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六年级学生数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09 19:11:09

序论:在您撰写六年级学生数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六年级学生数学论文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具体工作:

(一)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改进展如何,关键又在于教师,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落实“蓝青工程”,做好新教师的在岗培训工作。学校努力为新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2、结合校本教研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在辅导区、北塘区脱颖而出。

3、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摘抄(5000字以上),并加强学校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每学期听本校的课不少于10节。

4、组织教师学习并实施区教学常规和评价标准。

5、本学期的学习主要以校本教研为主,把校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渠道,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以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6、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各学科的论文、案例等各种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

(二)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期我们必须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创设多种教研途径,如结合一人一课,年级组听课,学科组听课、评课等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上课、评课能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年级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

2、强化听课。加强对新教师和课堂驾驭能力欠缺的教师的听课指导,使他们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改革校本教研。为了使校本教研有足够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果,规定双周二、周三、周四下午分别为数学、语文、英语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具体活动安排见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全体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做到“开齐、上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仍坚持每月考核检查制度。

1、抓好“五认真”。特别是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作业布置量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从低中年级起就要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坚持每天做1—2道开放题,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作业的批改要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并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常规训练与检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年级组学科组建设,正常教研活动,并建立考核制度。

(四)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素质

1、在推普周,中高年级开展“啄木鸟在行动”活动,各班以小队为单位,到附近商店、街道、新村等寻找不规范文字,并劝说改正。

2、各班结合队活动开展朗诵、演讲、讲故事等比赛,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学校将在十月份举行班级朗诵比赛。

3、各年级继续抓好古诗文背诵、默写、语文书写等工作,教导处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语文书写比赛,并将派出优秀学生参加区比赛。

低年级:铅笔字 中高年级:钢笔字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为: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从学校教学来说,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二是坚持全面发展,要将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各门学科开齐上足上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发展;三是坚持协调发展,要统筹兼顾各个年级、各门学科;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教学质量要克服重主要学科,轻其它学科;重高负担大题量训练、轻保护学生身心健康;重课外补缺补漏,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现象。

1、组织全校教师撰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经验的文章,并组织交流学习,推广行之有效的管理教学,优化教学的做法。

2、加强个别指导。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要深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和老师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效益的办法。

3、坚持并完善常态下的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之间加强讨论,及时发现,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组织辅导区一、二、六年级教研活动,请各校备课教师作教材分析和教法指导,各校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案的使用要乐于钻研,善于分析,勤于积累,按规定及时写好教后心得。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完成各科学习计划

2、各年级进行期初摸底考试

3、推普周开展“啄木鸟在行动”活动

4、《思品与生活》论文评比

5、区教学经验交流会

6、组织学习区教学常规和评价标准

7、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十月份:

1、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2、数学论文评比,(10月15日前)

3、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

4、市小学语文新课标准评价改革座谈会

5、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

6、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评价座谈会

7、学校朗读比赛

十一月份:

1、期中自查

2、学校提高课堂效益教学经验交流会

3、市小学英语6A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

4、市数学第一学段“学生学习障碍的防止和矫正策略研究“研讨会

5、区语文书写比赛

6、一二六年级备课组活动

十二月份:

1、市小学语文第十届素质教育展示活动

2、区“未来名师工程”在培教师师徒结对汇报活动

3、市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论文评比活动

4、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评比

5、学校低年级学生学习常规检查

一月份:

1、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调研

2、1—5年级语、数、英期末考试

第2篇

二、具体工作:

(一)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改进展如何,关键又在于教师,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落实“蓝青工程”,做好新教师的在岗培训工作。学校努力为新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2、结合校本教研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在辅导区、北塘区脱颖而出。

3、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摘抄(5000字以上),并加强学校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每学期听本校的课不少于10节。

4、组织教师学习并实施区教学常规和评价标准。

5、本学期的学习主要以校本教研为主,把校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渠道,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以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6、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盛市、区各学科的论文、案例等各种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

(二)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期我们必须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创设多种教研途径,如结合一人一课,年级组听课,学科组听课、评课等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上课、评课能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年级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

