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09:58:36
序论:在您撰写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刘道伍. 汉英文化对比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池州师专学报,2001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轴线;文化;景观;差异
一、 概述
16-18世纪中国处于皇家园林的繁荣发展时期,而欧洲国家则兴起了乐诺特尔式园林,中西方的帝王园林更是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当时造园艺术的最高成就,因此本文主要以16―18世纪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园林中轴线做法作为参考。
中轴线在中国及欧洲出现有其共同原因,但基于文化影响上的差距,他们又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本论文则从文化视角分析了基于中西古典园林轴线差异的深层原因。提出当今全球化的景观规划设计轴线设计趋同的问题,并呼吁文化识别性在规划中的重要性。
二、 中西文化比较对轴线的影响
1 地理背景影响下的轴线差异
从地理区位上来说,中国地大物博,属大陆文化,而西方临近地中海,是海洋文化。大陆文化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轴线多以封闭院落形式组构而成,而轴线上的建筑高低起伏象征着等级制度。
海洋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天风海涛,最能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而险恶的风波,又能培养人们的冒险精神,使航海成为勇敢者的事业。海洋是流动的,变化的,宽容的,有较大自由度,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因此,西方的轴线往往更为宽敞开放,像一幅平面的图案,有较大自由度,常见各种地毯式花坛,非常壮丽1。
2社会心理引起的生活方式不同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轴线中我们常见到那种院落围合而成的轴线,园林以静幽取胜,而西方园林中的轴线形式则非常张扬,体现西方人外向的特征。
中国人生活方式有明显内向的特征,不是向外探索自然界规律,而是向内探索人的心灵世界,重视人格修养,追求道德意识的完善。修身养性成为知识分子读书人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不同于西方人外向型的认知取向,向外探索自然物的结构成因,追求纯知识是基本特点。在对于自然之物的探索,中国人不是追求对自然界纯规律性的认识,而是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说明人身道德意义和做人的道理。这些都表明了一些内倾的取向。这些内倾的取向在园林中就要求达到两点要求――启迪人心与赏心悦目。而西方人把宇宙自然看作是对立面,人要认识宇宙,征服自然。因而西方17到18世纪的轴线变现的极为理性。
3思维模式
密西根大学研究小组通过心理学实验科学证明,西方人在观察物体时,专注于中心物体,而中国人会用更多的时间观察背景,透过环境看物体。西方人把事件看作具体动因的结果,而中国人则把事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研究人员表示:东亚人生活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有固定的角色关系,因此关注背景对有效的职能运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的社会约束较少,强调独立性,他们较少关注环境。西方人虽也讲究关系,但西方整个社会建构在法律和契约之上,个体的发展与其出身背景和社会关系的相关性已相对降低。
中国依环境设置轴线,注重轴线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中轴线上注重于周边山水环境的关系,轴线更虚,而通过点景物联系,这是在欧洲园林轴线布置中所没有的。而规划中功能分区的理念也是由西方传入中国。
4伦理道德
在人情与契约上,中国人重人情,人情是维系中国人际关系的主要纽带,而西方则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自由,契约也就成了西方人际关系的基础;在罪感与耻感上,“耻”为中国的基本道德底线,因而中国人强调内心的自律,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罪”感文化,强调由外向内寻求解释,以实现对“道”的追求。
在园林轴线中的表现,中国有着严密的宗法礼教制度,中轴线上的建筑及空间的错落布置表现了等级秩序,尊卑有序,表现了中国人重人情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西方轴线则以主体建筑为中心,没有其他建筑与其构成错落有致的尊卑秩序,表现了西方以自我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念2。
5审美情趣
中国人总是努力把美直感化、直觉化、使之融入生活、融入自然、尤其是融入自我。相反,西方美学从古希腊的柏拉图时代开始,就一直与哲学、科学密不可分。西方美学家倾向于让科学意识统摄生命意识。因此,中西方美学从本质上就不同。
中国文化以和谐、含蓄、体悟与综合为其主旋律,并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的独特性――模糊性。西方的审美思维更注重个体性和精确性,是一种解析性思维,习惯于从个体上把握描述对象,长于对整体中各个细节的精密分析,能比较深入的观察事物本质,却少了一种朦胧美感,少了一丝含蓄,多了一种直白。
中国式轴线不拘泥于形式,更加自由,但注重的轴线上各点之间的含蓄的联系,更临近自然,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西方的轴线逻辑性强,强调理性的秩序,西方常通过大水渠作为轴线、几何的水池及有规律的喷泉、雕塑或修剪整齐的花坛作为轴线上的视觉焦点,这些元素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理性的创造。
6传统价值观念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重风水思想,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如我国的寺庙园林,深山藏古寺,安徽休宁县的寺庙园林太素宫为江南的道教名山之一,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左、右、后三面群山环抱,山势前低后高,前缓后陡。山门、真武殿以及对面的香炉峰刚好形成中轴线4。体现了中国人的风水思想及天人合一的观点。
