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19 08:52:20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军事理论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第1篇

一、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大学生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殷切希望,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重视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明礼仪养成有效提升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道德素养是一个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集中反映,它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舆论中形成并得以巩固的。文明礼仪具有道德功能,它可以通过文明要求、礼仪规范来规范、调节、修正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控制在道德范围之内。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可以系统的引导其思想和行为,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将自己的思想、行为规范在可控的道德规范之内。在不断实践中将文明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二)文明礼仪养成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为顺利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进入大学意味着马上要向职业人、社会人转换。这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设计自身的形象、如何尽快的适应社会等文明礼仪规范。这不仅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应对招聘单位考核要求的需要。现实表明,具有较强道德修养、较高文明礼仪素养的大学生或者职业人,更容易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对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大学不再是象牙塔、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但是很多同学进入大学还是抱着得过且过、混文凭的态度。因此,打架斗殴、网络谩骂等行为时常发生,这些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建设。因此,大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养成减少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一个有优美的环境、处处有文明、人人讲礼仪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势必也会促进师生的身心和谐,愉快工作、快乐学习。

二、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为了准确了解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现状,课题组通过对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从结果来看,我校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总体是较好的,总体得分79分-70分段占56.10%,及格分以上占92.68%。但是在日常的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意识淡漠,以自我为中心

部分同学无视学校的规章和制度,不尊重他人,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出发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见到老师不主动问好,同学、舍友关系紧张;在公交车上遇见老人、小孩熟视无睹。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导致个人责任意识的严重缺乏。

(二)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言谈举止不规范

部分学生存在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上课玩手机、睡觉,在公共场合不爱护公物,男女同学的举止不文明和舍友、同学间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问卷中“你平常举止文明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涉及自己的利益时举止文明程度还好占59.49%,在小利益损失情况下也会保持得体的有教养的举止占36.26%。在“你平常的语言文明吗?”的调查中,语言文明一般的占63.55%。由此可见,同学们对大学生的群体举止语言文明程度的认知在正常情况下仅处于及格线左右,在涉及利益时举止文明程度时则给予了基本的否定。

(三)仪容、仪表不符合大学生形象

在“你认为当前大学生的仪容仪表是否符合学生的基本装扮?”问卷调查中,仪容、仪表总体评价基本符合学生的装扮占66.95%。同学们对大学生外在的衣着还是不太满意,仅达到及格分。在“你对学生穿拖鞋、睡衣、背心等进教室的态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调查中认为穿拖鞋、睡衣、背心等进教室无所谓占9.95%,偶尔穿进教室可以原谅占18.04%,别人穿与不穿与我无关占6.75%,不能穿进教室占37.10%。从对大学生仪容仪表的认知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对奇装异服习以为常。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着装问题和日常的仪容仪表还是令人堪忧。

三、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促进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优势

高校国防理论教育以军事学科中最基本技能、知识和理论为内容育。除了专门的军训以外,还包括集中的课堂理论知识的教育。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以典型战争、事迹,先进人物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责任意识。国防理论教育中包含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军事理论和军队建设思想,使大学生掌握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包含着国家安全形势、国防的重要性、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等内容。使学生胸怀全局,让学生关心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让学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生只有自觉践行历史使命,才会从行为规范、道德素养等方面来约束自己。

其次,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团结互助和集体主义精神。军营是最集中、最统一、最紧张、最严格的。除了一般集体所具有的团结、严肃、协调、一致等作风外,还有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每个学生被编进了班、排、连、营的集体中,每天都生活在整齐划一、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集体中,“集体”很快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

最后,国防军事理论教育给予学生生动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通过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更好地为青年学生补上了集体主义教育课。接受教育的每一个大学生对大学生的一日生活、礼节礼仪、言行举止、军容风纪、内务卫生、请假销假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通过军营式的环境、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化的训练,对于克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松、散、懒、娇的不良习惯,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军人姿态、协调一致的动作、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以国防理论教育为切入点,推进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

