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8 22:03:31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家访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总之这次活动已经落下了帷幕,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事与愿违,虽然大家都做出了充足的准备,考虑了很多种可能的情况,活动前也做了很多准备,但是,活动的效果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好。我总结一下在活动中的优点和缺点。
一 优点:
1、在活动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我们提前一个星期在各班进行了关于举办文化展示大赛的通知,在活动开始前的一星期对参赛人员进行了统计,报名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2、活动开始的前五天对于部员进行了工作的安排,之后,又召集了所有的参赛人员进行了初步关于活动流程及安排的解说,并嘱咐参赛人员回去后对这次活动做更深入的了解并要积极准备。
3、活动当天,两个部门的会长及部长都于下午2点到了活动现场,提前完成了会场的布置,并对选手所准备的视频及ppt进行了试播,确认都能顺利播放。活动开始前对选手进行了分组,确定了上场的次序。在活动进行时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如:评委所喝的开水不够,在活动环节的时间把握上出现了误差……这些情况都在我们的积极补救下顺利解决了。
4、活动中途现场气氛还是活跃的,两位主持人对现场的一些突发状况的控制也比较号。
二 缺点
1、在宣传方面,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活动宣传,缺乏相关的经验,导致宣传不够到位,有一些同学不知道活动时间和地点,没有引发同学们的参与的积极性,导致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强。
2、在活动当晚,前来观看此次活动的观众没有预期的那么多,场面不够热闹。在前期的工作安排方面,虽然对部员们进行了明确的工作安排,但没有针对部员所分配到的任务进行专门的指导。
3、由于缺乏经验,在活动当天,有些工作人员找不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报名方面,有些参与者没有看过活动通知,不清楚活动过程就报了名,加上比赛前会议上强调的力度不够,导致在比赛开始前还有个别参赛人员不清楚活动流程,没有准备好相关材料,活动当晚,有参赛选手迟到。
4、在比赛过程中,由于没有和参赛人员进行沟通,也没有与主持人进行沟通,以至于活动时各个环节的时间没有控制好,第一环节过于冗长,第二三环节被压缩,活动现场气氛不是很活跃,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5、活动开始前跟注册部的沟通也不够,导致中途收完注册本,观众就离开现场了。
一、成立学校家访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xxx任组长,副校长xxx任副组长,各校负责人任组员的2013年暑期大家访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成员的职责。
二、制定活动内容
重点加强学生暑期在家的安全教育,向学生家长及孩子宣传安全知识,尤其是防溺水、防雷击、防交通事故的安全教育;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了解掌握特殊家庭学生和行为偏差生情况;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留守儿童假期的监护情况以及生活学习情况等。
三、确定活动形式
主要采取登门走访、电话、网络联系等形式,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班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共同参加,采取分年级、分片进行家访活动。
四、提出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2)明确家访身份。 (3)讲究家访方法 。 (4) 做好家访记录 。 (5) 梳理家访信息 (6)整理形成家访报告
五、大家访活动的具体实施
大家访活动采取分组、分片的形式进行,共分六组,各组由学校领导带队。第一组由xxx副校长带队,重点对居住在xx村,xx村高年级学生、xx村高年级学生进行家访,第二组由xxx带队,重点对居住xxx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家访,第三组由xxx带队,重点对居住在xx村以及来田村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家访。第四组由xxx带领,重点对住居在xx村的低年级学生进行家访。此次家访受访率达70%。此次家访了解到我校共有75名留守儿童假期前往父母务工所在地,与父母共同生活。各组分别对他们进行电话或网络访问。访问率达30%。各组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视,除了加强对其安全教育外,家访小组并与留守儿童所在的村委会取得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暑期安全问题。此次暑期家访涵盖了我校的两所完小、三所村小、一个教学点,应受访学生308名,实际受访学生308名,完成了活动目标。
六、“大家访”活动的工作实效
1、提高了学生家长的教育能力,增强了家长与孩子的安全防范能力。
2、获得了第一手材料,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在家表现及家长的希望和教育方法。
3、家长教师互相信任,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4、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学生。
七、家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做生意的比较多,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一些学生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更加溺爱孩子,有的学生的心里放纵,学校教育工作更加难上加难。
2、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溺爱、放纵,养成了骄纵、奢侈、等不良行为,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诸多难处。
1、加强领导,及时反馈,确证“大家访”活动落到实处。
成立了以李xx校长为组长,李xx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和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实施、反馈“大家访”活动。
