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8 07:01:24
序论:在您撰写和谐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和谐体育教育的构建起步较晚,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受到教学观念和发展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部门尚未对其制定明确的指导性目标,从当前我国高校和谐体育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其正处于向高校靠拢,向运用效果较好的院校借鉴的过程中,给高校和谐体育教育的有效构建带来极大影响。
1.2学生锻炼意识不强,教学模式不明确
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存在学生锻炼意识不强的问题,完全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各项体育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定创新,但是一直难以找到真正适合高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模式,很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无法满足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更加无法突出高校体育教学的特色,给高校和谐体育教育构建造成极大阻碍。
1.3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课程结构单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学校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不过,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课程结构单一。并且,学校给予学生的体育课学习时间太少,每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体育课,这就导致学生很难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各种体育项目的锻炼要领,给高校和谐体育教育构建带来极大影响。
1.4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评价工作不到位
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质量差也是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造成师资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高校领导没有重视对高素质、高水平体育教师的引进和管理;
(2)部分毕业学生对高校体育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普遍认为高校的学生很难组织和教育,故而不愿去高校任教;
(3)某些高校盲目追求体教老师的学历,比如有些学校要求前来应聘的老师必须是硕士学历,这就让很多优秀的本科学生望而却步。与此同时,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得不到全面、深入的评估,给高校和谐体育教育构建带来极大危害。
2高校和谐体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2.1迅速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校和谐体育教育构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不仅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合理安排体育项目,还要根据高校发展规划,优化配置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和谐体育教育水平,从而为和谐社会构建空间不断拓展提供有力支持。现代化建设中,高校和谐体育教育的构建,必须迅速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师生对和谐教育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和谐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实践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吸引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
2.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下,体育教育的内容多为有氧运动,对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器官的生理机能、强健人体肌肉组织、增加关节灵活度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修身养性”和“强身健体”是高校和谐体育教育构建的核心思想,为将体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爱好和习惯,同时不同学生的体能、体质等情况也不一致。因此,高校和谐体育教育的构建,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度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专长学生的特点。与此同时,明确高校和谐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使学生的体育锻炼变得更加有效,对于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3有效转变教学手段
众所周知,常规的体育项目对体育场地的要求严格,比如篮球必须要有篮球场、篮球架以及篮球,羽毛球必须要有羽毛球场、球拍等。体育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对学生的心理、体能、技能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但是不同学生之间,在这些方面又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此,高校和谐体育教育的构建中,体育教师必须要深刻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既要关注学生的专长,也要留心学生的困难区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才能让每个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在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学必须要张弛有度,循序渐进,不能对学生提出过分的要求,才能避免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意外摔伤、拉伤等情况。
