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02:21:13
序论:在您撰写自然课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近年来,从我国小学自然教学整体教学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的老师都能够正确有效的把握自然课教学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同时也能够正确的把握好其中学与教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自然课教学的整体发展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那些农村小学当中,这些问题就显得更加的突出。由于小学自然学科是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科学性启蒙教育的基础性学科,所以就必须要想办法提升小学自然学科的教学质量,这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目的,树立教学目标
小学自然课堂的主要教学目的还是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对这门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好教学大纲,同时对教学的主要目的加以明确,深入发掘教科书当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意图和基础性知识,以此来实现掌握其中各种重难点知识点的目的。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充分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1]。这就直接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自身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以此来促使学生们进行主要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渴望学习。这就可以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来激发其进行学习的兴趣,由于好奇是儿童们的主要天性,所以小学生通常都会对很多新鲜的事物和现象感到非常的好奇和有趣,在这种好奇心之下小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也是最强烈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对此加以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例如:在教习《浮力》这一课程时,就可以让学生们鸡蛋在水底缓缓浮起的现象和原理,这一就能直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这样教师就能在一旁加以引导,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也将明显提高。
二、强化实践,进行实验观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小学自然当中的基本途径,假如没有做好这两个部分的工作就必然无法真正满足和完成自然课程当中的主要教学任务。所以在自然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要强化对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这就要求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促使学生们都必须要积极的参与到具体的操作和做法当中,不但让学生们学习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要求学生们必须要亲身参与到实际的操作当中,从而充分的感受到整个实验过程的感觉,有效的体验到着其中的全部过程。例如:在教习《摩擦起电》的课程当中,教师就可以举出那些东西会真正产生摩擦,产生静电等,比如头发和木梳、塑料棒和纸屑等,同时也应当让学生们用手中的笔进行摩擦,以此来吸起小纸屑,这样学生们在这整个实验的过程当中就充分的感受到了者们学科的乐趣,同时也收获了各种科学知识,锻炼了其自身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切合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小学自然课这一科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教学目的、内容及研究对象等多个方面的差异性,因此所需要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和和其他的学科大不相同。自然课程其主要研究的对象还是学生们四周最常见的一些自然性事物,虽然这其中所蕴含的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但是其所具有的深度却非常的浅薄。正是由于这一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特点,因此就直接决定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指导学生们直接认识对象是一项客观具体性的自然发展事物,而并不是单纯的书本教材。这种课本教材的主要作用和能力还是对教学内容加以确定,并以此来帮助和启迪学生们对自然事物起到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所以在自然课的教学当中必须要切合不同的课程内容来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交给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学习自我探索和应用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习《种子的萌发》时,教师就可以在真正讲解完课程的内容之后,直接要求学生们回家都种植一颗植物,并以此来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观察工作,以此来对其真正成长的过程加以记录和引导,再通过最后的观察和学习来促使学生们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这样就能有效的锻炼学生们的对事物进行感知和学习的能力,并以此来帮助学生们真正获得更多感性的认识,在游戏培养学生们动手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们真正学会了观察和学习的能力及方法。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调查,摸清本地自然教学条件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我国幅员广大,各地自然情况千差万别,教科书中的具体材料不可能完全符合当地的情况。因此教学时应从当地的自然情况出发,选取当地的相应材料来替换或补充。”为此,我们在分析教材、弄清教材对自然条件要求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对本地的自然资源、环境情况、本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本校的自然教学条件和现状、学生对自然课的认识和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本校要按照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自然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一)主要优势
1.选择感知材料的优势
自然课以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为认识对象,课本所列举的动物、植物、土壤、岩石、矿产、水域等具体事物,在铁坪村的山上山下,有85%能直接找到,有10%能找到相应材料来替换或补充。如课本涉及的102种动物,这里能找到82种;有关的土壤、岩石和能源矿产等,在周围地里、山上、煤矿里能找到18种。这是农村学校自然教学得天独厚的物质优势。
2.学生感性经验的优势
铁坪村小学的学生都是来自邻近三村的农家子弟,他们开门见山林,低头见田园,长期的山乡生活,不仅使他们有机会认识大量的自然事物,了解山村四季农事和物产,而且他们在帮助家人从事放牛、砍柴、打猪草、种菜等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亲自经历。他们生在山村,长在山村,对家乡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所有这些,都是农村学生学习自然的认识优势和情感优势。
