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影音乐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20 16:50:26

序论:在您撰写电影音乐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影音乐论文

第1篇

电影音乐与普通音乐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影音乐要与电影画面相互配合,二者要处于一个节拍,电影音乐主要是为电影服务的,要烘托主人物的形象及电影故事中的情绪气氛,还要符合时代特征。电影画面同音乐一同展现给观众的同时音乐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其既有音乐的听觉效果,同时又具备了增强电影艺术性的功能,所以说,电影音乐是相对独立于音乐和电影之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又兼具了音乐与电影的特性,处理好电影音乐这个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提供给观众更具美感以及观赏价值的作品。

二、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

(一)电影与民族音乐的融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所以说我国的民族音乐不仅多而且各具特色,我国民族音乐经过历史的洗礼更具特色,留下了其中的精华,更有与外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使其不断与外国文化相融合,吸收并改进了原有的不合理的元素,可以说现在的民族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音乐,取材于人民群众,又包含了西方的民族风情,它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物,有戏曲、民歌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视听,既保证了画面的美感,但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听觉强度,从而使电影的音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影片的整体效果。电影音乐源于传统的民间音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传统音乐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具有民族风情的音乐为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电影中每一个经典素材的塑造,都取决于音乐效果,电影和音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民族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体现

电影中的民族元素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这里我们只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1、戏曲

戏曲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传统艺术中独具代表性。北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对我国歌剧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更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新型电影与传统戏曲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更易于吸引观众的眼球。像是影片《霸王别姬》,其中的戏曲音乐的运用就恰到好处,京剧旋律的运转昭示了剧中人物的命运轨迹,与其紧密相连,将剧中人物一生的转变更戏剧化,对比影片的整体氛围,这部电影是在电影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很好用。

2、民族歌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有其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民歌作为一种最易于表达情感的形式,自热而然的就踏上了历史舞台,民歌流露出的是浓浓的地方色彩,而将我国的民族音乐简要的分为两部分即南北两大块,北方的人兼具热情、豪放,所以民族音乐也以阳刚之气为主,南方人与北方人不同,南方人婉约细腻,所以南方音乐以阴柔为主,在电影的拍摄制作中,选取一定的民间音乐,可以更好的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使影片更具真实性及感染性。《嘎达梅林》中同样也采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真实的再现了蒙古人豪放洒脱的不羁的生活方式,其运用的长短调,使整个电影有张有弛,收放自如。

3、民族乐器

大家都知道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乐器是音乐的灵魂,没有乐器不成音乐,而民族乐器的大量使用使得电影更具特色,更具吸引力。影片《卧虎藏龙》中将西方音乐与传统的音乐结合在一起,既能领略到西方乐器的磅礴气势,又能感受到民族特色的清新之气,兼具东西方特色的影片赢得了高票房。还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是电影《十面埋伏》,他们用琵琶做主要工具,琵琶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其音色和音质是不可否认的。琵琶曲的出现迎来了影片的开幕,伴随着琵琶曲的节奏影片的剧情一步步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本片中琵琶曲的运用很好的表达了影片的寓意。

三、结束语

第2篇

《兔侠传奇》邀请了香港金牌制作人金培达为该片配乐,大陆的听众最熟悉他的作品可能是成龙和刘媛媛演唱的《国家》,但其实他对电影音乐的贡献更是惊人: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原创音乐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等电影音乐的奖项拿到手软。金培达在看了两分钟《兔侠传奇》的片花后,就欣然答应为该片配乐,这也是他作曲生涯中第一次为动画大片配乐,因为兔爷是一个北方、有京味的人物形象,所以在整部影片的配乐中一定要融进京味儿的精神。但这又是一部面向国际的动画片,不能简单地呈现民族音乐。所以“国际流行趋势中融入民族风”成了《兔侠传奇》音乐最重要的创作特征,金培达的作品一向给人大气、张扬的感觉,这次除了保留了这样的风格外,他融入了民族音乐的细腻,让影片音乐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把画面欲表达但在剧本上没有写出来的“弦外之音”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赋予电影音乐更重要的作用。

电影音乐具有的良好的艺术表现特殊性,它与其它音乐艺术有着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有其个性。所谓共性是指,它们都是人类的审美对象,都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和形象体现,都能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美丑属性的审美意识(感情、趣味、理想、观点等),都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审美表现手段、技巧,构筑能够激起欣赏者美感的形象形式,能给欣赏者审美的感染和陶冶,有能满足欣赏者审美要求的审美价值;个性显现是指它的特殊本质,即凭借的特别物质媒介以及表现手段,诉诸欣赏者特殊的审美感受及效应。《兔侠传奇》音乐的成功不仅仅是国际流行趋势与中国民族风格的融合,否则听众很难激起或开心搞笑、或悲愤深厚的情感。正是由于在音乐的运用上该片在遵守音乐的一般审美大众共性的前提下,也竭力用其个性激发受众情感。音乐存留了民族风格的配器手段并使之突破,这正是音乐核心美学价值及技术表现手段的深刻显现。从创作方法和技术层面中进行细致研究,以总结创作特色,揭示其创作奥秘。金培达在《兔侠传奇》音乐创作中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处理音乐素材,却演绎颇多的精彩音乐,从中体现了强大的创造力。

