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8:24:22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认为,经济学理论的专业训练尤其是批判精神,在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因此,本书也不乏这种精神的体现。例如我觉得,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首先应该学好微观经济学,而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去套中国经济并不合适。微观经济学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出发,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来构建各种各样的理论。这样的分析框架既可以用来分析发达的市场经济,也可以用来分析欠发达的经济制度。而宏观经济学至今仍局限于对发达的西方(美国)经济中的一些运行规律的研究,其微观基础仍很薄弱,其理论前提与中国经济现实仍有距离。
再比如,不少经济分析喜欢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尤其喜欢套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去预测中国的经济前景。其实,回归分析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无论观察数据如何多变,其分布必须相对稳定(stationary)――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经济运行的环境大致不变。而中国正在进行历史性变革,经济数据不一定符合稳定分布这个统计学的前提,所以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其结果一定错率极高。
另外,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不过是讲管理者利益和投资者利益之间的一种合同关系,一种激励和约束的机制。但是,今天它在中国已经变得过于宽泛了,很多经营管理问题也被装进公司治理这个筐里。
“公司治理”这个经济学术语最早应该是由吴敬琏老师翻译介绍到国内来的。1997年到1999年我也写了一些文章谈论这个话题,如今收录于此书。研究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说到了中国企业改革的本质。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主要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诸多理论,比如合同理论、厂商理论等。这些理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用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现象特别有用,因为现在是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而经济学关于制度(institution)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中国越向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学的魅力就会越强。经济学确实可以说明中国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些大道理。
从本质上讲,经济学是对市场运作的内外部条件和机理进行分析和界定的一门学科。市场活动的主体和基本单元是企业,它们主要应在资本意志的支配下进行经济活动,由此组成了复杂的、彼此依存的市场群落,就像是大量的细胞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体一样,你也可以把它比作一个生态系统。至于政府,则应站在市场之外,为它的稳定运作提供一个基础框架,比如法制环境、社会服务体系、引导性的经济政策等等,以防止市场运作机制出现崩溃。这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过数10年甚至上百年的摸索形成的一种比较完善和平衡的经济运作模式。
(一)计量经济模型的设计
(设模)计量经济模型是以变量来表述我们的研究对象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结果,以方程式或方程组表述这些研究对象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其最基础的内容主要反映在单方程模型中,它一般是由如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变量反映我们研究对象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数据,构成了模型的变量要素,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其中:解释变量(ExplanatoryVariable)代表着系统中影响研究核心的各种因素,一般情况下只观察一个因素影响的回归分析叫做一元回归分析,而对两个及以上的因素分析叫做多元回归分析。在分析中要观察解释变量的不同控制下,相应的被解释变量的反映,所以说解释变量是确定性的变量。但在经济现象观察中,我们很难对各解释变量进行控制,这也是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一大难题。被解释变量(ExplainedVariable)是我们研究的核心内容。我们的研究依赖于对其观察所得到的现实数据,但是其被动的地位是确定的,即它是系统中的被影响结果。且因受随机性的各种干扰而表现出随机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寻求的总体回归方程将是一种平均意义上的期望方程。
2.回归方程及其形式反映研究对象各变量关系的方程是模型的主体部分,它就是由统计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的回归方程。在现实的人类社会中,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常常隐含着未知的因果关系。任何一个系统,在影响系统的各因素作用下,都能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对这一稳定状态的形成机制的寻找过程,已成为现代回归分析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回归分析中,人们常将系统的稳定关系,以方程式的形式来表示。且以研究对象为被解释变量,以各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建立起解释变量决定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以方程中的参数来反映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寻求对系统的控制和影响的方法。在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关系的回归方程是最常见的,因为它是基础,且简单容易理解,所以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内容。然而现实中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却常表现为非线性的特点,要准确描绘这些复杂形式,需要我们研究和开发更多视角的分析方法,如解释变量的一元与多元,被解释变量的线性与非线性、确定与随机、二元选择与多元选择等。这些变量之间的组合方式,就构成了方程的形式,需要我们不断的调算或检验才能确定。
