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护士防护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21 19:20:05

序论:在您撰写护士防护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护士防护论文

第1篇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致病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致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护士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在日常工作中,临床护士每天都会接触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但目前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工作中接触的各种传染源防护意识不到位,使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威胁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显得尤为重要。现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并提出相应防护对策。

1一般资料和方法

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47例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

2结果

职业暴露主要分布:急诊7例、门诊6例、病房22例(其中实习生2例)—锐器伤发生35例,污染血液喷溅12例。

3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3.1针刺伤针刺伤是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国内职业针刺伤发生率为80.6%,其中74.5%为污染针头所刺伤,护理工作中针刺伤造成职业损伤引发血源性感染危险最严重,其中最常见的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爱滋病等。

3.2化学因素护士在配制各种化疗药物时,药物颗粒释放到空气中,部分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被人体吸收,可引起脱发、白细胞下降等。

3.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危害护士的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和通过与传染病人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致护士感染。

3.4社会心理因素目前,住院病人数大于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护士与床位比例未达标,形成了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如超时的走动,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弯腰用力不当,易造成肌肉骨骼的损伤、腰椎间盘的膨出或脱出等。同时护士在家庭、单位担任不同的角色,承受来自病人、家庭、社会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易造成免疫力低下,更易感染疾病。

3.5护士自身因素护理人员本身防护意识淡薄。比如针刺伤的发生原因往往是由于一些护士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时不习惯戴手套,对针刺伤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等造成的。

4加强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

4.1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关键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使每名护士真正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性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4.2加强锐器伤的防护管理特别是抽血针头、注射针头、安瓿等刺伤。工作中应注意预防,及时处理锐器物品。使用锐器盒收集锐器能有效地预防锐器伤,有报道:使用锐器盒收集锐器可使锐器伤发生率减少50%。

4.3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预防感染的最简单、最有效的防护措施,但也是护理工作中最易忽视的环节,护士必须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护理操作前要彻底规范洗手。同时规范着装,可以防止护理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污染。

4.4强化标准预防理念标准预防是WHO推荐预防医患间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方法。护士应当学习、应用标准预防的措施。标准预防强调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要进行隔离。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手术室、产室、ICU的护士要更多地进行标准预防。

4.5药物伤害的预防,强化护士对化疗药物的防护意识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和护士操作时,应戴好口罩、手套、帽子、防护衣。配药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有条件尽可能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定期检测空气中药物浓度,严禁超标。如果操作时不慎将药物溅到皮肤或眼睛时,应及时用清水彻底冲洗。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防止外溅。注意通风,祛除消毒剂残留在空气中的浓度。

4.6加强对医疗废物及一次性医疗用物的管理病人用过的棉签、棉球、敷料等要装入密闭黄色垃圾袋内。针头、安瓿等,放于专门的锐器盒,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按要求包装,并按当时卫生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李晓红,潘敏琴.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9):3115.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关于内科护士巡视病房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巡视病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士及时主动地巡视病房,有利于随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输液不良反应等情况,并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我院16个内科病区的临床护士巡视病房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相同病区的临床医生下达护理级别医嘱的依据进行了评估,旨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16个内科病区工作的160名轮班护士,女性,年龄18~55(26.07±5.18)岁。文化程度:本科64名,大专48名,中专48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8名,主管护师42名,护师46名,护士10名,合同护士44名。选取上述16个病区工作的120名临床医生,其中男65名、女55名,年龄24~59(38.03±9.99)岁。文化程度:博士5名,硕士48名,本科67名。职称:主任及副主任医师32名,主治医师40名,医师48名。

1.2 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对护士和医生进行调查,护士问卷内容包括各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实际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未按要求巡视的原因;医生问卷内容包括各级护理内容了解情况,下达分级护理医嘱的依据。每张表上有填表的简要说明,由调查者发放并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方法,发放护士及医生调查问卷共280份,待全部填完后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对所得数据采用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护士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情况及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 160名护士仅16名(10.00%)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不能按要求巡视者均为不能达到一级护理的要求,即每15~30分钟巡视1次[1],其原因见表1。

 

