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多功能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2-06-18 11:37:40

序论:在您撰写多功能建筑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多功能建筑论文

第1篇

数字信息时代的建筑设计以BIM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特征,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数字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起虚拟的建筑工程模型,并以其为载体整合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数据信息库。建筑工程各环节的人员都可以在BIM模型中快速地添加、编辑数据,并提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数字信息时代下的新技术颠覆了基于图纸和二维空间的设计思维模式,变革了传统设计业务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使建筑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一)设计方式从二维到多维

传统的建筑设计采用的是基于图纸为信息表达方式的二维设计技术,设计成果通常由点、线、标注等符号化信息组成,信息之间是离散且非关联的。在设计时,设计师往往采用CAD或手绘方式进行大的空间布置,然后通过3DMAX等成像软件进行立面设计和效果图渲染,在方案确定后,再回到CAD中进行后期的大批量施工图绘制,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无用功”的产生。数字信息时代下,BIM技术以三维模型为载体将一系列设计工作整合起来。前期设计发生在模型当中,设计师可以动态地观察三维模型,在身临其境的建筑空间中完成设计。同时,因为BIM模型内设计数据之间具有实时的、一致性的关联,因此模型在建立过程中,设计师可实时获得建筑模型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包括从任意方向切分的施工图纸、效果图、材料表、造价表等。对模型中数据的任何更改,都马上可以在其他关联的地方反映出来,无须二次绘制与统计,实现了设计方式的多维化。

(二)业务流程从串行到并行

在传统CAD时代,设计行为以图纸为基础,各个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图纸上。设计人员无法及时参照他人的中间设计成果,因而通常采用分时、有序的串行业务模式,信息交换只能通过定期、节点性的方式实现。数字信息技术提供了统一的数字化模型表达方法,BIM支持多专业团队协同共享的并行业务模式,使原有业务流程和协同方式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各参与方介入时间提前,工作内容前置;专业内部和各专业间可在同一个数据模型基础上完成各自的工作,并能相互参照;工作的协调方式由依靠二维图纸与效果图相结合的串行方式转变为基于直观信息模型平台的并行方式。

(三)注重对信息的分析与处理

在建筑信息时代,新技术除了对传统的设计方式、业务流程和协同方式进行优化和升级外,还衍生出更多新的应用领域,以使得建筑设计更为合理、有效。建筑信息的有效传递,使设计数据能通过各种形式导出并进行浏览、分析和模拟,如碰撞检测、光声热的分析等,这些分析数据反过来又支持设计的可行性,为建筑施工提供依据。有效利用和分析数字信息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新特色。

二、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一)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的思路

从新形势下建筑设计出现的变化可见,数字信息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冲击并不仅限于工具的换代,更多地体现在对传统设计方式和业务流程的再造。而对应于建筑设计的教学,要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也不应仅停留在“工具升级”的层面,而是要整体规划,创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培养新的设计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建筑数字技术来创作建筑作品,而不是仅仅利用计算机和软件工具来辅助建筑设计。

(二)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当前建筑行业的数字信息技术正处于普及阶段,传统二维设计技术并未退出市场且仍是设计行业的主流应用技术,基于传统技术的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也较为稳定。

1.优化课程设置

要适应设计方式从二维到多维的转变,就应该改变传统课程体系中课程开设相对独立的串行状态,优化课程设置。以“数字建筑平台”为核心整合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成果可以在各个课程之间双向流动,能被不同课程有效利用,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设计成果也能在不同课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通过这种流动,课程之间相互的影响力将更实时和有效,课程关系也将更为整体和合理,如图2所示。在新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数字建筑平台”,作为技术创新源,一方面要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确保设计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又要及时获取学校相关专业的技术需求,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进而将设计课程与技术教学紧密联系在一体。

2.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原有设计课程的组织形式参照传统设计流程,多采用分时、串行的教学工作流程。数字信息时代下,为利用和发挥数字建筑的优势,就必然参照企业新的项目实施方式,对传统的工作流程和课堂组织方式进行改造。新的流程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完成一件作品要从平立剖的绘制变成模型的推敲和表达;同时也意味着学生相互间、学生与教师间协同方式将发生改变。学生团队基于一个作品工作,个人的行为将被约束,以避免信息滞后和重复操作。而教师对学生作品的成果形式和考核方式也应发生相应变化,以适应国内及国际对建筑设计交付形式和深度的新要求。

3.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建筑设计课程的成果主要由图纸和几何模型组成,信息含量较为缺乏,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建筑的功能与视觉设计上,难于精细与理性地对建筑进行人性化、绿色节能等方面的深化。数字时代下的数字建筑模型包含有建筑的属性、造价、材料性能、位置等多方面信息,以此为基础就可以为设计提供更多更精确的前期模拟分析或运算,这也为教学内容重心的扩展提供了前提。对应于这些变化,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增大对建筑进行推敲和评估的比重,例如光分析、热分析、人流分析等,以使设计方案更为完善和成熟。在课后,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资源共享化、教材多媒体化、教学个别化、学习自主化”的课程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利用BIM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扩展尽可能地利用了数字信息时代带来的技术优势,既能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也为今后不同方向的就业提供预留知识,方便学生就业。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批建筑规模庞大,集酒店、公寓、写字楼、购物中心、娱乐、餐饮、会议中心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建筑物在许多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兴建起来,并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如珠海市国际会议中心,其建筑面积逾15万m2,一至四层为裙楼,上部各有一幢22层五星级酒店,一幢9层会议中心大楼,三幢21层高级公寓楼,是该城市迄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建筑。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所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系统最复杂、设施标准最高,因而对设计、施工及材料设备等方面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珠海市国际会议中心(简称国会中心)工程为例简要的分析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1、给水系统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求很高,一旦发生停水将严重影响建筑功能的发挥。因此从工程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首先,给水系统必须有可靠的水源保证,其措施是从市政给水管网的两个不同位置(其间有阀门分隔)分别引入一根进水管,并设置足够容量的贮水池。