2.4注重师生教学评价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育工作。现代教育中,创新教育是时展的需求,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改进和升华。教学评价是督促和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手段。在高校和谐体育教育的构建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只有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标准的评价;对教学进行严格、全面的评价,才能使高校体育教育得到创新,从而解决高校和谐体育教育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高校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
3结语
一、艺术教育与和谐人格
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他人、自然、社会环境与事物时所显现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是行为的方向标。人的和谐首先是人格的和谐,只有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潜能才有望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能量社会化。而艺术教育对人格的优化、激进即和谐作用早已在实践中被证实。33岁的麦克阿瑟奖金获得者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曾经研究了150位科学家的传记,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大科学家、发明巨匠,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作家或者业余画家。由此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任何放任自流的教育、凭受教育者从个人爱好出发的教育或者不包括艺术在内的教育,都不是完美的教育。艺术教育犹如给心灵加上了眼睛,给理想增添了翅膀,否则,学生们只能置身于混沌的世界而一筹莫展”。由于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人类会对终极产生不安和焦虑;由于社会激烈竞争状态的存续,又会导致人类情感、道德的懈怠和软化,它们都是造成人格危机的温床,都是人类人格危机蔓延的加动力。对此,佛洛伊德认为,美是欲望之升华,艺术不仅是人们脱离现实的压抑和束缚的避风港,而且为人本能欲望的满足与宣泄提供了一条合理升华的途径。因为艺术是人本质对象化的主要方式,是对人高尚的生命及精神的再现和弘扬,当人本质的艺术美进入艺术审美视野时,艺术审美所引发的积极情感就是对人的现实本性即和谐、理想人格的体验和肯定。西方美育之父席勒则把人的生命状态分为三种:自然人、审美人和道德人,在他看来,道德的人不能产生于自然状态,只能由审美的人中胜出,即要成为一个道德的人,首先必须成为审美的人。中国近代教育史中记载,先生就曾经将美育纳入国家教育方针中,他当时极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来实现道德教育及人格培养的目的。戏剧理论家狄德罗更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戏剧的池座里,好人与坏人的眼泪交融在一起”。美育的核心内容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形象本身及创造性、理想化、多元化的教育过程,在对人情感的引导及净化、道德品质的粘补及修正和心理平衡能力的积累及提高的同时,促进受教育者健康即和谐人格的养成。人格是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它能帮助一个人决定任何情形下的反映,并同行为保持一致,由此,我们可以把“持久性”和“一致性”看作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艺术教育过程和艺术本身对人情感的震撼不仅体现在当时的审美愉悦中,更重要的是它会伴随审美者的感受记忆融入道德成分里,逐渐在审美者的感性中消融、历练,在潜移默化中积蓄成人的审美心理因素,进而在形成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最终达到左右人的精神气质及规范人格的目的。从一位波兰钢琴家回忆录改编的电影《钢琴师》中我们看到,那位犹太钢琴家虽面临二战时期种族灭绝的考验,但他却泰然自若的坚持用手指虚拟演奏,心境在无声的音乐中定格并坚守,心中的音乐帮助他战胜了困境和死亡。而“形象”、超然并和着灵性的钢琴音乐,也同时唤醒了那位冷酷的德国军官沉睡、麻木的人性。在犹太艺术家和凶残的德国军官之间,发生着音乐与屠刀的搏斗、天使与野兽的较量,最终,是钢琴和音乐的力量战胜了绝望、复苏了人性。德国哲学大师谢林说:“只有艺术和审美的创造,才是唯一战胜生命焦虑的力量和对生命的最终慰藉”,而这种力量和慰藉所产生的结果,会经常超出人们的想象和意料。由此,从人格的持久性和一致性特征出发,艺术素质一旦深入人心即内化,它将对人性即人格起着普遍及恒久的支持作用。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和善的具体表现。事实证明,艺术教育即审美过程中所体验和积蓄的艺术本质化的情感,的确是激发人们心灵深处自觉追求真善美及历练人格的理想营养源,因此,在艺术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和在道德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应是通达人格美育即人格和谐的重要途径。
二、艺术教育与和谐交流
人类主要依赖人际交流沟通、存续和发展,社会心理学家把人际交流分为“双向交流”和“信息传递”两种形式。后者的单向性和非对称性,只能使接受者作为客体被动接受主体发出的信息。而前者的平等性,则开发和调动了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意识,使双方在相互碰撞下,达到交换思想、沟通情感、开拓思维即和谐交流之目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或者心灵与艺术之间,由于他们既具备双向交流的基本条件———双方,又进行着彼此主观能动意识的碰撞,所以,应是社会心理学家眼中的“双向交流”。但他们不是普通的程式化、被动式的人际交往,而是在艺术形态的激发和感召下,心灵与心灵之间、心灵与艺术之间相互碰撞后的下意识自觉沟通。这种各自主观能动意识有感而发的、无功利的和真实的沟通,在艺术“为美”本质的浇灌和给予中,必然产生人心向善的结果即人我和谐的交流。艺术教育的主体形式是“课程教授”与“创作展示”,它们的核心是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课程教授”中的教授者、接受者(学生)之间与“创作展示”中的艺术家、接受者(观众)之间,前者是将艺术作为授课内容教授给他人,后者则是通过艺术创作展示助人接受。虽然二者的传播和接受形式不同,但都是人际交流形式中典型的“双向交流”,它们的传播宗旨皆是传道解惑。就艺术形态本身而言,它的自然、和谐及本质的美,往往使交流者之间即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永远处在主观彼此下意识的感应、欣赏及愉悦的积极状态中,这自然形成了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忘我、平等、主动的和谐交流,这种潜在的、下意识的审美交流特性,对人的深层心灵沟通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之作用。