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9 12:13:18
序论:在您撰写校企合作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生产技术的变革、生产工艺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球环境危机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职业技术教育也从未像现在这样负载着极其神圣的使命。被发达国家誉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的职业教育是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阵地,它担负着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为了实现其教育目标,单纯依靠传统的培养模式即学校包办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是达不到的,因而必须采取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社会相结合、教育者与劳动者相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国内外对校企合作的研究较多,主要关于合作教育的起源、定义与内涵,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特征和现状,以及中国职业院校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经验的现状,本文试图综合各类研究文献,梳理校企合作的发展脉络。
一、校企合作的历史渊源
校企合作教育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科学技术在生产上越来越多的运用,要求科学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要求生产劳动与教育的逐步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大学和企业便开始了自发式的零星联系,这就是世界范围内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萌芽[1]。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Sundland Technical College)在工程船舶与建筑系中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2]。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工程学院教授莱尔曼.施奈德开创了“学工交替”教育,首次推出了校企合作教育[3]。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ACE)对合作教育的描述是:“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4]。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对合作教育的描述是:“合作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将课堂学习与在公共或私营机构中的有报酬的、有计划的和有督导的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s)结合起来;它允许学生跨越校园界限,面对现实世界去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并确定职业方向”[5]。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CAFCE)对合作教育的描述为:“合作教育计划是一种形式上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在合作教育雇主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计划。通常的计划是提供学生在商业、工业、政府与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工作实践与专业学习之间定期轮换”[6]。
我国最早使用的校企合作概念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简称。合作教育的英文为:Cooperative Education,我国在引进此名称时先将其意译为“产学合作教育”,后为使这一概念与我国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的习惯提法相符,经1995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会员大会讨论通过,将“产学合作教育”改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7]。“校企合作”与“产学合作教育”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同为一个概念并无本质区别。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的教育模式[8]。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训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互利互惠;其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顶岗实践;以提高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具有育人主体和育人环境的“双元性”、学生实践情境的真实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有效性、人才通道的直接性等特点[9]。
二、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发展
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实行的半工半读、以及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等等,都涉及合作教育的成分,可谓校企合作的雏形,校企合作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严格地说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后5年的“引入”阶段[10]。在此期间,中国教育与世界各国开始进行广泛的交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采用“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模式进行产学合作教育实验,标志着我国进入“引入”阶段;第二阶段则以1991年4月在上海成立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为标志,产学教育进入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探索阶段;1997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产学合作教育进入第三阶段,由民间有组织的实验走向官方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表明产学合作教育已纳入我国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中,至此,产学研合作教育这一概念正式形成[11]。中国校企合作的历史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萌芽期――企业办职业教育、发展期――由企校分离走向引企入校、紧密期――政府主导型校企合作,目前中国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为校企一体化发展[12]。我国校企合作教育起步较晚,在1917年黄炎培等人曾提出手脑并用的思想,后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但因战争等原因职业教育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开始与世界广泛交流,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国外校企合作教育,90年代开始进行校企合作教育的试点,我国的校企合作开始进入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当中[13]。
在我国,对于“校企合作”这一名词也有着不同的表述。例如,产学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目前我国企业界和教育界主要实施的是两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一种是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还有一种是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包括高职、中职以及其他各种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的合作[14]。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包括狭义与广义两个部分。其中,狭义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15]。广义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则是指所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各类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与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层次、各种方式的合作[16]。
三、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
随着校企合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广度不断地延伸,各国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国际上大致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培训制、日本的官产学合作;二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代表是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三是以行业为主导的模式,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是最为典型的“行业主导型”模式,其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7]。国外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1.以学生就业为方向;2.顶岗工作,有偿劳动;3.系统而又严格的管理;4.有国家制度的保障;5.有政府政策的支持;6.推动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18]。