2.2 医生对分级护理内容的认知情况和下达分级护理医嘱的依据 病房医生下达分级护理医嘱较多是依赖于工作习惯(84名, 70.00%),依赖主观判断者24名(20.00%),仅有12名(10.00%)是依据患者的病情等客观条件。医生对分级护理内容的认知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护士不能按要求主动巡视病房的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示,仅10.00%护士能按护理级别的要求巡视患者,90.00%护士不能按一级护理的要求进行巡视,护士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包括医生及护士两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3.1.1 分级护理不当影响护理工作的严谨性 表1示,100%护士反映护理级别与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不一致,表2结果示,医生对分级护理相关内容认知情况不容乐观,仅16.67%~23.33%医生了解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和护理级别是按患者病情轻重确定,76.67%~83.33%医生部分了解或不了解;而医生下达一级护理医嘱时,20.00%医生是依赖主观判断,并没有考虑患者客观存在的护理需要,70.00%的医生依赖于工作习惯。笔者对调查科室的一级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一级护理患者占住院患者的90%以上。面对众多的一级护理患者,护士的劳动强度加大,护士无法按一级护理的要求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且护士觉得对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强的患者实施相应级别的护理没有实际意义。长此以往,护士对不按相应护理级别护理司空见惯,对护理规范和制度产生麻痹思想,降低了对巡视间隔时间、病情观察、活动范围的限制等一些必要的护理措施的重视,使真正需要一级护理的患者不能得到相应的护理,一级护理只能流于形式。易使护士滋长不严谨的工作作风,导致护理质量滑坡。当患者对名不符实的一级护理收费提出质疑时,必然会引起护理纠纷。

3.1.2 护士依赖陪护及传呼器 目前医院对陪护的管理不到位,科室也难以控制陪护的出入,随着患者陪护的增多及床头现代化呼叫系统的配置,分别有90.97%、89.58%护士对陪护及传呼器产生依赖。护士认为患者病情变化、输液故障或其需求都可以通过传呼器或陪护传达。

3.1.3 护士人员缺编 58.33%护士认为各病房护士编制达不到标准要求。按医院管理学的标准,普通病房床位、护士比不应小于1∶0.40,而大多数医院达不到这个要求。我院床位、护士比是1∶0.33,加之地市级医院的患者治疗以输液为主,尤其是1名护士值班时,全部时间用以治疗性操作,根本没有巡视病房的时间。

3.1.4 护士缺乏责任心 38.19%护士认为,护士责任心差是导致巡视病房不到位的原因。责任心是护士言行在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利及需要的关爱和关注中的具体体现。如果护士责任心差,既使人员不缺编,也难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尤其是年轻的合同制护士,由于医院聘用制度不健全,其工作待遇低,易使她们出现不稳定的工作情绪,缺乏职业责任感。

3.1.5 护士分工不明确 16.67%护士认为护士长排班分工不明确,奖罚不兑现,及时巡视病房也得不到表扬,不巡视的也没得到批评,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

3.2 对策

3.2.1 完善医院继续教育 医学院校教育应增加相关护理学科

摘要时刻规范她们的一言一行,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职业形象,经常给予奖励和鼓励,使她们锻炼成优秀的护士。

3.2.2 加强分级护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患者住进医院后,医患之间的契约建立,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护理服务需求,而告知服务要求是护士必须履行的义务,护士有责任将分级护理的具体要求告诉患者。科室可实行分级护理公示牌,使患者了解分级护理内容,发挥对护理工作评价者的作用。另外,建立一级护理巡视卡和输液巡视卡,将卡片放在患者床头袋内,巡视1次在卡片上记录1次,签名签时间,输液巡视卡上还要注明已输入的液体量,以利于患者及陪护的监督,尤其对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加强监督,能对制度的落实起到控制作用。

3.2.3 控制陪护率 医院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陪护管理措施,使陪护率达到标准。医院的硬件设施应采取人性化管理,切实解决患者的饮食、探视等问题,规范食堂管理,严格按患者的饮食营养要求将可口的饭菜送到患者床头,安排好陪护的住宿供餐,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这样既有利于病房管理,又可避免探视人员过多造成医院感染。

3.2.4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护士长排班要合理,目标要明确,要勤检查、勤督导,运用经济杠杆将工作业绩与奖金挂钩,拉开档次,奖罚分明,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1.

