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普通高等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21 14:42:05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普通高等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普通高等教育;关系

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就业是民生资本”,“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等能缓解结构性失业”,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我国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关键。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对大学生就业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推进,也使得大学生就业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确定到不确定渐变的过程。这为高校的教育发展带来了障碍,高校各机构间责任不明确,不少毕业生因为没有得到充分、针对性强的就业教育、就业管理、就业帮助,出现不好就业的趋势。

一、普通高等教育关系变化的概况

(一)师生关系的变化

我国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比较密切。随着教学方案、教学课程、教学手段等的改变,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一是教学方案的设计。高等教育改革以后,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案的设计由“一言一堂”的填鸭式教育向“自主讨论”的翻转式教育改变。这种变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这要求师生都有充分的前期准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驾驭书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技能,进而增加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提升就业竞争力。二是教学课程的变化。我国传统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为主,在高等教育改革后,教师的教学课程就由以前理论课程为主,开始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变为理论与实践课程并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变化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加了他们快速成为应用性人才的可能性。三是教学手段的变化。我国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板书为主的讲练法,学生处境被动,很难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师课堂教学中。而高等教育改革后,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加上网络课堂,如MOOC等,充分促进了现实客观世界的感性和书本知识的结合,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教育管理关系的变化

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改变,变化如下:

1.一对少的教学

建国初期到80年代末,由于上大学的人少,再加上经济条件、传统观念的限制,高校招收人数有限,是以小班教学,即一对少的教学为主,是精英教育,教师可以和学生充分交流,因材施教。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根据国家的指标来分配,即“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

2.一对多的教学

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国家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高校开始实施一对多的教学。尤其是高校的公共选修课,可能是一名教师一节课可能有100多名同学,周学时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真正学习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够找到工作。

3.班级授课向大类培养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学分制时代的来临,高校院系两级管理向以宿舍为主的学生群体管理改革,打破班级定向授课制,按照学生课程的选择来组班上课,更多的强调学生群体,通过配备辅导员、专业导师,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管理,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自我发展,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可能性。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与高校教师教学问题、管理问题的矛盾

1.大学生就业与高校教师教学问题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强调了教学关系的改革,但是其改革的力度不够,出现大学生就业与高校教师教学间的矛盾。虽然教师开始强调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的力度不大,目前高校教学的现状仍是偏向学术型、理论型的,并且其教学的方案、内容大多是和教师研究领域有关,缺少企业急需人才的知识能力。虽然高校教师教学方式中增加了对大学生的“翻转式教育”,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这一新式教学手段的认可度不高,教师、学生积极性均未被充分地调动。

2.大学生就业与高校教育管理问题的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倡导大类培养——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但是现在实行的“书院制”还是试点工程,没有全面普及,目前高校大多实行的还是“一对多”的管理。再加上,高校教师普遍面临的评职称的压力,没有过多时间和学生交流,因此,大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力可能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用人要求。此外,高校现在执行的教师的考核评估体系是由学生评价的,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变味”了,教师可能会对学生“放水”(点名、成绩),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可能性。

二、大学生就业与普通高等教育关系变化及影响

(一)大学生就业与普通高等教育关系变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我国大学生就业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出现了由确定逐渐走向不确定的趋势。建国初期到1985年,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工作分配都是按照国家的政策来决定的,教育对就业有着积极影响;1985年到1993年,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但是在现实中,国家对绝大多数毕业生仍实行了分配政策,教育对就业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1993年至今,我国大学生自主择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就业的范围,但是大学生就业与教育之间出现不确定性。大学生接受的教育对其就业影响的不稳定、不肯定和不明确开始显性,有可能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一定和不明显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教育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现在不确定性的主要表现就是大学生就业困难。

