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4 12:58:39
序论:在您撰写素质教育问题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近一个时期以来,大家都在议论浙江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一
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其母亲
的事件。这件事,可以说是震动了全社会,上至总书记,下至黎民百
姓。一个原本被老师视为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竟残忍地杀害了自
己的生身母亲,令人痛心,更令我们深思。
这样的事当然是个别现象,但深入分析发生的原因,偶然性中也
存在着必然性。这些年来,学生离家出走以至轻生,未成年人违法犯
罪,等等,时有发生,且有增加的势头。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在教育和
教学工作中存在着重大缺陷。缺陷之一,就是把握和处理教书与育人
关系不够好。教书与育人本是有机的整体,教书就是为了育人,教书
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二者却常常被割裂开来,育
人被单纯的教书代替了,应付考试成了教育的主要内容。这样讲,并
不是说所有的学校和地方都没有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有些学校
和地方处理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总体上看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也不能说我们没有发现这一问题。近几年,从上到下都在强调要解决
应试教育的弊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就是育人的问
题。可事实是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却搞得扎扎实实。这
其中固然有教育结构、考试制度、用工与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
的问题,但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低估,围绕分数、升学的竞
争愈演愈烈,素质教育远没有在大家的思想深处扎下根。血的教训该
让我们所有的人警醒了,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的未来,不能
再沉湎于应试教育之中了,必须痛下决心抓育人的问题,全面而又扎
实地推进素质教育。
教书必须着眼于育人,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
劳动者。育人,首先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是一个人
的立身之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可塑性极强,这
时期学校给予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进步关系极
大。我们许多同志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时代有时老师所说的或
做的一件小事,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
切实加强德育教育,对高中段以上学生还要进行政治理论教育,进行
法制教育,这应是学校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主题,任何时候都不
能忽视和放松。一个学校如果德育工作没有抓好,整个教育工作不可
能真正抓好。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成绩不错,但思想品德差,心理素
质差,对社会又有什么益处呢?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
关键是要不断改进方式,完善内容。现在我们有些德育课、政治理论
课,从道理到道理,非常呆板,缺少针对性,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有的还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种状况一定要尽快改
变。要通过积极的探索,使我们的德育和政治理论课入情入理,生动
活泼,使学生喜欢听,容易接受,乐于接受。
强调德育,并不是说智育可以放松。智育,过去、现在和将来都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学校不讲智育,还成什么学校。智育,
本身就是育人的重要方面。认真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知识,
学习历史、地理、文学,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抓智力
教育,必须把重点放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一所学校、
一位老师,重要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不断
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具备勇于接受新事物、创造新事物的精神,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还应
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知识、新技术
层出不穷的时代,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出现。一个人
仅靠学校学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终身学
习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要为学生走向社会
作准备,着力于能力培养,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
这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一定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
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大力营造一种崇尚真知、追求
真理的氛围。现在,我们有些教育清规戒律太多,什么都搞标准答案,
把学生的思想束缚得紧紧的,只能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真的就那么标
准吗?什么都必须按书中或老师规定的去回答,还会有什么创新?没
有创新又怎么可能有进步?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伟
大民族,“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但自“四
大发明”以后,我们在科学技术上似乎拿不出什么可以与“四大发明”
相媲美的成果。为什么?许多有识之士和专家认为,这与自宋代以来,
全面推行程朱理学有关,与科举考试的八股化有关,一切以古人是举,
后人似乎只能诠释古人的理论。进入现代以来,情况有了较大改变,
但问题依然存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
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下决心从根本上改革教育制度,改
革考试制度,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倡开放式教学,
少一些“满堂灌”,多一些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
考,勤于动手,善于动手,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
担,使孩子们不再整天埋首于没完没了的题海之中,使他们的天性得
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充满欢欣和乐趣。有些人担
心,减少了中小学生的作业,会影响学习成绩。解除这一担心的关键
是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一位中学校长说得好,能干的教师,教得
好的教师,书越教越薄,要学生做的题目越来越少。搞题海战术实际
上是一种抓不住要领的表现。当然,也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
所强调减轻的是过重、过多的课业负担,为教学所必需的功课还是需
要的,否则,也会影响教学,影响人才的培养。学习还是要有一点压
力,还是要讲究刻苦钻研。应掌握好度,过重不行,过轻也不行。
二、关于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问题
当前,大家对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比较关注。可以说,这是现阶
段我国特别是我们浙江省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生动反映。从全国看,
这些年来,浙江省发展义务教育居于领先地位,可与义务教育相比,
我省发展非义务教育主要是高中段以上教育明显滞后。尽管近两年我
们下力气抓了高中段以上教育,1999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教育,
