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茶文化传播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01 12:42:26

序论:在您撰写茶文化传播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茶文化传播论文

第1篇

中国茶文化向世界传播的经济影响巨大,并催生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茶产业,诞生了世界茶叶贸易行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催生世界茶产业。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也是茶产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作为茶树原产地的中国,最早利用、驯化、栽培茶树,进行茶叶采摘、加工、制造、销售,形成了茶产业,诞生了茶经济。随着中国茶向外传播,茶叶知识、茶树栽培、茶叶生产传到国外,世界茶产业应运而生。现在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上了茶树,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茶叶生产,促进了国际贸易,加强了国际协作,繁荣了茶叶科学。在世界农业经济作物中,茶业逐步成为令人瞩目的产业。现在五大洲都有茶区分布,茶园分布最广的地区介于北纬6度至22度之间,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区索契山地的图亚普谢区茶区为当今世界最北的茶区,阿根廷的米逊斯茶区是世界最南的茶区。亚洲茶区分布最广,非洲次之,美洲再次之,大洋洲、欧洲分布较少。茶业在各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从茶产量可见一斑。年产量20万吨以上的国家为世界最重要的产茶国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这三国茶产量占世界茶产量的60%以上。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肯尼亚、日本、土耳其。以上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茶国。年产量万吨以上的产茶国有孟加拉国、坦桑尼亚、马拉维、乌干达、伊朗、莫桑比克、越南、阿根廷、巴西、津巴布韦、卢旺达、南非,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比较重要的产茶国。此外,缅甸、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尼泊尔、菲律宾、朝鲜、韩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卢旺达、马里、几内亚、毛里求斯、埃及、刚果、喀麦隆、布隆迪、刚果(金)、埃塞俄比亚、留尼汪岛、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巴拉圭、牙买加、墨西哥、玻利维亚、圭亚那、美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澳大利亚、葡萄牙、格鲁吉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茶产量在世界上虽无甚影响,但茶产业在本国经济中仍占有一定地位,在满足本国饮茶需求的同时,对减少茶叶进口,平衡贸易格局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仍具有产业意义。

推动世界茶贸易。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推动了世界茶贸易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发展与饮茶风俗的传播关系极大。长期以来,中国茶主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虽然茶叶贸易随之兴起,但贸易数量仍然有限。只有当饮茶风俗传入欧洲,并随西方殖民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后,茶叶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茶叶贸易勃然兴起,世界茶贸易数量才不断被刷新。19世纪40年代前,中国几乎提供了世界茶叶贸易的全部货源。据笔者推算,16世纪的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微不足道,17世纪约在21010担以上(1050.5吨),18世纪增至8889241担以上(444462.5吨),19世纪40年代,达1500万担左右(75万吨)。如果加上每年2.5万~5万担的帆船运茶出口量,则总数更多。从16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前的约300年间,中国出口茶叶总计2396万担(约119.8万吨),1840年约为40万担(2万吨)。此后,世界茶叶市场上出现少量日本绿茶、印度红茶,且数量不断增多,但中国茶叶出口量也不断增加,1886年达到巅峰的13.4万吨。这一时期,中国茶叶90%以上销往欧洲。20世纪40年代后,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世界茶叶生产、出口、消费均有所下降。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茶叶产量迅速增加,但世界茶叶贸易额同样增加迅速。世界茶叶出口贸易由19世纪70年代的1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78.37万吨,显示了这一贸易产品的巨大活力。

刺激世界茶生产。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刺激了世界茶的生产。随着茶的传播,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茶国家和地区逐渐增多,茶叶生产得到稳步发展。笔者曾估计,中国茶作为世界茶叶唯一产地时的1832~1837年,年均茶园面积为34.73万公顷,茶叶产量13.03万吨,单产374.9公斤/公顷。由此可知,中国茶向世界传播对茶叶生产的巨大刺激作用。以1832~1837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单产为基数,1934年这三项数据分别增长了2.59倍、2.93倍和1.13倍,1990年这三项指标则进一步增至7.2倍、19.3倍和2.68倍。从1934年到1990年,世界植茶面积增长1.78倍,茶叶产量提高5.6倍,茶叶单产增加1.36倍。进入21世纪,世界茶叶产量持续增长,每年均超过300万吨,2010年跃至408.7万吨,2012年增至452.80万吨。茶叶生产的惊人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二、丰富人类文化礼仪

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过程,不仅是饮茶风俗的传播、茶叶知识的输入、茶叶贸易的开展及茶产业的兴起,更重要的是礼仪文化的传播。与中华文化一道远播海外的茶文化,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结合,日益生根发芽,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饮茶礼仪、饮茶文化。在新产生的茶文化中,东方茶文化最具典型的是朝鲜茶礼、日本茶道,西方茶文化最为典型的是荷兰茶会、英国下午茶。这几种最为典型的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茶风俗传入这些国家的产物。朝鲜茶礼。随着中国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流入朝鲜,茶随之传入该地,并加以传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唐太宗时期茶传入朝鲜。据朝鲜正史《三国史记》载,新罗善德女王(632~646年在位)时,留学僧人从中国带回茶籽种植。《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十)兴德王三年(828年)十二月条载:“入唐回使大廉带回了茶种,种植于地理山上。在此之前,善德王之时茶已有之,但是自兴德王时代兴盛起来。”朝鲜李朝文献《东国通鉴》说“:新罗兴德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帝(827~840年)赏赐茶籽,公元828年种于金罗山的异山。”这是茶的再次传入,表明饮茶已有一定程度的普及。新罗时代已全面输入中国茶文化,饮茶由上层社会、僧侣、文人向民间传播、发展。这一时期新罗国内开始植茶、制茶,茶文化进入兴盛时期,茶礼形成。日本茶道。日本奈良时代,“文化的引进,并不仅仅限于制度、技术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也被热心地学来了。其中之一,即饮茶之习惯也被热心地学来了。”