[2]徐微,张敏.论医疗民事责任的判定[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11(2):100-103

第3篇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内科护士分级护理巡视病房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内科160名临床护士和120名临床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有9个方面,并且受医生、护士本身、陪护等多方面的影响。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分级护理内容的学习,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护士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建设与提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及满意度。

巡视病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士及时主动地巡视病房,有利于随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输液不良反应等情况,并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我院16个内科病区的临床护士巡视病房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相同病区的临床医生下达护理级别医嘱的依据进行了评估,旨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我院16个内科病区工作的160名轮班护士,女性,年龄18~55(26.07±5.18)岁。文化程度:本科64名,大专48名,中专48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8名,主管护师42名,护师46名,护士10名,合同护士44名。选取上述16个病区工作的120名临床医生,其中男65名、女55名,年龄24~59(38.03±9.99)岁。文化程度:博士5名,硕士48名,本科67名。职称:主任及副主任医师32名,主治医师40名,医师48名。

1.2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对护士和医生进行调查,护士问卷内容包括各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实际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未按要求巡视的原因;医生问卷内容包括各级护理内容了解情况,下达分级护理医嘱的依据。每张表上有填表的简要说明,由调查者发放并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方法,发放护士及医生调查问卷共280份,待全部填完后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对所得数据采用统计描述。

2结果

2.1护士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情况及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160名护士仅16名(10.00%)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不能按要求巡视者均为不能达到一级护理的要求,即每15~30分钟巡视1次[1],其原因见表1。

2.2医生对分级护理内容的认知情况和下达分级护理医嘱的依据病房医生下达分级护理医嘱较多是依赖于工作习惯(84名,70.00%),依赖主观判断者24名(20.00%),仅有12名(10.00%)是依据患者的病情等客观条件。医生对分级护理内容的认知情况,见表2。

3讨论

3.1护士不能按要求主动巡视病房的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示,仅10.00%护士能按护理级别的要求巡视患者,90.00%护士不能按一级护理的要求进行巡视,护士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包括医生及护士两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3.1.1分级护理不当影响护理工作的严谨性表1示,100%护士反映护理级别与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不一致,表2结果示,医生对分级护理相关内容认知情况不容乐观,仅16.67%~23.33%医生了解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和护理级别是按患者病情轻重确定,76.67%~83.33%医生部分了解或不了解;而医生下达一级护理医嘱时,20.00%医生是依赖主观判断,并没有考虑患者客观存在的护理需要,70.00%的医生依赖于工作习惯。笔者对调查科室的一级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一级护理患者占住院患者的90%以上。面对众多的一级护理患者,护士的劳动强度加大,护士无法按一级护理的要求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且护士觉得对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强的患者实施相应级别的护理没有实际意义。长此以往,护士对不按相应护理级别护理司空见惯,对护理规范和制度产生麻痹思想,降低了对巡视间隔时间、病情观察、活动范围的限制等一些必要的护理措施的重视,使真正需要一级护理的患者不能得到相应的护理,一级护理只能流于形式。易使护士滋长不严谨的工作作风,导致护理质量滑坡。当患者对名不符实的一级护理收费提出质疑时,必然会引起护理纠纷。

3.1.2护士依赖陪护及传呼器目前医院对陪护的管理不到位,科室也难以控制陪护的出入,随着患者陪护的增多及床头现代化呼叫系统的配置,分别有90.97%、89.58%护士对陪护及传呼器产生依赖。护士认为患者病情变化、输液故障或其需求都可以通过传呼器或陪护传达。

3.1.3护士人员缺编58.33%护士认为各病房护士编制达不到标准要求。按医院管理学的标准,普通病房床位、护士比不应小于1∶0.40,而大多数医院达不到这个要求。我院床位、护士比是1∶0.33,加之地市级医院的患者治疗以输液为主,尤其是1名护士值班时,全部时间用以治疗性操作,根本没有巡视病房的时间。

3.1.4护士缺乏责任心38.19%护士认为,护士责任心差是导致巡视病房不到位的原因。责任心是护士言行在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利及需要的关爱和关注中的具体体现。如果护士责任心差,既使人员不缺编,也难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尤其是年轻的合同制护士,由于医院聘用制度不健全,其工作待遇低,易使她们出现不稳定的工作情绪,缺乏职业责任感。