2、精心部署,切实安排,保证“大家访”活动有效开展。
1)通过家校通、打电话等方式,大力宣传“大家访”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召开部分教师(暑期非学习教师)培训会,明确家访内容及方式方法。
3)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印制了《xx中学暑期安全教育“大家访”登记表》和《xx中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意见意见和建议征集表》,在宣传政策法规、了解学生暑期生活和强调学生在家安全的同时,及时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征集上来。
4)提前通知,分组实施,确保不漏一名学生。xx镇由原xx乡和xx乡合并而成,东西跨度最大且有三个大塬,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提前一天给每个学生打电话,并将老师分成四个组,由班子成员带队,四个组共到村组20多个。
5)耐心宣传和解答家长提高的问题,促进教师和群众的关系,每到一村按培训内容开展工作的同时,并耐心征求意见和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6)“大家访”丰富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了他们安全管理意识。
3、家访教师排除万难,以高尚的职业情操完成任务
①去大盘一组,正遇大盘村修路,车辆无法通行,为到学生家去,四人来回步行6公里路;②去xx一组,由于部分学生住在塬上,根本不通车,教师只能徒步完成家访任务;③有16名学生去外地,教师只能打长途电话家访。
4、及时汇总,并召开班子会讨论征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家访 特殊群体 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价值”教育,是一种充满温情的、富有人性魅力的理性教育活动[1]。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复杂的形势,尤其是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任务艰巨。家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探索,在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大学生特殊群体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
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指由于自身、家庭、社会等各种原因,在学习、生活、纪律、心理等方面处于困难或较差境地的群体。这些特殊群体往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特殊群体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1)经济拮据群体。也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简称贫困生)。经济的拮据使贫困生很难安心学习,心理负担较重,容易导致自卑、孤僻、不合群、偏激、焦虑,甚至诱发一些心理疾病。还有的学生不能正确面对家庭实际情况,学习不努力,攀比心严重。
(2)学习困难群体。他们多数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动力不足,缺乏进取精神,自我约束力差。有的经常逃课,严重者会自暴自弃,违反校规校纪,屡教不改。
(3)网络痴迷群体。这些学生晚上上网通宵达旦,白天上课无精打采,甚至索性旷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多科补考,严重者导致学业荒废、留级乃至退学[2]。因连续上网时间过长,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疾病突发、失去生命情况也时有发生。他们逃避责任、麻痹自我,趋向孤独、厌学、自私、冷漠,人际关系逐渐疏远,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甚至出现人格障碍[3]。
(4)特殊家庭群体。离异或不和谐的家庭给孩子带来极大危害和不良影响,尤其是单亲子女,由于家庭结构变化的强烈刺激发生心理失衡,甚至有的大学生因此而长期不能自拔[4]。主要表现为自卑、逆反、恐惧、敏感、多疑、孤僻、消极情绪明显。
(5)心理薄弱群体。近几年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不良反应和反映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高达30%左右,并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厌学、焦虑、恋家、抑郁、失眠、自闭、社交恐惧等。
2.家访在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传统高校教育过程中,学校是施教方,学生是受教方,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育。特别是高校学生基本离开了家庭在学校住宿,再加上学生已经成人,思想教育工作成为学校单方面对学生开展的工作似乎理所应当。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越来越发现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以往的功效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参与因素――家庭[5]。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曾说过:“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家庭是学生最早的生活环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思维习惯的养成和行为方式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很多特殊群体学生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关联,要想真正解决大学生思想、心理上的问题,就必须促成学校、家庭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因此,对大学生特殊群体进行家访,让学生家长熟悉和了解大学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配合学校开展部分工作,并提供关于学生成长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是高校完善管理体制的一种较好方式。通过家访,更加深入分析学生产生特殊表现的根本原因,也是辅导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3.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该对大学生特殊群体进行大体分类,根据不同特殊群体确定不同的家访目标,然后制定较为详细的家访计划。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目的性和期望值。家访前,要认真细致地明确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家访效果的期望值,并慎重考虑此期望值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同时制定谈话提纲。