具体表现在:第一,变化配器手法使主题音乐再现。如:影片开场之时,主题音乐渲染了宏大的时空感;当兔侠以不同心情、不同情景出现时,主题音乐旋律以不同的配器手法再现,衬托了不同的情绪氛围。很显然,多次主题音乐的出现所采用的配器手法和乐器尽管不一致,但营造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强烈的人性情怀与人文意境。第二,音乐语言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影视艺术是一门以视听为基础的综合艺术,两者必须高度统合,音乐与视觉务必同时服务剧情。画面造型以直观的形式塑造人物性格,同样,音乐的闪现也是人物形象性格的指代与隐喻。如:牡丹的主题形象音乐:使用弦乐和吹管类乐器演奏优美、流畅的旋律性乐段配合牡丹温柔又坚强的个性。兔侠的主题形象音乐:弹拨乐与木管的结合,配合其滑稽而憨厚的人物形象。熊天霸的主题形象音乐:铜管与众多弦乐、打击乐的组合,表现阴险狠毒的人物形象。两个强盗的主题形象音乐:弦乐拨奏与大管的结合,表现愚蠢、幽默的气氛。第三,乐器特殊奏法和音效相结合,不但渲染气氛,同时也是提升影片意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在影片中,定音鼓滚奏、弦乐的颤音奏法明显营造着紧张气氛,同时叠加了音效在内的声音,使《兔侠传奇》在声音上从传统音乐,到现代管弦,再到特殊音效融为一体,使影片意境上突出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与民族侠义精神及文人崇高信仰以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发挥的淋漓尽致,成为华夏民族对天地,对人生,对社会的一项价值观察与评判,更是其心境与灵魂的艺术折射。《兔侠传奇》运用了大量的民族吹管类乐器,使用了隐喻和象征的喻情手法,折射着人格的美好或道德的寄托,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审美追求。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意境自然是一种正义、豪情、仁义礼智信的深远境界,弹拨乐与木管的结合所强调的更是一种无限和深微的境界。《兔侠传奇》音乐处理方式,都是华夏民族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人格魅力,而苦心创造的艺术积累和艺术创造。

二、《兔侠传奇Ⅰ》音乐的审美意境

意境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具有特色的审美概念,《兔侠传奇》音乐创作的意境之美的追求也是对音乐的一种富有创新性的继承与延续。大量音效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人景相融。同时,通过环境营造,也蕴含了人物性格特征,象征人物的命运,构造了悠远而深长的意境。

1.审美的倾向

当代影视中存在一种追求形式美感而与时代文化疏离的审美倾向。《兔侠传奇》在影片的听觉美感及视觉层面的形式美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观众在享受这听觉盛宴之后,还有回味的意蕴。影片中有音乐、造型、画面、色彩等多方位的美感,但这种美感不仅仅流于形式,且能将观众带入到更高一层的审美境界,形式兼具内涵。《兔侠传奇》不仅对故事、对人生、对人性的表现及揭示,其意境的营造也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及审美共鸣,其审美意境的营造也超越了观感的层面,这是音乐与画面协同作用的结果。《兔侠传奇》中表现出了对意境的追求,虽对意境的表现层次各不相同,但存在一个共同点,便是影视作品中承载了人性复杂性的表现,和在某种程度上人性及社会现实存在的矛盾之处。

2.意境的产生

《兔侠传奇》审美意境的创造来源于一些审美特质的趋同,虽意境具有民族性的审美范畴。该片的审美理想就是尊崇的形与态的合一,视与听的交融。《兔侠传奇》音乐的审美意境,就是以优美的艺术形态完美、和谐的显现。事实上,《兔侠传奇》音乐具有柔悠远的审美意境,同时兼具阳刚之美的审美意境。所以,片中音乐从古典艺术形态的意境中发掘艺术之美,以实现打动观众的内心深处,从而将其带入一种可以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审美情绪之中,进而创造多层次审美格调。在该片视听艺术创作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审美特质都在影视艺术中得以表现。《兔侠传奇》音乐将视野延展到广阔的社会现实中,超脱了天地中亲情、友情与爱情的狭小局限,展示着一种和谐、宁静而优美的审美意境。影片表现了人性温暖而优美的一面,以温情故事的演绎营造一种和谐优美的艺术意境,使得艺术的审美表现空间无限放大。《兔侠传奇》随着音乐推进剧情的发展,审美深度也向着纵远行进,并极力推进现代人性批判的深度使得审美情趣得以自然产生。音乐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及发行遵从消费市场的需要,其审美产生趋向于温和与和谐,通过营造形式美感,使得艺术审美向着赏心悦目的方向发展,也实现了真正审美情趣的理想追求。