3.1.5护士分工不明确16.67%护士认为护士长排班分工不明确,奖罚不兑现,及时巡视病房也得不到表扬,不巡视的也没得到批评,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

3.2对策

3.2.1完善医院继续教育医学院校教育应增加相关护理学科内容;对于院内医务人员,应将分级护理制度以业务讲课、院内业务简报、举办教育专栏及护士的宣传教育等形式进行反复的教育和宣传,以保证执行制度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医疗过程中的医护合作协调,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另外,应加强法制教育。医患关系是一种平等有偿的医疗服务关系,医疗服务过程实际是一个履行合同的过程[2],分级护理作为医疗管理制度,在医患之间具有法规性意义,等级护理实施行为主体是护士,非护理人员代替护士进行某些基础护理工作具有不合法性,让患者及亲属承担生活护理及病情的观察实际上是一种违规行为,各级护士要从法律角度提高认识。护士要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文件,做到学法、懂法、守法,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尤其对年轻的护士,除改善她们的待遇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她们,要时刻规范她们的一言一行,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职业形象,经常给予奖励和鼓励,使她们锻炼成优秀的护士。

3.2.2加强分级护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患者住进医院后,医患之间的契约建立,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护理服务需求,而告知服务要求是护士必须履行的义务,护士有责任将分级护理的具体要求告诉患者。科室可实行分级护理公示牌,使患者了解分级护理内容,发挥对护理工作评价者的作用。另外,建立一级护理巡视卡和输液巡视卡,将卡片放在患者床头袋内,巡视1次在卡片上记录1次,签名签时间,输液巡视卡上还要注明已输入的液体量,以利于患者及陪护的监督,尤其对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加强监督,能对制度的落实起到控制作用。

3.2.3控制陪护率医院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陪护管理措施,使陪护率达到标准。医院的硬件设施应采取人性化管理,切实解决患者的饮食、探视等问题,规范食堂管理,严格按患者的饮食营养要求将可口的饭菜送到患者床头,安排好陪护的住宿供餐,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这样既有利于病房管理,又可避免探视人员过多造成医院感染。

3.2.4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护士长排班要合理,目标要明确,要勤检查、勤督导,运用经济杠杆将工作业绩与奖金挂钩,拉开档次,奖罚分明,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对中山市辖区21所医疗机构手术室发放调查表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数据截止到2013年5月31日。调查内容包括3部分:①一般资料,包含屏蔽手术间设置、移动放射设备数量;②放射防护设施(装备)配备情况,如防护屏、防护服、防护帽、防护颈围;③术中使用放射设备时医护人员采取的防护方式。

2结果

2.1设备配有情况13所(61.9%)医院配备射线屏蔽手术间,19所医院(90.5%)手术室配备移动放射设备,9所医院(42.9%)手术室配备放射防护屏,14所医院(66.7%)手术室配备放射防护服,9所医院(42.9%)手术室配备放射防护帽,11所医院(52.4%)手术室配备放射防护颈围。

2.219所医院有放射设备手术室医院防护物品配备情况有13所医院配备射线屏蔽手术间共18间,平均每所医院0.95间;移动放射设备24台,平均1.26台;放射防护屏12个,平均0.63个;放射防护服46件,平均2.42件;放射防护帽20个,平均1.05个;放射防护颈围31个,平均1.63个。

2.319所有放射设备手术室手术人员术中透视时防护方法21所医院共发放调查表210份,回收202份,对其中配备术中放射装置的19所医院反馈的190份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每次术中透视时均使用防护服14人(7.4%),有时用有时不用防护服122人(64.2%),从来不用防护服54人(28.4%),穿防护服不离开手术间47人(24.7%),穿防护服并离开手术间62人(32.6%),不穿防护服时离开手术间129人(67.9%),不穿防护服时回避于放射防护屏后42人(22.1%),均未接受放射防护专业知识培训。

3讨论

第5篇

减少对食管的刺激,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宜,温热要适中。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要少食多餐,禁食干、炸、辛辣饮食。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饮食。