其次,必须选择合理的给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大型多功能建筑一般为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的服务水压只能满足底部几层的用水需求。而大部分楼层的用水必须考虑系统内部自行增压来解决;同时由于楼层较多,给水系统中上、下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差必然很大,为了避免下层管道的静水压力过大,引起泄漏增加甚至管道、附件破裂以及产生水击形成噪音、振动,因此给水系统必须实行竖向分区。

按是否设置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分为水箱给水方式和无水箱给水方式,给水方式按竖向分区又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减压等三种给水方式,其中减压方式又分为设减压水箱和减压阀两种。由于设减压阀效果好、投资少又不占建筑面积,因此被广泛采用。

该系统采用水箱给水方式,并采用集中增压,即由设于地下层泵房的增压泵(一用一备)同时供水至五个天面水箱,每个水箱除设高、低水位继电器外还设液压水位控制阀,实现了系统的自动控制,大大减少了泵房的建设费用和管理费用。竖向分高、中、低三区,低区包括地下层及四层裙楼,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高区由天面水箱供水,中区由天面水箱经比例式减压阀供水。以减压阀代替减压水箱,其优点是节省了建筑面积,降低了系统造价,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给水管道材料以往都是热镀锌钢管一统天下,但由于近年来生产出了符合给水管材要求的uPVC塑料给水管,凭借其外观美丽,防腐蚀性好,不仅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甚至已用到市政给水管道,目前其价格略高于镀锌钢管。国会中心给水系统在公寓楼部分采用了uPVC塑料给水管。

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系统的噪声、振动应受到严格控制,否则影响使用功能,其措施是采用消声止回阀,对水泵进行隔振处理等。

2、热水供应系统大型多功能建筑一般要求全天提供热水,因此必须设置中央热水供应系统。热水供应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为了避免热水管道敷设过长而热量损失过多及管路易出故障,一般选用分散式供热水方式。

国会中心即采用分散式供热水方式,分别在酒店、会议中心楼、公寓楼设置独立的热水系统,其水源由各天面水箱供给,管网同冷水一样作竖向分区,以保证两个系统的冷热水压力均衡。各区热水系统之中央热水设备均设于天面水箱下热水房内,管网采用上行下回机械全循环方式以保证热水供应稳定。

热水设备有热水炉、贮热水罐、循环水泵、贮油箱等,其主要设备是热水炉,燃料可以为柴油、石油气等。国会中心采用进口热水炉以确保运行正常以及符合环保要求,以柴油为燃料,由室外油库统一供应。中央热水设备示意图见图2.可供选择的热水管道材料有热镀锌钢管,紫铜管、uPVC塑料热水管。镀锌钢管价格最低,但容易受热水腐蚀,寿命较短,一般8-10年就须更换,适用于档次较低之热水系统;紫铜管使用效果最好,寿命长,用于热水管道有较长历史。国会中心热水管道就是选用进口紫铜管作管道材料。3、消防给水系统大型多功能建筑由于内部结构复杂,人流频繁,加上室内木装修等易燃物品较多,因此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失火通过电梯间、楼梯间、管道井等很容易造成火势蔓延。所以这类建筑其消防给水系统应能立足于自救,发生火情能迅速扑灭。

按照高层建筑防火规范要求,国会中心消防给水系统应设计成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水幕消防系统等三个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并保证可靠的消防供电(两个独立电源)和消防水源。

3.1消火栓给水系统大型多功能建筑的消火栓给水系统,以消火栓处所受静水压力不大于800kPa为标准进行竖向分区。国会中心建筑高度未超过80m,因此其消火时便于操作水枪,在消防立管底部动水压力超过500kPa的消火栓前增设减压措施。该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方式,即发生火灾后才启动消防泵来增压供水,天面水箱贮存10分钟消防水量用以扑灭初期火灾。与给水系统相同,消火栓系统也采用集中增压方式。酒店部分由于受天面水箱设置高度的限制,另设气压给水装置以满足最高几层消火栓所需水压。建筑内部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消火栓直径均为65mm,水带长度25m,水枪喷嘴口径19mm.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为2400L/min,设4套水泵接合器。3.2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由供水设施、报警阀、管网、闭式喷头及火灾探测系统等组成,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固定式灭火设施。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控火灭火成功率高,经济实用,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大型多功能建筑要求安装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场所较多,国会中心除公寓楼部分外所有场所均安装了喷头。系统同样采用集中增压供水方式,增压泵及所有报警阀均设在地下层泵房内。每个报警阀控制喷头数不超过800个,最不利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1MPa,喷头口径为12.7mm,熔解温度72℃,每个喷头保护面积7~9m2.消防用水量为1800L/min,持续时间为1h,即初期供水10min和加压供水50min.

