不断的提高。
[关键词]美术、教师、素质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对人民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美术教师的素质就表现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开发意识
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拥有一套适合自己,适合学生,适合环境的行之有效的课程素材,才能更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趣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二:科研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为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能力,那种“教教材”的“教书匠”的传统做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迫切地呼吁着教师的创新智慧。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教师也是工作群体的一员,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教育是不仅涉及学校,同时还涉及到家庭及社会,所以教师还应具备有与家长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形成教育全面进行有效地工作。
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势在必行。结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五:学习能力
本文从范德海德政策建议谈起,对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做了粗线条的探讨。认为:制度制约政策,制度对政策是真包含关系;同时,政策的特性决定它并非被动适应制度,而是对制度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另外,本文还认为:政策主体对制度有很大影响,在一项制度刚刚被选择及创立阶段,这种影响大部分是正面的;在一项制度已经完全成熟和略显僵化时,政策主体许多时候对制度起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制度的冲击力相当大。
引言
1902年,在泰国政府供职的一位叫J.霍曼?范德海德的荷兰著名灌溉工程师提出一项政策建议:在泰国湄南河畔的猜那兴建一座大型水坝,并随之提出方案。湄南河谷中央平原当时是泰国出口支柱大米的主要产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有必要适应这块土地地势坦荡但需加强灌溉的特点,修建一座大坝和广泛的运河网。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议及设计方案正是适应这一需求而提出。但从1902年底到本世纪末1909年间,虽然他屡次向政府官员阐述建议并辅以一项周密的计划论证建议,该计划内含政府财政成本和效益(增加了土地税、水费)的估计数,并用社会成本及效益分析框架作分析,认为:该工程能给泰国带来大量的净社会利益。但是,直到二战后,这项政策建议才真正成为泰国的灌溉政策之一。
为什么给社会带来净利益的公共政策不能被采用?为什么最终在二战后这项政策建议最终上升为政策?事实上,可以提出这种疑问的公共政策建议相当多,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议只不过是众多命运乖蹇政策中的一个例子。在这里,政策不仅仅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更大范围的制度的问题。本文将以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议为例,分三大部分来探讨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问题。第一部分将探讨制度对公共政策的制约关系;第二部分是公共政策对制度的影响;第三部分则探讨政策主体对制度的作用。
一、制度制约公共政策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到今天的市场经济制度,制度都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却的。而政策与制度一样,也是与人类社会发展伴始终的。制度、政策都是起源于人类自身利益的需要,但具体的产生方式、作用并不同。
首先,个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追求目标是理性的,他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是理性人。但理性人不等于正确的人,再加上诸如信息不对称、成本损耗等等客观因素,个人利益最大化往往不能实现。适当的制度安排可以弥补个人理性的不足,弥补一些客观因素的负面作用,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得到尽可能的实现。但制度出现,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需在其框架内细化、归类,制定各种政策来辅助实施。这样,政策就产生并发挥作用了。
其次,个人虽是理性人,但理性并不能弥补他自然性上的缺撼:个人的生命过程及生活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他无法预计生老病死,也无法预计天灾人祸。单个人在自然面前是脆弱的,需要合作来减低这种不确定性。而合作使人成为社会人。适当的制度安排可以使社会人的合作更趋合理,更有利于个人在幼年与老年获得生存保障,更有利于人避免一些天灾人祸,并使自己有能力应付一些不可抗力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但至于怎样合作,怎样使幼年与老年获得生存保障,怎样应付灾难,则是政策所面临的问题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制度呢?制度如何制约、真包含政策呢?
