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21:48:51
序论:在您撰写采油工艺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针对沉没度所展开的相应分析,是实时抽油井沉没度设计的必要条件。通常来看,当油井沉没度在六百米以上的时候,其沉没度平均值则为1385米左右,就碳酸岩油藏很深的油井而言,需充分考虑产能估计不确定性,为了减少因为加深泵挂导致检泵的维修费用,则需在设计中将沉没度加大,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沉没度设计值若是太大的话,不但不能促进泵效的提升,有些时候甚至会制约泵效,添加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对沉没度必须进行合理的分析。
结构:其主要是由抽稠结构以及泵筒、环空沉砂结构所组成的。其相关特征为,泵筒作为一个整体性钢筒,通过运用双通过接头而将其固定在泵设备的中间位置,以便拆卸;对于环空沉砂结构来说,其主要是通过泵筒以及外套所形成的环空以及泵下方位置的沉砂尾装置实现连接的,构成了相应额沉砂通道,将丝堵接于沉砂管的底部位置,则会组成一个沉砂口袋,这样做是为了预防泵停运的时候出现砂卡情况。对于抽稠结构的设计,利用反馈长柱塞使泵在向下运动时产生压力,避免产生因为油稠造成的光杆下行困难。工作原理:在机器上行的时候,关闭下柱塞的进油阀开关,处于泵筒位置的原有油井液体会伴随着不断减小的腔室而导致压力的逐渐增加,使得液体将反馈长柱塞的排油阀打开,然后排送至上面的油筒内,这样排油的任务就完成了;下行时,排油阀被关闭,进油阀打开,井内的液体进入到泵筒的除油腔室中,一次进油过程完成,这样一次次的循环,将井内的所有液体都排到地面上。
螺杆泵采油工艺
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目的
从上文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采油工艺综合研究任重而道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研究的目的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l)对具体油田的工艺技术进行合理而有效的选择,充分提高其适应性与科学性。同时,对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而又严格的制定,提高操作队伍配置的合理性与针对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应性较强的采油工艺综合实施规划,为相关科研和生产部分的组织工作与生产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2)通过对采油工艺综合研究进行有效的探讨,可以对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并科学、有效的对工艺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并对采油工艺的科学性以及实用性进行有效的保证。
(3)对于采油工艺综合研究来说,它能够对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对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协调,并增强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一个有效的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必然能够对施工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对重复劳动进行规避。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推进有提开采技术的提高,促进管理水平的增进,进而对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提升。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和采油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是优化油田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节点。
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的内容
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包含了多个环节,首先,它需要对当前状况下的工艺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对油藏采油工艺进行统筹兼顾,最终科学分析研究优化采油工艺。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l)油井的现状评价。通过对新井的试油试验以及对老井资料层面和生产史层面进行有效的把握,对油井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中,需要涉及到完井方法、开采方式、井身结构以及开发方式等内容。然后,对这些方面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判断,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新井的开发策略提供有效的现实依据。
(2)新井完井技术。通过对开发方案以及采油工艺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新井的井身结构方面、套管的程序、钻井液的使用方面、完井方法方面以及完井液方面内容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注重的研究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然后,结合固井的质量对其提出新的检测方法以及技术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射孔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并有效的设定射孔参数。(3)修井技术。对于修井技术来说,它是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这一内容之时,一定要充分结合地下的实际环境,然后科学预测未来开采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工作,并提出针对针对性较强且行之有效的质量要求。