三、结语

第3篇

1.电影音乐的特点

电影是音乐与画面的统一,是视觉和听觉的统一,而电影音乐则是为电影的艺术表现服务的,是依附于电影本身的,而不同于单纯的音乐形式。在电影中,声音无法与画面剥离,音乐因其融入画面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自身的特性也已“不再是原来含义上的那种一般的‘音乐’,确切地说,已不复是其本来的自身了。”[7]由此可见,电影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与一般音乐的主要区别在于电影音乐更是一个探求和创新或者再创作的过程,并且视听统一,与电影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简言之,笔者认为电影音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电影音乐的选取或者创作具有限定性特征。电影剧本是基础,电影音乐则反映电影的内容,以符合电影拍摄为需要,并且遵循电影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电影音乐的内容、语言类型、长度、结构和表达方式等都是由电影的需求来决定。电影的画面是一种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音乐的选取或者创作需要与电影中的剧情、人物形象、情节氛围、时代特点以及电影节奏感相匹配以达到影音统一,并能带给观众视听的美感。一首单纯的音乐作品是音乐制作人个人感情的表现,电影音乐不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流露,离开电影本身,电影音乐的特点就无从谈起,电影音乐也就毫无意义。电影音乐的创作需要根据电影情节的发展以及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不能像纯音乐那样来随意抒发个人的情感。其次,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具有不连续性特征。电影主要包括画面和声音,画面持续贯穿于整个电影之中,没有画面不能称其为电影。电影声音则不同于此,通常,声音在电影里并不是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持续,作为电影声音之一的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表现明显地具有间断性质。一首单纯的音乐作品通常在时间上必须是连续的,而电影音乐正好和纯音乐相反。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出现与否是由具有跳跃性特征的画面的内容来决定的。电影音乐的选取和创作必须随着不断变化内容的电影画面而变化,曲式变化亦十分丰富,音乐在电影当中可以是完整的段落,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小节,甚至可以只是几个简单的音符或者一个和弦。再次,电影音乐的传播方式具有中介性特征。电影画面是流动的跳跃的,但是是无声的。而电影音乐则是有声的,当然这种有声性必须通过中介来表达,电影音乐表达的中介主要是放映和录音等技术。电影音乐与现场演奏音乐有很大不同,林丽认为电影音乐在录音时,可以根据需要强调某一种乐器,使本来音量很弱的乐器变得很响,就像电影摄影的特写镜头一样。[8]总而言之,电影音乐可以根据电影需要而采用特殊的中介技术得到生动的音乐效果。

2.电影音乐的功能

电影音乐围绕电影主题展开,为电影本身服务。无声电影最终还是走向有声电影,可见,电影少不了音乐,电影音乐在电影表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认为电影音乐功能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电影音乐具有描绘功能。这种描绘功能经常被称之为解释性音乐或者说明性音乐。即以音乐的表现形式来描绘电影画面的内容。例如,配以紧凑的器乐声音来描述电影画面中的紧张恐惧感,或者配以轻松舒缓的音乐来表现画面中人物的闲适的内心世界。另外,电影画面的艺术表现能力有限,并且一部电影的表现时间有限,不可能把电影场景、情景等的细节都逐一表现出来。而电影音乐的不连续性恰恰可以对电影画面进行适当描绘,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因为音乐在电影中是不占据时间和空间的。其次,电影音乐具有抒情功能。抒情是电影音乐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电影艺术源自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电影音乐的抒情性是由故事情节和画面所导向的,电影音乐的抒情性和电影剧情的抒情性并不是单独各自表现出来,而是结合在一起交叉感染电影观众。当电影观众在随着剧情欣赏一部电影的时候,观众总能够很自然地将情节与随时出现的音乐联系在一起,画面引起观众联想,音乐就赋予了其抒情的功能,反过来,音乐的抒情性又增强了电影画面的感染力,更加深刻地阐释了电影的情节。电影的抒情效果正是在情节和电影音乐的结合中体现出来的。电影画面对人物性格、人物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以及表现内心潜台词等方面的刻画难以完整地展示出来,电影音乐恰好就具备了抒情这个功能。电影音乐的表现力正在于可以直接展现出电影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时还善于表现无法用电影语言和音响所表达出来的心境和情感,进而有利于观众获取视觉之外的电影的内涵,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情感,深化对电影人物的认识,进而更好地理解电影所表现的主题。电影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高度概括人物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内心世界,这也体现了电影借助音乐的目的之一,并且抒情式的民族风格的电影音乐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观念惊艳的效果。再次,电影音乐具有渲染功能。电影音乐的渲染功能主要是渲染电影情节气氛的作用。这种背景气氛包括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时代背景以及环境氛围等等。没有音乐,电影就显得毫无生机。电影从一开始就通过音乐来表现剧情,在恰当的时候又以音乐调节剧情,符合剧情的丰富多样的电影音乐又能带给观众以足够的审美联想,以此烘托出电影的生动情节,这就是一部好的电影带给观众的强烈的视听合一、渲染情节的感受。电影音乐能为影片营造符合主题的特定氛围,进而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二、解读琵琶曲在武侠电影中的运用

