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16:01:06
序论:在您撰写护理风险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服务对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在就医中,医护人员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过去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现在就会被病人及其家属看作无法忍受的侵权行为,例如未经病人同意带实习生进入产房等。
1.2社会环境新形势下,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及医疗法规的相继颁布,使医护人员的工作受到社会环境的强制性约束,而由于医疗事业的高科技、高风险,后果不可测等特性和医疗进展的局限性,很难完全满足广大病人家属的需求,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常常使危机事件在医护人员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一触即发。
1.3缺乏沟通病人缺乏对有关疾病的认识,对病情不了解,或者医护人员没有周密考虑病人的病情和充分估计其可能发生的问题而向病人进行交代,病人及家属没有思想准备,出现意外后常不理解,尤其病人一旦出现死亡、残疾和器官功能,便认为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失误导致的差错事故,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
1.4服务质量由于医护人员言语和行为不当或过失,造成病人及家属的强烈不满,而导致医疗投诉,甚至于提出巨额赔偿和诉讼。此外,由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而引发危机的事件也很常见。如因护士失职而导致新生儿窒息以及护士因脱岗延误手术病人抢救等事件也屡有发生。
1.5技术质量护理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而临床护士又趋向年轻化,新旧更替快,随着资深年长护士的调离、解职,很可能造成护理队伍结构的断层。新毕业护士由于经验不足或是协作技能不强,易引起冲突,导致投诉,造成对护士信任的危机。
1.6组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薄弱,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业务技术培训不够,仪器设备管理不善,环保措施不力等都可能成为产生纠纷的因素。
2护理风险防范的策略
2.1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是避免风险的保证(1)新进护士在上岗前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临床工作。(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应用安全实例讲道理,分析违章事例敲警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3)护理部每季度在全院护士大会上进行护理质量讲评会及安全教育,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包括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护理差错及缺陷,对重大的差错事故要进行分析并通报批评。(4)护士长每天利用晨间交接班时间对科室护理工作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提醒防范。
2.2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良好的护理技术是防范护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基础和保证。(1)医学的高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终身学习,因此护理管理层应为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参加各种学习,制定分层次的培训计划,每月组织护理查房及小讲课,发现疑难、罕见病例及时组织查房。(2)定期进行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及抽查,对于新进同志,必须在基本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新技术的学习。
2.3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降低护理风险的确实保证。(1)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来规范护士日常护理工作行为和临床操作技能,并定期组织学习及考核。(2)制定临床护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演练,以便于在危机来临之时,提高应急和应变能力,对各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到尽早预防和有效救护。(3)对于重要操作前后要制定相应的告知流程,如应用三腔管的告知程序、胃肠减压的告知程序等,在操作前必须做详细的解释并要求患者及家属签字,做到知情同意。
2.4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1)在为病人服务中,应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文明礼貌、举止文雅、语言亲切,同时与病人积极沟通交流。有效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沟通或无效沟通会导致护患之间形同陌路或发生冲突。(2)正确处理或避免发生护患冲突。面对护患冲突,护士需冷静分析遭遇冲突的起因,任何冲突一旦发生,总有双方的原因,即使起因最先或主要源自患者,护士作为护患关系的主导者,也应从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去体谅、理解患者不稳定的心态和情绪,切忌以受伤者的心态对待患者的不理智行为。面对护患冲突,护士可尝试应用一些技巧,如深呼吸法、换位思考、转移法、冷处理法,往往可以降低护理纠纷[2]。(3)维护病人的隐私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故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各项治疗操作需要暴露其隐私部位时,应该为病人提供隐蔽场所;同时,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不能对病人的隐私随便进行议论及告知他人。
2.5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关键措施。(1)护士长是临床第一线的护理管理者,既是护理人员规章制度及操作常规执行与落实的监督者,又是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意见的倾诉对象,护士长的工作方法及态度在预防护理纠纷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护士长每日查房制度,一方面检查本部门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信任,通过护士长的有效沟通,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隐患,及时化解护患矛盾,杜绝可能发生的护理偏差。(2)规范护理物品、认真落实抢救仪器管理保养制度。护士长定期对本科室护理物品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及维修,制定各仪器操作使用卡,挂于仪器旁。并定期组织科室护士培训,以便在抢救病人时能拉的出一支技术过硬的护理队伍。
2.6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加强对病史的保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认识了书写的重要性。护理记录应是及时、客观、正确,杜绝涂改,避免将主观内容添加。特别是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一定要事实求是,在抢救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护理措施要及时,详细记录,不能采用涂改、胶贴、刀刮等方法去除原字,可采用双横线划去原字迹,并在旁修改后签全名。
3小结
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是难免的,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除应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外,制定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及风险告知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曹君君,于淑英,刘玉春.重视危机管理,减少医疗纠纷.护理管理杂志,2002,2(3):14-16.