[2]以最澄、空海、永忠为代表的学问僧在学习、传播佛教的同时,还带回了中国的茶籽、茶饼、茶具。从弘仁饮茶中对陆羽亦步亦趋的模仿及弘仁茶诗与中国茶诗的相似表达,可以推测《茶经》一书及唐代饮茶诗文也由以此三人为代表的学问僧带到了日本。以嵯峨天皇为首的日本上流社会对新传入的饮茶文化怀有极大热情,尤其是嵯峨天皇不仅多次参加茶会,还在皇宫中开辟茶园,下令在近畿地区植茶。饮茶文化在日本迅速发展,形成一股“弘仁茶风”,为13世纪后南浦缫明、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在日本传播茶道打下了基础。荷兰茶会。欧洲茶会,以荷兰为最。中国茶传入欧洲时,价格高昂,非普通人所能饮用,只有贵族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要人才能享用。荷兰输入中国茶叶的同时,中国茶壶、茶杯也一起被输入,使之能够同时使用。1637年前后,有些富商的妻子开始以茶待客,于是茶叶输入量稍微增加。1666年,茶价有所下降,但每磅售价200~250弗洛林(相当于80~100美元),茶叶仍然只能为富人所享用。此后,输入量再次增加,价格下降,饮茶略有普及,这个时间是1666年至1680年。富有的家庭辟有专门茶室,普通市民则在啤酒店饮茶。饮茶俱乐部的形成,推动了一般妇女的饮茶热。茶会是一件十分郑重其事的事,饮茶客人多在下午2时光临,主人郑重接待,礼貌周全。女主人取出各种茶叶,放入配有银制滤器的小瓷壶中。女主人请每位客人选好自己的茶,然后放入小杯中。需要加其他饮料的客人,女主人则以小红壶浸泡番红花,用较大的杯盛放较少的茶递给客人,让其自行配饮。饮茶时,要咂吸有声,表示女主人的茶味美好。大家足靠火炉,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糖果饼干,一边交谈。饮茶结束后,再喝白兰地酒,吃葡萄干、糖等食品。茶会风靡一时,成为荷兰妇人重要的社交方式,这一著名活动丰富了她们的日常生活内容。饮茶习俗对荷兰人社会生活产生了许多潜移默化积极影响:政府通过社区免费聚餐,加强与民众的互动与沟通;生意兴隆的茶馆,丰富了近代荷兰的城市服务业,促进了人们之间的彼此联系;追求饮茶,刺激了人们对茶器收集及茶亭兴建的热情。

[3]英国下午茶。欧洲茶会,以英国为次。英国饮茶晚于荷兰,但发展势头迅猛,至18世纪已形成午后茶。1763年,在哈罗门诸贵妇轮流供给午后茶与咖啡。此后,鉴于人们早餐食用丰富,中餐与晚餐间距时间太长,晚餐后则在会客室饮茶的情况,第七世裴德福公爵夫人安娜推出了17时进茶、饼干的项目,午后茶遂成为时兴礼仪。这种礼仪一经产生,风靡一时。同时,饮茶习惯迅速普及全国各阶层,英国遂成为世界最大茶叶消费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最多时竟然达到10磅。饮茶方法的讲究,为其他国家所不及。泡茶是一种艺术,全国男女老幼都懂得怎样泡制一杯合口的好茶。[4]

三、其他方面的影响

第2篇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盛行茶文化的国家,茶作为中国一种典型的文化符号,已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烙印与民族烙印。而作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中国的茶文化也在韩国、日本等国家被广泛传播。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不仅传播了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礼仪和风俗习惯,更传播了蕴含在茶文化中的中国独特的儒、释、道相融合的思想精神。

关键词:茶文化;跨文化传播;儒释道精神;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8-2-0055-0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不仅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盛行茶文化的国家。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面的内容。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吹响了关注、研究与拓展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文化开始渗透到宫廷和社会,深入到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有关茶的丰富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始于神农,兴盛于宋,盛行于明清,传承至今,并将继续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标志之一而延续下去。中国与韩国很早就有了友好交往,茶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符号,也传播到韩国,茶文化也随之在韩国盛行。

一、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茶文化由茶“物质”和茶“精神”两个方面构成。茶文化不仅包含了与茶相关的生产劳动,比如种茶、采茶、炒茶等,也包括与茶相关的艺术创造、观念意识和习俗方式等。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部分”。[1]

(一)丰富多彩的茶物质产品

从茶作为物质财富的角度来说,我们从直观的角度了解到丰富多彩的茶叶种类和别具特色的精美茶具,较为隐型的是各种茶类独特的种植方法、采摘手段及饮用方法。中国的茶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茶具种类庞杂,涵盖了许多方面,包含采茶工具、蒸茶工具、干燥工具、冲饮工具等。不仅如此,种类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与之相配套的采摘手段与配制方法。茶文化在中国完全上升到了“艺”与“道”的层面。

(二)茶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是中国文化的典型象征标志之一,在精神方面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体。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由茶艺引申出来的茶道,茶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儒家的“德”为中心,注重人的思想、品德和修养。茶文化就其精神内涵来看,既包含儒家的内省、尊敬、伦理、凝聚,又包含佛家的宁静致远、空灵、禅学,同时又包含道家的自然、养生与清静无为。冲泡茶的过程,能够舒缓人的心情,在品茗的审美意境当中消除人的烦恼,反省自身,达到精神的宁静与平和,让人体会到茶中的“道”的精神。

(三)体现中国文化的茶艺、茶礼

中国的茶艺通过表演茶艺的器具和茶艺表演过程本身体现出来,茶艺在演变和发展完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道”,达到一种空灵的、超脱凡俗的美学意境。茶艺和茶礼当中敬让宾客的行为体现了儒家的谦让、尊重、伦理与和谐统一的特点。在茶的冲泡和品尝的过程当中,表现了佛家“悟”的精神,并延伸出“茶禅一道”的哲理。在茶的炒制和种植过程中,体现出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内涵。在茶艺的欣赏过程当中,人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达到心灵上的宁静与反省,体现了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和谐自然的处世哲学。

二、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变迁与转型、差异与冲突、整合与创新、生产与再生产,都与文化传播紧密关联。”[2]

中国很早就向东亚各国传播文化,并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而“东亚文化圈实际上是一个有层次、分先后的时空结构:中国本土文明是其主干,朝鲜、韩国、越南文化为其两翼,日本文化在其边线,而东南亚华人社会则成为它伸向外部的触须”。[3]韩国,位于亚州东北部的朝鲜半岛,地理位置与中国接近,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与韩国进行友好交往的历史由来已久,自远古旧石器时代以来,朝鲜半岛就与中国大陆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这样说,中国在远古时期就与韩国有了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而茶文化,也在中国与韩国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从中国传播到了韩国,并形成了独具韩国特色的茶文化。

