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2 19:26:06
序论:在您撰写体检护士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护理实践;伦理问题;困惑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134-01
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伦理困惑,它的涉及面很广,可以产生于护患之间、医护之间,以及护士所处的医疗机构之间等。因此,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伦理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护士正确认识常见的伦理问题,在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确保自己的执业安全。1953年国际护士协会制订了《国际护士伦理守则》,1988年我国卫生部也颁布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它们规范了医务人员在实践中的伦理道德行为,是护理实践活动的指南[1]。
1艾滋病(AIDS)的护理伦理问题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AIDS患者以来,这一致命性疾病迅速蔓延,席卷全球。我国于1985年也发现首例AIDS患者。据报道,2003年底,我国累计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4万[2],个别地区甚至呈聚集流行趋势。AIDS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已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更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问题,由于此病具有传染性及不可治愈性,导致人们对AIDS极度恐惧和排斥,使其护理工作产生了特殊的伦理学问题。
AIDS患者不仅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同时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护士应尊重AIDS患者的权利,不得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和护理,要像对待普通患者一样,同时也应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保护自己免受感染的危险。同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把患者的资料泄露出去,也不得与无关人员谈论患者的资料。
在我国,不仅普通人群对AIDS存在“过敏”反应,甚至医生、护士也存在着惧怕和歧视心理,有的医务人员一旦得知患者HIV抗体阳性就拒绝任何治疗,将患者拒之医院门外,这样不仅给患者利益带来损害,也大大增加其他人群受感染的危险。
我国中央政府已制定了《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其中规定了具体防治措施,并提出了“四免一关怀”政策。
2安乐死中涉及的护理伦理法律问题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如何帮助患者坦然、宁静地面对死亡,并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临终前的痛苦,使患者安详、幸福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是护理工作中面临的又一伦理问题。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现代医学赋予安乐死新的含义为:患不治之症的患者,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本人及亲属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停止救治或用人道的人为方式使其无痛苦地快速死亡,如用药物、撤除呼吸机、停止胃管输入食物及其他救治措施。
安乐死的概念最早是由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的,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安乐死逐渐成为热点问题[3]。它不仅涉及到护理实践问题,还涉及到相关法律的规范,所以在护理实践中,对于安乐死应有严格的条件。首先要有符合安乐死的适应证,如患绝症无法治愈及身心均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折磨;其次患者应当是自主地没有任何外界压力下提出明确的死亡请求,同时还应证明患者是清醒的,精神是正常的,并有本人及家属同意签字,最后的条件便是患者已充分享受过临终关怀的服务,但效果不明显,经主管医生的同意,经会诊审核后方可执行。如何正确实施安乐死,减轻患者痛苦,是护理实践中的一个新课题。
3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每7对夫妇约有1对夫妇存在生殖障碍,我国不孕症者占已婚夫妇人数的10%,辅助生殖技术的直接效应就是使不育的夫妇实现妊娠生子的愿望,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但是,也有人认为辅助生殖技术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而持反对意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就像一般双刃刀,在造福千万个家庭的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医院为了增加收入,随意扩大适用指征,导致生殖技术滥用的情况。辅助生殖技术含量高,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问题,必须严格规范。
4人体实验
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类控制和预防疾病、维护和增进健康、拯救和延长生命,是生命科学技术的主体[4]。人体实验是以人体做受试对象,用人为的实验手段有控制的对受试者进行研究和考察的科学实践。从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没有人体实验便没有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医学上的任何一项新成就,其研究实践过程必须要涉及到尸体、活体、个体、群体这一特殊系统。各种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之前,必须在人体进行实验研究,在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今天,这无疑又为护理伦理学提出了一个新的困惑,如何正确依据护理伦理学原则实施临床科学实践,推动护理科研领域的发展,是一个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尖锐问题[5]。人体实验存在医学价值与社会伦理的矛盾,对一种全新物质,以个体为对象进行实验,必须保证其合理性、合法性。必须保证受试者参加实验是自愿的,必须有本人签名和注明知情同意书,保证进入临床试验时,受试者得到最大权益,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6]。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谭翔.2005年国人最关注的十大健康问题[J].家庭医生,2005,1(1):10.
[3]朱红梅.被动安乐死及其伦理问题[J].医学与社会,2006,7(7):19.
[4]邱祥兴.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道德[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6(5):4.
[5]司马荣.临床工作护理伦理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3):15.