三、 对当今规划的启示
从我国的世纪大道的建设与法国香榭丽大道的规划对比可以看出,香榭丽舍大道的历史比较久远,其演变同巴黎的市政发展紧密相连。三百多年来这条街道见证了法国的许多历史时刻早已成为巴黎最具景观效应和人文内涵的街道。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这条轴线既传承了历史,又憧憬了美好的未来。而世纪大道较为年轻,由法国事务所规划,规划初期就有很高的定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当规划建成后,毫无历史积淀及文化传承,不符合人性化的需求,破坏了城市原有肌理。西方的那种宽大恢宏的尺度不适应民主化时代要求,西方的那种对轴线直白的表现手法更不符合我国的文化体系,在规划中不顾本国文化历史及市民的需求而刻意模仿将国外的轴线形式将导致文化认同感及归属感的缺失,该场地将最终成为城市的失落的空间。
四、 结语
中国人的老祖宗在每个中国人出生前,就把这种“炎黄基因”的大部分覆制传递到中国人身上,就是说,还没出生,中国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为特定意义上的“中国人”。而德国人,或者说欧洲的那些西方人,也一样,也只能将他们祖先的基因传承下去。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根之所在,设计师应努力将中国魂通过轴线展示给世界。
参考文献
1 (日)针之谷钟吉.邹洪灿译.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59.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1999:8-9.
关键字:中西方建筑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总述
纵观历史,中外古代建筑普遍存在有明显的差异,不论是形体风格还是和谐审美上都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魅力。从目前的视野往前回顾,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建筑皆倾向于地面式的横向发展,表现为重重院落相套形成的巨大建筑群,给人一种宽广无限的感觉。而西方古建筑却都倾向于高度式的竖向发展,表现为体量叠加垂直向上的雄伟单体,给人一种挺拔向上的感觉。面对如此迥异的中西方古建筑形制表现,让我们对于建筑历史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概括来讲,历来一个社会或者说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都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密不可分,不论是饮食、医疗、服饰、教育还是我们本论文讲的建筑都为统治者们服务。中国古代帝王所居为皇宫,皇宫形制为院落式组合结构,各地民居也是“家国同构”,所建的住宅形制按故宫比例缩小;而在古西方,统治人民思想的是主流基督教文化,统治者非帝王而是教皇,故我们可以从高耸云天的教堂建筑窥见各式各类向上挺拔的西方其他建筑。
二、细述
中国向心式与西方外向式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为优势,其别擅长运用院落组合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其建筑灵魂是庭院式中国古建群体布局。中国庭院建筑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受正统儒家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习于培养不骄不躁的谦虚品质,体现在建筑上,也可以深深的表现出来,不张扬、向心性的庭院或许还有接地气的平铺布局,表现出中国人的内敛性格。可以说,庭院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也就是俗语所说“无庭不成居”。
与中国古建不同,西方古代建筑是呈现开放向高空发展的单体空间格局,采用体量向上和垂直叠加的创作手法,由巨大而富有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的整体布局。由于基督教义中倡导人人平等与西方传统观念中家庭观念的淡薄,所以西方建筑住宅其形制与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大大不同,没有围墙的实物压迫,没有家长等级的精神威慑,子孙非长辈的附庸,故其形制相比于中国平面布局也较平淡,只是更多的向天空中发展,形成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鲜明特征。这与中国古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围合特性截然不同,不仅体现出西方人外向开朗的性格,也通常给居住其中的人一种明亮、通敞的感觉。
中国礼乐文化与西方酒神文化
(1)礼乐文化
中国《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就点明了中国古建筑城市规划中的整体规划定制,即,表现出礼乐文化中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讲人治、讲究皇权至上、尊卑等级、人伦道德、主从关系、层次分明的社会秩序等字眼背后的独特文化意义。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主要是在1.6km的轴线上,利用长的、横的、方的不同形状的院落,与不同体型的建筑物相配合,构成连续的、对称的不同气氛的封闭空间。如图1及图2,自午门至神武门南北轴线严谨对称,层次脉络分明,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威慑森严的意图,强调了礼制文化的深刻含义。
图1 图2
老北京四合院,其形制如同皇宫,有“家国同构”的意味,也是以其院落组合形式体现封建礼制文化的代表。主要表现为以各个庭院为中心,进行大小、深浅的空间组合变化以形成整个建筑平面。通常一个老北京四合院是三进院落,而当一个院不够就在后面增加一个,要是大家族聚在一起,就主轴线上再旁边分出支轴线,以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例如明清时浙江东阳县卢宅即有15公顷占地面积。如图3为正统老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制。