3.经济参数经济参数是在各类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系数,它反映着我们要探求的经济规律,是我们必须求解才能得到的内容,如模型中各回归系数等。该要素实质上是计量经济分析的最终成果,但它关系到我们经济分析的恰当有效性。
4.模型的误差项计量经济模型所探究的是如何使用回归方程,来反映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随机因素的干扰,会使系统产生一定的偏离,这种偏离被我们称之为模型的误差。误差的大小及稳定程度,表明随机性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及持续的作用程度。由上述四大要素构成的,能真实反映总体经济关系的理想模型,被我们称之为总体经济模型,它往往是未知的,是需要我们去探究和寻找的模型。而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经济理论或经验来设定总体模型的可能形式,再用样本数据来实证我们设定的模型是否正确。可见模型的设定是我们建立模型的基础和灵魂,是计量经济分析的关键环节。
(二)模型参数的估计
(算模)由方程式或方程组构成的各类经济模型,本身只能表明现象之间是否有联系,而方程中各类参数才是真正说明现象之间具体关系的内容。所以说各参数是反映经济规律的主体,更是我们建模所追求的目标。而利用样本观察到的各类数据有着很多随机因素的作用,使得本来并不明确的数量关系都变得更加模糊了,因此我们需要一系列的统计方法,将这种隐含的关系查找到,并能够做到尽可能的准确,这就是模型参数的估计问题,而解决的方法有很多,如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估计法、距估计法等。
(三)模型的检验
(验模)我们设计和估算的模型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如何改进模型使其达到更加科学合理,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检验和监测工作。所以对模型进行各类检验的学习,将占据计量经济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并成为了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具体的检验内容包含如下四部分:
1.统计显著性检验当我们根据样本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算时,该样本的特征是否能够代表总体特征的检验就是统计显著性检验。由于模型参数的估算是根据样本数据进行的,那么某个参数是否显著,以及参数整体上或模型整体上是否显著等都需要进行统计检验,而这类检验实质上就是对样本的代表性进行的检验。
2.经济意义检验当我们估算出模型的各参数时,其数值的大小、符号的方向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是否符合经济理论或经验的要求,以及根据理论或经验的认知能否得到样本资料的支持等方面的检验,就是经济意义的检验。
3.模型要素的计量检验经济模型是由方程式或方程组的形式存在的,我们对各方程中的基本要素,及方程之间的各要素关系等内容,是否符合我们建立的标准和规范的检验就是要素的计量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的主体内容,我们要探寻很多方法来完成。
4.模型的实践性检验根据样本观察所建立的经济模型,如果能够通过上述三类的检验,基本上就是很优秀的模型了。然而为了模型在现实应用中能够达到更优秀的理想要求,有必要在实践的环节中做进一步的检验和改进。而进行这类实践应用性的检验,主要是通过预测的准确性和模型的实用性等使用环节进行的,它是我们检验体系的最后一关,一定程度上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所以说真正的通过了检验的模型,是指通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检验,才是合格的可以使用的模型。
(四)模型的使用
1.经济结构分析任何经济模型都是对一个经济系统的模拟,其各构成要素与系统整体的数量关系,都可以体现为数量结构和作用程度的关系。这是经济结构分析最为理想的条件,是其他经济分析方法所无法做到的。因此说计量经济分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使经济结构分析成为了可能。
2.经济预测分析经济预测与其他预测一样,多是对未来或未知领域的推测和估算,是人类对未知领域探求的重要手段。而在众多的预测方法中,计量经济模型的预测是最为有效的,它不但可以做出以精确的数值成果的预测,还能够做出其预测结果的把握程度分析。经济预测有时对精度的要求不高,所以对精度较高的计量经济模型来说,预测是其最为简单的应用。
3.经济政策的评价与决策参考在现实的经济决策中,往往是存在着多种选择。而各种选择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则可以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模拟和计算。因此在经济政策制定、评价和模拟测算中,计量经济模型都是最为理想的主要工具之一。
4.经济理论的检验与发展任何经济理论或学说,都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假设,而这些假设是否成立,需要以实验的方式或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检验。计量经济学的检验和测算过程就是针对各类假设进行的,其检验的结果可以证实或证伪这些理论或学说。所以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就是经济理论是否科学的检验方法。
二、计量经济建模的核心技术计量经济建模的核心技术
(一)经济思想与理论经济思想是人们对现实经济活动规律的一种初步认识,而经济理论是对经济规律性概括的一种学说体系。由于我们对经济生活观察的视角不同,认识上的差距和错误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经济思想或理论的科学性需要得到实践的验证。只有经过检验得到证实的理论,才能称做定律,才是真正的经济理论。而这种实证过程就是计量经济的建模过程,也是我们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根本目的。计量经济建模的核心就是对我们或别人已有的或不成熟的经济理论、思想、假设、假说等进行实证性质的检验过程。而这些不成熟的待验理论或思想,不仅是经济研究的对象,更是经济建模工作的灵魂,是我们建模工作的第一要素,这也说明经济理论必然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
