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4 13:58:31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资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界定及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态势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当地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在一段时期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和地区类型。对于中国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而言,在资源被探明之前往往处于一种纯自然的状态,伴随着资源储量的探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开始了城市的兴建工作。在资源型城市进入鼎盛时期之前,经济发展的中心在于围绕支柱性产业进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阶段,由于矿业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员的投入,所以经济发展往往比较迅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期之后,资源的大量被开采,开采难度开始增大,资源储量下降,矿区开始萎缩,资源型城市的各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如,竞争力不强、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单
一、科技含量低、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等。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晚期或枯竭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或者在现有探明可采储量条件下,以当前的采掘技术水平和开采能力,剩余资源可采储量最多只能维持5年开采的城市。截止2002年底,中国县级市(县)以上的资源型城市约有120余座,但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开采,其中有50余座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如辽宁阜新、吉林辽源、山西大同等。除了少数历史较长的资源型城市之外,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而兴,先有企业,后有城市”。由于这种城市的发展进程,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城市基础设施基本上都是围绕矿业发展的需要而建设的。
对于资源型城市的战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衰亡型”模式;另一种是“持续发展型”模式。在一些地广人稀,人口流动性大的国家采取“矿竭人去”、“人去城衰”的“衰亡型”做法,如美国现在就有上百座无人烟的弃矿废城;而对于采取“持续发展”对策的资源型城市,则要调整产业结构、分流矿业从业人员,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美国的休斯敦已经成功地由石油城市转型为航天中心。就我国的实际而言,“人多地少”、“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产品的平均能源消耗量大”这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保护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受利益驱动,对矿产资源保护认识不足,对环境和生态保护重视不够,形成了矿产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大量“掠夺式”的开采使得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阜新为例,长期的矿业开发使矿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
1、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年开采导致采空区日益扩大,多煤层重叠重复开采,岩浆岩侵入及断层的影响,在矿区范围内形成了20个相对独立的地表沉陷盆地和2个大露天采坑、4个小型露天采坑。总沉陷面积为10138公顷,总采空区面积7369公顷,沉陷面积是采空区投影面积的1.38倍。
2、矸石山堆积引发的污染
阜新矿区范围内有大、中、小型矸石山近240余座。全区矸石山占地面积为2885公顷,总堆积量为12.1085亿立方米。阜新矿区矸石山长期侵占土地并暴露于外,经风化和瓦解,在雨水淋滤作用下有毒、有害物质入渗到土壤和水环境系统中,造成地表和地下水系严重污染、土壤贫瘠化、植被破坏。
3、开采引发的水均衡破坏及污染
一方面,煤炭开采伴生的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导致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另一方面,大量地下水资源因地层破坏而渗漏矿井并被排出,对矿区周边环境形成新的污染;再则,大量的工业“三废”任意排放,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4、其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
矿山开发,还引发了一些其他的地质灾害,如矸石山流动、煤矸石放热、尾矿堆积、滑坡等现象。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困境
1、地方财政入不敷出
阜新市财政状况十分困难,地方财政入不敷出。阜新是全省14个市中唯一一个和所辖七个县区全部享受省补贴的市。2006年,阜新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6亿元,全市人均467元,为辽宁省平均水平的34.5%。
2、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大量职工处于贫困状态
2006年底,阜新市实有下岗职工、失业人员9.3万人,其中,下岗职工人数为7万,占全市职工的27%;失业人数为2.3万,登记失业率为4.6%,居全省之首。在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矿区职工占45%。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矿区下岗职工还将逐年增加。2006年,阜新市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598元,比全国和辽宁省平均水平分别低4163元和2772元。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特困居民有17.3万人,占市区人口的22%。
3、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小
2006年末阜新市人口占辽宁省总人口的4.7%左右,但国内生产总值仅占辽宁省的1.7%,居全省倒数第一位。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228元,是辽宁省平均水平的43.0%。煤炭资源枯竭,替代产业没有形成,地方工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只有10余户,最高的不足10亿。
4、煤炭资源逐渐萎缩
在阜新3.3亿吨可采储量中,经济可采储量少,煤层过深,条件复杂,采掘成本过高。阜矿集团(原阜新矿务局)作为百年老矿,进入80年代后,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已累计报废主体矿井14对,而现在,全国闻名的海州露天矿也将报废。如果没有新的接替矿山,阜矿集团的煤炭年产量将骤减至500万吨左右。煤炭资源枯竭导致主要的经济来源丧失,各种矛盾将更加突出。
四、资源枯竭型城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特点
只有正视上述问题,才可能找到问题的出路,才能够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
1、补偿方式的多样性
