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4 13:16:36
序论:在您撰写双语学习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汉族干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驻村干部在藏汉双语学习中,了解各自的民风民俗、礼仪禁忌,增进民族间感情的融合。
驻村干部现学现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干群关系的融合,巩固民族团结成果。我驻村工作组根据实际,制定2015年藏汉“双语”学习计划如下:
一、根据每名干部“双语”的现有水平,确立“一帮多”的帮带关系,互相帮助学习“双语”双向负责,相互提高,确保做到不懂随时问、想学有人教的要求,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加干部的学习“双语”的兴趣。
二、定期进行双语学习,每周星期一、三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藏族干部学习三句常用汉语。每周星期二、四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汉族干部学习三句常用藏语,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三、不定期开展双语强化培训,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汉语水平和提高汉族干部的藏语水平,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环境,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词汇,在拉家常中尽可能地练、大胆地说,不断提高驻村干部的双语实际应用水平和会话能力。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上级关于师训工作的文件政策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评好课”为师训工作的重点,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学习型研究型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重点工作:
1、加强政治学习和师德培训。
2、继续开展“拜师结对”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成熟。
3、落实好常规听评课活动,坚持听课后及时评课,学校提倡跨年级听课,鼓励、支持、拓展校外听课渠道。通过听评课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授课行为,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高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加强班主任师资队伍建设。
5、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本年度,除将继续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档案建设,全面完成其它立项课题的结题和推广工作,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切实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研促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配合市教育体育局局继续做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开阔其视野,提升其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并充分调动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根据局要求,建立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督促、指导、考核,项目领引,帮助骨干教师完成每年的目标任务,并负责上送年度考核结果。
2、自加压力。各类骨干教师要按照自身实际,制订一个向上一个层次目标的成长计划书,从师德水平、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对照条件,分解目标,按学年度制订自己的成长计划书。
3、引入竞争机制。对于高层次听课活动、展示活动继续采用申报制,学校择优批准。凭听课反思、学习体会、上翻版课等报销外出活动的费用。
一、“双语”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干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事。开展乡干部“双语”培训工作,就是要通过“双语”学习,使少数民族干部能识读汉语资料,便于各族干部群众之间相互开展交流、增加沟通,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快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双语”培训的目标任务
“双语”学习培训以乡镇机关站所少数民族干部为重点。培训时间从年11月份开始,拟定一次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今后每年,通过“双语”培训,使乡镇机关站所少数民族干部具备基本的“双语”能力,能阅读通俗的汉文资料。
三、“双语”培训的主要措施及步骤
(一)运用多种培训方式,灵活组织培训。
主要采取脱产培训并结合自学方式进行。
脱产培训:主要针对乡镇机关站所的干部,参加县组织部按计划安排到我县委党校的“双语”培训班学习。
自学:针对所有乡镇干部。我校对参加学习的干部学习“双语”提出具体要求,规定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效果,并把学习效果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
四、培训效果的考核
为确保学习培训效果,建立健全乡镇机关站所“双语”学习考核制度。培训班结业前,都要进行考试,检验学习效果。为切实促进乡干部学习“双语”的积极性,“双语”考核不合格者,并进行补学补考。
五、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县委党校把“双语”学习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与其他工作同要求,同部署,同落实。统一思想,提高对抓好“双语”培训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双语”教育培训工作摆在重要的工作日程。每期培训班都要派专人负责组织和管理,使培训学习能够严格纪律、有序进行。
一、“双语”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干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事。开展乡干部“双语”培训工作,就是要通过“双语”学习,使少数民族干部能识读 汉语资料,便于各族干部群众之间相互开展交流、增加沟通,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快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双语”培训的目标任务
“双语”学习培训以乡镇机关站所少数民族干部为重点。培训时间从20__年11月份开始,拟定一次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今后每年,通过“双语”培训,使乡镇机关站所少数民族干部具备基本的“双语”能力,能阅读通俗的汉文资料。
三、“双语”培训的主要措施及步骤
(一) 运用多种培训方式,灵活组织培训。
主要采取脱产培训并结合自学方式进行。
脱产培训:主要针对乡镇机关站所的干部,参加县组织部按计划安排到我县委党校的“双语”培训班学习。
自学:针对所有乡镇干部。我校对参加学习的干部学习 “双语”提出具体要求,规定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效果,并把学习效果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
四、培训效果的考核
为确保学习培训效果,建立健全乡镇机关站所“双语”学习考核制度。培训班结业前,都要进行考试,检验学习效果。为切实促进乡干部学习“双语”的积极性, “双语”考核不合格者,并进行补学补考。
五、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县委党校把“双语”学习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与其他工作同要求,同部署,同落实。统一思想,提高对抓好“双语”培训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双语”教育培训工作摆在重要的工作日程。每期培训班都要派专人负责组织和管理,使培训学习能够严格纪律、有序进行。