法国作家缪塞在谈创作体验时说:“当作家在书写的时候,是心在说话、在、在融化,是心在舒展、在流露、在呼吸”。海明威也曾形象地将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交流比做人与作品在“恋爱”,说“犹如你已经向你所爱的人倾诉爱情一样”。先生则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他认为,以人对美的普遍认同感和美自身的超功利性,下意识的审美结论尽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当人们随着艺术的教授、展示过程的引导而进入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时,艺术家、艺术形象、艺术接受者之间便下意识架起了心灵沟通与内在自我交流的桥梁,由此,便自然产生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传播者与传播者之间及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自然的感情传递和呼应,他们在艺术与心灵的共鸣与下意识的主动交流中,各自实现着对文化及精神实质的判断和理解,即在内心深处本能的实现着“和而不同”的、自觉的和谐交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除了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外,他们各自还处于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艺术审美交流中。以艺术传播者为例,他们的创作过程,是建立在经历了对人类灵魂的探索和对群体内在律动的窥视之上的,正如诗人荣格所言:“每一位诗人都为千万人道出了心声,为其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说出了预言……”。也就是说,诗人只有在接受了(多方)“千万人的心声”和“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的信息,并且与他们沟通和交流,才能赢得优秀艺术作品,就此,艺术传播者已同是艺术接受者。又以艺术接受者为例,在艺术诸因素对其意识及感官、视觉的冲击下,艺术接受者们一会儿置身于作品的人物、情节及环境中,一会儿又徘徊在现实生活里。对此,艺术心理学家维尔茨基是这样描述的:“读者从两个方面观察悲剧:一方面,他通过哈姆雷特的眼睛察看一切;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眼睛察看哈姆雷特,所以,每个观众既是哈姆雷特,又是他的观察者……”。有人把观众即艺术接受者上述的“里出外进”现象称为艺术的表演性,即如台下的艺术接受者,一直都下意识的在观众与舞台形象(表演者和剧中人物)———艺术传播者之间摇摆、重叠。就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而言,除了彼此双向交流外,这种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深层沟通和审美交流,往往是二者到达理想艺术境界的重要条件。这种超越语言信息传递的、以同一场景与同一情感体验生成的高级心理对话与沟通,在艺术传播者与艺术接受者同在社会、历史、人生、艺术家、作品等之间充分游走至感悟中,在艺术形态本身的超功利境界中,在心灵与艺术之间“为美”因素的碰撞中,定以各自的自觉交流形式赢得人类所追求、需要的美及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人们进入艺术境界时,伴随审美体验的提升,来自外界的干扰逐渐隐退,审美主体随之进入趋向平衡的审美心理场,此时,心理的各种负重、压抑、焦虑得到化解和消释,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审美进入的主要标志———情感的净化,而情感的净化则是对人情绪宣泄的极大超越,这种超越可以使人平衡精神、疏导思虑、提升境界,进而实现在个体心理和谐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及群体的和谐交流。
三、结论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和谐校园构建实现环境育人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校园人文环境的形成有赖于师生整体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和有力支撑。所以,要实现构建高职和谐校园的目标,就必须切实抓好提升高职生和全体教职员工的整体人文素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奠定最重要的动力基础。因为,任何时候人都是影响事业成功和目标达成的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师生整体人文素质得到了提升,反过来就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和谐校园氛围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生活在此环境中的每个个体,使人与环境形成自然而然的良性循环。即: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师生对校园和谐环境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和谐校园环境一旦形成又会把师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在这里人与环境有了积极有效的互动,二者在这种良性互动中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搭起了广阔而坚实的平台,也为和谐校园的构建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这是符合辩证法规律的。这一目标的实现从策略上看,必须依靠充分发挥高职教学工作的优势,才能如愿以偿。因此,在高职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就必须把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特别是把基础人文课程的教学要全面扎实地落实到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既是学校教育教书育人规律所必须遵守的法则,也是实现构建高职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所以,高职院校在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的过程中,要把人才培养和构建和谐校园都纳入教育教学管理的范筹中,使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和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也成为构建高职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作用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高职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的支持。