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文教育范文

时间:2022-11-20 02:07:08

序论:在您撰写语文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语文教育

第1篇

[关键词]中专;语文;人文教育

如今的语文教育已被严重边缘化,办学目的日趋功利化的大学本科、专科等高校不重视语文教学。这就是当今语文教育面临的严重危机,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对社会影响更是深远。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要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现状,改变当前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将人文性、工具性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中专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中等阶段,从它的定义来看,清楚的看到中专教育重视的是技术,能学到一门实际、能作为工作的专业技术是每个来中专就读学生的目标。中专目前的办学形式包括:短期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职业教育机构、具有中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等。从这些办学形式和中专教育定义可看出:(1)中专教育的办学目的是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以谋生,语文教育几乎沦为陪衬;(2)来上中专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都成绩不理想,注定了中专学生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这对开展语文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3)这些中专学校的规模和水平良莠不齐,师资力量单薄,不足以高水平高效率的开展语文教育,更无法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明确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中专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对大学本科注重的是能力,对中专高专学生的期望自然是一门实际技术的培养。现如今社会需要全面型人才,不需要你掌握很多种技术,而是要德才兼备。一个人没有技术不要紧,可以慢慢学,但一个人若是掌握了很熟练甚至很强大的科学技术,没有家国意识、没有和谐社会意识、没有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后果不堪设想。语文教学作为灌输精神文明以及传统文明、人文文化的重要学科,中专学校就应该重视语文教育,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中精髓,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及影响,让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高尚的思想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和拥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二、语文教育,教师的素质才是最关键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本身就是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智慧包括人文和思想水平,它有规律,但没有固定之法。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比如他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水平,特别是他自身的文化感染力。培养有德有能的师资队伍是当前高校加强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批精干的人文师资队伍,有着较高水平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不媚俗有品格,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人文魅力和有益的影响。对于从事中专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在兼顾中专语文实用性的同时,把中专语文的人文、思想文化素质培养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能在生活时间中运用到、感受到语文的美丽。

三、要想学生有兴趣,需改变教学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是学习其他知识必要的基础,它能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比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都对其他学科有着直接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学到其他学科无法学到的知识,比如做人的道理,对以后人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萌发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要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角度去安排教学内容,突破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模式,广泛地涉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给学生以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

四、注重实用性,降低难度,与专业相结合

第2篇

【关键词】 课外语文教育 原则

语文教育是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教育这个复杂而完整的大系统中,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

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我们常常重视课内,而忽略了课外语文教育,当今社会进步又带来了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新的要求,这就呼吁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死守课内教育的那块狭窄的阵地,必须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各种渠道和各种有利因素,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从中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使课外语文教育收到全效,必须根据课外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下必要的原则。

一、课外与课内相结合

课外语文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的各种作业练习,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必须尽可能与课内语文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在确定语文课外教育的内容、分量、难度、形式等问题时,要顾及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和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课内已进行过的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才能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如在课内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词掌握学习方法以后,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词展开古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绘画古诗词等系列活动,这样,既将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背诵第二学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既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又让学生在活泼、自主、多样的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发挥特长。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普及,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层次较低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示阅读的方法,并规定其中必读的几本;每个同学每周一练笔;定期举办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语文知识讲座等。如在本学年,我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轮流进行交流,这就是普及。

提高,指的是组织层次较高的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分别吸收有某种语文专长的学生参加,以发展其专长。本学年,在普及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围绕《爱的教育》这本书,成立了摄影小组,用相机拍摄身边的爱的教育;成立了朗诵组,歌颂爱;成立了小记者团,发现身边爱的教育并进行报导,这些就是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

三、尊重志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

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在施教的方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带有较多的强制性,也更强调集中、统一;而后者则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志愿。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宜过多地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应尊重学生的兴趣专长,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创精神。但是,鼓励自主,尊重志愿,不等于放任其自流,要提出必要的要求,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在引导他们进行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外语文教育活动时,我首先对这本书做了介绍,着重突出书中的主人公是和他们一样的四年级孩子,从年龄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先规定好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阅读并写好读书笔记进行交流,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关各类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毫不含糊地要求他们阅读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而具体内容和文字风格,则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爱看一些卡通书籍,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积极加以引导。