普通高中学生升入高等教育,都比上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高中段
以上教育依然是我省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目前,我省高中段以上
教育发展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且与国内
一些省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去年我省普通高校录取率要比江苏、辽
宁分别低19和23个百分点,比上海和北京低30多个百分点。由于高中
段以上教育发展滞后,每年都有数万名参加高考的学生进不了高等学
府,数十万名初中毕业生得不到高中段教育,这给学生、给家长、给
学校无疑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个问题不解决,围绕升学的各种形
式的竞争,很难真正缓解下来,素质教育很难深入推开。不仅如此,
还会严重地影响我省的现代化建设进程。现在看来,浙江提前基本实
现现代化,最大的难点不是经济指标实现方面的问题,而是教育等社
会指标实现方面的问题。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资料,1998年,我省每
万人口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25.6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的27.6人,仅在全国各省市中居14位。
现在,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的时机非常好。第一,经过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努力,我省经济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期的水平,正在酝酿新
的发展和提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经
济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经
达到了小康,并正在向宽裕型迈进,富裕起来的群众,希望自己的孩
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第三,中央高度重视,号召大家要以多种形
式,积极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同时,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还可以推
迟就业、减缓就业压力、拉动消费,有助于我们克服当前通货紧缩趋
势的影响。有需求就会有发展,需求是事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今天,
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以适应经济和社
会发展上水平的需要,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希望能够接受到较高水平
教育的要求。
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有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强调,即要加快建
设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结构始终存在着一
个毛病,各类教育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与沟通。这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表现得尤为突出。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不能转入普高,读大学的学生只
能是来自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学生选读了职业技术学校,也就意味失
去了就读普通高校的机会。这很不合理,也非常残酷。一个十多岁的
孩子,思想、性格、爱好等都尚不定型,就那么早让他定下来今后走
什么路,这难道不残酷吗?人们常说高考一次定终身,事实上岂止是
高考,中考就要让学生把终身定下来了。学生们根本没有办法按照个
人的爱好和条件,自主地选择该学些什么,今后该向那一领域发展,
许多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才能就这样因没有选择的机会过早地夭折了。
必须加快建设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打通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
等教育等各类教育沟通的渠道,给孩子们以更多的选择和继续学习深
造的机会,使各类教育互为关联,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在强调发展非义务教育的同时,对义务教育的工作仍然不能有丝
毫的放松。诚如总书记所说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基本
学习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这
些年来,我们浙江省发展义务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
水平并不高,对有些市县来说,只是低水平的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
1999年,我省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为94.4%,其中,学历达到专科毕
业及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2.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和3.8个
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分列第23位和第22位。到1999年底为止,我
省尚有1595所小学在校生规模不足20人,其中10人以下的小学还有
620所。对义务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有清醒认识,要继续坚
持不懈地抓好义务教育。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把教育工作的重点
始终放在义务教育上。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义务教育的帮扶力
度。尽快消灭薄弱学校,改善贫困山区孩子们的读书条件,实现高标
准普及义务教育。
三、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问题
这段时间,由于学生中接二连三地出了一些事,社会上的埋怨情
绪比较多,学校的压力普遍比较大。对此,应该说两句话。一句话,
现在社会上对学校教育议论比较多,这说明大家对教育比较关心,这
是好事。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我们各个学校和广大教师应该看到自
身肩负责任的重大,看到教书育人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的严重性,变压
力为动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教育工作。另一句话,要充分肯定
教育工作的成绩。这些年来,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教育人、培养人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
展,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广
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自我菲薄。事实上,这些年来广大教师
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为提高,受到了全社会的尊敬。这是社会进步
的表现。
勿庸讳言,现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像前面所说
到的教书育人等方面的问题。有些事学校既是受害者,同时也负有一
定的责任。现在有些重点高中,学生进去以后,先分快班、慢班,还
实行淘汰制。几个月后,根据考试成绩对快班、慢班同学进行重新调
整,搞得学生高度紧张,被淘汰的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有的老
师把主要心思放在对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上,而对其他学生缺少具体
的关心和帮助,少数学生成绩上去了,大部分学生被“放羊”了。有
的老师对个别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缺少严格的管理,有的甚至视而不
见,放任自流。学校是整个学生教育的基本单位,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主动地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教师队伍建
设入手,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各类问题,使学校和教师在教育和培养
