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英语教学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24 22:32:15

序论:在您撰写英语教学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英语教学管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多媒体

一、引言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尝试了“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可能。教学手段变化了,那么该如何设计组织课堂活动,如何充分利用教学光盘上丰富的教学素材以及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互动式”教学的优势,以及在多媒体背景下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实现师生间的互动?这是引入多媒体以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多媒体为“互动式”课堂教学带来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即“课件”)可以使知识化抽象为直观,其丰富的教学资料图文声并茂,语言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可以创造出传统英语课堂无法比拟的语言环境;课前设计的大容量的知识内容使课堂节奏更加紧凑,从而大大减少课堂的浪费现象,提高了课堂效率:多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课堂成为一种轻松愉悦的场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九单元(SongofDefiance)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为例来谈谈将多媒体运用到“互动式”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二、课堂教学设计

实行“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传统的“互动式”课堂教学通常包括热身活动和课文学习两部分。多媒体投影教学信息量大,内容演示速度快,大大节省了授课时间,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设计为热身活动(warm-up)、课文学习、演练和结束四个部分,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化、多样化、生动化的特点,注重知识的纵向及横向的联系,尤其注重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交互性。一切课堂活动都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采用图、文、声、像多媒体立体语言教学调动学生一切感官,通过启发诱导式的语言输入活动及大量的语言表达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有意义的语言操练活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问题,同时也激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并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演示中不忽略总结,讲解中不忽略交互,组织好课堂讨论,及时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互动。本单元的内容是集中营中犹太人利用音乐来对德国纳粹进行反抗,当代的学生并不是很熟悉,教学过程的总体流程如下:

(一)热身活动(warm-up)

课前的热身活动(warm-up)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英语环境中,并对将要学习的新课一次充分的思想动员。传统热身活动包括争议话题辩论、趣味或热门话题讨论、讲故事、就主题大脑风暴等形式。采用多媒体以后,在传统方式基础上充分运用图、文、声、像多媒体立体功效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创造生动形象的课堂环境。根据本科内容,先让学生观看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德国纳粹在集中营对犹太人进行迫害屠杀的片断,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主题上来,使得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了感官的认识,再让他们联系自身知识对影片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讨论点评。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创造机会引出本课的词汇“consentrationcamp”、“Jew”、“cammandant”、“gaschamber”、“extermination”、“Nazi”等,并把它们写到黑板上。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英语环境中,使得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感受到富有情感特色的挑战性,同时对将要学习的新课文作了一次充分的思想动员,得到了“引导”而不“牵掣”的教学效果。

(二)课文学习

多媒体主要是为互动式教学服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信息量适度的原则,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发挥互动式教学优势,加强对学生的诱发引导,对他们的出错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注意保护其学习积极性和讨论的兴趣。主要采取以下步骤与方式:

1、引导学生了解本课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使用多媒体软件中的“背景知识”部分,既有文字又有图像,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生动、形象的特点。

2、教师设计一两个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件中的课文录音。本课教师设计的问题为:“WhydidtheNazimakeanefforttoturnTerizinintoashowcase?”及“WhathappenedtoSchachterandhischorusmembersnotlongafterthatperformance?”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既可以感受课文正确的语音语调,又能培养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就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而听、说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也不应该将这两个环节割裂。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

3、要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布局展开分析,主要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文章结构,学生进一步把握及理解原文提供了便利条件。

4、进入段落细读。具体方法为:(1)理解段落内容。教师先提出问题,要一名学生读该段,其他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样,教师的提问既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表达的机会,又可以激发学生与教师间及学生与学生间一连串的对话和讨论,也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提供便捷的反馈信息,及时地了解学生理解错误的原因,如语言表达的特殊结构(包括词语和语法等)和内容理解上的困难。(2)分析句子结构与词汇。这一部分采用问答和演练的方式进行,使得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表现异常活跃。在问题设置方面,采用的方式是:师问—生答和生问—师答。在提出的一些问题中,有些涉及到难句分析及翻译的,教师适时地利用多媒体加以演示,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样,教师就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语言活动,并体现了语言的交际特点。(3)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读听增加了语言储备;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又增强了使用语言的能力。对难句、篇章的分析以及重点生词和短语的学习,正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长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与前面自然导出的本课生词短语前后呼应,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三)演练

可以举行形式多样的趣味英语活动,如:师生一起讲故事的接力赛,英语猜谜活动,填字游戏,趣味句子传递,幽默看图说话,趣味话题讨论,争议话题讨论。采用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本课主要采取“单词短语造句、根据屏幕显示的图片讲故事”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几组,小组内的学生一个接一个造句,把文章的短语、生词连贯地运用在一起,对课文进行复述。对基础较好的班级可选择其他图片用本课的词汇编一个新故事。

通过以上练习,进行了及时的教学反馈,达到了消化、巩固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结束

结束部分不仅仅是提出下次课的预习内容,更主要的是肯定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表扬和鼓励他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留下习得英语的美好回忆。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讨论性的题目与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

三、结束语

在学期末的调查问卷中,学生对该教学方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达85%,他们认为引入多媒体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其他15%的学生不太满意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语法讲解还不够。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式适合教学实际。第一,在课堂内充分利用了各种英语资源,达到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效果;第二,多媒体与互动式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使课堂更为生动活跃;第三,在有限的时间内,授课输入和输出的内容都大大的增加,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总之,多媒体运用到“互动式”教学中,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深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匡忱,刘莉.改进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尝试[J].外语界,2001(1).