图3
整个四合院以垂花门为节点,由北至南,倒座房为仆役住房、贮藏等,北房为全院中心是家长所居处(据说未出嫁的女子也在此与父母同住),耳房也做储藏所用,东西厢房分为儿子所住,东厢为长子,西厢为次子,倒座属外院,通常为男仆等居住,为便于守门护院只用。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宛如京城规制的缩影。
不管是皇宫还是民居,其建筑格局都是适应着国家政治、社会关系的秩序,都反应出中国古典建筑的等级观念、等级差别,是中国历史上君权胜神权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独特产物,由此,更深刻的显现出其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独特礼制文化。
(2)酒神文化
如果要谈论西方的酒神文化就要追溯到古希腊文明时代,古希腊文明时代有两大精神文化,一个是阿波罗为形象的日神文化,一个是狄奥尼索斯为代表的酒神文化。这两大精神文化被认为是互补构成为西方文化,是从同一现实分裂出来的两种对立的宗教精神,前者被认为是精神的沉醉,后者则是梦的沉醉。而著名哲学大师尼采认为,在艺术创作中,酒神精神是本质创作的基本动力,而日神只不过是为酒神提供具体象形。早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每年三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在此活动中,人们打破一切禁忌,狂饮烂醉,追求一种解除个体化束缚、获得与世界本体的融合欢乐。作为艺术创作之一的建筑创作,其文化意义深深地反映出酒神文化的精神特质。
图4图5
图4为西方园林具象之绿化,不规则的几何图案,随意混乱排列,有序井然形成。图5我西方园林具象之水体,其气韵恢宏、灵动感较强,表现为奔放、热烈之势。这两幅图皆是重在表现所筑物在所处大环境中的奢华绮丽、夺目外露之感。
3、“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中国古建筑构建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建构思想,在民间主要表现为风水思想的合理运用。下面将以民居中,“门”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受风水学影响,老北京四合院的外门一般不开在中轴线上,而开在八卦方位的“巽”位上,即东南角的位置。据风水,巽为风,门开在此有助于藏风聚气,按老百姓的说法即可以开门讨平安、顺顺利利,即风水里的“坎宅巽位”。而对于门的设置,也就是说人们在进入大门后走入主人正房的行走路线的设置。通常进大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按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大门开进设一遮挡视线的墙以保证主人隐私不让一览无余),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进院落。中国院门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北方风水学的影响,此学说认为鬼(即煞气)走路不会拐弯,所以住宅进门通常为“之”字形路线。不管是怎样的趋吉避凶、祁穰求福,都是表现“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机人文观。
而西方却完全不是如此,西方基督教中的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教父通常都会教导教徒们勇于突破自我向上发展,表现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不同于我国倾向于地面形制变化的高体量形制。典型的我们可以看他们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以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为例,它高达161米,建筑形制表现为强烈的向上动势。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的文化标志(表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巨大的空间尺度形成与不近人情的高耸入云建筑高度,都反映除了西方古建中非人性化,人与自然机械相处的环境生存观。
三、结论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今天,建筑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由此,作为业界有识之士务必做到“以史为鉴,方可知得失”。继承建筑传统,需从深层文化思想内涵入手,合理分析其表象诠释,再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最终将能够得出今后设计的指导内涵。
四、参考文献
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2011
2、黄国红.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1997
3、朱小雷.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 华中建筑,2000
4、俘裕哲.从东西方人聚环境理论的演进中谈建筑师创作思维的变化.建筑学报,1995
5、徐岩,王少飞.混沌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1999
摘要:自从中西方园林艺术文化开始交流,人们对这两个风格意境截然不同的园林形式的比较就没有停止过。中西方的园林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这两种风格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进而了解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
一、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一)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1、追求自然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美学思想主要受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然为万物之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向往原始自然状态生活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理想和审美情趣。