(二)对现实经济活动的统计观察对现实经济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统计数据。它作为经济现象本身的反映,是检验经济理论的依据。由于多数统计数据都是取样观察的结果,数据都存在着代表性的问题,即是否能全面、系统反映需验证的经济理论的本质特征。由于统计观察的局限性,现实统计数据的属性与经济理论是有关联的,所以不同的数据只能验证其特有的经济理论。例如描述各空间分布状况的截面数据,只能验证现象之间静态经济规律;而时间序列数据往往可以用于验证动态的规律性;那么面板数据才是较全面的统计数据,适合于动静结合的理论验证。因此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是区分数据类型进行的,即有截面计量分析、时序计量分析及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等内容。这三类数据的建模的思路也会有所不同,即截面数据(同一时间对总体中的各不同单位的观察)只能建立静态关系的模型;时间序列(某一机构单位的不同时间表现的数据)可以建立许多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简单的基础性模型,例如自回归、移动平均、随机游走等模型;而面板数据(截面空间个体i、时间t、指标信息k的数据结构)可以同时对其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规律性的探索。
(三)实证分析的方法在经济理论与统计数据之间,进行实际验证的方法有很多。而较为科学的经得起考验的就是计量经济方法,它是以回归分析为核心,结合多种检验所形成的实证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实证方法的科学与否,不仅要适合经济理论和统计数据的要求,还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来约束和提升各类方法的科学与合理性。这种评价体系可以用于各种猜测的模型之间,以及单一模型中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并在判断及不断的改进中选择适合我们要求的理想模型。所以这些标准的建立和使用,也就是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学习内容了。
1.1以通货膨胀应对危机的误区
由于各国对危机本质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因此全球盛行的危机治理方法其实是犯了处理危机的大忌。危机本身就与通胀密不可分,在需求量增加的过程中,价格随之上扬,货币量急速增长,衍生金融产品的增长速度也比往常更快,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资产泡沫在达到一定临界点时必然破灭,危机就此爆发。显而易见的是,当今各国利用增加通货膨胀应对危机的做法存在不可取之处,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已悄然地为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这种调控在短期内虽然能够有效地缓解问题,但与此同时新的经济问题也会就此产生。因此,从理论上说,与增加通货膨胀的作法相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减少货币量,通过帮助市场排干泡沫的方法来促使市场间供给数量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下。而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应对危机无异于舍本逐末,当今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现状已然十分严峻,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通货膨胀就势必面临着多余的货币量难以消化的问题。
1.2应对危机的理想措施
凯恩斯主义为应对经济危机给出了指导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产生的不良后果,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弊端。凯恩斯主义的本质是增加投资,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等方法促进经济发展,但这种促进却只是短期的。在中国,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应用可以使企业获益,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获益时,它其实治标不治本。正确的思路应该是要理清危机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继而探索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绝不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生搬硬套。事实证明,政府实施干预、刺激内需、增加就业此类的应对方法并不能完全缓解危机带来的恶劣影响。当市场上一旦出现因供给过量而引发的价格暴跌问题时,首先要有效地对供给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量进行评估,从而将应撤回的投资量的额度确定下来,其次,应将刚性需求与非刚性需求正确区分开来,制定出能够消化有效供给的方案。政府不能单单依靠增加就业和增加投资来谋求短暂的经济繁荣,应谨慎使用通过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调控方法。需求量是一定的,短期内增加就业其实是现在正消化着未来的用量,这会直接导致新一轮的供求危机。由于市场投机性的普遍存在,供求间存在缺口是市场的常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衍生品的大量增加导致了短暂的经济繁荣,但这种繁荣稍纵即逝。市场价格上涨,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这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如果在供给和需求的估计上存在偏差,简单的扩大生产,那势必将使企业面临生产过剩的巨大打击。
2、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现状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的实际运用并不能很好地预防危机的产生或是解决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追求经济增长的目的模糊不清
