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2 12:12:14
序论:在您撰写投资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国本科院校的投资学课程考试方式还是以试卷为主,考试内容是关于一些定理概念方面的知识,很难有创新.而且考试手段也过于单一,不但养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习惯,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惯性,导致思想僵化,没有创新意识.另外,我国本科院校的投资学课程平均只有36个学时,这样的课时数对于综合性强、实践性大、应用性广的投资学课程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投资学的课程不仅仅涉及金融方面的内容,还需掌握数理统计知识.以CAPM模型为例,计算某一只股票的风险系数,要求学生熟悉金融学知识,也要掌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技术,而从我国目前的教学形式来看,很多学生虽然对学科中的知识理论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对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却是一窍不通,尤其是涉及实践操作中的软件应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制约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科院校投资学课程改革措施
因投资学本身的特殊性,在改革上应结合该学科的特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
2.1教材选择应科学适当
在教材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该教材内容是否顺应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动态;其次,教材所涉及到的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方向;此外,在教材的难易程度上要由浅至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并有利于学生的自学;最后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内容必须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
2.2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使经济专业教学内容变更的频率较快,尤其是投资学科,其本身的性质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动自己的思维,在接受知识时由被动变为主动,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利用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去搜索查询数据、资料,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搭建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据统计,在美国有66%的院校开展了本科生科研项目,并设有专门的科研办公室,通过科研活动,可让学生从最初的学习者演变为开发者、探索者,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才能,增强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
2.3科学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是专业学科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安排的比较密集,出现了大量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因此,有效调整课程设置,也是投资学科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应适当的删减一些不重要或重复的课程,这样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度把握重要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2.4加强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投资学课程中,数据分析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课程内容.其中,模板的处理作为投资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本科院校常以学习知识理论为目的,忽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很多学生连最基础的EXCEL数据处理分析都不会运用,对投资学的实践性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投资学的课程中,可考虑开设一些与其相关的软件应用课程,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软件操作上得心应手,更为今后投资学的学习做好有效铺垫.
2.5改进考试方式
首先,应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可通过课堂布置小论文的形式来锻炼学生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自主选择一个科研项目进行研究,用科研结果进行这方面的成绩评定;最后便是闭卷考核.通过以上三方面考核的综合结果,来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3结语
由于对价值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的争论,字数百年前股市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在投资圈内的投资者大多都搜索了解,因此在这里大致归纳出价值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的操作并进行简略罗列和概括,不做过多赘述。
(一)价值分析
“一定性,二模型,三定量”是本人对价值分析方法的总括理解。
(二)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以证券价格的动态变化和变动规律为分析对象,借助图表和各类指标,通过对证券市场行为的分析,预测证券市场未来变动趋势的分析方法。
目的:探索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
三大要素:证券价格、成交量和价格变动的时间跨度。
二、对二者的应用
这里便能看出两种方法的利弊了,因此稍加展开。
(一)价值分析
第一步,是分析“定性”的东西:行业的稳定性,行业的壁垒,行业的发展前景,企业在行业的地位,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企业的管理规范程度,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实力、研发人才,企业的市场开拓实力,企业的产品梯队,企业的规模,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能力等等。
第二步,建立估值模型。教科书上的现有模型除了做研究,在实践中几乎没有用处,因此就需要投资者自己设计估值模型,涉及到高等数学、金融、会计、财务管理等多个学科。
第三步,寄出会计报表的水分,将企业的运营数据,通过估值模型,与股价建立关系,实现最终的量化分析。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即使学会了一些专业知识,也未必能准确识破并挤掉报表的水分。
(二)技术分析
应用范围:技术分析可广泛应用于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
变动趋势: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盘整趋势。
三个假设: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证券价格沿趋势移动;历史会重复。
主要理论:道氏理论。
技术分析方法以K线描述股价的变动并渐次演绎为股价趋势、股价形态、移动平均线、波浪理论等,归纳提炼出股价变动的规律和趋势;同时用通过量价指标、涨跌指标、价差指标分析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投资者心态和涨跌幅度,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市场行为。
三、讨论
(一)比较
价值分析需要投资者在投资前对某一个有投资欲望的公司进行自己建立估值模型,需要对一些金融财务领域的专业学科进行学习和钻研,而毫无疑问大部分投资者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这也是现在大部分投资者愿意成为技术分析投资者的原因。
