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业师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2-08-30 09:30:07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师职称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业师职称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超级秘书网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第2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 专业成长

作为解决“三农”等国家重大问题,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等目标具有基础工作地位的农村职业教育,应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到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上。提高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所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整体的师德师能是农村职业学校要抓紧抓好的一项主要工作。

一、当前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政策环境

2011年12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该文件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确定了建设工作的重点和政策措施,明确了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为贯彻党的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教育体制的重大部署,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2013年9月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公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实施要求做出了具体的部署。

为使国家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上的各项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各省市等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先后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组织和指导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培养等的规定和办法,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做好教师专业培养成长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目标任务,搭建培养平台,提出了培养措施。

二、对制约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成长主要问题的认识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和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近几年来,农村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培训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上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无论是教师队伍总规模还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上都有长足的发展。但与农村职业教育要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创新驱动和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等方面的要求相比,教师队伍的成长仍然存在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内部结构不合理

经过21世纪以来十多年的大力建设,目前桐乡市(县)职业教育的教师总量已经基本达到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要求。据本地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2013年《教育统计年报》显示,2013年秋季全市(县)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0795人,专任教师为609名,生师比约为17.7:1,虽只略低于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的16:1的标准,但仍存在一些结构上不合理的情形。

(1)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教师比例不合理。桐乡本市(县)中职学校专业课“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不足45%。按照目前学校试行的本省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要求,专业课的课时约占到总学时的约三分之二,专业教学工作量与专业教师数量的占比不匹配,专业课教师的人数尚不能较好地满足实际开展专业实训实践教学的需要。

(2)各专业之间专业课教师配备不均衡。少部分专业现有专业课教师比较充裕,如商务英语专业班均专业课教师达到约1.8人,工艺美术专业专业班均专业课教师达1.5人,能较好地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工作需要。部分专业能基本满足正常开展专业教学的要求,如机电专业、服装专业、会计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等,班均专业课教师约1.2人。但有一些专业教师显得十分紧缺,如汽车维修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烹饪专业等,班均专业课教师约为0.8人左右;园艺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目前无专任教师,尽管每年招生只有一个班,却一直长期依靠外聘教师。因为专业课教师紧缺,因而一大批专业课教师的周课时量少则15课时,多的达18课时,个别教师甚至更多。在这样的工作量下,教师无心也无力进行反思调整、外出进修、下企业实践等。

(3)专业课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技能教学的要求。桐乡市的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来源中只有极少部分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吸收来的。除了这一小部分人外,大多数专业教师是从基础教育学校继承或选调而来,前者从高等技术师范或工程技术高等学校毕业分配、考试录用而来,大批教师都没有企业生产实践的经历。尽管桐乡市(县)早已启动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工作,但总体来讲,他们还是相当缺乏企业的生产实践知识技能和生产实践的组织管理能力。

2.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不足,个人成长目标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