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20:26:07
序论:在您撰写社会化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关于客户关系管理(CRM)。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方法和实施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以及如何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等。从信息的角度,客户关系管理的代表性的研究有:HurwitzGroup提出的CRM的六个主要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余军合,吴昭同(2000)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三大基本功能;江波(2002)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架构和典型功能以及技术实现;AMT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小组提出的CRM系统具有的五大功能模块;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数据挖掘中心提出的“建立数据挖掘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等。
国外有些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到SocialCRM在企业运营和营销中的显著作用:Cha和Hajli研究了基于TAM的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购买意愿研究;Harris和Dennis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来自朋友的推荐会对改变用户网络习惯有影响,并且呈现出层级结构,他们的研究以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媒体的用户购买意愿为方向;Olbrich和Holsing基于数据挖掘的社会化媒体对用户的购买行为进行了研究。毋庸置疑的是,社会化媒体正成为企业与客户之间互动交流的捷径和平台。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只侧重于企业沟通手段、呼叫中心、客服管理等被动和相对静态的客户管理模式,而作为客户关系管理的最新产物,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SocialCRM)强调发掘客户本身的潜在需求及营销意识,每一个社会化的个体都能独立的影响和改变社交圈内的用户购买行为,使之成为拥有控制权的营销个体,这种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化客户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对企业及组织内客户关系的处理及营销方式的改变将带来巨大变革。
二、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建议
面对越来越多、形式多样的社会化媒体沟通方式,企业及组织内部在进行客户管理的实践中,一定要把握营销的要点及客户培育的关键。把只注重利润数字转化为能力培养的长远建设;把各自为政的静态管理方式变为协调合作的动态一体化开发策略;把短期营销效果变为长期和持续改进的综合回报项目。具体而言,企业在实现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建设中一定要把握清以下几个问题:
(1)实施以产权明晰、问责制为主的CRM系统化建设。
在开展SocialCRM管理中,大部分企业组织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确实储备了大量数据处理分析、媒体公关设计、企业互动平台建设等多媒体,网络化新型人才。但在接触具体的CRM开发项目时常常出现各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形成系统化、一体化的分工责任体系等问题。
(2)注重长期商业能力的培养。
SocialCRM的建设绝不仅仅是短期商业价值的体现,它注重的企业的生命力培育和长期能力培养。例如,在社交论坛和交流软件中出现的企业产品信息及品牌的讨论时,企业应该尽快收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面对客户的抱怨或投诉行为有针对性的解决和营销,面对产品和服务满意的客户应挖掘其营销潜力,精准策划。这种口碑传播的途径是SocialCRM的优势,但一旦疏于指导和纠正也有可能成为劣势,而负面作用的影响往往产生无法挽回的危害性。
(3)注重支持、改进和配套的综合改进化项目措施。
1.1信息化管理落后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大,校区的各项基础设施管理范围和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这对后后勤保障提出更改的要求,在新时期高校管理手段也要与时俱进,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网络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势在必行。但是在很多高校内网络化的管理手段还没有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勤的保障的时效性,影响了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1.2后勤产品难于和市场接轨
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后勤服务也开始了商品化的定价方式,由社会供需关系决定其价格,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就决定了后勤服务也具有公益性的性质,例如在餐厅内的伙食价格和住宿价格都有着明确的限价收费标准。在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下,后勤集团社会化改革有着明显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进展。
1.3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和学校之间的产权矛盾
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使经费和职工和学校母体相分离,经营管理收入是后勤的经费来源和保障。原来的职工也从学校的性政体制内剥离处出来,但是原来使用和占有的资源没有进入后勤集团中,这就使后勤和学校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明晰,后勤集团对学校本身还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就导致了后勤的各项人事任免还是由学校决定的,后勤管理没有自主的市场调节方式来处理相关的事宜。另外由于产权的不明晰导致了后勤集团中很多资产是划归到学校账户,这就使后勤集团不能够全面的管理国有资产,财务上会出现很多的漏洞,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降低了国有资产在保值升值方面的可持续性。由于后勤集团和学校有着产权不明晰的特征,造成了后勤管理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中生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没有显著提高。
2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措施
我们在分析了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总结了近年来很多高校后勤集团的成功改制经验,提出了深化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话的改革措施。
2.1建立现代化的后勤管理企业制度
要深化高校后勤社会话管理体系的改革,就必须和高校母体理顺产权关系,这是要深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话的根本要求。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企业形式,现代企业形式根本要求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企业制可以有效的消除在承包经营制中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改革的时候和学校这一母体把产权划拨清楚,然后逐渐引进社会的优质后勤管企业参与到学校后勤服务市场中,通过这一措施最终将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形成一个高校运作的企业经济实体。
2.2深化高校后勤财务改革
后勤企业要形成一整套效益成本核算体制,成本费用要和业绩相挂钩,成本费用的开支要可以用业务量来确定比例,也可以按照最终的获取利润比例进行支付。制定单位服务产品的成本量化标准,只有成本量化标准完成成本核算才有可能顺利进行,企业的经营效益才可以准确的被量化。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在后勤实体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经营管理职工的收入要与其他的参考要素相比较,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三种分配方式,如年薪制、基础工资与利润提成制、股权激励制。我们采用的这几种制度都可以增加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在后勤管理企业中实行有效的财务监督是后勤社会化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建立核算复核机制,规范后勤实体在资产、负债、净利润、成本费用等各项管理。