以国防教育理论教育为切入点,不仅可以增强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了解军事思想、军事技术,领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而且通过国防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加强个人纪律、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仪容仪表符合大学生形象。

(一)加强国防军事理论课对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校存在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忽视文明礼仪课程的情况比较严重。再加上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纪律观念不强、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忽视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同学交往礼仪和公共场合礼仪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条件下,高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重视作为文明礼仪教育载体的国防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加大对国防军事理论课的投入程度,完善国防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加强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防、军事和国家安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促进文明礼仪不仅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在一定在程度上解决文明礼仪教育建设的短板问题。在教学中,可以突出介绍军队对军人站、立、行的要求,展示标准的军容军姿并进行相关练习;通过军人礼仪规范和外交礼仪讲述引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礼仪及注意事项;突出讲述军队或典型战役中表现出来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等。

(三)提高国防军事理论课教师的礼仪修养,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经常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文明的礼仪修养、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影响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威信、示范作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耳濡目染国防军事理论教师符合礼仪的言谈举止、仪表着装、待人接物、工作作风等,必然有助于修正学生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正确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学习、生活和工作,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国防军事理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内修道德修养、丰富的文化知识、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外在形象上要做到整洁的仪容修饰、良好的体态、合理的着装、得体规范的语言。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国防理论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第2篇

一、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探索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专门设立了军事理论教研室,负责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包括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实施,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考评,军事活动的开展等。在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中,统一组织重庆通讯学院的老师按照大纲统一施训,对于军事理论课,能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授课,并把军事理论课设为素质教育学分制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体系。

(一)教学管理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军事课设定为必修课,课程建设为教学型,列入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合理利用板书、多媒体等教学媒介,采用启发式、研究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多样,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要求任课教师应有完整的备课笔记和教案。坚持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制度,加强教学互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另外学校专门开设国防知识教育讲座、法制安全讲座、军事系列电影赏析、主题班会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课堂教学覆盖学生面达100%;制定了规范的理论教学管理制度,有排课表、检查督导、论文考察和成绩管理工作;军事课列入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规划,作为办学水平评估的内容。学校对课程学生学习评价包含军事理论考查和军事技能训练评价两部分,军事理论考查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军事理论的了解情况,通过论文形式进行;军事技能训练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训练态度、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进行评价。

(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采取专职辅导员兼任的方式组成并成立了专门的军事理论教研室。根据学校学生规模和教师的编制情况,教研室有专兼职军事理论课教师7名,其中,讲师4人,助教3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人,平均年龄30岁。军事理论教师熟悉大纲和教材,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组织教学;教研室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有完备的记录,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国防教育活动。

(三)教学保障

学校拥有多个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可满足200人规模左右学生的开课需要。图书馆配有大量军事理论书籍、期刊,并有电子阅览室,军事类相关书籍。

(四)教学效果

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对军事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所学提交了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论文整体质量良好;认真开展评教活动,学生对军事理论教师的评价基本满意。

(五)特色活动

课外国防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特点鲜明。每一项活动都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宣传、有效果、有总结。

通过国防教育板报作品评比、国防教育图片展、学生国防征文活动和小班军训主题班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国防意识进一步提高,在全校形成了“爱我国防、兴我国防”良好国防教育氛围。组织编写军训特色杂志《学军快讯》,每年刊发100余册,该杂志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征集优秀作品编辑成册,将“学军”活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从数百篇师生国防教育心得体会中精选纳入其中,以此阐明军训工作的意义,报道军训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交流学员参加军训活动的心得体会。

二、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校对军事课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突出教学改革,既是顺应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探索,学校课程建设中也暴露出来诸多问题。

(一)师资配备不均衡的问题

目前学校军事理论课的课堂授课任务基本由兼职军事教师即辅导员来承担,但这些兼职军事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培训,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学大纲的把握不够全面,既把握不了课程教学的“宽度”与“深度”,又无法紧跟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较高保证。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致力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军事教师队伍,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军事竞赛,慢慢的提交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同时可以聘请专业军事教师担任我校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内容。