2、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要按照我校的培训计划,抓好每一期的培训工作。充分考虑站所干部的工作具体情况,力求做到统一规划,合理设置班次,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
3、结合实际、注重实效。要结合实际工作,加强对培训需求的分析,根据地委党校“双语”培训的经验,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为学员量身制订《汉语口语教程》《基础汉语》教材,来完善课程安排,根据参训人员的接受能力及特点,突出针对性,并且安排我校汉语教师及拟聘我县有双语经验翻译给“双语”班上课,积极开展“双语”实用性教学,同时,把“双语”培训同考试相结合,在“双语”培训学习上,做到有考勤、有制度、有计划。学习结束时,严格进行闭卷和会话测试,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双语教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05-02
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言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这两种语言之中,通常一种是母语,另一种则是世界通用的科技工作交流语言英语[1,2]。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知识和经济全球化的高科技时代,新的时代急需一批基础理论知识深厚、专业技能扎实、外语交流沟通能力流畅的复合型人才,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校教育的大势所趋[3]。就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一蹴而就地实行全英文授课,这种模式与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暂不相符。适当展开双语教学,将专业英语与母语相对照,使学生在对母语的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对相应的专业英语表述产生亲切感和求知欲,这样的双语教学方式将可望能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增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是指采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展开教学活动,在教材的选用、课堂的讲授、和学生的交流等环节中英语与汉语同时使用、并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教学过程。[4]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食品科学、生物工程、纺织技术、医学药学、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研究对理工类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学生双语小论文的写作尝试、双语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建立、良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等几个问题展开了初步探讨。
一、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所面向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刚刚开始大学生活,对大学的教学方式还处于逐渐适应的过程中,对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也还需要有逐步熟悉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课堂上不宜一开始就使用较多的英语专业词汇进行全方位双语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逐步加深专业词汇的广度和深度,慢慢引导学生调整并适应双语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于理解、专业性不太强的内容,可尝试直接采用英语讲授;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词汇及基础理论知识,可通过中英文相互对照的方式加以讲解,让学生在熟悉相关专业词汇表达的同时,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无机及化学分析课程中会需要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理论内容,如原子结构、共价键理论等,也会涉及到部分实验内容及实验仪器,如酸碱滴定操作、分光光度计及酸度计的使用等,这些内容可考虑使用多媒体视频演示的方式作为辅助手段。在演示过程中,可采用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方式进行穿插讲解;对于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教学内容的关键之处可以先用英文讲述一遍,再用中文对照复述,然后再重点突出地重复其中重要的专业关键词汇,以此表示重点强调,引起学生的进一步重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把握好讲课时的语速、语调,以便能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来适时调整两种语言的授课比例以及授课方式。同时还可教学进度穿行课堂随堂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认真地思考,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教学章节,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就某一专题查阅一系列的英文文献,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首先展开初步讨论,然后在班级范围内进行文献报告会,鼓励学生在报告内容中使用部分英文;也可针对课程中某一部分较为简易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学,然后随机抽一些学生来尝试用简单的双语内容来讲述教学内容,同时适度展开双语课堂问题讨论,鼓励学生用英语来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通过展开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这种良好的师生教学互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更快地提升学生的化学专业英语能力。
三、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写作科研双语小论文
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都是理工科的学生,将来都会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如能在双语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适当指导学生在课后时间撰写双语科研小论文,将会给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在课堂上以某个涉及讲课知识点的文献为例,向学生初步讲解科研论文的完整结构,告诉学生正式的科研论文应该包括“摘要”、“关键词”、“前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各个部分,介绍科研论文对于用词、表述方式的严谨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尝试学习撰写科研小论文。双语论文的内容可以是课堂上所涉及的某个具体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所感兴趣的简单化学实验。其文字主体可以为中文,但可要求学生将简短的摘要部分撰写为英文,从而锻炼其双语能力。通过简单的论文写作,特别是通过简单的英文摘要的写作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受到最基本的科研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同时其对专业英语的理解和表述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在双语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手段、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目前各高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教学效果主要还是通过学期考试来完成教学考核的综合评价,在试卷内容方面,为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及对重点的掌握情况,试卷里针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肯定占大多数比例,但同时也可适度增加一些综合性的应用型题目来加深试卷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试卷题型可以多样化,如采用填空题、选择题、是非判断题、推断题、书写并配平方程式、简答题、计算题等题型。