而在我国,自80年代中期,合作教育引入我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工作在借鉴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试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对于国内校企合作的模式,目前学者们主要有两种分法:第一,按照合作的深度来分,校企合作可分为浅层次合作模式即“企业配合”模式、中层次合作模式即“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深层次合作模式即“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三种模式;第二,按照具体的培养方式来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主编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一书收录了我国各高职院校九种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l”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一科研一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校企双向介入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20]。同时,在国内,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表现出“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全面”、“由无序到规范”、“由校企自主到政府主导”等特点[21]。其现存模式也可分为三类:(1)按照办学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校办产业(企业)式、行业(企业)办学式、校企股份合作式、校企互动式;(2)按照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2+1式”、“订单式”、“工学交替式”、“产教结合式”、“半工半读式”;(3)按照校企合作的内容,可分为技术合作式、人力资源合作式、资本合作式、教学内容合作式;(4)根据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方式和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企业配合式、校企联合培养式、校企实体合作型式[22]。
综观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历史演变历程,有关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思想与实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思想扩大了教育的内涵,开创了职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从时期实业学堂的兴起,过渡到职业学校从行业企业中分离出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形式与内容得到了不断地探索与深化。
参考文献:
[1]芦丽君.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2]于忠辉.校企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4 (12)
[3][9]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4]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3-15
[5][6]凌志杰.县级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实现形式研究――基于迁安市职教中心办学历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7]杨晴.商科类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8]张炼.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J].职业技术教育,2002(36)
[10][11]黄沪琳.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个案研究――以东莞塘厦理工学校为例[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0
[12]徐建华.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9(07)
[13]凌志杰.县级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实现形式研究――基于迁安市职教中心办学历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14][19]苏俊玲.美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5][16]孙琳.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7]李琦.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以东北师大皓月中等职业学校为个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8]黄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20] 张杰.高职教育“订单式”校企合作交易成本构成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21][22]]宗彬花.中职校企合作现状.现存模式及突出问题分析[J].职教通讯.2007(11)
[关键词]校企合作 模式 研究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独特的模式,是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在优势方面的结合。它涉及的因素很多,本文从体制、课程和教学三个层面,以及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论述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框架的建立,通过概括、归纳、综合,对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内容作理性分析。
一、体制层面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模式存在,它必然要有相应的体制安排。
1.价值论:就业导向、市场驱动。职业教育的形态变化经历了最初的生产劳动中直接传授经验与技术的自然形式,培养职业人的学徒制,发展到后来的制度化的学校职业教育,再到当今学校职业教育与自然形态学徒制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等形式,这其中每一种职业教育形态的变化,都存在着相应的体制变革。传统的学徒制是一种无体制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行为。如果说有体制,主要是受契约和手工业行会的管理,并逐步从私人性质的制度过渡到公共性质的制度。随着工业革命兴起而建立起来的机械化生产体系,使学徒制逐渐崩溃,新生的产业工人教育机构——学校取代了从前的学徒制度。现代学校教育的兴起,使职业教育从工作现场中剥离,归附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在体制上实现回归,通过建立“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形成倒逼机制,使职业教育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从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从而真正形成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为此,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调控,解决职业教育中市场失灵的问题,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功效。二是解决校企合作中主体缺失的问题。重点解决学校和企业在办学动机不明、主体责任不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促进双方紧密结合的制度框架和动力机制。三是明确行业(行会)等中介力量在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使其在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认定,以及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独立性作用更加明显。
