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2-09-02 15:20:12

序论:在您撰写新闻学本科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闻学本科论文

第1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介绍说,随着大学教育作用的转变,本科论文已成鸡肋。“按说,论文要求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可是你想想,要一个本科生在新闻学研究或新闻学史论上有什么突破或是真知灼见,可能么?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大量复制、粘贴,等于把学生往剽窃上赶;老师呢,只是反复强调一点:‘不要抄,抄了你脱不了手,我也脱不了手’,导师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对论文写作进行一一指导。因此,毕业论文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指导老师棘手,社会又指责论文太水,与其面对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

张小元认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真正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目前的本科论文“太水”,形同鸡肋,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学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

“业界评价我们,有句非常不好听的话,说什么‘本科生知道《泰晤士报》是哪一年办的;研究生知道《泰晤士报》是哪一月办的;博士生知道《泰晤士报》是哪一天办的’—虽然很刻薄,但也反映出我们的大学教育与业界脱节,学的东西和实践完全没有联系的现象。”

第2篇

(一)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高校要首先明确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医学生在读期间的科研培养与实践。如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置“大学生科研管理办公室”,组织科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医学生科研培养与实践的评定、审核及监督。学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学生科研档案的管理等。其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医学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学校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一系列与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有关的规章制度,深入推进医学本科生科研服务管理,如设立独立于教学学分之外的科研学分,必须修够一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建立医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细则、科研经费使用及监督准则、导师的选拔制度、激励措施等,积极引导并鼓励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只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制定完善的政策,才能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规范化和可持续地进行。

(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

新学科、新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的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勇于创新的素质。然而,医学科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对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我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基本为:基础课—临床课—实习模式,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强,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探索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应遵循现代医学教育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围绕新的人才需求将传统知识理论和技能内容与结构进行分化和重组、模块化,形成医学内容紧密衔接、交叉渗透,科研理论与实践相互反哺,知识、素质、能力协同发展的新课程结构。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在医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找到答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全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学生需要导师的管理与激励

由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许多医学院校都采用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主课题科学研究模式。学生的培养方案受到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双重影响,学生可主动参与并协助导师完成已有科研项目,或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实施、成果整理、、专利申请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今后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但是在大学生实施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解决。

1.导师的管理

导师作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引导者,导师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可能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临床业务,部分导师带教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科技创新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因此,需实施“导师遴选上岗”等系列措施,由医学生科研管理部门遴选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深厚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态度端正,治学风格严谨的导师,形成“临床导师+科研导师”的导师组,公布导师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选择导师组,导师组分别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阶段开设医学科研基本方法、科研设计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导师根据学校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设计科研项目,让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促进医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连贯与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研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实行导师考评制,通过教学督导队不定期对导师进行考评,连续2次考评不合格导师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及奖励,提高导师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优秀青年教师外派进修等,提高导师科研水平。

2.学生的管理

首先,医学本科生应打破年级、专业、性别等限制,根据共同兴趣自由组建科研团队。项目组成员的年级和专业差别、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性格甚至性别等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实验技能不同,低年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思维活跃,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少,但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上较低年级学生优越,能有效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因此应分别吸纳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共同组成科研团队,以梯队式结构保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整体医学的发展,所以吸取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更能促进新颖科研思路的形成及学生科研潜力的发展。其次,部分学生科研热情不高,依赖性、投机性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及导师组应加强对学生的选拔,多吸收真正有科研热情的学生,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质控学生的科研过程,争取教学资源利用和成果形成最大化。第三,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优秀论文、成果评选,并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奖励,选拔优秀学生校间互访、交换培养,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完善的科研平台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学生的科研活动中均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在政策与科研经费方面鼓励学生申请科研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然而,由于学生基数大,学校师资、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多但金额小,项目内容不能系统深入开展,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有限。学校应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来校设立科研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助力度,购置先进的、精良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科技创新条件。学校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可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络平台,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培训、项目申报、评审答辩、成果展示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还可以设置虚拟课题竞赛,科研团体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标书,参加虚拟课题申请竞赛,学校对优秀课题给予重点培养、资金资助、表彰奖励等,这种虚拟研发的手段可有效缓解开展创新活动师资、经费、设备不足等问题,在有限资源配置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除此之外,学校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学术论坛、开展科研讲座、优秀学生科研报告会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二、总结