“跨文化传播渗透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之中,推动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没有跨越文化的传播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更没有人类的进化和文明。”[4]中国茶文化在韩国进行跨文化传播,韩国在本民族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对茶文化进行了理性的选择与解读,并最终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茶文化。这不仅促进了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更有助于双方文化的传播和进步,在文化传播的进程当中,茶文化更加广泛的流传开来。

茶文化在韩国发展大致经过了这样一个历程:在韩国兴德王三年,即唐文宗太和二年,韩国就已经从中国引进了茶种,并开始种茶、饮茶。韩国的茶文化就此萌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此,中国与韩国便把炎帝神农氏称为“茶圣”。韩国接受中国茶文化并进行本土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孕育茶文化的三国时期,饮茶之风盛行的高丽时代,茶文化衰微与复兴的朝鲜时代,韩国茶文化在日治时期、南北韩时代的自主与发展时代。在三国时代,朝鲜半岛分为新罗、高句丽和百济,中国与朝鲜半岛诸国进行茶叶贸易,僧侣和贵族也开始产生饮茶这一习俗,茶道思想开始孕育,茶文化在韩国诞生。在高丽时代,由于茶树种植面积的增加,各地开始设置茶所,以便征收茶叶,茶园、茶艺以及青瓷等文化有了极大发展。高丽的青瓷艺术继承宋朝越州秘色窑的生产技术,并加以改进,形成了“象嵌青瓷”的独特艺术;高丽时代的茶礼也比较完备,在宫廷之别设有茶房,用来专门管理宫中茶汤和药汤的供应,并设有行炉军士和茶担军士,行炉军士带着香炉、茶风炉、提炉等,茶担军士则担着皇上御用的茶。不仅如此,在高丽的春之燃灯和冬之关会这两大传统祝祭活动之中,都会举行以茶为主的茶礼,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朝鲜时代时期,佛教影响力日益衰弱,茶也被当做是丧志的东西而被丢弃,茶园也因缺乏管理而逐渐荒芜,茶文化也随之衰落。后来,茶文化在草衣禅师和丁若镛等人的极力倡导下再次蓬勃发展。1910年,日本入侵朝鲜之后,由于日本政治上的威胁、经济上的封锁和文化上的强制入侵,韩国茶文化受到日本茶文化的极大压制,日本式的茶室遍布韩国。1945年,韩国独立之后,日本茶道作为生活化应用的形式基本消失,日本式的茶室也改为韩国式,但日本茶文化还是在韩国产生了影响。如今,韩国现代茶文化与茶道效仿古礼,寻求高丽时代的茶文化习惯。

现在,韩国定型茶礼的基本精神内涵为“和、敬、俭、真”,传承了中国茶文化的价值观念,并继承了儒释道的基本精神。“和”代表着和谐自然,主张人与人相处和睦,互帮互助,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体现了儒家“仁”的观点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敬”不仅代表着尊敬他人,更代表着敬天地与鬼神,融合了儒家伦理观念。“俭”,即俭朴廉政,倡导节约,体现道家和佛教思想。“真”即人的本心,为人正直善良,做事不违本心,待人真情实意注重内省,体现了佛教“悟”的思想和儒家自省的观点。可以说,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不仅传播了茶文化本身,更传播了以儒家文化为根本,与道家、佛教相融合的中国精神。

三、中国茶文化在韩国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中国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的周穆王西征、徐福东渡、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等等,是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事件;繁盛一时的丝绸之路、川流不息的遣唐使,堪称人类历史中跨文化传播的典型范例。距今六百年前,郑和船队七次跨越南中国海和印度洋,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拉开了人类走上世界往舞台的序幕。将视线转移到西方,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西方伟大的探险家迪亚士、达・伽玛、哥伦布等人的足迹从欧洲延伸到世界各地,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辉煌时代,伴随而来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范围的交往,人类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的群体、种族、民族不仅进行了器物和技术的交流,也进行了思想与文化的跨文化交流。器物与技术往往是看得见的,易被人感知的文化因素,而器物与技术之下隐含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交流与融合。

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中不仅给韩国传授了茶礼、茶具以及关于茶的种植、培养的各种知识,也传播了茶文化所蕴含的儒释道的精神和观点,并由此对韩国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就政治领域来说,茶文化已经成为韩国政府接待外宾、进行政治对话的必备之物,敬茶和请人饮茶不仅成为向他人传递友好、表达友谊、促进谈话顺利进行的礼仪,而且也成为政治上与他人斡旋的一种手段。从经济领域来说,茶文化盛行必然带动茶叶产销量的增加以及与茶相关的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从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多样化发展。从文化方面来说,茶文化给人带来思想的宁静,陶冶人的身心,促进精神世界的构建。不仅如此,茶文化还促进了文学的繁荣,相关诗文层出不穷,为作家带来新的灵感。从饮食与健康角度来讲,茶具有保健的功能,饮茶能止渴生津、明目健脑、消食祛毒、清喉去痰,还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茶文化的传播促进韩国整体风貌的改进,促进整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提升。

四、结语

“哪儿有人类交往哪儿就有交流,交流是人们生存与社交以及保护自身文化的必由之路”。[5]在历史当中,中国和韩国不断进行文化交流,但就茶文化来说,中国对韩国进行的是单方面的跨文化传播,在这一绵延不断地传播过程当中,中国将茶礼、茶具等知识传播到韩国,韩国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民族性的改造,使韩国民众适应和接受中国茶文化,并产生了适合韩国自身的茶文化。韩国虽然改变了中国茶文化当中的一些礼仪习俗,但深深植根于中国茶文化当中的儒释道的中国民族思想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韩国人的茶文化及韩国人的思想精神,从而对韩国产生了物质和精神多层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檀亚芳,刘学芬.茶文化与茶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周宏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

数字插画艺术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的手绘插画,其创作手段主要依靠的是数码设备,其创作素材也主要来自数字信息,因此利用本身特点的数字传播方式是最便捷也是最节省资源的;而作为近几十年来才出现的新型的艺术形式,数字插画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因此艺术家、设计师及其作品与欣赏者的接触和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比起传统架上绘画,插画艺术是开放的,新兴的理念更容易在插画艺术中体现。上个世纪后五十年以波普艺术为代表的流行文化,最早便是以动漫插图,广告招贴画的形式出现的。而数字插画艺术因其创作与传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如今的数字插画艺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包括书籍、招贴、广告、展示、动画等,更贴近生活,也更商业化。