制度,通俗而言,就是社会中单个人应遵循的一整套行为规则。更确切的说法,本文采用美国的经济学家道格拉思?诺思的定义:制度提供框架,人类得以在里面相互影响。制度确立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准确地说,构成一种经济秩序……制度是一整套规则、应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在诺思的定义中,制度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但同时,制度又是规则、要求和行为规范。因此,制度不外乎是各种具体存在的行为规则、规范的合体。政策作为规划、社会目标、议案、政府决策、计划、项目等多面体的表征词,自然而然不会脱离制度框架,而是从属于制度框架。
由于制度并非是单一形式的,具体的罗列会使制度显得纷繁芜杂。这种情况并非制度分析家们所愿,因此,制度分类是很有必要的。而政策与制度的真包含关系也主要体现于此。
诺思的分类方法,是把制度区分为宪法秩序、操作规则和规范准则三大类。同时,他又指出:这三类并非断然分开,分界线并不明确。
第一类是规范准则。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制度,它们涉及到“文化背景”(拉坦语)与“意识形态”(诺思语)。它们是宪法秩序、操作规则的背景材料和渊源。这一类制度包括社会所处的阶段、文化传统、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心理因素等等。它们常常是非明文规定或非条例化规定的,但却使社会上的人们在潜在的国家强制力下潜移默化。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得到确定。这类制度的特点是“根深蒂固”,变化缓慢,变动不易。
第二类制度是宪法秩序。诺思认为:宪法可以定义为对管理的条款与条件(集体选择)的规定,这里的管理包括规则的制定、规则的应用和规则的坚持与评判。这一类制度规定确立集体选择的条件和基本规则,这些基本规则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础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Davis与North)。人们一般称之为立宪规则。这些制度一经设定,非经特殊而谨慎的程序,如集体选择的条件等等;非经特殊的紧急情况,如战争、等等,它们不可以变动。当然,这种不可变动并非绝对,只是相对一个长远期而言的。就长远而言,没有一种制度是不可变动的。
第三类制度是操作规则。这类制度是在宪法秩序的框架中创立的,是宪法秩序的具体安排。它包括法律、法规、社团、合同以及政策等等。制度制约公共政策也主要体现于此。政策作为依宪法秩序而制定的具体安排,它的产生、制定、执行无一不受到宪法秩序的约束。弗农。拉坦认为:1、宪法秩序可能有助于自由地调查与社会实验,或者可能起到根本性的压制作用。2、宪法秩序直接影响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立法基础的难易度。3、宪法秩序影响到公共权力运用的方式因而影响到由公共政策引入经济的扭曲的类型。如果这些扭曲很大,则市场便会显示出引入的制度变化将发生方向性错误。4、一种稳定而有活力的宪法秩序会给政治经济引入一种文明秩序的意识――一种关于解决冲突的基本价值和程序上的一致性,这种意识会大大减低创新的成本或风险。正是由于拉坦的这四个宪法秩序的观点,政策作为一种操作规则,必然受制于宪法秩序安排。
由以上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对政策是制约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在“根深蒂固”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宪法秩序这一类制度首先得得以安排。由于这些“确立生产、交换、分配的基础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的指导性、宏观性及缺乏可操作性,政策就来执行操作任务。各种政策把宪法秩序具体化,并在实际执行中不断完善,逐渐上升为法律、规章;体现到人与人的合作关系,则表现为带有经济意味或政治意味的组织、合同、社团等等。而各种政策在制定、执行时又不可逾越“基本规则”的限制,它们在制度框架中“生根发芽”,用具体规则充实整个制度。政策是制度的附生物,随制度的产生而产生,也随制度的消亡而消亡。同时,由于制度的指导性及难变动性,有些政策建议虽是可行的、有收益的,但由于制度间的相互牵制,建议不能上升为政策。
我们回到前文的范德海德政策建议上去,查看一下当时的属制度范畴的背景材料:19世纪末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泰国作为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市场,也是一体化中的一员。国际大米价格的上涨,使泰国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从而引起地价实际上涨;泰国政府采用农业研究和灌溉投资的对策来干预地价上涨;同期,泰国一直面临帝国主义侵略的威胁,军政机关投资和相关基础设施(如铁路)投资也需增加;另外,当时泰国王室及政府高层官员拥有的绝大部分土地在另一Rangsit区,一旦灌溉政策实施,农民会大批从Rangsit区迁往湄南河谷中央平原,政府高层官员的既得利益就会失去。