1专业认知见习
学生在二年级学完基础课之后,利用暑期1周~2周的时间,由《儿科护理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诊所、综合性医院的儿科病房、儿童医院专科病房,在临床见习中,学生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患儿,在每个患儿身上可能会存在很多不同的问题,通过实地观察和教师讲解,了解临床实践中患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患沟通等内容。通过见习,使学生对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任课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儿科护理的相关产业链条进行参观,访问行业内的相关机构,如儿童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房、婴幼儿早教中心、婴幼儿抚触中心、婴幼儿游泳馆、婴幼儿医药专柜等。
2课程实训实习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相关的实践技能。如儿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小儿体格生长测量技法等内容,具体实践教学内容有:换尿布法和约束法;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法;小儿常用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法;保温箱使用法;小儿沐浴法;蓝光箱使用法;婴儿抚触法等。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以上实践教学技能,建设设施设备齐全的儿科护理综合实训室就显得尤为必要。儿科护理综合实训室应设备精良,环境仿真,为学生提高儿科实践技能提供有力保证。实训室内应设有模拟婴儿病房、母婴同室、婴儿洗浴室等单元,应引进现在医院内重要设备,如婴儿蓝光箱、婴儿保暖箱、新生儿电子秤、普通婴儿护理模型、小儿重症监护模型、高级智能小儿模拟人等,以覆盖儿科护理学所有实践技能基本操作单元。
3校外实习基地见习
在完成《儿科护理学》校内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训教学任务后,学校选择寒暑假期,将学生集中安排至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病房或儿童医院的相关专科病房,进行1个月的由带教老师指导下的见习。儿科见习是对儿科理论学习阶段的知识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儿科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学生熟悉儿科护理理论、进行儿科护理实操前的一次绝佳锻炼机会。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见习,使学生理解儿科护士职责,熟悉儿科工作环境,加深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理解,学习到新的实用操作技能,理解儿科护士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学会护患沟通和交流,培养护士职业道德,学习医护常识。通过科室带教老师的教导,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如特殊的护理人群、特殊的治疗护理原则、特殊的护患关系。通过实习基地见习环节,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熟悉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和实践方法。
4毕业综合实习
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大四将进行毕业综合实习。在综合实习环节,学生将进行转科实习。儿科护理教师可结合临床带教老师,将实习学生分成3人或4人一组,除了进行顶岗实习以外,还要求学生针对儿科专科病房患儿的特点、病患类型,设置营养紊乱性疾病患儿护理、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结缔组织疾病患儿护理、感染性疾病患儿护理、内分泌及遗传性疾病患儿护理等若干专题,让每组学生带着专题进行访谈、调研、观察,结合医嘱和病例,进行分析,编写相关专题的护理报告。使学生熟悉各类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提高临床对儿科专科疾病护理观察及思维能力,从而为培养儿科专科护理人才打下基础。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1有利于弥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践的不足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更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情景。以往理论实践教学分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理论时感觉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临床实习时理论都忘得差不多了,很难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理论学习之前和讲的过程中穿插见习,讲完所有理论后再实习,可以使学生及早接触实践,能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不能解决的还可以自己查找资料或找老师请教,使学习变成主动,大大提高枯燥的专科理论的学习效率;另外,通过临床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具有在医疗机构这个小型社会中学会与人沟通及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是老师在课堂上所不能传授的。
2有利于学生掌握儿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衔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实践所学的基本技能。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这种能力了来自于反复实践。在实验室,学生面对的是模拟人,但在临床儿科的各类临床见习实习中,面对的是真实的患儿,这些患儿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问题,需要实施很多种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学生通过反复的观摩,强化理解了儿科专科护理操作的程序与要点,体会儿科护理临床实践中操作的重难点,能够初步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独立当班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学生形成儿科护理学专科批判性思维方式