(4)采油金属。对于采油工艺综合研究来说,其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便是对采油技术的有效研究。针对这一核心内容,需要对采用注采压力的系统进行有效的动态分析和评价,并优化选择自喷管柱的型号,提高油井自喷生产期预测的科学性。
(5)增产技术。对油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讨论与研究增产方式,计算相关工艺参数,设置所需设备,分析措施的规模以及施工的工艺。
(6)生产测试技术和试井技术。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可以提出开发过程以及生产测试过程中的工作内容、设备以及配套队伍。
(1)隔油池。
在炼厂一般都采用利用油、水的比重差进行油水分离的隔油池。其中比重小于1的油品上浮至水面而得到回收;比重大于1的其他机械杂质沉于池底。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除油作用。
(2)浮选。
浮选就是向污水中通入空气,使污水中的乳化油粘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浮升至水面。一般为了提高浮选效果,向污水中投加少量浮选剂。由于炼厂的生产污水中本身含有某些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盐、环烷酸盐、磺酸盐等,故不需另外加入浮选剂,也能获得较好的浮选效果。所以,近几年来在国内外都广泛地用它来处理炼厂的含油污水。
(3)絮凝。
对于颗粒直径小于10-5m的油粒,一般称之为乳化油。这种乳化油由于其表面吸附有水分子,此水层使油粒不能相互聚合。另外,因油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由于静电排斥作用也妨碍油粒间的相互聚合而在水中呈稳定的悬浮状态。这两种因素构成了乳化油在水中的稳定状态。再者,油粒间由于水分子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促使油粒相互碰撞聚合而变成较大的油粒,以及由于范德华力所产生的油粒间相互吸引力,促使它们相互聚合,以上所有这些因素就构成了油粒的不稳定因素。为了使具有这种特性的油粒凝聚,就应消除其稳定因素。絮凝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油粒稳定因素之一——静电排斥力发生电中和作用的现象来进行絮凝。仅用双电层原理来解释絮凝原理尚有许多现象不能说明,因此絮凝作用还应考虑金属氧化物的水化物对油粒的吸附、包围圈带等各种现象的综合作用。
(4)过滤。
含油污水中油粒和悬浮物质在通过滤层时被截留在滤层中间,一般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的粒度同砂层中的空隙相比要小得多,这种微小的颗粒在砂层中被截留下来的现象,许多学者试用下列作用来解释:筛滤作用、沉淀作用、化学吸附作用、物理吸附作用、附着作用及絮凝形成作用,这些作用中,到底哪一种对过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至今还未建立一个统一的、肯定的说法。
2含硫、氨、酚污水处理工艺
炼厂在渣油焦化、催化裂化、加氢精制等二次加工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量的过程凝缩水,其中含有较多的硫化物、氨和酚类,一般称为含硫污水。它的排量不大,但如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炼厂排水系统,则将严重地破坏隔油池操作流程,影响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1)水蒸汽汽提法。
水蒸气汽提法就是把水蒸汽吹进水中,当污水的蒸汽压超过外界压力时,污水就开始沸腾,这样就加速了液相转入气相的过程;另一方面当水蒸气以气泡形态穿过水层时,水和气泡表面之间就形成了自由表面,这时液体就不断地向气泡内蒸发扩散。当气泡上升到液面时就开始破裂而放出其中的挥发性物质,所以数量较多的水蒸气汽提扩大了水的蒸发面,强化了过程的进行。工业污水中的挥发性溶解物质如硫化氢、氨、挥发性酚等都可以用蒸汽蒸馏的方法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2)含酚污水的处理。
酚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有机溶剂如苯、轻油等。水和有机溶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利用酚在这两种液体中的溶解度不相同(酚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水大),把某种有机溶剂如苯加入酚水中,经过充分混合后,酚就会逐渐溶于苯中,再利用水和苯的比重差进行分离。因此可以利用此原理从污水中把酚提取出来。但为了获得较高的脱酚效率,需要采用对酚的分配系数高又与水互不相溶、不易乳化、损耗小、价格低廉、来源容易的有机溶剂作萃取剂。
3生物氧化法
利用大自然存在着大量依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来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运行费用比用化学氧化法低廉。这种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叫作生物氧化法。由于它能有效地除去污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所以一般炼厂都采用它作为净化低浓度含酚污水的主要方法之一。
4深度处理
炼厂污水经过隔油、浮选(一级处理)和生化处理(二级处理)等构筑物净化后,水质仍然达不到国家制定的排入地面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为了防止恶化环境,消除其对水体、水生生物和人畜的危害,对某些地处水源上游和没有大量水源可作稀释水的炼厂来说,就必须对排出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亦称三级处理或抛光处理)。深度处理方法很多,但一般都由于技术比较复杂,处理成本过高,而未被生产上广泛采用,尚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目前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看,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对彻底净化炼厂污水,使其达到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方面颇有价值。