2.本体论:政府引导、校企主体。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这方面,可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双元制”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政府为此可以发挥的主导作用有: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调控,为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组织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保证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或直接给予经济资助等。政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各方投身其中,特别是分担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负担,调动其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保证职业教育顺利、稳定地发展。二是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因此,必须规制承担职业教育企业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使职业教育真正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保证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如“半工半读”制度的实施,要求企业不仅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还要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践;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还要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还要有相应的进修措施。同时,作为校企合作另一极的职业学校,需要通过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增强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动力,使其成为真正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从而主动满足行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三是培育行业(行会)等中介力量。通过立法,鼓励建立非政府、非市场的中介性行业组织团体,赋予行业组织应有的法律地位;在政府的指导下,发挥行业组织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承担职业教育培训的统筹作用;建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平台,系统、准确、及时、权威地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3.方法论:多元整合、系统设计。由于校企合作涉及众多参与主体,如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包括受训者选拔的标准和规则、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师资的合作等方面。因此,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多元整合的机制。当然,是“学校本位”还是“企业本位”,应该由双方的条件和能力、行业的特点等因素决定,而不能一概而论。纵观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在两种“本位”取向上,应逐步从“学校本位”为主逐步转向“企业本位”为主,但从现实考虑,后者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为此,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设计:一是制度层面上。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校企合作法律框架,做到“依法治教”,使所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机构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以能力序列为主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沟通的认证制度;建立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理顺劳动用工制度、工资薪酬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学习考核制度等相互配套的制度。二是机制层面上。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对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的“家底”和需求动态进行科学统计和预测,从而使政府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适配“度”;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如根据国家法规确保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三是操作层面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搭建校企合作多样化的平台;选择部分规模企业和骨干学校,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发放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券等办法,形成校企之间长期和稳固的服务关系和对接路径;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模式;鼓励企业在学校中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或学校在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等。
二、课程层面
课程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从内容上讲,校企合作是以课程合作为中心展开的。这里涉及课程从何而来,开发什么样的课程,如何开发课程等问题。
1.价值论:能力本位、过程导向。对职业教育而言,能力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业能力,也不是完全意义的心理学概念,C.R. Finch &j.R.Crunkilton认为,能力是“任务、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以及评价,它们被认为是在生活或谋生中成功的关键。”能力本位观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门类、结构、内容及其组织、实施和评价的确立,决定着课程开发的程序和方法。虽然其落脚点主要反映在课程目标上,但它贯穿于课程开发始终。由于职业能力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动中,因此,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应是过程导向的,而不是学科导向的。这里所讲的过程是指工作过程——“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包括具体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对于多数实践性职业来说,它是由劳动组织方式、不同的工作内容、工具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过程导向的课程是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按照通过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心理规律,采用由外围向核心发展的结构,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而学科导向的课程恰恰相反,其效果可想而知。概括起来,过程导向课程的特点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通过有计划的行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式学习方法;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重视典型工作情境的案例、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这样,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再是抽象和简约化的学科知识,而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行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工作”。
2.本体论:项目课程、任务载体。过程导向的课程最终呈现的结构化形态应该是项目课程。在职业教育中,项目通常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完成一项完整的服务等为目的的工作或学习任务。项目课程则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它是建立在职业技术教学论基础上、由学校实施的学习行动领域。其标准集中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反映了职业世界对人才质量与规格的要求,涵盖了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条件及学习评价等方面。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过程知识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选择技术实践知识,并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从中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从而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在项目课程开发中,其关键是工作过程知识的开发,即“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这种知识,以物质技术和生产技术等技术实践知识为主体,这类知识对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3.方法论:工作分析、课程开发。体现过程导向的课程,它在开发的逻辑起点、内容和流程等方面,与学科导向的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上体现得非常充分:一是工作任务分析。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能力,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在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岗位群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是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分析的对象是任务,而不是完成任务的人本身。