随着儿科护理学专科的发展,当代对儿科专科临床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理论素质高、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学历儿科护理专科临床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将成为儿科专科护理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运用护理程序为患儿实施整体化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护理措施,为患儿这一特殊群体实施个性化护理,在不断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通过见习后书写见习报告,实习后书写专题疾病护理报告,积累和分享临床经验,建立自信,培养儿科专科护理认知、自我监控能力和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护理学科价值观,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感性认识。通过该教学模式,学生能直接、真实地与患儿接触,面对患儿的喜怒哀乐能感同身受,容易产生对病人的同情心、义务心、责任心。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对同一个护理操作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再加上大多患儿年龄比较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护士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具备儿科护理学相关学科知识,才能与之有效沟通,完成护理实践或操作。学生在此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激发获取儿科护理学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为患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儿科学科的专科知识的重要性,而且感受儿科护士工作的价值。提高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增强职业自豪感,有利于专业思想的形成,从而大大激发学生主动索取儿科护理学专科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总结
关键词:体检晕针护理对策
一、原因分析
1.精神因素,体检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此类人一般很少去医院打针吃药,适应环境,心里承受力差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或对抽血知识了解甚少,认为抽血后会损害身体。或是少数人是招工体检担心体检不合格进不了厂。
2.机体状态,体质较弱者,营养不良者,空腹饥饿者由于刺激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蠕动加剧,此时处于空腹状态易出现虚脱。
3.穿刺疼痛刺激,多数医院为教学医院,由于实习护士或新上岗护士技术欠娴熟,来回穿刺局部的疼痛增加了紧张的心里,全身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
4.环境因素及其他,气候干燥,闷热诊室空气不流通,声音嘈杂等体检者易发生晕针。还有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够态度生硬,抽血情绪受到影响,对护士失去信心。
二、护理对策
1.进行体检抽血时,必须常规备用抢救物品,如血压计,温开水,葡萄糖粉等。
2.舒适清洁的治疗环境会给体检者一个安全感。采血护士不能因要接待大批量采血者工作量大而对抽血环境的忽视。如抽血台面的清洁,消毒程序的规范,采血用品的质量保证。
3.做好采血前的宣教工作,首先对体检者紧张表情者,了解是否有晕针史。并要了解当日是否空腹及服药,讲解空腹检查的意义。还要告知最好在平静空腹状态下采血,避免在急促上下楼剧烈运动后进行。也可通过一些画报文字挂墙上让病人对采血前的知识有所了解。护士应保持在工作中有个良好的服务态度!
4.协助体检者用舒适及姿势,以利于身体放松。尤其是有晕针晕厥史,体检者应采取平卧位,在采血前,中,后密切观察体检者情况变化。
论文关键词:个人信用征信隐私权立法保护
一、个人信用征信和隐私权保护基础理论
(一)个人信用征信的含义
个人信用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包含四方面的主体:(1)个人信息主体:(2)提供信用信息者;(3)依法设立的信用征信机构:(4)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者。在这四方面主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信用征信机构,方面它从信息提供者处收集个人信用信息,另一方面将整理加工后的个人信用信息以消费者报告的形式出售给信息使用者。
(二)个人信用征信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在个人信用征信的整个过程中,第一步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提供者收集到关于相对人的各种信息,并且根据约定或法定的方式提供给合法的信用征信机构:第二步就是个人信用征信机构通过特定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加工以及筛选,按照信息提供者的要求提供相关的信用评估报告。这上述的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的利益,一个就是个人对其自身信息享有的隐私权、安全权等,一个就是提供者、征信机构以及社会对个人信用的期待的要求,这两方面在实践中难免会引起冲突。
个人信用征信与隐私权的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人信息保密权与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征信机构出售个人信用报告之间的冲突;个人信息支配权与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支配;个人信息知情权与征信机构对信息的内部管理;个人信息更正权与征信机构对信息的采集、加工权;个人信息安全权与征信机构对信息的存储与传播。
(三)在个人信用征信过程中保护公民隐私权的重要意义
在个人信用体系立法中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是信用经济,对市场主体征信并将其信息公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避免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和用户利用便利条件侵犯消费者隐私,成为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但是我们面临的现状是:我国目前在个人信用征信领域对于隐私权保护的立法还很不完善,个人信用系统存在很大风险。从根本上讲,征信立法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信用信息披露公开、透明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因此,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立法中必须注重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二、我国个人信用征信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缺陷