(1)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杂质属于物理吸附。其原理是由于活性炭是松散多孔性结构的物质,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一般可达1000m2/g。在它的表面粒子上存在着剩余的吸引力而引起对污水中杂质的吸附。近几年来国内外利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炼厂一级或二级出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合起来,可得到以下的主要试验结果:①用活性炭吸附法净化炼厂污水生化需氧量可脱除80%,出水中酚含量<0.02mg/L;②使水产生臭味的有机污染物,较其他有机污染物更容易脱除,在净化过程中它们首先被吸附掉;③在使用活性炭吸附前,污水应经过预处理,使固体悬浮物小于60mg/L,油含量达到20mg/L以下,这样可以减轻活性炭的负担,延长操作时间,减少再生频率,降低再生费用;④每公斤活性炭可吸附0.3~0.5kg以化学耗氧量衡量的有机物,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可用烘焙法再生,再生损失约为5%~10%;⑤活性炭的粒径对吸附速度影响较大,一般水处理活性炭采用8~30目较合适。
(2)臭氧氧化法。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所以在西欧各国被广泛用于给水处理的杀菌、脱色和除臭处理。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大规模地研究把臭氧氧化用于工业污水的最终处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其他处理工艺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采油废水处理工艺外,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文献[1-2]指出,越来越多的膜分离技术开始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技术。膜法处理可以根据废水中油粒子的大小,合理地确定膜截留分子量。文献[3-4]指出,生物吸附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具有高效、廉价的潜在优势。所谓生物吸附法就是利用某些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来去除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
6结语
1.1储层物性差,属中低孔、低渗-特低渗油藏。这类油藏岩石受压后,其渗透率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虽然岩石在卸压后,渗透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不能恢复到初始值。多次围压和松弛作用使渗透率不断下降,在近井地带形成压敏低渗区。因此在开发这类油藏时应特别注意保持合理的地层压力,优化机杆泵设计,以避免生产压差过大产生压敏效应,从而降低采液指数。
1.2原油动力粘度大,油品性质较差。该区块单井产液低,有些生产井在停机一段时间后再启机时,发生光杆被拉弯。针对区块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开展井筒加热降粘工艺研究。
2采油工艺设计
2.1生产压差的确定
合理的生产压差应在满足区块配产的前提下,避免形成水锥、油层出砂和油藏脱气。为提高泵效,防止原油在地层中脱气,根据地层原油饱和压力,确定井底最小流压。该块饱和压力3.32MPa,Q3块最小井底流压3.32MPa。另根据达西渗流公式,在采油指数0.0215m3/d.m.MPa,单井产能4t/d的情况下,区块生产压差为11-13MPa。
2.2下泵深度的确定
由于该区块储层物性差,压力传导慢,易在近井地带形成一个压力亏损带,结合井底最小流压及生产压差研究情况,确定区块常规井下泵深度1800-2300m,水平井下泵深度1600-1800m,单井下泵深度根据实测资料和试油情况确定,并随注水受效情况及时调整。
2.3工作制度的确定
由于该区块原油粘度较高、流动阻力大,为降低原油进泵阻力,提高抽油泵充满系数,应尽可能选择大泵径。但同时考虑到随泵挂深度加大,泵径越大,冲程损失和悬点载荷的增加幅度越大,在深抽时宜选择小泵。确定区块采用¢32mm/¢38mm泵,冲程3-5m,冲次3-6n/min。
2.4抽油杆设计
针对区块原油粘度大,流动阻力大,开展电热抽油杆加热降粘工艺研究。
2.4.1井筒流体变化分析
根据储层流体特点,预测不同产液量和不同含水时井筒流动温度剖面。Q3断块凝固点35-36度,单井日产液2t左右,含水4.9%,原油流至井口的温度在30度左右,因此该区的低产井可以采用井筒电加热工艺降低井口油流阻力。
2.4.2原油热敏性分析
由室内原油粘温曲线,可以看出温度对粘度的影响较大,在40度左右曲线出现拐点,原油粘度开始明显变大,由40度的344mpa.s升至35度的1902mpa.s。通过对区块井筒流体温度和原油热敏性分析可知,通过加热油管内的流体,可以达到降低原油粘度、清防蜡的目的
3结语
论文摘要:《采油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广、涉及内容多,学习难度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油田现场对石油工程师的需求,介绍了采油工程课程不同环节的教学方式,深入分析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手段,时提高采油工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引言
采油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在修完油层(藏)物理、渗流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之上而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该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向井流动态分析、井筒多相管流和水平管流计算、人工举升方法、注水、增产增注措施、复杂条件下的开采技术、完井方案设计、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等内容。该课程涵盖知识面广,难点多。