四、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这是人们要牢固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必须依循的一条原则。课外语文教育更应熟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让他们在课外语文的实践中,自觉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如教学完古诗词之后,我就古诗词高度精练的语言结合课外古诗词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言——画——情”的小讲座,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看到画面,理解情感,并鼓励他们诵诗,画诗,诉情。这样,就以多种方式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进行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加完美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任务,使语文学科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四有”的新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

【关键词】 课外语文教育 原则

语文教育是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教育这个复杂而完整的大系统中,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

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我们常常重视课内,而忽略了课外语文教育,当今社会进步又带来了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新的要求,这就呼吁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死守课内教育的那块狭窄的阵地,必须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各种渠道和各种有利因素,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从中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使课外语文教育收到全效,必须根据课外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下必要的原则。

一、课外与课内相结合

课外语文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的各种作业练习,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必须尽可能与课内语文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在确定语文课外教育的内容、分量、难度、形式等问题时,要顾及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和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课内已进行过的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才能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如在课内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词掌握学习方法以后,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词展开古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绘画古诗词等系列活动,这样,既将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背诵第二学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既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又让学生在活泼、自主、多样的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发挥特长。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普及,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层次较低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示阅读的方法,并规定其中必读的几本;每个同学每周一练笔;定期举办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语文知识讲座等。如在本学年,我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轮流进行交流,这就是普及。

提高,指的是组织层次较高的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分别吸收有某种语文专长的学生参加,以发展其专长。本学年,在普及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围绕《爱的教育》这本书,成立了摄影小组,用相机拍摄身边的爱的教育;成立了朗诵组,歌颂爱;成立了小记者团,发现身边爱的教育并进行报导,这些就是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

三、尊重志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

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在施教的方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带有较多的强制性,也更强调集中、统一;而后者则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志愿。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宜过多地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应尊重学生的兴趣专长,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创精神。但是,鼓励自主,尊重志愿,不等于放任其自流,要提出必要的要求,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在引导他们进行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外语文教育活动时,我首先对这本书做了介绍,着重突出书中的主人公是和他们一样的四年级孩子,从年龄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先规定好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阅读并写好读书笔记进行交流,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关各类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毫不含糊地要求他们阅读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而具体内容和文字风格,则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爱看一些卡通书籍,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积极加以引导。

四、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这是人们要牢固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必须依循的一条原则。课外语文教育更应熟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让他们在课外语文的实践中,自觉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如教学完古诗词之后,我就古诗词高度精练的语言结合课外古诗词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言——画——情”的小讲座,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看到画面,理解情感,并鼓励他们诵诗,画诗,诉情。这样,就以多种方式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进行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加完美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任务,使语文学科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四有”的新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

关键词:语文

人文性 教学环节

教育,出自心灵,又造就心灵。要是语文教师对学生具有真挚的情感,必能使学生感悟到情真意切。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只有创设了融合的情感氛围,创造了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如沐春风”一般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一次,每一堂语文课,走进语文教育的世界,总有一些伟大的智慧、情感、人格在闪耀光芒,有几多感悟散发着智慧的馨香,有几番寻觅思索启迪着我们的心智。一次次耕耘只为将感动我心的梦想与奋斗去感动更多的年青人,为将使我迷恋的美去迷恋我所面对的年青人,将片片灵感化为丝丝雨露去浸润更多的心田。莫泊桑说:“安慰安慰我吧,娱乐娱乐我吧。使我忧愁忧愁吧。感动感动我吧。让我做做梦吧。让我欢笑吧。让我恐惧吧。让我流泪吧。使我思想吧。”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使语文的工具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融,不能人为地割裂。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确定教材之后,还要研究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语文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在感知理解课文文化内涵的同时,滋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我认为可以咀嚼词句,感悟人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分析、发掘,才能昭显文意,给人教育。如教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一文。作者要表现的是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从哪里感悟这种态度和精神呢?我引导学生认真咀嚼文章,勾画出“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门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词句,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时二十多年方得出的艰辛。由此看到达尔文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还可以领悟主旨,熏陶情操词句的分析只是感悟文章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精神所在,使自身情操得到熏陶。