(二)军事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

军事理论课教学虽然列入了教学计划,但课堂教学学时数上难以保证。二是师资队伍职称、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三是科研水平不高,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以上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目标:

1.全面加强军事理论的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

2.建立一个适应我校素质教育要求的军事课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军事技能训练的特点,采取技能训练科考核与军事理论考试相结合,对学生的军训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军事课教学的特点,在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多媒体课件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3篇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考核方式 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88-01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主要是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学校组织的各种国防教育活动、军事教师组建或学生自己组建(教师义务指导)的军事协会等。在这些国防教育活动中,多数都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国防教育知识,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听、记、背,没有主动地去学习,也就谈不上对国防知识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生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听、记、背,考试结束后,学生了解的国防知识很快就忘记了,失去了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

一 传统考核方式的问题

1.考题保密工作难以保障

在传统的军事理论课考试过程中,无论是开卷或闭卷,每次考试仅能考查高校军事理论课中的少部分内容,学生总是想方设法了解考试内容,考题的保密工作很难完全做到,因为考题在到达学生考试之前,必经的途径有三部分:出题、印刷、保管,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现纰漏,就可能出现漏题,保密工作很难做到位,对大多数学生也不公平。

2.考题过易或过难的现象时有出现

由于出题教师的不同,教师观点、分析的角度不同,致使每年考题难易程度不同。考题较易,学生很容易取得好成绩;考题较难往往会造成大部分学生不及格的现象。对全体的学生很难做到公平合理。

3.个别考题出现差错影响全局

由于以往的考试全校学生考试时使用一套考卷,每次命题教师和主审教师都是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但往往还会出现错字或答案不准确的现象,对军事理论课的考试造成不良影响。

二 “机考”的实行

1.“机考”的优势

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计算机已相当普及,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熟练程度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因此学生在“机考”时操作不成问题。每年考试结束,军事理论课考卷的批阅是每名军事理论课教师的难题。由于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较少,每人至少要批阅1000份以上的试卷,工作量极大。“机考”解决了军事理论课教师阅卷多的难题,杜绝了人为操纵考分的现象。在以往的考试中,由于一个考场使用的考卷相同,杜绝抄袭现象十分困难,机考随机抽取试卷,也杜绝了抄袭现象。

2.机考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国防知识

第一,明确考试方式。在授课之初,教师明确告知学生考核方式,并明确指出每个学生的考核试卷都是随机在军事理论课试题库中抽取,很难出现在一个考场考卷内容相同的现象,学生想去抄取其他人的情况基本不存在,消除学生作弊的侥幸心理,促使他们不得不主动学习。

第二,明确考试内容。在授课开始之前,将试题库公布在学校网站上,但不要有答案,学生要想获得好成绩,必须主动学习国防知识,做出标准答案,也能及时发现试题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确定试题库试题的数量。试题库考题数量的确定和每套试卷试题的比例为20∶1,即如果要出一套60道题的考卷,那么题库要出1200道题,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第四,考题的范围。试题库的试题有60%在军事理论课本和理论课堂上能找到答案,其余40%的内容在教材和课堂讲授的内容中没有,学生要想找到答案必须去查找相应的国防内容,主动去学习,通过一定的时间,培养出学生了解国防知识的兴趣。

3.“机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第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军事理论考试是面向全校学生考试,每次考试需要大量的微机和监考人员,学校存在微机数量不足的情况。二是机考成绩作为学生军事理论总分,会出现军事理论课上课人数锐减的情况。

第二,解决对策。分批次安排学生考试,解决微机数量不足和监考教师不足的问题。

“机考”的分数不能作为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总分,否则很可能会打乱正常的军事理论教学,应将平时出勤分数和平时表现以及机考成绩相加作为军事理论总分,同时再出台一些奖励和加分制度,以促进国防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何政泉等.大学生军事课考核评价模式变革——兼谈西南石油大学军事课的考核方式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朴再玉.对高校军事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军事理论教育 素质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大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以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形式的国防军事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新时期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层次越来越高。国防军事教育作为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应顺应新形势,逐步更新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改善培养方式,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国防军事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历史经验证明: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重视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不仅对实现国防现代化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大学生自我养成、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高校国防军事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文化的高度自觉