(2)了解学生。家访前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拉近与家长、学生的距离,提升家访的效果。
(3)加强沟通。由于大学生特殊群体大多是表现较差的学生,他们对老师家访多数有抵抗情绪。因此,要事先做通思想工作,端正他们对家访工作的认识,征得学生的赞同。家访前必须与家长提前约定好时间,并做好家访前与家长的电话沟通。
4.家访中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1)任务原则。家访中要根据预定的家访计划和谈话提纲,紧密围绕事先设定的目的和期望值来进行,通过家访向家长介绍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生活条件,学校的管理方式,介绍学生在校期间各种表现及取得的成绩,等等;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对学生的认知、对孩子的教育情况的了解;通过地方政府了解学生家里经济困难状况;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定下一阶段学生的教育计划,收集家长对学校的希望和建议等;注意家访纪律,不给家访家庭增加麻烦和负担。
(2)艺术原则。不同的学生家长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生活方式,尤其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家庭特点更富个性,因此在家访时,谈话一定要讲究方法,也就是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在反映学生在校表现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告状、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一定要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缺点要委婉地指出。这样,让学生能够接受,拉近师生的距离,也会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和谐。
(3)通话原则。如无特殊情况,多数时间的家访要三方通话,即家长、老师和学生三者都在场。这里老师一定要充当导演的角色,要讲究原则,让谈话气氛平等、轻松、愉快。消除消极因素,给学生讲话的机会,保证意见的准确和措施的切实可行[6]。
(4)和谐原则。在家访过程中,不论家长表现如何,绝不能指责家长。在沟通中产生的不同看法,要与家长友好协商,切忌与家长产生直接冲突,要始终保持不卑不亢的语气,陈述校方的立场和观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急于当场解决,给下一次沟通留下回旋余地。
5.家访结束后的总结与反思
家访结束后,需要对家访过程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反思是否达到预定的目的和期望值,有什么好的经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撰写家访小结,对学生的下一步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并予以实施。对于没能达到预定目的和期望值的家访,要通过电话与家长保持联系,如有需要可另选时间再次进行家访。对于家访过程比较好的案例,除及时总结外,要做好家访后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巩固其效果。
家访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教育和决策中,在沟通中挖掘学生负面表现产生的根源,在合作中寻求解决学生面临问题的最佳方式,做到了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家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重要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学生李伟(化名),表面上属于学习困难型,了解情况后才知其除知识基础差外痴迷网络,经过多次教育帮助均无明显效果。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该同学家庭教育简单粗暴,家长从不与学生平等沟通,对学生期望值极高,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有话不敢讲,自我封闭,压力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表现增加,通过网络逃避现实。挖掘其根源后,在第二次家访中,教师注重谈话策略,将心比心,拉近老师与家长的距离,双方交换意见,共同寻找原因,探讨解决办法。经过长期共同努力,李伟同学不但戒掉了电玩,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可见家访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不仅仅是推动思想教育工作向前发展,更重要的是让青年学生能够在我们的工作中受益终生[5]。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家访在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家访更多意义上仅是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而言的。即使这样,它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各种实际困难,例如学生众多、学生家庭住址在全国各地过于分散、经费等条件限制,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家访新模式,将登门家访、电话、信件、飞信、电子邮件、QQ群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唐道秀.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实的存在[J].继续教
育研究,2009(5).