3.组织实践活动的优势
铁坪村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山村,种植业特别发达,山上有茶场、药材场、果园、林场,山下有农田、煤矿,家家户户有菜园、香菇棚、自留山。形式多样的生产基地,为学生的采集、制作、栽培、考察等自然研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农民有丰富的种植、栽培的生产经验,他们可成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技术指导。可见,农村具有自然教学天然的环境优势。
(二)主要劣势
我校是位于荆门、南漳、当阳、远安四县交界的山村。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学校交通不便,规模很小,正规实验设施和自然课师资不足。三年前,学校一无实验室,二无生物园,仅有的几件演示仪器既不能用,也无人会用。自然课作为“搭头”人人可以代,随时可以减,照本宣科是唯一的教学方法。设备和师资成了影响农村自然教学的两个难题。
二、联系实际,探索自然教学改革出路
承担实验课题以后,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学纲,端正对自然学科的认识,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积极进行自然教学的改革实践。
(一)扬山村材料之优势,补正规仪器之不足
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的教具,虽然经常出现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得到更多的东西。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提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辟自然教学园地、自然角、搜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学具,改善观察、实验条件。为此,我们发动师生自力更生,从以下几方面对自然教学材料进行了改革。
1.作为认识对象的材料由学生自采自带
对于动植物、土壤、矿物等认识材料,我们一般布置学生课前自采,上课时自带。教学效果好的材料便制成标本保存下来。如教《植物的根》一课,我们通知学生提前到自然界中采挖植物的根;教《植物的叶》,我们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叶形、叶缘、叶脉、叶柄等各不相同的叶;教《壁虎和蛇》,我们也同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活标本(壁虎)。
2.简易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自制自带
教学中有大量的仪器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制自带来解决。如在教《四季是怎样形成的》一课时,我们让每个学生用铁丝、乒乓球制作地球仪;做实验缺少酒精灯,让学生用墨水瓶、铁管等材料自制;缺少漏斗,用塑料瓶子去底后代替等。
3.复杂的器材由教师自制或找合适的东西代替
有些教学内容必须用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才能比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在课堂上能给学生形象生动的感知,我们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如三球仪、简易照像机、飞机升力演示器、热胀冷缩演示器等。这些教具用于课堂,解决了教学中一些难点问题。对于实验所需的一些常规设备,如水槽、烧杯等,则一般用生活器具来代替。如水槽用脸盆代替,烧杯用茶杯代替,鱼缸用大罐头瓶代替,滤纸用毛边纸代替。对于那些少见的自然物则选取本地的性质相似的同类物来替代。如在教《植物怎样繁殖》一课时,不仅准备了天竺葵,还补充了红薯藤、石榴、柳树、紫薇等植物的茎,让学生广泛实践。这些自制、替代的材料用于教学不仅能被学生接受,而且教学效果好。
(二)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优势,提高自然教学质量
1.选择典型环境进行现场教学
对于有关客观环境的教学内容,城区学校一般采用挂图、录像手段进行。我们则充分发挥铁坪村的环境优势,大力提倡走出教室进行现场教学。如在教《水·土·植物和人》一课时,我们以大雨过后的蔡家沟一带作为教学现场。在蔡家沟一带,学生们亲眼看到,农田含沙量大,庄稼瘦小,农户房屋破烂,家境贫寒。针对这些实际,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样的现场教学,学生不仅亲身感受到了水土流失带给农户的严重后果,深刻领会到了水、土、植物、人四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治理蔡家沟的设想和建议。有的认为应大力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制止乱砍乱伐;有的认为应迅速在河的上游修拦沙坝、水库,减少沙石流失;有的认为应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等等。学生把自己的建议整理后,交到村委会,得到村领导的重视和采纳。
在教《能源矿产》一课时,我们把学生带到15里外的马河煤矿,让学生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深入矿井,实地考察。考察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亲眼看到:煤在地下是分层排布的,有的水平,有的倾斜,有的断裂,它们都夹在沉积岩中。学生在煤层中还找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根据实地考察的事实,学生很自然地推想到了煤的形成过程。
据统计,小学自然课中的30%的教学内容可安排在校外进行。四年来,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尽量把学生带到最理想的环境进行教学。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利用本地有利于自然教学的客观环境进行现场教学,虽然花费的时间多,但它能真正做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收到一举多得的教育效果。
2.营造小“自然”,充分利用生物园地进行教学
山区学校具有土地宽阔的优势。我们结合本校条件,发动师生自建生物园。建起了大小42个植物床、4间饲养栏、1个香菇场。每年春、秋组织学生到野外采花木、挖树桩、找奇石,移植于园中;每到植树时节,组织学生进行播种、扦插、嫁接等活动,如今园内各种典型植物已有56种,饲养的猪、狗、猫和从外面引进来的鸟、刺猬、青蛙、蜗牛、昆虫等动物达40多种。学校生物园的建成,既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材料、露天实验基地,又为校园绿化提供了大量的花木幼苗。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生物园进行教学,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到园地上课;对不易观察的材料,如地下茎、根等,我们把它们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如教《植物与环境》一课,为了让学生亲自研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让学生在植物园选取两株种类一样、大小相同、环境一致的绿色植物,在每株植物上扣一个开有“窗口”的纸盒。过了四五天,让同学们把纸盒揭开再观察这两株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通过亲自对比实验、观察分析,正确地认识到植物与阳光的依赖关系。又如教《植物怎样繁殖》一课后,我们让学生到植物园对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进行繁殖实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们发现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能用茎繁殖。在教《植物的根》一课时,教师把准备好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植物的根带进课堂,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他们很快认识了根有直根、须根、贮藏根。