2.3建全高校后勤监管和激励机制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进程中,应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非常巨大的。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是必须遵循的主线,而农村经济行政管理的主体职能的落实则是前提条件,在这一基础上,推动和促进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发展。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的农村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工作中,不断借鉴国内外的农村经济管理的经验,总结教训,结合本地区的农村经济的特点,在发展中探索和寻求经济管理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方法,不局限于旧的模式和旧的方法,创造出适合本地区特色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进而使得农村集体资产上的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以及对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得以充分实现。
2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
2.1农村财务和资产管理
加强农村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监督体制,并使其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中,审计职能较为薄弱,因此应强化审计职能,并且改革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模式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同时,还要强化农村财务民主管理,使农村的会计委托制度得以推广。充分发挥试点的示范作用,在有能力的地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试点,在试点工作中总结经验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通过试点的示范作用,使会计电算化在农村地区实现全面推广。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经济的根本,应加强对其的管理,合理利用资金和资源,确保集体财产的安全。
2.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农民负担的切实减轻,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目前,农民的减负问题已经基本落实,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农民的负担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出现反弹的现象。具体措施就是强化对于农民负担的专项治理以及落实和健全相关的制度。在处理农民负担问题时,要切实加强针对问题的落实进度进行监督和跟踪调查。
2.3实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以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推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遵循农村市场发展的规律,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强化农民专业合作,使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开展专业合作的试点和示范工作,总结经验以便推广。当地的培育和规范工作是实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点环节,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应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推进工作机制的转变,确保机构队伍的稳定。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寻求和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制度的组织形式。
3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3.1提高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切实落实我国的农村政策,使政策的制度化和长期稳定化得以实现。为了解决当前农村的重要矛盾,应最大程度的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获得繁荣与发展,使农民的收入获得稳步持续增加,以维护和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切实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具体的讲,作为各地各级农业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对于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及时的解决。新农村的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村经济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的经济支持。
3.2加强经济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是农村经济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应根据政府和党委的相关要求,建立和健全农村管理工作体系,并在实际的经济工作中对其进行完善。与此同时,还需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在我国的乡镇地区,加强经济管理机构的建设尤为重要,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机构的人员进行编制,实现定岗定员,既要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又要避免某些地区经济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确保所有的地区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经济管理工作。此外,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办法,在制订经济管理的财政预算时,应将业务经费和人员经费都纳入其中。
3.3提高农村经济执法水平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相关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依照依法治国的方针,推动法规制度建设的完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首先要做的就是执法责任制度的建立,岗位执法责任的划分与明确是提高农村经济执法水平的有效途径,避免了执法混乱现象的出现,也防止了出现问题后的互相推诿。其次,还应该建立工作规章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工作规章制度是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在农村经济工作中,应以此为指导,合理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等问题。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更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将农民减负的工作落到实处。此外,还应注意对农村财务管理加以规范。
3.4加强调查研究
