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9 15:28:13
序论:在您撰写教学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讲述:教师向学生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
讲解: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等。
讲读:教师利用教科书边读边讲。
以上三种方式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穿插结合地使用。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教师运用讲授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和教学。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讲授逻辑清楚,学生才能够理解清楚。
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精练,既逻辑严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这对于小学生尤其重要;再次,还应当注意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讲究抑扬顿挫。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谈话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谈话法的缺点在于,与讲授法相比,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它需要较多的时间。此外,当学生人数较多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谈话法经常与讲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教师运用谈话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充分的准备。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谈话?提出哪些问题?提问哪些学生?以及学生可能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怎样通过进一步的提问引导学生?等等,教师都应当在事前周密考虑和安排。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尽管谈话只能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进行,教师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吸引所有的学生。首先,谈话的内容应当是能够引起全体学生注意的、在教学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问题。其次,教师应当尽可能使得谈话对象有代表性,比如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再次,在谈话时适时加以适当的解释、说明作为补充。
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在谈话中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表达得不够准确、精练,因此在谈话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当用规范和科学的表述对学生通过谈话所获得的知识加以概括总结,从而强化他们的收获。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有助于他们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讨论法能够普遍而充分地给予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讨论法的缺点在于,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这需要教师加以注意。
教师运用讨论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讨论内容。首先,要选择那些有讨论价值的内容,一般来说,讨论内容应当是教学内容中比较重要的事实、概念、原理等。其次,要选择难度恰当的内容,一般来说,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内容都不适当,前者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后者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对于未知的东西,任何意见都是有价值的。学生总是从自己的逻辑出发去理解和思考,因此各种不同意见尽管可能离正确答案相去甚远,但却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想法。教师不应当“裁判”,急于指出各种意见正确或错误,而要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讨论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3.善于引导。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时全面巡视、注意倾听,善于捕捉讨论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讨论遇到障碍、深入不下去时教师适当点拨,在讨论脱离主题时加以提醒,在讨论结束时帮助学生整理结论和答案,等等。这些对于讨论法的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
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过练习形成、巩固和提高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及时、集中的练习,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比较迅速的效果。
教师运用练习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进行练习,怎样才是达到了练习的要求,使学生的练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避免练习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教师要在练习之前讲解和示范正确的练习方法,并且保证学生基本掌握,以便提高练习的效果。
关键词 医学 教学 方法
一、引言
医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医学教学活动来教授学生医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医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医学知识,更要使学生领会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驾驭医学知识的能力,能很好地把学生引进医学知识的大门。从整个医学教育史来看,教师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名师出高徒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诠释。一个好的教师,自然有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教导学生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现代医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问题式学习教学法
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 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PBL是西方主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致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的展开都围绕着教师提出的医学问题,PBL的教学过程是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查阅各种资料,接下来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总结。从中可以看出,PBL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知识的获取主要靠自己查阅资料,与同学相互合作,形成最佳的观点和判断。例如,教师提出肺炎的治疗方法,学生就需要查找关于肺炎的资料:肺炎的种类,肺炎致病的原因,发病的症状,如何诊断鉴别,对症治疗的方法等。学生将这些关键资料通过分工协作整理出来,经过分析和探讨,得出最终的结论,教师最后进行指导总结。这一过程下来,学生对肺炎就会有一个全面的清晰的认识。这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案例式立体教学法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as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简称CTTM),该教学方法是结合了案例教学和立体教学的方法。CTTM是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等,通过立体呈现的方式,来讨论临床病例。CTTM实现了从二维教学向三维立体教学的转变。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将各个知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
(三)直观教学法
系统直观教学法是教师按照一定规律选择和利用教学工具,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记忆效果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它是用直观的效果来使学生加深记忆,区别于简单地堆砌和罗列知识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学法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和丰富,避免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感到枯燥和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建立医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的联系,根据医学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设置教学情景,学生通过讨论、演讲、游戏、竞赛、参观等方式去学习有关医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重点是激发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新,学生通过掌握所学的医学知识加以运用,锻炼思维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以此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是教师将医学教学活动围绕着实验来展开,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熟练的医学操作技能。实验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意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实验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医学专业而言,实验是临床实习之前的基本功课,学生不上好实验课,实习就会变得捉襟见肘。在现代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加要重要让学生独立地设计和进行医学实验。