(一)个人信用征信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我国现行法律尚未明确规定隐私权概念,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和基本法的民法未将隐私权规定为独立人格权加以保护,我国刑法中也没有设立侵害隐私权罪的罪名,只是在某些法律条文中包含了保护隐私权的精神,这就很难形成一个健全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这使得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成了无源之水。在个人信用征信方面,只有一些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做了规定。法律上对个人信用征信隐私权的保护是不全面的。在个人信用活动中,隐私权保护也存在许多问题:尽管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实现了全国联网,但只向联网的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还不能向社会其他部门开放。
(二)个人信用征信隐私权保护的缺陷
1.征信立法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全国性的规范信用信息的法律,除《国家保密法》没有法律明确界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哪些征信数据不可以向公众开放,哪些数据可以公开以及公开的程序、对象等。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发生信用信息泄露和滥用的情形,侵犯信用主体的隐私权。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法规是《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和《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管理办法》,一方面立法层次低;另一方面法规只简易的规定了隐私权保护的原则和大体框架,没有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条款,不具有可操作性。此外,现行法规只注重权利被侵犯后的救济问题,却很少关注事先预防,这使得公民的个人隐私权无法得到全面的保护。
2.征信管理机构运作不规范,管理混乱
目前有关个人征信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侧重于对征信机构的管理,对于信用信息提供者、信用信息使用者则规制较少,管理的厚此薄彼为不法利用信用信息造成漏洞。同时全国征信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并不明确,使征信机构管理混乱。人民银行、商务部、工商总局、财政部、海关总署、各地方政府均有对征信方面的管理权,也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系统。但对征信机构经营管理的规定几乎没有,各征信系统和征信服务机构各行其是。
3.欠缺对不良信用信息的科学界定
对不良信用信息的科学合理界定是保护信用主体个人信用隐私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个人信用征信相关法规、部门规章都对不良信用信息规定了强制公开的期限,但是对什么是不良的信用信息却没有做出界定。以《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管理办法》和《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为例,其条文中都没有明确“不良信用信息”定义。《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了不良信用信息的概念,表述为:不良信用信息是指恶意拖欠数额较大款项的信息,具体拖欠数额,由市征信办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并予公布。很显然这个定义是简单而粗放的,并没有对不良信用信息做出科学界定。
三、加强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中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一)加快立法填补法律空白,完善信用隐私保护法律体系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设首先是相关制度的建设。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视野下保护公民信息隐私权,尤其需要填补法律空白形成体系。
首先,在民事基本法律中明确隐私权作为独立人格权的地位。在将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规定,同时还要对信用权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配合个人征信法律体系中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完善:其次,尽快出台对个人信息权利予以保护的专门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个人信用信息的范围和征信机构不得采集的个人信息范围。再次,针对个人信用征信行业专门立法。最后,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对散布于银行、税务、工商等机构数据的公开制定统一的法律,确保征信机构合法、快速获得相关数据。
(二)明确个人征信制度申隐私权的具体保护措施
1.明确征信信息的范围。法律应明确界定征信机构获取个人信用信息的范围,与信用相关的个人信息应当只限于三类:(1)表明被征信主体信用能力的个人身份信息:(2)表明被征信主体履约意愿的信用记录和公共事业缴费记录:(3)影响被征信主体信用评价的处罚记录。另外还应对非征信信息做出禁止性列举。对影响个人信用状况的违法犯罪记录,应设立专门条款对有关机关存储、使用、透露这些信息做出实体和程序上的限制,防止有关机关滥用权力侵犯个人隐私权。
2.严格规范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程序。个人信用服务部门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机构,在法律规范下,通过向合法用户提供个人信用调查报告以获取利润。如果对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程序规范不严,征信机构在利益趋势下很容易侵犯信用主体的隐私权。因此在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中,要严格依法规范征信程序,征信方法要公正、合法,对法定例外的信息进行征集时须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以保护信息主体的隐私权不被非法侵害。
