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引荐信范文

时间:2023-01-21 11:53:24

序论:在您撰写引荐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第1篇

音乐剧界的“头牌小生”迈克·波尔(Michael Ball)长期活跃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2013年2月14日,应上海大剧院邀请,他在大剧院开业十五周年纪念晚会——“不说再见”特别音乐会上,以压轴嘉宾的身份,首次为中国观众现场演唱了多首音乐剧名曲。

 

本刊特约东上海演艺中心市场部经理裘晔与迈克·波尔先生面对面交流了一些音乐剧界的相关话题,以飨读者。

- 裘晔 - 迈克·波尔

在中国,还有很多观众尚无法分清歌剧(Opera)和音乐剧(Musical Theatre)的区别,您能否从一个音乐剧演员的角度来解释一下?

我的感受是,欣赏歌剧时,要听到一首好听的歌,你得等相当长的时间才行。(笑)要知道,音乐剧是从歌剧自然演变过来的。有说法说音乐剧起源于美国,是由杰罗姆·科恩(Jerome Kern)、格什温等大师开创的,可我认为还应该回溯到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岁月,也就是轻歌剧(Operetta)的年代。他们当时在戏剧领域的作品,就是两者兼而有之的。歌剧的特色在于演员的歌喉,那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当然他们每周最多演个两到三场,音乐剧则是一周八场,对演员在体力上的要求更高。两者相同之处,是我们都在给观众讲述一个故事,试图打动观众,让他们跟随我们体会个中喜怒哀乐。我尊重任何一位艺人,也喜欢各种艺术类别,只是我更喜欢音乐剧,更喜欢那些歌曲,以及歌曲讲述的故事。

 

这里很多观众往往一听说“音乐剧”三个字就会觉得是高雅艺术,敬而远之。对此您怎么看?

完全不是这样!音乐剧的音乐,是一种跨界风格的音乐。其实不少古典或流行音乐人都非常想创作音乐剧,而且是跨界风格的音乐剧。我个人觉得这种音乐更普世一些。要知道歌剧早先也是面向大众的,并非精英独享,是可以给所有人欣赏的。音乐剧也传承了这种特性,适合所有人欣赏。

 

听说您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声乐教育?那您是怎么会进入音乐剧领域的?

我一开始接受的是表演培训,我一直想当一个演员。不过我有副好嗓子,而且第一次参加选拔的剧目,就是音乐剧。我认为演唱应该是顺其自然的,跟着本能和情绪走就是了。我也一直是以演员的方式去演释歌曲,专注用歌词去传递情绪。曾有人告诉我,如果我在声乐方面下点工夫的话,就可以去参演歌剧,可我并不希望当歌剧演员,我不喜欢把身体摆成某种特定姿势,好发出某个音。我听到过一些人因为过分钻研技巧,却磨灭了本能,丧失了天赋。当然有技巧并不是坏事,可以帮助你保护你的嗓音,我很庆幸我找到了自己的技巧。

 

不过也有过一次例外:卡麦隆·麦金托什(Cameron Mackintosh)有一次邀请我在为英国女王举办的《悲惨世界》专场演出里,出演主角冉·阿让(Jean Valjean)。其实他曾一直劝我出演这个角色,我总是说“马吕斯(Marius)才是我的角色,我不想演冉阿让”。不过那次是女王为了招待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在温莎城堡举行的特别演出,情况特殊,我就答应了。为了这次演出我专门去找了个声乐教练,因为有些歌曲超过了我的音域。寇姆·威尔金森(Colm Wilkinson)是首演版的冉·阿让,剧中他唱的《带他回家》(Bring Him Home)是一首很优美的男高音歌曲。我只是位男中音,本来打算拼命撑一场罢了,在经过专业人士的指点后,我发现即使每周八场演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说起《悲惨世界》,最近同名音乐剧电影正在热映,也拿到了金球奖。请问您对于音乐剧类型的电影有什么看法?