应当说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缺钱”。对于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应当在“破坏者恢复、使用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的指引下,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筹集。生态补偿资金,既要依靠国家投资,因为生态建设属于公益事业,国家应投入一定的资金确保生态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同时也要依靠其他渠道,包括:实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收取矿产资源费,用于自然资源的养护、更新与恢复;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集中社会财力、物力进行生态建设;开展对外交流,引进外资;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企业负责解决自己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不允许转嫁给社会,地方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运营费由收益者合理负担。
2、经济发展与生态补偿的同步性
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资源的开发滋生出大量的生态问题。同时,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加上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造成大量原来以矿业为生的人员下岗,产生这些人员生活的贫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新滋生的贫困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压力,因为他们必须直接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生活资料。同时,由于面临生存压力,这些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很难得到提高,也没有多余的财力进行生态投资,加大了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的难度。如何进行资源枯竭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建立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制度的确立与实施同等重要。并且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确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生态产业的建立。我们应当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调整时尽量选择生态产业以及对环境污染损害较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3、注重生态补偿的市场性
单纯依赖国家财政的方式不仅不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许多地方产生了依赖思想。市场机制是一种效率机制,在生态补偿制度中引入市场机制,不仅可以增强其灵活性,而且也可以拓宽融资途径,增强人们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的积极性。一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绩效主要取决于其生态产权市场的配置效率,这种效率来自“公”权市场与“私”权市场的组合。对于生态补偿市场性的建设,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实行生态保护领导责任制建设。将生态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将过去单纯地强调GDP转化为通过对绿色GDP的考核作为行政人员特别是领导者政绩的依据。同时,政府间引入准市场化的竞争,可以迫使政府对公民的环保需求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第二,生态资源的使用权获得市场化。特别是为生态保护创造市场,如实行资源开发权拍卖和交易,对一些缺乏税费征收标准或难以专门制定标准的开发项目,可在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对开发权进行招标拍卖,将拍卖所得资金作为生态环境的恢复费用。第三,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赔偿的标准市场化。长期以来由于环境无价、资源低价的现象,造成许多企业在进行生产时,单纯注重“投入——产出”比,而未把环境影响,环境损害计算到生产成本中去。
4、注重生态补偿科技性
依赖科技进行生态补偿,应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依赖科技进步,资源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依赖科技,一是要改变规模扩张、粗放开发的资源利用方式,对资源集约开发利用,着力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二是采用国内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深部勘查找矿,并对共生矿、伴生矿床进行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把没有找到的矿找出来,把原先不能利用的矿利用起来,提高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的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回收率和产出率。(2)依赖科技进步,大量研发生态环保产品及寻找新的环保型替代能源。资源型城市应当通过减免税收的方式鼓励研发生态环保产品,减少环保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的环节,并且大力提倡各种生态环保产品的使用。对于各种新开发的项目,制定各个环节的生态环保系数。对于使用环保产品的应当给予各种方式的优惠。同时,传统的能源使用污染大,对环境破坏相对严重。鼓励依赖科技,寻找新的替代型能源。(3)依赖科技进步,研究解决地质环境恶化等资源环境保护整治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保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4)依赖科技,建立高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1.1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战略问题。我国林业部门也根据这一战略分别制定了国家及各省区的21世纪林业行动计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
1.2林业分类经营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做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2.1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
(1)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2.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林业部门应该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国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当前,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省市重点测报点的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健全,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