因为,和谐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过程中,其行为的发生、态度的表达、沟通方式的选择等,都能从内心表现出真诚、愉悦、积极、向上、阳光的心态,始终能以友善的动机、稳定的情绪、高尚的道德情感来应对纷繁复杂的学习和工作,以显示出个体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所以,和谐校园构建的目标追求也就不能缺少对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因为,这是构成和谐校园并展示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所以,在高职和谐校园构建中必须把对师生及全体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疏导工作也纳入议事日程中来。使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能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阳光的内心世界、热情饱满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投入到本职工作和学习中去,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奠定健全人格结构的基础。这一策略的实施,就要全面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及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作用与专业优势,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学知识等途径,以增强全体师生的心理素质。对出现情绪波动、心理不适及因内心矛盾冲突影响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人和事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并对个性化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使他们能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去。这应是构建高职和谐校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全院一致形成共识自觉行动绿化美化营造温馨舒适生态教育环境
(一)民主理念
现代人文核心理念包括平等与民主,高校集中了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独立意识与文化素质的人才,此类人才对民主与平等理念的需求与其他群体相比更加强烈。面对此类群体,高校应当以柔性管理取代传统的刚性管理,并且在贯彻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开展监督管理,通过自主自治,发挥自身意愿与个性。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定时,应当充分听取各个阶层的意见,促使成员积极参与到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提高成员积极性,实现共同管理[2]。
(二)关爱理念
人是最具有创造性的重要资源,高校应当重点加强人的管理,充分尊重人的合法权利,认识到人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人属于情感动物,心理需求强烈,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运用激励手段,最大程度的满足学校成员的合理需求,从而开发其潜能,激发创造性与积极性。此外,主动协调成员关系,培养其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二、和谐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实践
(一)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和谐
高校采取的管理机制决定着教育管理工作能否发挥真正作用,传统的管理机制注重权利、章法与机构,人通常排在第二位。具体做法为,利用严格的制度法规控制管理高校成员,对学校而言,服从管理为学校成员的首要任务,这种刚性管理模式一味要求学生听话,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遭到抹杀,当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墨守成规,长此以往,高校的管理效率必然处于低下水平,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针对此类情况,高校在实施教育管理活动时应当融入现代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为各个成员的长远发展与健康成长着想,考虑高校师生潜能的发挥,注重人的价值,尽量满足成员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法律框架下制定管理机制。法律赋予人们多种合法权益,高校在制定教育管理制度时应当充分保障此类权利,维护正常的管理秩序。此外,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应当充分体现民意,走群众路线,深入到群众中,充分听取各个阶层成员的意见,并且鼓励成员积极提出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合理建议,完善各项制度,保证施行教育管理时一刻也不脱落群众,始终为群众负责,促使群众自觉执行各项法规,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3]。
(二)高校教育管理运作的和谐
好的机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切实执行各项制度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运作才能达到建设和谐高校的目的。传统的教育管理往往在运作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例如,高校管理层对个人权威过度重视,难以调动下级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成员之间关系不和谐,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各个部门之间推诿责任或者各自为政,缺乏团结协作意识。和谐理念下,高校在教育管理运作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三点。其一,体现人本思想。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单纯依靠命令强推管理制度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将师生置于平等位置,综合考虑高校成员意愿与需求,将心比心,最大程度的将教育管理过程调整成为满足成员所需的过程,将会取得明显效果。通过让成员发自内心的接受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并且促使更多成员实现自育与自律。其二,教育管理过程中,以服务取代管理,使成员在情感上更加容易接受。高校管理层应当充分了解、尊重与关心成员,提倡成员将个人奋斗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进而成为有利于管理效能充分发挥的辅助力量。其三,教育管理过程中做到充分尊重,保证每个人的地位平等,拥有共同的学校资源,在民主、开放、公正的平台中实现成长。管理者可采取暖心行动,通过合理的提高薪水待遇,给予师生一定补给,管理中充分渗透人格魅力,坚持“身正为范”,以身作则,跟随时展提高自身修养与专业知识,鼓励成员之间相互关怀爱护,营造和谐的相处氛围[4]。