3.依法规范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一方面依法限制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目的:另一方面,规范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信用记录的条件,除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提供信息外,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时应事先征得被征信者的同意。除此之外,还应保证当事人对本人个人信用记录的知情权。
4.明确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和征信相关机构的义务。明确个人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保密权、个人信息利用权、个人信息更正权、个人信息权益救济权等基本权利。同时必须明确征信机构的义务,例如安全保密义务、保证个人信息准确、及时、完整的义务及保证信息主体有知情权和异议权的义务等。
5.完善隐私权的保障救济机制。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应建立对消费者隐私权的多重保障救济机制。首先是要建立内部的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进行内部的监督,制定相关的自律制度、进行必要的行业检查,做到尊重和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目的:其次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针对性的官方信用征信机构监管部门,利用国家的权力对相关的市场进行监督,并JJu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再次赋予相关公民的法律上的救济权利,可是使消费者能够通过法律的形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后就是坚持违法必究的原则,对构成犯罪的要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强征信监管
在法律不健全的背景下,我国的征信监管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没有统一的征信监管机构,监管的具体环节程序混乱、监管粗放,无法对信息主体隐私权进行预防性保护。因而完善我国征信监管制度势在必行:第一,可以提高征信监管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以规范征信机构的设立,监督基础设施是否完备、人员配置是否规范、执业目的是否合理等,通过限制征信机构的硬性条件来强化对隐私权的保护。第二,征信监管机构通过对征信机构的经营流程,特别是评估程序的监管有效杜绝征信机构对被征信主体做出不公正客观的信用评价。第三,加强对信用使用主体的使用目的监管,设立专门投诉部门,做到救济的顺畅。
摘要:为了按地形地貌和不同立地类型合理配置林种,选择相应的适生树种,使之形成有机联系的绿色综合体的防护林体系,本文以三北防护林建设为切入点,通过规划方案、苗木处理、后期管理等环节论证了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引言
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总结推广三北防护林造林的技术经验,提高造林成活率就是当前林业生产中首先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统一规划
1.1制定规划要把握的原则三北防护体系的营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体现科学性、综合性、示范性和实效性。从恢复和发展生态平衡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区的自然优势,建立最佳经济效益的农、林、牧的合理结构,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逐步走向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林业内部要以立地类型划分和适地适树为依据,科学地配置林种,相应地选择适生树种,加强植被建设,建立一个由带片网、乔灌草、防经用,长中短及林工商、土水林、名特优相结合的新型的立体林业格局,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和社会效益大的目的,尽快为黄土高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起到示范指导作用。
1.2如何制定造林规划
1.2.1收集资料收集试验区的地形图(1/10000)和行政图,了解自然状况(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状况(乡、村、人口、劳力、土地、耕地、农机具、牲畜、农作物品种及其产量、人均口粮,收入等)。
1.2.2踏查勾绘利用1/10000地形图进行现场勾绘,凡不同类型植被的、面积大于15亩的区域划为另一小班。
1.2.3小班登记对于所勾绘小班的土壤、植被、坡向、坡度、地形部位进行现场登记,对难利用地估出其所占百分数。
1.2.4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对于每个小班,分别进行各地类统计,统计出各地类(农、林、牧)的面积用比例,根据当地情况估评其合理性。
1.2.5小班设计按适地适树原则设计各林种、树种及其面积,根据土壤、坡度、坡面完整与否设计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及造林方式,造林规格、苗木规格等,并计算出各小班用苗(种)量,用工量等。整地方式有反坡梯田、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沟、大中小坑穴等形式,由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坡度较大,坡面较小,一般都采用水平阶整地,在有些坡度很大,坡面太小(破碎坡)情况下采用鱼鳞坑“品”字形整地,在塬面及沟边中一般采用坑穴整地方式。对于阔叶树种一般采用中坑穴,针叶树种一般为小坑穴,经济林树种采用大坑穴。
1.2.6规划的汇总根据各小班设计,分林种、树种统计其面积,分别统计乔、灌、草的面积,统计农、林、牧的面积,针叶树与阔叶树的面积,总用工量。各树种的用苗(种)量,总用苗(种)量,拟定各年度造林任务。
二、造林技术分析
2.1保持苗根完整和湿润苗根是苗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掘苗时保持苗根完整和湿润,是苗木成活和生长的基础,一般树种须根较多,失水较快,特别是针叶树失水更快。据测定,侧柏苗在日晒3h后,根系含水率降低21.70%,茎杆降低14.10%,叶子降低5.20%。因此,保护根系是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2.1.1认真假植对于所有苗木在造林前都应进行开沟假植,埋好土,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并经常浇水,保持苗根湿润。