2、追求含蓄美。中国园林形成含蓄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中国诗画的影响,诗贵含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另一方面是与追求自然、追求意境这两大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规划造园,创造和谐的园林特色;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
3、追求意境美。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深悟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并把对自然山水的认知,带到园林艺术创作中,这种融汇了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艺术意境,一直是中国园林刻意追求的境界。给景物以艺术的比拟和象征,想象上的“人格化”,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如选石,强调山石的“透、瘦、漏、皱、清、丑、顽、拙”,梅花表示风骨清高,松柏喻示坚贞,在中国园林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花木等,完全成了审美主体抒发主观情绪意趣的载体。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代表西方园林风格的是l7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因此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营造,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规矩方圆,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一切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
二、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总体风格的差异
由于中国园林追求的是意境美,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主张酷爱自然,提倡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强调自然、自由、自我的思想, 反对一切清规戒律,要在自然的无限空间中得以自我心灵的抒发和满足,所表达的是“物与神游,思与境谐”的审美意识。因此,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以和谐一致、参差不齐、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影影绰绰以及含蓄回味的特点,从而做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鉴赏力。西方从柏拉图到法国浪漫派都是以建筑的几何法则和审美思想来规划园林,他们把园林看作是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形成了几何式的园林风格,布局上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国, 讲求绝对的对称,园林中的景物设计都有精确的比例和严整的几何图案,道路笔直而又平坦宽广,园林中的水体和花坛也都是规则的几何形,甚至连树都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总之,一切都被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以及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 表露“人是万物之灵长”的思想和人的自由意志。
从总体风格上看,中国的园林缺少人工造作的物质力量以显示与自然对抗或对自然的征服,相反,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从属于自然,服从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的境界。中国文人的乡居生活与西方中世纪的碉堡里的庄园主颇不相同,更多的是与自然山水的亲近,更多表现出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的特定的诗情画意,而西方的园林风格展现了人类享受自然,拥有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观念。
2、历史渊源的差异
中国园林发源于商、周时期,最早的形式是囿,囿是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圈围,并在其中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的场所,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审美与实用结合在一起。西方园林作规则式布置,最初大都出于农事耕作实用的需要,如法国的花园就是起源于果园菜地,在一块长方形的平地上,由灌溉水渠划成的方格,果树、蔬菜、花卉、药草整整齐齐地种在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在此基础上,种上灌木和绿篱,形成简单朴素的花园,便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雏形。