2、强化听课。加强对新教师和课堂驾驭能力欠缺的教师的听课指导,使他们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改革校本教研。为了使校本教研有足够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果,规定双周二、周三、周四下午分别为数学、语文、英语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具体活动安排见校本教研计划)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全体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做到“开齐、上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仍坚持每月考核检查制度。

1、抓好“五认真”。特别是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作业布置量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从低中年级起就要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坚持每天做1—2道开放题,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作业的批改要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并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常规训练与检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年级组学科组建设,正常教研活动,并建立考核制度。

(四)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素质

1、在推普周,中高年级开展“啄木鸟在行动”活动,各班以小队为单位,到附近商店、街道、新村等寻找不规范文字,并劝说改正。

2、各班结合队活动开展朗诵、演讲、讲故事等比赛,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学校将在十月份举行班级朗诵比赛。

3、各年级继续抓好古诗文背诵、默写、语文书写等工作,教导处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语文书写比赛,并将派出优秀学生参加区比赛。

低年级:铅笔字中高年级:钢笔字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为: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从学校教学来说,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二是坚持全面发展,要将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各门学科开齐上足上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发展;三是坚持协调发展,要统筹兼顾各个年级、各门学科;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教学质量要克服重主要学科,轻其它学科;重高负担大题量训练、轻保护学生身心健康;重课外补缺补漏,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现象。

1、组织全校教师撰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经验的文章,并组织交流学习,推广行之有效的管理教学,优化教学的做法。

2、加强个别指导。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要深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和老师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效益的办法。

3、坚持并完善常态下的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之间加强讨论,及时发现,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组织辅导区一、二、六年级教研活动,请各校备课教师作教材分析和教法指导,各校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案的使用要乐于钻研,善于分析,勤于积累,按规定及时写好教后心得。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完成各科计划

2、各年级进行期初摸底考试

3、推普周开展“啄木鸟在行动”活动

4、《思品与生活》论文评比

5、区教学经验交流会

6、组织学习区教学常规和评价标准

7、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十月份:

1、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2、数学论文评比,(10月15日前)

3、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

4、市小学语文新课标准评价改革座谈会

5、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

6、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评价座谈会

7、学校朗读比赛

十一月份:

1、期中自查

2、学校提高课堂效益教学经验交流会

3、市小学英语6A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

4、市数学第一学段“学生学习障碍的防止和矫正策略研究“研讨会

5、区语文书写比赛

6、一二六年级备课组活动

十二月份:

1、市小学语文第十届素质教育展示活动

2、区“未来名师工程”在培教师师徒结对汇报活动

3、市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论文评比活动

4、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评比

5、学校低年级学生学习常规检查

一月份:

1、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调研

2、1—5年级语、数、英期末考试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思考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5~58页的内容。主要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是认识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圆锥以及初中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几何知识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备课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此,我从新六年级每个班级中随机抽取10多位学生进行调查: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自然地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学生能基本说清原因,这说明高年级的孩子关于圆的生活经验还是相对缺乏的。根据学情、教学内容和新课程标准,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在日常生活中简单应用圆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把握圆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

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认识圆的特征,画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圆。

二、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关注人”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习得方式和交流合作;新课改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互动、合作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会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节课,我想用现实的情境、自主的操作、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自由的想象、纯真的创造构建出一个鲜活的课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使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积累经验,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有新的收获。

三、过程设计和意图

我把教学过程预设为9个环节:诗意引入、感受完美、规范画圆、自学名称、探索研究、走进历史、尝试应用、美的继续、课外延伸。

第1个环节“诗意引入”

出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图片。

教师(以下简称T):“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朝诗人王维最有名的诗句之一,它描绘了两种对比鲜明的图形,一种是烟的直,一种是落日的圆。(板书“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直与圆的不同,同时为引入课题做好铺垫】

第2个环节“感受完美”

①课件出示带有圆形的图片小学数学论文,有向日葵、钟面图……

T:请仔细观察,这些图片都含有什么图形?

学生(以下简称S):圆

欣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感想?(圆形物体很美)

T: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出,圆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可以说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圆的世界里。

②请学生举例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

T: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的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③引导比较。

T:圆与其他图形有什么不同?