人类发展经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个看似不言而喻的问题却从未得到过学术界系统性的解释。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消费行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消费目的却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使经济偏离了应有的发展轨道。在人类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之后,从传统生产行业中分类出来的产业有着越来越强的发展态势,但是他们与消费的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便错综复杂、本末倒置。市场对于虚拟经济的发展已经越走越远,防范危机的手段却没有及时跟上。
2.2国际宏观经济学理论匮乏
在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危机具有传导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很少有哪个国家能够不受影响。全球经济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虽然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做了宏观调控方面的努力,但是产生的作用力却是微乎其微。这是因为国际层面上涵盖全球范围内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还相当匮乏,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不多,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就更多了。
2.3缺乏应对危机的防范机制
经济学的理论仍旧停留在计划与市场的争论之中,对于危机原因的认识方面,人们各执己见,各种原因都导致了市场应对危机防范能力的缺乏。虽然就目前的理论而言,危机难以避免,但是经济学界不应止步不前,如何最大限度地推迟危机的到来,或者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带来的危害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极具现实意义。
3、主流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鉴于现今经济学理论无法根治经济危机,经济学研究者必须走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无休止争论的怪圈,回归经济学本质,探索解决危机的全新道路。
3.1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生活消费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已经大大超过了消费品本身。诚然,国际社会中各个企业和国家的追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消费品,更多的体现在货币财富、经济增速等更为宏观的方面,这写都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经济学研究者应在研究过程中回归以消费为中心的道路,保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3.2协调微观有效与宏观有效
在经济学的具体实践中,不乏许多对于自由放任经济制度过度迷恋的国家,也有过分强调计划经济与国家政策干预作用的国家。利己主义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保证,但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直接等同,宏观上的资源浪费很大程度上是微观效率过高导致的。但宏观经济学的现有理论还仅仅局限于总量的分析,因此如何在保障微观经济人利己属性的前提下实现攻击和需求的大致平衡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3.3协调国家和国际大环境
经济危机的全球性显示出了当今宏观调控的盲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下,仅仅协调好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是远远不够的。世界经济想要一个稳定安全的大环境,必须出台一套危机预警机制,它能对全球经济或是超越国家以外的经济体起到合理调控的作用。
4、结束语
【关键词】“克强经济学”;供给经济学;萨伊定理;减税
1 供给经济学的起源及主要观点
二战之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导致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滞胀”局面,其正宗地位受到极大冲击,供给经济学于此时在美国应运而生,因强调供给即生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而得名。1980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实施“里根经济学”,其背后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供给经济学,“里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如削减政府开支、减税、改革规章制度等正是供给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供给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信奉“萨伊定理”,强调供给第一
在需求和供给关系上,供给经济学信奉“供给创造其自身需求”的萨伊定律,认为凯恩斯的刺激需求措施是引起滞胀的根源。其逻辑是:需求增加并不一定造成实际产出增加,反而容易引起物价上涨(特别是货币超发时),导致储蓄率下降,利息率上升,从而影响投资增长和技术革新,滞胀因此形成。
供给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标志是供给水平和能力,应当研究如何促进生产、增加供给,而非仅在需求和分配上做文章。国家应该制定“供给管理政策”来刺激储蓄、投资和劳动者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平稳。
1.2 主张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
供给经济学基于萨伊定律,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供求总是平衡的,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发挥企业家精神和才能的最佳经济体制,政府干预私人经济,只会给予过多的、不适当的管理限制,从而阻碍了企业生产增长。例如价格管理、失业救济、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等政策造成工资与物价水平在危机时依旧坚挺,而政府大量的转移支付造成社会资本的浪费,阻碍了生产,削弱了供给,造成供求失衡。
1.3 降低税率,刺激供给