人中的作用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挥。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社会教育也很重
要。这里所指的社会教育也包括了家庭教育。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
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经济结构和经济成分、社会生活方式、社
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呈现多样化,社会教育就显得更为
重要了。现实生活中,学校和老师常常很无奈。有许多时候,学校在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而我们一些家长却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开“小
灶”,有的家长甚至学校开几门课就给孩子请几个方面的家教。有的
家长把分数、名次看得很重,“望子成龙”心切,孩子的分数和名次
只能往上移,不能往下降,稍有下降,就训斥,就加压。这样下去,
怎么会不出事?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在时时影响着学生。一些小
报小刊、非法出版物传播着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一些游戏机房就开在
中小学校旁边,时时诱惑着自身抵抗力不强的学生。一些学生家庭夫
妻长期不和,离婚率上升,也给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而我
们有的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的不适当的检查、评比,社会用
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方面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也增加了学校和老师在升
学率上的压力。
必须把加强社会教育尖锐地提出来。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政府以
及教育部门首先应该带头。要下决心切实减少对老师、学校的不适当
的、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尽快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
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积极推进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引导企
业等单位根据工作和岗位需要,招收相应文化程度的人员,扭转不顾
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资源浪费的现象。要通过广泛
的宣传,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地看待分数和升学,把对子女
的期望和爱由分数转到品德和才能等培养上来,使广大家长树立和具
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观念,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
有财产,而是当作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来悉心照顾和培养。要采取坚
决措施“扫黄打非”,整治学校周围的环境。坚决制止各类摧残学生
身心健康的行为,对其中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惩处。加强
社会教育,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切实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1将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现代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开展的前提是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第一,教师要充分重视素质教育,并明确其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精神,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针对性锻炼,不断加强身体素质,在锻炼中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意志。第三,教师在教会学生运动技巧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彼此团结协作、沟通相处的技巧[3],帮助学生逐渐适应竞争环境,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2将兴趣教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将枯燥无味且大量的体育锻炼变得为生动有趣,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锻炼。同时,体育教学的课程设计也应该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喜好,让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在此基础上,教学时设置一定的情景,加强学生的体验感,使其能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教学内容,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变为积极主动[4]。例如,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体育竞赛的小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在减轻体育教学负荷的同时积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不单单局限于上课时间内的教学,也应包括课下学生进行的课外活动。而传统的教学常常将教学任务布置的较为繁重,导致课程安排紧凑,使得学生课下的活动时间大大减少,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这与素质教学的目的相违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当改变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传统知识与技术的讲授转变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各个项目的锻炼。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依据成立兴趣社团,这些社团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比赛等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运动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组织能力。
4将美学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美学教育是指将美学融入到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体验与感受美的能力与素养,并以此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性格、品质、意志等,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美学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体育审美的教育,为其树立美的标准,例如如何评价体型美、动作美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助于其在运动中更加追求美感,自觉维持良好的身材,保持良好的形象。
5小结
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并将素质教育的精神融入到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对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意义,也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综合性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要以体现学生自身精神为目的,并非按照一定的框架和形式,只要是能够刺激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自觉地学习各种技能,均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均可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崔和峰 单位:任丘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姜标.素质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16(16):101.