二、数字化的传播、展示与交流平台——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是由新浪网推出的仿效twitter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网站。所谓微型博客,是指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等方式消息或上传图片,而消息长度限制在140个字数。因此微博也被称为“一句话博客”。用户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分享。而同样在微博注册的朋友、家人通过关注功能则能一起进行分享、讨论等互动。新浪微博旨在为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因此微博的特点也是相应十分突出的:首先,其信息、收取便捷,门槛极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传播和接收信息。微博长度短,但内容不限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生活琐碎和宏大主题均可。其次,新浪微博的传播方式呈裂变,充分体现了自媒体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中心。用户通过关注功能可以直接获得关注对象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转发使关注自己的其他用户获取这一信息。最后,新浪微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覆盖的领域也极广。从内测至今微博月活跃用户1.438亿,日活跃用户6660万,其中包括大量政府机构、官员、企业、个人认证账号,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不过随着微博影响力的增强,不实信息的传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得到了重视,新浪微博设立了不实信息曝光专区,意在提示各位网友在信息时要更加审慎负责,以免对其他网友造成误导。

三、数字插画艺术通过新浪微博获得的传播与展示

结合以上所述,新浪微博这一平台在传播信息、交流互动方面是极具优势的。而从现实层面,新浪微博也是当下中国影响力最大的信息平台之一。数字插画艺术在这一平台的传播,不仅是被其巨大的影响力所吸引,也是遵循自身定位的客观要求。数字插画艺术是带有商业目的性的,这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与限制因素。数字插画艺术家创作主题确立往往与投资商或者市场的需求息息相关,但也正是因为商家的支持,才有数字插画行业如今的蓬勃景象。插画艺术家们的创作中充满幻想、惊奇、神话、未来等奇幻主题,想象力丰富,吸引眼球。题材的广泛,创作手法的多样以及艺术表现的自由恣意显得与纯艺术绘画没有什么不同,但在插画行业不够规范、市场商业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数字插画艺术的创作则要求掌握多种设计软件、艺术风格和表现语言。因此一个很好的交流与信息反馈平台对于数字插画艺术的创作是很重要的。

1.传播主体

在新浪微博平台上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首先必须是微博的注册用户,虽然微博采用一种针对明星名人进行实名认证的系统,与普通用户区别开来,同时也可避免冒充名人微博的行为,但微博功能和普通用户是相同的。因此在新浪微博中用户的分类是很明确的:普通用户(一般是个人用户)、个人认证用户(一般是名人、明星,名称后面有个黄色的“V”)、企业认证用户(媒体、企业、机构等,名称后面是蓝色的“V”)。而数字插画艺术的传播与展示也是围绕这三类主体进行的。个人用户方面主要包括插画艺术家、商业插画设计师、插画专业学生、业余同好等。成名的艺术家、设计师会通过专业的艺术网站或是建立个人网站来作品,这在网络普及之初便是常见的。但弊端在于专业性太强的网站难以被大众发现,限制了访问的流量,因此信息的交流便容易滞后且狭隘。通过新浪微博以及类似的平等、广阔的交流平台,插画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信息的传播将得到极大的扩展,来自大众的反馈也变得即时、准确。尤其是对一些不知名的设计师、学生来说,这样的网络环境是很重要的,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得到他人的意见或者更多人的认可。在线媒体用户主要包括各类插画专业、设计专业以及动漫、游戏网站和电子杂志。在互联网的时代,插画的艺术生产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早期的插画属于一对一的约稿创作的状态,而在网络时代,插画的创作是开放式的,插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把作品放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其传播形式、转载的数量等等都是不可控制的。因此各类提供插画艺术家、设计师投放作品的网站应运而生。而随着动漫、游戏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作为在其产品设计与宣传环节担任重要角色的插画设计则与之联系愈加紧密。与个人用户作品在微博不定时、零散地投放不同,这些在线媒体用户主要通过微博一系列的主题征稿活动来吸引专业创作人员以及大量的同好,同时也达到宣传自身产品、扩大影响力的目的。企业/机构用户包括艺术机构、教学培训机构、设计公司、主流媒体等,他们在微博设立一个专门的企业认证用户,作为其信息和产品展示在微博中的“门户”,同时也用于筛选可以合作的插画家、设计师。这类用户主要看重微博广泛的影响力、庞大活跃用户流量以及较低的宣传成本,但在微博注册的认证用户只是其众多的“门户”之一。

2.传播特点

新浪微博是一个信息门槛极低,主要定位面向大众生活、娱乐的信息交流平台。数字插画艺术本身更侧重于商业性,普通大众在消费艺术作品时,往往只是为了获得一种感官或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在更贴近大众的微博平台,数字插画艺术相关的信息更容易引起注意,得到“转发”与“评论”。目前新浪微博中从事数字插画创作、设计的用户,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广告、影视、游戏、动漫等产业,这不仅与新浪微博这一平台的定位有关,也符合数字插画艺术本身的创作特点。从信息传播的内容上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商业宣传和媒体话题炒作。这两者有互通之处,但涉及媒体话题的插画创作比较随性、调侃,而正规的商业宣传则要严谨得多。例如每当有新的电影、电视即将上映,便会有该电影的宣传微博出现,海报与剧照信息;新游戏的公开测试与销售同样也会在微博进行大量插图、海报、设定图的;更多的是商业广告中的插画创作和数字招贴设计。另一方面分布零散却数量极大的信息传播内容来自微博广大的个人注册用户,也就是那些插画艺术家、商业插画设计师、插画专业学生、业余同好等的个人微博。这些个人用户通过微博平台对插画创作进行交流、分享,往往结合着个人生活的点滴,更能为大量的普通用户所接受,甚至生活中某个颇具话题性或者吸引眼球的主题会引发大量不同风格的插画创作。

四、结语

第4篇

在一定程度上,信息论所描述的信息传输过程与翻译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信息的传递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信息通过信道传递的过程,而信道的传输容量总有一定极限,在翻译中这就相当于读者的接受能力或解码能力是有限的。从理论上讲,原文的信息负载,即某一文本所含信息的绝对总量,一般与其信道容量相吻合,也就是原文应适合作者心目中读者的接受能力。但由于译文读者不是“原来交际活动中的一部分”,必然缺少原文读者所具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因而信道容量必然要狭窄得多,译文读者的解码能力相对也就较弱。同时,又因为译者要尽可能从语义和形式两个方面忠实于原文,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知识所造成的理解问题,很容易出现信息传输过载,即信息负载大于信道容量,形成信道堵塞。这样一来,译文信息过载和译文信道容量相对狭窄自然会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由陆羽用古文撰写而成,虽然全文只有七千多字,但是句句精炼,富含深意,字里行间蕴藏着丰富的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内涵。对于姜欣、姜怡来说,其母语是汉语,这可以帮助她们很好地理解《茶经》和中国茶文化。但她们没有西方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语言转化过程中,对信道容量的控制难免会有一定偏差,出现信息过载的现象。而对于Carpenter来说,作为英语本族人士,他具有西方文化背景,可是在原文的理解上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难以将原文一些重要的文化含义很好地表达的现象,对读者而言也会形成信息过载。