3.3水幕消防系统该系统不直接用来扑灭火灾,而是与防火卷帘,防火幕配合使用,起到防火隔断、防火分区、冷却防火隔绝物,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水幕消防系统由水幕喷头、管网、控制设备、水源等四部分组成。水幕喷头是开式喷头,喷出的水形成水帘状,形式有窗口、檐口、台口等。国会中心由于建筑规模大,设有多个防火分区,分区之间设置保护卷帘水幕消防设备,在防火卷帘两侧各布置一排水幕喷头,由地下层泵房专用水幕增压泵供水。水幕消防用水量为20L/s,室上专设两套水泵接合器。

4、排水系统大型多功能建筑要求排水通畅和通气良好,若发生排水管阻塞现象则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国会中心排水考虑分区排出,地下层排水通过潜污泵强制排水。排水立管能够单独排出尽量单独排出,酒店部分采用几根排水立管通过设于技术层的水平干管加以连接,分几路排出,每根排水立管均设专用通气立管。

排水管道材料过去采用排水铸铁管,排出横管采用钢管,现在一般均用uPVC塑料排水管代替,既美观,排水效果又好,正常使用年限可达50年。uPVC管道接头采用粘接,立管上必须隔层安装伸缩节,以消除因温差影响产生的胀缩。uPVC管排水噪音较大,须在立管安装消能装置以减少噪音。

5、特殊给水排水系统为满足大型多功能建筑特殊功能的需要,如室内游泳池,水景等,相应地要设置特殊给水排水系统。国会中心分别在酒店22层天面(供总统套房单独使用)和裙楼天面设游泳池。游泳池水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如浑浊度不大于5度,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0个/ml等,因此游泳池用水必须进行循环水净化处理,一般采用接触过滤和消毒等措施,使池水不断循环使用,只需补充少量补给水。

国会中心游泳池循环水处理设备包括压力式过渡罐、循环水泵、加药设备、消毒设备、加热设备、滤毛器等。其中加热设备只有当池水温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才启用,加热方式采用热水锅炉直接加热。游泳池供水方式采用池底供水,池面溢流回水的循环供水方式,该方式的优点是将池表面的污物迅速排除,池底污物少,有利水的循环和保证水质。转6、管道设置安装技术大型多功能建筑由于管道设备种类数量较多,包括水、暖、强电、弱电等各种管道设备,必须进行综合布置,防止“打架”,另外必须注意美观、隔振、防噪声等问题,因而对给水排水管道设备安装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国会中心给水排水设备集中布置在地下层、天面及设备技术层。技术层高度仅2.2m,布置各种横向管道及设备,为保证安装维修方便,必须具有较好的通风照明条件,并有防漏防火等技术措施。

第3篇

关键词: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批建筑规模庞大,集酒店、公寓、写字楼、购物中心、娱乐、餐饮、会议中心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建筑物在许多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兴建起来,并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如珠海市国际会议中心,其建筑面积逾15万m2,一至四层为裙楼,上部各有一幢22层五星级酒店,一幢9层会议中心大楼,三幢21层高级公寓楼,是该城市迄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建筑。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所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系统最复杂、设施标准最高,因而对设计、施工及材料设备等方面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珠海市国际会议中心(简称国会中心)工程为例简要的分析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1、给水系统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求很高,一旦发生停水将严重影响建筑功能的发挥。因此从工程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首先,给水系统必须有可靠的水源保证,其措施是从市政给水管网的两个不同位置(其间有阀门分隔)分别引入一根进水管,并设置足够容量的贮水池。

其次,必须选择合理的给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大型多功能建筑一般为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的服务水压只能满足底部几层的用水需求。而大部分楼层的用水必须考虑系统内部自行增压来解决;同时由于楼层较多,给水系统中上、下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差必然很大,为了避免下层管道的静水压力过大,引起泄漏增加甚至管道、附件破裂以及产生水击形成噪音、振动,因此给水系统必须实行竖向分区。

按是否设置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分为水箱给水方式和无水箱给水方式,给水方式按竖向分区又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减压等三种给水方式,其中减压方式又分为设减压水箱和减压阀两种。由于设减压阀效果好、投资少又不占建筑面积,因此被广泛采用。

该系统采用水箱给水方式,并采用集中增压,即由设于地下层泵房的增压泵(一用一备)同时供水至五个天面水箱,每个水箱除设高、低水位继电器外还设液压水位控制阀,实现了系统的自动控制,大大减少了泵房的建设费用和管理费用。竖向分高、中、低三区,低区包括地下层及四层裙楼,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高区由天面水箱供水,中区由天面水箱经比例式减压阀供水。以减压阀代替减压水箱,其优点是节省了建筑面积,降低了系统造价,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给水管道材料以往都是热镀锌钢管一统天下,但由于近年来生产出了符合给水管材要求的uPVC塑料给水管,凭借其外观美丽,防腐蚀性好,不仅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甚至已用到市政给水管道,目前其价格略高于镀锌钢管。国会中心给水系统在公寓楼部分采用了uPVC塑料给水管。

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系统的噪声、振动应受到严格控制,否则影响使用功能,其措施是采用消声止回阀,对水泵进行隔振处理等。

2、热水供应系统大型多功能建筑一般要求全天提供热水,因此必须设置中央热水供应系统。热水供应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为了避免热水管道敷设过长而热量损失过多及管路易出故障,一般选用分散式供热水方式。

国会中心即采用分散式供热水方式,分别在酒店、会议中心楼、公寓楼设置独立的热水系统,其水源由各天面水箱供给,管网同冷水一样作竖向分区,以保证两个系统的冷热水压力均衡。各区热水系统之中央热水设备均设于天面水箱下热水房内,管网采用上行下回机械全循环方式以保证热水供应稳定。