1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对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主动、自发的去了解和学习,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作为采油工程课的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掌握当前国内外石油工业的发展动态,精心组织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①加强专业教育,认清国内外石油工业的发展形式。教师应对国内外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目前对能源的需求进行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当前国内各油田采油工艺技术发展的状况,懂得采油工程在石油开采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在新的就业形式下如何学好该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②精心编制教案,采用手段多样的教学方式。采油工程是一门与油田实际有着紧密联系的专业课,因此,教师在编制教案时应多采用油田的实际资料和相关图片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封隔器,井下配水器等。如果只是从理论上讲解,很难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更多地采用实物或图片,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述抽油泵的工作原理时,可以采用Flas进行演示,学生也就很容易掌握和理解这一内容,同时也避免了理论学习的枯燥。③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在讲授向井流动态分析时,可以提问学生对达西渗流定律的理解,讲述达西定律的来龙去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学习激情。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就不会感觉到理论学习的枯燥,所学的知识也很容易掌握。④紧密结合油田实际。作为采油工程课的教师应该多收集油田实际生产资料,将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运用油田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授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时,就可以运用油田真实的吸水剖面测试曲线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让学生懂得怎样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服务于油田实际生产。
2优化教学手段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油公司积极发展海外业务,拓宽国内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趋向于复合型的人才。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石油工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更新教学手段。《采油工程》课程应采用传统教学与新型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即黑板和粉笔。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复杂油藏向井流动态分析、多相管流压力梯度分布公式推导等,采用板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参与具体推导过程,加深理解。对于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如有杆抽油泵系统API方法设计)和计算步骤(如连续气举设计)等内容的讲解,以及一些复杂过程的动态模拟,如井筒气液两相流流动型态的划分,应采用预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如Flas或放录象)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加深理解。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重点难点教学
采油工程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复杂。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尤其是在今后的毕业设计或工作中常常遇见的部分内容,如综合IPR曲线的绘制。该部分内容在举升工艺设计和油井动态分析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常常容易被忽略,因此,学生在最后一学期毕业设计和工程设计中就感觉到力不从心。垂直多相管流压力分布计算(上机编程)因教学大纲对课时数缩减而取消,此部分内容应强调学生课后上机操作训练,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在讲述水力压裂部分内容时,应该补充有关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知识,介绍中国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低渗透油藏的划分标准,让学生了解到水力压裂技术在油田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事业的热情。目前,从我们的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采油工程课程与油田现场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脱节,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适当补充当前油田所用的先进的工艺技术。如注水一章讲述调剖时,应补充介绍调驱技术、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因为这些都是目前针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讲述到调剖调驱化学剂时,最好能将实物或照片展示给学生,结合油田实际调剖调驱实例进行讲解。这样,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教学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切忌学生死记硬背。