1.文曲《佳人曲》在电影《十面埋伏》中的运用

琵琶文曲是指以婉转优美、动人抒情为特点,能深刻展现人物内心思想感情,展示人们对美好意境的追求和向往的乐曲,并具有抒情性和写意性的格调特点。例如汉朝李延年《佳人曲》中所描述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琵琶文曲《佳人曲》的音乐格调正与诗歌的意境异曲同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十面埋伏》正是借助武曲《十面埋伏》为名而拍摄的一段扑朔迷离、悬念丛生的武侠故事。电影主题主要突出埋伏二字,巧妙借用了楚汉相争这样一个历史事实来衬托电影中人物和情节上蕴含的重重埋伏。电影《十面埋伏》并没有直接运用武曲《十面埋伏》,而是巧妙借用了历史和文学的形象特征。本片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始料不及。金城武饰演的随风,游戏一场;刘德华饰演的刘铺头,在朝内应;章子怡饰演的小妹,装盲起舞。整一场故事,处处暗藏玄机,幕幕都是转折。一边是官府和“飞刀门”的明争暗斗,一边是三位主人公的爱恨情仇。电影独特的叙事结构又使得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每一次解密的同时往往牵扯出更大的埋伏。虽然观众对于影片中的三角恋情节都已屡见不鲜,但在此剧中却在武侠故事的包装下变得悬念丛生,扑朔迷离,琵琶曲的应用更是为情节的发展锦上添花。伴随着婉转曼妙的琵琶声,一片嬉笑调情拉开了乐坊里的序幕。若有若无的琵琶曲巧妙地渲染了乐坊里纸醉金迷的奢侈糜烂的生活。琵琶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深受大众喜爱,同时它又与古代青楼、乐坊文化紧密联系。白居易笔下的《琵琶行》就讲述了一位青楼歌女琵琶弹唱的高超演技及其凄凉悲惨的身世。影片中用琵琶曲来衬托乐坊的氛围是十分贴切的,形象展现了乐坊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传统武侠电影作品和小说里,对于女性角色的描绘主要表现在对外表仪态的刻画上,而《十面埋伏》的配乐在勾画侠女小妹的形象上显得层次十分丰富。随着情节的发展,金捕头要求小妹表演舞蹈。这段舞蹈的配乐是二胡和琵琶协奏曲,曲子来源于汉代李延年的《佳人曲》。此曲的选择正是与电影音乐的选取或者创作具有限定性特征相契合。《佳人曲》对侠女小妹的外貌仪态到精神内质的刻画相当到位。一方面,《佳人曲》中的佳人和小妹的形象是相互映衬的;另一方面,“独立”状其幽处娴雅之性,更显得侠女小妹的超凡脱俗。随着故事的推动,情节的发展,《佳人曲》在这个电影中起到了重要的叙事作用,它真实地反应了电影的内容,也凸显了电影音乐特定的描绘功能。历史和美学与电影的结合淋漓尽致,琵琶曲在这里显得细腻柔和,温婉的演奏中带有淡淡的哀愁,同时又蕴涵着无尽的韵味,对塑造侠女小妹的形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十面埋伏》中,正是充分发挥了中国民族乐器琵琶细腻动人的特长,使音乐与影片中缥缈神秘而优美缝蜷的气氛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

2.武曲《十面埋伏》在电影《功夫》中的运用

其乐曲具有写实性与叙事性的格调特点。例如《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武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当然,在《十面埋伏》激昂的曲调中,不仅传来了胜利者欢快的号角,也显示出失败者非凡的气概。黒连仲将《十面埋伏》全曲分十三个段落,标题可归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列营”、“吹打”、“点将”、“排阵”和“走队”,这是全曲序引,散拍的节拍特点使此段节奏自由且富于变化,形象地再现了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烈场面。“轮拂”的手法更是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增加了音乐的不稳定性。第一部分着重描写汉军战前准备,展现了将士们威武雄壮的气势,描绘了战场上特有的鼓角音响;第二部分:“埋伏”、“鸡鸣山小战”和“九里山大战”。第二部分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充分展现了楚、汉两军交战的激烈场面;第三部分:“项王败阵”和“乌江自刎”。描写了项王败阵江边自刎的悲壮场面,低沉的曲调与殊死搏斗时的激昂形成鲜明对比。《功夫》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广东,主人公阿星整日梦想成为黑帮人物,但意志不坚、无所作为。只好冒充斧头帮,跑到黑帮无暇顾及的贫民窟———猪笼城寨敲诈点钱财。不料猪笼城寨的老百姓各各身怀绝技,阿星被众人暴打。恰好斧头帮路过,副头领被阿星的假斧头帮信号炮炸伤,阿星把此事嫁祸给猪笼城寨。帮众进入城寨寻事打斗,结果斧头帮被猪笼城寨的三位高手大挫锐气,大失颜面,败阵而退。斧头帮坐不住了,利用阿星开锁的手艺,从“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精神病院)放出了号称当今武林第一高人“火云邪神”,期望能对付猪笼城寨武术高强的房东。阿星在关键时候,叛离斧头帮,帮助包租公、包租婆最终使“火云邪神”降服在阿星之下