第2篇

作为自主学习机房管理者,我们首先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学习精神。

1.1要有责任意识

自主学习机房是学生自己选择时间来机房上机学习,学生多流量大,听力资源也多,势必每天都会有不少学生遇到的问题,在没有授课教师跟进的情况下,唯有本中心的管理老师方能帮其解决。同时要使本中心所有学习资源与管理平台能够正常使用,也唯有我们管理老师做出保障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需认真负责地做好我们的管理工作。

1.2要有学习精神

管理老师要能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必须了解本平台;更要不断学习以及时了解其新衍生的功能。外研社差不多每隔一年就会对本平台的功能进行完善和新升级一些功能,对于新增加的功能,首先管理老师要了解、要学习,才能指导老师和学生如何做,才能够使得本平台得到更好地运用。

2管理老师要及时做好管理工作

本平台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繁琐,笔者现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也即教材分配管理。我校是工科类院校,上自主学习的学生要求也只有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也就有四个学期下的四册教材,同一个学期下要分配两套教材分供大一和大二学生自主学习用。本着方便学生的原则,我中心管理老师在每学期初都会删除老课程,重新生成新课程;并特别注意新课程代号和名称的命名方式,以便于学生选择课程。

2.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分为建立班级、管理班级成员和管理班级课程

2.2.1建立班级

我学院公外授课教师分第一和第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教师人员、授课教材基本固定,并且每个教研室也基本是从大一代课到大二,一轮一轮地循环;但学生实行的是选课制,即学生可能每个学期所在的教学班级都不一样,教师不一样,甚至教材也不一样。这种教学模式也导致本管理平台下的班级下每学期学生成员都不一样。经过摸索,我中心在新建班级上多以授课教师名字命名班级,方便学生选班,且教师查询自己的班级也一目了然。

2.2.2管理班级成员

我中心实行每学期初期管理老师帮助授课教师删除其班级下的学生,然后学生再自己重新选择班级。

2.2.3管理班级课程

班级的另一个管理则是教材的处理。每个班级要历经两年时间,中间四个学期,所对应的教材从第一册到第四册。所以管理老师每学期初必须要进行班级升级即教材升级。

2.3账号管理

2.3.1注册账号

它包含了注册教师账号与注册学生账号。我校前几年一直都是采用教师自己注册账号和建立班级;学生账号注册这块也是一直都交由班级班长和授课教师共同注册,但发现部分教师对管理平台这块不太熟悉,总是问题不断,最终解决方仍是管理员。今年我们改变策略,直接由管理员帮助注册教师账号和在新生开学季帮助注册学生账号。分两个教研室各只注册一个教师账号,该账号底下放入该教研室的所有老师班级。这样的好处是本教研室老师可以在本平台内进行教学互动,资料共享。新生开学季,从教务处拿到所有学生名单,截取公外学生学号,通过批量导入的方式导入本平台进行账号集中注册。虽然管理老师做的工作多,但一劳永逸。

2.3.2账号查询

在我校使用本管理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每学期有近四千人数,这么多学生都需要通过账号登录进入本管理平台,势必总有一些学生忘记密码无法登陆的情况出现,这些就需要我们管理老师通过管理平台上的检索用户信息帮其查找账号及密码。

2.4日常管理

本平台下的日常工作除了要帮助学生查找账号外,还要进行验证码管理与事务管理。

2.4.1验证码管理

验证码是外研社给予我们使用本管理平台的权限。一个账号需要输入一个验证码,且一个验证码也只能供一个账号使用。学生在学期初使用本管理平台时,都需要在本平台下输入验证码,否则除了前两个单元外,后面单元听力无法再使用。管理员需要集中对学生输入的验证码进行激活。具体激活过程本平台详细交代,这里不做累述。但有个问题需要提示,我们现在很多老师的浏览器多是360浏览器,其有拦截功能。笔者建议如果该浏览器下无法激活验证码时,请换其他浏览器进行激活。

2.4.2事务管理

本管理平台的事务管理包含了备份数据和管理硬盘空间。管理员应该每周进入本平台,其会自动跳出要求备份数据一栏,按提示操作即可。我校由于实行的是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会定期自动清除无效数据,但以前服务器实行老操作系统时,我们需要定期删除无效数据。

3管理老师要及时地为学生释疑答惑

学生在使用本管理平台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这只有我们管理老师方能够给予解释与帮助处理。