3、政治形态和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园林从原始状态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阶级对抗尖锐,政局复杂多变,使得一些文人士大夫阶级的自信心遭到崩溃,理想幻灭,并逐渐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淡泊为特征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追求的是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许多文人雅士避凡尘,脱世俗,寄情于山水,有的甚至隐身于山林,复归大自然。正是此种崇尚自然的社会风尚,使艺术家产生了表现大自然优美的情感动力,势必在文艺作品上打上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在西方, 17世纪的法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颂扬至高无上的君主,赞美绝对君权和专制政体,随之成为时代文化的新趋向和艺术创作的新主题,推崇唯理主义,以几何和数学为基础的理性判断完全代替直接的感性审美经验,不信任眼睛的审美能力,代之以两脚规和数字来计算美,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型比例。此种数学的或说几何的审美思想,一直顽固地统治着欧洲的文化艺术界,不仅左右着建筑、雕刻、绘画,同时深刻地影响到园林,西方几何形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4、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封建时代,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基本上均由宗教观念统治着,欧洲有基督教,中国有佛教,尽管宗教和园林艺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两者并无直接关系,但宗教的传播和发展要借助包括园林在内的文学艺术形式和力量,而园林艺术也或多或少地反映人们的宗教生活。宗教对我国园林影响最大的是佛教,由于传播佛教的需要,各地建寺成风,并形成一种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园林类型―寺庙园林。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只有教会和僧侣掌握着经济命脉和知识宝库,因此寺院十分发达,园林在寺院中发展,并形成寺院式园林。在不同的宗教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宗教园林类型。园林艺术对宗教的传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寺庙、教堂等宗教建筑及附属园林不仅为宗教活动提供物质场所,也为宗教创造了一个神秘的氛围,达到从心理上征服人的目的。
三、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的意义
深入研究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可以透过园林特点这一表面现象,使我们能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和西方园林的造园史、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并充分感受到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趣,人类文明的多元和多彩。在各种文化、文明互相交融冲击的今天,有利于我们在造园、景观设计时除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外,还能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作品,使整个人类的园林文化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结论:
终上所述,中西方园林艺术在风格、历史、政治形态、宗教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造就出了风格迥异的两种园林形式,也为后人的研究带来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朱建宁,郦芷若。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基础出版社,2002
[3]、林箐。法国勒诺特式园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M]。北京林业大学,2005
[4]、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6]、上海市戏曲学校中国服装史研究组。中国历代服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关键词:思维,翻译,世博,标语
一,引言
王瑛(2005)萨皮尔(Sapir)和沃尔夫(Whorf)曾经指出,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并制约人们的思维。思维对语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卡尔.普莱布拉姆认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睦邻关系不仅因为各民族语言的繁杂受到影响,在更大程度上因为思维模式的差异,即定义认知根源和组织连贯思维所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受到阻碍(Pribram,1949)。翻译是信息的语际转换过程,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活动,翻译也是思维共享与思维交换的过程。翻译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规律,即思维共性,但思维方式又是“个人选择,评价和组织外界刺激的过程。”(Singer,1971)因此,思维也具有个性,正是这种思维的个性导致了各民族语言形式和结构的不同,从而成为民族交往的障碍,也成为翻译过程中的大敌。那么,各民族尤其是中西方民族在思维上有哪些差异呢?体现在语言中有哪些不同呢?对翻译过程有何影响呢?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上海世博会标语为例
2.1静态VS动态
尹振宇(2008)英语是屈折语,其动词的使用由于形态变化而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严格的语法规范,一个句子结构通常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当一个句子涉及多个动作或事件,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或先后关系时,只能用限定动词表达主要的动作或事件,其他与动词有关的意义可以通过非谓语动词或通过形容词、副词、介词及同源名词形式表达,从而使得英语的静态特征得以体现。而汉语中没有词的屈折变化,不能像英语的某些单词那样,既可以作为单词具有完整意义,又可以充当词根加上词缀构成派生词;而且由于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往往只能采用动词本身,“连动式”和“兼语式”也层出不穷。例如:“她到了公园发现小明已经走了”;“我看见他拽着小偷出去找警察”。同时动宾结构也使动词的使用显得很自由。如:“学习外语很重要。”这些都势必使汉语表达呈现动态倾向。翻译时须清楚地了解英汉语言的这种特点,采取词类转换法,灵活地选择词性,摆脱名词化的束缚,淡化英语表达中与汉语词类的机械对应,实现静态与动态的转换。