[2]刘瑞红.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广东教育:职教,2012(12):69~70.
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根本出发点,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最终教育目标。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各大中学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加强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并将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其中,推动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此外,作为中学体育教师,要努力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完善教学方式,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足之处。中学体育教学活动要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挖掘体育课堂教学的美育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审美情感,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延伸。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及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将学习方法以及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引导方式而不是直接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注重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各方面能力,推动自身不断发展与进步。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客观存在的知识有效地融入课堂,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体育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学校的领导与教师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直接忽视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中学时代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体育学科只能成为其他主学科的附属品,而很多学校在期末考试即将来临之前,会取消体育课。此外,体育教师自身对体育学科的认识程度也偏低,未将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引入体育课堂,忽视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领导以及教师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对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教师素质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教师素质不仅仅对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中学体育教师,其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中学体育教师,缺乏教学热情,不注重自我素质的提高,无法掌握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课堂的方法,不利于取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三、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在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教育内容。新时期,我国教育部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在此种形势下,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教学目标。
1.加大对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无论是中学学校的领导,还是体育教师自身,都应该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作为中学领导,首先,应该认识到开展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其次,从精神与物质方面,加大对校园体育课程的扶持力度,积极建设体育基础设施,为体育课程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而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就需要树立起科学的体育教学理念,观察落实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2.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学校领导要加强对中学体育专业素质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教师自身也需要积极钻研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努力接收新知识与新教学理念,首先,应该对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全面理解;其次,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落实于体育教学活动中,掌握教学发展趋势,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推动整个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取得更大的成就。
3.建立起健全的中学体育评价体系
良好的评价方式,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教学评价方式,则会对教学活动造成阻碍作用。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就应该积极改善教学评价体系,灵活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推动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1.1、社会因素
高职学校的学生身体素质由于之前学习的压力,不喜欢活动等而导致偏向极弱的状态,调查分析可得,在高等职业学校刚入校的学生就比上一届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很多,这些素质上的差异,原由很多,最大的可能性在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的社会不仅仅是在就业上面,并且在生活水平以及素质等方面都具有来自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压力,并且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21世纪的新型人才,不仅对社会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才艺和技能,所以,将传统的应试教育加以排除,家庭稍微富裕一点的学生家长将会寻找很多时间和培训机构来增强学生的见识,体育不仅仅在学校的专业基础知识上面受到相应的排斥,并且还让学生不能够从空余的休息时间里面抽出空暇的时间来关注体育这门学科,所以,“体育”这个名词的含义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讲根本就没有一定的印象,高职学生基本上都处于青春期,他们面对来自社会、学校以及余下的休息时间被安排的双重压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睡眠等各方面都达不到一定的数量,让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开始慢慢的恶化,逐渐减弱,加之家长的一些素质和社会上的一些因素等各方面对学生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家长还未能摆脱古代的传统思想,他们觉得无论怎样也不能够上高等学校,并且对高等职业学校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他们会觉得孩子不上重点大学而去高等职业学校往往让他们没有面子,加之现在的高校实施的大量扩招。使得不少学生在高职的生活纯属虚度光阴,最后各方面的素质都慢慢的退化。
