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实训课程教学范文

时间:2022-10-30 08:36:57

序论:在您撰写实训课程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实训课程教学

第1篇

关键词:JSP;实训;改革与实践

1.传统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基本的培养目标,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力保障。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充足的锻炼,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毕业后能够迅速胜任工作岗位,就需要合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实训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作为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强力补充,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以平顶山学院软件工程专业(JAVA工程师方向)为例,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方向对JAVA技术序列课程开设有专门实训环节。实训教学作为独立开设的课程在对应理论课程完成的下一个学期开设,持续一个学期。但是,在传统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指导教师沿用了课程实验的管理模式,实训以简单布置任务、学生独自完成为主,同时考核结果以提交的实训总结为主要依据。这样的教学模式未能充分结合企业实际,影响了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制约了实训课程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笔者结合JSP程序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探讨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2.JSP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

2.1改革目标

JSP程序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是通过多方位、综合性的实训内容建设,加强软件工程思想的培养,强化专业应用能力的锻炼,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职业技能的提升。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Web应用设计,掌握开发的基本过程,锻炼撰写软件设计文档能力,为社会培养真正应用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改革将以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为主线修订实训教学内容安排,模拟企业开发实际,组织实训流程,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更客观、更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评。

2.2改革措施

教学改革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为了使JSP程序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从实训的目标确立、内容设计到考核方式都进行了必要的完善。

2.2.1实训目标

实训教学的目标决定了实训的教学内容和组织过程。为了细化和梳理目标定位,对原有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这一单一目标进行完善和更新,确定新的目标为:通过本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对JSP的运行原理和开发模型有更深地认识和理解,能够熟练运用Hlml、JavaScript、JSP、JavaBean、Servlet、EL、JSTL和JDBC等技术,以团队形式进行Web应用程序设计和开发,使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目标很好地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

2.2.2实训内容

改革前实训教学的内容由教师直接下达,每个学期完成一个项目,且所有学生完成相同任务。这种做法脱离了企业实际,未能充分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改过程中,结合软件开发过程实际,每个学期设置两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被分解为多个阶段,合理安排各阶段学时。新的实训内容安排和学时分配见表1。

项目1主要锻炼模型加视图开发模式,项目2主要锻炼模型、视图加控制器开发模式。两个项目都未指定具体名称,这样可以使指导教师每个学期结合实际应用更新课题,但锻炼目标不变。通过两个项目锻炼,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实践Web项目的开发过程。

2.2.3实训流程

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为了使学生熟悉IT行业的岗位技能,实训教学的组织过程模拟了IT公司的开发场景,采用“1-n课题小组”的管理模式,以分组的方式开发项目。其基本思想为:在实训课程开始之初,筛选出优秀学生作为项目组长,由他组建一个课题小组。然后,一个项目组长带领n个成员,由组长制订工作计划并负责课题小组内学生的任务分配。指导教师主要完成技术指导,并对各组长提出工作建议。每个项目实训的具体流程见图1。

每个学期根据班级学生人数确定项目组成员数,一般5-6人组成一组。项目组成员任务分工见表2。

2.2.4考核方式

公平客观的考核机制有利于实训教学的开展,同时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JSP程序设计实训考核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项目组成绩,二是个人成绩。

1)项目组成绩。

成绩构成:项目答辩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训报告占20%。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依据是项目组成员实训期间的出勤情况和总体表现;项目报告要求每个项目8000字左右(不含源代码),应包含项目的需求说明、各模块的设计及特点难点说明、各模块采用技术的说明、项目进度表、类图、部分核心代码等。实训结束后,提交实训报告。

项目答辩过程及要求:项目组组长综述项目的功能和分工情况;项目组成员讲解自己的项目任务、核心代码等;教师对每个小组成员提问;每个项目组准备答辩文稿,每个项目组30分钟,每个项目组成员5分钟。