[2]梅松丽,葛鲁嘉,寇长贵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生活事
件和适应性[J].心理卫生杂志,2008,22(3).
[3]Peter M.Yellowlees,Shayna Marks.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or Internet addic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7,23(3).
[4]曹建琴.单亲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J].科技创
新导报,2009(18).
[5]凤帅.浅谈大学生家访促进学生、学校和家庭教育三维一
体化[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关键词]辅导员;家访;形式;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59-03
一、辅导员家访工作形式研究
利用寒暑假期开展辅导员家访活动,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辅导员加强自身建设和检验工作效果的重要内容。在家访形式上,如何能做到既突出重点,又覆盖大面,最大限度地做到点面结合,根据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辅导员家访工作形式的研究中,应该确定重点:品学兼优的特困生由学院领导和辅导员集体家访、学生干部和特殊群体学生由辅导员个人家访、家在外省距离较远的学生由辅导员电话家访三种家访工作形式,通过这三种形式做到辅导员家访工作各个层面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一)重点品学兼优的特困生由学院领导和辅导员集体家访。如何让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学生和学生家长感受到学院全体对学生关心关怀;如何把家长对孩子培养的意见最真实的直接反馈给学院领导;如何激发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学生努力奋斗、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正能量精神。我认为对这部分学生家访应该邀请学院党总支书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一起走进贫困学生家庭里,与学生家长和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直接交流。
1.学院集体家访对象选择
学院领导集体家访不可能面面俱到,走进很多特困学生家庭。所以,学院集体家访的特困学生一定要有代表性,在学院里要有一定的影响力,家访对象的选择要从学院18名特困学生中选取,同时兼顾品学兼优而定。学院集体家访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帮助这个特困生的家庭,另一方面还可以真实的了解这个特困家庭的实际情况,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帮助计划。因此,集体家访对象的选择一定要认真仔细甄别和选择。
例如:2015年寒假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集体家访对象卜仁凤。卜仁凤: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1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家庭住址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红旗营子乡茧场岭村汞洞沟组37号,家中有六口人。该生家境贫困,生活简朴,其主家庭要经济来源靠种农田及父亲常年体力劳动贴补家用,无其他任何经济来源。前些年其母亲因为患有严重的胃病,以至于需要有专人照顾,经过四处治疗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并欠下债务,现其母亲因过度劳累,需长期服用止疼药物来维持,目前花销也很大。其父亲小时候腿上受过伤,这些年也因为过量的体力劳动陡增了不少新伤,其父母亲也年龄都不小了,不仅要忙着赚钱养家,还因特殊原因要照顾一个七岁侄女成长,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卜仁凤家里的日常生活全靠父母种几亩责任田来维持。其哥哥刚刚结婚,同时也欠了债,现在多数还没还清,生活依旧清贫。年过半百的父母亲为了全家生活,还要靠繁重的体力工作来赚钱养家。
卜仁凤在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就读这两年来,在学习方面,认真端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努力地学好每一门功课,牢固的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刻苦努力,多次获得了校级以上奖学金,并顺利通过国家英语和普通话等级考试。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校一等奖学金;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校二等奖学金;2013-2014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校一等奖学金;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校二等奖学金;2014-2015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15年3月通过全国英语三级考试(口语);2015年9月通过全国英语三级考试(笔答);2013年12月18日荣获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二级甲等。