3.利用实习基地进行乡土教材教学
铁坪村的农民亲身感受到靠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开发多种经济作物,又缺乏应有的技术。从这一实际出发,我们针对本村相继引进的一些经济作物补充了《桃树的栽培与管理》、《香菇的栽培与管理》、《盆景制作》等乡土教学内容,并把学生带到离校2里远的实验基地(铁坪村油桃基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除草、剪枝、施肥;同时要求学生配合家长大力发展家庭木耳、香菇生产,巩固所学的实用技术。通过以上活动,既对学生进行了劳动锻炼,又使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深受家长欢迎。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学生认识某一事物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这种认识不因课堂教学的开始而产生,也不因课堂教学的终止而结束。因此,教学中我们根据农村学生课外时间充足,常与活生生的自然事物、农业生产相伴的生活实际,把自然课前和课后当作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狠抓了课外观察实践的指导。如在教《昆虫》一课前,我们让学生到野外去抓虫子,带进课堂进行研究。在抓虫子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许多关于虫子的生活环境、外形特点、行动方式等方面的感性知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认识基础。课后,我们又组织学生对稻田的昆虫进行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同学们不仅对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而且还提高了消灭害虫、保护益虫的认识。又如学生学习了地质单元教材以后,我们组织学生对当地的岩层进行考察。通过考察,学生发现小林湾一带的岩层都属沉积岩,在岩层中还发现了不少植物化石。根据这一事实同学们开展了讨论,推断出两亿年前这里曾经有过茂盛的植物,这些植物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经过许多年复杂变化,有的成了化石,有的可能形成了煤。为了证实地下有煤,他们把夹在岩层的黑色土石带回学校进行实验分析。把黑色土石做成煤球,然后放进火炉烧,烧过之后,他们发现煤球的质量减少了百分之十五,这说明黑色的土石里含有能燃烧的东西,这些能燃烧的东西可能就是煤。同学们把这次考察情况报告给村委会,得到领导高度重视,并请专家进行了勘测,证实小林湾一带确实有煤。
三、教改实践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一)根据农村实际,利用当地有利条件,搞好自然教学。对于自然教学来说,农村学校可供利用的优势是绝对的,面临的劣势是相对的,只要我们遵循自然学科的特点,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的实际,扬长补短,真正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去“真刀真枪搞科学”,自然教学是大有作为的。
其实,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也“捏过几把汗”,只不过他们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除了教师备课认真、组织得当、引导得法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学机智。
在自然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机智,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因势利导在充分“展示学生才能和智慧”的自然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就会急得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效果。处理这类问题时,教师不要完全拘泥于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因势利导,顺着发生的问题去想点子,去启发学生。
例如,教学《磁铁》一课时,学生实验后,教师让学生看他演示“磁铁隔着盘子也能吸铁”。教师把一块磁铁放在盘子上面,然后拿了几颗小铁钉放在手掌上,并把手掌放到盘子下面,使铁钉接近盘子底部,学生睁大眼睛正准备看铁钉被吸起来的精彩情形,结果看到盘子几次都没能把铁钉吸起来,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意外情况。这位教师灵机一动:“为什么隔着盘子铁钉吸不起来呢?”学生的兴趣又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踊跃思考,仔细分析,推测出可能是磁铁的力量太小了。教师按照学生的意见换了一块大磁铁,结果铁钉一下子被吸了上来。同学们欢呼起来。如果当时教师不是因势利导地采取上述方法,而是向学生解释:“因为盘子厚,磁铁的磁力小,所以不能吸起铁钉,我换一块大的磁铁再做一遍。”这样的处理就逊色多了。一是暴露了教师准备不充分,二是教学显得不紧凑,三是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不懂教师问话的意思,在回答问题时,也会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如一位教师教《水能溶解别的物体》一课时,做了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后,教师问:“食盐溶解了,看不看得见?”学生齐声回答:“看得见!”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马上顺着学生的回答继续问:“你们说的看得见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道:“是看得见食盐溶解在水里了。”教师接着问:“食盐溶解在水里了还看不看得见食盐呢?”“看不见了。”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顺着发生的问题因势利导,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当然,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提问不确切。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清楚地使用符合儿童特点的教学用语。
意此言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为某一结论展开热烈争论,双方各持己见,“理由充足”,一时相持不下。作为教师,此时若充当“裁判”,必将挫伤其中一方的学习积极性;若说:“这个问题下去观察研究好不好啊?”学生虽无异议,但问题仍为问题,必将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句古话“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自然教学中,我们不妨用它一试。
例如上自然课第二册《青蛙和蟾蜍》一课,学生在课堂上为“青蛙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是否有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同学说:“青蛙有颈,头与身体相连的稍细一点的部分就是颈。”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暂停争论,不说青蛙有没有颈,而去找一种双方都认为有颈的动物,共同讨论它的颈有什么作用,青蛙的“颈”与它有什么差别。问题立即得到了解决,同时学生还从中知道了青蛙没有颈还有它的好处。通过共同讨论,刚才的争论早已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双方均学有所获,乐不可支。
在教《碘酒与淀粉》时,怎么才能让学生知道米饭、面粉、红薯、马铃薯等食物都含有共同的物质成分——淀粉呢?这一抽象概括得出的结论,对小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可它在全国自然课教学能手章鼎儿面前却十分顺利地解决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教学过程。
章老师先不急于让学生知道有一种遇碘变色的物体叫什么,而是问学生:“柿子、蛋糕、月饼、牛奶……是甜的,还是咸的?”