据说投资圈内流行这样一句话:市场总是正确的。这句话,放于两派投资者之间都很贴切,对公司证券的预测当然是要依据过去的市场顺序的。市场不正确不可信难道要去相信算命的吗?但我认为放在技术投资者身上更为适用。因为技术分析投资者在有效市场假说下只需从市场的量价变化中知道影响证券价格的所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效果。技术分析投资者还相信一句话,那就是“历史是重复的”,这句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应该建立在历史重复周期确定,或者知道周期的前提下,否则便卷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资金。而周期的长短是以社会发展为基础的,生活必需品和低值易耗平的历史周期长而稳定,而在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科创板的股价波动则短而迅猛。而这一点相对来说是技术分析容易看出来而价值分析比较不容易看出来的。
有人信奉使用价值分析法,有人愿意使用技术分析法。事实上在本人写这篇讨论未作过深了解时(当然现在也只是浅谈),我是更愿意相信技术分析法的,因为从证券市场的网站主页上、推送上还是新闻上,有很多人或是专家在预测大盘及个股,他们撰写各种热门文章和测评,韭菜们终将分为两拨,一拨被割,一波留到下一轮继续在被割与不被割之间进行选择。我们通过对这两个方法的比较无非是想知道在哪种方法的应用下选择不被割的正确率更高。
我看有的价值分析投资者说如果长期跟踪各名博与名人的发言,会发现他们预测的成功率几乎就和猜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总有50%的几率能猜对。这个毫无疑问是嫌其成功率偏低了。毕竟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无非是在某个节点要投或者不投,要抛还是不抛,当然若是再加一个自变量:投什么行业,无疑是难上加难了。首先,要明白一点的是没有谁是不依靠任何东西在家里闭着眼睛凭空想象而百分百蒙对的,纵使是考场猜选择题,也有人是有凭据的——三短一长选最长,三长一段选最短。而明眼人也知道靠这个口诀不如靠自己脑中考前背的书。所以说,我们与其比较两种方法哪种准确率更高,不如看哪种方法的依据更可靠。像本人之前也想过“钱生钱”之道,比起追求高收益,小本生意自然更偏好于低风险,做傻瓜投资,如此长期把资金放在池子里也能生钱。因此,在比较两个方法前,还要设一条投资风险相同的门槛。
我把我的理解从最通俗的角度讲这两种方法所谓的依据。评价一个学生,技术分析就是像是看他历年期末期中考、月考的成绩指标和成绩曲线,而价值分析则是看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运用程度,十章内容是全部倒背如流还是有两三章没掌握;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一次好一次坏一次好一次坏,那么技术分析派会以历史数据和“历史是重复的为由”预测他下次成绩的好坏。但殊不知是因为成绩好是因为考的内容是他全部会的,成绩差时是因为恰好考到那两章他没背熟的。而价值分析派就能看到这一层。有的企业现金流好,有的企业存货少,有的企业成本低,有的企业杠杆高……各有长处,但是市场的运作明天考他们哪一块却不知道。因此我认为,虽然两种方法都不能百分百预测准确,但依据更为可靠的是价值分析派。
以道氏理论为例,批评观点中有一条为:时至今日运输业的变动是否能代表整个经济的景气状况已不能令人信服。可见技术分析的弊端,技术分析的目的本就是像总结出一条通用的规则,可因为现实的变化这条规则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会大打折扣。价值分析是在看到本质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而技术分析是在假设本质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二)关系
下面我想说说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既然这两种方法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哲学的角度讲,那么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首先,技术分析大体是建立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的。两者都是对数字的分析,只不过一个是对报表的分析,一个是对曲线的分析。但是我认为一个没有市场敏感度的人,或者从未通过技术分析投资者的角度的人直接去进行价值分析从而判断证券投资是不准确的。就好比看到了一家公司的利润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却没看到整个行业的利润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股市都是从技术分析做起的。我刚接触的时候也只能看看软件和网站已经给投资者统计好的K线,因为对于价值分析,我不会做也不会看。其次,股价的涨跌有多方面的因素,我则认为应该线考虑技术分析分析出来的影响因素,再考虑价值分析分析出来的因素,不能够顺序颠倒。
四、建议
其实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利弊长期在投资圈里摸爬滚打的人都是清楚的。那为什么还总有人会选错方法或者投资失败呢?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没有深入了解,只看到其中一种方法的好或另一种方法的坏,没有综合了解只听信片面之词;二、不坚定自己的想法,在第一个原因的影响下,会觉得谁说话都有点可信,但谁说话又有点不可信,不敢百分百信别人,同时也不敢百分百信自己的判断,毕竟不是每一个结论都是正确的,运气不好的人或许每次都信错了结论:三、操之过急,在新得到一种预测方法时或者新跟投一个专家时没有进行足够的验证。
我国本科院校的投资学课程考试方式还是以试卷为主,考试内容是关于一些定理概念方面的知识,很难有创新.而且考试手段也过于单一,不但养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习惯,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惯性,导致思想僵化,没有创新意识.另外,我国本科院校的投资学课程平均只有36个学时,这样的课时数对于综合性强、实践性大、应用性广的投资学课程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投资学的课程不仅仅涉及金融方面的内容,还需掌握数理统计知识.以CAPM模型为例,计算某一只股票的风险系数,要求学生熟悉金融学知识,也要掌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技术,而从我国目前的教学形式来看,很多学生虽然对学科中的知识理论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对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却是一窍不通,尤其是涉及实践操作中的软件应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制约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科院校投资学课程改革措施
因投资学本身的特殊性,在改革上应结合该学科的特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
2.1教材选择应科学适当
在教材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该教材内容是否顺应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动态;其次,教材所涉及到的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方向;此外,在教材的难易程度上要由浅至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并有利于学生的自学;最后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内容必须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
2.2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使经济专业教学内容变更的频率较快,尤其是投资学科,其本身的性质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动自己的思维,在接受知识时由被动变为主动,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利用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去搜索查询数据、资料,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搭建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据统计,在美国有66%的院校开展了本科生科研项目,并设有专门的科研办公室,通过科研活动,可让学生从最初的学习者演变为开发者、探索者,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才能,增强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