项目评估标准见表3。

2)个人成绩。

成绩构成:项目组成绩占80%,组长评价占20%。

项目组成绩是小组成员的平均成绩,组长评价是组长对小组成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打分。这种考核方式既体现了小组之间的差别,也体现了小组内部的差别,较为合理。

2.2.5激励机制

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在JSP程序设计实训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激励学生。一是,每个项目组完成作品的成绩作为基础成绩,再由项目经理按小组成员的贡献程度给各组员不同的分数,从而解决了有的学生出工不出力、混大锅饭的现象;二是,将管理的部分权利下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又可以更多地专注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改革效果

随着JSP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学生在软件工程思想的指导下实践了Web项目开发的一般流程,明确了项目开发中各个角色的工作职责,也锻炼了个人的专业技能。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训教学,学生除了基本掌握企业软件开发的一般方法,还具有一定的文档撰写能力。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规划、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深切地感到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也在不断加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课题组将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开拓思路、不断创新,争取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将JSP程序设计实训课程建设成为平顶山学院的精品课程。

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ERP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6-3995-02

1 研究背景

独立学院一般是在申办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些年来,为在各大高校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多数学院慢慢将办学方向转变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特色上。 如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就在办学思路上以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和实践,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中突出够用、能用、会用,实践教学中突出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技能,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基本实验、综合实验、仿真实验相结合。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和工具,近些年在我国应用发展迅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目前广东省中小企业的ERP应用需求比较迫切,缺乏大量的ERP应用型的人才。为更好的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各独立学院也都开设了相应的实训课程,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ERP实训课程还没有形成完整和规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教学效果也参差不齐。普通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企业对既掌握ERP理论知识又具备ERP软件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自2007年至今开设了相应的ERP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结合用友ERP-U8系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几年的课程实践和经验总结,对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2 ERP实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ERP实训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应用,需要跨专业、跨学院的综合知识体系和教学实践体系。但目前多数独立学院ERP实训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课程内容过于分散。ERP系统包含的生产制造、供应链、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等各个子系统,通常在各个相关课程的教学中零星开设实验课程,难以使学生完整理解企业经营的全貌和企业资源的整体流动。完整和规范的教学体系应该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模块应用到综合应用,用企业仿真数据和模拟真实岗位设置角色,让学生真实体验企业角色和进行企业实际业务流程处理。

1) ERP专业模块实训

在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中,结合专业课程设置ERP功能模块课程实训,为综合应用打下基础。包含的专业课程有: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制造模块)、会计学(财务模块)、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模块)、客户关系管理(CRM模块)、人力资源管理(HR模块)、办公自动化(OA模块)等。

通过上述课程的理论讲述和软件模拟操作,可以使学生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有深入扎实的理解。

2) ERP管理沙盘实训

在分散模块掌握的基础上,开展ERP沙盘实训。依托沙盘教具,进行管理角色的真实扮演,促使学生从比较高的视角审视企业管理,体验企业经营,了解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企业的组织设置、管理体系,深入理解企业业务处理流程,强化战略决策管理、市场竞争、危机意识,并将分散的各功能模块联系起来。

3) ERP综合实训

有了ERP专业模块实训的知识基础,ERP管理沙盘实训的综合意识,利用企业的仿真数据和角色分配就可以开展ERP综合实训了。ERP综合实训应包括ERP原理与核心思想、系统功能结构和技术结构、ERP软件应用选型实施,通过模拟企业ERP运营,将生产制造、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集成起来,深入了解ERP的业务流程、操作流程和数据流程,并掌握系统软件的参数配置和技术架构。

4) ERP软件开发实训

在ERP综合实训的基础上,针对部分专业(如信息管理)的应用特点和需求,开展ERP软件开发实训课程。通过软件开发实训,使学生在巩固了软件开发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基础上,熟悉ERP U8-UAP平台二次开发的基本工具,能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具备ERP二次开发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开发、维护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ERP实训课程的推进、实训技能的不断深入和提高,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ERP实训课程体系,满足企业对ERP应用型人才的各级需求。