第4篇

音乐在诠释情感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或舒缓或充满激情的音乐响起,总会让人产生情感的带入。电影音乐因其题材的特殊性,往往要与电影画面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在全片结束后,电影音乐才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在播放字幕的阶段以完整的形式呈现。因此,如何与画面相配合,就成了电影音乐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大体上来说,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可分为两种方式,即: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首先,电影音乐常常与画面同步,构成两者天衣无缝的配合,从而使观众在试听上形成美的享受。如影片《为奴十二年》中,黑人音乐作为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会出现在影片中。当埃德温•艾普斯种植园中的老黑奴埃布拉姆在摘棉花时倒下后,所罗门和其他两个黑奴将老人家安葬。埃布拉姆是其他黑奴口中的叔叔,他非常照顾那些黑奴小孩儿,如今他们都已成年,成为种植园中的主力。此时画面变化为特写镜头,一个老年黑人妇女的硕大脸庞占据了几乎整个画面,在没有任何背景音乐的情况下,她开始了歌唱,而她歌唱的形式正是黑人的灵歌。她边唱边拍手打着节拍,当她唱到“roll,Jordan,roll”时,其他黑人开始跟着合唱。围绕在老妇人周围的黑人,每个都在拍手,并且摇头晃脑地跟着唱,只有所罗门紧闭着嘴唇。画面中所罗门面容悲戚,但他还是没有开口,而背景中则是其他黑人的合唱。在这哀伤的氛围中,所罗门的情绪无处发泄,他终于跟唱了起来。起初他只是微微张开嘴唱,渐渐地,他高声合唱,而此时音乐中的男声部也加入了所罗门的音色。随着所罗门声音的渐强,他的头也开始随着节奏摆动起来,直至那歌声滑向遥远的天空。此外,电影音乐还可以从反面对画面形成衬托,从而形成音画相反相成的配合方式。此种情况下,音乐所提供的情绪与画面刚好相反。在音乐画面的强烈反差下,观众体验到带有矛盾冲突的情绪氛围,从矛盾中对剧情的理解更加深入,如《辛德勒的名单》。

二、电影配乐接受美学的立体化

电影配乐带给观众的审美享受往往不是单一的和同一层面上的,而是立体的和丰富的。不但存在着视觉审美、情感抒发,以及精神体悟等多层次的体验,不同的配乐形式,也能够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些审美感受也并非单独产生作用的,而体现为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一方面,就主题音乐来说,它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是立体性的,是超越了“纯音乐”的审美体验的。如《加勒比海盗》中,汉斯•季默的配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影片的主题音乐,每次都在主角出场或是影片到来时恰当地响起,有力地烘托了影片的氛围。纵观《加勒比海盗》系列影片,杰克船长无疑是其中铁打的主角,也是对观众产生深深吸引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杰克的出场一定要辅以主题音乐,这样才有男一号的范儿。在《黑珍珠号的诅咒》中,杰克在桅杆上的第一次亮相,就伴随着主题音乐。只不过,这段音乐被精心地改编了,可以说是主题音乐的变奏版,其中加入了一些充满谐趣的滑音,并加入了码头上搬运工人的嘈杂声,以及绵羊的咩咩声,使杰克的出场音乐充满了欢乐。此后,凡是电影中出现浩大的场面,如壮观的海战等场景,主题音乐必定会适时响起。宏大的交响乐与壮观的场景搭配得天衣无缝,使观众沉浸在充满美感的视听享受中。另一方面,除了主题音乐外,场景音乐也是电影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场景音乐的作用不仅能够提供叙事背景、烘托场景氛围,也对影片的主题具有揭示性作用。黑格尔在《美学》中曾反复强调“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怅惘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趣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如《驯龙高手》中,场景音乐的表现就极其出色。不仅有力地烘托出场景氛围,也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审美激情。当希卡普用鳗鱼吓退能喷出毒雾的丑陋双头龙时,他的小把戏使所有小伙伴目瞪口呆。此时,希卡普潇洒地挥挥手,说自己还有事要做,就闪人了。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背景中的鼓声响起。这激动人心的前奏,带给观众欢快的情感氛围。继而弦乐不断上升,使快乐的情绪进一步蔓延开来。希卡普带着他做好的鞍子追着夜煞,而夜煞则开玩笑似的在前边跑。终于将鞍子固定好后,希卡普驾驭者夜煞开始了飞翔。随着希卡普一次次的失败和一次次的尝试,音乐中充满了谐趣的调调。而希卡普也在此期间,发现了众多龙特有的弱点。他就利用这些弱点来对付训练场中的龙,弄得小伙伴都崇拜不已。当希卡普终于实验成功,他和夜煞一起翱翔天际,美妙的天际之境就在希卡普的身边。但夜煞冲得太高,导致希卡普从其背上松脱,好不容易希卡普重新回到了龙背,此时面对的是十分紧急的场面。嶙峋的怪石群峰突起,希卡普也丢掉了他的驾驭指南,凭借感觉来操控夜煞的尾部,不断躲过惊现的场景,人与龙在这一刻融为一体,交响乐在此处也达到了。