热水设备有热水炉、贮热水罐、循环水泵、贮油箱等,其主要设备是热水炉,燃料可以为柴油、石油气等。国会中心采用进口热水炉以确保运行正常以及符合环保要求,以柴油为燃料,由室外油库统一供应。中央热水设备示意图见图2.可供选择的热水管道材料有热镀锌钢管,紫铜管、uPVC塑料热水管。镀锌钢管价格最低,但容易受热水腐蚀,寿命较短,一般8-10年就须更换,适用于档次较低之热水系统;紫铜管使用效果最好,寿命长,用于热水管道有较长历史。国会中心热水管道就是选用进口紫铜管作管道材料。

3、消防给水系统大型多功能建筑由于内部结构复杂,人流频繁,加上室内木装修等易燃物品较多,因此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失火通过电梯间、楼梯间、管道井等很容易造成火势蔓延。所以这类建筑其消防给水系统应能立足于自救,发生火情能迅速扑灭。按照高层建筑防火规范要求,国会中心消防给水系统应设计成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水幕消防系统等三个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并保证可靠的消防供电(两个独立电源)和消防水源。

3.1消火栓给水系统大型多功能建筑的消火栓给水系统,以消火栓处所受静水压力不大于800kPa为标准进行竖向分区。国会中心建筑高度未超过80m,因此其消火时便于操作水枪,在消防立管底部动水压力超过500kPa的消火栓前增设减压措施。该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方式,即发生火灾后才启动消防泵来增压供水,天面水箱贮存10分钟消防水量用以扑灭初期火灾。与给水系统相同,消火栓系统也采用集中增压方式。酒店部分由于受天面水箱设置高度的限制,另设气压给水装置以满足最高几层消火栓所需水压。建筑内部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消火栓直径均为65mm,水带长度25m,水枪喷嘴口径19mm.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为2400L/min,设4套水泵接合器。3.2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由供水设施、报警阀、管网、闭式喷头及火灾探测系统等组成,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固定式灭火设施。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控火灭火成功率高,经济实用,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大型多功能建筑要求安装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场所较多,国会中心除公寓楼部分外所有场所均安装了喷头。系统同样采用集中增压供水方式,增压泵及所有报警阀均设在地下层泵房内。每个报警阀控制喷头数不超过800个,最不利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1MPa,喷头口径为12.7mm,熔解温度72℃,每个喷头保护面积7~9m2.消防用水量为1800L/min,持续时间为1h,即初期供水10min和加压供水50min.

3.3水幕消防系统该系统不直接用来扑灭火灾,而是与防火卷帘,防火幕配合使用,起到防火隔断、防火分区、冷却防火隔绝物,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水幕消防系统由水幕喷头、管网、控制设备、水源等四部分组成。水幕喷头是开式喷头,喷出的水形成水帘状,形式有窗口、檐口、台口等。国会中心由于建筑规模大,设有多个防火分区,分区之间设置保护卷帘水幕消防设备,在防火卷帘两侧各布置一排水幕喷头,由地下层泵房专用水幕增压泵供水。水幕消防用水量为20L/s,室上专设两套水泵接合器。

4、排水系统大型多功能建筑要求排水通畅和通气良好,若发生排水管阻塞现象则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国会中心排水考虑分区排出,地下层排水通过潜污泵强制排水。排水立管能够单独排出尽量单独排出,酒店部分采用几根排水立管通过设于技术层的水平干管加以连接,分几路排出,每根排水立管均设专用通气立管。

排水管道材料过去采用排水铸铁管,排出横管采用钢管,现在一般均用uPVC塑料排水管代替,既美观,排水效果又好,正常使用年限可达50年。uPVC管道接头采用粘接,立管上必须隔层安装伸缩节,以消除因温差影响产生的胀缩。uPVC管排水噪音较大,须在立管安装消能装置以减少噪音。

5、特殊给水排水系统为满足大型多功能建筑特殊功能的需要,如室内游泳池,水景等,相应地要设置特殊给水排水系统。国会中心分别在酒店22层天面(供总统套房单独使用)和裙楼天面设游泳池。游泳池水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如浑浊度不大于5度,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0个/ml等,因此游泳池用水必须进行循环水净化处理,一般采用接触过滤和消毒等措施,使池水不断循环使用,只需补充少量补给水。

国会中心游泳池循环水处理设备包括压力式过渡罐、循环水泵、加药设备、消毒设备、加热设备、滤毛器等。其中加热设备只有当池水温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才启用,加热方式采用热水锅炉直接加热。游泳池供水方式采用池底供水,池面溢流回水的循环供水方式,该方式的优点是将池表面的污物迅速排除,池底污物少,有利水的循环和保证水质。

6、管道设置安装技术大型多功能建筑由于管道设备种类数量较多,包括水、暖、强电、弱电等各种管道设备,必须进行综合布置,防止“打架”,另外必须注意美观、隔振、防噪声等问题,因而对给水排水管道设备安装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国会中心给水排水设备集中布置在地下层、天面及设备技术层。技术层高度仅2.2m,布置各种横向管道及设备,为保证安装维修方便,必须具有较好的通风照明条件,并有防漏防火等技术措施。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模板多功能安全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国内建筑模板技术发展与使用现状分析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建筑模板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其技术创新却相对落后。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木胶合板模板、竹胶合板模板和钢模板,而像塑料模板、铝合金模板等新型模板才刚进入市场。但是,由于行业整体不注重科技创新投入,盲目追求利益,使得新型模板的质量难以保证,加上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最终导致新型模板得不到推广。