3 ERP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思路

基于以上ERP实训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采用灵活多样、结合情景、角色扮演、仿真应用等的模式开展ERP实训课程,能取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1) 自主学习,专题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教师讨论专题的确定,由学生结合教材、实训手册、软件应用自主学习相关的领域知识,并通过ERP综合实训和指导深入理解和掌握。在学习中,提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梳理问题,自主解决。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2) 分组实训,角色扮演

在ERP实训前期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体验不同的角色,进行不同业务模块的操作和练习。实训后期阶段,需要由多个学生组成小组,在模拟的市场环境下,充当企业的不同角色,分工合作,开展企业的运营,小组之间通过ERP平台进行竞争对抗,并由教师提供管理咨询,市场监督。

3) 专业互补、资源共享

在实践教学中,应实现实训课程校内开放,实行跨专业教学资源共享。通过ERP实训平台,实现跨专业,多课程如生产与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与教师资源共享,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专业知识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各专业的集成化应用。

4) 完善资料、模拟流程

实训课程需要完善各项基本资料,并实时记录跟踪,从而为后续的实训课程提供参考,也为学生进行ERP实训搭建一个真实的情景。相应的资料包括,模拟企业背景,企业基础数据,软件配置参数,业务流程处理要求,实训操作指导等,并要求这些资料具备完整性、合理性、正确性、一致性。

5) 校企合作、不断提高

ERP实训课程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需要学院和企业多方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聘请企业ERP人员作为ERP指导教师,参与实训指导,使ERP实训课程可以向真实的企业延伸,学生能得到全方位的训练,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

4 小结

综上所述,ERP实训课程在培养企业ERP应用型人才方面举足轻重,应整合学院资源,探索出一套适合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ERP实训体系和教学模式,更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玉清,刘伯莹,.ERP与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其中,应连军.ERP沙盘实训课程的教学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第3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训;任务驱动;过程考核;能力

高职教育更强调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对高职教育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必需的教育环节。但现有的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制约了高职教学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急需改革。教高[2006]14号文、教高[2006]16号文都提出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求高职教育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增强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在化学实验技术实训教学中,每一个实验项目都可以作为一个具体的任务,每2个学生组成一个工作组来共同完成每一个任务。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对任务完成过程以及结果的具体考核,所以相关的实训课程改革,必须将任务驱动和过程考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才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一、化学实训教学的现状

多年来的常规实训教学方法是:首先由老师将实验仪器设备准备好,学生则对照指定的实验指导书、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按部就班地、照方抓药地”做实验,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作用不大。另外还缺少严格的实验考核,考核方式仅注重于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不能加强对实训过程的考核,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实训课的学习,对实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还有许多学生和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往往忽略了学生实验素养的提高,没有实验素养的显著提高而想要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只能成为空话。另外这样的考核方式也不能很好地检验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缺乏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考核。

二、基于任务驱动、过程考核的化学实训教学方法

基于任务驱动、过程考核的《化学实验技术实训》课程教学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精选任务。把每一个实验项目作为一个任务布置下去,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2位同学为一组进行实验,8位同学为一个班组。然后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并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做一些方法上的阐述,教师主要是做一些方法上的指导,还可结合实际应用做一些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做。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参考书等去查阅相关任务的资料,确定实验方案。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教师引而不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好奇心。