第3篇

医学院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课程繁多,时间较紧,本科阶段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和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医学临床课程,其中还有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在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校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科研和创新则推迟到研究生阶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对本科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规划的薄弱。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本科阶段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对已知领域的怀疑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辨别真伪,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可适应急剧变革的信息社会;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涉猎学科前沿,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促使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为基础

学生必须在学好本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实践和创新。教学过程是对知识的再现过程,而科学研究则是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说,科研以教学为其基础,教学以应用和科研为其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应忽视教学,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或实践操作。医学检验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我校课程设置中实验课时占了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性实验是主要内容,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教条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对于试验中会碰到的问题老师都会在试验前或是实验进行中加以提醒,并说明解决方案及解决要点,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也是由老师提前准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满足教学需要,注重教学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学校加强教学设备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条件和设施,实验室建设也加大投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如:据不同教学内容需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室开设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指标和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选题来完成培养的目标,早期注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题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出创新成果。具体过程包括选题、面试、开题、立项、中期检查、分配导师、开展实验、结题等几部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引导的原则,从文献的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到问题的处理,结论的分析,要求学生自己大量查阅文献,复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积极思考是基础,注重细节是关键,从而增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4结语

第4篇

医学院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课程繁多,时间较紧,本科阶段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和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医学临床课程,其中还有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在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校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科研和创新则推迟到研究生阶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对本科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规划的薄弱。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本科阶段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对已知领域的怀疑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辨别真伪,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可适应急剧变革的信息社会;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涉猎学科前沿,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促使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为基础

学生必须在学好本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实践和创新。教学过程是对知识的再现过程,而科学研究则是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说,科研以教学为其基础,教学以应用和科研为其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应忽视教学,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或实践操作。医学检验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我校课程设置中实验课时占了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性实验是主要内容,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教条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对于试验中会碰到的问题老师都会在试验前或是实验进行中加以提醒,并说明解决方案及解决要点,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也是由老师提前准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满足教学需要,注重教学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学校加强教学设备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条件和设施,实验室建设也加大投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如:据不同教学内容需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室开设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指标和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选题来完成培养的目标,早期注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题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出创新成果。具体过程包括选题、面试、开题、立项、中期检查、分配导师、开展实验、结题等几部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引导的原则,从文献的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到问题的处理,结论的分析,要求学生自己大量查阅文献,复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积极思考是基础,注重细节是关键,从而增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4结语

第5篇

(一)学科建设是为了创造知识还是为了培养人才?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学科建设是两项职能的具体承载者。学科建设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高等院校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知识创造者的重任。但从高等教育体系来说,高等院校是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研究类型的大学无疑是创造和生产知识的最主要承担者,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是其办学水平的标志,因而学科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必然居于龙头地位,也必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但问题的关键是不是所有类型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都应该处于学校的核心地位、都能够发挥龙头作用。显而易见,国内和世界上有那么多大学,当然不是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资格、有能力承担创造和生产知识的职能,更多的高校特别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或者技术类型高校)成为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主要承担者。也就是说培养人才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不仅如此,从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其学科建设的任务也主要不是知识的创造和生产,而主要是培养人才,而且是通过寻找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相结合的生长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看来,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的不是发现和创造知识,而是通过传播和应用知识来培养人才,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必须树立的一种观念。

(二)学科建设是为了学术水平还是为了技术能力?