1.2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趟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就需要学生充当着主体作用,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上体育课的思想就直接的会影响到体育课堂的成效,并且学生自身的体质和健康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现在学生大都家庭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没有一定的由于现在的学生很少干活,也很少有吃过苦的,所以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相对较弱,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如“跑步”可以来提高学生的毅力,进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与面对困难时的毅力与能力,根据研究调查分析可以得出的是现在的学生的体质普遍比较差,调查分析可以得出的是现在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所占比例为30%,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所占比例为60%,持着无所谓态度的为10%,这些数据分析可知,现在很多学生在对体育课堂的意识上面就有一定的缺陷,但是现在健康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由此务必要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2、中职学校进行活力体育教学的作用
2.1增强来自各方面的素质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这些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一定的身体基础和团队意识,明白个人英雄主义永远都不能取得成功。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将来打算从事网络等行业的就可以在乒乓球,排球等各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多锻炼从事这些运动项目,以锻炼这些项目来增加自己头脑的灵活度等,另外一方面就是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拉绳跑比赛中,为了能取得好的成绩,体质好、能力强的同学必然要帮助体质差的同学,达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
2.2体育教学应实施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高职学生普遍入学成绩差,常被传统的教学观念视为高考的失败者,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就业的压力,造成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自卑感、害怕考试、害怕与人交往。而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可以转移思维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有效手段。再者,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在持续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下,或是在情绪消极低沉的时候,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对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大有益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而目前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不尽如人意,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2.3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毅力与艰苦意识
由于现在的学生很少干活,也很少有吃过苦的,所以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相对较弱,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如“跑步”可以来提高学生的毅力,进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与面对困难时的毅力与能力,否则当他们有时遇到生病、与别人相处不融洽等就会觉得像是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些都是因为平时缺乏锻炼所致,所以进行体育锻炼可以磨砺人的毅力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坚持力。
3、对于提高高职学校体育素质,打造活力课堂的思考
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主要职责就是在教育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在这里所说的素质里面体育素质是充当重要任务的,务必要有规划、有组织的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的体育素质等各方面都全面发展起来。体育素质的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了身体、心理、体育文化以及另外一个就是终身体育的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主要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打造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
3.1提升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素质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是要注重体育课堂上的教学,还要加强教育学生的体育素质等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在现在我国和欧美地区都有专家和学者就体育素质教育等各方面都讲了一些至理名言。一个人从开始的失败到最后的成功,倘若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怎么能够做到服务社会,造福自己,不过现在要想改变自己的体育素质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从各方面加强体育素质的锻炼,拥有了一定的体力之后,才能在其它课程上充分的发挥出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动力才能全面的被挖掘出来,从而来提升高职学生的体育素质。
3.2从基本方法着手
很多学校不注重基层教育,反而对高难度的运动项目锻炼教育的比较勤,但是这种做法往往是错误的,体育锻炼要从基层开始,田径运动是集简单基础运动于一体的运动,田径运动主要靠的就是毅力,这是田径运动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只要田径运动的毅力被锻炼起来,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不会很大,只需要腿部的力度和起身时的弹跳速度,肢体的活动程度等方面开始着手培训,倘若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老师能够按照这些步骤开始教学,那么长时间内势必会达到成效。
3.3体育教学应实施心理素质健康教育
高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在高考中成绩不太理想的人群,他们的心理受到过打击,所以带有一些自卑因素,性格比较孤僻,但是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人的性格,所以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有些学生因为先天的一些缺陷或者身体素质差而自卑,加之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都是在青春期,怕取笑、心理负担重,就会导致心理素质差,不能完成课堂任务,老师们应该去激励鼓舞他们进行体育锻炼,消除他们的心里障碍,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及承受失败的能力,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且让他们觉得在这里同学们都是一家人,不会有人嘲笑或者看不起他们,让他们放下心理的包袱来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只有让他们打开心结融入体育,才能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课堂才能有一定的生动性
