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先进教研组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2-08-01 18:38:47

序论:在您撰写先进教研组申报材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先进教研组申报材料

第1篇

20**年6月,我区进入全国课改实验区,我有幸成为课改工作中的一员。三年来,在课改实验工作中,我积极进行探索,在组织发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实践操作等方面做了自己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应该做的工作。

作为具体分管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实验初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参观、培训等活动,如组织教师到济南、青岛、日照等地参观学习,吸收各地的先进经验。多次参加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组织的课改培训,为学校的实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个人申报材料在学习的基础上起草了《xx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xx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管理办法》,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传达,印发到各个教研组学习。学校各项课改工作的开展,是和《方案》的制定密不可分的。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边实施,边修改,进一步加以完善。加强自身学习,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先后多次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了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消除了教师的疑虑,使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可以说,我校的广大教师是较早地接受课改理念的一支队伍,大学生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这和我们加大培训力度、在每次教师会上说课改、议课改、研究课改的浓厚氛围是分不开的。经过积极申报,我校被定为“全区课改重点实验学校”,推动了学校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了更好的开展实验工作,我们把课改实验和教育科研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申报材料真正做到了教研和科研的统一。2019年9月,结合课改工作,广大教师从实际出发,各自选取了实验课题进行研究。作为分管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我多次就老师们选取的课题和广大教师进行分析、论证,7项课题通过了区级立项,我主持的《阅读、积累、运用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即将结题。3项课题被定为市级实验课题,其中2项主要由我完成申报工作,并在研究小组中担任重要研究工作。《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5月,“全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材料在大会上进行书面发言,受到高度评价。2019年4月,全区实验课题结题现场会已定在我校召开。目前,我们正加紧积极准备现场会。

第2篇

本学期,我们历史组围绕教研组计划和历史学科“一科一案”落实教研活动,现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做一个简单总结。

一、围绕主题,落实常规,突出特色,加强教研组建设

(一)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研效益

1、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师德建设:开学时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理念和学科素养方面的学习。加强师德教育理论、教育法及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学习,在教育教学总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

2、注重经验积累,开展专题讲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专题讲座,本学期围绕今年高考高三两位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3、分类别听评课,推进听课效益:以徒弟和师傅为抓手,以备课组长和老师为主体,以教研组长和老师教师为辅助开展了各类听评课活动,有助于教师相互取长补短。

4、注重学情,各有侧重:高一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习惯,夯实基础,突破学考;高二一轮复习,构建体系培养历史思维品质;高三抓好复习关键,打造高效课堂,整理好高考真题,高效训练,学法指导。

5、参与远程教研,弥补资源短缺。参与自治区高中历史“基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共听了三节优质课和两场专题讲座,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先进学校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睿智和新颖,也感受到了老师自身素质对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6、优化资源库,打造共享模式:完善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库,查找相关资料,并做到资料共享,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二)突出主题教研,彰显学科特色

1、凝练课堂模式,有效推广示范。在上学期分年级探索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总结提升,通过组内示范课、汇报课进行推广示范。高一:情境导入——情景教学——升华主题——课堂小结——课堂练习。高二:情境导入——基础回顾——主干梳理——高考热身——课堂小结。高三:情境导入——(单元体系构建)——主干梳理——重难点突破(横向、纵向关联)——强化高考真题——小结归纳。

2、研究新教材,构建新体系:为适应新高考,我们在专业方面最大的活动就是提前熟悉部编版课程体系,构建必修2本、选择性必修课程3本的知识体系,开展部编版教材研究。目前我们已经组内分享了部编版教材电子版,利用教研活动先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然后对整本书进行了单元知识体系构建,对《中外历史纲要(上)》这本教材整体结构有了初步认识。

3、以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科功能。开展“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活动:2021年5月12日我们组在风雨操场开展“铭记党史 筑梦”历史红色经典演绎大赛。本次活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线,以经典演绎为形式,分为屈辱篇、探索篇、屹立篇、富国篇、强国篇五个篇章来演绎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丰富学生党史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红色文化意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发挥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格和心灵塑造的作用。