学术是系统专门的学问,是与学科密切相关的概念,学术成果是科研工作的具体内容,学术水平是科研能力的主要标志,学术成果和学术水平也是学科建设追求的目标。技术则是根据生产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手段,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术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学术成果发展应用的产物。如果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定位在人才培养的话,那么对学科建设是注重学术水平还是侧重技术能力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科研工作的定位问题,也就是科研领域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三个领域的选择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历史使命和办学定位以及办学基础等因素,新建本科院校与那些重点大学相比,不可能是以知识创造的学术成果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因而学术水平也就不可能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标志,应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把最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主要不是注重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更应注重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能力。

(三)学科建设是为了师资学历层次还是为了实践经历?

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科队伍建设,而且学科队伍及其带头人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传统的学科建设以引进或培养高学历、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搭建学科梯队作为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固然很重要,对开展科研工作意义也十分重大,但在高学历、高层次学科梯队成员建设过程中更应重视学科梯队成员的实践背景和实践工作经历。对处于非省会中心城市、缺乏学科平台的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引进高学历和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暂且不说,对于以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应用性学科建设来说,具有实践背景和实践经历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可能会更有现实意义。由此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既要重视改善学科梯队的学历结构、提高学科梯队成员的学历层次,同时也要重视他们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这不仅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与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目的、途径和模式等方面都有本质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不能步重点本科院校的精英教育模式的学科建设之后尘,那么就应根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研究自身的学科定位问题,在学科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的结合点上,适应应用技术类型院校办学定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另辟蹊径探寻其应用性学科建设之路,不失为理性而现实的选择。

(一)办学定位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前提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流的大学,就必须建设一流的学科”,这是当下对学科建设重要意义的共同认识,也是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认识与其说是大学学科建设的认识,还不如说是研究类型大学基于精英教育思维模式下对学科建设的理解更准确。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环境下诞生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学科建设的目的不只是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与创造新知识、丰富和发展学科理论体系来提升层次和知名度,更不只为了争取硕士点建设而目标单一地开展学科建设,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更没有能力将学科建设置于龙头地位,事实上学科建设本身在学校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也难以起到龙头地位。学科建设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完全取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决定着办学定位,办学定位又是一所学校各项发展战略决策的前提,也是学科建设定位的基础。众所周知,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和建设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不论在学术界还是高等教育实践领域都已形成共识。这一办学定位不仅取决于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而且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性教育的历史使命与学科建设本源属性的创造知识存在内在逻辑上的矛盾性,这也是学科建设之所以不能称其为龙头作用的重要原因。但作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不能因本科院校类型不同而使大学功能残缺不全,大学开展学科建设是应有之义,但又不能否认不同层次和不同类的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差异性。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差异性体现在应用性特征上,把发展应用性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学科建设水平更多体现在应用技术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建立服务于地方区域或行业发展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二)本科专业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基础

由于大学既是按照知识体系构建的学术组织,又是按专业分工组织起来的教学机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共生关系。但这种共生关系在不同教育模式下表现形式却有很大不同。在精英教育模式下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按照学科理论设置专业,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并承担人才培养职能。而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因其以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主要依据设置专业,而不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学科由对专业的主导作用转变成对专业的支撑作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实施应用技术教育类型的高校,由于是在没有学科建设基础的情况下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两者的共生关系使专业建设对应用性学科建设更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多年的高职高专教育办学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专业建设上,升格为本科后或因受办学思想或受学科基础条件等因素制约,专业建设仍然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即使对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受制于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使学科建设也很难取得显著成果。而一直以来在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验条件、产学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必将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本科专业群是建设应用性学科的现实可能。本科专业群建设是以一定的学科基础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行资源整合,相近专业集中形成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或行业产业链的专业群,相同学科或相近专业领域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汇聚到一起,通过资源整合突出优势和重点,增强整体办学实力,从而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社会需求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任务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高校,在服务面向的定位上自然就是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无论是作为大学初始基本职能的人才培养,还是以创造知识为核心的科学研究,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并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最终办学目标。而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价值延伸的社会服务职能,更是直接以为社会提供咨询、技术、文化服务为内容直接体现社会服务的职能。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能力的差异使其承担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都会有所不同,甚至是每一所大学履行职能模式都可能与其他同类大学有很大差异。具体在以科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科建设上,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以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领域开展学科建设,从区域经济社会获得学科发展的素材、经验和载体,要通过应用性学科建设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社会文化建设、高新技术应用等应用技术领域的需求。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上来看,一方面,我国辽阔的幅员孕育着丰富的自然、文化和经济资源,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地域自然资源特色和地域经济特色,特别是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所呈现的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优势及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的生成点;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的地方性特征使与地方具有天然的联系,拥有研究区域经济社会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要素和营养,而且还为学科发展提出了大量具有应用性特征的研究课题,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推动其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根植于地方、服务于区域的应用性学科建设,不仅能持续长期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而且也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提出迫切需要,这也正是新建本科院校大有作为的舞台。