这部片子拍得不错,我很喜欢那首新歌《忽然间》(Suddenly),我的最新专辑里刚收录了这首歌。该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Claude-Michel Sch?nberg)到录音棚来,和我一块儿把这首歌制作完成了。我听不少人说音乐剧电影将重回大银幕,恢复往日风光。不过我并不这么看,我觉得那种辉煌不会再有了。现在每年的剧情片是数百部的产量,而其中音乐剧影片连八九十部也拍不到,因为过去那套音乐剧电影的“语言”已经过时了,音乐剧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实际上,音乐剧在剧院里已重获新生:每当场灯熄灭之际,即是现场观众一同分享舞台魅力之时,每场演出在我看来总会千差万别。剧院的诱人之处,就是那些足以“振荡”你心扉的现场演唱,而那些录音棚设备加工出来的声音,我们已经听腻听麻木了。电影版《悲惨世界》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演员们都是现场同期录音。如果是后期配音,演员在镜头前的情绪会表达不到位。这也是我喜欢音乐剧的地方,戏剧演出都是一个道理。

 

那将来您有没有计划出演一部音乐剧电影呢?

我当然愿意参演这样的影片,不过我不认为会有很多的机会。我觉得音乐剧的未来还是在剧院里,或者通过电视来传播。电视行业现在对音乐剧和话剧越来越感兴趣了:美国不是出了电视连续剧《欢乐合唱团》(Glee)和《名声大噪》(Smash)么?据说英国也有人打算做类似的节目,因此我觉得电视应该能成为音乐剧传播中新的载体,可电影就是另一码事儿了。

 

这几年听说在英国,音乐剧市场似乎有些萎缩,因为新的娱乐形式和新的娱乐内容不断涌现,对戏剧界冲击较大;另外似乎纽约百老汇那边新剧不断,伦敦西区则相对平静一些,请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首先我要说从统计数据上看,实际上市场反响是越来越好,票房销售和观众人次都增加了。我听到过一个很有趣的统计:在英国,足球很受欢迎,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而去剧院看戏的人次比看足球的人次还多,规模相当可观。当然,总有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剧目,而且后者肯定比前者多,可是还会有新的东西出来,让大家耳目一新。当我们回顾音乐剧的“黄金岁月”——《南太平洋》《音乐之声》还有《俄克拉荷马》和《旋转木马》这类剧目时,会发现他们大部分就连演两三年最多,不会再长了。不像现在的《悲惨世界》连演二十七年,《剧院魅影》连演二十五年,或者其他的一些剧目如《跳出我天地》《魔法女巫》《狮子王》和《妈妈咪呀!》都能长年连续演出。当时的音乐剧就是那样,只是亮相一个演出季或者一个年度而已。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用创新的方法写,推出新剧和新人。新近推出的就有《玛蒂尔达》和《追梦传奇》《保镖》……对了,还有《人鬼情未了》!所以还是有新戏不断推出的。

音乐剧在中国也开始逐渐普及了,很多剧目像《悲惨世界》《剧院魅影》《音乐之声》《发胶星梦》还有《妈妈咪呀!》《42街》等都来过了。您也在伦敦出演过《发胶星梦》中的“胖妈埃德娜”(Edna)一角。去年又在伦敦出演了《理发师陶德》中的变态杀人狂陶德(Todd)一角。您过去一直是以诠释“帅哥情人”的形象闻名的,怎么会去演这些截然相反的角色的?

第2篇

首先,部分中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于感官的、娱乐的层面,演唱者、歌词内容以及欣赏者自身情绪等一些非音乐的因素对学生的欣赏喜好影响较明显,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的感受、体验和通过音乐引发的联想与想象还比较肤浅、有限。

其次,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素质的一种综合反映,不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不具有基本的音乐常识,音乐鉴赏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而且,即便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地、灵活地把它们运用于欣赏教学中,运用于音乐欣赏活动之中,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也难有真正的提高。

在鉴赏教学中,要真正体现鉴赏教学的作用,我们必须运用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欣赏作品、感受作品,通过生动的“音乐语言”将学生带入艺术之境,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出真情实感。但传统的欣赏教学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因为传统的欣赏教学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为途径,一般都是老师先介绍作品的基本情况、创作背景、作曲家情况,然后进行欣赏。其实,在未欣赏音乐之前,介绍作曲家情况都是徒劳的,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中学生年龄特点及社会环境等原因,教材中的某些音乐作品,不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于是往往出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痴如醉,学生听得昏昏沉沉、如云如雾的尴尬场面。