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解决新的问题和情况,并在机遇和挑战下求得发展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经济管理应重视调查研究、转变工作方法,调查研究应讲求方法,注意其系统性,深层地研究涉及农村稳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管理同样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需求。切实提高农村经济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统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进行农村政策的制定时,需要根据本地情况考虑多种因素,而农村经济信息无疑是最能体现农村经济现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5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华师大后勤改革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用工合同制,各中心主任在全校范围内公开竞争上岗。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各中心采取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的分配办法。武汉大学后勤集团成立之时面临四校合并、资源重组、跨“校”联合等复杂的局面。集团决策者采取各中心(公司)垂直管理的方式,按行业归口管理,实行人、财、物统一领导,统一管理,集约化经营。这一运作模式,在全国新合并的高校中独具特色。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办法,将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直接挂钩,逐步建立起了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高校积极的后勤社会化实践探索极大提升了后勤服务质量,为高校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在高校积极推行后勤管理改革之时,天津、安徽、江西等省内各高校后勤集团联合起来,组建天津省、安徽省、江西省高等院校后勤协会。协会作为后勤系统自律性组织,为进一步增进各高校后勤的凝聚力,推进高校后勤工作的改革,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一次重要探索。
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
在高校后勤改革实践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其理论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从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层面:
1.中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研究。
蒋夏宁认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人员构成复杂、层次多;事业编制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且大多从事管理工作;短期用工所占比例大;低学历层次所占比重大;高素质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缺乏;职业观念淡薄、敬业精神缺乏、责任心不强等六个特征。提出高校后勤员工年龄结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后勤员工观念更新困难、危机意识不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学习,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跟不上时代;高校后勤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刘建城认为,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半事业半企业的特殊性,既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共性,又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后勤人力资源队伍成分复杂,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跟不上时代,没有创新精神。熊寿华、张一驰认为,高校后勤的双重属性、人员管理的双轨运行极大增加了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影响了其效果;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模拟企业运作的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企业相比,高校后勤承担着重大的政治稳定责任等特点。综上,可达成四点共识:一是员工队伍结构复杂;二是高校后勤兼具事业、企业的双重属性、人员管理双轨运行;三是后勤队伍素质不高,管理效果不佳,内部矛盾滋生;四是后勤队伍及其工作成效与高校师生和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内外矛盾突出。
2.中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陈兴林对中国高职院校后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进行研究。选取JSJM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崔丽(2010)以HG大学为研究案例。在综合描述大学后勤集团人力资源概况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后勤管理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相对滞后;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权和刚性管理;人员构成比较复杂;职工的教育培训明显滞后;缺乏竞争机制;忽视文化建设等。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历史沿革、社会因素、理念落后、后勤集团属性的矛盾性和缺乏内部动力。解决问题的策略集中在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陈立玲,赵妮等关注我国高校后勤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选人、用人等问题,认为高校缺乏紧迫感、危机感;缺乏选人、用人、机制;缺乏育人机制;缺乏留人环境,高校应树立危机意识,建设选人、用人机制、制定员工培养计划,致力打造留人环境。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趋同,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四点:一、集团公司缺乏人力资源战略,难以招揽、留住人才;二、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员工素质普遍偏低;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且不健全;四、员工身份繁杂,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等。
3.中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外包策略研究。
企业实行外包的基本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改进收益、获得专业的技术和服务,将力量聚焦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高校后勤集团人力资源外包的实践探索才起步,成果不多见。其中有赵飞兰对中南大学后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中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AlanSpeaker模型,确定其外包的具体内容和模式。
4.中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某一方面(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等)的研究。
在绩效考核方面,研究者重点在确定考核指标及权重,构建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史宝峰、陈方(2010)等旨在研究高校后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指标的量化设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尝试构建合理的权重分配体系。在此基础上,使用模糊评价法确定绩效考核的评审主体,做到科学有效地进行绩效考核。针对高校后勤集团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管理和实现方面的研究较少,潘佳麟,张玉明等认为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目前的薪酬体系中存在没有充分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原则;薪酬水平设定缺乏科学依据,结构单调,总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提出职位分析与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重构合理的薪酬制度。
三、结语
1.后勤管理的产权关系不清晰
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是通过组建高校后勤服务公司、实体、中心或集团,用企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形式,提供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因此,实现后勤管理的企业化经营,做到与高校分离是社会化改革的关键所在。目前,在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改革中,虽然后勤管理的经费和人员与学校已经分离,但是后勤管理部门的资产仍归高校所有,使得后勤管理实体的产权关系不清晰。后勤管理实体的人员和资金在与高校分离后,高校却抓住后勤的资产不放,造成以企业管理方式运行的后勤管理实体在自负盈亏的模式下,无法明确与高校之间的产权关系。
