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一级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13 00:40:00

序论:在您撰写一级教师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级教师论文

第1篇

我区现有食品集中交易市场52家,从分布上来看,市场分布密度与居住人口密度是成正比的。昌平区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在城北街道、回龙观、天通苑、沙河、北七家等地区分布较为集中。从经营状况上看,52家市场中有45家市场处于正常营业状态,有2家市场虽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但已不从事食品经营,有5家市场处于停业状态。从经营项目上看,在45家开业市场中,有34家市场仍保留农贸市场形态,以经营食用农产品(包括水产品、冷鲜畜禽产品)为主。其余11家市场已无农贸市场形态,而以茶城、百货市场、超市形态存在。从经营条件上看,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于市场硬件设施陈旧,环境脏乱,经营户私自搭棚,乱拉电线,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员配备不足,无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等方面。

2监管难点

2.1市场准入门槛低,软硬件设施发展滞后目前,市场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市场自筹与财政拨款,但相对于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口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导致市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建设。部分市场保洁人员少,清扫频率低,导致市场环境脏乱差,直接影响到所销售食品的储存条件,进而影响食品质量。另外,市场内经营主体复杂,尤其是文化程度、法律意识、文明意识等普遍偏低,对食品安全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监管部门的监管存在躲避和应付的心理,使得监管部门事前介入和事后监管的难度增加。

2.2市场主办单位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通过对市场进行走访,我们发现,市场主办单位的食品安全意识均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过前一阶段我局对市场主办单位的业务培训,大多数主办单位已经履行了部分职责,例如督促场内食品经营者办理食品流通许可、建立场内经营者台账、完善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等。但其他一些要求尚未严格落实:①未按要求建立场内经营者管理档案,记载经营者基本情况、信用状况等;②对场内经营者所销售的鲜肉、散装熟食、豆制品等高风险食品购进来源不掌握;鲜肉零售市场未与供货商签订“场厂(地)挂钩”协议或审核供应商资质;③未切实履行指导并督促场内经营者按时索证索票并记录购销台账的职责;未定期查验场内经营者的台账及购进票证;④未指导并督促散装食品经营者配置与其经营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冷藏、保温、保鲜、保湿、防尘、避光、防尘、防蝇等必要的设备设施,未在盛放食品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标识出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

2.3市场内的现场制售问题大多数市场内均存在现场制售商户,经营项目主要为馒头、大饼、糕点等主食。但各经营户《食品流通许可证》所载明的经营范围是预包装食品或散装食品,绝大多数没有现场制售项目。也就是说,目前市场内现场制售商户未经许可从事经营现象非常普遍。另外,现场制售项目由于市场管理不到位、硬件不达标、卫生脏乱差、商户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极易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是食品集中交易市场中的高风险项目,也是我局监管的重点与难点。

3监管措施与建议

3.1严格核查标准,助推市场发展为全面提升市场经营环境与秩序,我局在现场核查过程中,严格执行《北京市食品流通许可管理办法(试行)》与《食品集中交易市场主办单位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现场核查规范》的要求,对市场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场地环境、场内布局、设施设备等项目进行重点检查,达不到核查标准的,一律不予通过。对于较早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但软硬件较为落后的市场,我局将新的准入标准贯穿于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求市场逐步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辖区市场软硬件升级已基本完成,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3.2广泛教育宣传,强化市场主办单位管理职责集中交易市场是食品经营者开展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食品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极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重点监管区域。集中交易市场里的食品经营者具有经营规模小、流动性强的特点,这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食品经营者往往一跑了之,或者由于规模小,难以承担巨大的赔偿责任,使消费者的损失难以获得补偿。而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是管理者,对集中交易市场的食品安全负有管理责任,是入场食品经营者最直接的监督者,能够发挥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难以发挥的监管作用。2014年,我局先后组织多次全区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培训、市场内食品经营户培训及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制发市场管理制度、食品经营者告知书等相关宣传材料1万余份,全面提升了食品市场从业人员素质。同时,以案说法,以现实办理的案件为例,对市场主办单位及食品经营者进行教育,提高守法意识。