3完善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保证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确实有利于使我国的林业发展从木材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对该项制度加以完善。
3.1尽快完成森林分类区划
由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森林分类区划标准与方法,各地按照区划标准与方法尽快完成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在将森林资源区划为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基础上,将公益林进一步区划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将商品林进一步区划为天然商品林和人工用材林。
3.2根据森林分类区划制定不同的限额采伐措施
对于重点公益林特别是国家重点公益林,实行禁伐,严格保护,只能进行抚育性采伐或者改造性采伐;对于天然商品林实行限伐措施,确保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额度。对天然商品林和人工商品林分别编制采伐限额并执行。
3.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对公益林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相应的补贴;对集体及私人业主营造的林木被区划为公益林的,由国家收购,不愿意被区划为公益林的,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与集体或私人业主签订禁伐、限伐协议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对于私人业主营造的商品林,其不愿意继续经营又不能转让给他人的,也应当由国家予以收购并给予一定的补偿;逐步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缴纳制度,要求生态公益林使用者、直接受益于生态公益林的供水、风景旅游、林地矿产开采、征占用生态公益林林地等经营单位或个人缴纳生态公益林补偿金。
3.4加强采伐限额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
应当加强对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在伐区调查设计、伐后验收、采伐更新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其次,虽然对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限额予以放宽,主要由经营者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确定,但是,人工商品林的采伐同样事关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因此,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实施,林业主管部门则应当加强对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
生态效益决定着这项工程存在和实施的意义,而经济效益决定着这项工程实施的动力,只有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才会产生社会效益。这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涵盖了林业建设发展的全方位,是实现森林保护的基础。只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才能让社会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森林保护必须以林业工程建设为标志,必须从林业建设与管理上看到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视与决心,并上下齐心做好森林保护工作。
高效林业产业建设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屏障
森林资源最重要的是保护,只有合理地保护这些资源才能让其资源发挥其生态价值。但为什么仍有很多人总是破坏森林资源,无疑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发展高效的林业产业,是将林业从林木的种植、管护、砍伐形成一体的产业结构,让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制度化与规范化。只有林业产业发展成型、有序,让林农从产业中按部就班地得到了经济利益,才不会对森林资源起破坏的念头。林农如果忙于林业产业的正常生产建设,也就无暇顾及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当林业产业为林农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时,林农也就不会想到通过破坏森林资源来增加收入。高效林业产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适宜的一种途径。林业产业建设是面向市场、规范有序、集约经营且富有活力的。其林业类型涵盖种植业、木材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多种,而其经济效益虽然是由“林业”来带动,但最终并不是都是以砍伐林木来实现的。健康的、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高效的林业产业结构是富有活力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产业,虽然从最初的形成到最终的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其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生态收益与社会收益是不容小觑的。然而,就保护森林资源这方面来说,加快高效林业产业结构建设,是为保护森林资源增添了一道屏障,转移了一些人的注意力,让人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分类施策是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方法
森林资源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有的是商品林,有的是公益林,其在森林体系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不同的。商品林主要是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其种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林木的砍伐获得经济收益,这些森林进行砍伐申请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砍伐政策。而公益林地,无论是公有制,还是林农私有,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特性,其生长与种植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为第一目标的。这些林地虽然在多年后,一些林木成材后,达到了砍伐的要求,或者有些林地在干旱或病虫害的侵袭下,发生死亡,可以实施砍伐,但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到现场去进行实地考查,掌握情况,最终做出是否可以进行砍伐的批示。对不同森林资源实行分类施策,是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的一种表现,是辩证主义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只有针对不同的林业性质,做出不同的决策,才能让整个森林的保护更有人性化,其具有促进林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保护制度的建立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可靠依据