2.后勤管理社会化的体制不完善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长期性和缺乏市场竞争的后勤管理观念导致后勤管理机制不合理和管理体制不健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徐光伟全”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的体制还很不完善,其主要表现为监督和经营的体制不完善。部分部属或省属的高校的主管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只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去进行宏观调控,而一些具体的管理政策是由高校自行制定,这样一来,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就变成这些高校独立的管理行为,使得高校的主管部门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督,而高校中有监督职能的部门受到专业水平和经验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往往无法与后勤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对于监督也起不到作用,因此造成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在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另外,很多高校原有的后勤管理部门在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被后勤集团代替,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后勤集团经常会将自己作为管理部门,通过管理代替服务与经营,使后勤部门的经营过程过于行政化,忽视了经济效益和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经济效益差、员工没有积极性,与后勤集团的经营目的和服务宗旨严重偏离。
3.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制度不健全
对学生食堂与学生公寓管理的规章制度是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过程中最为缺乏的。在学生食堂的运营管理中,高校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很多承包方由于过分追求利益,从而降低成本,服务质量也随之下降。此外,高校也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学生公寓的用水、用电,对于违章用水、用电的现象无法做到完全禁止,因此管理方常常会为了节约成本,而违规的停电停水,对于学生们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4.后勤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偏低
目前,高校的后勤管理人才资源匮乏,现有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基本素质低、文化水平差等问题,他们对于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知之甚少,所以很难适应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对此,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推动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进程。
二、推动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相关对策
1.更新管理观念,提高后勤管理及服务的水平
在社会化改革中,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一定要更新观念,将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目标,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强监督,注重收集和汇总学校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衔接好后勤管理实体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从而将社会化改革落到实处,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素质
我国高校的后勤工作人员通常是由临时工及部分后勤管理人员组成的,他们的待遇普遍较低,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聘用人员时,要选择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作为管理者,提高这些人员的待遇,并给他们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对于普通工作人员,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从而使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3.健全监督体系,促进后勤管理的社会化
在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中,对于后勤服务的质量、价格以及管理水平都不能通过行政指令进行强行监督,而是要进行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监督。这就必须要建立健全消费者的监督体系,并且严格贯彻执行该体系,才能使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有所保障。
三、结语
改进学校食堂管理和运营机制是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学习,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学校的后勤部门应加强对食堂的管理,要从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食堂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与监督始终是学校与后勤管理部门的责任。虽然改革了学校食堂的运营机制,但学校作为甲方,既承担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改变,因此,常抓不懈,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食堂菜品质量安全卫生和餐厅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认真把好经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关以及各方面的素质相关合同关,严禁腐败行为,对违约违法经营、诱发事端的食堂经营单位和个人,学校及时与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处理。转变相关人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坚决防止与杜绝诱发事故的苗头和隐患。加强内部管理,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学校食堂工作
学校食堂改革始终要坚持为教育,为师生服务的方向为原则,应注意结合具体情况。因此,因地制宜、积极稳定推进学校食堂改革方案,要特别注意纠正各种错误倾向。不能随意改进企业和个体经营人员承包食堂,以包代管,一包了之。注意纠正“随意涨价”的错误认识。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更主要的是为师生服务,既要考虑经营者利益,又要讲究职业道德。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提供餐饮服务,是有明显的公益性。更要兼顾广大师生利益,决不允许不顾学生兼受能力,以涨价、质量差,在采购原材料时发生差别。来推动经营,来衡量食堂工作的标志,保质保量,价格适当,是搞好食堂改革的关键。学校食堂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食堂的就餐价格实行最高限制。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对学生的健康安全关心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学校及后勤部门要积极宣传《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产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中规范管理,合法经营。按卫生程序操作,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在安全卫生管理和食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食堂经营各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加强各食堂检查、评估。对食堂发生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承包单位或个人的责任。确保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同时为防止发生意外,建立健全学生食堂食物中毒和疫、病情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度。