2.学院集体家访特困大学生工作分析
现代大学生,大多过着安逸的生活,严重缺乏承受挫折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特困生更是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与磨砺,但是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积极的直面惨淡、笑对人生,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面对苦难,这是普通大学生缺乏的精神。还有许多和卜仁凤情况相似的特困学生,在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虽然生活窘迫,但他们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不怕苦、不怕难,为了理想而奋斗。这是一些坚强的孩子,他们相信美好的明天。特困学生的自尊心比一般人强,容易受伤。近几年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上资助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燃眉之急,可谓雪中送炭。但同时,这种方式的经济资助的副作用也慢慢地表现了出来。本来应该与同班同学平等的感觉不平衡了――因为自己是特困生,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被提醒是特困生,每当此时,他们的心都在灼痛。
在学院集体家访特困生过程中,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能对特困生家长介绍孩子在校期间的优秀表现,与此同时也能宣传了党、政府和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政策,让院领导和辅导员设身处地的了解当前特困大学生中存在的困难;了解特困大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能让所有参与走访的人感触颇深。特困学生各自家庭境况不同,摆脱贫困却是他们共同的渴望,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单纯靠校方的力量就能完全改变的。他们需要来自全社会的援助之手,需要自强不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能为特困生创造勤工助学工作的机会;如果有时间与特困生谈谈心聊聊天,了解他们的境况和所需;如果能在他们的学习上、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如果在他们毕业择业时能为他们联系一个称心的工作;如果……。我们大家都尽全力做吧,他们太需要理解、帮助、关注、关爱!
(二)学生干部和特殊群体学生辅导员个人家访。除了邀请学院领导集体家访外,针对部分学生会干部和特殊群体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还要辅导员专门登门家访,和家长进行交流,根据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一起探讨如何让学生进步和更好的帮扶办法等问题。例如:周子聪,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宋超,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公寓管理委员会主任等。
(三)家在外省距离较远的学生辅导员电话家访。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对于家庭距离非常远的同学家访有一定局限性,受到时间、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登门家访。但为了更好地把辅导员家访工作面铺开,辅导员在两个假期要更多地进行了电话家访,打破这种时间、经济条件的限制,能在更好地完成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同时也节约大量的资金。在放假前,辅导员要通过对分管的学生调查和了解,整理出电话家访的学生名单,这些学生要涵盖各个年级和班级、各个专业,其中要有贫困学生;要有挂科较多的学生;要有学生干部;要有心里有障碍的等各种类型的代表人物。在寒暑假期,辅导员要利用家长空闲时间,春节拜年的时间等,与这些家长进行电话家访。电话家访覆盖面广,更是以上两种家访形式的最有效的补充。
二、辅导员家访工作对象及家访内容研究
在辅导员家访工作中,主要针对四个方面学生进行有效的家访,做到“四个方面,重点引导”。所谓四个方面的家访,即贫困学生的家访、挂科较多学生的家访、学生干部的家访、心理有障碍学生的家访。在家访过程中,辅导员要结合这四方面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家长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这些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一)贫困学生的家访。贫困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经济上,但往往此类学生学习成绩都很突出。因此,在针对贫困生的家访,要倾向于关心慰问,让学生、家长感觉到学校、学院和领导、辅导员都一直在帮助、鼓励他,督促他前进。所以,这类学生要请学院领导集体家访。比如:前面提到的卜仁凤等。
(二)挂科较多学生的家访。挂科较多学生的家访主要问题集中在学习成绩较差,此类学生家访时别把家访变成登门告状但还必须要说明来意,应该是一定要从这类学生身长找到闪光点,和家长谈好的方面先报喜再报忧,先让学生家长多多鼓励学生,然后,在学习成绩的问题上,应该策略的告知家长。解决挂科较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和过程主要应做在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当中,而不应责备性的带到学生家里,粗暴的告状和问责。