2刘晓虹.护理心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76.
本文作者:覃华凤工作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电灼伤随着外科学科的发展,各种仪器的应用,如高频电刀、电钻、腔镜仪器等,低年资护士由于操作不娴熟或未遵守操作规程,未管理好台上电刀笔等用物,手术人员意外碰触按键,造成烧伤或灼伤。应急能力差护士的应急能力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敏锐地发现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的配合和抢救和护理,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手术室护理工作应急性极强,护士必须具备很好的应急能力。低年资的护士知识面相对较窄,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显得心理紧张,茫然失措,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加强培训及考核,全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岗前培训结束,将低年资护士安排到各手术专科组,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参加手术配合工作,带教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及时指出,纠正错误。科室引进的新仪器设备,请工程师讲课,使每个护士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每月写工作笔记和心得体会。坚持每月一次手术护理查房及业务学习,加强专科理论的学习,开展手术室专科技术竞赛。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室工作的应急性强,工作量大而繁重,手术室护士应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必须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常规中明确规定手术物品的清点要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洗手护士必须提前洗手,与巡回护士、本院医生共同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缝针、缝线,并口头诵读数字,清点一项,记录一项,如有怀疑必须重复清点,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术前、关体腔前、关体腔后、缝皮后四次清点保证数目准确,核对无误方可关闭,严把查对关。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专人负责管理,使用无菌物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为了区分灭菌与非灭菌物品,建立各种灭菌指示卡灭菌前后对照表,放于各手术间醒目位置便于对照。预防手术损伤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不妨碍呼吸、循环功能为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束缚带不可固定过紧,肢体不可过度外展、屈曲防止神经损伤。术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改变,肢体末梢血运是否良好,或按摩受压肢体,每次3一5而n。‘规范仪器设备操作使低年资护士了解电刀、电钻、腔镜等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电刀时正确放置负极板,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检查病人身上有无金属物。强化与病人沟通技巧的训练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病人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手术,更需要沟通和理解,利用晨会、护理查房的机会就如何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等问题,采取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模拟病人的各种心理问题,让沟通能力强的护士进行现场示范,与大家分享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重视护士的应急能力的锻炼组织学习护理部、科室的各种应急预案,熟悉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方法,通过不定期的演练及考核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一般资料
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患者产妇163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6.05±1.15)岁。其中初产妇1068例,经产妇570例,阴道产1320例,剖宫产318例。将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产妇1626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5.98±1.20)岁。其中初产妇1060例,经产妇566例,阴道产1316例,剖宫产310例。两组年龄、分娩方式、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理人员共32人,均为女性。学历:本科(含在读)12人,大专(含在读)15人,中专5人;职称:高级2人,中级10人,初级20人;年龄:40岁以上5人,30~40岁8人,30岁以下19人。
(二)方法
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以护理服务项目为评价对象如特、一级护理,危重病人护理,病房管理等。科内设立质控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质量检查为主要模式。
2.实验组
采用改革后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以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基础护理14项和专科护理47项)、患者满意度为标准。科内人人是质控员,针对科内的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或不良结果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区分风险或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频率,而采取正确行动为主要模式。
(1)风险识别:①患者风险识别:将当天入院、妇产科常见危重症(如宫外孕、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脐带脱垂、新生儿窒息等)、大手术患者、诊断不清、治疗效果不佳、潜在安全隐患(如跌倒、坠床、自杀倾向等)的高危患者设为重点监控对象。②工作人员风险识别:将护理队伍中的低学历、低职称的护士人员视为临床经验欠缺,加大妇产科临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③探视者风险识别:携带危险物品如玻璃、利器、易燃物品等进入病房的探视者以及精神异常、醉酒等神志不正常者,不遵守探视制度、非探视时间留院过夜者,视为安全隐患。
(2)风险评估:①制定评估护理风险的监控内容,列出重点监控的基础护理指标和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药物使用错误、高危药物外渗、输血反应、患者跌倒、运送意外事件、深静脉血栓形成、医源性皮肤损伤等定为基础护理评价项目,以及产房产后出血、产后胀痛和阴道分娩尿潴留等定为专科护理评价项目。②设立从事妇产护理专业的各级护理人员考核指标,根据能力审核准入资格。责任护士应具备:熟练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工作,准确执行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观察记录患者的反应等条件。辅助护士应具备:协助完成生活照顾性基础护理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测量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物理降温、准备各类护理技术操作的物品等能力。
(3)风险处理:①建立三级质控网:科内建立以护理组长为核心的三级质控网:一级为责任护士和高级责任护士自控,即对自己的护理工作进行自查、自纠;二级为护理组长督导,即对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三级为护士长监控,即制订科内各项工作的流程、考核标准和工作内容,每日检查和指导责任护士的工作,每周进行护理查房一次。②实施前瞻性管理:根据《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粤卫函〔2010〕244号)中的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设立质控标准,落实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医院建立的信息网页中填报《不良事件报告表》,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从“人”“机”“物”“环”“法”5个方面,确定近端原因,分析事件的相关因素,分享经验和教训,及时纠正行为偏差。科内当月汇总不良事件的信息,针对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频率等特点,找出事故根由,进行整改,如增加设施、改善条件、优化流程等,避免更严重或更广泛的失误,并作为科内下月护理风险监控的重点指标。③实行护士层级管理:以责任护士双班制,新老搭配,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建立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一责任护士一助理护士为层级框架,所有护士排班按A,a、P,p、N,n双班模式,由上级护士(A、P、N)担任当班组长,与下级护士(a、p、n)搭班,实行层级帮带。④建立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制度:根据护士的不同职级、岗位、职责和权限等,制定产科护士N1、N2、N3等级的核心能力培训计划,通过完成查房、会诊、病例讨论等形式提升各职级的护士专科能力和质控水平。