三、结语

第5篇

由井上杏美演唱的主题曲《carryingyou》曲调优美婉转并且贯穿了整部影片,它将整部影片的基调定位在了唯美与淡淡的哀婉之中。影片的第一首乐曲《thegirlwhofellfromthesky》就采用了主题音乐元素。这首乐曲一开始采用了8小节的引子,低声部全部休止只通过右手在钢琴的中高声部用琶音手法轻柔的奏出,显出宁静与透彻。作者希望通过这种简单的手法将观众慢慢带进动画世界中。在第5小节时,弦乐组开始轻轻的进入并逐渐加强。9-12小节速度开始加快并由弦乐器代替钢琴奏出高声部旋律,而低声部由音色柔和纯净的长笛以跳音方式奏出欢快调皮的曲调。这4小节的音乐与整首乐曲的曲风不太一致,但在影片中它似乎想表现的是单纯勇敢的巴斯与善良可爱的希达相遇时的一种喜悦、欢乐的心情。但是这种欢乐并没有持续多久,音乐只停留了4小节就转入了这首乐曲的主题部分即影片的主题音乐。这段旋律极其优美动听却又透出难以言说的哀伤,与前4小节形成情感的对比。随着音乐缓缓地进行,观众就如同着魔一样被带进回忆中,加之小提琴天生就具备的淡淡的哀愁的美让这段旋律更加的凄婉动人。这一主题音调在全曲中一共变化重复了6次。第3次在第29小节以上三度模进的手法重复了主旋律,音乐发展至此力度上也由p到f,铜管乐器组的进入将乐曲推向了,让人感受到一种更强大的莫名的忧伤。这一被多次重复的旋律不仅仅是这首乐曲的主旋律也是整部影片的主题。

它是《天空之城》的定调之曲,肩负着固定整部影片音乐风格的重任。乐曲透露出的伤感、哀婉的情感基调与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完美融合。除了《thegirlwhofellfromthesky》包含了主题音乐的还有《月光云海》、合唱《thecollapseoflaputa》,但由于每一首采用的配器手法不同以及每一首乐曲内部存在的一些差别使得每一曲传达给我们的感受和其在影片中的意义也是有区别的。《月光云海》是由主题音乐稍加改动而来,它没有《thegirlwhofellfromthesky》的引子直接切入主题旋律。在配器手法上也没有用弦乐而以音色干净的钢琴奏出。整首乐曲较之片首曲少了一点内心的忧伤却多了一份平静,将这一音乐运用于巴斯与希达到达天空之城看到的景物就更加体现出天空之城的宁静、祥和。巧妙的是它与之后天空之城毁灭时所运用的音乐形成了更加鲜明的对比。影片进行到巴斯与希达为了不让拉普达落入穆斯卡之手而决定一起念出毁灭咒语时,乐曲《thecollapseoflapuda》悄然响起。这首乐曲同样来自于主题旋律但加入了童声合唱。当天空之城崩塌时,童声合唱将因毁灭而透露的心底的悲凉与天空的飘渺表现的丝丝入扣。而采用童声来演绎的另一原因其实是暗含了对未来的天空之城的希望,对未来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相处的期盼。影片中的《失意的巴斯》和《希达的决定》也是旋律优美,流传很广的两首乐曲。《失意的巴斯》这首乐曲在1-10小节中旋律声部音域都在线谱的中低声部,铜管类乐器的使用使巴斯内心的孤独、低沉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到11小节时主旋律转由弦乐器组担任,低声部采用分解和弦式织体,以此渲染忧伤的情绪。从21小节又采用长笛来吹奏主旋律,伴奏织体也由之前的分解和弦改为柱式和弦,但由钢琴以琶音的手法来表现,这样听来就不突兀且十分柔和,与全曲的基调相融合。乐曲每十小节作者就以不同的乐器组来表现,刻画出巴斯虽然情绪失落却有着细腻的变化的小男孩心思。整首乐曲旋律与伴奏织体都极为简单明朗,可巴斯的内心情感却被巧妙的勾勒出来,这一点既是为了表现巴斯单纯的形象又是久石让个人风格的体现。《希达的决定》是一首钢琴小品,前8小节没有伴奏,只有右手在钢琴高音部奏出的零星的几个音,与主题音乐一样宁静中又带着一丝无法释怀的忧伤。它与《月光云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场景音乐分析