3.1学生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释

3.1.1无法登陆原因有三

密码错误、用户名被封和未注册账号。其中用户名被封,是因为本管理平台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常登录使用,其不使用的时间超过一个月,该账号就有可能被封存。这一点管理老师必须让学生知道。但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无法登录本管理平台,学生都应该及时找管理老师代为解决问题。

3.1.2班级选择

本管理平台需要学生选择进入具体班级方能够进行听力学习,而新视野课程分为综合课程和视听说课程,在我校,考查学生使用本管理平台的老师为视听说课程教师,所以我们多要求学生必须进入视听说课程教师的班级。即本管理平台是谁考查就进谁的班。

3.1.3验证码问题

本管理平台要求学生必须输入验证码方能够使用,但学生在输入验证码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问题。管理老师要提示学生小心录入验证码;输入验证码时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和输入数字的格式,并要求关闭中文输入法;管理老师还必须要告知学生验证码的归属方是出版社,若验证码失效或错误,要找管理老师及时从外研社获取有效验证码;管理老师更要催促学生及时输入验证码,以防止因外研社激活网站到期关闭后而导致验证码无法激活。

3.1.4学习时间显示问题

本管理平台有显示学生使用时间的功能,但学生偶尔会发现网站显示的时间和实际学习的时间不一样。我们需要提示学生一定要以账号退出的形式退出本管理平台;还要告知这只是系统临时出现紊乱而已,不影响教师的考查。

3.2管理员如何指导学生使用

第3篇

关键词:歧义;语音;词汇;句法;英语教学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一种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往往不同的语句可以表达相同的思想,而同一语句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大部分语言工作者普遍认为,如果语句在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其深层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ambiguity)。英国语言学家Leech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1]。歧义现象在交际过程中又分为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ambiguity)和有意歧义(intentionalambiguity),前者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本身或语言结构自身的缺陷,而导致交流受阻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矛盾的自然显露;后者是说话人对于语言结构矛盾的积极利用,它通过多种语言手段在语音、词汇、句法、语境等层次上反映出来,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歧义的产生要具备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语义上的多义性为歧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句法歧义则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语用则为语义和句法所引起的歧义提供了合理解释的多种可能性。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阐述英语无意歧义现象,并结合实际教学分析和总结排除歧义的方法。

一、英语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1.语音歧义(PhoneticAmbiguity)

语音歧义是在口语中由于同音异形异义词、同形同音异义词,以及由于连读、弱读、不同的重音位置等,使听话人可能产生多种理解而造成的歧义。例如Ididn''''tmakea[seil]lastweek,英语中的sail和sale的发音均为[seil],是一对同音异形异义词,于是此句可理解为:“上周我没制作船帆”或“上周我没卖出去货物”。英语中有许多这样的词,如break(破坏)、brake(刹车),fair(公平的)、fare(费用),right(正确的)、write(写),die(死亡)、dye(染色),cell(细胞)、sell(卖)等。而fan(扇子/爱好者),long(长的/渴望),kind(善良的/种类),mean(卑鄙的/意味)等属于同形同音异义词,它们在句子中极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

在说话过程中,连音造成相连的词或词组之间的音位切分的变化,也会产生歧义。如Mybrotherhada[greidei],此句中的[greidei]既可以理解为“gradeA”,也可以理解为“grayday”。以上这两种歧义只在口语中存在,变成文字形式后,歧义便可消失。

此外,重读和弱读也会在语音层次上产生歧义。如Whydon''''tyouhavelunchwithus可以理解为Whydon''''tyoucomealongandhavelunchwithus或Whydon''''tyouhavelunchwithusratherthansupper

2.词汇歧义(LexicalAmbiguity)

词汇歧义是指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主要表现为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两个方面。

(1)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这些词之间常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在字典中归属一个词条。如Theboybrokethe[ZZ(Z]glasses[ZZ)]lastweek(这个男孩上周打碎了[ZZ(Z]玻璃[ZZ)]/这个男孩上周打碎了[ZZ(Z]眼镜[ZZ)])。有些词组也存在多种意义,如Heisrunningafterher,这里的“runningafter”既可以理解为“追赶”,也可以理解为“追求”。

(2)同形异义词包括异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同形异义词,它们通常形式相同,却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完全不相关的词,在词典中一般被列入单独的词条。如bow(弓/鞠躬),lead(铅/引导),tear(眼泪/撕开)等词就属于异音同形异义词。再如:Marycan''''t[ZZ(Z]bear[ZZ)]children(玛丽不能[ZZ(Z]忍受[ZZ)]孩子们/玛丽不能[ZZ(Z]生[ZZ)]孩子);She[ZZ(Z]turnedout[ZZ)]anefficientsecretary(她[ZZ(Z]赶走[ZZ)]了一个能干的秘书/她[ZZ(Z]原来是[ZZ)]一个能干的秘书)。这里的“bear”和“turnout”就是同音同形异义词(组)。