从这份背景材料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泰国当时的制度中的两对矛盾:其一为国家安全制度与国家经济发展制度间的矛盾;其二为保护社会中上层人物与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清楚地凸显出当时泰国制度框架中的牵制关系。安全要高于部分经济利益,已受益者不会放弃既得利益,二者一结合,契合点就是给社会带来净利益的好政策在制度框架中的牵制作用下被无限期延长。
二、政策影响制度
政策从属于制度,在制度框架中生成与运用。但政策的特性决定了它并非被动的适应制度,它也不仅仅只有利于制度框架的完善,它还会积极或消极地在制度框架内发生量变,最终促使制度变迁、达到制度创新。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政策能动的反作用于制度。
至于政策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由一定的主体作出,同时对一定的客体产生了一定影响的要求、希望、规定、强制等等都可以被视为主体的某种政策”。政策源于人类自身的切身需要,但它产生于人类在解决比较现实的问题的时候,它是在制度形成后或逐渐形成期中的具体操作。较之制度,它更具有行为特征。而政策的确切定义比较难用精确的语言说明。就众多公共政策学家的观点来看,主要有四种极具代表性的说法:
其一,以哈罗德?拉斯维尔为代表,认为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这种观点强调了政策行为的设计和目标功能。但缺乏具体做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其二,以戴维?伊斯顿为代表,认为政策可视为一种权威性的社会价值分配方案,对某一具体政策而言,这种价值分配将在与政策相关的目标群体范围内进行。这种观点强调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但忽视了政策的创造功能。
其三,以托马斯?戴伊为代表,认为政策是政府意志的体现,是政府选择作为与不作为的行为。这种说法强调政策是一种政治行为,强调其实践性。但忽略了作为不一定是政策,或许只是一种“做法”。
其四,以詹姆斯?安德森为代表,认为政策是政府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一个过程概念,表现在政府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可操作的活动。这种观点强调政策的实证性和动态性。但忽视了政策执行过程的重要性。
事实上,政策不仅仅是计划和目标,也不等同于价值分配,更不等同于政治行为,同样也非只是操作性和动态过程。政策应当是它们的集合,以上四种观点只不过是政策不同层次的形态表征而已。政策是制度框架中的“砖石”,它是“广义的规划”。这种广义的规划是灵活多变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政策由于其“潜移默化”的特征,使它又成为相对恒定而持久的政府决策。这是政策的本质属性。与政策的起源密切相联,政策是人与人合作中的一种“契约”,是有关集体成员的一种默契,是要求所有成员在给定的环境中能预测其他成员的行为准则。但这种政策又不等同于法律、法规。虽然法律、法规也近似于一种“契约”,也可以在给定环境下预测他人行为,但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契约将会受到多大程度的惩罚。但同时也如第一部分提到的,许多政策会逐渐上升为法律、法规。惩罚程度会被明确规定。在大多数情况下,政策与法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分,甚至可以说法规、法律是政策的法律形态。
很明显,从上面可以看出,政策具有目标特征、行为特征、灵活多变特征、实证特征以及法律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征,决定了政策是能动的反作用于制度框架的。
(一)、政策具有很强的目标特征。它是为了解决人类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在制度框架下细化的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其内容形式,然后加以执行、评估等等。在执行过程,要多方考察,看它是否偏离原来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种很强的目标特征,原有制度得以强化,制度框架得以完善。也同样是由于很强的目标特征,政策在执行、反馈中也会波及到原先目标,会使政策执行主体意识到目标的欠缺或偏颇。经过一系列程序,使目标有所纠正,进而巩固和完善制度的分目标。
(二)、政策的行为特征是指政策本身是在实践中完善、成型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任何一项政策制定出来都不是面面俱到、事事料到的。因此政策的最终成形是人们在实践中加以操作并完成的。但这种行为特征不仅仅是一种被动执行行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执行的。因此政策虽有目标,但为了更趋于理性化,往往在政策执行中变动目标,甚至影响其他目标,为制度增加新鲜“血液”,促进制度创新。