二、《茶经》中的信息过载及其在英译本中的处理

《茶经》是一本富含大量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的茶典籍,且年代久远,其中所蕴含的茶学精华较难参透,更何况要转换成其他语言,所以在《茶经》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信息过载现象,主要表现为译者翻译时对一些必要的、但西方读者难以理解的信息缺少必要的解释,或者是在译文中出现太多与原文主题关系不大、对西方读者而言价值不大的信息,造成理解上的负担。但通过拓宽信道容量和删减一些不必要的信息可以使译本更有效地传达原文主题,体现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一)拓宽信道容量

拓宽信道容量是在忠实原文(包括语义和形式)的前提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补充一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如纽马克所言,“填补语言之间的空白”,使信道变宽,使信息负载与信道容量之间形成新的吻合与平衡,即冗余等值(redundancyequivalent)。众所周知,不同文化背景的文本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但这通常会造成非本族人士理解的困难,使这些本是精华的文化不能得以成功传播。而通过拓宽信道容量的方法,增加对文化背景的解释性信息,可以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和领悟。尤其《茶经》是一本融合了大量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的经典之作,所以需要译者更加仔细地去斟酌其中所隐含的信息,适当地增加相关信息,使西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为中国读者,我们自然知道五行的含义和其重要性。它包括金、木、水、火、土这五个要素,道家认为而这五种要素又都相生相克,从而达到自然界的统一和协调。在“茶之器”中介绍了风炉上刻的字:“坎上巽下离于中”,并解释说“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按照《易经》的卦象解释,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就是说,煮茶的水在上,风从下面吹,火在中间燃烧,风炉和釜为金,木炭为木,煮茶时,阴阳五行皆备,实际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和谐的过程,所以煮沸出来的茶能“去百疾”。通过与天地万物本是和谐的道家思想结合,陆羽强调和谐思想在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性。结合茶性和自然,就是想通过五行来传达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中国茶文化思想,同时这也是他作为茶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茶经》的核心思想。而对于西方读者而言,五行“fiveelements”在他们的背景文化中并没有如此深刻的文化意义,甚至都不知道是指哪五个因素,所以在这里,有必要翻译的时候,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增加解释性的信息,拓宽信息容道,使原文的茶文化内涵得以有效地传播。对比两个译文,我们可以发现,姜没有做任何的解释,而Carpenter做了简单的注释,这是非常必要的。

(二)信息删减

《茶经》主要是介绍茶学知识,宣扬中国茶文化,但原文也有不少与中国茶文化和茶学知识无关,只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解释一些文字出处的信息。对于《茶经》翻译而言,《茶经》英译本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效传达《茶经》中所蕴含的中国茶文化和茶学知识,而书中所载的其他信息则是次要的。同时对于西方读者而言,大量无关的信息也会造成他们的理解负担。所以为避免给西方读者造成理解负担,其译本的主题应紧扣中国茶文化和茶学知识这两点,对一些与这两点无关的信息进行删减。对比中美译者的《茶经》英译本,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度不同,造成在对信息进行删减时所做的处理也不同,最后达到的效果也不同。

三、结论

第5篇

1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基本的立场主张

整体性来看,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虽然是语言学的一种新型分支,但其基本的知识体系却来源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是一种多学科互相交融、互相交叉的产物,整体上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的创立者是语言学家乔治•雷可夫。认知语言学不纯粹是一种关于“语言”的学问,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来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建构出来的“茶文化英译”———作为一种翻译也能够被纳入到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中去,这是它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的一种特质所在。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等的基本立场主张包括这样几个部分:1.1语言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之间最为本质的分歧在于如何看待语言的属性上。传统的主流语言学范式“形式语言学”认为语言虽然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能力和独立的能力,但是,就语言的结构、规律等来看,语言就是语言,语言的每一个概念在客观上都对应着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即特殊的指向),并且这种语言与万物之前的联系、语言的语义是不以特定人的立场、认知等变更为变更的。认知语言学则认为,尽管语言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语义“特殊指向”,并且这种特殊指向具有一定的中立性,但是,在一个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下任何语义都会跟不同的主体采取的不同立场、不同利益观、不同文化背景等有关,所以,语义本身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1.2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文化“隐喻”。在语言学上,文化隐喻的概念和范畴一直存在,并且饱受争议。认知语言学家们则将文化隐喻的重要性拔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语言语义的“主观认知”差异最为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文化隐喻”的差异,或者说对于同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由于不同的“文化隐喻”存在,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参与,所以导致了人们对于特定概念认知的差异。比如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自由”、“民主”、“平等”等就是饱受争议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人们对于这些概念的认知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也即“文化隐喻”的差异。用认知语言学的话语来说,这种文化隐喻指的就是“从一个认知域或概念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这种映射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对称关系,而是极有可能带有一定的扭曲、变形。1.3跨文化交际要注重两种文化的“互文性”置换。对于翻译实践这种较为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来讲,从语言符号到文化内涵的翻译转换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直译”过程,而是带有一定的“互文性”安排。在此处,所谓的互文性,一方面既指两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对照,另一方面也指单种文化内部之间知识脉络的互相关照、互相引用,从而用一种整体的知识结构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和语义呈现在受众眼前。