第二阶段,每小组将本组所确定的实验方案以书面形式上交老师,然后由老师审核。在实验前向老师和同学们做简要汇报,并接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以检验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这一阶段还要宣布下一阶段的考核细则,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阶段,方案实施阶段即学生具体操作阶段。本阶段的关键除学生进行实验之外,还要将严格而具体的过程考核融入进去,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考核的基本原则就是重视学生实验素养、创新能力、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考核要进一步减少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所占成绩的比重。考核过程由问题回答、过程考核、实验报告、平时表现、实验理论、技能考核等五部分组成。(1)问题回答由每次实验前由老师的复习提问改为学生自己提问。所提出的问题主要应是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实验之前并没有发现),提出的问题自己可以回答,也可让别的同学帮助解决,两者都可以得到相应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对实验过程进行全程考核,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对实验素养和实验技能的考核,如实验过程中保持台面整洁、打扫卫生、不浪费药品、爱护仪器等,同时还要考核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每有一次操作不规范都要扣分,还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考核如考核产品的产率、外观以及产品的级别。(3)实验报告的评分原则改为重点对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进行打分,实验记录要详细、实事求是,数据处理准确,同时也应包括报告中学生对实验的创新点进行加分。(4)平时表现的考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每一个班组对同组的同学进行打分,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奉献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实验素养。其余两方面由老师进行考核,为每次的考勤情况以及实验纪律的遵守情况。(5)实验理论、技能考核为实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验操作的考核,理论考核采取现场提问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为每个实验项目的原理,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实验技能考核主要对整个实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由老师指定操作考题,学生单独进行现场操作,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加入实验素养的考核,其作为额外的加分项或者减分项。过程考核中问题回答占15%;过程考核占30%;实验报告占25%;平时表现占10%;实验理论、技能考核占20%。这一阶段,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这是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阶段,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初识到熟练掌握的阶段,也是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发挥各种能力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阶段。

第四阶段,交流讨论期,主要是教师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以及示范一些基本操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这一阶段特点是教师点评为辅,尽可能开展一些热门问题的讨论,即进行考核过程的第一部分:问题回答部分。

第五阶段,巩固创新、总结期。学生在了解了自己和别人的实验之后,又会涌起再度尝试的欲望,在这一个阶段,学生进一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同时在得到启发后做一些调整和创新,进一步使掌握的知识熟练应用,同时进一步规范和熟练操作技能,并进行实验报告的书写,也要将实验过程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本次实验的创新点写入到实验报告中去。

通过课程的任务驱动和过程化考核,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更易掌握教学内容和操作技能,深化扩充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归纳写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杨洪雪.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30).

第4篇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型团队;思维导图;云课堂

会计电算化作为中职院校会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中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重在传递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养成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部分。本文以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研究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模式。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现状需要正视和思考。

(一)以考证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与企业职业能力要求脱节

会计软件涵盖财务、采购、销售、库存、管理分析等各种业务软件,涉及知识面很广。但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大多只讲授财务部分的知识及应用,知识能力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无法体现ERP软件的核心管理理念,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

(二)实训技能教学仅以软件使用流程为主,缺乏原理性教学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以教授某主流会计软件的使用为主要内容,以操作实训为主。因院校课程设置的课时及师资的限制,在教学中往往只针对考证需求,以一个会计软件进行讲解,忽略能力培养的目标。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是会计软件的界面、菜单及操作流程。能应付考证的实操试题,同时难以独立面对企业的财务业务。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依赖性过高

目前,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通常一般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事实上,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陷入僵局。环境、设备以及人的状态都直接导致了演示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接纳吸收的差异。我们留意到很多学生都在自主实训时遇到软件操作的瓶颈,教师只得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软件操作和业务处理上,一方面导致学生对教师协助解决问题的依赖性过高,同时也导致实训教学进程的拖沓,最终使实训教学只能停留在软件流程操作的表面技能教学中。

二、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

(一)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简介

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创新为例,研究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针对实训课程教学特点,通过编写项目任务式的实训教材、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创建、思维导图思维方式导入、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等创新的教材、学习平台、思维方式、信息资源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关键的目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探索的核心,同时也是极大地提升职校学生实训课程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四位一体的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1.自编项目任务式实训教材

笔者在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过程中,有感项目任务式的教材资源可以更高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探究学习的体系。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我们开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实训教材,教材以一家小型制造业作为实训案例,以小企业典型经济业务为主线,以16个项目及81个学习任务作为实训学习载体,以原始账套资料进行真账练习。配套的实训教材系统化地设计和推送学习任务,覆盖知识点广且贴近企业实务,难易适中,兼顾拓展性。在项目任务式实训教材的引领下,自主探究学习更容易形成系统、体系。项目任务驱动式实训教材思路清晰、结合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实际编制并推送学习任务。形成实训课程的“技能树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将技能知识点系统化、内化, 推动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实施。(见图1)