关键词:油田采油工程;系统问题;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021-02
一、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系统存在问题
(一)采油工程队伍装备存在问题
大庆油田将基建四万多口油水井,随着生产井数的增多、开采范围的拓宽、开发难度的加大,采油工程队伍面临更大的挑战[1]。
1.队伍作业施工难度高。采油队伍管井数量大幅增加,基建油水井数达到2008年油水井数量的60%左右,管井强度大、工作量多,井下作业施工难度高、工艺复杂,队伍和员工数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低产低渗透油田原有的建设方法和管理方法很难实现经济有效开发,应在开发建设的机制、体制上有所突破。
2.整体装备水平较低。(1)压裂装备老化严重。油田公司现有压裂设备258台,超效用年限115台,占总数的45%,新度系数仅为0.18,影响了压裂工作量的完成。(2)修井设备不能满足需要。大庆油田2009年油(气)水总井数为5 426口,其中待修套损井2 611口,并且每年新增套损井700口左右。现有修井机195台,超效用年限50台,占总数的26%。(3)常规作业设备需要更新。大庆油田现有475台通井机,超效用年限141台,占总数的30%。严重影响了作业施工进度。
(二)采油工程后场建设存在问题
随着螺杆泵井的逐年增多,以及螺杆泵检泵、维修技术的发展,现有螺杆泵检修车间存在修复设备及技术潜力不足,各采油厂的检泵车间和井控车间的厂房及配套设备有待于更新和完善。目前大庆油田除去采油二厂抽油杆检修厂、采油十厂油管检修厂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工厂管理等方面,能够满足本厂需要,其他采油厂的检修以到外部委托为主,属于关联交易,存在管理与油田规划脱节的问题。从工作量的需求来看,这些后勤场站目前能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但因设备寿命周期和技术发展等原因,创业集团的部分场站需要更新和扩大生产能力才能保障油田“十二五”的生产需要,否则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属于上市公司的各个后场建设力度。
(三)采油工程工艺技术发展存在问题
大庆油田即将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开发难度越来越大,采油工程要顺利完成开发指标和任务,在长垣水驱、三次采油及油田开采上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2]。
一是进入“十一五”,喇萨杏油田全面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大于60%、综合含水大于90%的双高油田如何提高采收率,厚油层低效无效注水循环严重,实现油田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最大限度地挖潜厚油层顶部的剩余油是今后工作的难题。
二是三元复合驱将逐步成为油田开发的主体技术,由于驱替液中含有碱注入与采出系统结垢严重,影响了三元复合驱整体开发效果,如何清防垢等采油工程配套技术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三是目前的低渗、特低渗油藏已探明储量约15亿吨,而动用率仅42.2%,大部分低丰度和特低渗透储量,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仍难以动用,如何通过工艺技术来提高这些储量的动用程度,加快油田增储上产步伐,也将是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
四是天然气开采规模逐年增大,如何在深层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情况下,以及含CO2气的情况下,高效地开发天然气资源,给采油工程技术带来了难题,高含CO2气藏的防腐问题,对井下作业工艺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五是随着水平特殊结构井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向“低”、“深”、“难”及老区厚油层剩余油挖潜等领域的不断拓展,现有的配套工艺技术暴露出极大的不适应性,已成为制约水平井应用的技术瓶颈。
六是套损井数量越来越多,2008年变形井占待修套损井比例为75.3%,修井难度加大,已严重影响油气田的正常开发。
(四)采油工程井下作业发展存在问题
1.油井压裂改造挖潜难度日益加大。一是储层条件不断下降,平均单井压裂改造厚度降低;二是油井压前含水上升,挖潜余地不断减小,给压裂施工和控制低效井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2010年水驱老井压裂825口,增油39.55×104t,平均单井增油479.39t,较“十一五”初期的2005年下降了40.61t。
2.控水措施效果逐年减弱。大庆油田经过近五十年的开发,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堵水选层难度日益增加,浅调剖对吸水剖面的改造能力变差。堵水措施平均单井年降水从2009年的2 471.4×104m3下降到2010年的2 283.9×104m3。
3.井下作业工作依然存在困难。伴随全油田油水井数不断的增加,井下作业工作量也将逐年增加。油水井维护性工作中检泵作业还存在偏磨比例居高不下,杆管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的情况,2010年检泵工作中这两项原因占46%。
二、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系统优化措施
(一)优化采油工程队伍管理和装备更新模式
1.采油队伍推行先进的管理模式。采油队伍应由粗放型管理模式向作业区管理模式转化,采油小队走专业化管理的道路,提高采油队伍装备水平,采油队伍人均管井能力提高到3.00井次,在井数增加、维护工作量大幅增多的情况下,使员工总量的增加得到有效控制。
2.提升队伍专业化管理水平。井下作业队伍应通过精干队伍、优化装备、建立机制、强化培训等措施,加快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装备的新度系数,加快装备的升级,努力培育优势技术,不断提高工程技术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作业队伍的施工能力,使单队年平均施工能力达到150口以上。
3.加大各类油层的配套装备研究。一是加强设备的调整更换。二是为降低产能投资和生产维护成本,盘活闲置资产。
(二)优化采油工程后场运行机制