(3)词义的转移也会引发句子的歧义。这是因为许多词汇在已有的含义上又产生了新的意义。如Manyscientistsandtechniciansareengagedintherecoverytechniques,“recovery”原意指“复得、痊愈”,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recovery”意指“人造卫星等的回收”,“(废物利用的)提取”或“(击剑、划船等)预备姿势的还原”等。

3.句法歧义(SyntacticAmbiguity)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s曾经指出:“这种因句法规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语法歧义是由于人们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而引起的”[2]。句法代号是指限定多义词用法的词缀、单词或结构等,如用情态动词或一般过去时的后缀限定动词的词性,用定冠词限定名词的词性等。句法歧义现象往往出现在一个可以理解为不同层次或可以变换的结构体中,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句法结构引起的歧义现象。

(1)平行结构引起的歧义:句子里的某一成分可以和平行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结构连在一起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产生歧义。例如:Theboyansweredthequestionwhichhisteacherasked[ZZ(Z]withouthesitation[ZZ)](这个男孩毫不迟疑地回答老师问他的问题/老师毫不犹豫地提问,这个男孩在作答)。

(2)省略结构引起的歧义:有时省略某些词会使句子产生歧义。例如:HeknowsmoreaboutliteraturethanMary(他比玛丽更懂文学/在文学和玛丽之间,他更了解文学)。

(3)状语和形容词界限不清引起的歧义。例如:Thepolicemanpunishedtherobber[ZZ(Z]withastick[ZZ)](警察用警棍惩罚这个盗贼/警察惩罚这个拿着棍子的盗贼)。

(4)介词和副词界限不清引起的歧义。例如:Thedoctorlooked[ZZ(Z]over[ZZ)]myhead(医生检查了我的头/医生从我的头顶看过去)。二、在以交际为目的的实际教学中

如何排除歧义现象如前所述,歧义的出现是使用者措辞不当或语法结构及意义上的模棱两可,造成学习者在理解上对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话语意义和所指的范围产生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阻碍了言语信息的有效传递,造成理解上的失误。我们从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对歧义现象的深刻认识,对它进行种种限制,最终达到消除歧义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英语语言“歧义”这一概念,让学生知晓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歧义。然后,教师可以系统地从纷繁芜杂的歧义现象中,总结出一些避免歧义、消解歧义和排除歧义的方法。以下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探讨如何应对歧义,力求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意图。

1.语音手段

在语言交际中,语音、语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语调承载不同的信息,只有语音、语调正确,才可以避免失误,消除歧义现象。教师可以有侧重点地给学生做专项练习,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停顿、连续等方式,区别自己想要表达的重点,控制歧义现象的出现。例如,That''''sthecellphoneyouboughtme,若重读“cellphone”,并用降调,则表示赞赏;如果把重音移到“That''''s”,并用升调,则表示强烈的讽刺意味。此外,如果在词与词之间稍做停顿,互不粘连,也可避免歧义产生。如:Iscream(我尖叫)与icecream(冰淇淋)。

2.词汇手段

在日常交际中,字面词义和意象意义有时相差甚远。教师在讲解词汇时,不应单纯着重于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更要揭示其在不同交际环境中的内部变化和外部联系,可将此类词汇作一归纳,辅之以不同情景,让学生体会使用这些词汇进行信息传递时,可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反应。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有效的排除歧义的方法,例如:通过改变词汇搭配或调整词序来避免歧义。如Thebankisthesceneofthemurder,“bank”的两个意义“银行”和“河堤”都可以解释这个句子。这时,可以在bank前加上修饰语“money”或“river”,句意就一目了然,不妨碍理解了。

3.语法手段

在书面语中,我们可以运用词法和句法知识,采用调整词序、补全省略成分、改变连词、增加时间状语、扩展句子、改变句型和运用标点等方法排除歧义。如Marycan''''tbearchildren可以扩展为Marycan''''tbearchildreniftheyarenoisy和Marycan''''tbearchildrenbecausesheissterile,这样就清楚地表达了各自的含义。再如,Itwasaprettysmallroom可理解为:①这是一个漂亮的小房间;②这是一个相当小的房间。如果在句中加上标点,就可以避免歧义:Itwasapretty,smallroom。

4.语境手段

语境对于英语歧义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必须依赖于它所使用的语境才能得以确定[3]。语境可以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广义语境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整个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狭义语境则指上下文,即词组语境、句子语境、段落语境和篇章语境。如“Afghanistan''''soccupation”是指“阿富汗占领其他国家”还是“其他国家占领阿富汗”这个句子是由于所有格的使用而产生了歧义。但如果知道在2001年,美国打击阿富汗政权这种广义语境,自然就会消除歧义。

此外,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是一种文化载体,语境制约着单位语言的选择,意义的表达和理解。因此,知晓语境对正确理解语言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今天所说的Broadway,不仅是指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指美国戏剧艺术的精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用法都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教授语言时,应给予极大的重视。

三、结束语

英语歧义问题是一个大课题,它面对的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因而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歧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语言现象的认识,正确理解语言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以便能按照语言的规律去学习和教授语言。作为语言工作者和学习引导者的教师,应重视这一语言现象,将英语歧义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使其产生语言学和教学两方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逵.英语歧义与幽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28-29.