2.1.2外调苗木的包扎运输对于外调苗木,为防止路途远失水过多,采取包扎运输,阔叶树要用篷布盖严运输,针叶树要沾浆,包扎。
2.1.3浸泡处理就是将苗木成捆置于水中或其它溶液中,使其充分吸水,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保持本身水分平衡,增加造林成活率。
2.1.4随起随栽随起随栽,可以缩短造林时间,减少阳光直晒,散失水分。
2.2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期春季是多数树种造林的最好季节。但由于气温差异,各树种生物特性的差异,各树种本身所需最适温、湿度的差异,因而各树种在造林时间的早晚程度上也有差异,对于发芽早的树种如落叶松、油松、沙棘、侧柏等树种宜早栽,一般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据调查,3月下旬栽植的油松、侧柏、沙棘等比4月中旬后栽植的成活率分别高出12.80%、21.00%和50.70%,泡桐、河北杨、新疆杨等树种适4月上旬栽植,此时成活率分别为90.40%、92.70%、96.10%。发芽迟的树种如柿树、揪树应迟栽,一般在4月下旬。
2.3把好栽植技术关造林要提高质量,栽植是最重要的环节。栽植时要使苗根舒展,栽端踩实,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防止上紧下松。泡桐栽植要“深坑深栽”。松类栽植时还要注意不能损坏顶芽。
2.3.1掌握好苗龄一般常规造林,大多数树种以2a生苗木为佳。1a生苗木质化不好,抗逆性差,成活低。3a生以上苗损苗多,风化,老化严重,树冠大,苗木摆动多,失水多,易引起生理干旱而死。
2.3.2深栽实砸主要使苗木根系能充分的与土壤接触,利用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油松、侧柏、刺槐等栽植时穴深25cm左右,杨柳类大苗一般深栽50cm左右。据调查,沙棘造林砸实的成活率为46.80%,比未砸实的提高19.10%。据统计,经过现场专门培训的村民由于技术熟练,栽植的油松、侧柏比一般村民栽植的成活率高20%~32%。
2.3.3成丛栽植对于难成活的、幼年怕晒的树种如油松、侧柏、紫穗槐等每穴2~3个成丛栽植,可以相互遮荫,形成适于成活的小气候,增强抗抵力和竞争力,提高成活率。
2.4作好苗木的处理
2.4.1截杆造林对于失水快、萌芽力强的树种如杜梨、刺槐、垂树等进行截杆造林,可以减少蒸腾失水,提高成活率。
2.4.2修剪枝叶对于枝叶茂密,大树冠,已展叶的树种,进行疏枝打梢,可以提高成活率。
2.5插杆(扦插)造林对于一些易发芽的树种如旱柳,垂柳等在水湿地、河边中进行插杆造林,即将高1.50~2m、地径2~5cm的柳杆直接)插入土中,插入深度约50cm。
2.6加强抚育管理加强抚育管理,不仅可以巩固造林成果,而且可以提高林木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据调查,经过松土锄草的3a生刺槐幼树生长量比未经锄草,松土的幼树高生长提高58.50%,胸径提高105.10%。
一、急诊护理查体教学特点
急诊护理由于急诊本身特点。护理工作应急性较强。在临床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计划教学的典型病例忽然出院、转科等原因,使实践临床教学中断。因此,急诊教学中的最大特点是急诊病种繁多、病情变化快、有计划的现场讲课式教学有限,学生仅仅靠现场观看对疾病及危症的理解较难。所以,在急诊临床护理教学把预先式专题讲课、预先式操作手法学习与现场的护理查体相结合。让学生实际体会到急症与危症的症状、体征,从而帮助理解疾病是急诊护理教学的关键。
二、急诊护理查体教学的实施
2.1学习急诊护理查体的内容
在预先专科授课中重点掌握神经系统、胸腹腔体征、心肺听诊、四肢畸形否与肌力。让学生明白护理查体查什么的问题。
在学生人科后除可以利用急诊专题讲课、典型病例、个案分析的形式外。还可以引导护生对已学过的医学护理书本知识进行回顾,运用理论知识在临床中查找对应体征的方法进行讨论,让学生较快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触发了对护理临床查体的好奇心,使之能够主动地去观察病情、察看体征,受到了积极的效果。
2.2学习急诊护理查体的操作手法
即让学生明白护理查体怎么查的问题。启发学生在疾病观察初期运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教会学生查体的手法、听诊的部位、神经系统如何定位等:可以安排学生跟临床一线医师一起进行问诊、查体见习一周,再由代教老师示教对急症、危重病人进行查体。如接诊急腹症病人,老师可以一边询问病情一边示范性作护理查体:接诊气胸或血气胸病人有肺压缩气管患侧移位病人。可让护生进行听诊与触诊。以及实践吸痰前后肺部听诊的变化。可以让学生能实际感触到护理查体的实际意义与护理查体的成就感。
2.3综合分析及判断力的培养
让学生了解到护理查体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护理的具体和仔细的工作性质去发现病情的细微变化以综合判断其治疗效果、护理是否得当、是否有加重和危及生命情况,为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急救提供及时的依据。在学生综合能力及判断能力的培养上。老师可以在几次护理查体实践后,模拟一些常见的急症和急救病人的典型体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判断,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际综合分析与判断力。
三、护理查体在急诊病情观察中的应用体会
急诊护理临床教学是把护理临床上所见到的诸多实际问题。
通过预先的讲解回顾、讨论分析和归纳整理,去印证已学习过的医学护理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的临床护理知识。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而护理查体则是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急诊病人病种繁多、病情多变;在护生进入急诊科时第一个专题讲课就是急症病人的病情观察。让学生明确知道急症或危重病人极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
而每一种病情变化都有或大或小的体征变化是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观察到的。在急诊病人中急诊科护士观察病情的有力手段之一就是护理查体。急诊护士可以通过护理查体了解病情的发展和细微变化,为病情的进一步诊断、治疗、抢救提供及时的依据。而查体检出了病理体征,如何将这些查体结果汇集起来,利用理论与临床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然后做出判断。这是对护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的训炼,使护生的急诊观察力、判断力、病情分析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满意率大于96%。
[参考文献]
[1]尹锐。皮肤科见习课的带教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5):332.