合理地保护森林资源就应建立与不断完善资源的管理体系。通过采用立法、执法来达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将森林保护纳入到法律、法规的范畴内,帮助人们树立森林保护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破坏森林的严重后果。除了要将森林保护纳入到法律的范围内,还要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的建设,加强稽查力度和检查站的检查力度,改善护林队伍工作条件。同时还要加强林地档案的管理。无论是林地林权、退耕还林档案都要存档与管理。积极地开展森林执法与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乱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还应加强防火宣传。火向来是森林的天敌,部分农村地区人们的防火意识淡薄,遇到火灾时,扑救能力不强,应争取做到防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专业化。此外,保护森林的另一个方面是防治病虫害。对于生物防治工作应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为辅”,采用科学的、先进的防治方法进行整个林区的防疫控制,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提高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的建设。
科技兴林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林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也同要适用。要想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林业保护政策,就要促进技术的创新与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支撑整个林业的建设,才能让森林资源在将来一段时间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在林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存在于林木品种的改进,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积极培养先进的科技人才,出台更多的政策,让有知识、有才华的年轻人投入到森林保护的这份事业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森林资源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一种表现。
要坚持长期修复和保护。水生态系统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在对其进行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长期坚持,不动摇、不懈怠,在施工过程中贯彻落实新的保护理念,完善修复环节,加大保护力度。
2加强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重视度
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近年来才提出的国家战略重点项目,有些资源保护单位对其的重视度不够,意识较为淡薄。水土保持的第一要素就是水资源,生态系统的有效建设也一定要以水资源的基础建设为依据。因此,我国各相关单位一定要重视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资源,做好协调生产工作,并立足未来,从长远角度考虑,将该工作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新措施的有效运用。
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坚持创新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水生态系统由于地区差异,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也不能仅仅依靠一种策略。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和创新发展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3.1针对水生态修复保护系统地的差异,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予以完善。
例如,在农田边缘开挖截根沟,在与林地接壤处挖掘排水沟,对潜在威胁大的水蚀沟采用回填对策等等。
3.2采取不同的生物措施实施保护修复。
根据季节差异进行植树,结合土壤特点,因地制宜的选取种植树木,在保护植被覆盖率的基础上,利用沟谷营建水源涵养林,并做好防风固沙、排水种植等工作,有效缓解冲刷侵袭。
3.3创新保护与修复方法。
具体而言,要创新体制,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完善监管,加强验收,保证权责分明。此外,还要深化改革,改进以往的治理方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并坚持技术创新,采取高科技方式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尊重科学,做好系统建设工作。
4扎实推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
明确思路,打好工作基础是有效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的关键。国家在系统维护动工前可以搭建试点项目,结合地区差异和自然状况特点,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在试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积累工作经验,并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治水方式,总结技术问题,扎实科学基础,从而完善保护修复能力,推广现代化新技术。
5结语
近年来,马河镇围绕建设“全市最美生态艺术之乡”,完善思路,多措并举,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全镇旅游开发破题开篇,成功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景区,引入战略投资者,马河“漳河源生态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偏爱度日渐提高,旅游业综合效应逐步显现。2012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农业增加值8776万元,同比增长5.6%;实现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63.2%,实现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62.4%;实现利税9.4亿元,同比增长70.6%;实现财政综合收入3860万元。先后被评为市“十强工业重镇”、“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质量信得过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
一、立足优势,明确发展思路
东宝区马河镇地处荆山余脉,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1.2万人,距荆门市区46公里,是荆门口子镇之一,西与当阳市毗邻、远安县隔漳河相望,南临漳水,北与南漳县接界。