第4篇

[关键词]学习动机;英语口语;英语教学;类型

一、英语口语学习动机概述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英语口语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它的产生与维持总有其内部的、心理上的原因。这种内部的、心理上的原因就是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英语口语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对此,许多专家学者都曾有过非常精辟的论断。

Brown(1981)把动机归纳为以下三点:(1)整体动机(globalmotivation),指对英语口语(外语)学习的一般态度;(2)情景动机(situa-tionmotivation),指在自然习得情况下学习者不同于课堂学习者的动机;(3)任务动机(taskmoti-vation),指对具体任务的动机。

动机研究专家Gardner和Lambert在20世纪50年代把英语口语(外语)学习动机归纳为“归附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motivation)两大类[2J。归附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对讲目的语的社团有真正的兴趣或有特殊的兴趣;希望能够更好地同使用目的语社团的人进行交际,期望参与或融入到目的语社团的社会生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能在目的语社团中生存,较为强调“survive”。工具型动机则是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的目的,如通过考试、获得某一职位以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资格,或为了获取目的语国家的信息,如阅读科技文献等。

Dornyer吸收了主流动机心理学研究的有关理论,在多年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口语(外语)学习动机三维结构模式。该模式从语言层面、学习层面和学习情景三个层面来界定和测量学习动机。它强调了语言学习动机的多维性质,反映了语言的三个不同层面,即社会、学习者个人和教育的主要问题。该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英语口语(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内容,推进了英语口语(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和发展。

专家学者们对英语口语(外语)学习动机的含义、类型及其对英语口语(外语)学习的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为教学实践服务,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成绩。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什么类型的动机对英语口语学习成绩都有帮助。为了帮助大学生确立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学好英语口语,接下来我们对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的类型进行分析。

二、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类型分析

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习需要的多样性决定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学中我们发现:

第一,一小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是由于家庭背景或想要出国的需要,他们具有归附型动机。

第二,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目的非常明显,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考虑到毕业后如果在外企工作,经常要使用英语口语,同时英语口语程度的高低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求职或加薪升职,或者是为了生存等才努力学习英语口语的。他们的学习动机可归到工具型动机。

第三,一部分学生具有融合型口语学习动机,即归附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兼而有之。中国加入WTO后,对外交流越来越多,学习者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越来越感兴趣,渴望融入目标语社团,渴望与目标语社团的人们进行交流、贸易等。他们学习英语口语一是为了生存,二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

第四,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来自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他们的学习动机属于内在动机。

第五,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是对学习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奖励,或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取悦于老师等。他们所拥有的学习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从以上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类型分析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学生在学习中持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显然会有迥然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与他们的学习背景和各自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

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种类很多,对英语口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口语的能力,提高口语水平,我们必须从端正学生的口语学习动机人手,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口语教学合理化、规范化,将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的实际需要转化为他们的心理需要,营造有效的口语学习环境,增强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爱好等,尽量排除近期目标的诱惑,保持持久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实现理想的融合型学习动机。

三、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Dornyer和Csizer主持的问卷调查显示,提高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十项。即: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2)创造轻松惬意的课堂语言学习环境;3)正确说明任务;4)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5)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信心;6)使课堂学习充满乐趣;7)促进学生语言自主学习能力;8)使语言学习活动个性化;9)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10)让学生熟悉目的语文化。他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口语的动机,同时也是指导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宏观策略。但我们认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口语教学中,除了以上十项策略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活学生的口语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1.改进教学模式

(1)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交际模式

基于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学生口语练习机会少的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交际模式,如:pairwork,roleplay,groupdiscussion,presentation等,引导他们围绕日常生活、所学专业、社会焦点等方面的主题进行大量循序渐进的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模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各种题材的语言功能(如:如何购物、接送旅客、问路、看病等)。这些场景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处于类似的语境,学生就能从容面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模式

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中能以图、文、声、相并茂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能使口语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形象地将口语操练置于身临其境的情景中,能提高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交流的主动性,有利于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下面两种教学模式值得一试。

一是多媒体网络技术中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学生在口语课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要讨论的话题内容以提纲或摘要的形式,通过PowerPointorAuthorware做成电子教案,把图象、动画、语言、音乐等链接到演示文稿中,借助计算机把教案的内容以动态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对于他们表述的比较难的概念、行为或相关的背景知识能起到提示作用,能降低学生的焦虑心理,达到进行语言操练的目的。

二是现实模拟型教学模式。语言实践与一定的情景是分不开的,通过计算机处理,创造仿真现实的学习情景和操作过程,让学生在恍若现实的情景中通过人机对话与世界各地的学习者用英语交谈。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与不同类型的人物进行交流,使他们获得前所未有的语言实践体验。由于现实模拟型教学的适用性和无结构性,学生可以自己制定口语学习目标,决定口语学习的内容和路径,同时还可以为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满足不同的学习者的要求。