生:是甜的。
师:柿子是甜的,蛋糕是甜的,月饼是甜的……这些看来很不一样的物品,尝起来却都是甜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你会怎样想呢?大概它们里面有一种相同的、尝起来甜的东西。你知道人们把这种甜的东西叫什么吗?
生:糖。
师:马铃薯遇碘变成蓝黑色,红薯、馒头也一样,这些看起来很不一样的东西一碰上碘却都变色,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
生:变色物体!
师:对极了,这种“变色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变色了?
生:碰到碘酒的时候变色了。
师:对!这种变色物体平时不变色,一碰上碘酒就“唰”的一下变成蓝黑色了。变色的不是马铃薯、红薯、馒头、米饭里的别的东西,而是它们里面的那种变色物体。后来人们真把那种物体给提纯出来了。把它叫“变色物体”太麻烦了,而且不准确,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淀粉”。
上例中,章鼎儿老师不是直接引导学生总结食物中遇碘变蓝黑色的成分是淀粉,而是另辟蹊径,去讨论蛋糕、月饼中甜的成分是糖,意此言彼,水到渠成。
在自然教学中,如果某一思维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绕一个弯子,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概括抽象和思维迁移的方法。如果弯得好,弯得精彩,那么教学难点的突破便轻松自如,顺理成章了。
釜底抽薪学生考虑问题往往从直观入手,只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对一些抽象概括性结论的回答往往不一定正确,但也不是没一点道理。面对学生似是而非的结论,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会不知所措,使课堂出现卡壳现象。此时教师最关键的是要冷静,面带微笑,不立即肯定与否定,要给学生以“成竹在胸”、“早已预料”的印象。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迅速究其思路,找到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一旦找到,也不应从学生的结论或思维过程入手,而应避其锋芒,从思维过程的起点入手,釜底抽薪,从而使学生自己纠正错误,转变思想。
例如,教学《光》这一课,学生在明白了什么是光源,知道了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传到我们眼里的缘故之后,很自然地进入了“我们眼前这许许多多物体,它们本身没有发光,那么我们为什么也能看见它们呢?”这一问题的讨论。面对这一问题。有的学生会不加思索地回答为:“因为我们有眼睛。”这样的结论显然不能用“不对”否定了事。这时,教师应从学生分析问题的起点入手,挖其错误根源。根不在了,错误无立足之处,其结论自然“土崩瓦解”了。既然学生将出发点放在眼睛看物体上,教师也就应从这一点上反问学生:“是啊,大家都有眼睛,并且视力正常,可是在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眼前这些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看见吗?”学生便释然,从而改变了思维角度,得出了正确结论。
当然,教师面带微笑考虑对策的时间,也是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自控时间,在这一时间内,学生如果能自己纠正错误那效果就更妙不可言了。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跟随性,第一位学生的发言将影响或决定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式,如果在一定时间里,学生仍跳不出这一思维模式,教师便可抓住适当时机采用上面的方法。
如一位教师教学《水的蒸发和沸腾》中,就采用了釜底抽薪之法,使学生对“蒸发”理解得更全面深刻。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使水变干的方法?生:用太阳晒、用火烧。
生:把湿东西搁在暖气上烤。
师:大家刚才的回答都是正确的,但都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水干掉。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昨天刮着风,没有太阳,我家洗的衣服却干了。
[关键词]自然课教学;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09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要求。《自然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要向学生提供“黄金”,更要让他们掌握“点金术”;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教育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思想呢?