3.3加强对市场内现场制售的监督管理严格准入标准,严控市场内现场制售数量。对市场内商户的现场核查工作,我局严格按照《北京市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京食药监食餐〔2013〕3号)、《北京市食品现场制售许可管理办法(试行)》(京食药监食餐〔2013〕4号)中关于现场核查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未达到标准的坚决不予通过。对许可到期申请延续的,要求主办单位和商户按照新的标准进行升级改造,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予延续。

3.4加大场外交易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利益的驱动下,场外非法交易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给群众的饮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与农业、城管、商务、公安等部门的密切合作,针对猪牛羊肉屠宰、运输的高峰时期,采取市区执法联动、部门协调配合、进京路口蹲守跟踪、非法交易点围堵查扣等多种方法,加大对两大鲜肉批发市场周边地区、路边及出租屋内从事非法交易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形成监管合力。综合利用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第2篇

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参考,为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目前我国创意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这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仍会出现新的需求,为此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根据这些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因此,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是不断的优化和变动的过程。确立和优化培养目标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人才基础素质的锻炼和强化

基础素质是创新素质的关键,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来说,基础素质包括艺术理论、各种技能的丰富性和熟练性。在这一教学阶段应当注重解决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实践锻炼中做好转化工作。当前我国艺术设计的理论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低下,理论教学内容无法满足这些学生需求,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创新性可言等。这些问题都与教学目标的模糊定位存在很大关系。为此应当在确立教学目标阶段将实践教学的认为细化到课堂教学当中[2]。不断的培养和提升理论教学的效果。

(2)做好市场需求的调研工作

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基本方向。以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基本指导原则。同时还应当更加重要的培养人才需求计划,同时还应当更加有效的满足人才在这些方面的培养任务,加强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完善程度。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深入市场和行业实际环境,了解艺术设计岗位群的需求特征和任务数量。以这些丰富的调查数据作为实践教学的基本指导,将市场需求转化为教学目标。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程度,同时这些创意产业的需求特征也成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参考。教育部门应当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校企联动,及时的将人才需求信息反馈到实践教学当中。

(3)培养目标应体现人才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应当结合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所谓综合素质包含了知识素养、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等等。其中创新精神最为关键,创新是创意的关键和基础,同时也是整个创新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保障整个创新工作的基本前提[3]。同时综合素质的养成需要结合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基本功能应当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发挥出来。在实践教学培养中应当体现人才各项素质之间的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2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校企合作是培养和提升人才实践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实践教学的最基本方式。为此深挖校企合作机制的潜力,不断规范和调整实践教学机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主要努力方向和突破口。具体而言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继续拓展校企合作的实效性

校企合作在我国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在实践教学培养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升级当前的校企合作环节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些艺术设计专业实习生在企业实践锻炼中没有基础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质性岗位,所学理论知识没有得到有效转化,校企合作的实效性不高。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及时参加了校企合作锻炼也不能很好的培养自己的素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因此校企合作也长期处于低效运转状态。为此,提升校企合作的实效性是当前实践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4]。具体而言提升校企合作的实效性应当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严格的实习规范机制,该机制主要目标是为了确保实习生岗位分配环节能够被派遣到适合他们的专业岗位当中,目前艺术设计人才在企业实践中有的从事与艺术设计和创意产业毫不相关的工作岗位,例如行政文秘、企业管理等岗位。他们的艺术设计能力不能在这些岗位上充分发挥出来。为此院校和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合作制度,确保人尽其用。其次,学校应当做好实践锻炼的考核评估工作。在当前这种不合理的校企合作机制当中,大部分实习生却都能顺利通过考核。这说明考核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不足。为此应当重点完善和规范这方面工作。

(2)搭建校企合作公共平台

校企合作中企业方的积极性不足成为影响校企合作实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企业资源有限,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实习学生。这一客观问题若不得到及时的解决将始终是校企合作的阴影。为此我们应当在这样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企业积极性的调动。调动企业积极性应当发挥政府作用。具体而言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制定优惠政策,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减轻负担,提升他们参与这种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就是搭建一个高效的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选择院校和院校寻找企业创建一个顺畅的机制。而且对于参与这个平台的企业应当进行资质认证和政策优惠。这样不仅解决了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弊端,同时还对校企合作整体质量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应当对当地创意产业的整体情况做好调研工作。认真分析创意产业中的企业优势和特色,给企业贴上特色标签。另外,对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状况也应当在这一平台上尽可能的呈现出来,为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提供便利。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必须发挥政府职能,联合行业协会和教育部门共同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5]。同时还应当最好三个方面的保障,一是资金保障,二是制度保障,三是组织保障。这三个方面的保障工作是维持平台顺利运行的基础。其中资金保障是基础,政府必须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校企合作平台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另外做好组织保障也是维持这样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政府和相关单位部门应当抽调专门人员负责平台的日常管理,信息收集,双方协调洽谈等工作,而且人员素质和部门工作效率也直接影响平台价值和潜力。