结合到具体教学中,可以再现文境,诱愫。课文中蕴含了大量积极的人文情操,饱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这些情感如能再现文境,学生的情感就能与作者的情感得以沟通,所以要把文中的境界融入学生脑海中去感受,去领略,从而产生共鸣。还可以借助诵读,感知情愫。诵读是学生感知作品意境,与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学习《滕王阁序》、《前赤壁赋》这类写景抒情的名家名作,其文绘声绘色,传情传形,凝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道德情操;它的语言犹如一杯美酒,甜美浓烈,耐人寻味。课堂上,完全可以借助朗读、听录音、范读、自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获取美感,陶冶情操。

同时,课堂结构要改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教师要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高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等等健康的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师的角色作用于每个学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息量大大增加,能力获得发展。

第5篇

一、语文生活

语文生活是一个新概念,十几年前才由国人提出,较多运用、特别是用于语文教育领域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当这一概念被应用于语文教育领域之后,有人可能会把它同语文这个科目简单地联系起来,以为语文生活就如同语文课堂那样狭窄。其实不然,只要稍微用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教育普及的今天,在语言信息技术广泛介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几乎很少找到完全不使用语言文字的场合。因此可以说,语文生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社会生活之一。没有高质量、高品位的语文生活,就不可能有幸福而和谐的社会生活。认识语文生活的重要性,不仅是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研究者、语文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语文生活虽然包罗万象,伴人终生,须臾难离,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甲,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当然这里所谓的“语言”应作广义理解,不仅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也包括伴随口语的体态表情,伴随书面语的各种符号,失聪人使用的手语,失明人使用的盲文,以及在特殊场合使用的语言衍生品和语言代用品,如旗语、灯语、电报、口令、计算机语言代码等。广义的语言是一个庞大家族,在现实语文生活中,这一大家族的成员或相互配合协力完成交际任务,或在特殊人群、特殊场合中完成特殊的语文任务。当然,这里的信息也是广义的,包括语意、情感等。

乙,通过语言发出信息。人发出的语言信息有两大基本类型:首发型和反馈型。首发型是他人或某社会群体主动发出信息,或者要求信息接收者给以信息反馈,如对话;或者不一定要求信息接收者给以信息反馈,如作家发表文学作品,科学家发表学术论文等。反馈型是对他人发出的信息给出即时反馈或延时反馈。口语对话基本上是即时反馈,信件来往基本上是延时反馈。不过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等新的书面语交流方式,可能有即时反馈、延时反馈等不同情况。

丙,信息加工及知识建构。甲乙两方面是人的外部语文活动,通过这两种“人际交际”的语文活动,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社团与社团的信息交换。丙是大脑内部的语文活动,是信息的内化,通过这种“自我交际”的语文活动,促成人的知识积累与建构、智慧成长与觉悟,完成人生的社会化进程。

现实语文生活中,甲乙丙这三方面往往相互作用、相随而行。获取信息后常要进行信息反馈,于是便有了甲乙的互动。获取信息后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进而将有用信息贮存起来,内化为知识或智慧;这便有了甲丙的关联。发出信息是根据一定的智慧运转程序从大脑里提取出合适的知识,然后进行语音编码或文字编码,配之以必要的体态表情等,发出合适的信息;这便有了乙丙的联袂。

语言生活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职业等,语文生活就存在差异,甚至是重大差异。比如,从出生到大学这一人生时期,语文学习是最为重要的语文生活,这同人生其他阶段的语文生活是不相同的。又如,在利用计算机、手机等现代信息设备进行文字输入、网络浏览、学术报告等场合,会更多地运用到现代语言技术,这种“人—机—人”的交际逐渐成为广泛应用的语文生活。此外,不同职业的人,其语文生活也常各具特性,如语言学家、语文学研究者之语文研究,书法家之读帖弄墨,语文教师之语文教学,诗人之调和平仄韵脚,律师之能言善辩,相声演员之巧抖包袱,如此等等。这些与职业相关的语文特长,成就了各种语文专才。语文学习、语文研究和职业语文等,主要出现在特殊年龄阶段、特殊职业人群和特殊的语文场合,可以称之为“特殊语文生活”。与之相对的是“一般语文生活”。