目前市场上90%以上使用木模和钢模,木模一般使用不超过10次左右就报废了,只能作为周转材料。而钢模较重,需依赖塔吊,而且应用场合有所局限且需进行两次浇筑,另外,这两种模板都是根据混凝土的构建尺寸配置而成的,不同的构建需要配置不同尺寸的模板,模板的重复利用率低,材料损耗大,使用不方便。

2.多功能建筑模板技术

2.1多功能建筑模板简介

该多功能模板为多功能整体式建筑模板,采用平行四边形链杆结构,最小可采用模数为50的模板,可灵活改变其水平长度和形状,然后固定其连接处,变成新型的建筑模板,满足其使用要求。同时选用新型轻质高强材料,易于安装和拆卸,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保证,周转次数多,较大的节约建筑成本。

2.2多功能建筑模板技术路线

本产品的技术方案如下:采用标准模块、普通合页、90度角合页、特制卡子(模块上配有相应卡槽)、把手锁和90度角钢连接组装成墙、梁、柱所需的模板。

每6个标准模板为一个单元,每个标准模板模数为50Xmm,X=1,2,3,···模块与模块之间用普通合页连接在一起,展开形成平面板面后用特制卡子快速卡紧固定;相邻单元之间通过把手锁连接并用特制卡子快速卡紧固定;这样实现了墙体所需的模板板面。每两个标准模块之间用90度角合页连接,展开后形成阳角模板,并用90度角钢和特制卡子快速卡紧固定;由两个阳角模板结合平面模板连接固定即可实现梁所需的模板。类似于梁的实现方式,有四个阳角模板结合平面模板连接固定即可实现梁所需的模板。

图1:标准模板图2:普通合页

图3:把手锁 图4:特制卡子图5:90度角合页图6:90度加劲角钢

图7:特制卡子配套卡槽图8:拉筋孔

3.多功能建筑模板产品

3.1 产品力学试验结果

模板刚度和平整度指标

混凝土浇筑速度对模板的侧压力

3.2产品外观

图1折叠的模型 图2 展开成墙(肋面)图3 展开成墙(平整面)

3.3产品安装方法

(1) 展开成墙:将折叠在一起的模板按顺序依次展开,成平面;模板与模板之间用配套卡子卡紧即可,如图① ②所示。

(2)展开成柱:将折叠在一起的模板按顺序依次展开,成柱形,使其平整面包络在内,肋面在外;模板与模板之间用配套卡子卡紧即可,如图①③所示。

(3)展开成梁:将折叠在一起的模板按顺序依次展开,成梁形,

是其平整面包络形成内侧面,肋面在外;模板与模板之间用配套卡子卡紧即可,如图①④所示。

3.4多功能模板产品的优点

本作品所研制的多功能整体式建筑模板的技术特点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自主改变长度和形状,固定其连接点处,便成为施工所需型号模板,能够满足不同尺寸建筑构件的支模需要。

多功能建筑模板的技术优势如下:

1、可提前预制,无需现场拼装;

2、多功能,经变形后可同时满足柱梁墙的混凝土浇筑;

3、易于安装与拆除,周转次数多,提高了利用率;

4、整体性好,减少模板拼装工作量,使模板工程快速安全;

所以此新型建筑模板可以适用于多类型号的建筑构件,其适用性强性、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将使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其能推广使用将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S】 2010-08-17

【2】李裕平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改进思路探讨. 博士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C】2010/36.

【3】卢峥 在建筑施工中模板施工要求. 博士论文.《山西建筑》【C】2010/35

【4】张良杰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9版)模板及脚手架技术《建筑技术》【J】 2010,41(1)

【5】糜嘉平 我国建筑模板行业技术进步的调查报告《建筑施工》【C】 第28卷第1期2006年1月

【6】糜嘉平 近年来国外建筑模板、脚手架技术的发展及对中国同业的启示《建筑施工》【A】 第26卷第6期 2004年9月

【7】宋康 国内外超高层建筑施工模板系统的比较研究《建筑施工》【A】第23卷第期

【8】赵玉章 我国模板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方向《建筑技术》【A】第37卷第8期2006年8月

第5篇

【关键词】体育建筑;功能多样化;建筑设计

前言

实现体育建筑多功能化是体育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实现体育建筑多功能化的立足点是满足市民大众文体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为市民大众、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实现多功能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以丰补欠, 以副养主, 还可以提高整体社会效益, 扭亏为盈, 甚至提高环境效益; 实现多功能的目的是为市民大众提供多种选择业余生活的场所, 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一、体育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研究

1、功能单一。多年来, 我国体育馆组成比较单一、服务面窄, 同时与群众多样化的文体生活脱节, 以致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普遍较低, 体育馆的巨大潜能难以得到发挥。体育场馆功能单一是普遍现象, 也是大空间公共建筑存在的一个通病。设计之初, 投资者或因考虑不周, 或出于急功近利, 或因投资不足, 以及设计者因时间紧迫而求易等等, 常常把体育建筑的功能限定得很狭窄, 以致建成后不久, 甚至还未建成就难以适应实际使用需要。