3.4注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都是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优点来让他们保持一定的创新思维,让他们自己想象或者开展一些能够提升体育素质的活动,并且有了关于体育教学有益的新思想的时候,例如一些“学校以外的体育活动、去健身俱乐部锻炼身体、爬山等一系列创新思想”就可以随时与老师联系和沟通,以保证这些创新思维模式能够得到循环开展。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专才教育,而且还是索质教育,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维。
一、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各方面的能力。一个人的表现能大致反映出此人的基本素质的高低。基本素质分为自然素质和精神素质。自然素质包括记忆力、观察力、好奇心、兴趣,爱好等,虽然这些都是自然素质,但并非是后天不可弥补的。精神素质主要指毅力与动力。毅力指献身精神与责任感,动力指爱国主义与事业心。精神素质是创造型人才智能结构的核心,没有优良的精神素质,就不可能成为创造型人才。而精神素质可以说主要基于后天的培养,与一个人成长的条件和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为人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可能。实践证明,教育是造就人的素质的一条根本途径。
人的索质要求是一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概念,它有一定的社会性、阶级性和时代性。一个人的素质必须是全而的、综合的,必须适应他所处的社会时代的特定要求。在当今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所讲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主要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索质、科学技术索质、文化素质、艺术审美素质、身体心那素质和社会行为米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索质是素质阶级性要求的体现,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按照现代教育思想,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专才教育,而几还是素质教育,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的高等教育要在“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前提下,把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能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在教学中,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二、实施未质教育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
1.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构成人的发展整体。一般来说,知识是属于表层的东西.但它是荃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大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和锻炼而形成的,属于里层,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取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并形成稳定的品质,属于内核。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四个特点。
2.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并强调素质教育,这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精神是一致的,只是强调的角度不同。素质教育是从时展的特点和趋势出发,在一个新的更广阔的事业下提出的。它不能脱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来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全面素质教育,拓宽了德育的内涵和视野,同样也拓宽了智育和体育的视野。从时展的特征和我国的实际出发。特别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索质和文化累质,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更是造就杰出人才不可缺少的。
3.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以往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种专业化教育,适应了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对专业人才的摇要。即使在今天,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仍是专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专业.没有专业的索质教育是一种泛化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能促进专业教育,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耍。不能简单地认为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可以降低专业要求。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科学技术素质教育是普遍受到重视的,教师与学生都把它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学校也把它作为衡摄教与学优劣的标准。但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知”与“能”脱节的问题,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方法教育不够,专业教育往往是书本知识的大扭灌输,学生死背硬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世界上每天出版约10万本书、10多万种报刊,新的知识大量涌现,旧的知识不断更新、淘汰,应当把专业教学的重点由知识教育向方法教育适当转移,加大教学实验环节。掌握了方法也就提高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期,使其尽快走向创新期。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当今杜会是信息杜会、开放社会,国际交流能力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两个能力已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基本能力;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一个要素,成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首先考虑的一个条件。所以大学教育要加大这两门学科的教学分量,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学习质量。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应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与方法的拿握以及中外名著的阅读、文字写作及语言表达。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缺陷,不少专家呼吁高校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改变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历史虑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和一些学生不会写沦文、文章错宇连篇的现象,同时要求学自然科学的学一点人文科学知识,学社会科学的也要学一点自然科学知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交汇融合的趋势。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要从学校的课程安排上休现出来,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学校要专门开设课程,开列阅读书目、并规定一定的学分给予保证。同时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创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艺术素质主要是指审美知识与艺术技能两方面的内容。审美知识非常重要,是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的。要通过对学生的审美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使之形成高雅情趣,奠定文明生活的基础。艺术技能也要通过课程教学的指导、专项培训、自我练习来掌握。特别是我国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如诗词、书法、绘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多开设一些选修课,同时有计划地组织艺术讲座、艺术培训、艺术展览、艺术比赛、文艺演出等,为学生提供艺术审美买践机会。