(3)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3篇

1实验教学体系的特征

(1)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实验环节中,应用手工、场景、电子、仿真、体验等诸多手段,围绕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要求,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从简单、被动、模拟操作到主动设计、创新性综合运用,逐渐提高实验内容的难度,构成多元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2)教学管理自主化

在实验环节中,凸显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团队的作用,从以教师管理为主转为以学生管理为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这种把学生“小老师”与专任或兼任实验教师等同的做法,能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感和存在感,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3)教学组织探究化

在实验环节中,采取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方式,教师变身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教学安排先体验后专业操作,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问题的探究者,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积极开拓的创新意识。

2实验教学体系的模块结合

国际贸易专业特点,构建“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全方位、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首先,我们将实验教学根据技能掌握程度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技能型”、“综合技能型”和“创新技能型”。

(1)基础技能型实验属于初级层次

侧重单一技能的训练,主要是演示性实验。该模块的实验一般为一门课程的辅助实验或者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重在基础,面向综合。例如外贸单证实验课程,紧扣单证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设计了商业发票、装箱单、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报检单据、报关单据、结汇等各种单据的制作背景,从签订进出口合同、审核信用证、办理运输、投保、报检、报关、结汇等环节整合教学内容。

(2)综合技能型实验属于中级层次

侧重综合技能的训练,主要是设计性实验。该模块的实验一般指的是仿真实验,即在一个模拟的外贸环境中,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如进出口商、银行、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等),并对进出口业务进行处理,旨在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群知识的能力。

(3)创新技能型模块属于高级层次

侧重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与科研、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该模块的实验内容可来自教学与生产实际、科研相结合的课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拟题目,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最终以论文形式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实验内容也可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竞赛,比如“挑战杯”商业策划书的撰写,或者模拟产品会布置展台及对产品的推介,等等。旨在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将三个层次的实验按照能力要求分成不同实验模块。每个实验模块体现了不同的实验培养目标和实验技能的训练。由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交叉与渗透,将专业课程群的实验分成若干模块使得教师能清楚认识不同实验课程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有的放矢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生为本的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这一教学体系将实验教学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提炼素质全方位发展,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最后,设置合理的考评机制。基础型实验以实验操作、实验规范、实验能力及实验结果综合统一折算为30%计入总成绩;综合型实验,以实时评估具体实验环节操作质量(60%)加上整体测评考试(40%);创新型实验以发掘优势为主,5级评分制。

3实验教学体系的运作

基于校园网络技术和网络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国际贸易实验教学体系采取开放性的运作模式,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应包括实验项目开放、实验对象开放、实验场地开放、实验时间开放四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的IP地址,登陆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操作。小组成员可以在宿舍进行讨论和互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报告。为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应制定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以保证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另外,要加强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专任教师应该提供到外贸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教学工作量计算向实验教师倾斜,稳定实验教学队伍。

二国际贸易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路径

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应该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能体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在现有条件下按以下步骤来具体实施。

1了解当前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

通过这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明确本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行业和企业,合理确定调研的样本,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中心,对比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相近专业,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分阶段的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对外贸人才的技能要求,从而确定实验模块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2修正本专业的培养计划

编制实验教学大纲针对区域经济特征,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及差异化培养目标为基础,根据企业调研的结果,从设计理念、教学定位、改革思路、计划方案及体系特色等方面制订切实可行的国际贸易实验教学大纲和指导手册。