1.依据节能设备的系统评价加大其应用力度。一是对节能抽油机、节能电机、节能控制箱的单项节能效果进行评价;二是对抽油机、电机、配电箱进行组合匹配测试。
2.利用优化方法加强抽汲参数优化调整。一是针对供液不足井,采取换小泵、下调参数等措施,保持合理沉没度,提高系统效率;二是针对供液能力较强的井,检泵时采取换大泵结合降冲次、合理上提泵挂措施,控制举升能耗;三是对供排关系平衡的井,合理优化参数,采用长冲程、慢冲次等措施,减小交变载荷;四是随作业检泵时,对抽汲参数进行系统优化,在满足油井产量和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能耗;五是采取间抽措施,提高抽油机井的运转效率。
3.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保证系统效率提高。一是狠抓目标落实,确保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规范管理程序,保证测试工作质量。三是明确测试条件,保证录取资料准确可靠。
(三)优化采油工程核心工艺技术
一是不断发展完善老区水驱开采技术。发展提高分层注水井测调效率和分注合格率技术;发展进一步提高老区重复压裂井改造效果的技术;发展厚油层内部剩余油挖潜和大孔道治理的工艺技术,发展堵水、压裂等水驱综合调整配套技术,解决厚层顶部剩余油挖潜问题,降低无效循环场治理措施成本,提高各类油层的采收率。
二是继续发展三元复合驱三次采油配套技术。形成层间及平面分质分压注入、防垢抽油泵及螺杆泵举升、增注等采油工艺配套技术。
三是发展“三低”油田水驱增效采油工程配套技术。完善发展老油田堵水调剖、提高单井产能压裂等水驱配套技术;发展形成水平井开发等一系列采油工程配套技术;发展形成二氧化碳驱采油工艺技术。保障未开发油田的经济有效动用。发展CO2驱吸气及产液剖面调整技术等二氧化碳驱采油工艺技术。
四是发展海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的压裂改造技术,确保复杂岩性断块及潜山油藏开发进一步增储上产。
五是继续发展深层气开采技术,形成深层气压裂、解堵、排水采气、深层气田堵水等采气工艺配套技术,确保深层气层特别是深度大于4 000m以上的气层上产需要。
六是继续发展提高中低产油井的机械举升技术的泵效及系统效率、延长检泵周期、降低机械举升工艺的运行成本的机械举升技术,使抽油机井保持在700天以上,检泵周期螺杆泵井达到600天以上。
(四)优化采油工程井下作业施工强度
1.为进一步降低抽油机检泵率,提高经济效益。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了防偏磨实用技术的应用力度,防偏磨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二是扩大油管防断漏技术的应用。三是加强杆管档案库的建设,并引进了抽油杆修复技术,避免了有缺陷油管下井造成重复作业。
2.有效控制电泵井检泵率。一是要抓好优化方案设计工作,优化工艺参数、提高方案符合率。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加大异常井现场诊断处理力度和作业监督力度。三是加大成熟技术推广应用力度,采用变频措施,延长机组运行周期,降低运行能耗。电泵井检泵率可控制在20%左右。
3.延长螺杆泵井检泵周期。重点推广螺杆泵专用抽油杆、空心转子泵等成熟技术;试验完善杆柱优化扶正、杆柱防脱器、螺杆泵变频装置等技术;开展三元驱和稠油出砂等疑难区块的螺杆泵配套技术试验;加强螺杆泵井工况诊断测试,开发螺杆泵诊断测试分析解释软件。螺杆泵应用井数稳步增加,成熟配套技术的应用规模逐步扩大,检泵周期明显延长。
4.减少作业返工井井数。采取以下措施减少作业返工井井数:一是强化对入井油管及工具的监督力度,加大井下问题油管的更换力度;二是优化管柱结构,确保封隔器密封率;三是强化对作业和测试队伍的管理和监督,减少仪器下不去和掉卡仪器现象的发生,减少作业返工井的井数。
参考文献:
【Abstract】The selection of down-hole tool determines whether the oil production process can play an expected role, and also relates to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Paper according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own-hole tool in oil production,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t role of selecting a correct down-hole tools to ensure smooth production,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关键词】井下工具;工具选择;采油工艺;作用
【Keywords】down-hole tools; tools selection; oil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
【中图分类号】TE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91-02
1引言
采油作业中,井下工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具选择是否正确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采油的质量和效率。但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出现由于井下工具选择不当而造成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采油的持续、顺利进行,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在在认识到正确选择井下工具对保证采油质量有重要作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井下工具的选择。
2 井下工具选择原则与具体方法
2.1 选择原则
2.1.1 稳定性原则
通过对各类井下工具的合理应用,能为井下采油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起到降低误差与保证井下作业安全的作用。在选择具体的井下工具时,应严格遵循稳定性的基本原则,即优先考虑工具稳定性。首先,在认识到地面监测对井下作业安全有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偏心配水器作为地面监测的必备工具,应对其偏孔密封情况及连接螺纹密封情况进行检查与了解,其原理如图1所示[1]。其次,保证工具使用时间满足作业基本要求,掌握工具寿命状况,严格控制工具实际使用时间,若工具的实际使用时间较长,需将其列入高频使用范围,做好定期检查与更换工作,减少或避免在实际作业中因工具损坏造成的作业中断,以此确保井下作业的连续性。最后,对相同类型和型号的井下工具进行性能检测,掌握工具实际情况,保证其使用合理性,最大程度发挥工具的作用,从而实现提高作业效率的根本目标。