[2]吴素清。个性化l晦床带教模式创新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39(2):124—125.
1.1构建迭代优化的教学模式
(1)更新教育理念,采用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教育模式。
参考当前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按照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流程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运行的完整生命周期作为实践教育的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结合该教学模式和原有政产学研合作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和素质,探索出适合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新方法。
(2)紧跟行业动态,持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教育体系。
学院持续不断地将最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每年都会根据当前热点技术调整教学计划,甚至设立新的专业方向,使得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热门技术,从而在实习、就业中保持竞争优势。例如,为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潮流,学院设立了移动互联网和游戏开发技术方向;近期为了将云计算、大数据等热门技术引入课堂,学院正在筹划设立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方向。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
学院结合多方需求,将更多的企业力量引入到教学体系中,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课后实验、项目实训、科研创新、实习创业等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为了增强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院教师团队密切研究跟踪大型软件企业的发展方向,找到教学内容与企业发展方向的契合点,同时结合企业在用人方面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形成互惠共赢的局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4)提高教师素质,形成具有“双师型”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学院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多年学术研究的经历使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工程实践能力比较欠缺。通过加强与社会及企业的合作,我们将更多的实际开发项目引入到实验室,同时也将部分教师安排到知名企业中进行交流,在实际项目中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逐步形成了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应用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从而使得培养的学生具有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迭代优化,课程体系得到及时更新,教师项目经验得以不断增强,企业参与教学获得持续动力。教学内容变得全面而立体,理论与实践并重,动手与互动并行,形成了互动式立体化软件工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课后实验、项目实训、科研创新和实习创业5个重要教学环节中均以学院专职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双方共同参与的形式进行。大量的互动交流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已具备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互动式立体化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1.2主要创新点
1)基于迭代的方法对教学体系的主要环节进行持续优化,形成了软件工程教学的新模式。
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人才需求,我们对教育模式、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按照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进行循环迭代,持续不断地改进每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结合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经验和原有资源优势,最终提出了面向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互动式立体化教学模式。
2)基于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动态,及时融入前沿知识,形成立体化课程体系。
我们紧跟国内外技术前沿,动态调整专业方向,淘汰落后方向,设立新兴方向,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按照自顶向下的方式对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和优化。将每个方向的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提高课3个层次,分别注重拓宽基础知识领域、强化专业应用技能和普及前沿技术热点,形成分层次立体化的知识体系结构。
3)基于学校教育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克服校企合作困境,建立三方互动的教学机制。
我们结合知名企业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教学的热情。我们对课堂教学、课后实验、项目实训、科研创新、实习创业等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安排学院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前者注重理论授课和过程管理,后者注重实践指导和经验分享,以此建立学院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三方互动的教学机制。
4)基于校企双向互动机制
提高学院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并重,弥补课堂教学的短板。我们通过产学研平台的建设加强学院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互动交流,鼓励教师经常参加知名企业组织的技术研讨会,直接参与企业人才培训和工程项目开发,将更多的实际项目引入到学校实验室,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开发任务;增加学院教师的实际项目经验,增强他们的“双师型”素质,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互动式立体化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互动式立体化软件工程教学模式在新专业方向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以下将以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的设立和教学实践为例介绍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2.1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的设立
近年来,数字娱乐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并成为目前市场投资和开发的热点方向。大量游戏和移动互联网公司的高速成长预示着市场对本方向人才的巨大需求。为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了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与微软、巨人网络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移动互联网应用研究中心,进行合作教学和实训、实习指导。在软件工程培养体系下,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通过课堂教学、项目实训和公司实习等方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技术优势,重点研究方向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游戏开发、数字娱乐、人机交互等。教学注重课堂、实验室与产业界的无缝结合,注重强化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沟通与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使之逐步具备国际化视野。本方向围绕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游戏策划与开发、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等领域开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授课以开发技术为主,交互设计为辅,面向当前信息技术产业的热门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为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和游戏公司培养高水平的骨干人才。