记得2011年11月份,我曾经听过一位音乐老师上的一堂鉴赏课,欣赏的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合唱部分,上课当中,这位老师对贝多芬作了大量的介绍,从他的出生背景,说到他的成长过程,再到他曲折的人生历程,以及他如何创作《第九交响曲》等,足足讲解了35分钟,然后才让学生欣赏,最后是总结。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动过手、动过嘴,更没有动过脑,全部是老师在不停地讲。下课后我向学生了解情况,有很多同学觉得很被动,不知道在欣赏些什么;也有同学觉得老师讲得太多,应该多欣赏,让学生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这种教学法,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没有机会让学生发挥丰富的联想力、想象力,更发挥不了鉴赏教学应起的作用。

提高中学生音乐鉴赏水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音乐欣赏中的音响感知

人们欣赏音乐,首先要有辨别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基本要素的能力。人类的音响感知能力的获得,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特别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由生理器官发展成为“文化器官”的结果。要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和对音乐音响的感受力。

二、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这是伴随着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心理体验。新课标中明确表述:“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要启发学生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特见解。”强调体验音乐的过程,也就是强调学生个体独立品味音乐的过程,对音乐情绪、情感过程的体验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而音乐则是一种善于表达和激感的艺术。当然,情感体验并不只是在音乐欣赏中。

三、音乐欣赏中的想象联想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形成的艺术形式,表现人类多样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丰富的生活图景。欣赏音乐是一种愉悦的审美活动。在审美活动中,想象与联想是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它对于感知形式美、增强欣赏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使审美对象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让被感知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不具有视觉上的直观性。但是音乐仍然展示一定的内容,自然也是可以被感知的。只不过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审美对象,往往需要在个人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

上,通过想象与联想的心理活动来实现。教学生欣赏音乐,不仅要求学生对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民族特征、创作特点以及体裁有所了解,而且在欣赏的过程中,要细心倾听,细致地体会作品表现的情感,积极地展开联想与想象,正确地理解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充分地发挥想象和联想,就必须培养学生准确地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要具有生活形象的充分储备,尽可能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直接与间

接的生活经验和形象记忆,这样才能充分而完美地欣赏音乐。

第3篇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凝聚了一批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推动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但也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引才工作目标性不强,到处开招聘会,“遍地撒网”,却忽视针对具体高端人才做个性化、差异化的工作,费力不少,收效不大;有的只注重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把票子、房子、车子简单等同于人才环境,对如何创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软环境关注不够;有的重引进而轻后续工作,不注意培养使用,甚至把人才当作招牌、摆设,看起来引进的人才不少,却没有产生应有的效应;有的不注意与人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很少从思想上、精神上关心他们,使一些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创业热情难以长久保持等等。出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人才工作的规律,重视“引才”、却忽视了“引心”。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人才。用人者必先赢其心,人才方会尽其智,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之所以鞠躬尽瘁帮助刘备成就三分天下的事业,就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了他;而徐庶之所以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计,就是因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越是高层次人才,越是看重事业的发展、人格的尊重、环境的宽松。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须重视通过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来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引才,首先必须有炽热的爱才之心。对国家特别需要的重点人才,要格外尊重,待之以诚,耐心持久地做工作,进行长时期的感情联络,用求贤若渴的态度感召他们。对引进来的人才,要继续注重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建立和完善党委联系高级专家、领导干部和高层次人才结对子、谈心谈话等制度,给他们以更多关心、更多理解、更多包容,随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添进取的动力。

第4篇

1、手机微信视频聊天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可能是声音没有开启,第三方音频冲突等原因导致。

2、如果视频聊天时,对方无法听到您的声音,建议进行以下操作: 若是拨打视频电话时: 1).切换到语音通话界面观察是否可以正常送话。 2).检查3G网络是否稳定。3).与其他联系人视频通话,观察通话时是否正常。4).更换其他时间段尝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翁维健,1933年出生,1950年之前学西医,1951年开始转攻中医,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1983年,创立国内第一个中医营养专业并任教研室主任。1986年,创立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并任教研室主任。在中医中药教学、科研工作及食疗、养生康复等诸多领域均有突出贡献。

翁教授说,中医营养保健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有病治病,无病预防。更深层次地讲,就是利用天然饮食,将人体保持在最佳状态(甚至超常状态)中。食物性能的补与泻两大特性,最能体现中医营养学的主旨。他说,食物补则补气、养血、填精;泻则解表、下火、去毒。中医营养学在生活当中的意义,与药物大致相同,这与西方药学中的营养概念不同,西方主张将食物与药物决然分开,不赋予食物以直接保健的作用。然而在日益兴起的“天然疗法”中,中国食物的保健与治疗作用得到了广泛承认。