2.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

中职生从初中的基础学科学习直接过渡到职业技能学习,对比大学生从年龄结构、心理认知到知识基础都有较大的差别。这也是中职教育遇到的挑战之一。中职生在实训学习过程中,因个体差异、领悟能力的参差导致实训学习效果的不一。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中职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学习自信心未能完全建立,依赖于单一的、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可以快速地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框框桎梏。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通过团队共同努力去探究解决教师布置的学习项目任务,更容易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个人学习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进入快速学习通道。

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组――破冰―― 团队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成员互助解疑答难等方式在学习任务下达的同时,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通过学习团队的创建,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鼓励、各团队之间的竞争、团队完成任务业绩呈现等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效果。

3.思维导图――创新思维方式导入

第5篇

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课程的开设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市场营销专业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为目的。然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使得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与新型社会市场经济市场发展的趋势相脱节,影响了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关键词:

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营销,只有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才能有机会赢得市场,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可以说市场营销是企业发展的潜力股和核心动力。那么,如何做好市场营销工作?首先需要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做基础。随着市场营销重要性在各个企业的席卷和蔓延,逐渐扩大了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这种社会市场发展形势给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挑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质量,为新型社会市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对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进行创新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实训基地硬件设施不完善,资金短缺。由于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课程重视不够,资金投入较少;一些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完全,必要的实训设备没有购买,实训器材短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市场营销实训课程的高效开展。与此同时,在实训过程中由于教师疏于管理,导致部分学生违规操作,摧毁设备寿命,甚至造成设备直接损坏。其次,实训课课堂教学方法呆板,缺乏创新意识。部分教师在实训课的教学中套用课堂教学方法,甚至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实训课教学,导致实训课气氛沉闷,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整堂课上都是教师在讲,教师指示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导致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再次,学生手高眼低的学情,没有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配置与普通高校的课程配置远远不同,前者重实践,轻理论;后者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相比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动手能力更强,但理论知识往往较为薄弱,与我们常常说的“眼高手低”恰恰相反。所以,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强,做事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准确的判断能力。最后,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低,经验不足。由于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都是高考落榜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差,常常在学习上过于依赖教师,遇到很小的问题都会请教老师,确定了对错之后才敢走下一步。对此情况,教师必须做好课前计划,预想每个教学环节都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从而增强驾驭课堂的信心和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时期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因此理论基础较好,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并且,由于年轻的老师经验缺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惧怕实训课程教学。

二、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针对上述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对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对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看法,具体如下:

(一)就业为导向,准确定位市场营销课程教改目标。在我国的发展和建设当中,职业教育占据重要位置。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新型社会市场输入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市场的繁荣,提升我国经济建设水平。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该对其价值取向进行准确定位。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是奔着未来就业的目的学习市场营销课程,希望通过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以后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应该基于学生就业为向导。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营销技能为目的,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交流,锻炼学生的市场营销基本技能,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注重能力培养,切实构建市场营销模块化教学模式。职业院校教育目标是与社会发展变革紧密相连的。因此,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应该密切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以培养学生市场营销能力为根本,强化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一步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必须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层次脉络清晰,按照预定目标循环渐进进行,从而一步步达到提高学生市场营销能力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不断革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新课改大力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活动。在对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改革手段,一步步强化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践、讲座、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特点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全身心投入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能力,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技能。结语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日渐繁荣,社会竞争愈演愈烈,新课改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紧跟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为目的;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市场稳步向前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认真地做好教学计划;不断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素养,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帮助学生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雪.市场营销理论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第6篇