2.3科学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是专业学科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安排的比较密集,出现了大量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因此,有效调整课程设置,也是投资学科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应适当的删减一些不重要或重复的课程,这样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度把握重要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2.4加强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投资学课程中,数据分析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课程内容.其中,模板的处理作为投资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本科院校常以学习知识理论为目的,忽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很多学生连最基础的EXCEL数据处理分析都不会运用,对投资学的实践性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投资学的课程中,可考虑开设一些与其相关的软件应用课程,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软件操作上得心应手,更为今后投资学的学习做好有效铺垫.
2.5改进考试方式
在国际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教材“绝对崇拜”,过分依赖于教材内容,甚至案例分析、论述都要求按照教材的思路来解答。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育出的大学生,缺乏应变能力,没有创造能力,更能没有创新思想。大学教师的教研工作就是要不断的改革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引入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知识性人才而是能力型人才,这种重传统轻创新的教育方式必将大幅降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代在改变,国际投资格局在不断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当代国际投资发展的需要。
二、改进国际投资学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试行“模拟实战式”教学
在做好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借助模拟操作软件,让学生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独立完成模式实战训练。这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讲到国际投资学中的金融资产部分时,可引入股票、期货等模拟操作平台,结合课本中的股票、期货分析,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交易,还可组织股票、期货操作比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种方式不失为一种成本低、风险低、效果优、效率高的“社会实践”。
(二)推广“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国际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与书本相关的国际投资经典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其独立思考。例如讲到国际投资环境问题时,可向学生介绍当代中国的国际投资环境变化,让学生思考中国的国际投资现状与中国国际投资环境的改变有何相关性。在推广“案例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所选案例必须有真实性,可以通过世界投资报告、博鳌论坛、世界银行网站、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等收集信息;其次,所选案例需要有时效性,为了最大程度的贴近现实、学以致用,教师在选择国际投资案例时,应尽量选择当前的时事热点。最后,所选案例应有典型性,缺乏典型性的案例往往让学生无从下手,达不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三)探索“启发式”教学
格式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注意事项
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1.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大学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newroman。
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1.1”、“1.2”、“1.3”等,第三级为“1.1.1”、“1.1.2”等。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1]。
9、外文资料及译文
外文资料可用a4纸复印,如果打印,采用小四号timesnewroman字体,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要求,另外,要注意毕业论文结束语是否恰当。
参考范文:
投资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全球性、全国性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开放,对于金融投资人才需求日渐增多。文章对现行的投资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做了简单分析,以对本科教育中投资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探索。
[关键词]投资学;实践性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3.132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3-0250-02
投资学专业是适应我国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规模分散化、投资行为职业化、投资活动专业化的背景而产生的一门新专业。投资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对投资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科学地进行投资活动,其核心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个人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专业化的投资和投资的专业化是投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投资学专业的学科门类划分[1]
宏观意义上所说的投资,多指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投资规划等投资经济学问题,从学科属性而言当归属经济学学科门类。相近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
微观意义上所说的投资,应指以政府、企业、个人、非盈利组织等主体对某一经济活动的投资行为,具体包括投资项目分析、评价、规划、决策、资金筹措、资金投入、项目监控与项目绩效评估等投资管理行为,从学科属性而言,当属管理学学科门类。相近的学科是财务管理、国际商务、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显然,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创办的投资学专业,应以微观意义的投资经济活动管理为主。
2投资学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认知性实验,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目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强化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技能等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多数学校对投资学专业的学生都设置了实验课,但在课程设计体系上都是开设单一的课程,很少开设综合性的实验,也没有开设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放性实验。
2.2重教师的学历培养,轻实践能力提升
现在,高校注重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却忽视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学历和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教学能力往往反映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上。
2.3教学目标脱离社会需求