所谓自觉”,一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二是指自己感觉到或自己有所察觉。

1..运用对比法,加强国防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国防意识的认同与自觉。近代中国屡遭外国列强侵略,山河破碎,老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如今,苦难屈辱成为过去,我国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我们必须牢记屈辱,居安思危,在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通过历史影片、五四画展、革命英雄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对比新旧两个时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时代变化,从而树立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报国热情。

2.军事理论内容与学生特点、专业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要把握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和好奇的特点。一方面,介绍军事科技的进步催生了一大批新式武器,结合学生知识背景,向学生展示最先进军用技术,介绍最新的武器装备,最流行的作战理论和方式,培养他们潜心开展科学研究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将军事理论课按照专业的不同设置,突出军事理论与专业相结合的特点,如向机械制造专业学生介绍目前世界军事领域的新材料等。在军事理论课程中体现专业差异,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的积极性。

3.军事技能训练培养大学生行为自觉

入学军训主题之一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军训要求整齐划一、令行禁止、高度统一。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们逐步熟悉大学生活,避免入学就松散的行为习惯。同时,在日常行为中严格规范,使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斗志,也让每个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后很快形成良好的行为自觉。

三、新时期高校军训提升当代大学生自信品质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1.丰富国防军事教育形式,增强大学生制度自信

在军事训练之余,用视频、电影等方法,观摩建国后历次阅兵,向大学生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崭新形象,通过介绍我军自主研发的各种新式武器,展示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的自信。

2.加强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

向大学生介绍中国现存最早兵书《孙子兵法》,最大部头兵书《武备志》,第一部研究军制专著《历代兵制》,最早出现的军事巨著《左传》等经典军事著作;介绍中国古代官渡之战等十大经典战役的过程及结果,分析古代军事家谋略思想;介绍世界十大军事著作,世界十大战争等,拓展学生的国际思维宽度,培养学生关注军事领域的发展动向,让大学生体会到自信,不忘根本,吸收外来、不断创新、着眼未来。

3.增强国防军事教肓实效,改善大学生自信品质

“90”后是现在大学生的主体,大家普遍认为“90后”大学生有“独立追求,抵触约束,个性张扬,挑战新鲜事物,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根据“90后”大学生特点,军事教育应与时俱进,在军事理论教育内容安排时将世界热点、太空安全、海洋安全、中国周边安全等问题涉猎其中,培养大学生运用科学理论、统领谋略的思想。在军事技能训练中除基本军姿、步伐、军体拳、打靶等内容外,还可以增加抗震、防灾、反恐、防爆等内容,增强学生面对火灾、地震、劫持等灾难自救能力的同时,培养团结拼搏、敢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四、新时期国防军事教育锤炼当代大学生自强的品质

“自强”,是指个体努力向上,勉励图强,也指国家自力图强。

1.军事理论与形势政策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爱国精神

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军事教育,引导学生正视历史,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尊严,真正做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念和决心。

2.加大应征入伍力度,引导大学生主动投身祖国

投身现代化国防建设事业是符合入伍条件的每位学生应有的职责和使命。在高校军训期间和结束后,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海报、标语等渠道,采用国防教育理论课、国防法知识普及和知识竞赛等方式,持续宣传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国家政策,让更多高学历、高技能的大学生或毕业生自愿应征入伍,投身国防建设事业,增强国防现代化水平。

3.强化报国之志,引导大学生主动投身中国特色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历史重任,更多的大学生以大学入学军训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在大学教育阶段,学生将远大抱负与现实相结合,将爱国热情转化成学习动力,坚持不懈,真正把自身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前途与祖国未来紧密联系起来。

第5篇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教学;创新;