工作任务分析的参照点主要有:产品或服务;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手段;关键操作环节;职业岗位等。因此,在课程标准开发上,要重视对工作任务的细致描述,具体形式可参照企业工作任务书。二是从工作任务分析到课程的转换。其目标是要把工作任务表中的任务模块转化为课程模块,最终目标是形成课程门类和课程结构。它是通过建立学习领域来实现的。通过某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某个典型的综合性任务,通过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工作任务模块与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并非一一对应,其间存在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转换方法可按照同级性、相关性和适切性进行,其方法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对应的,有些工作项目可以单独形成课程;第二种,需要把有些工作项目进行合并形成课程;第三种,对有些较大的工作项目,需要分解成几门课程。三是课程文本设计。宏观层面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方案的设计,包括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等。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教育理念上,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结构设计上,从刚性到弹性,变指令性为指导性;目标表述上,从模糊到精确;内容选择上,从以理论知识为主到以实践知识为主,理论知识的选择以满足“技术理解”为标准;内容组织上,从知识内在的逻辑到工作中知识的逻辑,变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分离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教材的设计。其基本的结构框架包括:教学目标、工作任务、相关技术实践知识、相关技术理论知识、拓展型知识、练习、学习结果评价等,其核心要领:一是用典型产品制作(或设备生产、故障排除、提供服务等)引领工作任务,把工作过程完整地、真实地展现出来;二是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为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建立一个载体与框架。
三、教学层面
任何课程都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身上。
1.价值论:学生主体、行动导向。在职业教育中,在教学目标上,不仅重视专业能力的形成,更关注学生组织计划、判断决策、分析复杂系统以及相互合作、交流和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改变灌输式而施以项目教学;在教学组织上,给学生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的权利;在教学评价上,以工作产品、解决疑难问题等作为学习结果检验的标准,使学生有个性化学习和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可能,进而产生一种成功的满足。学习的逻辑起点是行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需应对职业实践过程中形形、更加综合化和复杂化的问题。由于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是学科导向,而是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开发的,因此,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职业行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要树立“行动即学习”的理念,尽可能地促进学习主体自己行动并能通过思考再现行动。行动导向即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的目标是指向跨学科的任务,而不是分化的学科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而不以传授知识为重点;以一种开放式、实践式的教学情境,而不是封闭式、言语式的课堂教学;课程内容多样化、个性化,而不是单一化和普适性。
2.本体论:做学合一、情境学习。在职业教育中,必须始终贯穿一条思想线索,那就是“做学合一”。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做学合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全部的体力和脑力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这一过程也成为学生本质力量外化与不断内化形成新的品质的双向生成过程。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做”,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做学合一”落实到教学层面上,主要通过项目教学法来实现。实施项目教学方法,可针对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单项任务形式出现的,另一种是以项目形式出现的。对于前者,在选择教学法时,一般按照“确定工作任务、尝试完成工作任务、提出问题、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回归工作任务等程序”进行,体现行动内容的整体性;对于后者,一般按照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决策指导、实施检查和评估展示等步骤进行,体现行动循环的完整性。通过把所获得的知识与任务、项目联系起来,看看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是否能把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从而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利于促进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整合。行动导向反映在教学方式上,更多地强调情境学习。情境学习理论认为,能力的获得必须镶嵌在相关或“真实”的情境中,只有在情境中或工作过程中才能全面反映学生协调社会、技术和环境等复杂关系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能力是活动、情境的产品。不同的职业及其工作情境各具特色,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内涵、表现方式等方面也是各具差异的,这种差异性的“能力”具有共通的一面,可以进行知识传授,但更多地还需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才能形成,尤其是社会性职业技能,难以用简单的传授或单一的训练方式进行,须由学生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作为教与学对象的知识和技能已被从它们实际运用的情境中抽象出来,以教材、教科书等形式独立存在,由此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明显脱节。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观决定学习阵地必须以企业等工作实践的场所为主,以工作任务的真实内在结构作为课程结构,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性学习的情境。
3.方法论:工学交替、完整体验。在教学安排上,一种是学校主导型,采取“教学工厂”的教学组织方式,在学校中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实现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和交替式学习。另一种是企业主导型,可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方法,实行交替式在岗培训与脱产学习,如学生用约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工作者。以上两种方式,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力图让学生对工作任务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刻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诸如计划、检查、评估等关键性环节,而不能作为附带性的教学环节。“学习的总体要求体现为行动过程的完整性,应尽可能促进学生独立实现包含‘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的行动过程。这意味着,教学过程应该注重‘行动过程的完整’”。二是对完成工作任务相关的技术、安全、法律、经济、文化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完成生产任务所应具备的、符合工作需要的知识体系,从而保证职业教育在职业活动的大系统中的完整性,而不是强调所涉及的各学科子系统的完整性,促进技术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结合,教育与教养的结合,职业实践过程与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结合。三是独立性、责任心和承受力等方面的社会性学习,指导学生正确应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现实问题,并以实践性问题作为载体或中介,有效地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促进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为了掌握某一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就必须在职业实践中去操作、去感知、去理解。以上这些都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在教学层面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l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7,31, 103,132
[3](德)鲁道夫·普法伊费尔,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3.