(六)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在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的角色,进入职业状态,熟悉诊断治病的方法和过程,
(七)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教师在讲授医学概念和原理的时候,不将内容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去探究和发现问题。它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能够培养自我激励的内在动机,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更新的科学,学会发现能促进医学的发展。善于发现是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品质。
三、结语
医学的教学方法是不断发展的,医学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偏爱哪一种教学方法,教授课程的时候可以将几种教学方法交叉运用。这样既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也能活跃课堂氛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艳,王秀薇,孙梯业.改进临床课教学方法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192-194
[2]肖湘,贺加,赵先英,李明春.几种常见的医学教学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l5(4):612-614
怎样改善九年级化学教学,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面对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因此,主要对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优化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阐述,旨在给其教学方法优化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优化
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想要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实现设置的教学任务,通过采取适宜的教学技能和对策,将教学原则当作指导,设置一套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如何优化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
一、总体掌握教材,完善课堂要素
当前时期的九年级化学教材,集文字和图像为一体,对于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学生对于教材十分感兴趣。在看到教材之后甚至会产生一下子将其看完的冲动,但是,当前九年级化学教材知识点分布十分散乱,不具备良好的系统性,学生即便看完教材也只是简单地了解部分与平时生活当中有着紧密关系的基础性化学常识,而对于化学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得较少,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十分不利。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可以仅仅依赖教材的知识顺序实施单一的讲解,而是将课程标准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教材和材料一一进行比较,然后进一步分析,将知识重新整合起来,制订合理的课堂教学知识和情感目标,也就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在教学方式选取上,教师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若自己是学生那么希望教师使用哪种教学方式,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自己是否喜欢或者说可以接受,以这个当做判定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不是适合的根据。在充分思考教学目标和思路以及方式之后再编写教案,这样能够再次梳理一遍教学过程,对于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十分有利。
二、运用多种方式
1.兴趣导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使用趣味实验和故事等制造悬念,将要学习的课程导入,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欲望,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比较有趣的实验,将学生引入神奇的化学世界。新教材当中有很多实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可能地给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实验。例如,教师在讲解碳酸钠性质与过氧化钠变质有关问题时理解难度较大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到实验室亲手实验探索,这样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很好地理解这种类型的问题。通过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学习的知识。
2.提高自信
因为大部分初中生在没有进行化学学习之前,对于化学就存在一种畏惧的心理,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并且,教师要时常对学生进行鼓励,灌输化学这门学科只要掌握好学习方法是十分简单的思想,这样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理解,进而在心理潜意识形成化学这门课程不仅简单并且十分有趣这一观点,在思想层面消除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畏惧情绪,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消除掉畏惧的心理,能够增强其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
网络技术可以将教育题材和文字以及图片和声音一同展示出来,教学课件可以将微观世界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化学中那些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进而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创设情境,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和现象。
4.利用问题和认知冲突创设情境
学生的思维主要开始于疑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相比,提出问题更加重要。创设问题情境在目前化学教学领域当中属于情境教学重点探究的问题之一,新课标提出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可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之后解答问题,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其科学素养。教学实践和探索活动的进行必须使用科学的方式和技巧。而化学教师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学实践人员,要求其必须不断探索教学理论,加深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想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化学素养,要求教师还应该将教和学结合起来,进而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使教学方法最优化。
通过本文对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优化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学生普遍对于化学学习存在畏惧的心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进一步探究和阐述,能够给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优化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作者:袁聿大 单位:山东省潍坊第十中学
参考文献:
一、教育观念上,我们要随时代的转变而转变
任何一种教育观念都是时代的产物。教育与社会紧密相关,在知识呈爆炸性的今天,社会不停的发展变化,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必须随着转变。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已成必然,学校已不是知识学习的唯一场所、最后的场所,课堂中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必须跳出原有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当然传递知识依然是教师责任,但不能把此视为教师工作的全部,更不是终极目标。教学思想上要发生转变,教学应由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
二、教学方法上,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目前,在学生中厌学的情况特别严重,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没有时间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能力,而是忙于教给学生结论,反复做练习加强、巩固。学生对这样单一、被动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对硬灌入的知识很难提起兴趣。其实,我们注意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发现刚会走的小孩,特别喜欢自己走,当它已经完全学会了走路,在让他无目的的走,却很难再提起他的兴趣。人天生就有一种探索未知的本能,浓厚的兴趣是发生在过程中。化学作为科学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化学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 “ 探究 ” 化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感受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过于重视教学的结果,而应更多的关注教学过程。
三、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探索知识的情景。
人本身就有一定的素质和潜能,而人的某些素质是很难教会的。对人的潜在的素质挖掘、开发,激活内在的东西,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而能解决的,有人说:教师就像 “ 助产士 ” ,给受教育者提供条件和氛围。我们应提供怎样的氛围呢?