试卷中可加入适当比例的英文题目,学生答题时也允许选用中英文两种答题方式。教师评分时可采用较为灵活的评分标准,如给予用英文表述的答案以更高的评分;另外,还可适当增加一些化学专业英语翻译等作为附加题,从而使优秀的学生能够进一步更好地发挥其双语水平和能力,获取更好的总评成绩[5,6]。平时一些章节也可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论文性考试,引导学生适当运用双语,对无机及分析化学专业知识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在总评成绩中给予学生的课外科研双语小论文写作、用英语进行的课堂讨论和发言以一定比例,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提高专业双语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保证优秀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其语言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7]。只有具备较高的化学专业英语水平,英文发音标准、口语表达自然流畅,同时又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才能很好地胜任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的教学。高校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双语教学师资骨干的英语授课能力培训,同时也可通过双语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使教师进行充分的、有益的、建设性的同行交流,督促教师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建立起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投入到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中来,最终着力于培养出优秀的双语教学教师梯队。
参考文献:
[1]邱树君,邱树良.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初步探索[J].科技视界,2015,(14):111.
[2]李东平,冯泳兰,陈志敏.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65-167.
[3]朱林晖,唐尧基.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和探讨[J].广东化工,2009,36(8):276,290.
[4]马铭,徐满才,谢青季,等.高师本科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5,(9):47-49
[5]梁春华.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山东化工,2015,44(10):150-151.
关键词:双语教学;分析化学;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06-02
教育部于2001年和2004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教育部高教司仅在2004年就主办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双语教学研讨会[1,2]。由此可见,双语教学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发展趋势,其必要性早已得到认可。化学类课程受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冲击相对较小,双语教学在高校比较容易推广并已逐步展开,但目前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双语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现状
在我国,双语教学通常是指熟练运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与交流,最终达到师生都能运用这两种语言进行学科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并能够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在这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因我国不是双语国家,英语的使用环境相对不足,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1.师资问题。教师是能否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双语教学在我国开展较晚,双语教师严重缺乏。双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都应具有较强的能力。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但英语听说水平严重不足。因此学校通常优先安排有一定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来承担双语教学任务,但对多数高校而言,这类教师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教育部实施了双语教学骨干教师派出计划,以培养高水平双语教师。目前在已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中,有54%无特殊培训经历,50%认为双语教学备课难度较大[3]。由此可见,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的英语水平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这是目前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教材问题。教材的选择也是双语教学工作中的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85%以上的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使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15%左右的教师结合中英文教材的优点,自编了双语讲义和教材[3]。使用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地道的外语,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外文原版教材内容更新快、基础与前沿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教辅材料丰富等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及英语思维习惯。但原版外文教材一般价格较高,不适合学生自费购买,为此有些学校采取了统一购买后学生借阅的方式。作者在University of Wisconsin-Platteville访问期间,发现该校多数学生也是从学校的Textbook Center借用教材。此外,针对学生外语水平和专业基础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哪种版本的英文原版教材也是目前需关注的问题之一。原则上所选教材应符合教育部理科化学指导委员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基本内容的专业标准要求,即章次清楚、教材内容新、英文表达简练。遗憾的是目前严重缺乏满足这些要求的教材。因此,鼓励高水平教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软件或自编教材是双语教学教材的发展方向,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自编双语教材的支持力度。在目前双语教材短缺的情况下,中文教材与英文讲义相结合也是一种较好选择[4]。