二、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为了让社会成员适应语文生活、过好语文生活以及培养语言专才而进行的有规划的社会教育活动。理论上讲,决定语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评价语文教育的成功与缺失的依据,以及语文改革的方向与推力,都应当是语文生活。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语文生活,社会对人的语文生活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故而有不同的语文教育。西方古代的语文教育重视口语,例如古罗马的精英们都重视演讲艺术的学习。中国古代,特别是科举时代,语文教育(小学)重视书面语,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目的主要是获取功名,治国理政。近代,废科举,立新学,兴白话,语文生活面貌一新,语文教育也为之一新,民国时期的国语国文课本,便是那时语文教育的缩影。当下之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局面,语文生活出现在现实、虚拟双空间中,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显出“微生活”的若干特征。如此之社会,如此之语文生活,对语文教育也必然提出诸多新需求。比如阅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终生阅读习惯,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比如以“翻译”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当列入公民素质的清单;比如为了适应虚拟语文生活,需要掌握现代语言技术,熟悉虚拟语文媒体的用词特点、语用规律和网民的交际习性等等。

对语文教育的评价,对语文教育各种争论的评判,当然有不同的原则和标准,但其根本还是看适应语文生活的情况。

比如,语文教育界比较大陆与台湾的语文课本,发现台湾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选篇要比大陆多。有人以此认为台湾人讲话具有较多的古雅成分,甚至认为台湾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保存较好,与语文课本中文言文选篇较多具有因果关系;于是便有提倡大陆语文课本增加文言文比例的呼吁,有反映这种观点的实验教材在编纂、试用,甚至还有把台湾语文课本引来使用的,“儿童读经”也曾热烘一时。现在很少有人否认阅读古籍、加强文言文教育的重要性,但有一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科学研究,那就是在当下语文生活中,文言文究竟起着什么作用?

文言文在当今语文生活中的地位,与白话文运动之前显然不同。白话文运动之前,语文教育需要培养人的全面的文言文能力,既能熟练阅读文言文,又能熟练用文言文写作。而今文言文的阅读仍很重要,但用文言文写作的要求与古不同,除了少数专才外,只需要能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些古文、有些文雅气息也许就可以了。白话文运动之前,语文教育是单言教育,只教授文言文;其后的语文教育是“白话+文言”的双言教育,白话文是“听说读写”的全方位教育,文言文则基本上是阅读教育。这种变化是语文生活的变化决定的。当下语文教育中,文言文教育的目标、选篇的数量和具体的篇目等,对“读文言、写白话”的语文教育观点的评价等,都应从当代语文生活的需要去研究、去评定、去抉择,而不能仅是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对比,仅凭感性经验。

再如,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旷日持久,焦点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静心思之,平心论之,语文应当是两性兼具。没有人文性,何以会有课文美篇?何以能够理解听读之意义?何以能够通过说写表情达意?没有工具性,人文何以载行播传?道、理何以通达化心?人文性包括文学、文化、政教等,强调到极致也许便是“”中语文课、外语课的样子。工具性包括正音识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强调到极致也许便是当年语文课“一分为二”的情况,或是当年语文知识充斥课堂、考卷的情况;社会对当今语文水平滑坡举出许多例子,如汉语拼音不会分词连写、标调符号用不恰当、“的地得”不会分用、应用文写不妥帖、语文知识匮乏等,这是不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造成的?

不管主张人文性还是主张工具性的学者,其实可能都承认语文兼具“工具”“人文”二性,其分歧也许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应当如何定性,对不满的语文现状该如何改变,或是在大纲拟定、教材编写、教学活动等层面应如何操作等;但是,究其分歧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解决这一争论,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当代语文生活的需要出发来审视,可能会有帮助。

三、从语文生活看当今的语文教育

100多年来,语文教育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由“小学”(指“文字、音韵、训诂”之“小学”)的单言教育发展到文白双言教育(民族地区则开展了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的“双语教育”),基本消除了青壮年文盲,并引入了一些虚拟生活的教育成分。语文教育总体上在跟随着语文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包括主动变革和被动变革。但是,从当下语文生活来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也会发现一些不足。

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语文生活对语文教育的决定性意义。制定语文教育的目标、规划语文教育的内容、评价语文教育的效率、改进语文教育的思路、臧否语文领域的观点等,都未自觉考虑语文生活这一根本性因素。语文学界对语文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不明了,对语文生活的变化不敏感甚至表现出习惯性的排斥,不清楚语文生活对未来公民的语文能力要求,因而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的质量,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使得语文教育或只是顺着学科的惯性前进,或是对国外做法、地区经验做局部模仿甚至是跟风式借鉴,或是热衷于“厚古薄今”式的回归,回归到古代的私塾教育,回归到民国时期的课本。笔者并不是说语文教育必须故意摆脱历史惯性,不能借鉴历史及他者,而是说应当在理性指导下借鉴或是模仿。