一、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和欲望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生玩、爱动、爱问。这表明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实践能力,并萌发了创新意识。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运用创造性理论,开发小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实践欲望,引导与培养他们进行推导、想象、推理、猜测,让他们在自然科学的实践中观察、实验、分析,体验乐趣。
二、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
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技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确的假想可以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完成,同时,实践活动顺利完成后的成果又可以验证假想的正确与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做到更新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空间;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尽量多让学生获得一些创造的机会;多让学生一获得些成功的体验;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是: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把已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自主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大胆设想与实践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自然科学;教学;植物;自然课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198-02
小学生好奇心强,渴望了解大自然的种种秘密。于是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自然课是培养学生能力、传授学生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在小学自然教学中,不能只重视课堂上知识内容的传授,而应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参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学会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 深入调查,摸清本地自然教学条件
活用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创新。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初步了解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利用、改造和保护,从而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祖国等思想的熏陶,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每期一册,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物体(水、空气、金属、土壤、岩石、宇宙、动植物等),学习生理卫生、力学、声学、光学(热)、能源等知识。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部就班,根据每课时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缺乏相关知识的联系。而自然知识在各册中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活用教材相当重要。
二 联系实际,探索自然教学改革出路
1.问题的提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最宝贵的素质。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科学素养,作为我们跨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就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责任来。小学学生天真、好奇、爱玩、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发明创造的潜能。而自然学科,更是学生大显身手,进行实践和发挥创造才能的一个大舞台。
2.观念的转变。要培养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方法。鉴于目前学校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必须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从陈旧的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转变到“教育是对人的创新精神的培植和创新能力的挖掘”中来。因此,我们组织了组内教师认真学习同志有关创新教育的讲话及创新教育基本理论,使教师认识到创新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组内教师在校内首先学习了多媒体技术,踊跃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习,教学中大胆尝试新的方法。
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的教具,虽然经常 出现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得到更多的东西。调查研究表明:农村自然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自然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自然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 、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自然课中50%以上的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农村的 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为此,我们发动师生自力更生,从以下几方面对自然教学材料进行了改革。
(1)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自然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 怎么办?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课文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 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用红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用菜青虫 替代蚕学习“养蚕”等。有些教学内容必须用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才能比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在课堂上能给学生形象生动 的感知,我们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如三球仪、简易照像机、飞机升力演示器、热胀冷缩演示器等。这些教具用 于课堂,解决了教学中一些难点问题。对于实验所需的一些常规设备,如水槽、烧杯等,则一般用生活器具来 代替。如水槽用脸盆代替,烧杯用茶杯代替,鱼缸用大罐头瓶代替,滤纸用毛边纸代替。对于那些少见的自然 物则选取本地的性质相似的同类物来替代。
(2)选择典型环境进行现场教学。设法把大自然“搬上”课堂。有些自然教师,往往要到上自然课时,才带着准备好的教具、材料走进教室,上完课就又带着教具、材料离开了。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就不能进行观察,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矛盾,我们开辟了“自然角”把大自然“搬上”课堂,供学生观察学习。