全镇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拥有自然人文景观10多处,铁坪红叶、沙滩河、断山崖、千年古银杏等山水风光美不胜收,青林寨、九十九间屋、天台观等人文景观底蕴深厚。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充分利用旅游业覆盖面广、关联度高、聚集带动力强的优势,坚持把生态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带动产业和促进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来抓,深度整合山水人文资源,积极主动争取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出了建设“全市最美生态艺术之乡”的发展战略。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即围绕一个构想,就是围绕把马河建设成为全市最美生态艺术之乡这一个总体构想;抢抓两大机遇,就是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持续升温和建设“中国农谷”的战略机遇;做好三篇文章,就是做好漳河源头、生态、人文三篇文章;开发四大功能,就是开发景区亲水休闲、漂流观景、人文景观、农家乐体验等四大功能;打造五大核心景点,就是打造华中第一寨“青林寨”、湖北小香山“铁坪红叶”、荆门边城“沙滩河”、灵山秀水“断山崖”、清代民居“九十九间屋”等五个核心景点,形成生态马河、人文马河、休闲马河、文化马河的旅游格局,推进马河由旅游资源富镇向旅游经济强镇转变。具体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镇核心景点建设基本完成,景区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特色农业、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完备,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5万人次,全镇旅游收入达到4000万元,成为在全市著名、全省名气较大的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二、开发精品,做好四篇文章
(一)高标准规划,整合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业,规划是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前提。镇委、镇政府不断强化规划意识,切实做到发展旅游、规划先行。一是制定全镇旅游发展规划。认真谋划,详细调研,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主持,与《马河镇总体规划(修编)》对接,编制完成了《马河镇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12年6月8日通过专家评审,具体确定了“一轴十二景”镇域景区规划目标,为全镇旅游建设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整体开发思路和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案。二是严格执行规划。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方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组织实施规划,切实做到“三不”,即没有规划的不开发,规划未经审批的不开发,开发条件不成熟的不开发,坚决避免盲目开发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三是坚持镇村规划一起抓。对集镇及251省道沿线民房建设实行“三个统一”管理方式,即统一规划、统一办理有关手续、统一提供设计图纸,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对于不按规划建设的一律不予审批,有力杜绝了盲目建设现象的发生。
(二)多渠道筹资,建设基础设施
围绕中心集镇、公路沿线和新农村居民点,由点及面,加大投入,兴建了一批与旅游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一是大力实施清洁工程。筹资80万元修建了集镇中心垃圾焚烧场及配套工程。筹资10万元,对沿251省道、中心村、主要景区的垃圾收集屋修建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目前已修建统一标准垃圾屋30个,实行户集、村管、镇处理。对不在251省道的中心村镇实行户集、村处理。二是大力实施靓化工程。我们从2010年开始,全面启动集镇靓化工程,先后筹资150万元对集镇中心大道整修刷黑,筹资455万元改建集镇供排水管网,筹资20万元安装太阳能灯30盏,筹资30万元沿集镇街道两旁铺设2米宽彩色步板砖2公里,筹资2万元在街道两旁安装垃圾桶30个。同时投资260万元的集镇中心广场也正在建设之中。三是大力改善交通条件。筹资180万元修建了环集镇公路,争取项目资金320万元修建了马河中桥和环镇公路渡改桥工程,进一步扩大和改善了集镇建设规模和车辆通行条件。通过对集镇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不断完善,使集镇的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四是大力建设宜居村庄。启动了白泥河村邬家祠堂居民点建设,一期建成集中住房20套,二期20套住房正在建设,各项配套设施正在完善中,下一步将启动中心村居民点建设。铁坪村新农村建设在区住建局大力支持下,正在规划之中。
(三)多举措保护,夯实发展基础
环保是生态旅游的生命线,全镇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搞好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抓好煤炭开采、农业开发、山林砍伐、城镇生活垃圾及污水排放的监管。实施矿山环境恢复重点治理,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平衡发展;稳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根治面源污染,引导农业生产走绿色环保的发展路子;认真落实山林资源保护政策,规范采伐许可制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加快绿化造林步伐,完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生态体系保护措施,为发展马河生态旅游奠定坚实基础。
(四)大力度促销,拓展旅游市场
一是传媒促销。利用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媒体对马河生态旅游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荆门电视台先后推出大型系列报道“马河有约”、系列节目“春走马河”,在荆门论坛等大型网络社区多次推出系列宣传活动,多平台多角度的宣传马河旅游资源。二是节会促销。积极参加各种旅游推介会,认真筹备好每年的“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推出旅游相关优惠活动。通过精美图册《马河之恋》,充分展示马河魅力,吸引各界人士来马河休闲、旅游。去年“十一”旅游“黄金周”主题是“相约马河、秋游枫林”,邀请了全市各界人士光临。三是社团促销。先后组织荆门“边村”风土人情抓拍大赛、沙滩河亲水联谊会暨竞渡大赛和马河自然风光摄影大赛等活动,与活跃旅游社团建立密切联系。积极主动与城市运动人、三楚网等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网络社区共同组织多种形式“马河行”,保持热门媒体对马河旅游的持续关注。
三、成效初显,发展前景广阔
(一)基础配套日趋完善
围绕道路工程、环卫工程、供水供电工程、消防安全工程、文物保护及景点恢复工程等五大类重点工程,在3年内拟再投入资金5500万元,新建三条道路、三条景区道路,新建四条步道、五条景区步道,新建五处厕所,100口沼气池,增添垃圾桶200个,新建垃圾处理站4座,不断完善优化基础设施。在14家农家乐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再开办8家,扩大接待能力。随着投入不断加大,景区安全饮水、供电、道路、公厕、标示牌等配套基础设施和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已基本成型。
(二)成功破题开篇
经过不懈努力,马河“漳河源生态游”已于2011年被纳入全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十大核心景区”之一“明显陵―漳河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发展的重要机遇。成功引进湖北壹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旅游项目开发合同,该公司计划投入开发资金2.2亿元。所有规划项目分期建设,资金分批投入,预计在4年内建设完成。
浙江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一些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尤其是生态环境恶化、区域水资源不足等问题已充分暴露,今后的经济发展,将与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方向紧密结合。在这种新形势下,以生态资源资本化为路径,促进生态资源与服务业对接,或许是下一阶段最具开发潜力的转型选项之一。