供给经济学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但是供给水平的大小即产出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而劳动力、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取决于各种刺激,在所有的刺激中,税率的变动时最重要、最有效,税率的变动影响着劳动力的供应,影响着储蓄、投资等各种经济活动,人们关心的是税后收入。
减税有诸多益处:减税能刺激储蓄,增加投资,从而刺激供给,增加经济产出,抑制通胀;减税增加产出,扩大就业,同时刺激劳动者工作热情,富人更富,但是穷人也增加了收入;减税因为增加产出,课税基础扩大,政府税收可能不减反增。
1.4 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赤字财政
供给经济学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也内涵了政府要削减开支,因为政府刺激需求的举债政策很容易造成财政赤字。同时还反对政府过多的军事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认为过多的社会福利容易滋生穷人的依赖心理,不利于扩大就业,提倡智力投资。总之政府支出容易造成企业投资减少的挤出效应,政府要注重财政支出的平衡,不能过多地去和企业抢夺社会资本。
1.5 实施限制性货币政策,反对通货膨胀
正因为信奉萨伊定律,供给经济学主张政府的货币政策应该有所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适应即可,不可盲目扩张。
2 “克强经济学”的内涵
巴克莱资本公司认为“克强经济学”有三个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执政伊始,新一届政府顶住了各方面要求中国出台新的经济刺激的呼吁,同时整顿金融秩序,特别是影子银行业务,摸查地方政府债务,为之后的结构性改革铺平了道路。
观察新一届政府出台的若干重大经济改革措施,确实印证了国内外学者的判断,即背后有着供给经济学的影子,国内的贾康、白重恩等学者更是开创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研究。新一届政府出台的经济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
政府不断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表明了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决心,不断退出在各个领域的干预,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刺激供给。如取消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准入类职业资格,有利于降低就业创业门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创业精神。
2.2 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3%,但离发达国家80%的水平尚有很大的距离,政府现在认识到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让农民进城,盲目城镇化只会加大房地产的泡沫,形成虚假需求。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让有条件的农村户口在城镇落户,解除制度供给方面的约束,刺激社会供给产出。
2.3 建立上海自贸区,推动区域合作
为了应对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在WTO规则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对外经济的空间与活力,中国政府设立上海自贸区,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同时积极倡导建立陆路和海洋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和欧盟、南美、非洲的经贸合作。通过制度改革来减少政府对外经贸的干预,通过国际货物运输路线和方式的优化来降低企业成本,刺激了外经贸供给产出的增加。
2.4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方面可以让民间资本有较好的投资出路,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可借产权变化来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从而避免和减少政府的不合理干预。
2.5 实施定向降准,启用PSL工具
为提高“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供给能力,通过定向降准鼓励金融机构提高配置到“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的贷款比例,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了支持棚户区改造,央行向国开行发放万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同时坚决压缩产能过剩行业包括房地产的贷款。货币政策有保有压,新增贷款规模不断缩小,严防通胀。
3 对“克强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
从以上分析来看,“克强经济学”下的主要经济改革措施体现了供给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但是基于供给经济学理论,尚有出台新措施的空间。
3.1 降低税率
有学者测算目前我国宏观税负达到40%以上,而一般发展中国家税负在20%左右,美国是30%,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普通劳动者的减税,同时规范不合理的收费,激活中小微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劳动者的储蓄和消费水平。(下转第290页)
(上接第224页)3.2 进一步削减政府开支
目前国家和地方已经在大幅度压缩三公消费,但在公车改革这块需要加大力度,避免车补成本超过改革前用车成本。
加快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薪酬改革,避免社保基金亏空而增加政府的额外财政负担。
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问题,不能再轻易盲目乱投资增加债务,尽量退出经营行为,只提供公共产品。
3.3 加快反垄断的步伐
供给经济学是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垄断既压抑了供给,又限制了需求,因此国家需要加快反垄断的步伐,反垄断的对象包括在中国市场上经营的所有国内外垄断企业,要打破垄断的制度壁垒,允许不同资本自由进入,同时要注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启蒙消费者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巴克莱资本公司.经济学的三大支柱[N].东方日报,2013,06.