2、效益不佳。由于体育建筑的功能单一, 且设计意图开始并不是立足于市民大众, 使体育馆有 80% ~ 90% 的时间空闲, 因为一开始就只考虑体育比赛的功能, 而体育比赛只占小小的一部分, 大量时间是空闲的, 这样设计主体活动占用时间少, 造成使用质量低, 效益差, 给经营管理带来困难, 甚至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体育馆中, 有观众的文体活动场次仅在 5% ~ 10% 之间, 而观众上座率也只不过 30% 。

3、群众参与率低。在实际生活中, 一方面体育场馆少且利用率低, 效益差, 而另一方面市民大众却无处去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这主要是我国体育建筑设施及功能的设置没有面向群众, 在我国公共体育场地人均仅占 0. 22 m2, 居住小区普遍缺少供群众活动的体育设施, 这一切决定了群众无法或很难参与体育运动,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体育场馆的群众参与率很低。

二、体育建筑功能多样化是体育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1、功能多样化的表现。1) 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多样化。体育建筑在满足基本的体育比赛, 群众体育锻炼、文艺、展览、集会、娱乐、服务等物质功能的基础上, 另外还要注意创造一个与环境协调、自然怡人的环境来满足人对回归自然又免受外界侵扰向往的精神功能的要求。2) 主体场地功能多样化。多功能的目的在于适应群众文体生活多样化需求和提高场地利用率。主要场地或主要大厅的多功能是解决场馆利用率的唯一出路, 大型场馆需要, 中小型场馆同样也需要。3) 辅助房间、次要场地的功能多样化。当今, 群众体育生活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观赏, 而是要参与, 自得其乐使身心受益, 所以体育馆增设一部分锻炼、娱乐、餐饮等设施让空间组成多元化,向综合性俱乐部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2、实现功能多样化的前提。结构技术发展的支持、社会的整体效益与建筑物自身运行效益的要求是实现多功能的前提。随着经济的发展, 技术的不断进步, 大空间建筑的结构体系由拱券、桁架、刚架等平面结构体系发展到折板结构、壳体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张力结构、充气结构等空间结构体系为实现多功能准备了技术条件; 同样, 社会的高效、高速等特色也决定了必须实行多功能才能提高建筑物自身的运行效益。

3、功能多样化的立足点。面向群众应是功能多样化的立足点。群众是体育馆服务的主体, 因此, 一方面体育馆的投资取向、规划布局、功能结构等应面向群众; 另一方面, 群众体育设施的多寡, 既影响群众体育的发展, 也牵制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体育馆潜在的效益发挥。体育馆面向群众, 既需为群众修建大量的健身房等设施, 也要改进体育馆设计, 多功能化可以促进体育的发展, 又可提高社会效益, 所以多功能化设计体育建筑的立足点应面向群众。

三、实现体育建筑功能多样化的措施分析研究

体育馆主要场地与主要大厅的多功能化。1) 多功能所包含的内容。体育馆实现多功能, 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我国对其断断续续的讨论和设计尝试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对多功能持赞同态度的人越来越多, 但实际成效还不显著。这同对多功能的理解不一致有关, 有人认为多容纳一些体育项目、场地适当扩大就是多功能; 有人认为集体育、休闲、娱乐、观演于一体就是多功能。认识问题固然可以长期讨论下去, 但对现实的矛盾不可视而不见。从生活现实看, 应符合客观实际, 多功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a. 以体育比赛为主, 力争多容纳一些项目; b. 应兼容文艺、展览、集会等功能; c. 兼顾群众参与活动。2) 功能多样化应是一个动态的设计。体育馆实现多功能主要是指比赛厅应适应使用变化的能力。使用的变化一般可分成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前者是一种同时性和季节性有规律的变化, 有节奏的重复, 后者是历经较长岁月建筑用途发生的重大转变。体育馆设计的着眼点不应仅是应付当前的需要, 还应力求适应以后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现代化体育建筑既应适应短周期变化的能力, 也应具有一定的适应长周期变化的能力, 这种应变能力即称为多功能。所以, 要实现功能多样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过程。3) 实现功能多样化的具体措施。扩大场地规模, 争取更多的活动空间; 利用灵活设施如隔断、活动地面、活动舞台、活动坐席、活动看台; 设计成多功能康乐大厅。

四、实现体育建筑多功能的效果分析研究

1、有利于提高体育建筑的整体效益及利用率。功能多样化不仅可以提高环境效益, 更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使各组成部分互补其功能和经济方面不足的一面,增强灵活应变能力, 增加经济收入, 这是商品经济社会广泛采用的有效措施。实现多功能化虽然要增加建筑面积和投资, 但这一般是少量增加即可调动起巨大的经济潜力,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甚至影响和带动整个区域的环境效益。

2、可以满足群众文体生活多样化的需要。群众既可观赏比赛、演出, 又可以锻炼身体、娱乐, 并得到方便周到的服务, 体育中心成为群众文体活动之家, 可以改变过去冷冷清清的局面, 这是市民大众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呼声。

五、结语

体育建筑是专门为体育等公共活动而建造的大空间建筑之一。大空间建筑是包含有大跨度空间的建筑,并且它以大跨度空间为主体。大空间建筑多用于民用大空间公共建筑, 它的内容包括体育建筑、 展览建筑、 厅堂、 交通建筑、 商业建筑、 宗教建筑、 大型会展中心、 休闲娱乐建筑等。本文以上主要就实现体育建筑功能多样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梅季魁. 现代体育馆建筑设计[ M ] .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2]魏敦山. 体育建筑设计特点浅谈[ J] . 时代建筑, 1997