(三)学生干部的家访。学生干部家访内容集中在工作方法和人际交往上,此类学生家访时,辅导员应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与两、三名住的较近学生干部一起去,把辅导员家访变成走访或同学聚会等形式,让同学们指出该学生干部在校期间工作方法和人际交往上的优缺点,这样做可以达到很多优点继续发扬,很多问题自行消退的良好效果。
(四)心理有障碍学生的家访。心理有障碍学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心理上,此类学生家访时,最好单独和学生家长交流,不要让学生本人在当场。和学生家长交流,主要探讨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初原因,今后如何进行疏导。目前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还没有心里问题严重的,但也有性格孤僻、独来独往、不爱交流等心理障碍问题学生的存在。
关键词:德育 学生 未来 记录 目的 语言艺术
家访,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访,能让老师对学生家庭的了解从抽象到直观,能看出许多学生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如今,随着通信工具的普及,许多老师为图方便,采取电话家访方式和家长沟通,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远远比不上登门家访。
电话家访笼统抽象,登门家访直观形象。比方说,“某某学生家有5人,父亲残疾,家庭经济拮据。”仅从电话里老师是想象不出该同学家到底有多困难的。只有登门家访,看到了两间破旧的瓦房,简陋的家具,以及家庭成员的长相、衣着、谈吐……所有东西都变得直观起来。
登门家访,能增进教师和家长相互了解、积极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家访做得好,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十多年前,我有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刚读到小学六年级说不想读书了。经过家访,得知其父亲得癌症去世,家里太穷,该同学想在家务农减轻家庭负担。我连续跑他家一个星期,好说歹说,把他劝回了学校。多年后该同学考上了重点大学,留在上海工作。他在电话里对我说:“谭老师,要不是你当年的家访,我今天一定还在农村……”
如何做好家访呢?笔者之见,访前充分准备,访时围绕目的、把握重点、讲究艺术,访后认真总结,就会收到预期效果。
一、制作填写家访记录,认真总结家访成果
制作并如实填写家访记录,从近处说,它具有记录此行目的,取得效果,存在问题的作用,为进一步教育学生提供依据;往远处说,它是教师家访成果的体现,是学生成长的原始记录。家访记录包括几项内容:时间、家访对象、地点、家访人、家访经过、处理结果等,例如:
怀远镇甘村小学二年级家访记录:
时间:9月6日 家访对象:黄新辉 地点:马安屯 家访人:谭想玉 家访经过:新学期刚开学,未见黄新辉同学到校,打电话给其母亲,提示关机。问其他学生,都说不知道。为了弄清情况,到马安屯进行家访。原来,黄新辉父母打算去广东打工,准备带他去广东上学。动员其父母,让他们放弃带小孩到广东上学,其父母犹豫不决。
处理结果:准备隔天再访,说清利弊,进一步动员留校。
家访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转化学生思想的重要德育工作。因此,家访要做好记录,访后要认真总结,撰写家访手记,对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梳理,形成典型案例,用于指导今后工作。
二、家访要带有明确的目的
目的明确的家访,能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在校表现,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配合老师工作,促进学生进步。因此,家访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老师一定要心中有数。
学生小意在校表现嚣张霸道,经常欺负弱小,乱拿别人东西。我针对他的这种不良行为进行了家访,家访时小意的奶奶接待了我。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小意的爸爸因为赌博不仅把积蓄赌光,还欠了十几万的高利贷,因害怕别人上门追债和妈妈离家外出谋生,丢下小意和小意的弟弟跟爷爷、奶奶和叔叔一起住,只有小意的妈妈偶尔回来看望两个儿子。听奶奶说,他们管不了小意,小意比较听妈妈的话,可妈妈在家的日子一年就那么几天,妈妈一走孩子的坏毛病又犯了。原来如此,我找到了“病根”,难怪这孩子在学校那么嚣张霸道,家庭教育实在太重要了。于是,我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委婉真诚地指出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建议父母要做好榜样,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父母不应丢下年幼的孩子不管。奶奶听后感慨万千,对我十分感谢。
三、家访时要注意讲究语言艺术
家访的原则是实事求是,表扬为主,关爱为本。多讲学生的闪光点,多讲增强学生自信心的话。不要动辄贬低学生,责骂学生,使他们的自尊心、进取心受到严重伤害。对学生的缺点要尽量委婉地指出来,让学生有改正错误的余地。俗话说,“孩子总是自家的好”,这就需要老师传递信息的艺术性,优点讲足讲透,缺点委婉提出,这样做,家长乐意接受老师建议,学生心里尊敬老师,听从教导,主动改错,从而达到家访目的。