2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视域下茶文化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学科技的重大发明国,无论是人文性的茶文化知识还是科技性的茶文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受制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约束,我国茶文化的英译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2.1对外传播的茶文化专有名词翻译错乱。在对外传播中,中国茶文化相关的文本主要包括茶文化文学作品、茶文化商务交际传播文本、茶学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基于新媒体的茶文化影视作品等,由于不同的翻译者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水平差异,在对外翻译时一些专有名词往往存在典型的翻译错乱的问题。比如说,茶叶名称“六安瓜片”有些人经常采取拼音直译的方式翻译为“LuAnGuapian”,稍微有些知识面的翻译者则将其翻译为“Li原uanLeaf”,在对待最起码的名称方面竟然存在着这样错乱的翻译,严重影响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的问题。2.2茶文化内涵翻译的不到位。受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隐喻”之影响,中国茶文化自唐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就高举起了“精神修行”的大旗,将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修行、道德准则、道德交际等来看待,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内涵。从这样的角度分析,茶文化的英译不仅仅是对交际语言符号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人们对于“工夫红茶”和“功夫红茶”统统译为“kongfublacktea”,完全忽视和漠视了两者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给国外受众提供了一种轻视茶文化内涵的暗示。2.3茶文化英译的“文化融入”不足。用认知语言学的逻辑来看,如同“自由”、“民主”等概念的语义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样,东西方人们在看待“茶文化”时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分歧。因此,茶文化的英译就变得十分困难,一方面既要突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又要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来让西方社会正确地接受“茶文化”,想要取得这种平衡就变得十分困难。我国茶文化英译不注重文化融入是惯有的问题,比如“龙井茶”被翻译为“dragon-welltea”,尽管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代表尊贵和高尚的图腾,但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凶暴、邪恶的化身,也就是说,我们的翻译没有正视到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带来了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3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建议

认知语言学属于一种人的主观属性偏重的语言理论,它所重视的“文化差异”、“文化隐喻”等理念对于我们创新茶文化的英译具有重要的启示:

3.1基于茶文化专有词汇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

鉴于中国茶文化的复杂性、专有词汇(比如特殊的地名、特殊品种的茶名、特殊的茶学科技词汇等)的复杂性等,为了较好地向国外受众呈现出一种统一的文化形象,我们建议由高等院校、翻译机构、企业、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等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将中国茶文化的专有词汇翻译进行统一,确保中国茶文化“语义”界定的相对边界清晰。

3.2基于接受理论的归化翻译策略

把我国茶文化翻译为英语的本质是将我国国民的“认知逻辑”转化为西方社会可以看得懂、摸得透、听得明白的“认知逻辑”,也就是要确保我们的文本交际符号转换、茶文化内涵的转换要让西方社会的正常认知逻辑能够“接受”,这就是一种“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强调“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比如仍以上文中提到的“龙井茶”的翻译为例,如果翻译为“dragon-welltea”在文化融入上会形成一种“异化翻译”效应,不仅达不到让西方人了解这种茶的目的,还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反感。反之,我们不如将其翻译为“Longjinggreentea”,其中的“Longjing”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了“龙井”品牌的音译,而后面的“greentea”则体现出了龙井茶的本质是一种“绿茶”,会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这种茶的内涵。

作者:蔡维娜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上)———以平安时代的日本茶文化为例[J].饮食文化研究国际茶文化专号,2006(2):55.

[2]孙立坤.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政府与NGOs间信任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第6篇

关键词:美学文化;茶文化;形式;内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110-02

纪录片的定义:是以生命的真实性作为创作主体,以真实的故事为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展示,展现客观性和真实性,使人们对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的思考。在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显而易见的。大众传媒是文化的主体,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等,作为文化的主体,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和电视是大众传播的主要渠道。电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是一个“中国形象”的又一个代表作品。纪录片《茶》可以看作是继《瓷》《丝绸,重新开始的地方》等又一个典型代表作。

一、茶文化的纪录片传播的形式美

纪录片《茶》在美学上的成功,不论是从客观上来说还是从主观上来说,此纪录片美学上的传播成功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

1.传播的语言美

全片的语言是诗化的。例如:一片树叶飘到了水里,改变了水的味道,于是就有了茶……,纪录片中到处都有这样诗一样的句子,那么美妙、灵性、深刻的解说词,《茶》中的解说词具有晚明小品和欧式长句复调的特点,很多句子已经成为经典。例如:茶的世界,人来人往,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有的人实现了灵魂的救赎,有的人发现了生命的诗意,有的人重建了与祖先的联系,而更多的人把茶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另外,此纪录片中有很多地方直接运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比如在第一集《土地与手掌的温度》的结尾处,布朗族老王子最后犹如启示录般的语言。虽然普通话很不标准,但是真实、坚毅,余音袅袅。

2.传播的节奏美

导演对作品节奏的把握,往往决定了这个作品的成败。艺术作品内在的律动是节奏,说不清楚讲不明白,非常微妙,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茶》的节奏感把握的十分到位。往往是一中一西,一快一慢,一张一弛,一阴一阳。比如第六集“一碗茶汤见人情”,讲到广西山沟沟里的打工妹采完茉莉花,回到老家收包谷喂猪,平实动人;下一个镜头就立即切换到了美国,去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寻找茶人马修了。这种节奏的变换,让我们看到了茶文化巨大的跨度和张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在一碗茶汤中又如此融通。

3.传播的结构美

观看《茶》这部纪录片,最好能够静下心来解读,如果只是茶余饭后猛一看,就会如同在一个极其精密、复杂的整体面前一时会措手不及。《茶》的每一集都有精密的结构层次,比如第二集“路的尽头”,第一个层面要在地理版图上讲清楚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饮茶风貌,包括边销茶和茶马古道历史;第二个层面要讲清楚中国的“非茶之茶”,虫茶、花茶、奶茶;第三个层面,在于对茶人的描述,表现他们的命运、情感乃至信仰;最后,在这一集的整个文化理念上要有一重阐释,那就是茶文化有着无限的包容性。此纪录片共有六集,这六集之间同样有一个大结构。第一集讲中国的六大茶类,第二集辐射到了整个中国的边疆,第三集传播到了东南亚,以日本茶道为重点,第四集传播到了印度、俄罗斯与非洲,第五集转播到西方世界,以英国下午茶为重点,而最后一集则全部讲茶人。从茶开始,走遍世界,由人结束。虽然有很多爱茶人士渴望看到续集,但是就这部作品目前的结构来看,除非完全另辟蹊径来做,否则是根本无法再续的。

二、茶文化传播的独悟茶道与人生的内容美

品茶养性,领悟人生,体味生活。其实喝茶讲究会品茶,品茶使人性格变得不冲动,更加理智。品茶使人心情变得舒畅,因为喝茶时看到清新的茶叶,犹如身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中的树木河流和谐一体。从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感悟到茶道与人生的传播的内容美,此美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传播的自然美