四、严格学校饮食经营准入制度,实行食物招标和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对学校食堂经营者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是提高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学校食堂经营部门要建立餐饮经营准入制度。全面审核投资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投资能力、资质信誉以及道德素质。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健康状况并择优选定,坚决杜绝有其他不正之风发生。切实保护师生利益,以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质量要求和处理处罚办法,严把卫生准入关。学校食堂在采购正常使用的主副食品时,必须要到合法的经营单位采购饮食物资。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验看有关饮食物资经营的执照。特别是要确认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验看动物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对大宗饮食物资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零星饮食物资也要实行集中定点采购。货比三家,对食品包装原料要验看他的生产日期、合格标志、保质期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制度。选择的定点供货单位及采购品种应报学校后勤管理机构或饮食服务实体等有关部门备案。学校职能部门要通过各种办法,对采购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坚决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并制定严格的监督措施,发现问题,迅速、严肃追究处理。加强对食堂所选择定点供货单位生产加工、储备、配送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特别要重视在传染病多发季节的检查。切实从源头上控制学校食堂饮食物资的卫生、安全、质量。对学生食堂制定管理细则,加大管理力度,切合实际的提高学生食堂经营水平,确保万无一失。
我国传统的高校后勤具体是指:“高等学校后勤部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工作生活提供的各种服务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广义上还包括总务后勤、财务管理、教学科研后勤、基本建设管理。”高校后勤为高校开展各项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也是高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后勤也面临着社会化改革的局面,通过改革高校后勤的具体内涵已经发生了改变,它具体包括:“师生员工吃、住、行方面的生活服务和管理;水、电、暖、天然气的正常供应;校园清洁卫生、设施设备修缮、网络通讯、卫生院、物业管理、幼儿园管理以及学校举办的招待所、餐厅、浴室、理发室、商店等商业机构的运营管理。”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利用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把原来的后勤制度与经济效益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使高校后勤服务与高校分离开来,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能够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各项资源,从而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扩大后勤服务的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物业管理应用而生,但其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校管理作为一项朝阳产业,仍是在不断摸索、发展、调整的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发展市场。
二、物业管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高校物业管理不同于其他服务性行业,因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局限于学校,因此其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即涉及的范围广、服务的项目较多、服务主体主要是在校师生。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为高校物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渐兴办的高校教职工住宅区、学生宿舍、行政办公楼、新老校区、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都要为高校物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各种实验室、科研仪器室、图书馆等建设都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支持,高校物业管理使高校后勤服务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物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业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高校物业管理从过去的基本校园清洁、绿化校园、维护校园基础设施与安全已经发展到高校职工居住区和学生居住区的社区文化、网络服务等,不断满足人们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高校物业管理以及逐渐朝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等方面发展,它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后勤与高校物业管理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物业管理利用自身优势特点在高校后勤服务中寻找切入点,为高校后勤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保障,也为高校的开展的各个活动提供了后勤支撑,实现了学校与后勤二者彻底分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高校物业管理应该以学校市场作为导向,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与改革,毫不动摇的遵守社会化、规模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原则,逐步完善高校物业管理体系,提高高校物业管理质量和水平,为高校后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高校全体师生营造一个舒适、环保、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高校业务管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三、提高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物业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首先应该构建一种面向学校、面向市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平台,物业管理应该更新观念、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一种能够满足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广大师生需求的优质后勤保障服务体系。高校物业管理不仅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高校物业管理应该实现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人事管理,为学校物业管理提供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提高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最后高校物业管理要仔细研究分析高校后勤消费的主要市场,重新定位物业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地位,这是能够更好的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高校物业管理还要准确定位管理方向,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毫不动摇的坚持育人服务的理念,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服务,构建和谐校园,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