投资学专业是具有融实务投资、金融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该专业更强调实务操作能力和投融资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然而,现行的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较少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统一,常常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这体现不出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教学围绕市场需求出发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完善投资学实践性教学的建议
3.1建立多层次实验室
构建基础经济、综合投资和金融企业实践多层次实验室。投资学专业利用实验软件,开设证券投资分析、外汇模拟交易、商业银行经营等实验课程,通过对软件系统的讲解、观摩及模拟使用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熟练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相关指标和方法处理和分析问题,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也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一方面“送出去”,将相关教师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的培训、参观甚至参与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到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等单位挂职锻炼;另一方面“请进来”,利用政、校、行和企共建合作平台,聘请企业的经理、主管等相关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授课,聘请资深企业家作为客座教授,定期讲授一些课程,这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3.3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倡导学思结合,在投资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广泛采取启发法、演示法、实习法和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学校引进的WIND、色诺芬及知网等工具,及时了解国内外业内动态、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促进教学增效。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卫东.创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需要明晰的四个基本问题[J].太原大学学报,2015(6).
[2]李卫.刍议创业投资型企业的特征趋势及财务管理[J].财会研究,2008(6).
[3]何平均.投资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理论课设置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课程改革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以众多学科为基础,专门研究人们从事证券投资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的经济学科,是高校金融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并且从近几年高校教学活动来看,证券投资学已成为经济类、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但学好证券投资学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数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从未接触过证券市场的学生而言,这些知识都显得十分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根据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要求,我们在“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打牢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本科层次人才特点、实践教学条件等,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进行了长时间的教学改革探索。
1现有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关院校相关专业都开设了投资类课程,以培养我国急需的人才。作为金融学课程核心课程之一,《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只是简单地了解证券知识和分析理论要点并不能顺畅的进行资本市场管理工作,学生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资本市场具体情况了解投资管理的环节,熟练应用投资实践方法和手段,进行风险控制。但是,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模式与现实中方兴未艾的资本市场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单一的教学内容组织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够
一般《证券投资学》课程中涉及的很多理论是指导性的,但是具体到资本市场中应当如何开展工作,绝大部份教材中没有这部份内容。随着资本市场机制完善,各类金融市场联系愈加紧密,投资已经从股民单纯的个人行为变为机构的收益管理与风险控制,并向前延伸到决策制定,向后扩展到风险评估。显然,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及时紧跟市场。
1.2教学过程过于呆板
首先,目前《证券投资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大多数采用“纯理论”教学模式,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只要传道授业解惑,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信息,让学生掌握住教材知识点,就算完成教学目标,即使应用案例,一般也缺乏实效性,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其次,即使有相应的配套实验,也是以证券分析软件和模拟炒股为主,教学方法上以运用教授法、演示法为主,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将证券分析软件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师仍居于主要地位,虽然能有助于学生跟随老师熟悉操作步骤,但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考评也是注重课堂表现和试卷分数,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综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深化与创新,必然要求《证券投资学》课程不断改革。首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理解应用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优化的。具体到《证券投资学》课程而言,教学主体的更新更来源于资本市场实践的创新,当今开放中的中国,正处于投资管理的空前繁荣时期,必将推动微观金融领域的发展,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因此,要把资本市场最新发展动态和与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理论前沿介绍给学生。其次,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展以及与相关课程衔接的需要。传统金融学体系内容上板块结构中投资组合理论、证券定价、有效市场理论等不断深化,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课时压缩的前提下处理好这些深化的知识,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课题;此外,如何做好与《金融市场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的衔接也是亟待解决的命题。因而,对于《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教学改革不仅适时而且必要。