三、结束语
(一)80后家长陪孩子一天时间少
80后大人们曾自由自在,现在要赡养家里四位老人,还要照顾孩子的成长。使他们工作压力大,百分之八十的年轻家长感觉到抚养孩子不容易。当调查到家长周末会怎么安排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数家长会安排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但在安排内容上,家长说会带着孩子出去玩。
(二)多数儿童接受隔代养育
在如今的工作环境下,80后年轻的父母迫于生活和经济等诸多压力,只能将自己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抚养。老人虽然在养育孩子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毕竟在思想观念上跟年轻的父母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认识隔代养育优点和缺点。
1、优点一方面
老人对照顾小孩儿有足够的经验,还可以把时间都投入到孙子孙女身上,使孩子得到更多的关心。同时可以让老人身边有孩子的陪伴,不让老人感到儿女不在身边的孤独。另一方面,年轻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更加专心于自己的事业。
2、缺点第一
老人会将自己年轻时没有照顾到自己子女的那种愧疚的心情,放到孙子孙女身上,从而导致溺爱孩子。第二,会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最后,老人思想文化低,在抚养孩子过程中难免会有旧时的思想,这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养育方式是在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自我修养。家庭是孩子幸福的港湾。然而有些家庭中父母感情不和,使孩子精神上也会感到无助。当父母言语发生冲突时,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导致孩子经常以暴力的形式与他人解决问题。总之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建立和谐家庭教育的要求
(一)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彼此信任,使孩子切身感受到伟大的父爱与慈祥的母爱,体会家庭的温暖。利于他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成长,从小就学会爱父母、爱同伴以及身边的人。
(二)尊重孩子个性特征
家长要尊重和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都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家长对孩子要面带微笑,多与孩子讨论沟通。避免总是对孩子进行说教,影响孩子身心发展。同时家长应该经常鼓励孩子,充分理解孩子,和孩子成为朋友,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使孩子能够健康、积极成长。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方面,在孩子进行学习的时候,家长就不要去打断孩子的学习。家长要给孩子制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不仅方便孩子们学习,还会提高孩子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不要总拿自己家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因为每个孩子的与生俱来的天赋与能力是不一样的,应当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父母平日里也要多看报纸书籍等等,积累文化知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在家庭中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孩子带来学习动力。
(四)家长要言传
身教家长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乐观的心态,为人要低调正直,热爱生活。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进一步提升。家长也要教会孩子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勇敢面对。
四、总结
要想教好小学生,和谐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下,学生们才“愿意听”、“乐意做”,而老师的才学才能尽可能不浪费地展现出来、涓涓地流到学生们的脑海里。而要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老师便必须把自己也当做一个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对他们不对的地方,以朋友的姿态提出来。而对于他们对自己的意见,也应以朋友的姿态倾听并讨论。同时,对于同学间的矛盾,也应以朋友的姿态予以劝解并开导,正所谓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却不能以老师的威严进行镇压,这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深,直至不可化解。在上课时,老师更应多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要学会因材施教,切不可死板应付。对于学生们合理的“不满意”想法要予以修改。只有在如此“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才能对小学的和谐建设拟定出相关计划。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不应该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既然是老师,便得照顾学生,要主动学习学生的心态,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以最为贴心的方式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
二、促进小学校园和谐建设的具体办法