4、借力2.0培训,加快技术融合课堂:督促信息化技能培训和运用,针对重难点或者党史教育进行制作微课,公开课、钉钉课、录播课教师都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支撑,鼓励青年教师使用其他类型的技术教学。比如我组青年教师王妮媛在本次经典演绎就充分使用了格式工厂、迅雷下载等手段帮助我们完成视频剪辑、字幕呈现,消音、去水印等多种需求,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5、收集整理四史,录制党史微课。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自身优势,收集党史丰富史料,并针对党史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

二、注重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

1、注重业务读书,强化做题:组内老师利用线下休息时间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比如鲁庄阅读《大国崛起·欧洲篇》,李建平阅读《中国大历史》,开阔视野以提高专业知识,以年轻教师参加二模和所有教师参加三模为契机,强化高考真题(2018——2019年)和老师做高考真题的能力,高考结束后我们正对今年高考真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今年文综偏难。

2、针对有效课堂,打造精品课:本组围绕教学模式在组内开展示范课,依托和田地区“智慧云”平台,我组在组内群策群力之下推荐了赵阳和李建平两名教师上了示范课并上传了相关资源。

3、开展“红色活动”,强化育人功能:加强老师红色教育意识,在组内集体学习“学习强国”中的“党史故事”、“红色映象、“文献纪录片”等资源,促进教师红色素材的积累和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能力的提升。

4、注重以校为本,提升科研能力:以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题为突破口,加强校本教研力度;依托自治区教学论文大赛,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积累,强化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5、申报了地区级课题,撰写了申报材料。

三、优化课堂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1、发挥集体力量,优化备课方案: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落实集体备课,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

2、以模式为突破,开展课例研讨:围绕“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结合《我的模式我的课》进行交流讨论并结合总结出来的课堂模式进行高一教学课例的讨论,不断探索国语授课形势下历史学考课堂新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3、注重学习过程,落实笔记作业:三个年级的学生都要求做好笔记,养成听课就要动笔做记录、做批注的好习惯。教师按要求跟进学生作业批改和讲解。

4、遵循学科特点,注重学法指导:各位老师给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分别进行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发挥援疆教师资源优势,引领本地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第3篇

 

—、以“班班通”建设使用为主体,实现教学办公现代化

 

我校是一所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30年,是一所县级示范小学。我校是安徽省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电化教育基础好,电教设施比较齐全,现已全面实现“三通”,建有两个A类标准化多媒体教室,建有在线课堂的一个主讲课堂与两个接受课堂,生机比例为6:1,教师人人配有1台一体机电脑。2013年8月,我校的“班班通”建设终于完工并投人使用。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操作,熟练掌握并普遍应用,广大教师感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手段——“班班通”比多媒体教学又领先了一大步。多媒体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图文声像融于一体,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帮助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的负担。但是,它依旧是单向的操作方式。教师要事先捜集整理大量的资料,上课时,学生也只能单向接受,信息得不到反馈和交流。

 

班班通的开通解决了这一问题。班班通带有存储回放的功能,为师生建立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库以供反复使用。数字讲台易学易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形象、生动、直观的交互平台,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班班通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从网上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实时的信息资讯,彻底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信息闭塞的时代。班班通也能使班级间展开竞争,还能让大家互相取长补短。更有意思的是同学之间还能讨论学习,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和个人作品,并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指点。

 

学校坚持利用双周一下午对教师进行班班通使用培训,积极引领教师参加全市现代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完成对“安徽基础教育应用平台”的注册与激活,积极下载与上传教学资源,创建林头中心学校教研团队QQ群、班主任QQ群与三校教研互惠QQ群等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充分用好用足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促进教师间的大交流、大融合,使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区域内得以充分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在区域内能够真正起到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优秀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与学科带头人,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以教研团队与校本研修团队为双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研团队的打造,为学校教研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尽快培养出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手,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并能在教学教研工作中起到示范、引导与辐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区域内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去年9月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决定成立教研团队。.