2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美国教育学家盖奇(Gage)指出:“教育家应采用科学家剖析分子的方法来理解复杂的教育现象。”因此,此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将建设目标定位在“为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金融投资理财人才奠定基础”。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基于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层次渐进式《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借用了研究性课程的要求和方法,采用基于问题学习(PBL)这样的建构主义思想,立体化、全方位规范课程的理念、资源、环节等教学要素,通过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三位一体,由点带面,点面结合结合,通过层次渐进教学,在验证层次(基础理论)、综合层次(专业理论)、创新层次(方法与工具)和研究层次(开放式探究)逐渐递进,逐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培养目标。当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看到教学改革的真实效果。因此,此次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历经相关高校两版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以及四年以上教学实践的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改革措施
3.1以理念为目标,合理化教学内容
在构思的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理念是实施项目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核心和灵魂。一方面,近年来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必须不断审视这门与时俱进课程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期间,培养计划对课时数进行了压缩,学生有了较充裕的实践可以自行安排,学习的自主性更大,也需要我们按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适应这些变化,我们首先调整了教学内容,及时增加了市场新的交易品种等新名词、新内容和新技术,同时也对证券分析部分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精简和更新。通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和试用,我们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编辑和出版,使其更加贴近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3.2以内容为重点,调整课程结构
在按要求对于课堂教学课时压缩的同时,我们调整了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的学时结构。例如,原有的证券市场基本面分析部分,详细的介绍各种分析工具,使总学时膨胀,增加了学生负担,而有些知识实际上是重复学习,学生也不能举一反三,不能够对证券市场一些共同规律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我们重新制订了教学目标:以证券和证券市场知识为基础,以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理论和套利定价理论为理论架构,以证券定价、证券市场的宏、中、微观分析为能力架构,使学生符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并为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为配合课程结构的改革,我们还重新编写了课程教案、调整了相应的实验、实践课程的内容。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构建了坚实的新的课程知识结构,使学生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取上让学生有层次的递进,强化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3.3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彻底转变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在课程中,课前主讲教师将每章的重点、难点和自学要求事先告诉学生,并提供相应的案例和参考书目。此深化学生的感性外,重点在证券分析和证券实务环节,我们逐步加强了“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法,认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在理论环节,我们与相关的衔接课程,例如《计量经济学》等一道,相互配合进行教学改革,逐步强化研究性教学思想,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获取与证券投资有关的实际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中掌握所学知识,基本形成知识上无拘无束、气氛活跃、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过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积极思索,大胆发表意见,在师生共同讨论先进手段的运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了多媒体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证券和证券市场的形象、生动、真实的展示,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了教学质量。
3.4以应用能力重点,拓展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还尤其注重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注重实务与教学相结合。例如,在实验课程的理论部分,要求学生运用Wind数据库配合SPSS、EViews等工具软件将科研成果与教学相配合进行学习,将比较抽象的图像显示出来,并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容易理解课程所涉及的大量复杂的公式和图表,改变了以往大量繁琐无味的计算让学生望而却步的情景,这一做法,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取得较好的成果。在实践环节,教师积极联系证券公司等,开辟实习基地,确保实践课程效果和质量,例如,邀请现场工作人员来课堂讲述开户环节,并让学生在基地实践客户经理岗位,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学生、教师和现场指导老师质疑与答疑相结合的方法,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分别答疑,并根据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组织讨论,出现了相互提问的生动局面,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一人满堂灌的状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5以考核为抓手,强化课程效果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如前所述,目前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虽然客观,但学生可能花较多时间记忆而忽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这与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点众多的课程掌握情况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教科书上的相关理论很简单,技术指标机械性的记忆也可以做到,但具体应用时学生们却很难活学活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此次改革对考试内容与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首先,除了出勤、课堂讨论发言、课后作业、笔试外,增加了三次平时测验以及独立完成一份内容非常综合的《证券投资分析报告》和《实验报告》,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已达到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其次,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机制,邀请现场指导教师对实验、实践环节进行考评。第三,鼓励学生学完基础知识后,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获取相应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
