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西医理论范文

时间:2022-05-02 01:59:26

序论:在您撰写西医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西医理论

第1篇

长期以来,中西医眼科以各自不同的理论及思想体系为主导,都在临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试就两种理论作一分析比较,并结合循证医学来展望眼科临床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医眼科理论

中医认为,眼部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五脏六腑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眼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之血气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眼睛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有着广泛的联系,脏腑经络失调,精气不能上荣于睛珠、神膏、视衣、目系等部分,易患眼病。筋骨肌肉气血,又分属于五脏,所谓“眼通五脏,气贯五轮”,中医治疗眼底是根据“五轮八廓”脏腑、经络并结合四诊八纲,将眼的各个部位与全身脏腑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辨证施治。中医临床治疗使用中药、针灸、点穴、按摩等方法是独特的,是西医所不具备的。眼部与人体全身息息相通,“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通过对眼部不同部分形色的诊断,就可知人体脏腑变化,《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说:“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不平所致。”故针刺身体有关部位的穴位可治眼病,针刺眼部穴位,也可治疗人体有关方面的疾病,尤如“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医易同源,中医合理地应用了周易理论指导实践,也为周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医学阵地,促进了周易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使中医理论更富有全息统一、整体协同的特色。中医学中有很多世界上其他医学体系无法企及的东西,本身就是一门独特的科学。

2西医眼科理论

西医认为,眼是由多层次、多性质、多功能的不同组织所构成,眼的组织结构细微,基础理论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眼是由眼球及其辅助器官以及有关的血管、神经构成的复杂结构,位于眼眶中。眼接受外来光的刺激,通过视觉传导,将光的冲动传至大脑半球的视觉中枢,而引起视觉。眼科病理学是以实验研究及结构变化为主的“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说是1958年德国病理学家创立的理论体系,它是以局部定位观点为指导的,认为“一切病变都是细胞的病变”,当手术后或眼外伤恢复期时,需要更多的能量修复。眼睛的能量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的分解,能量的基本来源是糖、蛋白质、脂肪在体内的氧化分解,根据生理需要转化成机械能、生物电能、化学能。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能量代谢,通过消化、吸收,在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互相配合,协调进行。今天,随着仪器精度的提高,眼科临床日益精细化,准分子激光手术已经普及,StephemKwok在《眼科生物力学》一文中指出:“(21世纪),手术效果应建立在眼组织生物力学知识之上,逐渐地达到分子工程学技术水平,利用局部组织张力的力学特性来矫正局部组织条件。”[1]正是由于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使人工晶体普遍使用,使人工角膜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较前延长,人工眼的研究也已集中在视网膜、视神经和枕叶皮质刺激器3个方向。这些是中医所无法企及的。

3眼科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差异

通过眼科两种理论的对比,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思维模式下,东西方对事物的考察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基本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基本关系和基本概念理解的差异采取相异的观察方式,从而建立不同的理论和模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科学体系,繁衍出不同的眼科医学内容,这是东西方医学的分野所在。中医用整体全方位的方法应用于眼科临床时,就难以同时应用分析分割的方法,也就难以进化到人工眼的研究;西医应用到眼科临床进行分解分析时,又难以顾及到整体,比如曾经发生过眼球摘除术后才发现患者是个孕妇。一种着眼于分析,顾“小”而失其“大”;另一种纵观整体,求“全”却存其“粗”,这本身就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当然,中西医理论各有千秋,都在眼科临床实践中各自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眼科两种理论的差异(表略)

第2篇

1西医理论

1.1卵泡发育不良正常的黄体功能首先取决于正常的卵泡发育,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通过影响生长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而间接调节黄体功能。次级卵泡的形成及分化完全依赖于FSH和促黄体生长激素(LH)。卵泡期FSH或FSH/LH比值降低,可引起LPD[1]。顾玲芬等[2]应用阴道B超研究显示多囊卵巢(PCO)组、小卵泡组、卵泡不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组的LPD总发生率比正常卵泡组高,提示黄体功能与卵泡发育类型密切相关。

1.2黄体期黄体分泌不足

1.2.1黄体来自排卵后的卵泡壁细胞,A.来源于排卵前颗粒细胞的黄体细胞,完成孕激素的基础分泌,是非依赖于LH性的,只对FSH有反应,增加E的合成。B.来源于卵泡膜细胞的黄体细胞,依赖于LH脉冲分泌孕激素[1]。丁菊红等[3]认为是排卵前LH峰值降低和黄体期LH生物活性的降低导致黄体细胞功能下降。