(3)利用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人类只有不断创造,社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为人类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小学自然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故事的素材,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诱发创造动机,培养创造志向。
三 教改实践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1.根据实际,利用当地有利条件,搞好自然教学。对于自然教学来说,学校可供利用的优势是绝对的,面临的劣势是相对的,只要我们遵循自然学科的特点,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的实际,扬长补短,真正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去“真刀真枪搞科学”,自然教学是大有作为的。
2.因地制宜开展自然课外研究活动是提高农村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 结合自然教材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实践活动,放手让他们去采集、种植、饲养、考察、实验,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又能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社会,受到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提高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调查,摸清本地自然教学条件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我国幅员广大,各地自然情况千差万别,教科书中的具体材料不可能完全符合当地的情况。因此教学时应从当地的自然情况出发,选取当地的相应材料来替换或补充。”为此,我们在分析教材、弄清教材对自然条件要求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对本地的自然资源、环境情况、本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本校的自然教学条件和现状、学生对自然课的认识和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本校要按照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自然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一)主要优势
1.选择感知材料的优势
自然课以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为认识对象,课本所列举的动物、植物、土壤、岩石、矿产、水域等具体事物,在铁坪村的山上山下,有85%能直接找到,有10%能找到相应材料来替换或补充。如课本涉及的102种动物,这里能找到82种;有关的土壤、岩石和能源矿产等,在周围地里、山上、煤矿里能找到18种。这是农村学校自然教学得天独厚的物质优势。
2.学生感性经验的优势
铁坪村小学的学生都是来自邻近三村的农家子弟,他们开门见山林,低头见田园,长期的山乡生活,不仅使他们有机会认识大量的自然事物,了解山村四季农事和物产,而且他们在帮助家人从事放牛、砍柴、打猪草、种菜等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亲自经历。他们生在山村,长在山村,对家乡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所有这些,都是农村学生学习自然的认识优势和情感优势。
3.组织实践活动的优势
铁坪村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山村,种植业特别发达,山上有茶场、药材场、果园、林场,山下有农田、煤矿,家家户户有菜园、香菇棚、自留山。形式多样的生产基地,为学生的采集、制作、栽培、考察等自然研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农民有丰富的种植、栽培的生产经验,他们可成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技术指导。可见,农村具有自然教学天然的环境优势。
(二)主要劣势
我校是位于荆门、南漳、当阳、远安四县交界的山村。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学校交通不便,规模很小,正规实验设施和自然课师资不足。三年前,学校一无实验室,二无生物园,仅有的几件演示仪器既不能用,也无人会用。自然课作为“搭头”人人可以代,随时可以减,照本宣科是唯一的教学方法。设备和师资成了影响农村自然教学的两个难题。
二、联系实际,探索自然教学改革出路
承担实验课题以后,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学纲,端正对自然学科的认识,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积极进行自然教学的改革实践。
(一)扬山村材料之优势,补正规仪器之不足
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的教具,虽然经常出现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得到更多的东西。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提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辟自然教学园地、自然角、搜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学具,改善观察、实验条件。为此,我们发动师生自力更生,从以下几方面对自然教学材料进行了改革。
1.作为认识对象的材料由学生自采自带
对于动植物、土壤、矿物等认识材料,我们一般布置学生课前自采,上课时自带。教学效果好的材料便制成标本保存下来。如教《植物的根》一课,我们通知学生提前到自然界中采挖植物的根;教《植物的叶》,我们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叶形、叶缘、叶脉、叶柄等各不相同的叶;教《壁虎和蛇》,我们也同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活标本(壁虎)。
2.简易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自制自带
教学中有大量的仪器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制自带来解决。如在教《四季是怎样形成的》一课时,我们让每个学生用铁丝、乒乓球制作地球仪;做实验缺少酒精灯,让学生用墨水瓶、铁管等材料自制;缺少漏斗,用塑料瓶子去底后代替等。
3.复杂的器材由教师自制或找合适的东西代替
有些教学内容必须用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才能比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在课堂上能给学生形象生动的感知,我们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如三球仪、简易照像机、飞机升力演示器、热胀冷缩演示器等。这些教具用于课堂,解决了教学中一些难点问题。对于实验所需的一些常规设备,如水槽、烧杯等,则一般用生活器具来代替。如水槽用脸盆代替,烧杯用茶杯代替,鱼缸用大罐头瓶代替,滤纸用毛边纸代替。对于那些少见的自然物则选取本地的性质相似的同类物来替代。如在教《植物怎样繁殖》一课时,不仅准备了天竺葵,还补充了红薯藤、石榴、柳树、紫薇等植物的茎,让学生广泛实践。这些自制、替代的材料用于教学不仅能被学生接受,而且教学效果好。
(二)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优势,提高自然教学质量
1.选择典型环境进行现场教学
对于有关客观环境的教学内容,城区学校一般采用挂图、录像手段进行。我们则充分发挥铁坪村的环境优势,大力提倡走出教室进行现场教学。如在教《水·土·植物和人》一课时,我们以大雨过后的蔡家沟一带作为教学现场。在蔡家沟一带,学生们亲眼看到,农田含沙量大,庄稼瘦小,农户房屋破烂,家境贫寒。针对这些实际,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样的现场教学,学生不仅亲身感受到了水土流失带给农户的严重后果,深刻领会到了水、土、植物、人四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治理蔡家沟的设想和建议。有的认为应大力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制止乱砍乱伐;有的认为应迅速在河的上游修拦沙坝、水库,减少沙石流失;有的认为应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等等。学生把自己的建议整理后,交到村委会,得到村领导的重视和采纳。