翁维健教授几十年来从事研究中国古代保健医疗食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因而他被世界誉为“打开食疗宝库的人”、“养生康复医学的带头人”。他所研制的中国保健食品(寿膳)和医疗保健食品(药膳)食谱达千种之多。翁先生的药膳食谱当中所介绍的药膳,并非含有药物的食物,而是有关天然食物含有药物般的作用,对人体是绝对无害的。翁先生说,中医食疗、药膳是中医五千年来对人类杰出的贡献。

“疗效食品很值得研究和发展”。翁教授说,药、膳同食,体现了人们膳食结构、饮食习惯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那种只讲究色、味、香、形,这不全面,还要加上“质”,这个质就是营养丰富、有保健作用。疗效食品对人体无副作用,只要科学引导,容易被人接受,好处很多。现代科学同样不排斥“以形补形”这一中国营养学的精髓。

翁维健教授从事保健工作20年,从“吃、拉、睡、尿、行”中总结出一套养生经验:要吃得杂,每天至少吃30种以上的各种食物,并且要认真地吃早餐;每天要有足够的大便量,最好能有2次,为此要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以及多喝开水;老年人早睡早起,睡眠时间零零星星,应顺其自然,犯困了可随时睡一觉;尿的那一刻要咬紧牙齿,绝不要出声,可使牙齿坚固,只要长期坚持,排尿不畅等困扰也会得以缓解甚至消失;人老先老脚,脚底有20多个穴道,要经常刺激,每天行走1小时是一个好方法,不管季节如何,都要坚持睡前热水烫脚15分钟,可将一两中药“大黄”敲碎,用纱布包好,煮15分钟后,用此水洗脚,具有消炎杀菌活血化淤的作用。

他说:“要想长寿,肠胃得清;不偏食、不怪食、吃杂食;养生宜早不宜晚。”翁教授认为养生长寿之道可以概括成两句话,就是“精气神形并重,情志行为共养。养生学不是养老学。人的衰老早在老年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养生益寿活动应及早从生活多方面进行。养生这一行为实际上从婴儿时期便已开始了,‘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在养生益寿活动中,饮食因素占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人的物质基础。”

第6篇

补充蛋白质让肌肉更健康

有很多人减肥首先想到的就是节食,但节食很容易使人的基础代谢率下降,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过少后会明显降低人体消耗热量的能力,而且人体燃烧脂肪也需要均衡营养的配合,如果一味地少吃,减掉的大多会是肌肉,而不是脂肪。

蛋白质摄入不足的人,体内的蛋白质是不充足的,而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体内肌肉不健康,包括心肌和胃肠道的平滑肌,肌肉的不健康又会影响人体的代谢率,因为肌肉是消耗热量的主要器官,你的肌肉质量下降或减少,自然人体也就更容易堆积脂肪了,所以有很多人经过节食减肥后会长得更胖,而且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导致心脏不强健而患上一些心脏疾病,所以蛋白质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平时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蛋、水产品、牛奶,蔬菜中的豆制品和真菌类也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前摄入蛋白质过少的刚开始摄入足量优质蛋白质,人体内会拼命吸收蛋白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人,体内的蛋白质需求其实是呈饥饿状态的),这时人体一边在减脂肪,一边又在补充蛋白质,然而脂肪的比重比蛋白质轻得多,所以刚开始体重会下降很少甚至不下降。但蛋白质补充充足能让人体内的肌肉更健康(换言之就是在增加消耗热量的能力),对长期持续的减肥和有效的维持减肥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减肥需多吃纤维食物

食物里的纤维,有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二大类,对减肥和健康,都很重要。多吃高纤食物可预防疝气、痔疮、大肠直肠癌、冠状动脉心脏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蛀牙和胆结石等“富贵”疾病。

第7篇

科学膳食“一二三四五”

洪昭光教授提出,科学膳食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简称“一二三四五”。

“一”是一袋奶。我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一袋奶能使儿童增高3~5厘米。一些家长非常疼爱孩子,给他们吃鳖精、燕窝、西洋参等,实际上都不及牛奶好。坚持每天喝牛奶(1岁前吃母乳)至终身,对人一生的健康都有益,既补充了钙,又能减少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发生。