 

学校制定了《林头中心学校教研团队培养与管理办法》,包括“选拔条件”“遴选办法”“培养与培训”,依据此办法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其他教师自愿申报,组建起涵盖区域内各完小各学科的“林头中心学校第一批教研团队”。学校教导处根据教师申报材料,及时组织人员认真进行评审,共评出61名教师作为我校第一批教研团队成员,其中语文25人,数学33人,综合3人。

 

教研团队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初更新一次,让每位教研团队成员都有一种危机与紧迫感,自我加压,追求超越,以此促进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更快更好地发展,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发展,共同提高。同时,学校在酬薪、外出学习交流等方面对教研团队成员采取倾斜政策,以保证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条件。

 

为强化对教研团队成员的管理,打造一批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教研队伍,使其成为各学科的骨干教师与带头人,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学校又制定《林头中心学校第一批教研团队成员考核意见》,对教学及教研工作实施严格考核。为保证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负责同志、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考核领导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便于操作的考核办法。

 

每次负责考评的人数由组长临时指定,不得少于3人,且具体对每组成员(参加考核组的团队成员除外)进行考核的时候,考评人员必须全程跟进不得换人,确保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经过三轮的考核评分,最终评出语文学科团队前十名、数学学科团队前十名、综合学科团队第一名为林头中心学校第一批教研团队“优秀成员”,颁发证书予以鼓励,并作为推荐参评市县级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候选人。教研团队的成立,有力地推 动了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为学校的发展注人了新的动力。

 

(二)校本研修团队的组建,是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重要引擎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研水平,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含山县教师继续教育”与“新教师培训考核”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学校自去年9月起成立了分年级段学科教研组。,

 

具体做法是在原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综合教研组不变的前提下,成立在语文(数学)教研组领导下的高、中、低三个年级的语文(数学)学科教研组,单独成立幼儿学科教研组。通过民主推荐与学校指定两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年级学科研修组长人选。及时召开教研组长与年级学科组长联席会议,明确任务与职责。年级学科研修组长每学年初通过推荐或任命重新产生一次。各年级学科组长与本组成员,构成我校校本研修团队的主体,同学科组成员一同制订出年级段学科教研组活动计划,分学期拟出本组教师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安排表,召集本组教师按计划开展活动。每次活动要求有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每次活动后,组员及时在报告册上完整填写活动内容;每次活动所形成的各种资料及时汇总存档并妥善保管,以备县教师进修学校期末认定学时之用。

 

第4篇

[关键词] 新课程;教研组评价;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过程

[中图分类号] G40-05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9-0054-04

学科教研组是由相同或相似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研究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贯彻课程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因此,教研组是实施课程改革,开展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和落脚点。

目前,关于教研组评价开展得较少,在我国课程评价改革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未能构建起评价的标准框架。我们认为,教研组评价是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遵循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教研组评价应该强调对全组工作的过程性评价,而摒弃唯学生考分的结论性评价。教研组评价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主管部门的参与外,应该重视自我反思评价以及家长、学生参与的调查评价。教研组评价是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的整合,既要重视定性的特征描述,也应根据评价指标测算定量的分值。下面从评价的原则、指标、过程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教研组评价力求体现素质教育方向,体现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体现教研组建设的规范性,通过对教研组的师德组风、制度管理、职能发挥、课题研究、质量绩效等方面进行考评,引导各校教研组发扬优势,弥补不足,促进其发展。

2.可行性原则

教研组评价指标的制定应尽可能符合本市各学科教研组的现实条件,能够在考评操作过程中有具体的可参照项目,以利于在相应的考评点取得有效信息,便于测定,便于分析,便于评价。

3.效能性原则

教研组评价指标在着眼于综合考查学科教研组建设的基础上,要注重绩效与能力的考评,坚持以教研组的实际成绩作为考评重点,突出考评的实效性。

4.综合性原则

教研组评价过程中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不仅重视对教科研成果的静态评价,更强调对教研组建设过程的动态评价,并根据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指导思想进行综合评定。