在这部影片中除了较多的主题音乐之外还有几处特定的场景音乐。场景音乐的使用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使人物形象丰满了许多。比较重要的有两处场景音乐。其中之一是当巴斯在救下希达的第二天清晨于屋顶吹奏小号所采用的音乐。这一处音乐是为这一画面量身定做的,影片只有在这一处用到了这一音乐。小号吹奏的音乐欢快、积极向上,以此来表现属于孩子的世界的朝气与纯真。另一处是每当飞行石出现时就会想起的音乐,这一音乐主题象征着飞翔。久石让通过采用纯净透亮的音色来象征着飞行石的光芒与神奇力量。影片中有4次运用到了飞行石音乐,其中有3次几乎都是单独奏响的,而在片尾处当天空之城开始崩塌,没有了城的大树飞向更高的天空时,象征着飞翔的音乐在低声部以伴奏的方式轻柔的奏出。以交响乐方式奏出的庄严辉煌的主旋律歌颂着天空之城,以一种凯旋、胜利的姿态将庞大的影片主题升华。为了表现影片不同的情节,丰富不同的人物形象使影片能营造出更真实的效果,作曲家必然要谱写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影片中除了主角巴斯与希达,比较重要的还有追逐财富但心地善良的海盗母亲和她憨厚可爱的儿子,以及贪婪有野心属于反面形象的穆斯卡。我们从音乐中更可以证实这一观点。作曲家赋予海盗的音乐基调是搞笑滑稽又带有可爱的味道的。例如在影片中当海盗与巴斯的师傅相搏斗时音乐并没有给人一种杀气、邪恶的感觉。这似乎与我们一般见到的厮杀的场景不太符合,然而仔细体会并结合影片就不难理解了。

第6篇

(一)电影创作中的流行音乐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以及流行音乐的崛起,在烘托背景的时候流行音乐开始走进电影,并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十分明显的效果。在电影创作中流行音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背景音乐,它渲染气氛的效果独具一格,而且能够更直观地将浓烈的感情抒发出来。并且不失其“流行”本色,观众容易接受,同时也是电影拉近与观众距离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90年代,电影在表达感情方面开始侧重于流行音乐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比较成功的作品如《罗宾汉》中的Everthingldo和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Myheartwillgoon,等等。一路走来,流行音乐逐步确立自身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并形成了自身成熟的固定的类型模式。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是美国轻喜剧影片《修女也疯狂》,这部影片对流行风格配乐的采用颇具创新性。影片将宗教音乐圣歌用流行风格加以改编,并将其作为主体音乐,不断强化。这不但对流行音乐是一种创新,也是电影艺术中并不多见的音乐创新。事实证明,这种探索和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中用流行音乐风格重新编排圣歌I'llfollowhim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这种对传统的大胆改革,以及对宗教思想中的陈旧、压抑人性的部分的不满,又从另一个侧面与“修女也疯狂”这一主题相契合。音乐伴随着随意明快的节奏和教堂音乐的美妙和声,不但听来心情舒畅,一切也使得教堂音乐更加华丽和圣洁。我国电影音乐中对流行音乐风格的采用步伐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有电影《少林寺》中的《牧羊曲》,《红高粱》中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等至今都广为传颂。《牧羊曲》是王立平作词作曲,郑绪岚演唱的一首洋溢着似水柔情的女性之美的流行歌曲。歌曲委婉清澈,清新明丽表达了歌者在牧羊的时候对眼前明媚秀丽的景色的热爱。并且能以自己的歌声大胆地表达这种热爱之情。无可置疑,牧羊曲在塑造牧羊姑娘这一角色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对这位姑娘的父亲却是少林寺中的武僧昙宗。对这样一个人物的激励烘托也更加突出了《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思想主题,那就是对压抑人性的旧礼教的反抗。但更为重要的是这首歌曲烘托了自然风光的秀丽,使人们在欣赏紧张的武打、复仇情节的间歇缓和气氛。

(二)摇滚乐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

西方“摇滚音乐”在20世纪90年生了阵营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影响到它的表现力,尤其是在电影中对于渲染气氛和发泄感情的表现力。相反,摇滚音乐的发展和创新还对电影创作产生了更加积极的效果。激情与震撼力是摇滚乐的最大魅力,当这种风格的音乐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对于制造强烈的画面,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具有其他音乐风格无法比拟的效果。例如美国的灾难片《龙卷风》,这部电影为了突出灾难给世界和人类带来的创伤和冲击以及天崩地裂式的场面,大量采用摇滚音乐强化主体。影片制作中邀请大量知名摇滚乐队,将10多首不同风格的摇滚音乐做了酣畅漓淋演绎与表现,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效果,也更加鲜明地将电影主题强化在观众心中。这些“摇滚音乐”在影片中和电影中的客观事物发出的声音非常相似,这种“源音乐”的形式更加增添了电影的可听性,并且这种音乐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出现的,融合的紧凑、自然。20世纪80年代摇滚音乐风靡我国,广大青年为它激昂的宣泄方式折服。电影也很快找到自身情节与这种音乐分割的契合点,进而出现了像《头发乱了》这种“摇滚MTV”式的经典电影。