在教《能源矿产》一课时,我们把学生带到15里外的马河煤矿,让学生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深入矿井,实地考察。考察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亲眼看到:煤在地下是分层排布的,有的水平,有的倾斜,有的断裂,它们都夹在沉积岩中。学生在煤层中还找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根据实地考察的事实,学生很自然地推想到了煤的形成过程。
据统计,小学自然课中的30%的教学内容可安排在校外进行。四年来,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尽量把学生带到最理想的环境进行教学。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利用本地有利于自然教学的客观环境进行现场教学,虽然花费的时间多,但它能真正做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收到一举多得的教育效果。
2.营造小“自然”,充分利用生物园地进行教学
山区学校具有土地宽阔的优势。我们结合本校条件,发动师生自建生物园。建起了大小42个植物床、4间饲养栏、1个香菇场。每年春、秋组织学生到野外采花木、挖树桩、找奇石,移植于园中;每到植树时节,组织学生进行播种、扦插、嫁接等活动,如今园内各种典型植物已有56种,饲养的猪、狗、猫和从外面引进来的鸟、刺猬、青蛙、蜗牛、昆虫等动物达40多种。学校生物园的建成,既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材料、露天实验基地,又为校园绿化提供了大量的花木幼苗。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生物园进行教学,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到园地上课;对不易观察的材料,如地下茎、根等,我们把它们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如教《植物与环境》一课,为了让学生亲自研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让学生在植物园选取两株种类一样、大小相同、环境一致的绿色植物,在每株植物上扣一个开有“窗口”的纸盒。过了四五天,让同学们把纸盒揭开再观察这两株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通过亲自对比实验、观察分析,正确地认识到植物与阳光的依赖关系。又如教《植物怎样繁殖》一课后,我们让学生到植物园对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进行繁殖实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们发现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能用茎繁殖。在教《植物的根》一课时,教师把准备好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植物的根带进课堂,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他们很快认识了根有直根、须根、贮藏根。
3.利用实习基地进行乡土教材教学
铁坪村的农民亲身感受到靠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开发多种经济作物,又缺乏应有的技术。从这一实际出发,我们针对本村相继引进的一些经济作物补充了《桃树的栽培与管理》、《香菇的栽培与管理》、《盆景制作》等乡土教学内容,并把学生带到离校2里远的实验基地(铁坪村油桃基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除草、剪枝、施肥;同时要求学生配合家长大力发展家庭木耳、香菇生产,巩固所学的实用技术。通过以上活动,既对学生进行了劳动锻炼,又使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深受家长欢迎。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学生认识某一事物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这种认识不因课堂教学的开始而产生,也不因课堂教学的终止而结束。因此,教学中我们根据农村学生课外时间充足,常与活生生的自然事物、农业生产相伴的生活实际,把自然课前和课后当作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狠抓了课外观察实践的指导。如在教《昆虫》一课前,我们让学生到野外去抓虫子,带进课堂进行研究。在抓虫子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许多关于虫子的生活环境、外形特点、行动方式等方面的感性知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认识基础。课后,我们又组织学生对稻田的昆虫进行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同学们不仅对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而且还提高了消灭害虫、保护益虫的认识。又如学生学习了地质单元教材以后,我们组织学生对当地的岩层进行考察。通过考察,学生发现小林湾一带的岩层都属沉积岩,在岩层中还发现了不少植物化石。根据这一事实同学们开展了讨论,推断出两亿年前这里曾经有过茂盛的植物,这些植物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经过许多年复杂变化,有的成了化石,有的可能形成了煤。为了证实地下有煤,他们把夹在岩层的黑色土石带回学校进行实验分析。把黑色土石做成煤球,然后放进火炉烧,烧过之后,他们发现煤球的质量减少了百分之十五,这说明黑色的土石里含有能燃烧的东西,这些能燃烧的东西可能就是煤。同学们把这次考察情况报告给村委会,得到领导高度重视,并请专家进行了勘测,证实小林湾一带确实有煤。
三、教改实践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一)根据农村实际,利用当地有利条件,搞好自然教学。对于自然教学来说,农村学校可供利用的优势是绝对的,面临的劣势是相对的,只要我们遵循自然学科的特点,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的实际,扬长补短,真正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去“真刀真枪搞科学”,自然教学是大有作为的。
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从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一课时,发现学生能讲出很多材料的名称,却难以给这些材料分类,特别是对“合成材料”的归类更是模糊。教师针对这种情况,灵机一动,借事解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生:人们能用煤、石油、天然气做原料人工合成橡胶,橡胶是合成材料(教材原文)。那么,做房子用的预制板是由钢筋、砂子、水泥为原料做成的,预制板也应该是合成材料。
师:我们把已损坏的预制板用铁锤砸碎,你们能看到里面的钢筋、砂子和水泥吗?(教师让学生看预制板碎片)
生:能看到。
师:我们把合成橡胶用刀切开,你们能看到里面有煤、石油、天然气吗?(教师切开合成橡胶让学生看)
生:看不到。
师: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预制板是不是合成材料呢?
生:预制板不是合成材料。
师:加工材料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讨论)
生:加工材料是把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的,没有变成新材料。
师:对,那么合成材料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合成材料是用几种不同的材料变成一种新材料。
师:总结得很好,你们以后就根据这些特点去给材料分类。
再如,一位教师教学《船怎样行驶》中,师生共同总结出“甲物体给乙物体一个作用力,乙物体就给甲物体一个反作用力”后,继续探讨:
师:这就是科学家总结出来的一个结论。那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先一后地产生的呢?还是同时产生的?生:一先一后(大多数学生齐答)。
生:同时产生的(有些同学分辩说)。
师:有人认为是一先一后地产生,有人认为是同时产生的,到底谁正确呢?我们还是来看一看事实吧!我这里有两张椅子,底下都装有轮子,我找你(指一个同学)坐在这儿,你是甲物体。再请你(又指另外一个同学)坐在这儿,你是乙物体。甲物体给乙物体一个作用力,乙物体就会给甲物体一个什么?
生:反作用力。
师:他给乙物体一个反作用力,乙物体就会怎样?
生:向前。
师:乙物体给他一个反作用力,他就会怎样?