S:圆是曲线图形,以前学过的图形都是直线图形。

T: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和谐,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第3个环节“规范画圆”

通过不同工具画圆的比较,揭示画圆的本质

①让学生选择工具画出一个圆(估计学生会借助圆形物体或圆规),交流时重点讲评如何使用圆规画圆。

T:先在平面上确定一个点,然后把圆规两脚叉开使之有一定距离,再把带有金属尖的一端放在这个点上,捏住柄端,把圆规的另一角围绕它旋转一周,这样一个圆就画好了。

讲评后请学生用圆规再画一个圆。

②观看录像: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一位小朋友在沙子地上用固定拇指、旋转中指的方法画圆。

③引导比较,思考不同工具画圆之间的联系。

T:说一说用圆规画圆、体育老师在场地画圆、学生利用拇指和中指画圆这三者之间有着怎样本质的联系。

小结:借助工具画圆,只要固定一点,确定长度,旋转一周,就可以得到一个圆。

第4个环节“自学名称”

①学生自学圆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面的三种画圆方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是不是有专门的名称用来描述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书本P56例2中的一段话。

T: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根据学生回答完善板书: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

②联系画圆的过程,思考圆的一些主要特征。

学生在知晓圆的各部分名称之后再一次组织画圆,让他们用理性的目光再一次关注画圆的过程,使他们在画圆的同时关注半径、直径,思考半径与直径存在的一些特征。

第5个环节“探索研究”

①让学生取出刚才用圆规画出的圆,分别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讲评,巩固对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

教师选择一份作品,请一位学生在其中再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启发思考:在这个圆中,还能画出半径和直径吗?由此,你能想到什么?

S: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是有无数条的。

T:对于半径和直径,你还能发现什么?

启发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是有无数条的,无数条半径都相等;直径也有无数条,无数条直径也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②请学生想象,沿着直径折,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折痕两边完全重合)请学生实际动手折一折,并思考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就是直径,有无数条对称轴)

课件动态演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③回顾画圆过程,理解原理,内化概念。

T:圆心、半径和直径这些知识蕴含在我们画圆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想一想,圆规的金属尖固定的地方是圆的圆心,圆的圆心确定了,这个圆的位置也就固定下来了,所以我们就说圆心确定了圆的位置。(圆心定位置)那么,这两脚叉开的距离相当于圆的什么呢?(半径)现在我让这个半径更大些,画出的圆会怎样?如果我把半径改小些,画出的圆又会怎样?这说明,圆的大小是由半径来决定的。(半径定大小)

④课堂学习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收获,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小结的习惯和意识。

⑤ 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写上各部分的名称。

T:同学们会在文档中打字了,你会在文档中画一个圆吗?我们一起来画一个。

T:现在,我们能用电脑来研究圆。那么,你知道古代是怎么研究圆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历史。

第6个环节“走进历史”

①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圆小学数学论文,一中同长也。”

T: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想一想,“一中”和“同长”表示什么意思?(一中:圆心;同长:半径、直径一样长) T:我国古代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早1000多年,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②T: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远远不止这些,老师在这儿还收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用正方形不断地

切割而来的。(演示)

T: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③T:大家见过太极八卦图吗?出示八卦图

这个图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如果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能发现什么?

④演示风扇带动系线的小球运动,你能说出圆心在哪里?半径是谁吗?如果告诉你绳长20厘米,你知道他的直径是多少吗?

教师总结过渡:人们研究圆更多地是让圆为人类的发展服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应用”,

第7个环节“尝试应用”

①课件出示:利用圆的特征制作的车轮。

T:从古代马车到地排车、自行车,再到摩托车、汽车和飞机,这些交通工具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但车轮的形状却一直没有改变,都是圆形,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解释,明确车轴必须安装在车轮的圆心。】

②播放动画视频《猫捉老鼠》:下水道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长方形、椭圆形的井盖容易掉入下水道,圆盖绝对不会掉入下水道中。

【设计意图:使学生充分认识圆的特征,感受其优越性和实用价值。】

③“套圈游戏”:让学生利用圆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认识圆的实用价值,初步感受到圆的美。

第8个环节“美的继续”