1.2.2孕酮合成的主要来源是黄体细胞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如果LDL缺少或血管发育不良,LDL不能进入或仅有少量LDL进入黄体颗粒细胞,孕酮的合成即减少。

1.3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异常

1.3.1有研究认为子宫内膜的ER、PR水平下降是LPD的重要原因。夏阳等[4]研究结果示LPD患者血清孕酮在正常值水平以上,但子宫内膜分泌不良,同时伴有雌二醇(E2)、PR下降,ER/PR比值异常,认为子宫内膜PR含量下降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而卵巢雌激素水平分泌不足导致PR合成减少。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假性LPD”理论即血清P水平正常时,ER、PR水平下降,内膜成熟异常。

1.3.2目前趋于一致的认识是:汪宏波等[5]研究LPD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ER、PR和间质ER表达水平均较正常情况显著增高,从而使子宫内膜细胞的膜转换延迟,胞饮小泡发育滞后2d以上,故认为LPD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学上的成熟延迟与内膜ER、PR降调失败密切相关。延迟开放的着床窗和受损的内膜容受性影响了胚泡的着床,是导致LPD不孕的重要原因。另有研究[6]证明Bcl2基因家族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变化有关。

1.4催乳素增高多数学者认为催乳素(PRL)增高,可作用于卵巢局部PRL受体,减弱或阻断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抑制卵泡发育与成熟,不能形成排卵前雌激素及LH高峰,并抑制FSH诱导的雌激素生成,LH诱导的孕酮生成,以致LPD。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基础体温、经前子宫嫩膜活检及黄体期孕酮测定,均提示黄体功能不全[7]。

1.5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异常陆杉等[8]对21例LPD患者排卵期血清及宫颈黏液中IL1β和TNFα进行检测及观察卵泡发育显示:宫颈黏液中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其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提示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增高可能主要来源于生殖道局部分泌。LPD患者排卵期宫颈黏液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生殖道宫颈局部处于细胞免疫激活状态,而该状态可能是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不孕发病环节中的主要免疫因素之一,并可能间接影响黄体发育导致黄体功能不全。

1.6其它王绍海等[9]研究结果示LDP组子宫动脉阻力明显增高,血流灌注少,子宫内膜增生程度低。黄体期不能受孕激素充分影响,使孕卵无法着床或着床后稳定性差,无法完成正常妊娠。武建国等[10]自人卵巢组织匀浆中提取得卵巢抗原(oAg),发现与AoAg阴性患者比较,AoAg阳性患者呈黄体功能不全型者较多。李勇生[11]研究结果表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血清Zn、Cu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妇女,Cu/Zn比值则明显高于正常妇女,故认为微量元素Zn、Cu的变化可能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

2中医理论

现代中医妇科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无子”“月经不调”“崩漏”“胎漏”“滑胎”等,归属于LPD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与情志因素,邪因素,生活与体质因素等引起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失调有关,其病因主要有肾虚(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肝郁、血虚、气血俱虚、脾虚、冲任气虚。

近年研究多认为肾虚是导致“肾气—天癸—冲任—胞官”生殖轴功能紊乱,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或兼肝郁、脾虚。《内经》云: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气,主生殖,元气之根,肾气旺盛,天癸至,才能保证冲脉之血盛、任脉之气通,促使月经正常来潮;若两精相搏,自能摄精成孕。“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互生,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女子以血为本”、“血足子宫易于容物”,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推动,故有“脾阳根于肾”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补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故治疗LDP不孕患者应以益肾为主,结合疏肝健脾,临床辨证加减,以取得较好的效果[12]。金兰等[13]研究加味逍遥散补肾疏肝健脾、养血清热,能有效地消除相关临床症状,调节卵巢功能,促进黄体功能,进而提高受孕率。另有研究认为月经四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经期)的变化是肾阴、肾阳转化的结果,肾阴肾阳平衡协调,月经四期才能逐期正常转化。经间期至经期(黄体期)是阴充阳长、肾阳渐旺、胞宫温暖待孕之时,依赖于其它时期的正常。故现有研究序贯周期疗法,结合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辨证治疗。胡洪瑞[14]运用温肾疏肝序贯疗法,分3个阶段治疗。第1阶段于卵泡发育期至排卵前期,治以温肾暖宫,填精养血,方用四物汤合五子衍宗丸。第2阶段于黄体形成期,治以疏肝解郁,理气通络,方用逍遥散加味。第3阶段即早孕期间内,治以补肾益气安胎。黄邦萍等[15]在肾阴虚(知柏地黄汤),脾肾阳虚证(右归丸、归脾丸),肝郁气滞证(丹栀逍遥散)采用序贯周期治疗LPD,分4期,月经后期填精养血;排卵前后期行气活血通络;黄体期温补肾阳,滋补肾阴,此为关键;行经期行气活血,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因月经及孕育与肾肝脾等脏腑经络有关,而冲任督三脉一源三歧,相互流注,对月经及排卵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针灸疗法既可以调经又可诱发排卵,行之有效,是一种独特的调经种子方法。