放疗期间的饮食护理

食物温度适宜采取温热进食法,一般为37℃左右。过冷过热均宜刺激食管,而且也有利于食管平滑肌松弛、扩张,减轻进食阻力,防止饮食梗阻。

合适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食管癌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饮食,对保证饮食通畅有明显效果:(1)食管前壁癌,吞咽食物时应采取后倾坐位。(2)食管后壁癌,吞咽食物时应采取正坐位或站位(。3)食物梗阻,吞咽时应采取站位。

进食前的准备工作(1)进食环境的准备选择清洁、舒适的环境进餐,有条件且病情允许可到清洁温馨的餐厅就餐。无条件或病情不允许,也应在进餐前将病室整理清洁,创造良好的氛围(。2)患者的准备首先应保持口腔清洁,可在饭前使用带有香味的牙膏刷牙,然后用温水湿润食管。对于食管水肿者,饭前适当给予解痉止痛剂,如:0.9%生理盐水100﹢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饭前5-10ml缓慢口服。

进食后的护理由于食道癌患者的病灶在食管内,进食后食物残渣容易粘附在其表面,所以饭后需要吞咽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食管。

增加饮水量放射线可抑制唾液腺等消化腺的分泌,从而引起患者口渴「1,因此放疗期间要增加饮水量,每天饮水3000毫升左右。多饮水还有助于毒素排除。

放疗结束后的饮食护理

放疗结束后仍有放射性食管炎反应,饮食护理应尽可能从减轻其反应入手,患者应仍以流食和软食为主,切忌进食过硬的食物,以免引起梗阻或穿孔.

效果评价

本组病例中有66例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进食慎重,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有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食管反应轻忽视了饮食护理,进食硬质饮食,引起了食管穿孔及出血,食管癌穿孔的治疗预后差。

第6篇

关键词:护理纠纷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护士长在管理上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1当好护理业务的专家

护士长不仅要有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业务、精湛的技术。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新理念。并亲自动手解决疑难的护理问题。把好护理业务的关。

2当好护理管理的行家

2.1护理工作规范化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质量第一。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建立在以质量为核心的基础上。

2.2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分析时对事不对人,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是制度制定不合理还是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通过对差错事故的分析,制订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使每个人引以为戒,防止类似差错的再次发生。并长期跟踪,对整改措施作出评价。

2.3建立有效的护理安全体系根据医院制定的各种应急预案经常组织护士学习以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并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护士长要做到信息畅通,经常收集外院、其它科有关护理不良事件的事例、病例,带领护士给合本科情况讨论学习,消除各种不安全的护理行为、倾向及隐患,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4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护士法律意识护理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性的服务。护士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约,每项护理活动无不潜在法律问题。护士承担的责任非同小可,护士必须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并将法律意识时刻贯穿于各项护理工作中,使病人和护士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避免护患矛盾的产生。护士长在狠抓护理质量的同时也应抓紧护士的法律教育。

2.5教育护士做好治疗性沟通治疗性沟通是与病人满怀足度和医疗纠纷发生直接相关的关键因素之一。治疗性沟通已被国内外护理界公认为是最能体现护士职业价值的三大护理行为之一。护士长应加强对护士治疗性沟通的培训。要求护士在治疗操作的过程中穿插健康教育。

2.6转变服务意识开展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合理基本需求,体现出护患主体间的平等与尊重。

3认真做好检查工作

护士长每天应做好病房的动态管理检查每天的交接班工作,特别是夜、白班的交接。每天多次巡视病房与病人交谈。检查护理工作完成的情况。查看有无护理缺陷和安全隐患,发现现问题及时补上。特别是做好危重病人工作的检查。

4认真做好监督工作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减少医疗纠纷的良好保证,护士长要做好护理质量、医德医风的的监督。

5认真做好协调工作

护士长要做好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患者与院内其它相关科室的关系。当发现患者对护理、医疗等有不满或有疑问时要热情接待、耐心询问,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并尽快解决问题。

6注意特殊患者

在实际工作中偶有一些职业特殊、身份特殊、社会背景特殊、心理特殊的患者及家属,这些人往往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点对象。遇到有这种人在科内住院,要及时通知全科护士并教育护士在护理操作及服务态度及言语方面都要谨慎,对他们的过激行为不能产生厌烦情绪,要以平静的心情去对待他们,服务要周到热情,以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