身心素质主要是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要使学生掌握身心健康知识,提高身心健康意识,培训一定的运动技能,增强体魄。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特别重要,特别是在党风和社会风气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能否正确地对待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对他们是一次重大考验。首先是立身,尔后才能立业。但目前有不少学生走上社会后意志消沉。甚至丧失信心,这是心理素质不弧造成的。所以,不论何种专业的学生,都要补上这一课。
社会行为素质包括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文明生活习惯、社交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方面素质的培训,一方面靠课堂教育,另一方面靠学校管理,特别是校风校纪建设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学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教育观念,很显然.这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体制改革是关键,教育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和“围绕提高教育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两个重点,深化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思路,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着眼于国际竟争和我国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摒弃那些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大胆借鉴和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上,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三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在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适应性的思想;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
2.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第一,要始终坚持课程建设服务于总的培训目标的原则,培训什么样的人,开设什么样的课,这是课程改革最基本的要求。课程结构改革过程中,要认真分析现代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研究课程改革问题。
第二,要把课程结构改革作为一种利学的实践活动来对待。在实践过程中.不能把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简单地理解为在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点缀若干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应把课程结构改革作为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即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科学的程序来完成课程结构的调整。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学生素质教育方而的作用不可估量。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怎样教人做人。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一,要在教师中进行素质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讨论,统一认识,形成共识,把进行素质教育作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第二,要对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进行思想和业务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
第三,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工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不断研究、探讨有效的素质教育形式,加强教学现代化建设。达到教学相长。
4.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日标,落实人才培训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改革僵化的教学方法。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
第一,加强实践教育。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不仅有理性的认识,更有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为此,需要重视实习基地和实验。
第二,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学牛的知识面,让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的重点只局限在某些专业知识上的局面.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社会技术综合的需要。
1.体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
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改善大脑的机能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为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体育运动中优美的动作、高难度的技巧、多变的队形等,在一定时间、空间上使健、力、美和谐统一,产生一种赏心悦目的运动之美,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可以使大学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一名优秀的大学体育教师,应该认清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把公共体育课教学作为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利用特有的方式,把素质教育直接融入体育教学之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的现状分析
1.重学分、轻实践。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只注重体育课考试内容的学习,为了挣学分,“只要不挂科就好了”,而忽视体育课内容的锻炼、实践和应用。表现在一些学生为了拿到“高绩点”,在练习时只强调考试内容,对老师教授的介绍内容和普及内容置之不理;另外一些学生提前“考察”到哪些项目容易及格、不会太累,在选课的时候就报哪个项目。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对体育的重要性及体育锻炼的目的、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使得自我锻炼能力低下,导致他们轻视体育课,漠视体育锻炼。
2.意志品质薄弱。