如Better City,Better Life
译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从这个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比较结构在动态和静态上的差别,即汉语表达动态感强,而英语则呈静态;这里的翻译是不对等的,即产生了“信息差”,因为原文和译文没有同时使用比较结构或者使用了不同层次的比较结构。形式上,“Bettercity, better life”反映了英语作为曲折语,名词占优势,从而呈静态的特点。而中文译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因为使用了动词‘让’而充满了动态,这是汉语本身的特点使然,因为汉语是非曲折语,动词使用较多,叙述呈动态;形式上看起来两者不很吻合,但如果我们对这两句话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该中文翻译其实表达的极其准确。原标语的潜在之意,侧重城市发展的与时俱进.强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强调的是不断的改善。其比较对象是城市自身,是通过城市自身的改善。让生活。包括城市里的生活,甚至也可以包括乡村的生活更美好。信息的轻重角度来看,在译文中,“城市”这个信息得到突出,它强调城市的发展是使人们生活更好的动力和源泉。论文大全,翻译。在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博览会。论文大全,翻译。这在中国,有历史意义;在世界,也有历史意义。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人们注意到,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本届世博会,它的城市主题,恰巧是21世纪以来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城市化。城市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这些国家既往的城市格局和风貌,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如,城市有我更可爱,官方译文为“Our City,Your Joy”中文使用动词“有”使整个句子呈现动态。这里的“我”既指上海市民,又指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中文标语传达出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号召大家热情的投入到上海世博会的志愿工作中去,从而使世博会办的更好。英文的译文呈静态,名词占优势,句中用了两个简短的名词词组,“our”和”your”,”city”和“joy”形成强烈的对比。而city和joy,读音中辅音的一致又形成了英语中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且译文简短干脆,容易记忆,充分考虑了标语的特点,使它宣传的精神深入人心
2.2 人称 VS 物称
胡维(2008)一般来讲,思维方式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根源。它反映的是使用某种语言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和民族文化定势。中方思维在传统上认为主体自身是宇宙的中心,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了自我就认识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表明了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必须强调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
李柯(2005)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重视客体意识,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外部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执着于客体的物与主体的我之间的距离。认为只有离开了距离,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冷静的描述和剖析,语言表现多以无生命名词为主语,体现了较强的客体意识。
汉民族心理中源远流长的关键词作主语和使用作主语的非人称句,以此来强调物的重要,让事物以客观事实的形式表现出来。论文大全,翻译。
如上海世博会标语“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嘉宾”译成“Shanghai Welcomes You with Open Arms” 中文口号的说话人是省略了的第一人称,即“我们”,“嘉宾”是他者的范畴,即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同时预设了第二人称的存在,即作为读者的“你们”,所以,世博承办方(包括志愿者)、中国人、外国游客三方分别体现为第一、二、三人称,读者取向是中国人。在语义关系上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可以被纳入同一个范畴,即“东道主”,言者与读者的统一是最典型的读者取向。口号的英译转换了读者对象,这种转换从两个名词的翻译中尽览无余:“东道主”对应Shanghai,“嘉宾”对应you。中文口号中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英译版中体现为地点名词Shanghai,而中文口号中的第三人称变成了英文口号中的第二人称,即“嘉宾”变成了you。中文虽然隐含了人称,但暗含着每个上海市民都是本届世博会的主人,应对游客以礼相待,热情好客,充分显示出上海以及中国人民的友好。而对应的英文简洁、清晰,运用了英语中地道的表达方式,使外宾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2.3主语VS主题唐媛(2009)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直观的、综合的和整体的,强调部和外部世界、主客观的整体性。具体说来,中国人的逻辑思维一般是“螺旋式的”。思维活动大多是螺旋式地绕圈向前发展,把作出的判断或推理的结果,以总结的方式安排在结尾。这种“螺旋式的”逻辑使得中国人利用间接的交流方式,在语言表达上,一般是首先叙述事情的背景,或罗列客观上的条件,或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摆出事实的证据,最后再做出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也就是说中国人习惯将次要信息摆在句首(如状语或其他叙述部分),先将外围环境,时间背景一一交代周到,最后画龙点睛,道出话语信息的中心部分或表态部分。