比如,我到学生小怀家进行家访,当着学生的面,我把他在学校表现好的方面告诉家长:小怀挺聪明的,有上进心,学习比较积极,课堂上也踊跃回答问题;遵守纪律,跟同学相处和睦,如果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别太贪玩那就更了不起了。家长听了我的汇报,对我说她们没有文化,有时小怀向他们请教,他们不会教;小怀贪玩,就骗我们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于是我告诉家长,老师每天都会布置一些作业,会写的一定要写,不会写的可以向村里其他同学请教,或第二天来到学校请教老师和同学,希望家长监督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最后家长表态一定监督到位。
四、一次家访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做好一访再访的准备
有时候,一次家访就能解决某个问题。但转变学生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学生思想出现反复、波动很正常,因此,有必要建立长期家访制度,包括初访、特访、定期访问等,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教师和家长经常碰头,有利于把许多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比如,我有一个学生叫小正,他经常把家里给的每个月的伙食费拿去买零食吃,当老师叫他交伙食费的时候,他要么说家里没钱过几天再给,要么说家人不给,要么就低头不语等。除了这个毛病,有时他还违反学校纪律,是个比较令人头疼的学生。因此,我对他进行家访的次数是最多的,有时是我到他家家访,有时是叫家长到学校谈话,有时是电话了解情况。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家校合作育人、育理念、达成教育共识、协调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同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老师到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嘘寒问暖,表示关心,胜过在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成功的家访,能使学生亲近教师,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同时,家访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做法。
参考文献:
山东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系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单中惠、徐小洲教授主编。选取了10本最具代表性的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由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译者团队,历时5年多精心打造。
本译丛是国内首套翻译出版的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目的在于通过向教育界推介西方教育史经典著作,使教育学者尤其是教育史学者在教育理论素养上有所提高,在教育史学观念上有所感悟,在教育史研究方法上有所启迪。
译丛的入选书目体现了三个特色:一是经典性。入选著作在西方教育史学界流传较广和影响较大,具有形成智慧的教育价值。二是代表性。入选著作在西方教育史领域代表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其中既有通史,又有问题史;既有制度史,又有思想史;既有古代史,又有近现代史。三是独特性。入选著作体现不同的西方教育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不同国家教育史学家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其中既有传统史学研究的成果,又有当代史学研究的成果。
教育史蕴藏着教育智慧,教育史经典名著闪耀着人类教育智慧的光辉。本译丛将有助于我国教育工作者开阔教育视野和拓宽教育思路,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各分册介绍:
《教育史学:传统、理论和方法》
(Educational Historiography: Tradi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
[美]布里克曼(William W. Brickman)著 许建美 译
《教育史学:传统、理论与方法》一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和比较教育家威廉・W・布里克曼(1913~1986)的代表作,1982年出版。第一版以《教育史研究指南》为书名,于1949年在美国纽约出版。在此后的20年左右时间里,虽然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但仍然没有出现一本与《教育史研究指南》研究范围相似的著作。该书脱销后,从美国、欧洲、南非、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不断传来重印的要求。于是,布里克曼于1973年将内容拓展后的修订版命名为《教育史研究》,在宾夕法尼亚州诺伍德出版。1982年,他又出版了增加在《教育史》上发表的4篇论文的新版本,并更改为现名。
《希腊的学校》
(Schools of Hellas)
[英]弗里曼(Kenneth J. Freeman)著 朱镜人 译