(二)两者变化带来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关系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一,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职业、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第二,大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现在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顺利就业。第三,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率提高。把我国大学生整体的就业数据与之前的相比,我们能得出结论,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率是提高的。现在更多的大学生出现的就业难是因为职位的选择不符合其心理预期,大学生选择不就业来逃避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与此同时,其变化也带来了一定问题。第一,大学生就业工作没人员负责落实。现在大学生就业工作由高校主管、部门协调、院系主抓,而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各个职能部门职责不清晰、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第二,高校招生没有根据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且高校课程体系不合时宜,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第三,学生填报志愿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个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需求度,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兴趣点发生变化,从而专业知识不扎实,可能也会影响其就业。

三、成因探析

(一)社会方面

在大学生就业与普通高等教育关系演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国家政策。国家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经历了“指令—引导—补充”的变化,使大学生就业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也出现了不稳定、不肯定和不明确的变化。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加剧了这种不确定的局面。

(二)高校方面

一些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并未摆脱“短、平、快”[1]的课程设置,使得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市场要求不匹配,社会需求的尤其是“技术应用型”[2]人才,而高校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而且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单一、形式枯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校的收费体制也进行了改革,虽然有奖助学金政策,但是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生活开销,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打工,甚至身兼数职,这样会严重影响其学业、就业。

(三)个人方面

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一些传统观念仍然存在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中。如单位选择和就业地域上,大多数选择国家事业单位,认为“内地特别是落后山区……不具备发挥的环境和机遇”[3],对于创业,许多大学生没有创业的热情和打算,因为他们不愿承受其“艰辛和风险”[4]。再加上当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存在着不足,如学习能力不强、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频繁跳槽等,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对所有大学生的偏见,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

四、提升策略

(一)社会方面

第一,国家可以出台相关调控政策,从整体上调控大学生的毕业流向。如鼓励大学生到我国中西部、基层等地区工作,缓解当地人才资源匮乏。第二,支持大学生创业。通过一系列场地免费、税收减免、贷款零利息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第三,鼓励大力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高校方面

高校应根据社会、市场的变化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招生规模、专业及课程设置,同时继续深化教育管理方式改革,通过大类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调整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课上课下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交流。通过成立指导就业的微博客户端或者微信APP,使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5]。同时深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广度、深度”及“有效性”[6]。与此同时,高校可以适当加大对学生的奖助学金力度、提供勤工助学工作机会,满足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所需,促使其把注意力放在学业上。

(三)个人方面

大学生应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不要把目光只停留在国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上,要转变我们传统的就业观念,把工作单位的性质、地域的选择范围放得更广一些。同时,课余时间多多参与社会实习,提前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加就业的可能性。结束语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由确定性转向不确定性有着复杂的原因,很难明晰地概述出其原因。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这种变化中社会、高校、个人的原因,并且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以便促进高校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作者: 胡雪霞 贾方 李娜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蝉娟.不可忽略的结构性矛盾专业与就业[J].北京: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2).

[2]刘风清.大学生择业观念分析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

[3]骆剑琴.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理论与当代,2005(3).

[4]周纯,李化俗.浅谈大学生就业观与就业指导[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育;教育评估;评价;主体;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27-02

自1999年中国高等院校开始扩大招生到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突飞猛进,几乎一夜间就从精英教育跨入到了大众化教育。2003年,教育部确立了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1]。多年来的评估实践证明,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作用是积极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在评价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本课题以研究评估主体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大学生作为评估主体参与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服务质量的SERVQUAL模型”,为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1大学生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评价主体的研究

1.1大学生参与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评价的必要性

1.1.1学生主体参与评价高校体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要求大学生作为主体参与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要求[2]。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在逐步实现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接轨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开始向更开放的国际化方向转变。国内大学在教学管理、课程、科学研究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也在积极汲取国外高等教育的长处。学生参与教育评价是国外高等教育的一贯做法,且具有法律的规定,引入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评价也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一个趋势。其次,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交付学费接受高等教育实际上就是接受一种特殊的服务[3]。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当属于教育服务的范畴。对于一种服务而言,提供服务的主体不可以独自一家主观地评价其服务的好坏,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的结论则应由接受服务的主体做出。这样的评价才符合逻辑关系。因此,引入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评价将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工作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和一个重要内容。但也应看到,在整个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体育教育的活动过程是学校、体育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所以学生在评价体育教育时也不可能作为唯一的主体或至尊至圣的主体。而是三者之中之占有合理权重之一席。