透过此片我们把从中国到世界的各个茶产区的自然风貌看了个过瘾,世界茶文化自然景观之美尽收眼底,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国家地理”。?茶文化的千姿百态是本片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世界茶文化的各种风貌被充分的展示出来了,云南烤茶的质朴美,潮汕工夫茶的古典美,英国下午茶的优雅美,成都老茶馆的闲适美,龙行茶的武术美,茶马古道历史的苍茫美,泰国拉茶、广东凉茶的时尚美,藏族酥油茶的信仰美,日本茶道的枯寂美等,作品之丰富实在无法一一罗列。另外,在民间茶文化的基础上,快节奏的生活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茶文化是完美的,这才是最大的误解茶。

只要说到茶,我们联想到的都是高雅的人士端着精致的茶具,细细回味茶的画面,让很多观众误以为,茶文化似乎是与茶有关的茶余饭后人士谈论的话题。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纪录片《茶》可以带领观众,走入到最为真实的茶文化世界,让老百姓对茶文化有全新的理解。除了走入最古老的茶馆、茶园外,《茶》还走访了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最普通的茶人,他们既不是精英,也不是文人,仅仅因为喜欢茶而成了片中的主人公。

2.传播的情感美

我们看到大量真实、丰富的茶文化人文风貌的同时,常常被茶与人所感动。感动,被认为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而且这种感动很本质、很深层,并非煽情。很多人都会在不同的点上流泪,这也是茶特有的感性之美。第二集中那位日本老太太已经年逾八十,我们看到她一直收养一群智障儿童,设立学校教他们学习茶道,以此感恩社会。同一集中,我们也看到同样是制作蒸青绿茶的中国恩施聋哑小伙子,无比专注的制茶镜头。再比如,第六集中一生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丹下流茶道家丹下明月,她的父亲曾是一名侵华战犯,她对着镜头非常平静的叙述说:“二战结束后,我的父亲被处决了”。其中蕴藏着多少家国历史、个人命运。从中我们获得了一种很高的感动,这种情感同样是茶带给我们的,它远远超越了国家、民族的范畴,是深刻的根植于人性深处的东西,诚如雨果所言,一切主义之上有一个人道主义。这是茶的情感大美,体现了普世价值。

三、纪录片《茶》文化传播的成功带来的启示

1.格调决定品质

从形式到内容,综合这一切美感的,是作品的格调高。天下唯有格调高。不错,无论绘画、音乐、建筑、雕塑乃至影视,一切艺术皆然。技术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解决,那是“祖师爷赏饭吃”,只有格调是无法言传的,那是“老天爷赏饭吃”。

笔者曾经读过刘再复先生的《红楼梦悟》,他提出读红楼有三个层次:论、辩、悟。笔者觉得这个方法论很有启发,我们欣赏、解读《茶》这个纪录片多么相似。可以“论”,用一套专业的文艺理论来分析理解作品,结构、语言、镜头、画面……。也可以“辩”,有扎实的茶文化的考据、探究,正本清源亦或咬文嚼字。但笔者认为最要紧的恰恰是“悟”,可以供我们悟的作品原本是寥寥无几的。“悟”是用生命对生命的一种审美方式,不用“悟”的方法在审美上是很难达到这部作品的,因为作品的完成也是基于所有的创作者对茶与生命的“悟”。作品拍好了一个茶的主题,而人们得到的启示却是关于宇宙整体的思考。

《茶》的播出会普及茶知识、带动茶文化热、促进茶的产业和经济。但在审美上,《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终极坐标,不只是在茶知识、茶文化、茶产业上,它奉献给人类的,是一个性灵之作,是属于生命、属于灵魂的宇宙整体,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它的坐标就是茶本身。

2.人生哲理与“茶文化”的完美升华

纪录片《茶》是继《舌尖上的中国》《京剧》《丝路》之后又一部具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中国时代活力的代表作,此片的亮点就是通过讲述普通茶人的故事,以表达对普通人的命运的关怀,对全世界的人文诠释与对时代的思考。

茶,经过了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与我们相遇,茶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太姥山白云寺的长净师父说到,茶代表着万法回归内心,生活回归平淡方为真谛。泡一杯茶,起先浮在水面上,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就沉淀了。在纪录片《茶》中,饱含哲理的解说词有很多。例如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第二集,路的尽头,茶,是一段旅程。从茶的产区,到无茶之地,路因茶而生。从对茶的期盼,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人们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传统,寻找希望。在路的尽头,有安放我们心灵的家园。广袤的大地,中国人因茶而交融在一起。茶将中国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众多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而融合是茶的天性。茶与奶,茶与油,茶与药,茶与花,茶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这片土地上生命与生命的融合。这么饱含哲理的解说让观众对茶、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

在QQ空间里,会有好友转发或收藏各种各样优美的图片,这说明,每个人内心都有对美的追求,再比如当下国内,有许多爱美的人都会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去做整容手术,不论社会还是个人生活,抛开物质方面,我们生活在很糟糕的世界里,包括对爱情的感受,都是冷淡漠然的。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也许,我们没有办法达到完美,但是完美却可以在某一瞬间出现。例如日出和日落,一段美好的爱情,人与茶,将茶或一杯茶,获得完美的体验。也许,茶的深意,就在于平和中的完美吧。

在此纪录片中,大量真实可见的的草根茶人被大胆运用,没有了呆板的专家说教式的阐述,拉近了茶与观众的心灵距离,甚至片中偶尔出现的名人竟然给了人们格格不入的感觉。只要我们不是以学术的视野来看,这部纪录片是很好的,毕竟,是探索苛刻的学校,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茶文化爱好者。茶的主旨还是给每个爱好者带来和谐与快乐。

参考文献:

[1] 牛宏宝.美学概论(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胡继华.中国文化精神的审美维度(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第7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茶文化交际翻译

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b)-048-02

在翻译界,有许多种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豪斯的显性翻译和隐形翻译,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莱斯、费米尔、霍茨和诺德的功能理论翻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等翻译策略和理论在翻译史上百花齐放,对语言翻译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归化和异化之争还是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之争,为翻译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总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逐步超过许多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了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华体系,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在历史上,有“丝之路”,很少提及“茶之路”,但是“丝之路”,和“茶之路”是并行发展的。由于茶叶的地域特色,以及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惯,茶叶慢慢被当地化,那么在“一带一路”这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特色也将被全面推广。为了更好地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茶文化的英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在翻译中,既要保持我国的文化特色和魅力,又要准确体现中国茶文化的茶名和茶叶品性。在茶叶文化翻译中,我们需要注意翻译方法的多样性和灵动性。因此,笔者认为,基于宣扬中国茶文化的文化内容和达到交际目的,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指导价值。