2.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

(1)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传统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提问、句型操练、朗读、背诵等,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模式,往往一堂课下来老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忽视了口语的训练,造成了学生英语的“聋哑症”。因此,口语课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组织课堂发言、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看图说话、话题讨论、主题辩论、讲故事、编故事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口语练习的机会。如讲故事和编故事就是两种很好的课堂口语训练方式。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讲故事可以采用接力的形式,把全班分成几排,由第一个同学开始讲一个故事或者读一个故事,然后往后传,到最后一个同学后,又由他传给第一个同学,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又能让学生相互听懂对方的话,真正达到语言操练的目的。编故事可以先把学生分成几组,由某个同学开个头,如,LastSunday,Iwenttothezoowithmyfamily……然后由同学们接着往下编故事,每个学生加一句他愿意说的话,每个小组选一个学生作记录并加以整理,最后每组派一个同学在全班陈述故事。尽管故事用了统一的开头,但各组编的故事内容不同。结果不仅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并唤起其强烈的口语学习动机。

(2)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

第5篇

〔关键词〕语音,灵魂,文字,标本,“一条腿走路”

一、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在音形义三要素中,语音是语言更为形象的物质外壳。例如,“讨厌”,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说出这两个字,就会有不同的情感效果。与文字相比,此时的“语音”在表意与传情方面,更为形象,更为生动。这也说明,在语言交际中,以声音为特征的语流语调可以更为形象更为鲜明地表现出语义中所包含信息中的逻辑关系和情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语音是语言的灵魂,而文字只是语言的标本。以文字为标志的书面语只有建立在以语音为标志的口语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发展。

语音永远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和重点。语音教学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哑巴”英语仍然是不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客观现状。“哑巴英语”的学习者们习惯于只用视觉、默默地通过文字来学习英语。忽视语音、只靠文字来学习英语,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只用一条腿走路。其难度、其效率可想而知!有的学生虽然能够出声读英语,但语气平淡,无重音变化,无语调起伏,就像是在读单词表。往往是一段话读完后,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这样的语言学习中,语音必然难以发挥出它应有的比文字更为形象、更为生动的表意功能。

忽视了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生动化的表意功能和强大的促进功能,也就必然注定学习者难以触及所学目标语的内核。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对语音教学认识上的不到位或者是自身语音素质方面的不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比任何其它学科都出现得早,来得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英语语音没有过关。这首先表现在单音教学中学生的拼读技能未能过关,不能按照音形统一的规律去识记单词,单词的读音要靠死记硬背或标注汉字或汉语拼音才能记住,单词的拼写要靠死记硬背字母顺序才能记住。就是因为这种错误的低效的单词记忆方法,学生在单词学习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他们哪里还有足够的精力去进行听读说写的言语实践?因此,语言能力的形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往往把语音教学局限于阶段性的单音教学。单音教学一旦结束,语音教学便就此停止。殊不知,句子重音、节奏、声调等语音技巧在传播语言的内容时较之于文字更具表现力。在语言学习中,忽视了语流和语调的训练和体会,就难以将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只是面对干巴的标本式的英语文字,学生无疑便掉入了英语学习的陷阱。

有些教师虽然也认识到了拼读规律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语流语调技巧在言语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将这种认识转化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说到底,语音教学属于技能训练的范畴,仅靠口头的说教而无足够的实践练习是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此方面的技能和技巧的。

三、搞好单音教学,重视语流语调教学

语音教学务必要实实在在地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首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搞好单音教学,突破拼读关,确保学生快速形成拼读技能。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因标注汉字或死记读音而造成单词读音上的误差,确保大脑中输入正确的语音形象,另一方面,用音形一致的方法记单词可大大提高效率,增强信心。

在搞好单音教学、突破拼读关的基础上,教师还应高度重视语流、语调教学,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诸如停顿、连读、句子重音、节奏、声调等方面的语流语调技巧。使学生具有把句子的读音和意义直接联系的能力,能够通过语流语调方面技巧的运用,在语言的声音形象中生动地表现出句子中所蕴含信息中的逻辑关系和情感变化,表现出自己对语言内容的个性化的理解。为此,在进行语音教学时,技能的训练必须要紧密结合语言内容,绝不能为技能而技能。例如,对于下面这个英文句子:

Thereisabikeinourclassroom.