5.发展性原则

教研组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发各学科教研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科教育科研质量,把各项考评指标的要求转化为教研组建设的行动指南,提升教研组的工作合力和区域影响力,从而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制定使教研组的评价过程有据可依,同时也为教研组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指标共分五大类20个项目,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教研组工作状况与成绩。我们针对各个项目制定了评价细则,以分值计算,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教研组工作状态越佳;同时,对教研组文化进行质性评估,具体要求如以下评价表。

1.师德组风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立足之本,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应该具有这样的组风:从职业道德看,大家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耐心;从工作态度看,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勇于拼搏,善于创新。对教研组师德组风的评价应突出综合考评,强调多主体参与,如对教学效果的测评要尊重家长与学生的意见,年度考核中则要充分听取同行和领导的意见,见表1。

2.制度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研组管理制度是预设的工作章程,是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教研计划的制定应群策群力,共同研究商定,既要确立远期目标,如高中三年总目标、学年和学期目标等,也要制定近期目标,如每月、每周的计划等。教研组最核心的工作是按课程计划实施教学任务,因此,规范机制也着力体现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测评这三个方面。这是每个教研组不可或缺的规章制度,见表2。

3.职能发挥

教研组工作的职能定位要准,教研组应该主要从事专业性的学术活动,而不是处理行政事务。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学改革,所以教研组最核心的任务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学科教研活动永恒的主题。学生学习效果测评是教学评价工作的最终目的,对教学也起着监控与导向作用,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另外,教学研究的最主要、最经常的方式应以校本研修为主,同时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加强对外交流。校本研修与对外交流研讨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方式,前者可侧重于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后者可侧重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因此,对教研组职能发挥情况的评价应将重心放在教学常规、学生评价、教学资源建设、校本研修、对外交流等项目上,并要强化对教研组工作过程与努力程度的评价,见表3。

4.课题研究

对提升教学质量而言,科研是第一生产力。教研组是一个学术型的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是教研组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对教研组工作的较高要求。课题研究不能脱离学校教学实际,应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道路。因此,教研组的研究课题应有校本特色,要源于课堂,归宿于课堂,立足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见表4。

5.质量绩效

对教研组的评价不仅要重视发展过程的考核,也要重视质量业绩的考核。学生的测试成绩不是考核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但永远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我们依然要对学科高考成绩以及全市调研测试成绩进行分析,评定学生的发展态势。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应该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组团队的整体提升离不开区域性名师的支撑与引领,因此教研组的建设要有本学科名师培养的目标,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实施。另外,教师显性的业绩还体现在教学竞赛、论文写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也是教师专业能力最直接的证明,应作为考核的重要项目,见表5。

三、评价过程

教研组的评价是个动态的过程,以扬州市高中地理优秀教研组评审活动为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确定标准阶段、实施评审阶段和成果反馈阶段。

1.确定评审标准

教研组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尊重广大教师的意见,维护教师的话语权,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让大家理解高中地理优秀教研组的评审是为了深化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地理教研组的建设和教师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我市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评价标准是由教研室、学校领导与高中地理教师共同协作制定的,经历了意见征求、磋商、修订的过程。

首先,市教研室向县教研室以及不同星级的学校下发了《扬州市高中地理优秀教研组的评价标准建议书》,要求从“师德组风、制度管理、职能发挥、课题研究、质量绩效”五个方面分别提出评价建议。然后,市教研室整合征集来的建议,制定了扬州市高中地理优秀教研组评价方案(初稿),再次下发征求大家的意见。最后,召开了教研员、校长、教师共同参与的研讨活动,本着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制度的原则,对评价方案进行修订,特别是就评价指标进行充分商讨、论证,最终确定了扬州市高中地理优秀教研组评价方案,其核心内容即前面所阐述的“评价原则”与“评价指标”两大板块。此外,还确定了评选方法和奖励措施,提出每两学年为一个考评周期,从而确立了教研组评价的长效机制。

2.实施评审计划

对教研组的考评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平时督查与集中考查相结合,查阅资料与各类问卷、座谈、访谈相结合的办法。另外,由于城乡差别,优秀地理教研组的评审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两大系列,这对农村学校教研组的建设起到了激励与推动作用。