作者:江铁

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手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央2001[48]号文件明确规定将军事理论课列为高校必修课,而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更是对此强调指出,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为必修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1]。总体上而言,当前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逐步步入正轨,在教学理念、课程定位、课程设置、人员配置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众多成绩面前,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学效果始终是军事理论课程追求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相关,多年来我们在军事理论课教学领域不断追求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从未间断。近些年有关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研究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笔者做了粗略统计,以军事理论教学创新为研究专题的学术论文有百余篇,其中还包括数篇硕士学位论文,另有专著若干。基于该领域学术史的梳理,本文从综合考察的视角,对近年来军事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的动态与趋势进行述评,略述如下。

一、有关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的总体探讨

这类文章数目较多,特别侧重基于工作实际情况的宏观理论探析。尚玉海从优化教学内容、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开设军事类选修课等四个方面探讨构建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新模式[2];强军锋提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需要针对学校环境、学生专业等情况调整授课内容,要注重延展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模式[3];宋贵元则认为军事理论教学要抓“三点”:结合点、侧重点与热点,同时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手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一起构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体系[4];白国仁对军事理论教学创新提出要突出内容创新,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科技含量,教学形式多样化,最终实现军事理论教学效果的提升[5];杨晨则从考察军事理论课程内容的角度认为军事理论课教学需要做到综合性、基础性、刚柔统一等三个层次[6]。徐敏根据军事理论的特点,提出要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改革军事理论课考试环节[7];陈世利认为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更新、充实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进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军事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改进军事理论课考试的内容及形式,通过考试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8];钞群英则提出构建“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来创新军事理论教学[9]。总之,有关军事理论教学创新总论文章很多,不尽数列举,其主要探讨点集中于军事理论教学理念更新、内容分析,模式探讨等领域,学理性日渐明显,但实证性有待加强。

二、军事理论教学理念的创新研究

军事理论教学的理念既有普通高校教育理念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色,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元春引用长尾理论概念,认为长尾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观念,已在各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对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的拓展教学也有诸多启示。如重视各种拓展课程的建设,尤其是要从拓展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上想对策[10]。王小敏根据美国学者构建的ARCS模型提出要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运用ARCS模型,就是要增设特殊情景,增强学生的注意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课堂的贴切性;课堂问题难易适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突现军事知识的地位,提高学生的满足感[11]。黄海等人则关注军事理论教学的最终效果评价——考试效果,以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课成功进行的跨校区、大规模在线考试为实例,从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考试需求分析到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和考试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介绍,总结了经验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高校实施在线考试的“321”模式,即3层组织架构、2类技术保障队伍和1种考试平台,为高校开展规模化在线考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12]。总之,从近年军事理论教学理念的创新来看,理念创新逐步跳出传统的经验感知,教育界注重从西方先进理论中提炼新的理念,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军事理论教学的发展。当然,理论中提炼理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更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理论或理念都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特别是要适应中国教育实际情况,否则任何硬性的嫁接只会产生苦果。

三、军事理论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这类研究集中于探讨几类教学法的运用,比如案例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范艳红有别于传统研究思路,特别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容易出现的误区,如军事理论学教材中案例的编写不足、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不够、学生对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等,也提出了实现案例教学良好效果的若干原则,如目标性原则、时效性原则与典型性原则等[13]。冯井红提出了实现案例教学的若干办法,如书本中已有的案例,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案例,通过新闻、广播、电视等媒体收集案例,教师自己编写等[14];欧阳长安指出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要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趣味性[15]。张小平等从解读战例的角度出发,认为实施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应该关注以下四个环节:科学筛选中外战例、搞好课程设置的衔接、加强战例教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手段[16];李瑾从情感教学法角度认为加强对教学进程中情感因素的协调掌控,充分发挥情感教学法强大的情感动力功能、情感强化功能、情感迁移功能、情感感染功能和情感调节功能,将使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活动达到情理交融、引人入胜的效果[17]。夏侃关注了交互式教学法在军事理论课上的应用,指出它强调师生互动,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授课的有效性。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交互式教学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18];周艳玲认为启发式教学法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并指出了启发式教学法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19]。综上所述,有关军事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的核心,只有实现了教学法的创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当前的教学法理论及实践已经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状态,如何选用正确合适的教学法实现军事理论教学课的教学实效,需要对教师自身素养,学生群体知识基础,软硬件等多种条件作出适当的评估,开发选用合适的教学研究法决不能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要做出实效。