[关键词]校企合作 内涵 对策
所谓合作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 ①一致的目标,任何合作都要有共同的目标, 至少是短期的共同目标;②统一的认识和规范,合作者应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步骤等,有基本一致的认识,遵循共同认可的规范;③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良好气氛是有效合作的重要条件;④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合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空间上的最佳配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都是物质条件的组成部分。
因此,合作可以理解为基于双方意愿基础上的一种共同行为,但校企合作因其是两种不同实体间的合作,其合作又有新的含义: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1]。可以说,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开放办学、提升专业建设特色、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诸多高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在制度层面及执行层面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一、对校企合作的内涵分析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已是大家的共识,很多高职院校也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其中不乏亮点,但对校企合作内涵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1.校企合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适应未来岗位的能力,而应把校企合作作为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和实现开放办学的有力措施。通过校企合作不但要解决学生实践能力不能充分提升的问题,还要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校的特色专业培育。一定程度上来讲,行业是专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专业建设必须依托行业的介入,充分利用行业的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来打造学校核心特色专业。核心特色专业实力的增强,可以进一步带动相关专业共同发展,进而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从而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并实现开放办学。但行业不同,专业与行业的依存关系也不同,因此校企合作中,应结合学院自身优势和专业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合作。
2.校企合作不仅是与某个企业间的合作,而应充分利用区域产业的集群优势,开展与产业集群间的合作,当然也包括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其他兄弟院校等。充分利用职教集团、校友会等合作平台,开展与产业或工业园区的深入合作,并建立专门的执行机构,配备专职的人员。在合作中要争取主动,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专业调整与建设,使专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如果专业发展游离于产业之外,则会失去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因此专业建设要面向产业,实现与产业的对接,而不仅仅是某个企业。如果把校企合作仅仅理解为与某个企业合作,不管这个企业的规模有多大,都无法满足对人才多样化培养的要求。
3.校企合作不仅是设备、场地和资金等硬件资源的合作,还应包括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等软件资源的合作。双方合作的基础在初期可能是基于设备、场地和资金等方面,这是始点,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设备、场地、资金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改善,企业的合作意愿会发生变化,导致最终的合作无法持久,因此要实现校企双方深入、持久的合作,基于软件资源的合作才是双方看重的终点。对于学校而言首先是学生能否得到锻炼,素质能否提升,同时教师队伍的执教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能否提高;而对于企业而言,合作过程中学校的人力及智力资源能否为我所用,能否提升企业的效益则是企业所看重的。因此,校企双方健康、稳定的合作一定是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等软件资源的合作。
4.校企合作不应仅仅是学校的“单相思”,而应是双方的共同意愿,在合作中要相互平等,而不是依附或附属关系,要体现过程共管、人才共育、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关系。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在合作中一直持积极的态度,而多数企业对此热情不高,或投入的热情不够,导致了校企合作中频频出现“一头热”的情况。这其中固然有政策层面的缺失问题,也有学校自身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多数学校在合作中过高的评估了自身的实力,在寻求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在合作中总是希望能够与规模大、效益好的大型企业(或品牌企业)合作,这种合作在多次的尝试中发现并非是最优的,尤其是工程技术类专业。因为大型工业企业一方面不缺少资金、设备和场地等硬件资源,即使缺少也不是学校能解决的;另一方面更不缺少技术和人才,因此企业在合作中找不到宿求点,合作不易展开。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则普遍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开发能力弱等问题,在与学校合作中,企业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因此合作较易开展。
二、校企合作实现的有效途径
1.从行业及专业特点入手,多种模式开展合作
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而选择适合全球化发展趋势、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各个院校实际情况的模式仍然是不易之事[3]。各个高职院校在校企融合的路上,应探索出各自的道路。不仅考虑企业的岗位知识需求,更看重这个岗位今后的转移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我院在开展校企合作之初,首先分析各专业及行业的特点,结合现有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例如我院信息、设计及动漫类专业,学校完全有能力在校内建设适合行业特质的实习实训基地,为此针对此类基地的建设学院组织了多个层面的调研,并参照企业标准及氛围进行建设,为今后与相关公司的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同时借助公司掌控的技术力量和市场信息,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和人力资源,开展合作。这种合作学校掌握相对的主动权,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寻求合作伙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建工、机械类的专业因设备投入巨大、安全要求较高,校内建设实训基地不太现实。因此学院制定了走出去的策略,寻求在企业内建立实习基地,并先后与石家庄合佳化学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逐步探索“厂中校”的基地运行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该类基地的投入使用,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实际上岗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利用石家庄合佳化学品有限公司地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为学生的优势就业奠定了基础。
2.从行业协会向入手,拓宽合作范围
对于职业类院校而言,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打造品牌,促进就业。因此合作的范围应该宽泛,以期能够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及择业。为此,我院大力拓展与行业协会间的合作,与协会合作等于同一个行业合作,同一个协会领导下的很多企业合作。超越了与单个企业合作的局限,是对校企合作的一种扩张。例如,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借助行业协会,与国内多家知名酒店合作,并考虑到行业的运行规律,实行了旺入淡出的合作模式。通过企业的环境和文化熏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人格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从合作深度入手,延伸合作层次
校企深度合作,捆绑发展既是满足行业需要的途径,也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可行方向。校企深度融合就是要用未来的技术武装今天的学生,只有合作办学才能跟进企业创新技术,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2]。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校企合作在“双赢”基础上才能够长效发展,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校企深度融合可大大节约企业人力资源与技术研发成本。例如我院化工系与石家庄合佳化学品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该企业为中型化工企业,在企业发展中面临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问题,我院采取与之出资共建的形式,建立了化工系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基地运行三年来,双方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学校摆脱了化工类学生实习基地难寻的困境,另一方面企业从学校获得了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支持。用企业总经理的话说:“和高校合作,我们有效地实现了研发成本的节约,同时也有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毕业后留在公司”。校企深度融合既发挥了人才源的作用,又发挥了技术源的功能。
总之,深化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谋求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学校将继续夯实合作基础,拓展合作范围,延伸合作层次,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基金资助: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重点项目(GJXHZ2011-27)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01).