3.6以兴趣为先导,探索衍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因此,教学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从改变学生所处学习环境入手、逐步培养学生凝练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积累问题,并与教师的问题结合起来,将学习延伸至课下,积极探索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模式,以深化教学内容和效果。通过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论文)三种不同层次递进的渠道,使学生可以和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得到科研能力的提升。改革通过三段式培养,即:通用素质培养(资本市场与投资基本知识培养)、专业素质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创新素质培养(开放式研究性课题的探究),从方案设计、过程实施,到结果的分析有机的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将老师与学生结合起来,将课程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拓展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了进一步加强。这些卓有成效的探索,进一步拓展了学生专业知识面,切实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学生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所提高,也促进了教师提高相应的教学能力。
作者:吴从新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院:
[1]胡昌生.熊和平.蔡基栋.证券投资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高校开展期货教学与人才培养虽然已经有了20几年的历史,人才培养也覆盖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所有层面,但是由于高校专业的设置讲求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开设有期货专业的高校只有几十所。很多高校只是将期货课程作为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专业的选修课。期货人才需求日益扩大与期货现有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期货人才培养与储备问题成为期货行业发展重要一环。高校作为期货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方法。
二、期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改革案例教学模型,尝试导入性案例和补充性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
所谓导入性案例,是指在讲些新的章节之前,先通过一个浅显易懂的小案例引出要讲解的内容,使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启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模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出精选教学内容,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补充性案例,是在基础知识介绍完之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后,通过深层次的案例,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导入性案例与补充性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逐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避免一开始就接触抽象的概念而可能产生的厌学情绪。期货期权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与现实联系紧密,新产品不断涌现。教材的更新周期比较长,很难实现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但是案例式教学则可以实现实时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期货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加强学生参与型教学安排
期货课程是与现实经济,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密切联系的课程。在讲授过程中,针对部分章节的特点,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去查阅资料。比如,在介绍期货价格的基础面和技术面分析的时候,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期货品种,去查阅相应的供求资料等等,然后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数据资料,尝试对该期货品种进行基本面分析。这种鼓励学生参与式的教学安排,可以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所带来的课堂听课疲惫现象,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同时,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时也为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创建微信平台等方式充分利用新型网络教学手段和方法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极为灵活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资料,网上测验,教学视频的资源共享。同时,网络平台的论坛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现在学生使用微信的越来越多,据笔者调查,本校大学生中至少有超过80%的学生在使用微信。老师创建微信平台,可以及时相关动态,客栈、提供素材、布置作业、解惑答疑等,与学生实现课堂外的实时互动。
(四)加强实践实验教学
期货期权课程比较深奥难懂,从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很有必要在期货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在兼顾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强调实践教学的比例,明确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使学生能高效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实战技能。比如,在期货技术分析环节,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各种图形形态的形成等等,而利用模拟交易软件则可以培养学生利用交易信息判断、预测期货价格走势的能力,以及学习掌握套期保值和套利的交易策略。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期货模拟大赛。从2013年开始中国期货业协会联合期货交易所等机构每年举办一届期货模拟大赛。教师通过给予指导以及请业界人士给参赛同学做讲座等方式鼓励支持学生参与比赛。另外,任课教师也可自行组织校内或校际期货模拟大赛。
(五)加强职业指导,推行“课证结合”
随着中国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进一步推行,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读书期间报名参加各类资格考试,如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若在教学中适当结合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安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资格考试的合理对接,推动“目的推动型”教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备考工作提供帮忙,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六)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从事期货教学的教师并没有期货实践经历,由于没有直接的经历,其对期货的认识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回答学生提出的实践问题。高校应给予教师提供支持,鼓励教师到期货公司挂职锻炼等,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素养。
(七)尝试“信息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