3.教学形式。目前,双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和板书部分基本都以英文教学为主,大部分老师对重难点、关键词等部分采用中英对照注释的方式。主要差异在于课堂讲授中中英文所占的比例,有的主要采用中文,有的以英文为主,也有的尝试由学生用英语回答简单问题,且英文作业与练习占一定比例。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英文使用比例的变化,也可把双语教学分为浸没、维持和变迁等模式[4]。李艳梅在对20位一线双语教学教师进行的调查表明[3],其中有1名教师采用全中文讲课,有4名教师采用全英文讲课,其余教师都采用中英文混合的形式,授课过程中英文所占比例为10%~80%。从教学语言比例使用的现状来看,在课堂中英语的使用比例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4.教学效果。判断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学生的课堂反映。调查发现[3],在双语教学中约3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英语语言上,5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点上,另有一小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更多的关注考试成绩等其他方面。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决定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重要因素。若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英文比例远超过学生能够正常接受的程度,学生则可能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语言方面;若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英文比例较小,或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生就会更多地关注专业知识点。因此,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反映选择和调整教学形式,使英汉两种语言在课堂上实现最优化搭配,最大程度的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二、实施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化学是化学、环境、生物、药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绝大多数高校在本科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开设。此时多数学生尚未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基础,特别是听说能力欠缺,这不仅会增加双语授课难度,还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分析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若采用完全不用中文、只使用英语的浸没模式难度较大,效果也未必理想;至于变迁模式对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有些欠妥,因为中国的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4],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分析化学知识的讲解,但不应绝对排除汉语。
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递和学生双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双语教学的双重重点。分析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和综合性强、技能技巧实用性高等特点,因此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不仅要正确把握其理论上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采用维持双语教学模式,从开始使用母语过渡到部分使用外语,能够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需要,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4]。
1.双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虽然目前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大家对“英语应作为一种教学语言而不是语言教学”的看法已达成共识,即双语教学中语言只是教学手段,应保证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学科知识。通过双语课程学习,学生掌握的不仅是专业英语术语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双语思维习惯,能够用国际通用性语言来认识和思考学科有关内容,以适应将来国际间的交流。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大比例的外语进行讲解才能使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语言和专业知识上都得到提高,仍是双语教学在近期内应不断探索的问题。英语比例太大,容易使部分学生因语言的压力导致专业知识缺失,造成教学质量下降;而英语讲解比例太小,学生的专业外语词汇得不到扩充,也会导致思维方式不能很好地与外语教材契合。目前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同时得到提高,还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等环节上做更多努力。
2.对双语教学要有整体规划。从目前教学科目的选择来看,双语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很多高校均采用先在双语师资力量集中的课程上试行的做法,这种方式缺乏从整体培养方案上的规划和把握,这对双语教学整体发展不利。因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若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综合考虑教学科目、学生选择、授课时机等多方面因素,则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程安排上,最好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之前先实行普通“专业英语”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领域中的通用外语知识,然后再对有一定专业英语基础的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教学目标更易达到。在学生选择上,通常将分析化学双语课程设为选修课,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选修,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不选。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开设双语和非双语平行班,允许学生根据情况流动。此外,在教学课时上,双语课程应比学科内容相同的非双语课多一些,以保障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最近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很多课程的授课学时都被压缩了。由于课时的限制,要在短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用中文教学尚有一定难度,更不要说用双语了。因此,为了克服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语言和教学内容的双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资源和手段,多种教学方法并存。具体来说,为克服课堂教学内容繁杂、记和听难以兼顾的弊端,可将专业内容基本点以双语提纲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以便其预习和复习。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辅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此外,也可利用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辅导、答疑及课程讨论等活动,将学习延至课外。
总之,开展分析化学等课程的双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多的时间投入,而且需要学校和国家管理部门、出版行业等相关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保障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方面同时得到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教育部政报,2001,(10):468-471.
[2]马铭,徐满才,谢青季,等.高师本科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5,(9):47-48,56.