关键词: Java 实训 教学改革

Java语言由于具有面向对象、不依赖平台、安全等特点,不仅是正在被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而且也是软件设计开发者应掌握的一门基础语言。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的程序设计语言基础课程,主要讲授Java语言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在课程讲授中主要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导、以案例为驱动的方式,学生通过完成针对性训练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学习《Java程序设计》课程后学生仅处于对面向对象思想和Java语言的初步认识和掌握阶段,特别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强化训练对Java语言的应用能力加以提高,也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Java程序设计实训》就是基于上述目的在开设《Java程序设计》学期的实践周单独开设的一门实训课程。

一、《Java程序设计实训》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Java程序设计实训》作为一门实训课程,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的先修理论课程为《程序设计基础》、《java程序设计》,后继课程《Web应用开发(J2EE方向)》。

对于Java语言这种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在学生具备了基本面向对象编程思路并且掌握编程工具和方法之后,要通过案例和项目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让学生体会每一点进步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因此《Java程序设计实训》课程的设计目标为:要求学生在掌握Java语言的语法、常用类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并有一定编程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软件编程规范培训、程序设计案例和小型项目开发实践等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Java语言开发小型项目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入掌握和运用Java语言解决实际问题,为在后继课程中进一步学习开发B/S结构的web应用程序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结合案例开发,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Java程序设计实训》课程力求弥补传统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的不足之处,通过集中式项目驱动式的教学设计,达到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强化训练,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Java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在“Java程序设计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以Java语言知识点为基础,以案例为依托,以项目为驱动力,采用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根据项目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1.知识准备与扩充

结合“Java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扩充,具体包括:

(1)JDK,Eclipse编译环境的使用,要求学生深入学习Eclipse教程,掌握设置断点、逐步排错等功能。

(2)熟练掌握Java标准类库的查询和使用,可以集合类、图形用户界面组件类为例。

(3)复习Java的编程规范并严格应用于项目开发过程。

(4)知识扩充,包括对Java高级应用——数据与集合类、泛型、JDBC数据库连接、多线程等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2.示例项目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开发环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意义,为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本,而模仿是学习的捷径之一。通过运用项目和程序代码等案例、实例来理解有关思想,使学生记忆深刻,事半功倍。在实际教学安排中,可以一个小型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实践环节通过对案例的模仿和创新,理解每一环节的任务,从无到有地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各个知识点,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获取实际开发经验,实现学习目标。

3.团队项目开发

(1)项目选择。在设计项目时还要遵循教育性、科学性、实用性、开放性、灵活性于一体,一个成功的任务要有发挥创造力的空间。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考虑现有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兴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设计任务,通过上网搜集、查阅最丰富的Java项目开发资料,分析、摘取经典Java程序作为实训项目。

(2)团队划分。对于学生来说,仅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一个小型项目是不实际的,需要彼此之间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合作,共同完成设计目标。团队中各成员的角色和所承担的项目可参照软件工程中的小组软件开发过程TSP(Team Software Process)来制定。在项目的需求分析阶段,成员可以通过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给出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由组长安排各成员的分工合作,确定每人所承担的任务。成员可以轮流承担各阶段的设计、编码和测试任务,使学生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熟悉软件设计流程,培养软件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开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遵守软件设计规范的良好职业习惯,培养学生适应软件技术开发的职业岗位能力。同时,各小组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激励机制,每个成员的工作都关系到整个小组的成败,这在客观上也要求每名成员尽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3)项目开发。实训中常用的项目有: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考务管理系统、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运动会成绩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书店管理系统、校园IP查询系统、超市管理系统、画图板、俄罗斯方块游戏、个人通讯录、日历制作、简易计算器、文本编辑器等,各组选定一个项目完成。在实训中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获取相关信息,各组自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过程指导。分组采取自愿原则,根据任务大小及实验室设备情况,一般每组4-5名同学,其中1名同学任组长,负责整个实训任务分配、进度管理、定期汇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是尽量依靠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团队的合作,以团队为单位独立解决遇到的难题,但由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有限,教师有必要在项目的关键阶段进行适当的指导,并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对设计时所可能遇到的比较深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指导,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指导的方式可以采用当面讨论、Email答疑或建立QQ群进行集体讨论等。