生:向后。
师:现在我们看看他们是一先一后地分开呢,还是同时分开?(坐在滑椅上的甲同学蹬了乙同学坐的滑椅一下,两人同时分开。)
生:同时分开。
师:也就是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生:同时产生的。
这里,教师面对学生相持不下的不同看法,不是含糊其词地敷衍过去,也不是武断地作出裁决,而是借助事实,通过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揭示矛盾学生在明白了某种道理以后,将这一知识进行应用时,常常不自觉地违背这一道理。如果短时间内,学生自己不能将这一错误结论推翻,说明学生还未能真正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前面所学知识,教师不应表示不快,也不应暗示学生结论不对,更不能批评学生。
教师应假设问题,帮助他们揭示矛盾,让他们去发现矛盾的存在,否定自己的错误观点,同时真正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
例如,上完《壁虎和蛇》一课后,教师让学生举例:“除了壁虎和蛇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爬行动物?”有的同学将蜈蚣也说成是爬行动物,并认为它的身体符合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此时,教师可参与其讨论,并故意对学生讲下面一段话,把学生回答中的问题用矛盾事件含蓄地提出来:“说起来也真巧,老师的鸡昨天刚好捉到一条蜈蚣吃了。吃完后,地上只剩下一副蜈蚣的骨头。你们信不信?”“为什么不信?”学生反驳了老师的假设,却发现是自己在反驳自己,笑声中,问题解决了。以后他们再也不会将体内无骨胳的动物叫做爬行动物了。
再例如上完《日食和月食》一课后,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农历初一我们看不见月亮是什么原因?”有的同学以为刚学过日食和月食,结论肯定不是日食就是月食,于是便回答:“是因为发生了月食。”这一结论与月食的形成存在明显的矛盾。教师先留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我更正,如果没有人反驳这个结论,则说明教师前面所讲的知识学生领会不够,或者学生思路转移迟缓。此时老师可以这样设问:“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大家先听我讲一件事:有一天有个人在校门口讲,某年某月的农历初一白天他亲眼看到了日食。到了晚上一点月亮也没有,是发生了月食。日食、月食同一天都发生了,你说稀奇不稀奇。我对他说了几句话,他说他错了。你们猜老师说的是几句什么话?”学生的回答便是对自己错误结论的否定。在讨论、回答过程中,他们将思维转到了研究月相变化上去了,最终达到了复习、比较、巩固三者统一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揭示矛盾是常有的。如果过于直露便无味了,也谈不上教师的机智了;但过于含蓄、隐晦,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的机智同样无法体现出来。
巧设机关上自然课,少不了要做实验。目前,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做的:学生做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问题,研究总结结论。“老师要我们做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问实验结论。”这一点在学生心里十分清楚。当然这样做并非做得不对,但长期应用这一模式,教师铺路,学生在教师牵引下,依葫芦画瓢地被动去实验,没有主动要求实验的内趋力,实验课对学生而言渐渐地便会失去吸引力。怎样才能上出一节好的实验课呢?我认为最吸引学生、最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办法是——巧设机关。
下面仍以章鼎儿老师的《碘酒与淀粉》为例加以说明。
章老师在上这一课时没有让学生用碘酒点米饭来发现米饭粒会变蓝黑色,而是课前让学生们都洗净了手,课中又让学生用碘酒将拇指与食指消了毒,然后要学生用这洗净又消毒的手指将老师发给他们的米饭在白纸上摆整齐,非常巧妙地让学生在“无意中”发现令他们感到惊讶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发现对学生而言是偶然的,但对教师来说却是有“预谋”的。
在这节课上,学生发现饭粒变成蓝黑色后,产生了强烈的要弄清“为什么”的求知欲,从而主动地推动老师进入下一步的教学。试想,如果章老师让学生直接用碘酒去点米饭粒,学生心里早已有了变色的准备,那就没有“戏”了,学生探讨的气氛就没有这么浓了,课堂就没有这么活跃了。
再比如,沈阳市国红梅老师上《水和空气是怎么传热的》一课,讲解水的传热过程时,在烧瓶底部加了一点锯末,水受热运动便带动锯末运动起来,使不容易观察的水的流动情况变得容易观察了。“加锯末”这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在此时简直“想绝了”。
又如,湖北的王正金老师教《无限宇宙》时,学生已知道了银河系从“侧面”看去,“上方”和“下方”的星星很少,于是看上去银河星体就像光带子一样将地球围在一个光圈中了。可学生仍觉不够信服,提出:“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看不到银河整个面目而只看到一条白色光带呢?”此时,教师用一白色塑料管圈比作银河星体所组成的光圈,请一同学将头作为“地球”,住到“银河系”中来,问:“你能看到整个银河系吗?”“怎样才能看到整个银河系呢?”经过同学们一番实践,他们终于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知道银河系的整个面貌,只有在银河以外的宇宙空间中才能观察得出来。”这一实验,教材上没有,资料上没有,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巧设机关,灵活处理教材,设计行之有效的突破难点的教法固然不容易,可一旦想到后,做起来也并不很难。问题就在于自然教师肯不肯下功夫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上多花心血。如回答是肯定的,那“教学机智”便跟上你了。
教学机智从何而来?
我们先来看一看参加全国首届小学自然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会的李细清老师《水的浮力》一课教案的开头部分:
1.做蜡烛在水中上浮的实验,让学生分析蜡烛上浮的原因。估计:(1)水的浮力(2)蜡烛很轻(3)水的压力。
如果学生的认识是(1),就直接引导学生去感知水的浮力。
如果是(2),就讨论:“为什么蜡烛轻就上浮?”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的浮力作用。
如果是(3),就组织学生根据水的压力知识,解释“水的压力是怎么把蜡烛压上来的?”导出水的浮力。
李老师采取这种“估计”、“如果”的思考方式,充分预测了学生可能得出的结论,并根据学生可能得出的结论设计了几种不同的引导方法。上课时,学生这样说,教师这样对待;学生那样回答,教师就那样引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焉有不成功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