三、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发现和创造知识,而是开展以区域特色研究、技术开发研究、产品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因此必须要用全新的学科建设理念,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选准学科建设的切入点,保证学科建设的应用性方向,使学科建设充分具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特征。

(一)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性学科建设理念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的既不是通过学科建设来发现并创造知识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和扩大社会影响,也不可能是通过学科建设丰富学科理论来推动学科理论的向前发展,主要应体现在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上,体现在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上。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一是要改变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中龙头地位的观念,树立专业的主导地位、学科的支撑作用的理念,正确认识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二是要改变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传统关系的认识,树立学科与专业相容共生、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理论研究的科研观念,树立以应用为导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寻求课题、进行应用性研究的理念,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四是要改变全面性学科建设的观念,树立突出重点学科领域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的理念,正确认识和理解应用性学科体系的范畴和内容,在全新的理念引领下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工作。

(二)构建学科与专业共生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学科定位既是学校办学定位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其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说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提供支撑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因此,构建应用性学科与应用性本科专业相容共生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这种相容共生的学科专业体系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要体现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和本科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基础出发,结合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发展的需求,制定应用性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应用性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二是要体现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及主导产业、大型企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基于一级学科领域的、由本科专业群和学科研究方向共同构成的具有显著应用性特征的学科专业群;三是要体现学科与专业相容共生的原则,在学校优势特色本科专业(或本科专业群)的基础上,凝练若干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与本科专业密切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体系;四是要体现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理念,将学科建设要素与专业建设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建设带头人队伍、学科专业平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兼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形成与专业建设融为一体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三)培养具有实践背景的应用性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既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又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建设,不仅决定着学科水平高低,也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成败。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来说学科队伍和学科带头人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非中心城市的区位劣势等因素,决定了在学科队伍建设上不能走传统本科院校的老路,必须积极探索应用性学科建设所需的学科队伍:一要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一体化理念引入到学科队伍建设中来,学科与专业一体建设也包括师资队伍在学科与专业中的一体化建设;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既要考虑学科建设需要,也要兼顾专业建设的需要,学科带头人同时也应该是专业或专业群带头人。虽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任务有所不同,但基于一级学科的学科专业群条件下,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既可以成为学科建设梯队成员,也能为专业建设做出贡献;三是在学科队伍来源上要注重行业或企业的人才或智力的引进,引进或聘请行业或企业中从事应用研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技术能手作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重要成员;四是要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学历较高的中青年教师通过行业或企业挂职、学习等方式,提高专业应用研究能力,使之成为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队伍成为应用性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