欣赏滑冰中的艺术美,感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寓意圆满、圆美的人文美,再欣赏用圆构成的美丽图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古希腊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这一论断的精彩,激起学生设计的兴趣。】

第9个环节“课外延伸”

①课后设计并画出用圆组成的美丽图案,巩固圆的画法,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学生可以把自己实践的体会和研究成果与同学们分享。

②阅读推荐内容:圆规的历史、“圆的杂谈”、 元时期数学家李冶的《测圆海镜》。

第4篇

一、正确认识,明确内涵

《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数学的章节。因此,我们认为,应用题的内涵应该是:从社会实际中提取出来的,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于是,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首先应该是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其次才是摹仿练习的过程。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属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这样,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正确认识应用题的内涵,才能有助于我们科学开展应用题教学,不断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益。

二、形式多样,凸显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中,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切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凸显应用题的问题特征,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中重点增加这样三类数学问题:①规律探索题。此类问题中含着某个数学规律,可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找出规律后得到解决,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用25.12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②思路开放题。专指解题思路开放、答案不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张叔叔买0.6元和0.8元的邮票15张,需要付出多少元?③实践运用题。就是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具体问题。如:让学生量出教室和自己家房间的地面长和宽,算出面积。再了解地砖的规格,算出铺上地砖的块数;又如:将3万元钱存入银行三年,请你选择利息最多的方法等。

三、全面评价,多元考核

笔者曾对所任六年级学生进行过一次测试,结合某次考试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某班有男生21人,比女生多2人。教他们数学的张老师今年多少岁?结果约80%以上的学生“求”出了张老师的年龄是40岁,即21-2+21=

第5篇

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根据教导处具体工作安排,以新课程实验为核心工作,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素质,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优势:

1教师工作面貌团结昂扬。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教师群体团结奋进精神抖擞,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勤奋严谨乐于奉献蔚然成风,为本学期教学工作和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2课程改革成效比较显著。初步形成了“学理念、说理念、用理念”的良好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努力引入研究型学习方式,力求做到三“活”(把教材用“活”、把方法激“活”、把过程盘“活”)

问题:

1学生方面: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思维能力较差有待于提高。

2教师方面:新课程理念难以走进课堂物化为可操作的教育行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与效果之间的矛盾;学生个性张扬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之间的矛盾;教研活动形式呆板,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还有待思索和研究。

三、具体措施

(一)抓热点,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发继续加强"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的研究与实验。通过下面措施促使新课程理念进行内化,并指导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1、学习阶段。

a、外出学习。组织有关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新课程标准培训及学科培训、听课,并在回校后作幅射培训。

b、组织学习。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对课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进一步。

c、教师自学。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新的教学参考、教学杂志上的有关文章,进一步明确课改精神,每位老师撰写学习心得并汇编成册。

2、活动阶段。

教师方面:

a、通过“五优化”评比活动,促使新课程理念的物化。

优秀数学教案评比(二月份)、优秀数学教学案例评比(三月份)、优秀数学课件评比(四月份)、优秀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五月份)优秀数学论文评比(六月份)

b、注重新课程理念运用,促使新课程理念的物化。

备课做到:按新课30%的比例分别写好设计意图、每个环节的设计理念,教学后记等,使教师在每上一堂课中都努力的体现新的理念。

教研活动时做到:上课教师的说课及听课教师的评课均要围绕新课程理念。

实践活动中做到:要求每位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本学期中创造性地开展一次教学活动.例如数学实践活动、特色作业设计等活动,并及时做好小结工作。

学生方面

a、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应用能力的训练

三、四年级进行数学小故事、数学小幽默、数学名人名言搜集竞赛;(四月份上旬)

五、六年级进行数学小报设计及数学小论文或数学小日记竞赛。(四月份下旬)

b、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小组活动,提高课外学习的能力

结合数学生活化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活动。在班内组成组成若干数学活动小组,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分批完成各组的活动小课题(例如:菜篮子里的数学工程等)。或从城镇、农村;或从小孩、老人;或从街头、巷尾等不同的角度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意义,同时也增强其合作、交流、探索学习的能力。