1 、首先,教师要以宽容之心去爱护学生,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美国著名教育家们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回收的调查表中学生喜欢的教师的顺序是(1)、对学生友善态度的教师;(2)、尊重课堂每一个人的教师; (3) 、有耐心的教师; (4) 、兴趣广泛的教师; (5) 、有良好仪表的教师; (6) 、对学生公正的教师; (7) 、有幽默感的教师; (8) 有良好品行的教师; (9) 能关注自己的教师; (10) 具有伸缩性的教师。可见,我们的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的要求甚至超过对学识的要求。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去参照这些去做,以饱满的激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讲授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感染了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支配下,思维变得灵活而敏捷,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高,成绩一步步逐渐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1教学方法问题首先,有些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存在为教学而教学的心理。这些教师可能自身对也没有太多的研究,更不了解大学生的实际诉求,上课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法形成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差。其次,多媒体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大特点,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使理论知识和枯燥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但是,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唯多媒体教学”现象,一味地将课件内容做大做全,也不管这些内容是否与教学有关,甚至把大量的网络视频、音频充实到课件中,让大学生欣赏,而对基本原理的阐述则鲜有深入。再次,互动式教学方法落后。现代教学提倡师生之间的互动,有些教师在课堂中虽然也采用此方法,但做得不够,他们在课堂上可能只是采取简单的一问一答式互动,过于形式化,没有实质效果。还有些教师课堂上也会采用案例教学法,但案例要么过于陈旧,要么过于简单,教师也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个案例,没有与大学生进行深入分析,起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课堂讨论则更是流于形式,大学生完全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纯粹是被动完成任务型。我们知道,任何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大学生不能主动参与,这门课程的教学就永远不会有好的效果。
1.2考核方式问题现在很多高校的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还是采取简单的期末考核方式。也就是平时上课,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多少,该门课程成绩就多少,而不在乎大学生的平时表现。这种以期末考核为单一考核标准的方法不利于该课程的学习,这只会导致很多大学生逃课、旷课,导致很多大学生只关注期末老师的复习以及考前的临时突击。而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学习关键在于大学生平时的日积月累,而不仅仅是期末的考试,不仅仅是会做几道题就行。所以,这种“一考定音”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的学习,也不能反映出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更无法实现该课程教学应有的价值旨趣。
2提升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2.1加强大学生对课程的正确理解和认识针对大学生重专业轻政治理论课的情况,我们应在教学中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重要性。理论并不是空谈,并不是脱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它可能短时期内不会给人带来立竿见影的功效,但从长期来看,它是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利于一个人的发展的。它能使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当中,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指导,看待问题能够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就比如关于矛盾的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在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又不忽视支流。就拿改革开放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是主流;当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这个是次要的,是支流。又比如关于发展的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处于发展之中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世界上没有永世长存的事物。就如人的寿命,每个人都会有出生、成长,但也都会有衰老、死亡,没有人能够做到长生不老。又如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均表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通过这些方面的讲授,我们再让大学生多结合现实来分析、理解理论,这必将提升大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也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此课程的价值。在关于“过时论”方面,我们更要用雄辩的事实来反驳它,以消除大学生的思想“迷雾”。我们可以先让大学生来了解一下“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在西方,在苏联解体十年之后,进行过四次评选活动,评选“千年思想家”“最伟大思想家”,在这些评选活动中,马克思每次都是名列前茅,都得到了西方国家公众的广泛赞扬和高度认可。