3实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参考

第4篇

一、高校艺术教育和设计市场之间的关系

(一)艺术教育是设计市场的源头和基础

艺术是一种创造活动,艺术的存在必须要通过创造活动。而艺术教育是启迪受教对象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艺,是启迪不断挖掘其艺术潜能与创意的教育。是把艺术作为教育内容象对象传授艺术智慧、技能和精神。设计市场大量的投入和文化创意的崛起在与艺术教育。因此,设计市场从产生之初,就和艺术教育具有紧密的关系。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设计市场是艺术教育的延伸和新发展。目前,随着现代全球市场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产生,传统艺术形态得到了升级、换代和更新,同时,还引起了艺术制作、销售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大量的艺术品种和形式,形成了设计市场更为丰富的艺术品种,具备了全新的形态。如:新媒体利用电脑、数字成像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研发产生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的艺术样式。融合其他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借助电脑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电子游戏产生了动漫网游等艺术新形态。从而形成了一道道艺术教育的新景观,设计市场延伸了当代艺术教育的样式,发展丰富了艺术教育的新专业。

(二)设计市场能够推动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设计市场与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艺术教育是设计市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能把艺术教育与设计市场分离开,它对设计市场的成长和发展负有很大的责任。高等艺术教育不但能促进设计市场的规模扩张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还能为设计市场的发展提供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在艺术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方面,艺术教育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作为设计市场的孵化源,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会促进设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茂。反之,设计市场的科学发展也会推动高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使高校艺术教育具有艺术文化教育与技术培养、艺术创意与人才聚集、科研与服务一体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设计市场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加强艺术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全民素质和创造能力,能够实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全面开发脑功能,从而使艺术教育的规模不断的在扩大。一方面,设计市场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艺术专业的诞生,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了艺术教育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设计市场中,艺术教育成了一个大的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教育产业。

(三)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相辅相成

任何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必然是打破常规或超越现实,而艺术教育的魅力主要在于培养有创新思维的艺术人才,不在于作品的形式,在设计市场中,对艺术的创意诠释就是要具有创新思维的涌动艺术人才。英国学者佛罗里达曾经说过:“从根本上看,依靠设计市场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和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使设计市场获得了告诉的发展”。而美国艺术教育家阿恩海姆也认为,艺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感知能力,艺术的基础是感知,感知能力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设计市场中的文化创意则是发挥感知觉思维和实践感知能力的活动。因此,当今艺术教育承担了设计市场的责任和使命,能够极大的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们敏捷的感知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任何思维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通过知觉选择后,这种意象培养教育而成。从根本上,通过高校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实现了人类艺术化生活理想的坚实脊梁,承担了向设计市场源源不断输送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基地作用,使激发和唤起了人的本能创造性,使艺术欣赏和创造活动成了一种知觉思维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接轨生气勃勃的社会文化生活和设计市场,培养和造就了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知觉思维的能力,从而为设计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提高了设计市场的发展。

二、艺术教育与设计市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设计市场需求,突出艺术技能的实践,实现创新创新转型

技能训练是艺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艺术大众化和普及方面,传统模式下的艺术教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却过于单调和模式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设计市场的时代已经来临,艺术教育在突出艺术技能训练的同时,应该适应设计市场发展的要求,积极的结合设计市场向创新型艺术教育转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创新型艺术教育是一种扩散性的学习方式,是对学生经验技能的培养具有更多更广泛含义上的扩展,并不是对传统技能型教育一味的抛弃。在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自我决策的能力和独立分析的能力,采取积极主动地学习方法,以创新意识的涌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发展方向。首先,在教学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要重视“综合性”,根据设计市场的需求,建设一些相关或融合型的综合性课程,加入思维训练方面课程的建设,从而适应当代艺术学科发展,让学生拥有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从而使艺术教育呈现多学科交叉的趋势,如: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学、经济学、创意学等。其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把学生的思维向发散性、独创性和灵活性方面引导。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设计市场的需求,有意识的增加一些探索性课题,从而达到开发他们创造潜能的目的。随着艺术教育的转型,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和研究成果,要具备创新素质,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应该从过去单纯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转变。另外,针对各专业和课程的具体实际,高校艺术教育要强调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在实践中,使学生感知和锻炼,完成自己的创造性学习。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要增开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减少验证型实验。