(三)另类音乐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另类音乐”最大的作用就是强调主观感觉,在这点上表现的与流行音乐有所不同。个人欲望中的困惑与生活中的绝望成为这种音乐形式服务和表达的主题,其中不乏对现实生活的反抗。摇滚乐的思想性和挑战性在另类音乐身上被保留和继承下来,但它与时代的贴合又比摇滚乐更加紧密。就音乐角度而言,这种创新是成功的,它不但丰富了音乐的形式,而且又为人们感情的宣泄找到了新的途径[4]。这种音乐形式的成功也很快被电影吸纳,成为电影中一种表现形式。英国影片《猜火车》就成功地采用了各种另类音乐,将“朋克”青年的瘾君子生活做了恰如其分的烘托。影片两首曲子风格迥异,将吸毒与戒毒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在音乐的对比中表现出来。另类音乐在我国电影中的应用不是很多,这和另类音乐产生的土壤有很大联系。目前香港电影中有采用另类音乐的先例。例如王家卫的影片《堕落天使》中采用了一种听起来有些怪异的另类音乐,晃动的画面和另类的音乐为导演个人风格的强化起到明显效果。另类音乐在电影抒发感情、营造气氛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值得我国电影人深入挖掘和利用。

二、中国特色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特色音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将戏曲融入电影也是电影音乐多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表现。戏曲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是古老的华夏民族千百年来表达感情、歌颂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艺术性和电影的艺术性有着很大契合之处,例如张艺谋执导的几部电影就成功地运用了戏曲这种抒感的音乐形式。其中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代表之一。影片中的音乐以京胡和女声为主。根据情节的变化和人物遭遇的不同配以不同的音乐,给影片增添了浓厚的民族音乐氛围。例如影片中的四太太颂莲,命运凄苦,遭遇悲惨,赵季平为她设计的音乐也是如泣如诉的女声,而当他得知小雁死去的消息之后影片中顿时响起了撕心裂肺的京胡、音乐凄惨悲凉,让人忍不住落泪。《霸王别姬》是一部纯粹以京剧为题材的电影,这正好契合了电影主题,将电影与音乐的关系拉到最近。剧中主人公程蝶衣和京剧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在一把京胡和一组京剧打击乐器的配合下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其中京胡和打击乐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象,他们之间是对立关系,同时也有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一面。其中每当主人公在生活或者感情上出现变故或变化的时候所配乐器为单纯的京胡旋律,而当程蝶衣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和变化的时候,配之以热烈的京剧打击节奏。而当程蝶衣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则会出现两种形式共鸣的音乐效果。例如当他第一次被母亲带到戏班,师傅因为他是六指而拒绝收他为徒时,他的母亲残酷地切去了他的手指,此时电影中响起了强烈的合奏声音。当程蝶衣和段小楼第一次上演《霸王别姬》的时候,又一次出现了声音强烈,场面宏大的合奏音乐,使观众感觉人在戏里,戏如人生。

第7篇

(一)器乐

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对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的民歌传唱已经不能满足电影的需要。特别是在一些年代戏中,需要一些特别的乐器来烘托气氛。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中,主要包括拉弦类、吹奏类、弹拨类以及打击类等类别。在电影音乐的使用过程中,很多作品都是在原有民歌曲调的基础上经过了作曲家的二度创作。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是《孔雀公主》,创作者采用了奏鸣曲的形式以及演奏原则进行改变,将原有的山歌的简单旋律进行了再度的创作。对电影的主题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呼应。例如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场景下,对民歌旋律的主次进行强调,只选择最贴合电影情境的部分或者强调某种感情的深度、广度。

(二)戏曲

相对于前面两者,戏曲则更加具有综合性。戏曲集合了民歌、舞蹈、器乐等多种形式为一体。戏曲对中国电影的产生以及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其实不难看出,其中戏曲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后期的包括《歌女红牡丹》中穿插的京剧片段更是多达四个,如《裕塘春》《四郎探母》《拿高灯》,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非《霸王别姬》所属了,它十分巧妙的融入戏曲的元素进去,此时的电影承担了载体的作用,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以两个京剧名角的人生为主线,将主人公的爱恨情仇穿去,整部影片都没有离开京剧,有一种戏中戏的感觉。这部影片的民族特色表达的淋漓尽致,为后世的作品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

二、典例综合分析

在张艺谋的《十面埋伏》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可谓体现的淋漓精致。首先,《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这首曲子真实的再现了公元前20年根据楚汉在垓下决战时, 汉军刘邦用十面埋伏阵法大败楚军项羽这一历史史实。全曲气势恢宏。而在后期电影的制作中。导演张艺谋并没有选择我国本土的音乐人,而是邀请到了名震国际的日本作曲家梅茂林。作为一个深受东方文化熏陶的局外人,似乎更能抓住中国文化的精髓,将目光聚焦在中国古典音乐中,忽略近现代民族音乐发展中对古典音乐的改变,回到最纯真最原始的状态。电影中主要使用的琵琶,自隋唐时期传入,就一直在我国的民族乐器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部影片中,琵琶的演奏一直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变换手法以及节奏,音乐与剧情发展配合默契。将琵琶的细腻委婉与铿锵有力表现的游刃有余。在中国电影的民族音乐发展史中,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发现,摒弃了西方乐器混奏的交响乐模式,发现了针对于中国传统乐器特有的演奏方式,有时候仅仅使用一件或者两件民族乐器可能效果更佳,更具有代表性、独特性。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