(四)搭建校企合作的应用性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既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又是学术研究的基地,因而也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内容。凡是重视学科建设的高等院校无不同样重视学科平台的建设。我国目前以重点实验室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和省级学科平台,一方面是基于精英教育理念下的学科建设平台和基地,另一方面目前的学科建设评价模式不仅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理念相矛盾,而且由于办学基础和学科实力的现实也难以在这个平台上有一席之地。但通过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建立学科建设平台,不但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而且也是应用性学科平台建设的创新之举。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研究区域主导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或主导产业集群中的骨干企业,并与之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应用科研、人才培养、师资交流、员工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也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企业技术研发的共同需求,与企业在学校内联合建立实验室,成为企业技术研发基地和学校学科建设平台;还要借鉴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经验,在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通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应用技术研发的同时完成学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任务。

(五)开展以应用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应用性学术研究

第6篇

一、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过程演绎

我国高校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从规章制度到具体运作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完备。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本科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因为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论文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历着废除与存续的舆论煎熬。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对高校现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展开演绎分析,然后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调查研究,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毕业论文的“弃存”或“改革”问题。

(一)管理主体及架构

综合来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省(市)教育厅及其相关部门。作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的主管单位是浙江省教育厅,其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及其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编写《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下发通知、抽查各校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等。第二,高校教务处(科)。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务处一般都设立教学科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进程安排与考核等。从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到论文抽查等每个环节上来规范和监督各个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第三,学院教学主管机构。如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三大监管主体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则是:毕业论文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由系负责,包括参照导师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和动员指导教师、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有关制度规定;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审核签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答辩委员会,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具体工作的安排,包括统计和整理各类表格、安排论文评阅教师、发放通知、收集论文等;由论文导师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包括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及其修改、答辩等。

(二)管理机制和流程

根据现行制度框架,毕业论文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管主体比较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程度较高,大致的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制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上来看,以导师与学生为主的毕业论文教学主要包括选导师、选题目、开题、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结合以上两部分内容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除了受到教学监管层的影响之外,关键还是在执行层的论文导师与学生。下面就以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为观察对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索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实施及问题

教学改革是基于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因而,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清楚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

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是政管学院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始实施论文导师的双向选择工作: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习课程等情况,结合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填写“论文导师选择志愿表”,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另一方面,论文导师通过阅读学生简历、面试等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指导的学生名单。最后由学院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情况确定最后的名单,并进行公示。这一制度实施近五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所选择的导师是第一志愿的比例达到62.07%,学生对导师选择结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和达到了98.85%。这说明:第一,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对该制度的认可度高。第二,论文导师的选择过程及程序透明、公正,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民主化。第三,此项制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为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但是,我们把学生的评价与毕业论文导师的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则反映出论文导师对该项制度的认同度比较低。为此,课题组专门对政管学院长期担任论文导师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其中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认真的学生日益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一方面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另一方面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因而一些导师认为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不如随机分配。第二,部分学生滥用选择权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不少学生在填写志愿前同时给好几个教师打电话,希望导师选择自己,而指导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导致指导教师在自己选择的学生名单里(一般是五个左右)选择了该学生,而该学生的第一志愿却是其他指导教师。简言之,对整个教学工作来说,作为第一个环节的“选导师”,其重要性则不用多说。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该制度在设计、执行、监管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选题分析

结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来看,有几个情况比较明显:第一,从选题来源来看,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自定(45.98%)”、“导师课题(33.33%)”及“导师建议(12.64%)”;在选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人数占到62.79%,而且大多学生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选题,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比分别为80.42%和76.4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为较好地完成最后的毕业论了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作为评价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二,论文题目体现了专业特色。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提交113篇论文,大约有20篇论文题目是教育管理方面的,27篇论文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选题,其余66篇则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方面。这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明显反映出学校公共管理的特色。从近几年学生论文题目分析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较多、选题偏空泛。以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为例,40篇论文中就有10多篇论文选题明显空泛,不适合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实证研究的偏少,研究方法运用不当。从本届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尽管有35个选题是对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但从其论文终稿来看,案例说明主要以网络、政府文件、已有研究数据为主,真正自己去做实证的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少之又少。第三,热点问题关注多,理论知识运用则明显缺乏。本届毕业论文讨论主题涉及“菜价最后一公里”,“以房养老”、“廉租房政策”、“居家养老”、“民间慈善基金会”,“用工荒”,“房屋拆迁”等非常热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和政策。不过,这些论文均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其中最大缘由则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欠缺。