2.生态资源资本化有利于生态资源经济价值的实现。
浙江位于东海之滨,素有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之说,山水资源得天独厚,但由于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大多散落在乡村深处,交通不便,设施缺乏,生态资源事实上仍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就要促进生态资源资本化,以生态价值创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
3.生态资源资本化契合绿色消费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自然而然更多地关注健康养身,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消费的概念不断扩大,无害食品、有机面料、绿色建材、生态旅游等等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生态资源资本化无疑顺应了绿色消费的潮流,无论是清新的空气、澄净的湖水,还是农家果蔬、民族工艺品,都可以成为绿色生活的宠儿。
4.生态资源资本化在经济转型阶段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农民致富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市场为引导,加快生态资源资本化,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促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
5.生态旅游是生态资源资本化的重要途径。
生态旅游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在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需求的同时,有效改变了生态资源闲置的窘境,也为当地居民创造经济收益提供了可能。在开化、云和、安吉等地,越来越多的企业相继开发观光、休假、养生胜地,生态旅游正在成为投资热点。这不仅实现了生态资源资本化,更重要的是为当地经济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一个佐证是丽水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9.4%上升至2013年的27.1%。
6.现代农业是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现实支撑。
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是必然趋势。庆元山区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大棚农业一片连着一片,食用菌、高山蔬菜、茶叶等特色农业已成为庆元的一大亮点。较之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在经营规模、组织形式、专业技术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加之庆元生态环境优良,农产品附加值呈倍式增长,如庆元百山祖有机香菇每斤可达200多元,几乎是普通香菇批发格的4倍。
7.山林产品提升发展是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潜力所在。
浙江蕴藏着丰富的山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0.8%,提升发展山林产品是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凭借竹产业的深加工,竹乡安吉以不到全国2%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从挖竹卖笋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竹业王国。山林产品深加工是林业提升附加值的关键,直接出售原料和经过精细化加工获得的产品效益,往往相差几倍,甚至数十倍。
8.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生态资源资本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生态压力 本地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面积 生态冲击
强度
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随着经济与人口快速增长,能源危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度量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消耗程度及其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状况成为目前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生态足迹模型最早由加拿大经济学家Ree教授提出,主要是针对国家级区域进行研究分析,而在对省、市区域研究时存在各因子如何选取及数据精确性等问题。本文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适当修正和补充,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省生态系统压力和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同经济发展的变化关系。
1 本地生态足迹模型
1.1 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本地生态足迹主要反映一个特定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其计算由三部分构成:生物质消费足迹、能源消费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其中,生物质消费足迹包括农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四类土地的占用;能源消费足迹包括原煤、天然气和电力等占用;建筑用地包括居民、工矿、交通以及水利用地之和。此外,在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费的计算中,考虑了贸易调整,计算其净消费额。把上述几部分足迹标准化后加总,就得到本地生态足迹。
式中,k=1,2,3,4分别表示农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四类土地;γk是生物质消费的第k类土地的均衡因子;n为该地区由第k类土地生产的生物质的种数;pki和Yki分别表示由第k类土地生产的第i种生物质的年产量(t・a-1)和世界平均生产力(t.hm-2.a-1);γe是化石能源地的均衡因子;Cj和Yj分别表示第j种化石能源的年消费量和世界平均生产力;γb和Ab分别表示建筑类土地的均衡因子和年需求量。某类土地的均衡因子等于该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产力与全球各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之比,EFd的单位是“全球公顷”。
1.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国内大多数学者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产量因子,很少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应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对产量因子进行适当调整,计算本地生态承载力,即:
均衡因子γi同上式;pi表示某类土地的产量系数,等于此类土地在研究区域的平均生产力除以同类土地的全球平均生产力。
1.3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和生态足迹超载指数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是指单位生态承载力的土地面积需承受的本地足迹的大小,等于本地生态足迹与本地生态承载力的比,即:
本地生态赤字等于一个地区的本地生态足迹减去本地生态承载力,记为EDd:
当EDd>0,说明该地区拥有的生态资源不能满足其生产和消费对生态资源的占用需求,发生了“生态超载”,其值只反映了超载的大小,不能体现超载的严重程度,不具有横向可比性。因此,需要计算生态超载指数,即单位生态承载面积的本地生态赤字,用EOI表示:
EOI=0,说明该地区处于生态平衡状态;EOI0,其值越大说明生态超载程度越严重。
2 本地生态资源利用效率
本地生态资源利用效率(EFd)是一个地区的经济系统产生单位本地足迹(EFd)所获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的倒数称为“生态冲击强度”,反映了经济系统创造单位经济产出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区域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越低,反之亦然。
3 湖南省本地生态足迹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和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湖南省1999-2008年的本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本地生态赤字、生态足迹强度、生态足迹超载指数及生态冲击强度。
3.1 本地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压力
如表1所示,湖南省这10年来总的本地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为14362.81万hm2,同1999年相比增长了4346.95万hm2。生态足迹的不断上升意味着该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在逐年加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是湖南省总生态足迹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生态承载力在这10年中变化波动不大,维持在4600.61万hm2左右。从表中数据反映出,湖南省生态赤字量与生态足迹几乎同步增长,且其增长速度较快,平均每年增加约300多万hm2。
与此同时,该地区这十年来的生态足迹强度指数均大于2,2007年开始超过3.0,2008年达到3.0351。3.0351的生态足迹强度指数意味着该地区每公顷土地提供了3.0351公顷土地才能提供的资源和生态服务。此外,湖南省这十年来生态超载指数均大于零,该值越大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超载程度越严重。1999年该地区的生态超载指数为1.1839,之后该指数不断增长,2008年达到2.0351,增长了1.7倍。不断增长的生态足迹超载指数说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湖南省对于消耗型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资源浪费, 长此以往,该地区将会出现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不断下降。
3.2 生态冲击强度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
如上表所示,湖南省1999-2008年的本地生态冲击强度约为1.2-3.0hm2/万元,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生态资源利用效率2008年从1999年的3321元/ hm2上升到8045元/hm2。这说明该地区单位经济产出对生态资源的占用在逐渐降低,从侧面反映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反映了该地区逐渐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逐步从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过渡。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日本在1999年其生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6万多元/hm2,美国为3万多元/ hm2,这说明湖南省仍须大力提高生态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区域经济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4 结语
生态足迹模型作为定量分析区域承载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工具,可帮助我们分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从而制定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战略。本地生态足迹从压力的承受者的角度测定其对生态资源占用程度及其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情况,而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态资源的消耗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此外也能体现该经济系统创造一单位经济产出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程度。本文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了湖南省生态负荷程度和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了湖南省生态压力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该地区这些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是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给该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这也将是湖南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核心任务,社会经济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al.1999.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Econ.1999,29(3):375-390.
[2]Simon Dietz,Eric Neumayer.Weak and strong sustainability in the SEEA:Concepts and measurement[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617-626.
[3]Monfreda,C.,Wackernagel,M.,Deumling,D.Establishing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s based on detailed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biological capacity assessments.Land Use Policy,2004,21:231-246.
[4]顾晓薇,王青,王军.本国生态足迹指标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27):1150-1153.
[5]顾晓薇,王青,王军.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07,29(1):142-145.
[6]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69-78.
[7]陶在朴[奥].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的重量及面积观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湖南省生态压力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研究》,项目编号:09C1039;《我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研究》,项目编号:09C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