重视心理治疗,夏教授[16]所做研究发现LPD患者的人格特征具有神经质倾向。吕春英[17]采用16PF问卷对50例肾虚肝郁型LDP不孕症患者人格结构进行分析,表明此类患者有不合群,情绪不稳定、忧郁、焦虑的人格倾向,提出对不孕症的治疗要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进行综合治疗。有众多相关研究显示在对LPD患者使用助孕方治疗的同时,对有明显神经质个性特点的肾虚肝郁证者,进行针对性的行为矫正和心理疏导,可使神经内分泌调节趋于正常。

3结语

西医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功能失调是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肾—天癸—冲任—胞宫功能失调为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两者是有相关吻合处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实验分析补充了中医传统的逻辑推理,如补肾中药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能改善黄体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关于LPD的许多尚未明确的机理如黄体退化机制(涉及细胞凋亡[18]和体内诸多因子),及中医学治疗LPD的现代药理机制仍需继续探求,以求中西医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治。

第3篇

【关键词】 黄体功能不全 不孕 不孕 中医病机 益肾 肝郁

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是指排卵后黄体形成不全,分泌孕酮不足,黄体过早退化,或子宫内膜对孕酮反应性降低,以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而发生月经不调、妊娠早期流产,反复早期流产,不孕等病症。近年来对LPD的研究较多,现将中西医对LPD的相关理论探讨如下。

1 西医理论

1.1 卵泡发育不良 正常的黄体功能首先取决于正常的卵泡发育,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通过影响生长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而间接调节黄体功能。次级卵泡的形成及分化完全依赖于FSH和促黄体生长激素(LH)。卵泡期FSH或FSH/LH比值降低,可引起LPD[1]。顾玲芬等[2]应用阴道B超研究显示多囊卵巢(PCO)组、小卵泡组、卵泡不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组的LPD总发生率比正常卵泡组高,提示黄体功能与卵泡发育类型密切相关。

1.2 黄体期黄体分泌不足

1.2.1 黄体来自排卵后的卵泡壁细胞,A.来源于排卵前颗粒细胞的黄体细胞,完成孕激素的基础分泌,是非依赖于LH性的,只对FSH有反应,增加E的合成。B.来源于卵泡膜细胞的黄体细胞,依赖于LH脉冲分泌孕激素[1]。丁菊红等[3]认为是排卵前LH峰值降低和黄体期LH生物活性的降低导致黄体细胞功能下降。

1.2.2 孕酮合成的主要来源是黄体细胞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如果LDL缺少或血管发育不良,LDL不能进入或仅有少量LDL进入黄体颗粒细胞,孕酮的合成即减少。

1.3 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异常

1.3.1 有研究认为子宫内膜的ER、PR水平下降是LPD的重要原因。夏阳等[4]研究结果示LPD患者血清孕酮在正常值水平以上,但子宫内膜分泌不良,同时伴有雌二醇(E2)、PR下降,ER/PR比值异常,认为子宫内膜PR含量下降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而卵巢雌激素水平分泌不足导致PR合成减少。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假性LPD”理论即血清P水平正常时,ER、PR水平下降,内膜成熟异常。

1.3.2 目前趋于一致的认识是:汪宏波等[5]研究LPD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ER、PR和间质ER表达水平均较正常情况显著增高,从而使子宫内膜细胞的膜转换延迟,胞饮小泡发育滞后2d以上,故认为LPD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学上的成熟延迟与内膜ER、PR降调失败密切相关。延迟开放的着床窗和受损的内膜容受性影响了胚泡的着床,是导致LPD不孕的重要原因。另有研究[6]证明Bcl2基因家族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变化有关。