“二”是每天250克主食。但这点是不固定的,瘦人吃的可多一点,胖人则应更少一些,通过调整主食来调整体重。如有一位病人身高1.49米,体重99公斤,按规定膳食,每天进食主食125克(早饭25克,午饭50克,晚饭50克),没有采取任何减肥措施,一年内减轻33公斤,同时精神、身体均很好,并照常上班。

“三”是一天要吃3份高蛋白食品。理论上讲,每千克体每天需要1~1.5克蛋白质,但这样不好计算,因此以3份高蛋白为标准就可以了。每1份高蛋白是指50克瘦肉,或100克鱼,或一个大鸡蛋,或100克豆腐,或25克黄豆,或100克鸡,或一个鸡腿,或100克鸭。每日早中晚餐,每餐1份高蛋白为宜,如早餐一个鸡蛋,午餐肉片炒黄瓜,晚餐烩豆腐,这就是3份高蛋白。有人认为得了心肌梗塞就不能吃肉和鸡蛋,这是错误的。科学膳食是合理、均衡的膳食,素食并不好,特别对未生育的年轻女性来说,绝对素食会影响今后的生育,其生育畸形儿和无脑儿的概率较高。有充分高质量的蛋白质,才能有高质量的健康,但亦不能太多,大吃大喝是不科学的。人体内有储存脂肪的“仓库”,但没有储存蛋白质的“仓库”,多余摄入的蛋白质会随尿液排出,在排泄的过程中蛋白会伤害肾脏。

“四”是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有粗有细:指粗粮、细粮搭配。不甜不咸:不甜,甜食中既无蛋白,又无膳食纤维、维生素,多食会发胖,所以忌多食;不咸,从理论上讲,每天摄入5~6克盐最佳。三四五顿:有人不吃早餐,一天两顿饭,易得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以及肥胖,对身体很不利。一天至少应吃三顿饭,最好吃四顿、五顿,但总摄入量保持不变(如将250克量在几顿中均分)。七八分饱:保持“七八分饱”,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尤其有益。

“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个正常人一天应该吃400克青菜,100克水果。

掌握了“一二三四五”,就能科学保证我们每天的热量、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胖人还能减肥。

吃饭的新见解

站着吃饭最科学。医学家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势研究表明,站着吃最科学,坐着吃次之,而下蹲位最不科学。这是因为下蹲时腿部和腹部受压,血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影响胃的血液供给。

先喝汤后吃饭有益健康。欧美人用餐的习惯一般都是先喝汤,后吃饭。而在我国许多地方,则习惯先吃饭,后喝些菜汤。先喝菜汤,可减轻硬食物对胃的压力与刺激,从而对胃起保护作用。

边吃边聊好。我国传统习惯中,有“食不语”的说法。认为吃饭时说笑,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近年来,海内外专家提出一个新观点,边吃边聊有好处,气氛和谐心情舒畅有利于消化。人在进餐以后,要借消化液的功能,才能有最好的消化吸收。无拘束地“谈话餐”,大家都高兴,此时,胃消化液分泌能达到最佳状态。且食物徐徐进入消化道,不是突然增加负担,使消化系统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

偏爱冷食益寿。营养科学家认为,降低体温是人类通向长寿之路。吃冷食和游泳、冷水浴一样,可使身体热量平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延长细胞寿命。

透过食欲看健康

人的食欲除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疾病的影响,因此,人们食欲的变化,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食欲旺盛且又容易饥饿,身体日渐消瘦,伴有口渴、多饮、多尿,这很可能是患了糖尿病。

近期内食欲旺盛,但体重下降,并伴有乏力、怕热、易出汗、易激动。如出现眼球饱满稍微向外突出者,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暴饮暴食后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通过解痉止痛剂不能缓解症状,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表现。

食欲尚可,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很可能是胆囊出了毛病。

食欲突然减退,见食生厌,尤其是见了油腻食物就恶心,全身疲乏,腰酸无力,尿色深黄如浓茶,并见眼白发黄,可能是患了病毒性肝炎。

食欲差,见食生厌,大便不正常,进食油腻食物就腹泻,这是消化不良的病症。

食欲不正常,并有腹胀,且多在食后加重,平卧时腹胀可减轻,并伴有嗳气、恶心、胃痛等症状,可能是患胃下垂。

年龄在40岁以上,在未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食后中、上腹饱胀,同时伴有倦怠、食欲下降、身体日渐消瘦,可能是患了食道癌、胃癌,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