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逻辑的、分析的和推理的。具体地说,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往往采用直线推进的方式。这种“线形的”逻辑方式使得西方人采用直接交流(直截了当)的形式。在语言表达上,他们习惯首先说明看法或观点,点明主题,然后再依次说明背景、条件、原因、证据或进行分析。因此英语句子的主谓机制一般位于句首,开门见山,提出重要信息,然后用各种标志进行补述、修饰、限制。
如:世界文明的盛会,我们大家的世博
Civilization in focus: we all gather at the Expo中文标语先渲染整体的气氛,指出上海世博会在世界的地位,它是一场世界文明的盛会,是中西方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舞台。论文大全,翻译。在这里,我们不需要踏出国门,便可领略全球不同的文化。中文标语在从侧面阐述完外围环境之后,之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指出虽然它如此盛大,但却又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是“我们大家的世博”,这里的“我们” 指出世博的承办主体,也突出责任主体。英文译文则开门见山,直接点出重点,前半句指出这是一个全球瞩目的文明盛会,后半句补以次要信息,这里的“we”指代来自全球的游客,是前半句进一步的解释。再如,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At Your Service at Expo中文标语按照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第二人称“你”指“中国游客”,而”我们“则是指在上海世博会服务的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前半句烘托大的背景—上海世博会是全球文化展示和交流的舞台,而后点出话语的核心信息,即志愿者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会让全世界的游客感受到温暖。论文大全,翻译。这里体现了中国志愿者的周到服务,也让中国游客感受到了人文关怀。英文译文并没有渲染周边的环境,而是直入主题,点出为游客服务的宗旨,“At your service”愿为您服务。 这是在英美国家酒店或餐厅服务员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当顾客在餐厅用餐,或住酒店有事找服务员时,他们通常都会先说这句话。另外,古代的臣子,仆人接受国王的任务时,理解成愿为您效劳(效力,效忠)。有时候,也表示对对象的尊敬,表示愿意帮忙。“语言使沟通的桥梁”地道的英文表达,更能拉近与外国游客的距离,使他们如同在自己国家游览一样,没有任何障碍,亲切感油然而生。三,结语
本文探讨了思维和翻译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会有差异,而这种差异会体现在他们的语言运用上。论文大全,翻译。而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本文以上海世博会标语为例,结合标语的特点,分别分析了标语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方思维中静态与动态,人称与物称,主语与主题的区别。
参考文献:
[1]Arthur Waley.Tao TeCh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Press. 1998.
[2]Pribram. Karl.Conflicting Patterns ofThought.San Francisco.1949.
[3]Singer. Marshall.Culture: A Perceptual Approach.The Bridge,Occasional Paper.No. 11 1971.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蔡平.文化翻译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8
[6]卞浩宇.语言和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9)
[7]张启剑.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8]胡维.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与汉英翻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
[9]李柯.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对比看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2)
[10]王瑛.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与翻译[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6)
[11]唐媛.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的负迁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2)
[12]尹振宇.静态、动态的英汉对比与翻译[J]. 柳州师专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