2.1.2 经济性原则
采油是一项大投资、高产出行业,在实际采油过程中,无论是材料购进,还是专家检测,都需投入较大成本。因此,在保证产量和产质的基础上降低投资是现阶段采油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选择具体的井下工具时,应严格遵循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在不会对工艺及质量造成影响的基础上,优先选择造价较低的工具。此外,还可借助批发与对比等手段,选定低成本、高效用井下工具,以此在确保采油高效进行的同时,降低采油成本,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1.3 实用性原则
通过对高精度井下工具的应用,可以为地面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使井下采油作业在理想的条件下稳定进行。然而,高精度井下工具价格昂贵,很多企业无法承受,不具备大量引入的经济条件。因此,应将行业现实状况作为出发点,选择既具有良好稳定性,又便宜实惠的井下工具,并通过专业检测和试验,确保工具实用性,从而满足高强度井下作业要求。
2.2 选择方法
2.2.1 基于地面检测
想要对所选井下工具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可以采取地面检测的方法,重点检测工具的各项性能指标与结构原理,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工具能否满足作业标准,在确认无误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在此期间,为了保证地面检测工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操作,根据井下工具的类型、功能和使用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检测方式,确保每一项检测指标都具有良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满足井下作业提出的要求,使井下采油作业在范、正确的条件下进行。
2.2.2 基于效果跟踪
为了使井下工具发挥最大化作用,取得最佳使用效果,应开展效果跟踪工作,在确保井下工具选择正确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保障从进场到发放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具有良好的规范性。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按照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工具检修与日常维护,同时及时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和问题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因井下工具问题对采油造成不利影响。最后要对工具使用效果、维护检修情况进行记录,根据采油进度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从而为井下工具的配套选型提供可靠依据。
3 井下工具选择对采油工艺的作用
3.1 保证采油顺利进行
为使所选井下工具发挥出预期的作用与效果,应在采油正式开始以前选择适宜的试验工具。过去在选择井下工具的过程中,大多是凭借个人工作经验,使得工具的选择无法满足采油实际需求,不但影响工具作用和效果的发挥,还会对采油造成不便,降低采油效率。对此,应保证偏心配水器等关键工具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除了要对其实施竖直投捞,还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拉力检测,以确保工具检验的完整性与可靠性[2]。除此之外,相比其他井下工具,试验工具的实际操作并不复杂,可对很多井下工具进行性能检验,为工具性能的判断和衡量提供依据,从而使采油能够顺利进行。
3.2 提高采油效率
以封隔器为例,其作为采油主要工具之一,为加强它的基本性能,相关设计人员根据封隔器构造特点和使用特征,研制专用检测设备,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从而保证在封隔器选择合理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效果。实践表明,正确选择井下工具,能起到促进采油生产,提高采油效率的作用[3]。基于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选择适宜的井下工具,降低事故发生率,延长各类工具或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避免在采油作业中发生意外,确保工具及设备的效果得以充分发挥。此外,提高采油的机械化水平,还能有效降低投资成本,简化采油工序,满足企业发展提出的现实需求,为进一步提高采油效率和保障井下作业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石油行业,其在加速经济增长与缓解能源压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井下采油工作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不仅会受到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且实际的作业效率还取决于井下工具的选择与技术水平。实践表明,选择正确、适宜的井下工具,无论是对提高效率还是保证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注重井下工具的选择,按照各项基本原则,结合井下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井下工具,并做好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井下工具时刻处于良好的工况。此外,还应加大工具及技术的科研力度,研发更先进的井下工具,从而为采油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井下工具的选择对采油工艺的作用探讨[J].化工管理,2016(0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