3.管理效果评价:
(1)基础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统计两组患者6项基础护理高风险项目:药物使用错误、高危药物外渗、患者跌倒、运送意外事件、深静脉血栓形成、医源性皮肤损伤等发生例数。
(2)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统计两组患者3项产科高风险项目:产房产后出血、产后胀痛和阴道分娩尿潴留等发生例数。
(3)患者满意度比较:使用我院护理部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前1d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二、结果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选取的病例对象均为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全部患者共136例,男100例,女36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44.34±3.24)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风险护理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研究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1.2.1常规护理组
本组患者均实施一般常规性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措施和方法。
1.2.2风险护理组
本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同时采取以下风险护理措施和方法:①将手术结束后进行必要的有关知识向患者讲解,使其对术后存在的跌倒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有充分的了解;②根据压疮出现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客观评估,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使患者充分了解加强翻身的重要性;③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身上的管道情况进行识别,气道湿化管和静脉输液管都需维持一定压力。针对不同管道应该设计不同颜色标识,使其一目了然,使护理隐患和护理失误的发生减少。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过程采用的软件以及统计工具均为SPSS18.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如下:常规护理组6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有7例患者发生了不良事件,针对护理整体评价结果为满意的患者55例;风险护理组68例患者实施风险护理措施后,没有患者发生不良事件,针对护理整体评价结果为满意的患者66例。不良发生率组间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显著的高于风险护理组患者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798,P=0.0066);临床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风险护理组患者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667,P=0.0026)。
3讨论
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患者而言,在针对其实施护理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对于改善和提高护理实践效果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院在不断探索和总结护理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院临床护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的特点,不断总结并提出了一套了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通过临床病例的验证,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临床实践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本院在组织开展相关护理实践的过程中,要求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提高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意识,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本院经常通过专题培训、集中讨论的形式不断向相关医护工作者强调和灌输“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讲解等形式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提升其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践能力和应对风险实践的效率,从而确保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迅速康复,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水平。从本文研究数据比较情况上分析,实施风险护理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水平显著降低,而临床护理满意度水平显著升高。
4结语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1风险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足够重视细节护理,防止出现风险事件。第一,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患儿的安全进行保证;第二,应积极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将疾病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使其对患儿的运动规律与饮食规律等进行充分了解,强化护患合作,从而避免发生风险事件;第三,定期巡视,以便可以及时发现隐藏的风险因素,从而使之被扼杀在摇篮中。
1.2风险识别
护士长以及相关护理人员应仔细对儿科病房中的护理资料实施研究,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应对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儿情况的不同而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有效制订相关的风险防范对策。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且患儿未出现并发症;有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且患儿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无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变化,患儿出现较为明显的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儿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风险事件主要是指在进行护理时可能出现的所有不安全事件。护理人员与患儿进行接触的时间较多,易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转变与维权意识的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在就医过程中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护理人员也将背负着越来越多的风险与责任。儿科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在治疗过程中很难积极配合,因此在进行儿科护理过程中,为降低护理的风险发生率,并儿科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应足够重视护理管理,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护理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语
1加强护理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1.1更新观念