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苏联的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的过时,它仅仅表明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出现了问题。并没有因此而过时。俄罗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发展并没有比前苏联好,而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已经从一个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再看2008年在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则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出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必然产物”这一观点。因而,针对大学生认识方面存在的误区,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纠正,使大学生明白理论的重要性,更关键的则是要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关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2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提高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师的素质。教师自身对要有深入的研究,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教师要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及兴趣所在;教师还得热爱教学,课前要精心准备,课堂中要能运用生动的事例把抽象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使大学生产生共鸣,使的理论真正被他们所接受,并服务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其次,要充分应用好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要努力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就必需利用好案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关于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前最好是精心挑选一些大学生比较关心的、热点的,同时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如,笔者在讲述内、外因的关系原理时,会给大学生讲曾在报纸上报道的一则新闻。这则新闻说的是有一个贫穷人家的男孩,在北京的一所音乐学院的附中读书,尽管他学习很刻苦,但他感觉压力很大。因而,有一天,这个男孩跟他妈妈说,为了更好地追求音乐,他想去找一个坚强后盾的新父母。讲完这则新闻后,笔者就会让大学生去思考:如果他们是这个男孩,他们会不会这样做?为什么?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大学生赞同,认为应该借助外部条件;也有更多的大学生反对,认为男孩不该去找新父母,因为在人的成长道路中,内因,即个人的主观努力永远是第一位的,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就拿贝多芬来说,他就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关于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在课前最好是先设计好,启发大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如,笔者在讲述价值的特性问题时,为了讲清价值的主观性,会以画家梵高为例。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是他生前最满意的,他自认为可以卖到500法郎,可是很遗憾,他生前没有人愿意出此价钱来购买,故梵高生前也一直处于贫困之中。但是梵高死后若干年,在伦敦的一个拍卖行里,《向日葵》竟然卖到了4000万美元。为什么会这样?笔者会让大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向日葵》这幅作品,它的价格却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何在?这又反映了价值的什么特性?通过大家激烈讨论,最后,大学生明白,这是由于价值的主体发生了改变,价值是具有主体性的。经过这样的讨论,大学生对价值的特性就会有清楚的了解,且课堂气氛活跃,大学生对这门课程也会更有兴趣。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大学生自己动手制作PPT课件。如,关于经济的全球化这个问题,笔者课堂中就没有亲自讲授,而是把大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制作一个PPT课件,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来讲,最后再由他们一起评讲。事实证明,大学生对此方法很感兴趣,这可以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且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问题;办法;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90-01
一、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强调教师主导地位,教师方法单一
在教学工作中,美术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画、教师阅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及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由于考试的压力,学生在衡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重要性的基础上,将大量时间放到这些学科的学习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转移对美术的兴趣,导致对美术学科的轻视和兴趣的减弱。从事普通美术教育的教师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画画,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也不多。
3、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多、不够
民族地区美术教师最头痛的事就是缺乏现代教具,学生美术用品严重不足。上课了,几十个学生稀稀拉拉的有那么零星的几个人拿着极其简单的工具,一小盒水彩笔或者一支铅笔,一巴掌大的一个图画本。老师无可奈何,尽管如此,课还是要上的,给学生讲着不着边际的中国画、水彩、蜡笔画等,学生也如行雾里。可真正的美术教学,这样能行吗?老师只是说教,没有示范,学生只是聆听,没有实践,这从哪来感受“美”呢?