[2]贾康,徐林,等.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比较与分析[J].现代产业经济,2013,05.
技术经济的产生与西方的管理科学和工程经济、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曾先后产生了对工程项目和生产经营决策进行分析计算的一些方法,如可行性研究、价值工程等。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纯技术,也不是纯经济,而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技术方案。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经济建设,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生产力的综合论证。
技术经济学把研究的技术问题置于经济建设的大系统之中,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各种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
技术经济学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采用各种数学公式、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
技术经济学在研究中采用两种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分析比较中选择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案。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领域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也涉及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
从全局的范围来看,技术经济学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效果、结构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最佳关系问题;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合理转移问题;投资方向、项目选择问题;能源的开源与节流、生产与供应、开发与运输的最优选择问题;技术引进方案的论证问题;外资的利用与偿还,引进前的可行性研究与引进后的经济效果评价问题;技术政策的论证、物资流通方式与渠道的选择问题;等等。
从部门和企业范围看,技术经济学研究厂址选择的论证,企业规模的分析,产品方向的确定,技术设备的选择、使用与更新的分析,原材料路线的选择,新技术、新工艺的经济效果分析,新产品开发的论证与评价,等等。
从生产与建设的各个阶段看,技术经济学研究试验研究、勘测考察、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综合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与评价,等等。
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成果,两者既非完全对立,也非完全统一,而是对立统一的。正确研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歧,解析两者间的联系和结合之处,既能科学地说明两者的本质关系,又能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和实效性。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异同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在的理论体系中占据着极端重要地位的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理论体系本身的重要历史地位与政治地位,所以人们通常会在研究中把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做以区分,挖掘其中的个性和共性。而且,搞清楚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对于正确看待这两个不同的经济学说以及正确理解和处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矛盾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经济学是指马克思的《资本论》学说,西方经济学是指从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后到目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发展起来的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说,以塞缪尔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等人的《经济学》为代表。
一、起源与轨迹差异
众所周知,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者共同的起源,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以劳动分工为起点,详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初始的分配规律和生产模式。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认为亚当•斯密为自己提供了思想的灵感和来源,只是这两个经济学在后续的发展和继承中走上了分岔路而已。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在描述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上是准确的,但受限于他的时代,亚当•斯密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发展将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这一历史规律。马克思通过改进这一学说使之能够伴随历史进步而坚持其正确性。但西方经济学家们在亚当•斯密原有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思想具化和数学建模的方式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缺陷不断修缮完善,像类似不对称信息、外部性理论等,类似凯恩斯主义则是回应经济失灵现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发展完善,它们只是在同一理论源头发生而形成的不同理论。
二、理论形成路径的差异
政治经济学几乎可以算是马恩两人的合作的成果。《资本论》真正的创作时间,应从1844年马克思把研究重点从哲学转入政治经济学后起始,直到1865年底第三部分草稿写作完结,至1867年第1卷的出版,大约20年时间;后期第2和第3卷的写作和修订持续到19世纪70年代,总共大约40年时间。所以说,马克思本人对《资本论》核心思想的创作应该集中在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而西方经济学是由西方众多经济学家共同积累而成的。自1870年边际革命的蓬勃,马歇尔的集成,到张伯伦等对微观部分的完成,自凯恩斯开创宏观体系,希克斯等人的完善,到塞缪尔森的整合,再到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对自由主义的回归和供给曲线对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创作史的路径,相对于经济来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历的时空跨度更大更长,所以流派缤纷,但是西经的内在体系逻辑不如马经的清晰连贯。
三、研究对象上的差异
虽然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部分组成,而西方经济学也包括这四部分。然而对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来说,可以援引塞缪尔森在他《经济学》著作里的话:“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决定,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消费之用。”简而言之,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中合理配置而使人类需求获得最大满足的一个社会科学;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表述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由此便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看法是有明显差异的。通常来讲,“生产关系”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与生产力建立联系来探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而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相比较而言,马经因为其建立的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故而它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社会关系更为重视,但西经则对解释和预测表层经济现象更为重视。
四、利益和立场上的差异
经济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科学,所以它有一定利益立场。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立场。从阶级性上讲,政治经济学代表着工人阶级利益,力证社会财富是工人阶级劳动创造的,那些被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理应重归工人阶级所有。而西方经济学的阶级立场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古典主义,通过表现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全民福利、有利于把财富这块蛋糕做大等优势来证明其合理性。但双方无论从彼此汲取多少对自己有益的成分,都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自身的本质属性和阶级立场。历史和实践向我们明示,经济学家总会主动或被动地去接受代表自我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代表自我阶级的利益,维护自我阶级的立场,选择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等态度去研究、解释和解决经济问题,鲜有例外。