关键词:小学英语 信息技术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211
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倡学科间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做到:①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②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③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1]”因此,在小学阶段,如何实现英语学科和信息技术课程相整合,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和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这两门课程的性质以及两学科共有的一些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不仅仅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还能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经过整合,英语教学中可以处处渗透信息技术思想,也可以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英语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从而实现双“花”齐放。
1 创设课堂教学新情境
信息技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互动性等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与英语相整合的课程中,耳闻其声,目睹其人、其事,其景,实现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相辅相成,学生不仅可以听到纯正的语音,还可以“察言观色”,加强情感和心态理解,以促进对语言由表及里的深刻体会。例如教四年级上册Four seasons时,笔者用动画呈现四季的画面和情景,春天小草发芽,鸟儿唱歌,学生们春游西湖赏花;夏天荷花盛开,孩子们畅快游泳;秋天落叶纷纷,麦穗金黄;冬天孩子们都身穿厚重的大衣,北方的冬天还有皑皑的白雪。声画并茂,学生们仿如身临其境,对四季天气变化的特征印象深刻,教师适时的引入warm, hot, cool, cold, sunny, snowy等单词的教学,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和交流,记忆效果良好。
又如传统的对话学习就是复述、背诵、再表演的三部曲,学生们常常只是机械地表演,并没有深入地体会。笔者尝试让课本中静止的图画改变制作成活动的动画,让学生先观察静音的动画,根据画面的变换逐步为动画配音,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交际性练习,培养他们仔细观察事物、善于综合运用英语思维表达的好习惯。
2 寻找学科知识结合点
仔细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英语教材,都能找到一些和信息技术课相通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它们结合教学,并选择适合的操练方式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案例和体会。
2.1 字母教学与指法练习相结合
传统的字母教学是按照26个字母顺序,一一教学,学生书空。在教学时,尝试按照指法规律和键盘字母布局,让学生听字母、找字母、读字母,同时也能在电脑上书写字母的大小写。这样既实现了听、认、读、写的训练目标,又解决了指法练习的枯燥,学生们觉得收获很大。
2.2 单词教学与绘画技能相结合
画图界面上有色彩丰富的调色板,学生们能轻松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也更想了解这些颜色的英文单词是什么,该怎么说。孩子们对这一界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边自由切换着颜色,一边口中念念有词:“It’s blue.” “It’s yellow.” “It’s red.”……在此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拓展,学习了日月星等单词后,教师给出“Draw a red sun.” “Draw two stars.”“Color the stars yellow.”这样的指令句,学生们能积极动手,开始实践,自然地学习了知识与技能。
2.3 英语学习与文档操作相结合
高年级学生学习了有关学科的英文单词后,如何将这些知识活学活用呢?笔者想到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课程表,而制作表格这一文档操作技巧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不是难事。笔者让学生们自行设计自己喜爱的表格样式,但是表格单元格内对应的学科名称必须准确无误,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也能互相检查是否设计合理,是否拼写正确,知识和技巧得到良好的拓展和提升。
3 突破学科教学疑难点
英语入门教学中的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不易操练或不易理解。如辅音[p]与[b]的发音区别在于声带是否振动。一般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发音时通常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声带发音。现在我们借助动画课件,能呈现人的喉头结构、口腔结构、鼻腔结构,将发音时的声带是否振动的过程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配上声音。学生通过反复播放这个课件,能直观地了解发音区别,轻松而有效地掌握这个学习的难点。学生也能录下自己的发音,与标准的发音相比较,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反复练习,直到正确无误。这种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也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4 整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实践及反思,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充分把握这两门课程的课标,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水平,对教材进行筛选、重组,从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切不可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或盲目堆砌各种媒体内容。 二是课堂结构安排要合理,时间分配要得当。三是学科整合与双语教学不同,既要综合兼顾,又要把两门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四是不能忽视两门课程中相对独立部分的知识的教学,如英语中的规范书写。
以上是笔者对小学英语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整合的初步思考与探索实践。笔者相信,随着对课程整合的深入研究,小学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一定会产生更加新颖有效的模式,一定会实现“双花齐放”。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S].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人民教育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