四、有关军事理论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

教学手段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近年来对于军事理论教学手段的创新特别集中于探讨新技术手段运用与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领域。张荣指出多媒体技术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客观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带来教学便利的同时,亦存在课件简单,忽视师生互动交流与忽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等不足,提出了若干解决途径[20]。朱智、刘杭军则关注授课艺术问题,他们认为课堂讲授是军事理论课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员的授课艺术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该文还细致分析了各类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期提高教学艺术[21]。对于教学设计的关注日益重视,李伟认为在进行军事理论教学设计时,应以国防教育为主线,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22]。李元春认为学生军事理论课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教学设计也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其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特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搞好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需要认真加以把握[23]。从近年军事理论教学手段研究来看,研究手段由理论探讨开始向技术手段倾斜,在注重传统教育手段的同时,逐渐加大技术元素在教学手段中比重,在传统与现代的视野下实现教学手段创新。

五、余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研究的趋势

第6篇

吉首大学地处革命老区,多年来,发扬拥军优属、热爱军队、热爱国防的优良传统,重视国防教育,把国防教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教学工作体系,积极扶持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大大提升了国防教育质量。

一、以学科建设为支撑,推动课程建设发展

高校国防与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相关性很强,二者相互支撑,互为作用,学科建设为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课程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教学实践推力。因此,吉首大学非常重视军事学科对军事教育课程的促进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学科建设。

(一)重视军事学术研究

高校国防教育的基础是课程建设,发展前景是学科建设,而科研水平是学科发展的根本保障。科研是支持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科建设的支撑。吉首大学军事教研室在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下大力进行军事学术研究。专兼职教师科研氛围逐渐形成,2011年专职教师申报的《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师队伍研究》等课题全部获得了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3人申报获得立项,全面展示了专职教师的科研实力。近5年来,老师们加强教学科研,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9部。军事科研成果丰硕,有力的支撑了学科发展,同时也为课程建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军事教师队伍,是搞好高校国防与军事教育工作和军事学科建设的关键。军事教学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外交、军事、历史等多学科知识体系,对教师综合素养要求高。吉首大学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军事教研室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互相评”“专家评”和“以老带新”等措施,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同时,教研室每年选派一些教师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教师业务培训,更新专兼职教师知识结构,提高专兼职老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

学校军事研究室自2005年成立以来,按规定和需要配备了4名专职军事教员,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学校高度重视军事课队伍建设,确定了“保证质量,优化结构,注重素质”的建设思路。目前,吉首大学军事学科带头人同时担任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专家、教育部普通高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省教育厅军事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他的带领下,吉首大学已经培养一批具有热爱专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的国防和军事教育师资队伍,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学校根据军事理论课教学的需要,还特聘了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军区和吉首军分区专家学者及机关干部7人为兼职军事教员。

(三)加强学科基地建设

基地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平台,基地建设效果影响着学科发展是否具有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由于吉首大学国防和军事课程建设成绩显著,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2013年7月,湖南省高校军事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在学校挂牌成立,同时基地还获得了军事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学校以基地的建设为契机,不断丰富和提高国防和军事教育理论研究内容和训练水平,加强硕士点建设,不断提升学科内涵,取得了一批既有基础理论,又具备实践指导的科研成果,全面推进学科发展。基地运转一年多来,工作进展顺利,各项科研工作有序推进。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下,首届军事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已于2014年9月顺利入学。吉首大学军事教育训练学硕士点是我国非军事院校首家培养军事教育训练专门人才的大学,它将对我国非军事院校国防和军事教育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对我校军事学科而言更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发展影响。

二、确立课程建设中心地位,实施全面深化改革

课程建设是将学科专业取得的学术成就转化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和环节,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抓好国防与军事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以课程建设为中心。