第6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

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设计建造的高层建筑大都为单一用途,例如高层住宅、高层旅馆、高层办公楼等。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后来陆续开始在高层住宅底层设置生活福利设施,并且开始大量兴建集吃、住、办公、购物、停车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尤其是在城市主干道两侧,并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一大趋势。

从建筑使用功能而言,在设计中,通常将大柱网的购物商场、餐厅、娱乐设施设于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的下层部分,而将较小柱网、较小开间的住宅、公寓、旅馆、办公功能的建筑设于中、上层部分。这种建筑使用功能的特点相应决定了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不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不同的空间划分布置,相应地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如何将它们之间通过合理地转换过渡,沿竖向组合在一起,就成为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这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设置一种称为“转换层”的结构形式,来完成上下不同柱网、不同开间、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简单地说,就是上下两层的结构不一样,必需设置一个转换层来“承上启下”。免费论文参考网。结构上的转换层概念,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结构体系中,合理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性转化和平面的连续性变化的结构单元体系。它在主要满足结构安全功能要求的同时,多数情况下解决一些特殊技术性建筑功能要求。比如在结构转换层空间内布置管道、设备等等。这种转换层广泛应用于剪力墙结构及框架一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免费论文参考网。

2.转换层的常用结构形式及对比分析

2.1 梁式转换层

梁式转换层是指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布置单向托梁(纵向或横向)或双向托梁(纵横向)或斜向托梁,以承托在本层落空的上面各层的承重柱或剪力墙。该种转换形式一般用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当需要纵横向同时转换时,采用双向梁的布置。对于框筒或筒中筒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在相应楼层下做一圈转换大梁,把上部柱的荷载通过转换大梁传到下层两边的柱上。

梁式转换层结构的传力途径为墙一梁一柱(墙),传力途径清楚,转换梁具有受力性能好、工作可靠、构造简单和施工方便等优点,结构分析计算也较容易,一般用于上层为剪力墙结构,下层为框架结构的转换。免费论文参考网。

2.2 板式转换层

当上下柱网、轴线有较大错位,不便用梁式转换层时,可以采用板式转换方式。板的厚度一般很大,以形成厚板式承台转换层。它的下层柱网可以灵活布置,不必严格与上层结构对齐,但板很厚,自重很大,材料用量很多。

厚板转换层适用于上下柱网极不规则的结构,它的结构布置方便,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高层建筑多功能的要求,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板式转换层一般很厚,有时可以达到3.0mm,自重很大,在地震作用下,这样大的质量必将引起很大的水平地震作用。因此对于地震区的高层建筑,转换层要慎用厚板楼盖。

2.3桁架转换层

在托柱形式的梁式转换层中,当转换梁跨度很大,且承托层数较多时,由转换梁承托上部框架柱传递下来的竖向荷载会很大,致使转换梁的截面尺寸过大。这在设计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在实际实施中却不可行。再者,采用转换梁也不利于大型管道等设备系统的布置,不利于该转换层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此时若根据上下柱网的轴线位置设置采用桁架转换层则可巧妙的解决此问题。

桁架转换的设计和施工较复杂,但是结构受力明确,传力途径清楚,使开洞与设置管道具备条件,而且它们的位置与大小都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充分利用该转换层的建筑空间。采用桁架转换层,其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比采用梁式转换层要经济。

2.4斜柱转换层

斜柱转换层是一种在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广泛采用的转换结构形式。它是桁架转换中最简单的一种,采用它将会解决转换层不便使用的问题,将目前巨型梁转换层仅能用作管道空间变为可有效使用的面积空间,变“死”空间为活空间,使转换层具有了更大的经济价值。

斜柱式转换层结构传力直接,可有效减小转换梁尺寸,且更易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斜柱式转换结构侧向刚度比相同条件下的梁式转换结构大,更易满足规范中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要求,能有效地避免转换层形成结构薄弱层。斜柱式转换层弹塑性变形相对较小,可有效地避免结构在大震下,薄弱层因弹塑性变形过大而造成结构整体倒塌。

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得最广的是梁式转换,其次才是厚板转换等其他转换形式。斜柱转换克服了梁式转换和厚板转换的缺点,同时具有上述转换的优点,转换灵活,传力直接,减轻了梁所承受的剪力负担,使梁的剪压比大幅度减小。因此,无论从经济、建筑用途、还是受力模式上,斜柱转换层都是非常好的结构转换形式,是一种可在大量超高层建筑中推广采用的结构转换形式。

3.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3.1模板工程

转换层结构的自重大,施工荷载也大,因此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板支撑方案,以保证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实际工程中常用以下几种支撑体系:

⑴一次性支模

该支撑方式适用于现场可用的支撑材料较多,且转换层相对较低的结构体系,但此种方式支撑材料需用量很大,在材料使用上不经济。

⑵荷载传递法支模

该方法将转换梁板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传递给以下多层楼板或把荷载传递给转换层下的支承柱,由支承柱把上部荷载向下传递。

⑶叠合浇筑法支模

该方法应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层梁、板分多次浇筑成型,支撑系统只要考虑第一次浇筑时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这样可减少大量下部支撑体系的负荷,节省大量的支撑钢管。