(三)开题报告分析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学管理机构、毕业生、论文导师的重视。有36.84%和47.37%的论文导师认为开题报告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对应地,学生中有19.77%和53.49%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不过,尽管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答辩,但在开题报告上所花时间比较多的人数比例只有45.35%,同时对于整个论文教学中“哪个环节最重要”的问题选择时,只有5.81%的人认为“开题”最重要。结合师生的访谈情况,发现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真正体现开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目前,在开题报告教学时间安排上,学院考虑到学生考公、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适应地做了调整,即把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这一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开题,更好地完成报告的写作。对于这一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中,有61.79%的学生选择“合理”,但是,仍有42.11%的教师反映学生在开题前才和教师联系。同时,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花在开题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是否把开题报告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的调查。对此,论文导师中有47.37%的人认为对毕业论文的阶段性量化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26.32%的人则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另外还有21.0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结合前面的数据来看,如何真正地发挥“开题报告”的作用,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考核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改革。

(四)论文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过程。课题组从动机、写作时间、师生互动情况、论文质量情况等几方面来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情况。从写作动机来看,有55.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40.7%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仅有3.4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成绩;从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来看,76.74%的学生到5月份才完成初稿写作,仅有23.26%的人在4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经过导师3次以上的修改,人数比例达到75.58%,而且没有一位学生的论文是未经导师修改直接提交的;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选择“有事情才联系”,这说明师生之间在选题、开题、初稿、定稿这些重要的“事情”上才会交流;从互动方式来看,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主,传统的面对面或小组式讨论日趋减少。从毕业论文教学监管单位、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构和论文导师的多方评价来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以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200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抽查分析的结果来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论文总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特别在“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这几大方面,得分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其次,根据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成绩分布大致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所谓两头小,即“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少,大部分论文都处在“及格”和“中等”之间。调查显示,“及格”和“中等”的论文比例占到64%。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良好”的论文比例则有所上升。最后,从对论文导师的调查来看,仍有16.67%的导师认为本届毕业生论文抄袭情况“非常严重”,22.22%的导师认为“比较严重”,而认为“基本没有抄袭”的比例是零。也就是说,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仍旧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五)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学校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下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从学院层面上看,非常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事先成立答辩委员会,制定了毕业生答辩工作规范并及时公布答辩信息等。从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院的答辩工作程序比较完善,师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学生对答辩工作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23.26%,比较满意的占61.63%。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要求2011届本科毕业生提交论文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对此,政管学院在答辩资格审核中增加了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的环节,即文献相似性检测超过20%的学生不能参加首轮答辩,而与为首轮答辩没有通过者提供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大组一起答辩。对该项规定,有73.68%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严重抄袭的现象;2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保证论文质量”;68.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够完善”。至于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60.4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15.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

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从政管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发现:第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院和系。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监督的作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实施责任主要落实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头上。据此,要提高毕业论文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各学院、系(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第二,毕业论文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师“导得好不好”,更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论文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把写好毕业论文作为自身内在的要求,增加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第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成效需要从改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出发。毕业论文教学是个周期漫长,场地分散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突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监督和考核。课题组认为要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可以探索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应该进一步完善毕

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就管理过程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尤其是学院这一层级,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功能。在此,仅选择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就政管学院实施的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较高,而论文导师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因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的优化方案要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尊重导师的选择权,具体改革可尝试:第一,把大三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前两个月作为师生沟通月,鼓励师生在选择之前做充分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第二,每个学生只能限填一个志愿,如未被该导师选中,则服从调配。第三,为提升学生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的匹配性,设置导师与学生的流动、协调机制,包括交换、共带等。第四,适度考虑学生所学模块课程与导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需调配的师生,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其次,鉴于导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论文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关于开展这项制度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认可度较高,而指导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模糊。因此,应立足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来设立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先研究讨论评价指标项,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试行。从内容上来看,导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小组评价等。