[2]王自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09).
当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既有利于校企合作与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有机融合,又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的质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校企合作已经慢慢向精神和文化两个更深的层面发展。
1)有利于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随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扩招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上升,如何培养出面向地方特色的,企业真正需要的一线的高素质技能的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已成为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建设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学到基本的职业技能、相关设计知识,,同时在此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迁移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多渠道的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精髓,多多接受企业优秀理念的熏陶,加强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从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来看,学生就业后跳槽或者改变专业方向的情况比较普遍,很多学生自我感觉较好,适应企业的能力较弱,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比较差。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应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不管将来到哪家企业就职,都能具备较快适应企业职业角色的能力,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加强校企合作,让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接触企业的文化,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今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扎实的职业适应能力的基础,提升全面的职业适应能力的个人素养。
3)有利于加大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各专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要想在竞争中有所优势,得到长足的发展,就要紧跟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校企合作的建设。合理的校企合作能够促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在教师,学生及企业三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对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都起到明确的指引作用。
4)有利于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内涵的提升。
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内涵的提升离不开企业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企业的精诚合作。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企业高素质的人才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中,通过企业高素质人才的帮助减少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而对于企业来说,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在校教师的配合,能够更快的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早选择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后备力量,为企业注入新鲜活力做好准备,同时也节约了相应培训的人力资源成本。
二、如何在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中实施校企合作
1、选择符合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合作的优秀企业建立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要得到良好的发展,选择优秀的企业进行校企长久合作是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第一步。当然在此过程中要对企业的规模,资质做出一定的要求,选择真正优秀的企业作为合作的对象,切实做到对学生负责。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在选择企业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需求选择企业。
高职院校要避免选择过程中的盲目性,在选择过程中要结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自身需求,明确专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特色,对企业的软硬实力进行考察,减少今后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2)与同行业优秀企业加强合作。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设计水平,同行业内的口碑及该企业的社会发展前景,只有具备较强社会责任感和实力的企业才能成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合作伙伴。只有同行业的优秀企业才能为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就业环境。
2、建立合理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
合理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能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不仅仅是一种字面意义上的合作,而是一种深度的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前,双方应合作机制进行探讨与研究,建立一种最适合双方运作的模式,具体来讲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与相关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双方的责、权、义。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在选择企业进行合作前应充分了解企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企业之前曾经合作过的院校也应了解,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容易抓住双方都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与沟通,明确两方的责、权、义,保障双方合作的质量,减少今后合作中的分歧。
2)满足双方需要。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中,应充分的考虑到合作双方的具体需要,不能只是一味满足自己专业的某些需求而忽略合作企业的相关需求,积极主动考虑对方的合作意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合作机制的可行性。
3)实现双方的互赢。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与合作企业要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双方的互赢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利益,或者说给双方带来一定的益处,才能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在校企双方合作的过程中,双方要努力提高合作的效益,重视互利互惠,努力为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研究
哈佛大学主讲企业文化的佩恩教授说过“这门课是全新的”,确实企业文化作为校企合作中一个全新的课题,强调科学与人文结合,艺术性更强,更能发挥其巨大的魅力。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应了解企业的文化背景及特点,在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注意借鉴和延伸,同时作为企业,也应了解学校的教学及管理模式,用新理念武装自己,配合并推进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建设。
三、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1、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的原则
1)融入行业因素。
在运行机制上加大行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力度;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尤其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行业发展要求,包括行业对设计、制作过程和营销的相关标准。
2)融入企业文化。
要积极主动将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反映到教学中,让企业参与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企合作中。邀请企业设计师、项目经理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文化、企业工作项目带进课堂,组织带领学生实践完成。完善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策略,请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吸纳学生就业,让企业充分发挥在高职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3)为企业服务。
我国目前的企业法没有规定企业必须承担为教育服务的社会责任,校企合作中的往往是企业领导重视教育事业,重视人才培养,愿意与学校合作,是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并非义务。面对这样的现实,不能只是企业对学校有支持,学校也应对企业有服务。这样的校企合作才能持续,长期发展。不管是为企业输送合格人力资源,还是进行人才培养,都是学校为企业服务的重要途径,成为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的旗帜。