3总结阶段。

各项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提升积极撰写相应论文,不断积累。

(二)抓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数学教研组建设

a、提高教研组计划的针对性:各组组长根据数学条线工作计划及上学期考试情况,制订本组教研活动计划,明确努力目标并制定相应对策。

b、追求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教研活动是是落实教学工作、提高业务能力的杠杆。本学期将以教研组及学科组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活动以课改研究为重点,依托课堂教学,每次活动内容做到有中心(3—4次集体性备课、2—3次对比性上课、1—2选拔性说课、示范性评课)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研活动更具有实效性。(具体安排详见《教研活动安排表》)

c、提高集体备课的实用性:本学期开展集体性备课活动,改变教师编写教案流于形式和应付检查的状况,实行教研组备课,个人备课的备课模式,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将写教案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及提高教师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提高教师备课上课的质量。期初每个教研组对本册教材中各个单元确定一个典型课例,每个成员提前一周对同一教材分头精心备课,在此基础上交流并进行试上,再修改再上,修改完善后的教案在校园网上交流。发挥组内成员的集体智慧,从而使每位教师对不同类型课例都有一定的了解,真正意义上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校教研能力。

2、抓学生作业质量。

学生作业,一方面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学期我们将严格执行《华士实验小学部数学作业规范》,继续狠抓学生作业质量。在此基础上同时要求老师作业布置不仅精当而且有创意,批改及时、认真,并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重视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培养。

3、关注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a、举行数学教学年系列活动。20xx年定为我校的数学教学年,通过教学年活动系统的开展数学教学研究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数学氛围,全面的提高数学教师的业务修养和学生的数学意识及数学素养。二月下旬举行开幕式。(详见《数学教学年活动方案》)

b、建立数学听课日制度。自本学期起,每周三定为数学听课日,教师间可以无需预约的互相听课,通过这一举措促使每位教师每周均需精心准备一堂高质量的课,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c、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继续加强月考工作,健全月考制度。注重命题研究,努力吃透课标、教材精神,编印质量较高的测试卷,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注重教学过程性管理,提高每堂课教学质量。教导处将结合听课活动开展听、测、问、查等形式的教学质量调研活动。“听”即听随堂课,听课覆盖面要达到全校教师的85%以上;“测”即在听完课后及时对该班学生进行抽样检测其知识、技能当堂掌握情况,了解每堂课的教学质量;“问”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堂课的感受,了解学生的需求。“查”即查教师的备课笔记、作业批改等;每次检测后,教导处将与任课教师反馈教学调研情况,及时沟通探讨存在的问题,对调研结果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校园网分析公示。

做好“辅优补差”同步提高教学活动,抓中间促两头,提高学校的整体质量。

第6篇

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根据教导处具体工作安排,以新课程实验为核心工作,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素质,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优势:1教师工作面貌团结昂扬。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教师群体团结奋进精神抖擞,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勤奋严谨乐于奉献蔚然成风,为本学期教学工作和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2课程改革成效比较显著。初步形成了“学理念、说理念、用理念”的良好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努力引入研究型学习方式,力求做到三“活”(把教材用“活”、把方法激“活”、把过程盘“活”)

问题:1学生方面: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思维能力较差有待于提高。2教师方面:新课程理念难以走进课堂物化为可操作的教育行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与效果之间的矛盾;学生个性张扬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之间的矛盾;教研活动形式呆板,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还有待思索和研究。

三、具体措施

(一)抓热点,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发继续加强"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的研究与实验。通过下面措施促使新课程理念进行内化,并指导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1、学习阶段。

a、外出学习。组织有关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新课程标准培训及学科培训、听课,并在回校后作幅射培训。

b、组织学习。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对课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进一步。

c、教师自学。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新的教学参考、教学杂志上的有关文章,进一步明确课改精神,每位老师撰写学习心得并汇编成册。