扬州市自2005年秋开始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因此要求各校地理教研组的自评工作在2007年8月底前完成。各教研组根据评审指标,逐条对照,认真做好资料的积累、分类、整合等工作,完成自评报告,并提供各类有效材料。除评审要求说明外,提供的材料均指新课程实施后近两年的各类成果证明。

各县市区教研室根据学校教研组的自评情况,结合平时督查情况,对所属学校的教研组进行初评,并分别推荐一所城市学校与一所农村学校的地理教研组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复评。

扬州市教研室对上报的所有教研组进行集中考评。评审小组赴学校充分调研,了解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的意见,并对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考核。最后,每位评委根据评审指标打分,经过分值统计,将总分分别位居前四名的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教研组确立为扬州市第一批高中地理优秀教研组。

3.反馈评审成果

优秀教研组评审活动的结束决不是评价活动的终结,还需要一个反思推优的过程。

由于教研组的评价标准是经区域性研究共同体反复论证形成的,既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又加大了管理力度,还推动了新课程的改革。更为重要的是,评价标准作为规范性的制度,界定了教研组的职能,使得教研组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教研组的评价是重视过程的评价,考评活动涵盖了教研组两年的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观察到全组成员的成长轨迹,也将全市教研组的建设推上了加速发展的轨道,从而大大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优秀教研组的评审还具有奖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我们对优秀教研组进行表彰,将他们的事迹与成果在网站上以树立典型。就全市教研组而言,可以通过“吸取他人经验再创造校本化发展提升”的过程,进行优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第5篇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 “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教研组长研究课活动,10月份举办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在明年2月上旬举办新进教师汇报课,下旬举办高三第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4月举办中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

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

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以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大型学生活动,如语文组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外语组的口语比赛,书法比赛;化生组的环保社团活动等等。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1〗

本学年,我们将丰富教师师德档案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一学年进行师德评比,树立师德标兵(一个学科一至二名),进行表彰和宣传。

7、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启动“名师工程”

(1)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主要包括“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师完成个人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教师本人、教研组长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动一高十大教师和“远安一高名师”的评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 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8、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请专家进校讲学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联系挂靠一个学校,签订协议,教研组长在今年10月20日前列出计划,定期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周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及时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一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安排均由教研组长决定,统筹兼顾,做好记载,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师徒结对,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年级大型联考统考,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教育论坛活动。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三年里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讲一次,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

第6篇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教研组长研究课活动,10月份举办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在明年2月上旬举办新进教师汇报课,下旬举办高三第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4月举办中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

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

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以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大型学生活动,如语文组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外语组的口语比赛,书法比赛;化生组的环保社团活动等等。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本学年,我们将丰富教师师德档案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一学年进行师德评比,树立师德标兵(一个学科一至二名),进行表彰和宣传。

7、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启动“名师工程”

(1)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主要包括“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师完成个人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教师本人、教研组长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动一高十大教师和“远安一高名师”的评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8、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请专家进校讲学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联系挂靠一个学校,签订协议,教研组长在今年10月20日前列出计划,定期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周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及时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一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安排均由教研组长决定,统筹兼顾,做好记载,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师徒结对,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年级大型联考统考,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教育论坛活动。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三年里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讲一次,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

第7篇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教研组长研究课活动,10月份举办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在明年2月上旬举办新进教师汇报课,下旬举办高三第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4月举办中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以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大型学生活动,如语文组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外语组的口语比赛,书法比赛;化生组的环保社团活动等等。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本学年,我们将丰富教师师德档案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一学年进行师德评比,树立师德标兵(一个学科一至二名),进行表彰和宣传。

7、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启动“名师工程”

(1)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主要包括“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师完成个人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教师本人、教研组长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动一高十大教师和“远安一高名师”的评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8、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请专家进校讲学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联系挂靠一个学校,签订协议,教研组长在今年10月20日前列出计划,定期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周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及时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一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安排均由教研组长决定,统筹兼顾,做好记载,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师徒结对,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年级大型联考统考,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教育论坛活动。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三年里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讲一次,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