1.4 催乳素增高 多数学者认为催乳素(PRL)增高,可作用于卵巢局部PRL受体,减弱或阻断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抑制卵泡发育与成熟,不能形成排卵前雌激素及LH高峰,并抑制FSH诱导的雌激素生成,LH诱导的孕酮生成,以致LPD。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基础体温、经前子宫嫩膜活检及黄体期孕酮测定,均提示黄体功能不全[7]。

1.5 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异常 陆杉等[8]对21例LPD患者排卵期血清及宫颈黏液中IL1β和TNFα进行检测及观察卵泡发育显示:宫颈黏液中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其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提示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增高可能主要来源于生殖道局部分泌。LPD患者排卵期宫颈黏液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生殖道宫颈局部处于细胞免疫激活状态,而该状态可能是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不孕发病环节中的主要免疫因素之一,并可能间接影响黄体发育导致黄体功能不全。

1.6 其它 王绍海等[9]研究结果示LDP组子宫动脉阻力明显增高,血流灌注少,子宫内膜增生程度低。黄体期不能受孕激素充分影响,使孕卵无法着床或着床后稳定性差,无法完成正常妊娠。武建国等[10]自人卵巢组织匀浆中提取得卵巢抗原(oAg),发现与AoAg阴性患者比较,AoAg阳性患者呈黄体功能不全型者较多。李勇生[11]研究结果表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血清Zn、Cu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妇女,Cu/Zn比值则明显高于正常妇女,故认为微量元素Zn、Cu的变化可能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

2 中医理论

现代中医妇科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无子”“月经不调”“崩漏”“胎漏”“滑胎”等,归属于LPD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与情志因素,邪因素,生活与体质因素等引起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失调有关,其病因主要有肾虚(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肝郁、血虚、气血俱虚、脾虚、冲任气虚。

近年研究多认为肾虚是导致“肾气—天癸—冲任—胞官”生殖轴功能紊乱,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或兼肝郁、脾虚。《内经》云: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气,主生殖,元气之根,肾气旺盛,天癸至,才能保证冲脉之血盛、任脉之气通,促使月经正常来潮;若两精相搏,自能摄精成孕。“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互生,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女子以血为本”、“血足子宫易于容物”,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推动,故有“脾阳根于肾”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补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故治疗LDP不孕患者应以益肾为主,结合疏肝健脾,临床辨证加减,以取得较好的效果[12]。金兰等[13]研究加味逍遥散补肾疏肝健脾、养血清热,能有效地消除相关临床症状,调节卵巢功能,促进黄体功能,进而提高受孕率。另有研究认为月经四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经期)的变化是肾阴、肾阳转化的结果,肾阴肾阳平衡协调,月经四期才能逐期正常转化。经间期至经期(黄体期)是阴充阳长、肾阳渐旺、胞宫温暖待孕之时,依赖于其它时期的正常。故现有研究序贯周期疗法,结合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辨证治疗。胡洪瑞[14]运用温肾疏肝序贯疗法,分3个阶段治疗。第1阶段于卵泡发育期至排卵前期,治以温肾暖宫,填精养血,方用四物汤合五子衍宗丸。第2阶段于黄体形成期,治以疏肝解郁,理气通络,方用逍遥散加味。第3阶段即早孕期间内,治以补肾益气安胎。黄邦萍等[15]在肾阴虚(知柏地黄汤),脾肾阳虚证(右归丸、归脾丸),肝郁气滞证(丹栀逍遥散)采用序贯周期治疗LPD,分4期,月经后期填精养血;排卵前后期行气活血通络;黄体期温补肾阳,滋补肾阴,此为关键;行经期行气活血,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因月经及孕育与肾肝脾等脏腑经络有关,而冲任督三脉一源三歧,相互流注,对月经及排卵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针灸疗法既可以调经又可诱发排卵,行之有效,是一种独特的调经种子方法。

重视心理治疗,夏教授[16]所做研究发现LPD患者的人格特征具有神经质倾向。吕春英[17]采用16PF问卷对50例肾虚肝郁型LDP不孕症患者人格结构进行分析,表明此类患者有不合群,情绪不稳定、忧郁、焦虑的人格倾向,提出对不孕症的治疗要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进行综合治疗。有众多相关研究显示在对LPD患者使用助孕方治疗的同时,对有明显神经质个性特点的肾虚肝郁证者,进行针对性的行为矫正和心理疏导,可使神经内分泌调节趋于正常。