2、活动阶段。

教师方面:

a、通过“五优化”评比活动,促使新课程理念的物化。

优秀数学教案评比(二月份)、优秀数学教学案例评比(三月份)、优秀数学课件评比(四月份)、优秀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五月份)优秀数学论文评比(六月份)

b、注重新课程理念运用,促使新课程理念的物化。

备课做到:按新课30%的比例分别写好设计意图、每个环节的设计理念,教学后记等,使教师在每上一堂课中都努力的体现新的理念。

教研活动时做到:上课教师的说课及听课教师的评课均要围绕新课程理念。

实践活动中做到:要求每位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本学期中创造性地开展一次教学活动.例如数学实践活动、特色作业设计等活动,并及时做好小结工作。

学生方面

a、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应用能力的训练

三、四年级进行数学小故事、数学小幽默、数学名人名言搜集竞赛;(四月份上旬)

四、六年级进行数学小报设计及数学小论文或数学小日记竞赛。(四月份下旬)

b、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小组活动,提高课外学习的能力

结合数学生活化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活动。在班内组成组成若干数学活动小组,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分批完成各组的活动小课题(例如:菜篮子里的数学工程等)。或从城镇、农村;或从小孩、老人;或从街头、巷尾等不同的角度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意义,同时也增强其合作、交流、探索学习的能力。

3总结阶段。

各项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提升积极撰写相应论文,不断积累。

(二)抓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数学教研组建设

a、提高教研组计划的针对性:各组组长根据数学条线工作计划及上学期考试情况,制订本组教研活动计划,明确努力目标并制定相应对策。

b、追求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教研活动是是落实教学工作、提高

业务能力的杠杆。本学期将以教研组及学科组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活动以课改研究为重点,依托课堂教学,每次活动内容做到有中心(3—4次集体性备课、2—3次对比性上课、1—2选拔性说课、示范性评课)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研活动更具有实效性。(具体安排详见《教研活动安排表》)

c、提高集体备课的实用性:本学期开展集体性备课活动,改变教师编写教案流于形式和应付检查的状况,实行教研组备课,个人备课的备课模式,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将写教案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及提高教师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提高教师备课上课的质量。期初每个教研组对本册教材中各个单元确定一个典型课例,每个成员提前一周对同一教材分头精心备课,在此基础上交流并进行试上,再修改再上,修改完善后的教案在校园网上交流。发挥组内成员的集体智慧,从而使每位教师对不同类型课例都有一定的了解,真正意义上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校教研能力。

2、抓学生作业质量。

学生作业,一方面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学期我们将严格执行《华士实验小学部数学作业规范》,继续狠抓学生作业质量。在此基础上同时要求老师作业布置不仅精当而且有创意,批改及时、认真,并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重视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培养。

3、关注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a、举行数学教学年系列活动。2004年定为我校的数学教学年,通过教学年活动系统的开展数学教学研究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数学氛围,全面的提高数学教师的业务修养和学生的数学意识及数学素养。二月下旬举行开幕式。(详见《数学教学年活动方案》)

b、建立数学听课日制度。自本学期起,每周三定为数学听课日,教师间可以无需预约的互相听课,通过这一举措促使每位教师每周均需精心准备一堂高质量的课,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c、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继续加强月考工作,健全月考制度。注重命题研究,努力吃透课标、教材精神,编印质量较高的测试卷,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注重教学过程性管理,提高每堂课教学质量。教导处将结合听课活动开展听、测、问、查等形式的教学质量调研活动。“听”即听随堂课,听课覆盖面要达到全校教师的85%以上;“测”即在听完课后及时对该班学生进行抽样检测其知识、技能当堂掌握情况,了解每堂课的教学质量;“问”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堂课的感受,了解学生的需求。“查”即查教师的备课笔记、作业批改等;每次检测后,教导处将与任课教师反馈教学调研情况,及时沟通探讨存在的问题,对调研结果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校园网分析公示。

做好“辅优补差”同步提高教学活动,抓中间促两头,提高学校的整体质量。

第7篇

学校教育中的“激将法”亦不乏其例。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年少时数学成绩欠佳,初一考试算术不及格。一次,老师公然在班上宣称:假如你们中将来会有一个同学没出息,这个人必定是华罗庚。这位老师并未意识到,他的奚落对华罗庚来说正好是“激将法”的“绝唱”,正是这种奚落,促使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发奋攻读,19岁就开始发表数学论文,25岁已跻身世界屈指可数的大数学家之列。