(二)推行实证研究论文的教学改革

从学生选题和监管部门的评价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系的学生选题偏大、空泛的问题比较突出。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纯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导师对此类论文写作的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论文教学中对选题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论文教学改革中尤为值得探索的一项工作。鉴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修过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课程,结合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五个一工程”等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优化方案的核心可以放在推行实证研究性本科毕业论文。所谓实证研究论文是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某一现实问题为关注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结论。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如何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出发,运用合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探索更好的公共管理策略。从这一内涵出发,推行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既避免学生做大而空、无意义的理论研究,又会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责任感,提升写论文的积极性。其次,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研究,凸显了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正好能弥补目前学生对论文意义的虚无看法。再次,从现实来看,实证研究论文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为胜任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一方案的实施细化,需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套改革,例如需要毕业论文监管主体的配套性制度支持,包括教育厅、学校对改革试点的支持、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的改革、学生从事实证研究的相关费用保障、论文导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三)构建过程考核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过程考核首先是指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折合成一定的成绩比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基于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现状,可以考虑把选题、开题、论文及答辩四个环节分别折合成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学生毕业论文最后的成绩。其中,可以探索公共管理系+导师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具体指选题、论文环节的考核由导师来完成,开题报告和答辩的成绩考核则由公共管理系来完成。这一考核体系还可以建立与其他考核体系的衔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把毕业论文的过程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加大对学生,在各种竞赛、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宣传和奖励。

第7篇

1.1当前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理论研究较少

并且没有很好地将教学与良好的思辨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缺少切实有效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措施。此外,当前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对经济数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1.2目前教学过程中虽然注重数学实验,但相对而言针对性不强

许多教学实验仅在研究者自己所关注的小范围进行,缺乏大型的、开放性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和教学改革方法可推广性不强。

1.3对大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只是理论性的

不具备可操作性,实践性较差。此外,对于数学建模竞赛研究很多,但针对第二课堂的研究很少,受益的是少数学生,对于整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来说意义不大。

2培养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在管理类专业进行素质教育培养时,尤其需要注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本科生进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经济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位经济数学老师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此外,随着近几十年来,具有创新性的数学建模比赛的相继开展,对培养学生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具有了积极影响,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应工作。以上分析是值得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同时也表明了培养管理类本科经济数学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

2.1在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性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当前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只有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大学生才能顺势适应时代的呼唤,这就需要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做好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

2.2培养管理类本科生的经济数学创新能力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前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急切需要创新型人才,而经济数学的思维和理念已经渗透到管理的各个领域,加强创新型思维,创新性意识的培养已成必然。

2.3培养管理类本科生的创新性经济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使学生保持努力奋进,刻苦钻研的精神。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独立的自我判断,缺乏韧性,而培养学生的经济数学创新性思维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予以弥补。

3构建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思考

3.1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注重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在总结各高校数学建模竞赛和高等数学竞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实施细则和管理规范,建立数学应用问题数据库,营造应用和创新氛围,使数学教学、数学竞赛、第二课堂成为高等学校数学教育的一个有机整体,以培养本科生自我探索、自我创新和自我表现的创新素质,形成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最终使所有大学生都能成为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受益者,从而提高大学生数学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2依据学生的概念意象与概念误解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当前经济数学教学没有很好地将教学与思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在充分考虑学生对概念与知识背景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克服经济数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忽略数学知识背景分析等问题。通过良好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

3.3组建经济数学核心教学团队,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与教师教学规范

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建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的数学素质,以克服当前存在的仅注重学生的经济数学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教师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的问题,进而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3.4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大学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