(一)与时俱进,更新内容

每门学科课程往往具有封闭性,尤其是国防教育课程,内容更容易陈旧。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际战略格局的逐渐变化,以及由于高校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军事理论教学的地位与价值逐渐为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所认可。从国防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看,已从过去强调国家需求与社会需要,到现在同时也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这体现出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发生着变化。故我们注重对原有课程及时整合,重新选择内容,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时,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也注重内容国际化,课程内容和设置重视全球性构思,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我们通过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与优化,将这一门在地方高校属于边缘课程的国防军事课建成了深受广大学生喜欢的课程。

(二)整体规划,保证课时

把国防与军事理论课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有助于提升国防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有助于全校统一军事理论教学的课时、内容和标准,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确保军事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吉首大学根据国防和军事教育课程建设要求,将军事技能训练和国防军事理论教学纳入学校教学管理体系。2006年以来,学校始终按规定将军事理论课列入整体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必修课和学分管理保证了军事理论课24个课时2个学分,从而确保了军事理论教学课的质量和效果。现在军事理论教学在学校已走上常态化教学和规范化管理,为大学生树立国家观念和国防意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分别于2006年12月、2011年12月先后两次顺利通过湖南省高等学校军事教学评价,并获得“军事教学优秀学校”荣誉称号。

军事技能训练是军事教学的重要环节,吉首大学由于地处偏远,驻军较少,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成为湖南省军训“以老训新”试点高校以来,一直进行实践摸索,历经了15年的“以老训新”历程,锻炼了广大学生的军事技能水平和组织能力,现在“以老训新”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军训模式,湖南省许多高校也以此开始了“以老训新”工作,成为全省军事技能训练的开拓者。

(三)建设精品,形成特色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以现代的教育思想为先导、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秀的教材为核心、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这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首大学为加快军事课教学发展,学校将军事理论课作为学校校精品课程立项并加快建设。在国防与军事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注意发挥地缘优势(革命老区),逐步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以军事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为了满足军事理论教学需要,学校自2004年开始研制了一套军事理论教学课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又经过几轮修改和完善,目前这套课件成为学校深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课件之一,军事课程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国防意识 对策 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虽然国家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尤其南海、等问题由于第三国的介入和干涉,使得局势越来越复杂,矛盾随时都有激化的可能,这对提高国民国防意识、增强国防力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学生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是未来国防建设的生力军和捍卫者。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所以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是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

一、当前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

1.忧患意识薄弱。和平的时间长了,人们往往会在思想上对战争的威胁产生麻痹,即使是大学生也不例外。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产生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既然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那么战争就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有的认为既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就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去搞国防;有的甚至认为国家把经济实力搞上去了自然就没有人敢欺负了。

2.国防意识肤浅。有些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还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这样一些传统的认识上,不知道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其中有些安全问题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直接息息相关,比如社会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治安,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

3.国防思维简单。有些大学生缺乏辩证思维,看问题容易极端化、片面化。比如,有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核武器就不会有人敢欺负我们,谁敢找事我们直接就用核武器灭了他;有的大学生对现代化战争缺乏了解,仍然停留在“人多力量大”的习惯性思维上,总想用人多来解决所有问题;有的大学生则把我们国家在南海、等问题上的立场和做法看作是软弱,不懂得去理性地分析国家在这些问题上所面临的困难和所采取的正确策略。

4.责任意识不强。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认为保家卫国那是国家军人的事,跟自己无关。即使有些认为国防建设很重要的学生,也只是嘴上说说,真到要他自己为国防建设做点什么的时候,则又退后了。这些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国防建设是每一个公民的事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二、当前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形成的原因

1.长期和平的原因。从上世纪中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几十年来长期处于总体和平的环境当中,即使和前苏联、印度、越南曾经发生过一些领土争端,但那些过去的往事早已被现代许多人所淡忘,甚至有些大学生连那些事是否发生过都不知道。长期的和平环境淡化了人们的危机意识,也使大学生对国防意识产生了麻痹,国防观念越来越淡化。

2.中小学教育的原因。从学生接受的教育经历来看,从小学到高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一直都在被高考的指挥棒驱使着,学校和学生分别把升学率和分数作为追求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这是造成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国防意识差、兴趣低的一个基础性原因。