(5)成绩评判。成绩评判包括:对新技能的掌握及熟练应用,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环境的能力,学生参与实训活动的态度,等等。实训最终成绩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先用10分钟演示项目,再回答3-5个相关问题,教师综合讲述情况和回答程度做出评价。

三、结语

帮助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尽量多的掌握Java项目开发的能力与技巧是《Java程序设计实训》课程设置的初衷,通过《Java程序设计实训》课程的增设,增强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实训课程比以往的学习过程有更多的收获,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锻炼了团队合作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Java语言的学习信心和专业课的学习信心。

通过近一年的课程改革,进一步改进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与《Java程序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使两个课程相互衔接成为体系;初步建成了Java程序设计实训项目资源库,并在每次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改进;建立了完整的《Java程序设计实训》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课程考核方案。该门课程的改革也为其他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耿永军,闫洪亮.《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0,19(4):128-130.

[2]招启东.项目实训在JAV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08(10).

[3]邵奇峰.Java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0):40-43[7].

第7篇

关键词:单片机;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张洪洲(1982-),男,吉林长春人,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讲师;周丹(1984-),女,重庆人,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讲师。(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TDGJ13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90-02

单片机实训课程是农业工程类单片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农业工程下设各专业均开设单片机课程,它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单片机实训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农业工程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对农业电气化与现代化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单片机实训课程是将理论课上学到的纯理论以实践的方式重现并且加固。单片机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单片机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传统单片机实训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单片机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疆农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人才实际技能的要求不多提高,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越来越明显。[1-3]例如,在传统的实训教学中,依然以理论基础为主,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理论知识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并且在选择试验时完全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例题指导学生实验。实验指导书上的一些实验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并且指导书上的实验都已经给出了接口电路原理图、接线图以及参考程序,这对学生没有任何挑战性,只要机械地按照指示连接电路图,并且将参考程序烧入开发板就成功了。这样的试验模式对学生来说,缺少刺激其设计思想的动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验教学考核中,以实验结果为考核标准,这样对一些学生来说不公平,并且会使学生对单片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对农业工程类专业单片机实训模式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实训课程要点分析

实训教学是单片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4,5]是学生真正去企业进行实践性工作的桥梁;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实践能力。

1.选择适合与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实训内容

要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新疆建设发展的需要,选择与之匹配的实训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对现有的硬件设备水平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前期的理论教学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新疆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下对单片机设计需要的技能程度和水平进行调研来确定发展的需要,进而确定单片机实训课程的授课内容。

2.增加综合设计性实训课程,增设开放式实训课堂

现有的单片机实验多数都为验证性实验,实习也多为验证性和机械性实习;学生都是按提示将实验做完。单片机实习都是从电子市场中买回的功能模块套件,学生只要按照拼图的方法将元器件焊接到PCB板上,将程序的工程文件烧录到单片机上,作品的基本功能都能实现,根本就没有调试环节实习就结束了。因此,应该增加综合设计性的实训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单片机实训课程的兴趣,刺激其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整体设计和局部细节设计的思想,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题目内容增加接口电路部分的设计和软件驱动部分,接口电路复杂了,模拟元器件应用增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元器件的选型和硬件电路调试的能力,软件驱动部分的增加,还是学生在每一次软件设计时都不会太容易将程序调试成功,这样会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以往的实训课堂都是按时按点的,和学校的作息时间及教学计划进度等一致,这样的模式有其优点,但同时也限制了一些对单片机实训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应该为这类学生提供一个或多个开放式实训场所,开放时间不受限制,有兴趣的学生在业余时间可以来这里接受培训,安排相应的老师定期和不定期地为学生进行实训授课和答疑。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兴趣的学生会完成一些单片机应用的设计。

三、产学研模式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