(三)、政策的灵活多变特征,是相对于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较长期稳定性而言的。由于政策是为制度服务的,制度变迁必然会引起它的变动。但同时由于其灵活多变,也就是执行反馈的灵活性,使它更容易促使正处于量变最高点的制度走向质变,使制度创新得以实现。
(四)、政策的实证特征是指政策作为一个完整的从发现政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评价各个方案――选择最优方案――执行所选方案的活动过程。由于这个过程的逻辑性很强,大多数政策相对于制度要求是比较合理和可行的,可以称之为“好的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正确发现问题就可以有正确的解决方案。政策主体往往由于自身的因素,如素质、信仰以及心理等等,另外加上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认识等等的不同,政策极有可能是无效率的,是“坏的政策”。只要这个“坏的政策”实行时间足够长,就可能严重影响制度安排,不是破坏,便是突变,进而影响到制度变迁。
(五)、政策的法律特征是指政策逐步完善,逐步合理,可以上升到法的阶段,成为法律或法规。政策的法律特征在人类的政治发展过程是相当普遍的。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权力无论在法理上还是现实中都是为少数人垄断的。这少数人提出的政策甚至不需要任何程序就可上升为国家法律,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这种“金口玉言”式的立法状态,政策更多的以法律、法规形式出现。这一方面促进了制度框架的巩固,但同时也使得制度框架变得僵化起来。人们的意愿往往不能实现,而改变起来又不容易,各种制度安排间必然会产生不均衡,从而引起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用诺曼.尼科尔森的话来说,就是:“制度变化正是依存于政治和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政治经济’事件”。
我们再回头去看范德海德政策建议。在这项灌溉政策中,目标是相当明确的:为给湄南河谷中央平原提供灌溉服务,给泰国带来大量的净社会利益;行为特征则体现在这项政策是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提出的,即怎样对付大米出口激增后土地价格的上涨问题;而其动态或实践性则体现于这项政策从开始到论证结束后,范德海德设计方案的出台。因此,这项灌溉政策建议虽然在1902年到1909年间屡遭否决,但其生命力却很旺盛。各个制度安排间的相互牵制,虽然有暂时的妥协――灌溉建议不被接受。但是,在出现新的制度安排,即二战后世界和平趋势加强,亚洲地区民族国家逐渐独立,开始谋求自身的发展,同时,世界银行也给予相应的支持,这项孕育在旧制度内的政策建议终于被采纳执行,范德海德设计的水利工程也终于得以完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固然不能说灌溉政策极大地影响了制度,但作为一个“好政策”,它确实是在影响着关键性的经济制度的运行的。它开始没有被采纳实施,但在无形中,并没有人否认它的真正价值。
三、政策主体对制度的影响
制度是一个社会中单个人应遵循的一整套行为规范,而政策则是在制度框架下行为规范的细化与执行。政策体现并执行着制度。而政策是由人制定并执行的的。一般而言,政府的高层官员以及官方机构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主体。我们把他们称之为政策主体。不可避免地,政策主体要对制度框架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通常情况下,政策主体对制度起正面影响,他们在维护、巩固和完善既有制度。然而,一旦负面影响出现,由于政策主体的特殊地位,将会对制度产生极大冲击力。本文中主要探讨政策主体对制度的负面影响。
(一)、依据西奥多?洛伊的类型学,政策可以分为分配政策、再分配政策、调控政策、和基础性政策。诺曼?尼科尔森分析,这种类型划分的标准有两个:
(1)、强制的程度。
(2)、对个人影响的直接程度(相对于个人选择的环境)
也就是说,个人在运用公共权力对政策进行选择时,他会考虑到这种政策的强制性有多大,更重要的是对他自己直接或间接的收益或限制为多大。这两个标准,决定了政策主体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并非是十分顺从、一心一意的服务于大的制度框架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曲解目标,变动执行。其后果就是需要有另外的制度安排来协调这种不和谐。
制度变异应运而生。而这种变异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