⑷埋置型钢法支模

该方法是在转换结构梁中埋设型钢,与模板连成整体,用以承载全部大梁荷载,可节省大量支撑材料。

3.2钢筋工程

⑴在钢筋绑扎前先设置好梁底钢筋保护层,可在钢板上焊钢筋作为保护层垫块,垫块长度同梁宽,垫块放好后,在模板上固定好。

⑵转换梁钢筋在梁模板支撑、梁底板安装完成后进行绑扎,绑扎钢筋一次绑扎到位,绑扎完成后检查钢筋直径和数量进行复核无误后,进行梁侧板及转换层楼板安装,安装过程中注意对成品的保护。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⑶楼板钢筋在模板安装后在模板上按设计间距纵横向量出钢筋位置,绑扎第一层网筋、第二层网筋。再按要求在两层网筋问设置马凳支撑钢筋、设置垫块。

3.3混凝土工程

⑴因转换层梁混凝土体积大,为尽量减少施工缝,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搅拌并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用泵进行输送;按照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搅拌,严格控制坍落度。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应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

⑵为了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施工中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或在混凝土搅拌中掺入沸石粉,降低水泥的用量。同时为降低水泥水化热,通常要掺入外加剂。主要使用高效减水剂、缓凝剂等。

⑶大截面梁的内部温度应通过计算确定,并应在其内部一定部位设置测温点,便于对混凝土温差的控制,若温差大于25℃,应采取措施,通常采用蓄热保温法,内降温外保温法,蓄水养护法等。

⑷在混凝土浇筑时,在表面要留有一定的泌水坡度,同时在模板上要留排水小孔,以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⑸为能使混凝土外表面温度不至于降低过快,通常先施工转换层外围结构和墙体;夏天施工时要注意采用温度较低的水搅拌混凝土,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采用分层浇筑方法,每层浇筑厚度通常在300mm~500mm,后一层浇筑要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另外采用叠合梁施工方法可缓解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对裂缝的不利影响。

4.结语

实践证明,在转换层施工中,只要做好模板支撑体系,钢筋的定位,大体积混凝土等施工措施,转换层的施工质量一般就能得到保证,并可达到降低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

第7篇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状况

 

1.引言

新型建筑材料是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而言的,它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具有传统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功能。

建筑材料费用在基本建设总费用中占50%以上,具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水平制约着建筑与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等各种性能。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新型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一般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应具有一下特点:

(1)复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符合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所为复合技术是将有机与有机。有机与无机、无机与无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复合。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有效地将集中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据专家预测,21世纪复合材料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

(2)多功能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要求新型材料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即要求材料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还要求兼具呼吸、电磁屏蔽、防菌、灭菌、抗静电、防射线、防水、防霉、防火、自洁、智能等功能。

(3)节能化、绿色化。随着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力度的逐步加大,建筑保温、防水、装饰装修标准的提高及居住条件的改善,对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即参评质量与档次的提高及产品的更新换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材料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还要求材料无毒、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即新型建筑材料应是所谓的“生态建筑材料”或“绿色建筑材料”。

(4)轻质高强化。轻质主要是指材料多孔、体积密度小。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材料的使用,可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满足建筑向空间发展的要求。高强主要是指材料的强度不小于60MPa。高强材料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可以减小材料截面面积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5)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主要是指应用先进施工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产品规范化、系列化。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这样,材料才能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发展情景,如涂料、防水卷材、塑料地板等建筑材料的生产。

3.国内外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状况

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筑材料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 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是指在建筑中起承重、围护或分隔作用的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各种空心砖、新型实心砖、砌块、墙板等,如黏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其主要特点是节能、利废、省土、环保、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施工效率。我国墙体材料改革“十五”规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开发和推广全煤矸石空心砖、高掺量粉煤灰空心砖生态建筑材料产品。但目前在总的墙体材料中所占比例仍然偏小,因此很难满足当前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要求。只有促使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2) 新型建筑涂料

新型建筑涂料是指涂敷于物体表面能形成连续性涂膜,装饰、保护或使物体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材料。近年来,无机高分子涂料受到各国重视,日本将其列为低公害产品加以发展,欧美国家也大力推广。新型高档涂料不断出现,如氟树脂涂料等,国外还相继出现了抗菌涂料、抗静电涂料及防海水侵蚀等功能涂料。

3) 新型建筑塑料

建筑塑料是以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添加各种改性剂及助剂,为适合建筑工程各部位的特点和要求而生产出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塑料制品。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近几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塑料制品将不断取代金属制品。主要体现在塑料管道、覆面材料和门窗,以及室外装修、防水保温材料的产量和需求量日益增大。我国塑料建筑材料行业加快了研发和推广应用步伐,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尤其是塑料型材、管材已经进入稳定成熟的增长时期,是塑料建筑材料中最成熟的品种,目前生产仍在稳定增长中,并成为应用最好的塑料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

4) 新型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是指建筑物内外墙面、地面、顶棚的饰面材料。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我国装饰材料的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高档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由于装修材料的应用,使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专家认为继“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人们已经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所以,必须对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进行限量;对建筑室内污染进行控制等,降低室内污染,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

5) 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指有效防止雨水或地下水向建筑物内部渗漏的防水薄膜材料,是建筑业及其他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我国建筑防水、密封材料经过几十多年的努力,获得了较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基本上发展成为门类较为齐全、产品规格档次多样、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梁美.浅析新型建筑材料的趋势与发展[J].文学与艺术,2009(12):233-233

[2]张光磊.新型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迟建生.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与发展趋势[J].林业科技情报,2009(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