2.2教学与实验环境建设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对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分配了专门的实验室和实训室,配备了数十台苹果一体机和图形工作站。实验室拥有可靠的Internet网络环境资源和丰富的电子资源,浙江大学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库,如ACM、IEEE、Springer、Elsevier、万方、维普、中国专利库、美国专利库、欧洲专利库等,为学生进行文献搜集、国内外研究进展跟踪等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引入知名合作企业,学院先后成立了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微软移动互联网应用研究中心、巨人技术中心等联合实验室,并获得了合作企业的手机、图形工作站等硬件支持及Windows正版软件、游戏引擎等软件支持。实验室建设旨在基于与知名企业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验设备可熟悉Mac、Linux、Windows、iOS、Android等开发环境的建立和使用,使自身的开发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
2.3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紧跟当前技术动态,学院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每年都会跟合作企业商讨调整,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领先。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包括英语、自然辩证法等公共课,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基础专业课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游戏开发等特色专业课。每门专业课的授课均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过程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这里以游戏开发关键技术课程为例展示授课内容。
2.4校企合作的推动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广大工科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这种培养方式也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然而,由于现行学校机制、教师观念、资金问题以及企业不愿意投入太多等原因导致目前校企合作教学面临困境。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经过多年探索,找到了一条产学研合作进行互动教学的道路,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从上一节中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主要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就可以证明。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原因包含两个方面:
(1)研究知名企业发展战略,将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发展推广方向相结合。
知名企业是行业技术的引领者,一些前沿、高端技术往往由这些企业提出,他们有推广自身新技术的需求,而高校是推广新技术的最佳场所,及时与这些企业取得联系就很容易将企业工程师请入课堂。例如,在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的教学中,微软不但提供了设备支持,还派出了数名资深工程师进行现场授课。
(2)了解中小企业的技术要求,将学生的实习就业与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
中小企业是行业技术的追随者,他们不愿意也没精力去主动推动一些新技术的普及,但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而高校是最大的人才聚集地,从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角度出发也很容易建立合作培养学生的关系。例如,在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的教学中,杭州无端科技、上海毅睿网络等公司通过设立实训项目的形式对教学进行了支持。
3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1)招生数量逐年增加。
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研究生招生数量近年来持续增加:第一年为33人,第二年为84人,第三年为91人。这说明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产生了持续的吸引力,相信该模式对其他院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也将产生良好的借鉴意义。
2)课堂教学成果更加丰富。
将知名企业引入到学院教学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企业工程师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学生也做出了更多有创意、有技术含量的作品。例如,学生学习WindowsPhone应用开发技术课程,完成数十款App的开发,并成功到了应用商店;游戏开发关键技术课程学生也分组完成了十余款跨平台游戏作品,并到了多个应用商店。
3)科研创新成果突出。
经过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联合授课,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了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一些合作企业会将合适的项目放到实验室由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开发,这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形成良性循环。近年来,以学生为主力开发完成的项目包括:宁波团市委“最青春”、仁通科技牛扣网及客户端、兰州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手机客户端、宁波海关移动办公、机器零件互动展示等。
4)科技竞赛成绩显著。
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程序设计竞赛,使学生既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创意设计能力,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例如,软件学院有多支队伍报名参加一年一度的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每年都有队伍晋级中国赛区半决赛,并多次获得了中国赛区三等奖等奖项。5)实习就业效果良好。学院通过互动式立体化软件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学生的实习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2—2014年,学生实习率每年都达100%,进入一流IT企业实习的比例保持在7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达100%,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和重点企业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6)地方人才教育和产业水平得以提升。
该专业方向有多门专业课程入选宁波市智慧产业人才基地核心引导课程和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网络视频公开课,每年考核结果均为良好以上。学院教师还面向宁波其他高校和企业举办了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等专题培训,提升了宁波人才教育和产业水平。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