五、研究内容上的差异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建立的基础。由于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价格只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政治经济学还认为,虽然变化的供求关系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但商品的价值才是商品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供求关系只会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以供求均衡为基础的,它不像马经那样存在独立于价格之外并决定价格的抽象的价值本质,而将商品的价值视作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实物交换比例,在货币条件下表现为商品供求均衡时的价格,这样价值就与均衡价格完全一样了。正是因为把价值定义成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在政治经济学的视野里,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转化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一切非劳动收入,工人工资只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转化,全部价值均由工人的劳动所创造。而西方经济学把“经济人”视作起点来研究,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仅把劳动当作一种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所以说西方经济学将工人的工资视同如利息、地租一样的生产要素对生产贡献的报酬,因而不存在对工人剥削的问题,认为这只是社会成员各方自发自愿交换的结果。
六、研究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政治经济学认为无论哪种社会形态都不会一直稳定永恒,所以视社会发展为一个由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过程,认为社会经济形态总会向更高级的形态更替。但是西方经济学始终坚持理性主义和唯心史观的方法论,由于西方经济学基于这样的方法论,因而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将永恒稳定的存在,构建了一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观。政治经济学对规范分析也十分重视,用抽象定性的方法研究掩盖在物与物的关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的经济制度本质规定,要特别注重对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但西方经济学却重实证分析,通过描述、推理、计量、检验等方式,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具体资源配置、分配制度、运行规律、运行机制、宏观和微观的市场调控方法进行探究,可达到为经济主体和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目的。
七、结论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不管是起源轨迹、理论路径、还是具体研究对象的确定,抑或是研究方法的选择,总之以上多种差异,最终归结为马经和西经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结论上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问题的阐述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它更着重于通过概括经济规律而使企业和社会利润最大化。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却是通过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点来揭示资本主义的黑暗以达到弘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目的。简而言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和供求关系,但政治经济学则着重考虑资本再分配问题,把资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以利润最大化为流通方向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重点。
作者:刘玥 单位:西安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德林.新制度经济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塞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服务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从20世纪30年代 ,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以后,人们开始对第三产业进行理论研究。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产业,所以也是对服务经济理论研究的开始。
第三产业是农业、工业以外的包括文教卫生、政府机关、军队警察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总称,内容十分庞杂。服务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服务业的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基石 ,服务经济学就是以这些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服务产品是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服务产品的二重性是由创造服务产品的服务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即服务劳动的具体形式创造使用价值,服务劳动作为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形成价值。服务产品的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一部分,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补充和发展,也是服务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服务产品是由服务企业或个体劳动者生产和经营的。大多数服务劳动者在企业或经济组织中进行劳动,个体劳动者是少数。企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是由服务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或以货币为代表的生产资金,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
由于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服务者对消费者直接的服务,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对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比其他部门更有决定意义。因此,服务经济学特别注意研究如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服务产品作为商品必须进入市场才能实现自身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服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也是以市场为舞台。因此,对服务产品市场的研究,也是对服务业内部和外部的纵横交错的经济关系的研究。同时,由于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产品市场不同于实物产品市场。
例如,服务产品市场的弹性很大,是由于自我服务与社会服务经常处在相互替代的变动之中。服务企业或单位若要扩展市场、开拓市场,必须使自己的服务产品适销、优质、廉价。因此,对服务业进行计划指导,也要以服务产品市场的特点为依据。
服务经济学不是孤立地考察服务业的经济活动,而是在它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相互联系中,考察它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考察它发生、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服务业为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服务,它的产品是当作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
它为了满足自己再生产的需要,又要从其他部门取得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个过程,就是服务业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生产越发展,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服务业的需要越大,同服务业的关系也就更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