句子重音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可以有三种:1abike2our3classroom

合理运用在母语学习中已经形成的语音技能,也可以促进英语语音技能训练中的正迁移。例如上句,教师可以先朗读一遍汉语,要学生体会其中的句子重音,之后再朗读英语,就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应英文中重音的把握和理解。

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之后,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专项训练。在课堂上多提供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句意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朗读,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大胆开口实践。在此基础上,多举办一些英语朗读、朗诵、问答、对话等方面的比赛。

总结英语教学中无数成功的实例,我们发现,一旦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英语语音语调与语言内容之间密切的联系,他们就会乐于开口读英语、开口说英语,愿意积极参与教师为他们提供的多样化的语言实践练习,乐于通过英语语音技巧的合理运用,更形象地表现出他们对英语文字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和情感变化的理解。也只有这样,学生对英语文字的掌握才能更加高效、更加巩固、更加灵活。实践证明,在中小学英语教育阶段,这样的语言学习,可以将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解决英语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的重要举措。

本文作者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个大学数学教授不会解不出高考数学试题,而一个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却可能对一些高考语文试题感到束手无策。这一奇特现象。便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既成事实的语文应试教学所造成的尴尬后果。

历年参加语文高考阅卷的人员中,大学教师居多。这些人中有专家、教授,也不乏才华横溢者,然而面对试卷,他们却常感一时无从答题,即使有人最终能做出答案,也须花出比高考规定多得多的时间,答题的速度远不能和高考考生相比。那么我们的考生水平真的比大学教师强得多?事实并非如此,只能说考生的应试能力(即解题技巧、答题速度)确实达到一定水平,而真正的语文能力却未必真正达到相应的水平。这从能够反映语文能力的作文和现代文阅读中可以看出。就高考作文来看:作文内容不充实、词语贫乏、句子不通顺、不连贯的现象比较严重。语文应试教学的不良后果已敲响了长鸣的警钟,逼使我们进行反思并寻求科学的出路。

一、扭曲的应试、变形的课堂

各级考试已不只是考察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的一种形式,而且早已成为考评教师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考试后的成绩排队,不仅显示了各个学生的成绩优劣,同时也“排”出了任课老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校方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排名次情况来发放教师的奖金数额,甚至作为评聘职称的标准,这些早已成为“公认”的评价标准。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更形成了从学生、家庭、学校及社会只重分数不管其余的不争事实。在考试的层层压力下,教师的心弦越绷越紧,课堂教学处在应试阴影中。教师钻研教材实则成了钻研教参,为提高对试题的命中率,教参成了教师须臾不敢脱离的护身符,对于教参中的重点、要点无一遗漏地“宣读”给学生听,整篇课文的教学,所有主要东西还是由教师自己讲、学生记。对教学的研究变为对各级各类试题的研究。尤其是随着高考语文命题的标准化,各级语文命题也随之标准化。“标准化”课堂教学就应运而生了。本应生动活泼,甚至还要最丰富的情感参与的语文教学,变成了犹如工厂生产线似的标准化操作,其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凡此种种应试教学的现状都严重危害着正常的语文教学,如朗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被取消,讨论课变成了简单化的“满堂问”,标准化试题取代了应有的读写训练,教师常常只满足于在这种训练中画上几个简单的符号……如此这般,在应试能力、解题技巧提高的背后就是语文智能的退化和停滞。“长期的应试教育不但把孩子毁了,也把老师毁了,老师的退化不亚于孩子,而且比孩子更可怕。当一个教师退化为一部古板的机器时,他怎么能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和知识的穿透力去影响学生。”[1]

1990年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里已经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本来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知识是研究语言文学及其运用方式与方法的各种理论知识。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和发展语文能力确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毕竟不是我们语文的教学目的,而只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手段,因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听说读写实际”,必须“着重于运用”,也就是说语文知识对语文能力培养的指导作用,必须依赖于言语实践。正如一个乒乓球运动员,他所掌握的运动学理论知识及对各种打法的研究对其训练确有指导作用,而要取得冠军,却要靠长期坚持不懈的打球实践。同样,单纯地学习语文知识或以语文知识的研究来取代语文能力的训练是绝对行不通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大纲》指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教学生一定数量的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但这种学习,其目的是要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领悟或改造仿作,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词语词汇,从而逐渐掌握优美地表情达意的熟练技能”[2]再者,语文知识也要和课文结合起来教学,课文是章法、写法分析的基础,离开具体的语言材料去学习章法、写法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空洞的。总之,教学生学好课文同样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一种理解,以为掌握了语文知识、学好了课文就具有了语文能力,因而我们的各级语文测试,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测试的目标,甚至将此与对语文能力的测验平起平坐。

这样,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就变的模糊不清了。教师为教知识而教,语文知识越来越多地进入语文课堂,知识也越来越系统。课文则被肢解成了一堆语文知识材料,用大量的时间去分析这些材料中的相关的语文知识,对每篇课文进行全面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剖析,目的是让学生听懂、记牢,有的还将语文材料直接演绎成一些语文知识性的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以巩固记忆效果,以为这样就是做到了讲练结合。但究其实,却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更没有了语感的训练。其结果就是学生平时只满足于你讲我听,你讲我记,只是到了复习迎考时才辛辛苦苦地去死记硬背一些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不少学生在学完、考完之后,居然连课文都未完整地看过一遍!那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未能从学过的课文中获得至关重要的语感体验,而且连学来的一些课文知识和语言知识也很快遗忘了。