《希腊的学校》一书是英国青年学者肯尼思・J・弗里曼(1882~1906)的教育代表作,其副题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古代希腊教育实践和理论”,1907年在英国伦敦出版。该书是弗里曼的学士学位论文,也是他为争取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职位候选人提交的论文。该书研究的是公元前600年至300年之间的古希腊教育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问题。
《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英]科班(Alan Balfour Cobban)著 周常明 王晓宇 译
《中世纪大学:发展和组织》一书是当代英国知名历史学家、研究中世纪大学的知名学者艾伦・鲍尔弗・科班的一本学术专著。1975年出版。该书重点考察大学的历史,诸如与其相关的社会和经济文献、欧洲的学院运动以及中世纪学生权利等。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
(Studies in Education During the Age of the Renaissance)
[英]伍德沃德(William Harrison Woodward)著 赵卫平 赵花兰 译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1400~1600》和《维多里诺与其他人文主义教育家》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哈里森・伍德沃德(1855~1929)在西方教育史研究领域、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研究领域的具有奠基性意义的重要著作。前者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07年(1924年重印),后者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897年。
《教育学史》
(The History of Pedagogy)
[法]孔佩雷(Gabriel Compayre)著 张瑜 王强 译
《教育学史》一书是法国教育史学家加布里埃尔・孔佩雷(1843~1913)的代表作,副题是“主要教育家及其理论;重要著作分析”。出版于1881年,原书名为《十六世纪以来法国教育理论批评史》两卷本,出版于1879年。1886年,《教育学史》一书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密执安大学教授佩恩(William Harold Payne)翻译成英文。
全书除“英文本译者序”和“前言”外,共22章。其特点是:第一,资料丰富且文献详实。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其中包括教育家的著作、教育法令、教育历史事例、教育实践情况等,甚至还有中国老子《道德经》、《犹太法典》以及佛陀与他的弟子的对话。第二,论述简明扼要且分析精辟中矢。该书尽管出版时间较早,但与它以后出版的西方教育史著作相比,它在分析力度和行文流畅上一点也不逊色。尤其是每一章最后面的“分析性总结”,不仅是言简意赅,而且是画龙点睛。第三,凸显法国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该书可以被看做是一本法国教育学史。第四,整体论述采取分节的方式。全书的论述共分667节,而且每个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非常清晰明了。
《西方教育文化史》
(A Cultural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美]伯茨(R. F. Butts)著 王凤玉 译
《西方教育文化史》一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R・弗里曼・伯茨(1910~2010)的代表作,其副题为“它的社会和智力基础”。1947年出版。
《教育问题史》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美]布鲁巴克(John S. Brubacher)著 单中惠 王强 译
《教育问题史》一书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教育史学家、高等教育家布鲁巴克(1898~ )的代表作。1947年出版,1966年再版。这是西方教育史学界第一本以问题为研究主线的教育史。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
(Doctrines of the Great Educators)
[英]拉斯克(Robert R. Rusk)、斯科特兰(James Scotland)著 朱镜人 单中惠译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一书是英国教育史学家、乔旦希尔教育学院和格拉斯哥大学教授罗伯特・R・拉斯克(1879~1972)与英国教育家和地方戏剧家、阿伯丁大学教授詹姆斯・斯科特兰(1917~1983)合著的著作。该书1918年第一次出版,先后一共出过5版。在每一次再版时,作者对内容都作了重新修订,并根据自己认识的变化对人物作了增减。
《学校的变革》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
[美]克雷明(Lawrence Arthur Cremin)著 单中惠 马晓斌 译
《学校的变革》一书是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家劳伦斯・阿瑟・克雷明(1925~1990)的代表作。副题为“美国教育中的进步主义”。1961年出版。1964年,该书荣获“班克罗夫特美国历史奖”。
《教育、权力与个人经历:当代西方批判教育家访谈录》
(Education, Power, and Personal Biography, Dialogues with Critical Educ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