3 结语

西医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功能失调是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肾—天癸—冲任—胞宫功能失调为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两者是有相关吻合处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实验分析补充了中医传统的逻辑推理,如补肾中药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能改善黄体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关于LPD的许多尚未明确的机理如黄体退化机制(涉及细胞凋亡[18]和体内诸多因子),及中医学治疗LPD的现代药理机制仍需继续探求,以求中西医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Nakajima ST,Gibson M.Pathophysiology of luteal-phase deficiency in human reproduction[J].Clin obstet cynecol,1991,34(1):167-179.

[2]顾玲芬,张丽珠,顾方颖,等.卵泡发育类型和黄体功能关系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539-542.

[3]丁菊红,SonlesMR,Cohen NL.黄体不足机理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0,(25):43.

[4]夏 阳,吴林玲,李 谈,等.补冲丸对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5,22(6):467-469.

[5]汪宏波,占海英,李红发.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44-46.

[6]刘 岚.Bcl2基因家族及雌孕激素受体与黄体功能不全[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0,19(3):142-145.

[7]王桂英,赵海波.高催乳素血症与不孕的探讨[J].第四军医大学报,1994,15(6):457-458.

[8]陆 杉,李红发,王泽华.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与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5):301-302.

第4篇

治疗12周后判定临床疗效。愈合:全身症状及局部肿痛消失,瘘道疮口闭合;显效:全身症状改善,创面不存在脓性分泌物或脓液,肉芽组织新鲜,组织深层基本修复,瘘道基本稳定,创面愈合面积超过70%;有效:全身及局部症状好转,瘘道残留,创面愈合低于70%;无效:大部分创面未愈合,创面脓性分泌物无明显变化。以前三项合计为总有效。

2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平均愈合时间的比较采用两小样本t检验;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不满足条件者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临床疗效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术后随访10~16个月,平均(12.8±2.0)个月。术后12周两组患者创面不同程度愈合,X线摄片显示不同程度骨痂形成,两组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总有效率均稍高于对照组(fisher,P=0.185;fisher,P=0.733),见表2。随访期内两组均无二次感染病例,观察组、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5.2±2.4)个月和(7.1±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3,P=0.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3±2.9)个月和(10.6±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0,P=0.055)。

4讨论

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主要与手术清创不彻底、张力缝合、术后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其中以细菌感染为主[4]。感染时炎性细胞不仅破坏组织,造成移植组织坏死,而且阻塞骨的营养血管,引起骨坏死,死骨又成为异物,使感染迁延不愈,进展为慢性骨髓炎,严重者会面临截肢风险。因此,尽快控制感染进展,预防骨髓炎是内固定术后感染防治的关键环节[5]。临床控制创面感染的常规治疗方案为清创与处理死骨,重建骨支架的力线与稳定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骨缺损、肌肉缺损者尚需二次植骨植皮等方案[6]。由于患者采用内固定后发生感染,锁定钢板和髓内钉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因此去除骨折后的内固定物相当重要;取出内固定物后改行外固定,重建骨的稳定性选用外固定支架较为合适,既能达到稳定效果,又能避免内固定周围细菌的滋生,且也能满足创面消毒的要求[7]。临床对术后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周期无严格标准,笔者认为需根据患者创面分泌物和瘘道闭合情况决定抗茵药物使用时间。本研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均达到10周以上,最长达术后半年,最后创面瘢痕愈合。祖国医学虽无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名,据患者创口流脓、局部胀痛、发热等症状看,应属中医“附骨疽”范畴,“附骨疽”多因痈疽丁疮、流注等毒热未解,深窜入里,伏骨结毒,以致蕴脓腐骨、蚀筋腐肉而成病。中医认为,“附骨疽”多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瘀阻经络为病机,经络不通而病变之肌无以营血滋养而发病,故应以补益肝肾、气血双补、活血祛瘀为主要治则[8],若辅之外用洗剂行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祛腐生新之功则更佳[9]。

第5篇

【摘要】 从哲学的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主体即中西医理论体系的结合与统一作了浅析,通过哲学理论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论,从而论证了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西医学;哲学理论

Abstract:The main body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s simply analysed in this article from philosophic angle, namely combin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theory . This article advanced the methodology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y means of research on philosophic theory and further proved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stern medicine