3.社会及家庭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的背景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普遍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个人的成功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人民没有紧紧联系起来。因此,这也不难理解当前大学生国防意识差的现状了。

4.高校教育自身的原因。作为高校不可能改变前面提到的三个客观原因,但高校既然作为教育机构,而且教育的是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因此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完善自身的做法,这便成了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校军事课课程建设发展非常不平衡。多数学校还没有正式开设军事理论课,仅仅把军训当作国防教育的唯一形式;有的学校把军事理论课看成是一种临时的活动,用讲座的方式代替讲课,忽视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那些即使开设了军事理论课的学校往往也存在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资料短缺、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有的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够理想[1]P62。这些是造成大学生国防意识不强的最关键的原因。

三、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领导重视力度,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当前多数高校还没有开设军事理论课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学校各级相关领导自身对于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领导觉得新生军训就是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了,没必要再开理论课程;有的领导觉得这和招生、就业都扯不上关系,下功夫做这些事情不划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此艰巨的一项任务开展不起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了领导的支持,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专门领导小组,层层责任到人;建立考评机制,制定奖优罚劣的奖惩措施;严格落实专项资金使用制度,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等等。有了制度的保障,大学生国防教育才能得到落实,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提高才有扎实的基础。

2.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提高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大多数普通高校专职军事教师人数不足,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军事课是一类较为特殊的课程,大部分地方高校没有类似专业,所以教师来源渠道狭窄;二是由于受到职称评审的影响,其他专业的教师不愿意转为专职军事理论教师;三是高校职员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给管理人员兼任军事理论课教师带来负面影响,“双肩挑型”军事课教师的培养陷入困境[2]P32。因此,面对这一较为特殊且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任务更加艰巨。解决的途径不外乎两个:一是在校内选拔一批有一定教学经验、开拓力强的中青年教师,通过集中研讨、外出学习、参加论文评选等活动,快速成长起来,成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常备力量;二是在校外尤其是从地方军队或军事院校聘请专门的军事理论专业的人才,来学校兼职军事理论教师或不定期做军事知识讲座和国内外热点军事问题报告。这对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加强军事理论课的课程建设。高校应把军事理论课设置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开设军事理论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提高国防意识,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一是突出重点。军事理论体系内容庞大,但军事理论课一般只有36个学时,必须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安排内容,突出重点,取舍有度。二是灵活安排内容。在讲课过程中,紧跟国际国内形势,适时插入当前新闻热点问题,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灵活组织教学形式。一是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信息量也比传统教学大得多。二是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理论传授以外,多开展观看经典军事题材影视节目、热点军事问题讨论、国防政策法规探究等互动式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三是增加实践性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军事纪念馆、军事博物馆、革命遗址、科技工业园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另外,可以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比如开展国防知识竞赛、文艺汇演、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将学生课外活动有机纳入学校国防教育体系之中。

4.拓展军事训练的内容和范围。新入学大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是在校大学生专门、系统地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军事技能的主要途径。学校历来重视新生军训工作,对学生参训和教官施训的要求都很高,也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作为在校大学生唯一接受正规军事训练的机会和渠道,更加深入地拓展军训的内容和范围,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军事技能水平。军训期间,除了条令条例、队列训练、内务卫生等学生全体参与的项目外,学校还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军体拳、擒拿格斗、交通指挥等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广泛征集学生意见,结合学生意愿和学校施训条件,积极拓展学生参加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和领域,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军事地形学、野战救护、防空袭、防核化生武器等内容的军事训练,强化提高学生的军事技能水平。积极协调承训部队开展武器装备展示、单兵武器操作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增长学生的军事知识。[3]P18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开展轻武器的操作使用、军营一日参观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军事技能水平。

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高校国防教育职责的重点工作,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性工作。作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研究新时期国防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和新途径,努力提高国防教育水平,才能够有力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大学生,为国防安全后备力量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坤生.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学推进大学生国防教育[J].文理导航,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