(二)结合设计市场,重视砥砺,构建艺术教育多元化平台

在设计市场条件下,创新型艺术教育要从市场中不断吸收艺术教育养分,坚持与文化产业市场的结合,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培养与时俱进的文化人才,调整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式和内容,重视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艺术是生活实践中的一部分。当前,高校玉树教育的生活化被忽视,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真正反映老百姓真实情感的作品越来越少,能够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少,从而影响了艺术类学生的艺术根底和创作灵感。因此,艺术教育必须要走出高校封闭的课堂,必须要突出生活化的理念,高校要重视对艺术类学生生活化的教育,贴近民间,走向日常生活,使艺术教育真正回归到大众中间。其次,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艺术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因此,高校要强化产、学、研的结合,把艺术教育与创作的本质紧密相连。如: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注意将艺术教育同社会发展、文化消费紧密相连,走的就是一条很有特色的市场化道路,实行了“工作室制”。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艺术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承担了一些社会发展性项目的研究开发任务,使产、学、研与市场实际相结合,给艺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高校艺术教育要积极融入鲜活的设计市场中,建立对接市场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学校与设计市场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资源的优势,同时也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采用产学合作办学培养艺术人才的模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媒体节目制作,扩展眼界,零距离接触媒介最前沿,极大地提高专业应用水平。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5篇

过去,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基本都是围绕外贸单证实务展开,培养了一批外贸单证业务操作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全球经贸关系、贸易壁垒、商业模式、金融安全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的重心也逐渐向人文经贸、外语外贸、法律外贸和技术外贸方向发展,这对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经贸方面要求学生理解主要贸易对象的人文风俗习惯、价值观、道德标准等内容;外语外贸方面要求学生精通英语,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行自主交流合作与沟通,同时还要掌握第二门外语,如德语、日语、阿拉伯语,能与新兴贸易伙伴开展交流活动;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形式的新型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等一系列常用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技术贸易方面则要求国际经贸类学生对主要产品技术信息有一定了解。总的来说,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实践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国际市场调研、国际贸易实务、营销推广、金融结算、物流供应等多项商务技能。

二、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缺位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并根据全球贸易经济发展需要,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了一些调整和修订。从调整结果来看,各高校普遍把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结算操作等操作性环节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加了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如报关员、单证员、国际商务师等)环节,以强调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特点。从产业链视角来看,国际贸易产业链一般包括:前导出口阶段(包括国际市场调研、商务文化礼仪、磋商等内容)、出口阶段(包括订单签订、组织货源、缮制出口单证等内容)和后续出口阶段(包括售后服务、销售反馈、国际商务关系维护等内容)。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引发了商业模式的革命性剧变,如营销方式由传统的广告推广向自营销方式转变、结算方式由传统的银行支付向互联网金融转变。传统的外贸实训体系已不符合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的认识还应更加全面、深入,更具前瞻性。

(二)实践教学执行环节缺乏“实践性”

从现有的实践教学课程来看,大多数院校根据国际经贸发展实践,分别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认知实习、国际贸易运营流程分析、国际贸易从业资格辅导、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而后危机时代,以移动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迅速蔓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国际交易中的贸易数据挖掘和市场研究、互联网金融(融资、支付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骤然增加,而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国际贸易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实际的要求。另外,从实践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来看,缺乏“实践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与理论教学环节相比,实践教学环节课时量相对较少、时间安排相对集中,绝大多数院校一般根据任课教师的时间来安排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次,实践教学师资配备一般每班(约40人左右)为1-2名教师,教师工作强度相对较大,无法有效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更有个别教师因为教学工作量大,把实践教学工作压到学期末进行,于是只能草草了事;第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实践教学环节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实践教学学习简单应付了事。实践教学执行环节“实践性”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具有丰富国际贸易业务实践经验,系统掌握国际经贸专业技能,能独立完成国际贸易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开展国际贸易实践(实训)的教师。后危机时代,随着一般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现有的师资队伍情况来看,虽然绝大多数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大多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但这些教师大多都是硕(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先天缺乏国际贸易业务实践的熏陶。待其进入高校工作后,作为年轻教师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压力,无暇顾及国际贸易综合实务能力的提升。从高校现有教师培养机制来看,教师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和贸易活动的机会少、时间短、成本高,从而造成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后天不足。另外,作为高校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学习、应试能力,部分教师通过努力能顺利拿到相关资格证书,但国际贸易实践经验依然较为匮乏。