7注意医疗不当的病人

由于医疗上的一些问题最终引发对护理上的不满。有些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有意见或医疗未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时会把这种不满发泄在护理上。遇有这样的病人时,护士不要随便向患者解释病情,任何护理操作都要准确、详细、及时、规范地记录。语言交流要慎重,服务热情周到,对患者一往既如,对患者的怨言不计较,不争辩。当口服或注射一些贵重药品要特别交待病人或家属该药品已使用。做任何护理操作都有要向家属或病人解释目的及告之注意事项。

8注意曾在外院治疗未愈或曾与外院有医疗纠纷或其亲属曾与医院有过纠纷的病人

这类患者对本院治疗、护理知识都非常了解。往往疾病未愈,怨气大,对医院怨声载道,对医疗、护理不放心,疑心大。因此,护理时要时时处处特别小心,做好原始记录,做好每项护理操作后让患者及家属认可并签字,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对其询问的超出护理范畴的问题不做解释,告之其询问经管医生。对它院的治疗、护理不做任何评价。

9注意动机不良的病人

现阶段医疗市场的大环境不良,有些人利欲熏心,加上现行法制的不健全,这些人往往想钻空子。对这些病人我们应多加防范。严格按操作常规执行操作,不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10注意科内几个经常出事的人

第7篇

1.1防止接错患者

①实行腕带识别制度,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先拿手术通知单到疗区与病志核对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再与疗区护士到病房和患者核对,然后呼唤患者姓名及核查患者的腕带,3次核对无误后将患者接到手术室。②患者到手术室后,送到指定手术间,由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以上内容。③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主刀医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

1.2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接送患者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加床档、上下坡时患者应脚在前,头在后,以利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移动患者时车身应固定不摇晃,动作轻柔,防止意外发生。全身麻醉诱导期时护士应陪伴在患者身旁,预防意外伤害发生。

1.3防止不适造成损伤

护士协助患者摆放时,应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手术术野暴露良好,上下肢外展符合生理弯曲角度,骨隆突部位垫软枕,约束固定舒适松紧适宜,以免造成神经损伤,加强术中病情观察及末梢血运,受压肢体给予适当按摩。

1.4防止发生用药、输血错误

①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执行人签名制度,实行责任到人。②熟练掌握各类药品的浓度、剂量、用途及给药方法。③术中用过的药瓶、液体瓶不得遗弃,以便术后与医师进行核对。④严格执行口头医嘱用药制度,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大声复诵1遍,与医师确认无误再执行,并详细记录。⑤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取血时应由在场两人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单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保存期,输血前由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以上内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后保留血袋以便医师再次核对。

1.5防止烫伤、烧伤患者

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刀时,首先要保持手术床单清洁、干燥,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不得暴露在外。其次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电极片应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与远离患者心脏的肌肉丰厚处。检查电源连接正确,防止电灼伤。

1.6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凡耐高温高压的手术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尽量采用一次性物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必须符合医院感染的控制要求。将手术间划分无菌手术间、急诊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先做无菌手术,在做感染手术,以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

1.7防止术中标本、病理错漏

巡回护士负责保管手术下来的标本,将标本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写好的病理标本检验单交专人立即送病理科。

1.8防止燃烧、爆炸意外

手术室护士应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和密闭性。每月对高频电刀、无影灯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测试,维修或更换。熟悉手术室的安全通道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掌握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程序。

1.9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①器械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准备手术器械,并确保性能良好。②实施重大手术、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器械护士必要时参加病情讨论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物品是否齐备及适用。③由专人负责手术器械的养护及保管工作。

2原因分析

对于手术室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存在原因做了以下四方面概括:①护士安全意识薄弱,教育不深入,不落实,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或监控不严。②对手术室业务人员技术或素质要求不严,导致业务水平低,素质差。③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及时发现不安全苗头,未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或措施不力。④手术室工作精神压力大,长期超负荷工作易造成护理人员精力不足、体力透支,是导致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控制措施

3.1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警惕

科室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安全知识,进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熟练掌握各种规章制度。

3.2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体制

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科室护士长对差错事故发生的经过进行记录,查找原因,并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订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3.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素质

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及专业性,加强护士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科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3.4优化组合、合理运用人力资源

科室护士工作安排上做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以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3.5分析原因、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部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分析会,各科室认真分析、制定措施、详细记录、查找工作中不安全隐患、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及整改措施。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