4、教材内容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倾向、心理水平
现行初中教材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教学内容简单划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教师让学生欣赏艺术品,主要不是培养职业的鉴赏家和批评家,但经常对各种审美类型和特征作比较与鉴别,经常对各种艺术作品优劣之处进行区分与评价,确实有助于审美趣味的敏锐化,但这种审美趣味的培养,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个性独特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
二、中学美术教法探索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忽略了让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新课程中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现在的美术教科书比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在美术欣赏中,有的教师往往在上课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支配下,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主体意识淡薄,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对美术欣赏课普遍不感兴趣。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美术教育中应该让他们自由地创作绘画来表达自己情感,使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外出参观或实地考察,使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现实得到联系,在亲身体验美中去领略文化的内涵,并潜移默化为内在的人文素养。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美的学习氛围
直观教学是美术欣赏的重要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多媒体教学以其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欣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突出了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与学双方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导入摄影、漫画、卡通、陶艺以及走出课堂等表现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全面地培养学生,扩展他们的视野。
4、教材应注意美术与音乐的融合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兴趣 学生
笔者作为一名一年级数学老师,面对刚入校的孩子们,心情非常激动。数学这门学科对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笔者作为带领孩子们走进这个数学殿堂的领路人,责任重大,应如何让孩子们在数学这个学科里如鱼得水,让孩子们学得快,掌握得牢,运用灵活,笔者的做法如下。
一、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他们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对课堂学习,尤其是对数学这个严谨学科,还不适应,容易疲劳,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多方面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刚入校的学生对学校的一切都有极大的好奇心,我就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每一个地方,让学生充分的看、听、摸,真实地感受学校的一切,最后我们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把他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描述出来。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及时地提醒学生观察理解数学的每一个步骤,自己总结出经验,并乐在其中。如在教学“0”的认识一课中,首先通过课件演示三幅画,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个桃吃光的过程:
桃盘里没有桃。没有桃用“0”表示,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同时,我又利用直尺图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电脑演示“0”的写法。在这一教学中学生在电脑课件的强大吸引下,对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我不断利用优秀课件去刺激学生,去触及学生的大脑神经,使他们“爱上”数学,而不自觉地去猜想,去做题,去探究它。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初我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是一本卡通故事书,这本书充分体现了玩中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一切。因此,它每一课学习内容,甚至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我首先设计好每一个环节,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视线牵引到我的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我就引导他;有些学生,就激励他;有些学生,我就批评指正他。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每一个活动中,我都让学生先观察,再讲述,再总结,再讨论,再练习,让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让他产生乐趣,乐在其中,其乐融融。
三、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当今,教育技术现代化已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引人注目的焦点,计算机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数学教学过程,恰当、正确的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中融“声、图、学”于一体的优势,不但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景,使整个课堂教学洋溢情趣,充满生命的活力。
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正处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所以我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了不同的教具,如有多媒体课件,数字卡、图卡、教具盒,实物教具等。尤其重要的是利用了多媒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例如,教学钟表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带到生活之中,通过形象具体的情境变化,动态的图像与音频信号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思维,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四、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动手,那才是完美的教学。在教学中,首先,我引导学生去观察――即动脑,给他们时间,适时指导他们,用多种方法去刺激他们,让他们真正在活动中想:这是什么,它在干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去理解等。其次,我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管对于错,只要他大胆发言,勇于发言,哪怕他只说出一点,我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激励的语言。告诉学生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善于动脑、动口的,因此,我的学生都喜欢和我交流。只要他的思维、方法,结果是对得,我都会有奖励,如小红花,小红旗、小星星等。
在教学中,动手是最关键,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要真正做到眼、口、手一致是不易的。因此,我很重视这一环节。比如在教学二十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要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充分利用身边的任何物体进行练习。点数物体时,其初学生是一个一个数,接着有的学生善于总结二个二个数,三个三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等。有的学生数桌子,有的学生数豆子,有的学生数学具等,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他都要数一遍。从而提高了学生数数的能力,为学生学习百以内数的认识打下基础。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信心。
五、在教学中,不断反馈教学,巩固提高教学成果
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这一时期,他们学得快,也忘得快,因此,要不断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果,巩固教学成果。比如,在教学图形认识时,有些学生一离开课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发现这一问题,我及时纠正教学方法,让图形和实物对照,让学生去触摸感知实物是什么图形。隔一段时间,再巩固一次,一个月以后,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牢固地掌握了图形的认识。
又比如,“0”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有些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说题,也就是对“0”的认识意识比较模糊,我在自习时间专门重复讲述“0”的认识,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亲身感受,有“0”和无“0”的教学,从而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在整册课本中,不时考验学生对数的理解,排序及初步的加减计算、人民币的计算、统计图中的计算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及时收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适时地利用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的计数能力都有所提高并会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