(四)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薄弱

国际贸易模拟仿真教学是通过国际贸易实验室(包含虚拟进出口企业、工厂、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跨国银行等组织),应用相关贸易实务模拟软件,让学生扮演外贸业务流程中某一主体角色而进行的模拟实践教学。由于国际贸易模拟仿真实验室所需房屋面积和投资规模相对较大、产出效益不明显,目前大多数高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背景的中西部高校)缺乏对综合性国际贸易实验室的投资热情,基本上是与其他文科专业共用实验场所,实验室建设仅仅是依托相关贸易实务模拟软件(如浙江大学恩特外贸业务管理系统、Simtrade外贸学习平台、亿学国际贸易实务综合实训中心平台等)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模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建设缺乏专业性、特色性和实践性。后危机时代,各高校普遍加大了对实习基地的开发力度,纷纷与企业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合作。从实习基地建设情况来看,实践教学计划中企业参与程度较低,针对实习企业国际贸易运营过程和生产经营过程的部分不足,学生在实习企业能涉及的实质性外贸活动和生产经营环节偏少,部分“90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指导老师对实习过程的监控较弱;有部分实习基地仅仅只是挂了一个牌,缺乏真正的交流与合作,实习基地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优化

第6篇

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史中,横向比较其他学科门类,实践是艺术设计学科教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学生从设计概念的提出,到自身设计方法的形成全部都来自课程的梳理。“包豪斯”的力量持续影响着艺术教育,它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具有启发性的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科艺”的融合在国外艺术院校教学中的充分应用,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整个艺术教学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实验室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完成设计创作。前几年前往德国国立斯图加特造型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类学生在入学时,会在实验室制订三周的学习计划,通过实验室进行实验技术的训练,会有基础实验课程。通过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逐渐对技术有一定的认识,也是对设计艺术学科的初步认知。学校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生产的第一线,进一步掌握技术技能。国外院校通过多年的积累,建立了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他们的规模及教学方法与我们有较大差异,是在多年的积累基础上建立的,我们可以从中剖析、借鉴,取长补短,不可盲目照搬。在目前的艺术设计学科设置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具有必要性,部分高校已进行探索,共性课程对于整个本科阶段实验教学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可或缺。通过实验课程的训练让学生的实验技术能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实验的目的在于把设计“纸上谈兵”的状态转向“劳作上手”的必要性上,在课程中真正解决设计流于形式的弊端,迈向实用、舒适、现代的设计教学理念。从手艺传承角度审视实验技术传承,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设计感悟能力和现代的设计视野,而且还为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在一年级开设公共基础实验课程,构建学生自身的实验研究能力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公共共享实验平台,在低段就能够让学生认知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方法、运用实验技术,这也是现阶段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的本质。从当前现有的资料检索发现,公共基础实验课程的开发较少,我们的基础实验课程实践也可作为研究发展的基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开设实验课程的意义,关键是教学主体——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设计思考的主动形成,全方位地去认知艺术设计学科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敏感度是一名优秀设计师的基本素养。实行两段式教学是我们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基础实验教学是专业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在课程设计上要为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递进的教学环节做好坚实的基础。

二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公共基础实验课程是本科实验教学的基础课程,目前国内艺术院校普遍实行“两段式”专业教学的前提下,基础教学具有共性。在一年级基础教学的同时开设公共基础实验课程,目的在于设计思维与视野的培养,培养设计思考、动手的能力,在低年级具备一定的技能,为后续的专业实验能力的拓展打好基础,符合现代设计教育培养的目标。通过实验课程解决实验技术认知的过程可分为;①对材料的认知:各种材料的基本特性、类别,材料与设计创作的关系;②对实验技术的认知:传统工艺、现代制造技术、先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材料是创作的载体,实验技术是创意表达的途径。

1.公共基础实验课程设计

通过材料的认知来设计实验课程:木材认知、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的认知是实验教学过程的根本,材料是造物的基础,通过每种材料不同的特性、肌理,设计合理的课程方法。按材料的划分,就可根据公共课程的特性设计课程体系。木材与金属的不同物理特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如木材肌理的认知,根据不同木材特有的肌理组成,完成谱系研究。在木材连接单元,材料的组合连接是材料特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基础的榫卯结构学习,利用木材可塑性,完成单个及整体的连接方式,全面认知木材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木材的特性打好基础。