树立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安全护理和慎独精神作为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尤其对有自杀外走想法的患者要严密观察其行为举止,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患于未然。平时侧重业务技术培训,制定规范的培训与考核方案,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定期地进行应急预案的实习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1.2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教育
加大护理安全管理力度。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是优质服务的核心内容,也是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重要环节。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教育,提高护士风险管理能力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加强学习护理风险管理知识,针对科室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归因分析,找出目前医院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采取相应措施,增强护士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将风险关口前移,做到预防为主。
1.3重视护士的法制教育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规范护理行为,尊重患者权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来改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临床30%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等工作是由护士来完成的,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极易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根据医院现状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力量,同时充分利用现有人员,加强对高风险时段,如节假日、夜班等班次的管理,注重新老护士的力量搭配并根据工作强度的变化规律实施弹性排班。
3加强环节控制
注意细节管理。护士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特别是在开放式管理的病房,认真交接班,重点患者重点交接,如对于藏药、拒药的患者,一定要将药物看服下肚,在护士的视线范围内看护半小时后方可离开。针对护理安全质量方面的隐患,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质控标准》、《护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以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质控小组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加强夜间查房次数,发现夜班值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4加强环境安全管理
确保病房设施的安全。针对安全四防工作的要求,制定符合本科室现状的四方安全工作制度,定期对科室设施、设备的牢固性、安全性等进行相应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设施、设备时刻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5认真履行告知制度
护士每做一项操作,都要在操作前将与操作有关的相关事宜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征得家属的同意和配合。如对新入院患者的查体及对患者实施的保护性约束等。家属带患者外出时要办理临时外出手续并交待注意事项,对于外出归来患者要做好危险物品检查的告知。告知制度的建立既是对患者权利的尊重,也是护士在保护自我、保护他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举施。
二总结
1.1一般资料
收集并整理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所收治的320例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60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94例和66例,年龄在1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2±2.74)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97例和63例,患者年龄在1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1±2.8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性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分析
对外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做出如下分析:(1)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由于护理人员在平常的外科护理中缺乏风险意识,且综合素质具有较大的差异,使其在处理医疗问题方面产生了难度;(2)缺乏对病情变化的综合判断力。外科患者的病情特点为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并未对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从而在耽误患者诊疗时间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3)护理文书书写缺乏规范性。医院护理人员的任务繁重,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的书写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增加了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4)引流管发生堵塞、扭曲和脱落。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具有较多置管,极易出现堵塞、扭曲和脱落等情况,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1.2.2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方面,主要利用了外科护理的日常方法。而在观察组方面,采用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1)识别并衡量风险。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是外科患者经常出现的不良情绪,增加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此,在护理工作开展前,对各类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衡量,进而对各个护理细节中所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处理,并制定出基于个性化护理风险衡量的计量表;(2)制定并完善医院护理制度。在对观察组的160例患者进行护理中,通过制定安全的管理制度以及具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使护理人员在树立正确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加强技术操作与规范管理,并针对各项急救技能和专业护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其对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力;(3)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负责观察组中160患者的护理人员加强同患者亲属的沟通,并被培养以亲切的态度同患者进行适当交流,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缩短其康复时间;(4)加强对并发症的监控与以外时间的风险防范意识。定时、定期对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观察,以精湛的护理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外科护理服务,并采取各项措施预防感染,降低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的几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展率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0例,沟通不良0例,管道脱落0例,突发意外2例,由此计算可知,不良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沟通不良5例,管道脱落2例,摔倒2例,由此计算可知不良护理的风险发生率为6.25%。综上,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