在目标上,语文教育的定位多为概念性或是战术性的。所谓概念性目标,就是很难对其瞄准,比如人文性、工具性等。所谓战术性目标,就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之类,即使这些大纲是合理的,以此为教育目标也是严重偏误,因为严格来说它们并不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概念性目标使语文教育在朦胧中前行,在争论中盘旋。战术性目标不仅助长了应试教育,也禁锢了语文改革发展的思想翼羽。

在内容上,当前的语文教育严重滞后于当下的语文生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听说读写”观需要完善与更新。比如“读”,网络信息的检索与阅读逐渐成为常态,所谓的浅阅读、微信息正在深度影响人类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阅读质量,应及时改进教育内容。此外,由于通讯、交通的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双言双语人的批量涌现,使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快速交汇融合。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之中,但是现在的语文教育还是“听说读写”,缺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觉意识。

二是语文知识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语文活动需要具有语言文字及相关知识的处理能力。将听到的语音、读到的文字转化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加工处理,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相关的百科知识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等。将合适的信息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并且因人因境转化为语音或文字,得体地进行表情达意,也离不开一定的语文知识。此外,语文知识是人类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门类,从科学普及的角度看也不应忽视语文知识教育。与之相关的,语言国情教育、科学语言观的培养等,几乎没有进入语文教育的视野。

语文教育内容的更新,是语文教育进步的重要体现,是关系语文教育全局的基础性工程,涉及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学目标的更新、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组织的变化等。教育内容滞后于语文生活,便导致语文教育的全面滞后。

第6篇

我刚教语文的时候,也曾海阔天空津津有味地满堂灌,但他不久就对那段可悲的教学生活加以总结,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毫无民主气氛,思想没有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去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怎能搞得好呢?”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我就深入到学生中去,具体感受体验他们的情感信息,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学生也向老师敞开了思想情感的大门。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将教学要求情感化,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作业是自己根据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留?练笔是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这些较大问题他都和学生一起商量,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办。学生由此充分体验了做学习主人翁的情感,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找到了情感的共鸣区域,人人想的是教学,是高效率,有了持久牢固的学习愿望,学习效果怎能不突出?

当然,实际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不简单,学生的情感发展有其不稳定性,不一定会直接向老师、家长倾吐心中的情感,这种闭锁性心理特征,就使得教师很难知道其细微复杂的情感,教师如能征得学生的日记这个情感宣泄和引导的重要载体,把这作为一个中介,就可获得合二为一的交流效果。这些不仅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而且我们也可从中看到学生情感完善的轨迹。教师既指导了学生作文,也正确引导了学生做人。

抄录格言和座右铭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每个学生在选格言时就必然经历着一个学习的过程和接受情感熏陶的过程。抄写的座右铭结合着自己的思想实际,它起着督促和矫正作用,如有一个学生的座右铭是“闭住你的嘴”,原来他担心自己闲话过多,认识到这一点并写下来,本身就体现着敢于正视缺缺点并努力改正的积极心态。学生在做这些事时,情感始终处于正向流动状态,这一切为其课堂教学创造了一片和谐的天地。

二.热爱语文教育事业是情感产生的基点

教师难当,语文教师更辛苦更难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他们不喜欢教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现,而是指内心的流露),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教师对学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一个教师单有激情还不够,他还要有一个支点,要能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这一桶水还必须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新知识,不断研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付出了辛劳代价,才能收获到充实而又甘甜的幸福和欢乐。“学生在上课时,在课外活动时,几乎天天可以看到教师的模范作用和个性品质,这两条是教学教育影响的强有力的手段。让情感无时无刻不体现渗透在他的教育教学中,处于这种情感熏陶下的学生必定会感受其人格力量,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师生配合才能和谐一致,达到水融的境界。

三、愉悦的氛围是课堂激活的共鸣点

第7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 相互渗透

一、引言

传统的语文教育对学习知识的要求非常死板而且严格,使得语文成了一个选拔书呆子的工具,致使语文不仅难以教出高素质人才,反而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语文教育方式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拾起人文性这一工具,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将人文教育融入其中,这样才能给学生独特的思维想象空间,才能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缺乏人文教育