1交际翻译理论和文本类型

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皮特·纽马克(PeterNewmark)提出两种翻译模式,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通常是在目的语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的形式上的翻译,更注重翻译文本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比如科技文、说明文等。语义翻译力图在译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再现原文的语境意义。交际翻译具有相对意义。哈蒂姆和梅森(Hatim&Mason)指出,翻译是“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而纽马克指出:交际翻译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茶文化的交际翻译目的在于通过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历史[1]。翻译是对文本的翻译,因此纽马克将所有的文本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text)和呼唤型文本(vocativetext),在将所有的文本类型分类的前提下,不同的文本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作品和权威性言论等为表达型文本,阅读时不需要考虑读者的反应;教材和学术论文等为信息型文本,强调文本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而通俗读物等为呼唤型文本,起到号召和宣传作用。茶文化的交际翻译集归化翻译和意译翻译的优势。

中国茶文化的相关阅读资料,有《舌尖上的中国茶》、《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茶文化》、《茶经》等,以《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茶文化》为例,该书从文化角度对中国的茶文化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让读者了解茶文化的认识和加强鉴赏能力。在外国友人阅读时,简单明了地理解我国茶文化和解读源语言文化与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词语和句子要尽可能翻译出源语言的文化特色。翻译文本时不仅要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还应将中国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东方文化内涵传递出去,对不同的文化特色的词语和句子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茶文化文本中多散句和短语,翻译中要体现汉语散文形散意不散的特点,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不同方法,对文本的句子进行拆分、整合。因此笔者认为,根据中国茶文化的文本类型,交际翻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2中国茶文化翻译技巧

将中国的茶文化通过文本翻译的方式,不仅让外国读者不仅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更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等诸多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茶文化的翻译是跨文化文本翻译,涉及两种文化,包括语言,是将源语言文本与目标文本嵌入到一定的情景中,因此屬于交际行为或者交际活动的一部分。翻译的茶文化文本可以被视为交际情景中交际符号的综合,但是文本翻译的情景和翻译文本接受时的情景是完全不同的。利用翻译文本所要实现的意图决定文本翻译时所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翻译手段。

2.1直译

纽马克认为特定的时间内与特定的文化所发生的事,适合采用语义翻译,保留地方特色。这里所说的语义翻译比较接近直译。茶文化翻译内容只要是包含民族特色和茶叶产地,茶叶形色时,可采用直译法。比如西湖龙井,所产地为西湖,茶色嫩绿,茶味甘醇,形状扁平挺直。这里的西湖龙井译为“WestLakelongjingtea”,句子可翻译为“Longjinggreencolor,aroma,mellowrefreshing,shapedlikeBuxus”。由于中国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边茶”,这里的边茶翻译为“bordertea”。在翻译茶器名称时,也可采用直译法,比如紫砂茶壶,可译为“purplesandteapot”,翻译时点出了色泽、材质、器物等要点。

2.2意译

对于中国茶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和古代诗人的诗句可采用音译的方式。音译是看重原文,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在中国茶文化中,有“斗茶”这一说法,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将“斗”误解为打斗、斗争的意思。但是历史上,我们可知“斗茶”是一项文雅的活动。那在翻译的时候,如何让外国友人不产生误会,而且又能将这一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传递出去呢?因此,根据“斗茶”的历史记载,我们可知,这是一项竞赛,因此,我们可将“斗茶”翻译成“teacompetition”。关于茶文化的诗句,比如白居易有“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的《两碗茶》,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就需要翻译者针对诗句的意思,进行英文翻译,向外国友人传达更加准确的原文意思,表达独特的美感。

2.3音译加注释

音译是对中国茶文化中茶叶名称、产地、区域适合的翻译方式,有些茶叶名称和茶叶品质体现了悠久的中国历史,体现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文化魅力,可以增加注释,例如武夷山的大红袍,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因此在翻译时,可译为DahongpaoTea(WuyiMountainRockTea)。

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茶文化翻译探索

3.1外宣翻译理论策略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外宣对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外宣翻译可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贸易国家的文化传播。因此要求外宣翻译者潜心研究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在抓住茶文化文本主旨、领会其精神的前提下,翻译时对茶文化文本中的茶叶科学知识、茶叶文化进行直译、音译、整合、意译等方式加词、删减等[2]。在外宣翻译中,交际翻译又是最主要的翻译策略,其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把读者的反应和读者的文化背景作为核心,力争翻译的文本通俗易懂,同时通过语义翻译,最大程度地传递中国茶文化的语义信息和美学信息。

3.2“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互相补充策略

茶文化的文本翻译中,“异化翻译”是“归化翻译”的基础,“归化翻译”是“异化翻译”的补充。“异化翻译”讲究的是“在两种异质文化存在的前提下,将不完全遵循目的语语言与语篇规范;关注国家间,民族间文化的差异,坚持茶叶文化的真实性,茶叶的品性或采用目的语中的特色词语来解读茶文化中的艺术美感,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针对我国茶文化从属于儒家文化,茶文化文本的翻译应当坚持异化翻译。而茶文化中包含了相当多的农业科技,这些科技论文采用归化翻译更加适合。

3.3交际功能翻译策略

跨文化文本翻译涉及两种文化,包括语言,将源语言文本与目标文本嵌入到一定的情景中,因此属于交际行为或者交际活动的一部分。茶文化翻译的文本可以被视为交际情景中交际符号的综合,但是文本翻译时的情景和翻译文本接受时的情景是完全不同的。茶文化译本需要反映原茶文化的有关特征,读者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长大,所以其对世界的了解、生活方式、对事物的观点以及阅读目标语文本时的体验均有所不同。交际功能是中国茶文化文本翻译的决定性标准,翻译的文本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都从属于这一标准。

4结语

随着我国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英文翻译已经成为促进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茶文化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的产物。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茶文化也将走向更国际化境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茶文化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只有实现茶文化的信息传递,才能进一步弘扬我国悠久的中华文化,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参考文献 

[1] Newmark P.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西方翻譯理论精选[M].申雨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 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3] 林治.以茶文化优化“一带一路”人文生态环境[J].西部大开发,2016(7). 

[4] 喻霜霜.文化文本的英译策略探索[D].湘潭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