(二)、制度对政策具有真包含关系,使得政策主体与制度的关系相当微妙:政策主体更类似于制度框架中众多的“建筑工人”,而制度则类似于“建筑工程师”。本来一座大厦的设计、指挥是由建筑工程师来进行的,但由于“制度”在此等于一个盲人工程师,他心中有数,也会有别的工段长给他介绍情况,但还由于看不到真实的大厦进展情况而有些束手无策。而建筑工人则一方面按工程师的设计进行,以免大厦全倾伤及自己,另一方面又会考虑到各自的利益,或偷工,或减料,这种集体选择方式产生了异化。再加上集体选择本身的局限性,如从众、冒险心态等等,从而造成“政策主体”中集体选择相当困难,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妥协的后果就是制度内部的不均衡,制度逐渐发生变迁。
(三)、政策对制度的能动的反作用,使得政策主体在保护原有制度和反对原有制度上具有很大的主动权。一个政策问题产生后,由于其触及到制度框架或制度框架中其他具体制度安排时,政策主体认为有必要介入时,政策问题就会被立案及至制定对策并付诸实施。一般而言,介入的必要性取决于国家本身的费用利益计算,其中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取向。但由于制度本身具体条件的约束,首倡政策的主动权一般都掌握在政策主体手中,而非一般的看到此项政策优势的普通人手中,所以在一项有利于制度框架稳定和逐步创新的政策建议提出来后,由于政策主体的倾向性不同,这项政策建议并不一定能上升为政策并执行。可以说,政策主体的作为与不作为对制度变迁也有很大影响。
(四)、制度框架的庞大,制度安排的繁多,必然使各项具体制度间产生一些“真空”地带。这样,对那些属于精英类政策主体而言,就会看到如何使自己制定的政策更有利于自身的利益的机会。虽然在公共行政领域内政府机构应以追求社会效益、维护公平与正义为目的,但作为政策主体的是人。人不可能个个都是高尚的,在一个以维护上层人员利益为目标的制度框架中,政策主体极可能钻政策“真空”的空子,制定一些貌似合理而事实上不公平的政策,也会否决一些貌似与大目标有冲突而事实上很合理的政策,进行政策“寻租”。这种现象更常见于发展中国家。产生这种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制度原因,正如美国政治学家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人指出的那样:
(1)、发展中国家的执政的政治集团和军事集团往往具有集立法、行政、司法、经济、军事、舆论等权力于一身的倾向,这一方面使得国家的政府部门迅速膨胀,助长不负责任和办事不求效率的作风;另一方面形成政权部门对于经济过程的过多干预,甚至出现政治和军事集团代替经济部门作出经济选择的情形。
(2)、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不得不较多考虑满足社会基本的生活生产需要而实行无偿或低价的物品与服务的分配,另一方面有往往无暇顾及各方面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政策主体更多强调职业道德自我约束而较少重视法规的管束。从而为这些人“寻租”提供机会。
(3)、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往往过于单一化,不允许具有共同体特色的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的存在,即使出现了自发的共同体公共组织,也常常由于缺乏法律保护而遭夭折;共同体为自身提供公共物品的努力也可能遭到政策主体的反对而失败。
以上谈论的都是政策主体对制度的负面影响。当然,我们不会否认政策主体的正面影响是主流。只是政策主体事实上也是制度创立与选择的主体。一旦负面影响产生,就不仅仅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波及制度本身。研究其负面影响远比说明正面影响有用的多。在制度创立初期,政策主体会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维护和巩固制度,使制度框架更加完善。但如同任何新事物一样,一旦制度完全定型,人们就会熟视无睹,他们会寻求一种制度框架中的个人发展。所以政策主体目标异化,政策主体与制度主体(主要指制度的创造、选择者)已经分离,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促使制度变异。
泰国湄南河畔的灌溉建议事实上就是由非政策主体提出、但遭政策主体否决的一项政策建议。政策主体即泰国政府的高层官员们在Rangsit区拥有大量土地,在Rangsit区,政府曾做过大额灌溉投资,兴建Pasak水利工程,同时,该区还是泰国第一座水稻试验站所在地。不言而喻,泰国高层政府官员是原先灌溉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对原先的政府采取的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政策是满意的。他们对旨在维护他们上层人员利益的制度的政策是同意并执行的。但到范德海德水利工程建议提出后,这项工程虽然有利于全社会收益,但由于它触动了政策主体的利益,这种干预影响损及政府要员的利益时,这项政策建议就只能是建议,而不能上升为政策。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影响,使得泰国原先的制度已经变迁,政策主体也不在是Rangsit区的收益者,权衡考虑,这项政策建议才真正成为政策。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