“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的主体是两种理论体系的结合与统一,从哲学角度讲这种统一是必然的,由科学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着,即对于同一对象的认识最后要服从和统一于一元化的客观真理。

1 基本真理统一于客观真理

理论是科学认识的结晶,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真理性。对于同一条客观规律,真理性认识只有一种,这就是科学真理的一元性。科学认识的真理性和科学真理的一元性决定着科学理论的一元性,这是学派争鸣最后一定要统一于一元化真理的客观规律。

随着科学的发展,在认识过程还没有最终完成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同一规律的不同方面,形成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可能分别包含着真理的颗粒,但都不是关于该规律的完全的真理性认识,随着对该规律认识过程的完成,最终必定会统一于惟一的一种真理性认识,形成一元化的理论。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理论差异正是认识不充分、不完备的产物,要么分别研究了人的健康与疾病的不同规律,形成不同的理论;要么分别研究了同一规律的不同侧面,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两种不同的理论可以都包含着真理的成分,但都不全是真理或不是全部真理。两种不充分的真理性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当达到充分和完备的程度时,也就统一到一种完备的客观真理中。

追求真理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服从真理、统一于真理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由之路。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上必将服从于真理,统一于真理,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认识并遵循这种客观规律性,积极地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西医的基本理论统一于客观真理,这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必由之路[1]。

转贴于

2 单项理论统一于一元化真理

中医学与西医学在理论上的统一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所谓微观层次是指单项理论的统一。

每一项科学理论都专一地反映着一条特定的客观规律,对同一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是一元的,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不同认识最终都要统一到这种一元化的真理中,这是中医学与西医学单项理论相统一的客观必然性。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许多差异是对于同一规律的不同认识,即分别研究和认识了同一规律的不同方面,形成了关于统一规律的不同理论,往往各自包含着真理成分,在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等领域的许多差异属于这种情况。

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统一,首先是单项理论的统一,即对于同一规律的不同认识统一于一元化的真理。其统一的方式应该是以现有的认识为基础,发展新的研究,充实新的认识,在更高的新水平上统一于更完备的真理性认识。有的理论可能中医学和西医学都掌握了相当多的真理成分,但都还不够充分;有的理论可能中医掌握的真理成分多一些,有的理论可能西医学掌握的真理成分多一些,具体情况是多样的,但统一的基本途径是相同的,就是要大力发展新的研究,把对于统一规律的认识提高到充分、完备的程度,真正达到了这一程度,也就逼近了真理,原来的两种理论也就统一于新的一元化理论[2]。

3 多项理论统一于一元化体系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理论在宏观层次上的统一,是指多项理论统一于一个一元化的理论体系。科学的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全面的反映着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的所有规律。同一个学科研究对象包含着多条规律,一条规律由一项理论来反映,多条不同的规律由多项不同的理论来反映,有多少条客观规律,就有多少项理论来反映,由多项理论形成该学科的理论体系。

由于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元的,对于该对象的每一条规律的的真理性认识是一元的,所以,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必然是一元的。就是说,关于同一研究对象的各种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统一为一个惟一的理论体系,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或多个理论体系,而每一个理论体系都包含了关于该研究对象的各种规律的所有真理性认识[3]。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理论差异更多地存在于宏观层次上,即在理论体系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中医学与西医学虽然研究对象是统一的,但各自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认识了不同的规律,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理论体系。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又都是不完备的,只是分别反映了不同的规律,两个理论体系间相当大的部分是不重叠的,有些规律中医学认识了而西医学没有认识,有些规律西医学认识了而中医学没有认识,都没有全面的反映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所有规律,这种差异是理论体系的差异。

仔医学在朴素的系统论思维的引导下,较多的认识了这种思维方式的视野之内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在还原论的视野之外,所以西医学没有研究、没有认识。例如,阴阳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等等,以此为主体形成的理论体系,真实反映着健康与疾病的一系列基本规律,指导临床治疗。这些理论是中医学特有的,西医学没有相关的理论能够与之直接相统一。

西医学在还原论思维的引导下,较多的认识了这种思维方式的视野之内的一些规律,而这些规律在中医学朴素系统论思维的视野之外,所以中医学没有研究与认识。例如,病理学、生理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等,这些理论是西医学所特有的,中医学没有相关的理论能够与之直接相统一。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理论体系统一,关键是要解决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不重叠”问题,这不可能有两个不完备的理论体系直接“相加”、“合并”来解决。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不重叠”部分,也就是中西医之间的学术“差异带”,只有大力发展在“差异带”上的研究,才能使中西医真正的统一起来[4]。

【参考文献】

[1]祝世纳.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8-99.