2、高职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的机制
采用多元的校企合作方式,改变过去单一的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模式,使合作双方的利益更紧,产生的成果也就更多。多元合作保证了合作的持续时间长,合作利益多,逐步形成校企互相信任,相互支持的机制。
1)建立产、学、研“双元教学”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企业推荐、学校引进、校企联合开发、教师个人或团队研发教学项目。
这些项目在理实一体的理念指引下,既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又与企业设计制作的工作任务结合,形成项目内容的递进发展与学生能力的递进提升。所有专业设计研发均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形成了“双元教学”平台.
2)构建学业与职业有效对接平台
①项目引举课程。经过对完整的企业设计制作流程的分析,对应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分析,将与企业共同开发的项目引出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实现培养目标与专业技能的相互融合,构建学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平台。②企业介入教学评估。专业教学实现“双元教学”,企业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业评估,包括对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并介入学生成长性评估与发展评估,客观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发展走向与发展空间。企业兼职教师的评估更贴近实际,贴近目标。
3)建立人力资源共享合作平台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校企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企业的竞争,是技术和知识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需要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把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因此,企业和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都迫切要求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高校与企业合作有利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对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大大增加,对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渴望更是十分迫切。美国曾做过一个统计,20世纪50年代,研究开发人才、一线技术工程人员、熟练工人的比例为2∶2∶6,至90年代比例变为2∶6∶2,这一统计数据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根据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工程教育应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实践特征,要求对工程教育的内容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重视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强调工程人才的创新能力。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工程实践教学的比例,突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众多工科院校与工程技术类院系的共识。
1.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高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效资源,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利的。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形成一支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辅的新型师资队伍。学校可以聘请到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讲授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使学生能够了解来自生产一线的最新信息,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同时,学校也可委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工作,在一些实际工作岗位上接受锻炼、参与实践,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更好地满足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在企业建设稳定的工程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能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有效解决了学生校外实习难的问题。
2.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性地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都不能进入角色。原因在于大学的现行课程设置注重知识学习而忽视能力培养,导致了大学生缺乏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由于企业的参与,能准确界定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使高校的课程设置、内容与教学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借助于企业大量的技术革新、技术研发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讲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讨式、实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三,以企业的现实技术问题为题目开展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等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企业与高校合作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企业竞争的根本在于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企业的需要。高校与企业积极主动地相互交流、沟通信息,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1.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企业职业培训的效果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40%的比例。中国正在逐渐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潜力巨大,技能人才匮乏的呼声不绝于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制造企业与国际竞争的一大“内伤”与障碍。
职业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知识、技能和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职业培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借助于高校规范的办学方式、系统的理论学习、优良的理论师资,再加上企业确定的教学内容、丰富的实践师资、真实的实训场所,就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场所,把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提高职业培训的效果。
2.校企合作有利于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接受一次教育就可以享用终生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一个人只有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多次接受教育,经常“充电”,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迅速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对企业在职的专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正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把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一部分,发达国家的跨国大公司无不建立有强大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继续教育体系。我国多数企业当前不具备开展继续教育的能力和资源,而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科研、设施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新知识传授、专家讲座、专题研讨、问题剖析、案例教学、现场培训等,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提升企业的科技实力。
总之,校企合作应建立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高校与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合作,共同发展,使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目前,各地涌现的各种职业技术类院校,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课程开发一、校企合作的概念
校企合作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Cooperative Education演化发展来的。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以及澳大利亚TAFE体系都是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职业教育需要行业的参与和配合,这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校企合作模式可使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在人才市场上,诸多用人单位希望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对一直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获取工作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