语文是“基础工具”的特点写进了建国以来的历次教学大纲,成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当然,语文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人们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把原本充满人性美,最具人文内涵,最具生活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几十年来,固定模式的知识系统,死板的解题技巧充塞着教师和学生的头脑,导致了抽象、概括、提炼、分解的训练占据着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突出的不是语文学科应有的形象思维,反而强调的是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也就忽视了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我们看重的是所谓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提高,重视知识的记忆,重语法修辞、逻辑等理性内容,重视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技术的训练,使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形成,个性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加上近一、二十年来应试教育的兴起,我们的语文教育距离人文教育的道路越来越远。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必须每天面对浩如烟海的训练资料以及刁钻古怪的各种考试试卷,这些不仅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而且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头脑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意识将严重匮乏,而且学生也很难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得到情感和心灵的升华。这些做法恰恰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感以及健康的审美态度的人文教育背道而驰。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育,这样就误解了教育的本质。孔子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文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让他们懂得自己去探求知识,然后学以致用。这样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是最具有头脑与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学生,国家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才。

三、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而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不是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所表达出的深刻哲理。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育同样具有人文价值。语文教育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样内在地蕴涵着人文价值。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人文的,语文教育的内容也具有人文精神。失掉了人性的语文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教出的学生大都是死读书、没有活力与创造性的学生。丧失人文价值的原因有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对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淡忘,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抛弃,教师素质也制约着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和传播。那么,语文教育的目标应该转移为个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培养。通过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方法、完善教育评价等,来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

所以说,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兼容性和互补性,是有差别的统一。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要求人们注重人的整体素质发展,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能力、行为、习惯等多方面整体协调发展。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和发展,最终将决定人的塑造和提升,进而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改造。二者的融合,是语文教育日趋完善的表现。语文教育作为一种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素质与人文性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当前的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人文精神重构为目的。通过沟通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深入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价值,教育学生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注重人与历史、世界的关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语文教育。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兼容的教育,也许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如何使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成为一个整体

(一)注重情感的培养,关注心灵的提升。语文教学,本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与乐趣的过程。而在现代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得不快速地讲授文本内容,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校的教学业绩相当出色,但是学生却苦不堪言。机械性地接收老师上课讲的知识,长期下来会造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下降,以及情感的淡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扮演的应当是一个指向帆的角色。他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情感的基调,引导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魂的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如果只从客观层面去把握学生,那么教出的学生将会是被物化了的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多去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在授课时抓住学生所感兴趣的,才能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情感与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成长求知,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能使语文教学更具人性化,更能启迪学生的心灵。

(二)全面评价学生,注重教育过程。语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评价。教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以及以后学习的状况。一个好的评价,是老师对学生的认可,这样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使自己更加完美。相反,一个差的评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这种评价或许会给他们带来厌学甚至不再爱学习的后果。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教学的同时,要学会掌握评价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了解自己不足的同时也能明白努力的方向。这才是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

此外,语文教学是一个过程教育,而不是只为了单一地拿出什么样的教育成果。教师如果在课堂教育的时候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那么学生最后学到的也只有死板的文本知识,而那些知识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学生将很难体会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索求知,让他们体验求知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只为教学而教学,机械性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育一定是个可悲而且失败的教育。

实践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鼓励性评价,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新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三)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催化人文之情。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自我、解读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不仅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我们的写作灵感,大都源于我们平凡的生活。要写出有质量,富有情感的文章,并不是一件难事。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其内心的情感一定也会很丰富。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教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而富有乐趣的社会体验作业,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然后,让学生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对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升华。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自然能够把学习搞好。这比死板的课堂教育所教出来的学生更具有时代人文气息。

另一个写作的灵感就是来源于阅读。叶圣陶曾说过:“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阅读量多,写起文章来,自然能信手拈来。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而且阅读对于学生语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计划里,没有让学生阅读这个条目,那这个教学计划就是不完美的。

五、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其灵魂所在,语文教育作为我们最基本的教育,也有着其灵魂所在,它的灵魂就是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与人文融合,只有把语文教育与人文结合,才能够使语文教育更加有深度,也更能彰显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人文素质教育融于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语

参考文献

[1]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重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10).

[2]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3]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河东学刊.

[3]潘美明.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J].文学教育,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