以数学课为例,小学数学这门课并无什么晦涩难懂的,都是由生活而来,到生活中去的现实题材。所以,老师应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一定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只要我们老师多动脑,多想办法,多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尽量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就一定能让学生亲近数学,让学生走进数学。这样寓学习于共同参与的游戏中,既体现了课堂气氛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也激发了儿童对学习的喜爱。和谐是一种完美,是课堂教学的最理想的状态。只有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步伐协调地进行教与学,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进行共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的基础。”在和谐课堂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呈现出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以优化。
三、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促进和谐建设
良好的合作也是和谐的一种体现,而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则是促进和谐建设的一种方法。师生的互动,可更快地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老师决不能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站在讲台上自己讲自己的,因为教学的对象还只是一群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这样的教学会把矛盾深深埋在这群小孩的心里,这是绝对不利于和谐建设的。反观师生互动的话,则能创设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那时候,“跟老师学”即“学朋友玩游戏”,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同时还能促进和谐建设的开展。
四、结语
也就是说,在和谐关系的基础上,没有了条条框框的强制性约束,不再拘泥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让学生与各种规章制度和谐相处。下面说道和谐方法。我们这里提到的和谐方法,就是我们进行和谐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而这些手段,在传统的教学的基础上,被牢牢禁锢,脱离不了课本,诸如思想品德的说教,以及英雄主义思想的灌输,变相的体罚,还有举办一些毫无特色,全国统一的课外活动。这样的生硬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够将和谐的元素带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同时也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德育教学,了解其真正的思想追求。而我们所说的和谐方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充分的自我体验过程中感受到道德的强大感召力,让学生在内心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缔造自己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提升自身内在。中小学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就是要让中小学生认识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适当的位置上扮演应该扮演的角色,并不是要求学生提早进入社会大环境,而是在自己小社会的氛围中,实现新一代国家希望应有的价值。
二、和谐是中小学德育的基础
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都能够正常的认识,并且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关系着我们中国的未来。而中小学德育工作并不只是学校自身的工作,它是一个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的工程体系。但是,经过笔者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对于德育教育,似乎只有学校将德育教育放在一个很明显的位置上,而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的方面对此并不重视。并且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常常把网络环境以及文化市场看做德育教育的杀手,让学生与其生活环境割裂开来。这样的做法是违反和谐德育建设的。而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就是依赖生活环境,将周围的社会各个层面的环境纳入一个整体,对环境加以理解以及利用,这样才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实现和谐德育的一个基本条件。人性化的德育就是摒弃传统的所谓择差教育等等,将每一个学生平等相待。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中华大地上不是只有一簇簇的罂粟,而要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承认中小学生已有的思想道德基础,建立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德育,从中小学生本能的关注入手,再到对他们心理的关心,最后到他们群体的公共道德的建成,让德育内容和德育主体、德育环境和谐一致。
三、和谐是中小学德育的追求
和谐是我们进行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追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德育教育知识停留在一个书面化的教育阶段,并不能够真正在学生身上得以展现。而学生由于盲目崇尚英雄主义,不能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至于误入歧途。和谐德育则不然,它以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为基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社会化的引导,这种引导是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是这个年龄阶段不能做或不该做的。这样要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荣辱观,并且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基础德育与英雄德育的结合是德育内容的人本追求和文化追求。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