当代大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经常出现以下现象:第一,怕苦怕累。在测试身体素质练习前,总会讲“保存实力”,不认真做准备活动,稍加剧烈运动就能躲就躲,或者应付了事,只有在老师的“逼迫”之下才会勉强跟着做。一些量大的复习内容,也是能偷懒就偷懒,找不同借口休息。第二,团结协作意识较差,集体观念淡薄。在体育课上,即使老师让同学们分组练习,经常也可以看见有些同学独自一人练习,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练习;在集体项目活动中,一些学生更多的重视个人技术的“展示”,缺乏协作配合的战术;在比赛中一旦本队其他同学失误,便大加指责,怨声载道,缺乏鼓励的言语和激励的肢体语言。第三,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技术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不敢跟水平高的人一齐练习、比赛;学习新动作的时候一些学生明明没有学会也不敢向老师请教,怕老师说他“笨”,其他同学取笑自己;对待比赛的输赢认识不足,常有“输不起”的现象,不是在技术上找原因,总会找各种各样的其他理由掩盖自己做得不足,很少能冷静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三、在体育课教学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1.利用体育课的理论教学,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之中。
体育课的理论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既要讲大纲规定的内容,又要有针对性地选好有关素质教育的专题进行讲授。第一,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体育运动员们成功的事例,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树立勇敢顽强、热爱祖国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战胜自我的能力。第二,通过体育生理、心理的理论分析,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课和体育运动中的酸甜苦辣,让学生明白不亲身体验体育运动中的“苦”,自己不付出,是永远无法体验到运动所带给自己的“甜”,强调在体育运动中不仅能够培养出不畏艰险的思想品质和坚强毅力,更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满足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经过自己的刻苦锻炼,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长此坚持下去将会终身受益。
2.改革公共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意识。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堂体育课的开始,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通过准备活动的教学组织,一方面可充分热身,避免受伤;另一方面也可为学生适应课程基本部分作好生理、心理的准备,使学生尽快投入到体育课教学中。一般的准备活动是由体育教师或体育委员带做,这样的教学活动比较容易统一,动作也规范、到位,但每节课都如此进行,学生会日渐乏味,对体育课提不起兴趣。为此,可在每学期2~3节课之后将准备活动全部交给学生来做,具体是这样,每个班约42人分成7组,老师提前将基本要求(如时间、运动量、参与度等)交代给小组长,各小组长根据要求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规定的时间里带领全班做准备活动,规定时间一到,教师便点评(以表扬优点、鼓励创新为主,出现的问题共同学习),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既丰富了准备活动的形式,避免枯燥无味的常规热身,又给了学生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同时,也为他们敢于竞争、勇于创新提供了条件,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3.发挥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班一般是由同年级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的一个新集体,如何在这个新集体中组织好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这就需要通过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实施。体育课比起其他课程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们面对面、最直接地交流,在学期开始上课之初,组织学生彼此介绍、相互认识、明确纪律、提出要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良好风尚。体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运动项目繁多,且具有群众性、集体性和竞争性,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学活动中的练习部分,进行灵活多样的安排,多组织学生们集体练习,如在学习羽毛球高远球练习时,可以以组为单位每人接一次球的接力赛;在健美操复习动作的时候可以以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创编队形,再进行表演,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体育课教学,每位同学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学习任务时,也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近一些,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们明白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实施教学相长的原则,提倡能者为师,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切磋,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正。老师也应该及时表扬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注意发现进步学生,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通过实践证明,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所有任课班级,都已经初步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明白只有在好的合作的集体中,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成绩。
4.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面对这种情况,我认真地在班上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体育课、活动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同学,提高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面对班上“文弱书生”的体能现状,首先就是使学生的观念转变,加强思想素质教育,从第一次班会,第一次家长会做起,配合班主任向家长、学生宣讲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德智寄于体”,健康第一,才会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存在,使学生与家长产生共识,使学生自身对体育课、体育锻炼有足够的认识,学生才会自我充电。在抓住学生思想开始发生转变的契机,让体育素质教育迅速占领宣传阵地,利用初三的黑板报广泛宣传。为了贯彻体育素质教育,抓好初三体育课、活动课教学,根据学生的体能现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进行体能分组强化训练,以点带面,抓好学习尖子体能及差生的转变工作。
例1:熊倩同学在第一次体能立定跳远测验为零分时,还是无所谓的态度,班上许多同学都关注着她的情况,面对典型的文弱书生,教师耐心的指导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转变她的体育意识,强化和布置她在课外要自觉加强锻炼,告诉她要逼出自己的潜能,在平时遇有楼梯不要走上去,而要跳上去,并号召全体同学监督她,几个月后,她的立定跳远素质就达到满分,还带动了其他同学。
例2:周宇翔同学,文化成绩是第一名,可在体能测验,引体向上、俯卧撑两项均为零分,是一个典型的轻视体育素质重视文化的“文弱高材生”,且在上体育课时有病无病经常请病假,独自躲在教室看书。针对该生的思想,让大家都来关心他、帮助他,同时教师利用每天的课间操,在操场单杠练习场地上等他,让他伴身边好友一同前来参加锻炼,教师及时保护、帮助他们练习,风雨无阻,雨天教师为他撑伞,从不间断,终于使他在引体向上、俯卧撑两项体能素质达到测试满分,而且从此,他从未请过一天病假,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三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