2.公共基础实验教学方法

基于实验技术的教学方法是区别于设计艺术理论教学模式的,实验技术的分类运用到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中传统手艺的认知,传统手工区别于现代加工方式,注重加工过程中的手艺传承。机械加工应用“车、钳、刨、铣”的方式及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数字化科技的应用,在教学技术上特别体现在基于切割的精雕技术、激光技术及3D打印技术的推动下,学生在熟练掌握实验技术的同时为后段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近几年的课程中,推动3D打印在三维基础实验课程中的应用,学生的认知与创作手段都随着新技术的介入发生本质改变。公共基础实验课程逐渐向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新方式上来。

3.公共基础实验课程评价

(1)课程前期评价:课程前期准备评价,包含备课笔记、教学大纲的解读、备课完整性、实验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2)课程中期评价:教学执行力的评价,包含教学指导、教学示范、教学互动——师生之间互动。(3)课程后期评价:成果评价,包含教师总结、作业评分、集体评分、学生互评,或以课程展览形式呈现。总而言之,设计教育的专业界限只有在公共共享平台上才能被融通,我们目前在硬件条件、教学体系的构建上都较完善。并将全院可跨学科、跨专业的实验资源统一整合至大平台,公共共享实验平台每学年承担基础实验课程及专业实验课程将近百来门,教学人时数每年递增,目前将近41万人时数/学年。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平台面向各专业师生开放,通过高效有序现代的管理系统,已实现自主化运行模式,教学秩序井然,实验室安全运行。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创新实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生产模式与实验技术的无缝对接。随着教学中不断完善新的教学方法,对内涵建设从不松懈,今后结合虚拟仿真的项目实践,更好地开展公共共享基础实验课程。

参考文献

[1]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第7篇

1.1对象

对我科25名药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其中男6名,女19名,平均年龄32.6岁,从事药师职业平均10.6年;主任药师2名,主管药师9名,药师14名。

1.2方法

1.2.1继续教育形式

①由药剂科主任及主管继续教育的主任药师按每年24次(每月2次)继续教育制定学习计划。内容为日常工作中必要的药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循序渐进地深入讲课内容,由药理学到具体用药案例的分析,由法律法规解读到专题培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②自主选择参加院级大讲课,院感知识和急救知识培训。

1.2.2继续教育方法

采用集中学习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模式。①集中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纸质材料学习,对以往认知存在的错误进行修正,对认知正确的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多媒体课件以Windows为操作平台,要求内容完整,重点明确,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选择有促进记忆的图文。每次授课时间为30min。授课结束后,听课学员就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巩固学习成果,由药剂科主任或主管继续教育培训的主任药师做点评。②自主选择:选择性参加医院组织的讲座和自学,由学员自己选择听课内容,丰富相关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

1.3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药师继续教育学习满意度调查表”对授课方式进行评价,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每年末进行一次学习效果测定)以闭卷考试的形式测评学习效果。自我效能感测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测定研究对象自我效能变化情况,共10个条目,用综合得分均值评定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分值范围1~4分,分值越高显示自我效能感越高。

2结果

2.1继续教育前后药师专业知识和自我效能感评分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经过96次继续教育培训,综合4年内各时段调查数据后取每个时段的平均分值进行评价(见表1)。表1显示,继续教育后各时段的综合成绩评分均随着培训时间延长得分增高,与继续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时间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药师对继续教育学习方式满意度

为客观评价继续教育方式的效果,我们开展药师满意度调查,每年1次,共4次,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均为有效调查问卷,结果见表2。表2药师继续教育学习方式满意度[人(%)]调查内容肯定否定激发学习兴趣100(100)0提高学习主动性100(100)0提高文献检索能力100(100)0提高课件制作及计算机运用能力96(96.0)(44.0)提高教学能力96(96.0)4(4.0)提高沟通能力100(100)03讨论传统继续教育多采用说教授课形式,难以满足新时期药师求知欲望。而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继续教育采用多媒体集中授课、讨论,自主选课等形式,目的是在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让药师能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和了解相关学科信息,将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这是继续教育产生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媒体授课的形式一方面授课药师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在准备授课资料的同时提高了检索文献的能力、教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加了信息量,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实用、高效率的优点,集视听为一体,生动形象,有助于提高药师学习的效果。通过自主选择性学习相关学科如临床,护理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扩展药师的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