美国的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几个月学,就被老师辱骂为“愚钝糊涂”的“低能儿”并退学。老师的歧视激发了爱迪生“长大了在世界上干一番事业”的志向,终成一代大发明家。

可见,学校教育中的“激将法”是通过心理交接,从反面砭触教育对象的自尊心,激起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使之转化为某种巨大的推动力,进而促使其朝教育者所预期的目标努力。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一种“反面激励”。

与“反面激励”相对的是“正面激励”。

西方有一个为许多心理学家所称道和不厌其烦地引证的“罗森塔尔效应”,是“正面激励”的典型。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雷诺尔・雅各布森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对他们进行了预测未来发展的智力测验,然后,列出占各班人数20%的学生的名单,交给教师并声称:“这些是超常儿童,其智力将来还会提高”,还会有“学业冲刺”云云。其实,名单上所列的并非按智力测验结果挑选出来的高智商学生,而是随机选出的,有些还是受教师歧视的学生。然而,一个学期后,奇迹出现了。当两位心理学家再次对学生进行测验时发现,那些所谓“超常儿童”的智商明显提高了,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进步更大。一年后,两位心理学家又对学生进行了测验,高年级“超常儿童”的智商在继续提高,而低年级“超常儿童”却不再提高了,原因是低年级原任教师已调走,新任教师不知道谁是“超常儿童”。后来,人们把这个微妙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的产生颇为耐人寻味。正是两位心理学家令人兴奋的智力测验结果激发了教师对受关注儿童的信心和期望,这种信心和期望又激发了学生对自我的信心和期望,外力内化,学生的智商自然也就随之递增。低年级学生因换了教师,这种连锁式效应不复存在,智商的递增也就随之停止。

尽管“正面激励”与“反面激励”所循路径不同,但目的和效果却是一致的,正所谓“殊途同归”。二者并无高低之分,关键在于选择运用得心应手。从年龄特征看,一般对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的学生较宜采用“正面激励”;从个性特征看,对自卑感较强的学生一般不宜采用“反面激励”。

笔者在教学中曾经遵循这一原则,有意识地选用两种不同的激励法,颇有一些成功的体验。

初上讲坛,笔者担任写作课教师。经过一段时间,我在班上宣布:“年级六个班,数我们五班最有灵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可望成为诗人。”此后我利用课余时间教他们写诗。两三年的时间,这个班果真陆续涌现出一批令全校学生倾慕的“诗人”,他们的诗作在学校办的诗刊《采薇》中大有“引领新潮流”之势,不少还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这里,我用的是“正面激励”。

之后我教《现代汉语》,常为方言区不少学生普通话过不了关而大伤脑筋。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冷不丁放了一炮:“我们班有三位男同学普通话特别差,据我估计,即使再读一轮师范也难以过关。”说完,分别煞有介事地瞪了那三位同学一眼。结果两年后,他们均首批通过普通话过关测试。这里,我用的是“反面激励”。

必须指出,当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实施“反面激励”时,往往会使之产生误解,这种误解有时甚至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消除。对此,教育者要有平静的心态和豁达的胸怀。

实际上,纵览古今中外大量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不管是用心良苦抑或是暗合于法而不自知,凡有“正面激励”或“反面激励”成功运用之处,就必定会有奇迹出现。

如若把“正面激励”和“反面激励”合二为一,即为“连环式激励”,其效应当更胜一筹。

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成才的契机。爱因斯坦3岁时还不会说话,上小学时功课很差,被老师认定“反应迟钝、性格内向、一无所长”。学校训导主任曾对他的父亲断言“你的孩子将是一事无成的”,甚至勒令其退学。而当爱因斯坦16岁考大学失败时,校长却热情鼓励他再次报考并寄予厚望。这里,老师的偏见和训导主任的“断言”无疑在客观上起到了“反面激励”的作用;而校长的鼓励和期望又很好地发挥了“正面激励”的作用。这样一反一正,譬如一个皮球,先拍一下,利用反作用力使它跳起来,然后再顺势往上一托,利用作用力使它升得更高。爱因斯坦日后能创立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奠基人,这种经历一定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