其次,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学生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
再次,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
二、校企合作的方式
通过在校内的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如下:
1、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 实行“订单培养”,要求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实现校企互利双赢。学生从进校起,学校就应将其就业作为项目进行组织规划,包括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定位学生修习方向、规定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和积极反馈等。
2、顶岗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非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
3、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有利于整合多方力量,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系统培养技能型、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例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整合了教育资源,对原分属教育、劳动、农口、人事等9个部门的18所同类院校进行整合,成立佳木斯技师学院。并于2008年4月8日正式成立佳木斯职业学院,正式列为国家高校序列。根据发展需要,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投资,组建佳木斯职教集团管理委员会,以统筹集团内部所有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对于资源的共享,资源的节约和教育理念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4、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企业可以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资源,对本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
5、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投资经营,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
6、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7、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校企合作的模式
广义地说,“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应该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基本要素,而不是一个局部的措施。根据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和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1 “企业配合”模式
这种模式中,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教学实践环节)的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目前,我国多数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中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1.2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培养中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实践证明,合作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
1.3 “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
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职业学院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企业对职业学院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分享办学效益,企业通过参与办学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所以参与培养人才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工作和企业份内之事。企业对学校的参与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参与,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
2 校企合作的思考
(1)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一种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企业,学校,受训者在一个较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下都是受益者,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对企业来讲,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建立持续的人才保障措施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成为了企业技能人才的储备库和培训基地,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来讲主要是能满足长期,稳定的人才需求。
(2)对学校来讲,一方面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有针对性的开设各种专业,学生有就业有保障。另一方面学校本身需要建立学生实训场所,而企业为了行业竞争,总是会购置最先进的设备。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了便利的实训场所。这种合作形式同时让学生受益,经过“真刀真枪”演练的学生走上社会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对学生来讲,学生一方面毕业就就业,解决了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由于受训者在校的学习内容就是基于企业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在就业前就已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步入企业短时间内就能成为熟练工人,且提高了个人能力和收入。
(4)切实增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校企合作是建立在企业实际需求上的,学校是为企业用工、发展等服务的,因此,学校紧紧围绕企业需求转,对教育教学和服务不断作出调整,同时应充分调动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企业主动的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全过程中,一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企业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二是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过程参加或参与到校企合作过程中。
(5)必须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经费投入。物质是基础,要做好校企合作必须有一定的资金做支撑,学校无法承担起校企合中的基础,只能起到教育服务作用。因此,要推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和顺利进行,必须由企业拿出适度的经费予以支持,开展校企合作之前应签定合作协议,以避免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和生产实(下转第91页)(上接第89页)践等因素的考虑,在校企业合作中不愿意承担过高的费用。
3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3.1 观念问题
很多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推给了学校;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 由于校企合作必然带来管理上的变革,学校行政人员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阻力。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积极性不高。
3.2 运行问题
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没有从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 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当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碰撞时显得无能为力,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职业院校办学越是向纵深发展,层次越是向上延伸,就越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才能真正培养出走向先进生产力前列的人才学校运做机制和企业运做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
4 校企合作带来的变化
校企合作形式的不断拓展,更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使得职业院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不断提高,培养的学生也成为用人单位的“抢手货”。通过学校市场部对企业的回访中,得到的企业评价也是肯定的,而大多数学生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它涉及到职业院校技术教育中的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等诸多方面。“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职业院校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而能否办出特色正是职业教育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霍晓光.校企合作 产学互动 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02).
[2] 彭新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原则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