[2]季钟朴.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0-123.

第6篇

对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则认为治疗效果显著,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好转,则认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没有改变或升高,则认为治疗无效[3]。采用其他方法对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直到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改善。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该次研究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详细的数据统计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糖脂代谢异常导致的,不具有传染性,在临床的治疗中,重点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稳定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在西医内科治疗中,二甲双弧和胰岛素发挥了很好的降糖效果。二甲双弧是临床上常见的降糖药物,其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异常分解,减少肠道对于葡萄糖的摄入,提升细胞利用葡萄糖的效果[4]。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糖药物,可以减少肝糖原的输出,降低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并且降低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的胰岛素,是人体内胰岛素的类似物,其在酸性的环境下为澄清的液体,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作用的时间长,可以帮助进行糖分的分解,减少低血糖情况的发生[6],其还能够促进脂肪和骨骼肌对于葡萄糖的摄入,从而降低血糖,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第7篇

1.细胞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更新和老化。

2.血液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定义;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细胞及其机能及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血液凝固与止血;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3.血液循环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血管生理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4.呼吸

肺通气和呼吸气体的交换的概念;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

5.消化与吸收

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道激素;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和大肠内消化。

6.能量代谢与体温

食物的能量转化;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的概念,体温的正常变动及体温调节;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

7.肾脏的排泄

肾脏结构和功能特点;肾小球的滤过机能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机能;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过程及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排尿反射的概念。

8.感觉器官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视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听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9.神经系统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突触与突触传递的概念及反射的概念;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脑的高级机能。

10.内分泌与生殖

激素的化学本质、分类和作用机制;脑垂体的微细结构和生理功能;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和生物学作用及甲状腺功能的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的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生殖内分泌的概念及调节。

二.生物化学

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结构与功能;酶原的激活原理和作用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维生素的作用。

2.物质代谢

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生物氧化的特点和类型;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糖尿病、饥饿时三大物质代谢的特点;代谢调节。

3.信息的传递

DNA的复制、损伤及修复;RNA的不对称转录和转录后的加工修饰;逆转录及逆转录酶的概念;核酶;翻译过程;遗传密码的概念;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及基因转录调控;基因重组的概念。

4.器官和组织生物化学

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血红素的合成;肝脏在全身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胆色素的代谢,黄疽产生的生化基础。

三.病理学

1.细胞与组织损伤

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坏死。

2.修复、代偿与适应

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再生。

3.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血栓;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炎症

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炎性肉芽肿、炎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5.肿瘤

肿瘤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肿瘤的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常见的癌前病变;常见肿瘤的特点。

6.免疫病理

变态反应的类型和发病机制;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自身免疫病。

7.心血管系统疾病

风湿病,心内膜炎,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心肌病、心肌炎的基本病理变化;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8.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各种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疾病的病理变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各种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9.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溃疡病、阑尾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变化;慢性胃炎、溃疡病、阑尾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10.造血系统疾病

霍奇金氏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11.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理变化;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2.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血吸虫病、梅毒、艾滋病的病理变化;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血吸虫病、梅毒、艾滋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3.其他

乳腺癌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甲状腺癌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四.内科学

1.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

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结核性腹膜炎、炎症性肠病、胰腺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循环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心律失常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心脏骤停和心脏性淬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心脏骤停的急救处理;心脏瓣膜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3.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呼吸衰竭的分型、诊断,治疗;肺炎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革兰阳性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及病毒性肺炎、肺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肺结核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胸腔积液、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4.泌尿系统疾病

肾脏疾病的症状、检查、诊断及防治原则;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6.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

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

7.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类风关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五.外科学

1.外科总论

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类型;输血的适应性、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预防;外科休克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变化、类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疼痛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围手术期处理;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外科感染;创伤;烧伤;良性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移植的基本原则和步骤;麻醉方法分类,常用物,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2.普通外科

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手术适应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腹外疝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腹部损伤、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肠疾病、肠疾病、阑尾炎、直肠肛管疾病、肝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胆道疾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腹症、胰腺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脾切除的适应证;腹主动脉瘤和肢体动脉瘤、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