二、着眼于阅读、复归于言语

国家教委决定,从1995年起,我国将全面实行“新高考制”。语文学科高考新特点是: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和素质的提高,考试材料不直接从教材中选取。这无疑将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一个新的契机,使我们叫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改革真正有了走向科学化的可能。也使我们语文教师彻底抛弃应试教学的沉重枷锁、从应试教学模式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探索符合语文学习科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有了可能。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祖国母语,通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来灵活自如地运用汉语,使之成为人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摒弃语文教学的应试理念,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推到首要的地位。以笔者之见,中学语文的听说读写教学,有两个途径是不可逾越的:一是阅读,二是言语的科学分析。

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基本方法。有识之士大抵赞同这样的看法:培养语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应试教学的结果培养不了学生语感,反倒破坏了学生的语感。而阅读正是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阅读不同于朗读,虽有专家认为朗读法是语文科的第一教学法,笔者对此不敢苟同。阅读可分为默读和朗读。默读的过程有思维的参考,伴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过程由于声音的干扰,不利于思索,但容易激感,有助于对课文情境的体验。二者都可促进语感,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教学中应改变对课文重思想分析和语法分析的习惯作法,要求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默读和朗读上,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有意识地扩大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感就能得到明显加强,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根据笔者自身学习语文的体会和长期对学生的观察,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有些学生喜爱阅读,其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水平高于其他学生。作家的语言运用能力无疑是极高的,虽然他们的学历有高有低,但毫无例外的是,没有哪个作家不是声称他们从小就酷爱阅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即此理。中学语文教学把阅读放在首位,教师的工作重在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是语文教学走出误区的法门之一。

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把语言和言语区分了开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个人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而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具有个体性的特点。[3]简单地说,语言的基本构成是词汇和语法等,表现为一个民族语言的基本材料和运用规则;言语则是个体对前者的运用过程及其结果。语言带有相对抽象的理论色彩,而言语则是生动活泼的,与每一个个体心理特点相联系的听说读写行为及其结果(如文章、作品)。因此,现行的语文应试教学,实际上是把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等这些主要属于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当作了中学生的学习重点,或是把生动个体的言语活动及其成果(如课文)分解成毫无生气的语言材料和抽象理念(如中心思想等),这对于中学生学习语文而言,无疑是痛苦而事倍功半的。中学生的任务应该是通过学习言语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即是学习课文,学会听说读写,而非学习语文理论。当然在学习言语过程中要通过语法、词汇这些语言规则和材料来进行,但孰主孰次应是一目了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言语分析,即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句子的言语语意,了解课文、句子的表意方法。了解它的言语交际功能及特点,以至于掌握文章的作法,而不要再在思想内容和语言符号上打转,不要以解题的技巧训练来代替语感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言语分析应成为语文教学走出迷途的又一块试验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应试教学造成的语文教育的停滞不前,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但只要广大教育者能逐渐认识到其严重弊端,并敢于抛下包袱参与改革与实验,语文教学的正确路径又是能找到的。

注释:

[1]康健、段跃《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中国青年》1994.4)

第7篇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目前西方流行的学习理论。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对建构主义作了比较充分的介绍,它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发现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来源: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主要地来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当然,后人在此基础上又作了一些发展。

2.哲学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认为: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物质世界的发展总是有条件的;3)物质运动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哲学思想。

二、关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一、核心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意义:通过促进师生关系及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来改进课堂教学的结构,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体验、探究能力的主动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三、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能否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答案是肯定的!

1.任何学科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建构和完善过程,本学科也不例外。

2.小学英语教材的难度不是构成对学生建构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的障碍。

3.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和方法本身需要建构。

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如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

1.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1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建构适宜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词类:1)物质名词;2)行为动词;3)表征描述性形容词;4)方位介词和关系介词;5)代词;

1.2词汇教学的建构任务与程序:

不同学龄段的英语词汇教学的任务与程序是不一样的。

1)建立感观信息与语音信息之间的联系(实现音与义的结合);2)建立感观信息、语音信息与单词字母构成之间的联系(实现音、义与形的结合);3)建构的方法:信息输入;直观演示;情境教学;信息输出

2.1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建构

1)建构词形: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根据字母读音规则,实现词汇认读的正迁移,形成自主认读生词的能力。

2)建构词义:激发、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在话语语境中推测、判断生词词义的能力。

2.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一、借助演示手段,通过观察,对被观察的对象进行比较,产生新的语言知识结构。

二、在话语交际实践中体会、感悟语言结构知识。

三、在语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建构和认知新的语言现象,了解新的语法规则。

3.在对话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供学生话语表达话题,引导学生建构话语表达的内容。

二、通过提供话语背景支持,开启话语交际的话论,弥补教材会话语料的不足。

4.在语篇教学中的运用

一、建构语篇内容的轮廓,让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语篇的学习状态。成功与否,重在导入。

二、建构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意识。

三、建构语篇学习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四、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只是众多教学思想中的一个流派。不能因为它有意义而排斥其他流派有益的教学思想。

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作用是大的,但是也不是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必须通过建构这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