1.1.2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不可取代性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育评价的特殊性。体育教育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体育教育功能的多元性、身体的活动性、身心发展的显现性、机能与素质提高的周期性等。因此,要想对体育教育做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就要力求对体育教育过程的更多环节和过程进行考量。而现行评价活动中只看到了学校全部体育工作中的一个瞬间、几个点或一两个片段。让接受体育教育的主体参与评价体育教育质量,可以弥补专家评价高校体育工作中的不足,使其评价结果更全面和客观。2007年由课题组对全国163所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和已经工作的大学生共3 380人进行了涉及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评价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5.36%的被调查者认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质量应该由学生来评价;32.76%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由学生、校外专家、学校等共同来评价高校体育教育质量。在调查中78.12%的人都将学生视为评价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主体。

1.2大学生参与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1.2.1大学生参与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评价的意愿调查与分析大学生在参与评价活动时的态度与主观意愿会对体育教育评价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从体育教育实际效果评价高校体育教育质量”课题组对上述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72.42%的学生对参与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评价持积极态度;7.16%的学生持反对态度;20.41%的学生持中立态度。

在信息时代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对自身的利益得失具有相当高的分析能力,同时高等教育也造就了他们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接受高校体育教育中他们迫切需要学习体育知识、提高竞技技能、享受运动乐趣、培养意志品质及塑造完整人格等。参加体育教育的评价活动正好有利于满足他们迫切的需求和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对参与体育教育评估活动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

1.2.2对大学生行使评价权时所持态度的调查与分析课题组对“如果让您参与您所在院校的体育教育质量评价您会客观而认真对待吗”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回答“肯定会”、“会”、“可能会”、“不太可能”和“不会的”的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22.78%、49.64%、20.41%、“5.80%”和1.39%。大学生通过参加评价活动反映主观需求,并以此实现自身愿望,其主观意向明确,而且自身需求强烈。因此,他们的认真程度也会较高,这一点与心理学理论相吻合。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评价高校体育教育质量能够持一种客观、公正和认真的态度。

2大学生主体参与评价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实际操作研究

2.1构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服务质量的SERVQUAL 模型 SERVQUAL模型是美国管理学家帕拉苏拉曼等人于1985年提出的,被认为是适用于评估各类服务质量的典型方法[4],是以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为基础的调查顾客满意度的有效工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实际就是接受一种特殊的服务[4]。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学生、家长、国家和社会的服务,其接受服务的群体对高等教育的满意程度会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不只是取决于高校自身的看法和专家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学生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根据现代服务质量评价差距分析模型的思想理念[5],可以认为,大学生们对体育教育质量的评价,取决于他们接受体育教育服务的实际感知与预期希望之间的差距比较。因此,可以根据这一思想来构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服务质量的SERVQUAL模型”,并以此作为大学生主体评价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有效工具。

2.2确定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服务质量体系评价的内容体育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是体育教育工作水平的多个层面的集合,它既可以反应体育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的细节,也应该反应出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因此,确定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的内容,要以服务质量评价的“差距分析模型”为依托,以SERVQUAL的测量内容为基础。所确定的内容应是学生主体所需求的,是他们切身能感受的、亲眼所见的和亲自经历的。如,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与体育特色;体育设施的现状以及发展规划与落实情况;场馆设施对学生开放与服务情况以及维护情况;体育课开设项目的合理性与延续性、考试合理性、教师业务水平与人格魅力、敬业精神与教学态度、理论课内容的深度广度、与终身体育教育相关的项目安排;群体与竞赛活动开展情况;支持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情况;与外校体育交流及本校运动队水平;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等。

2.3科学合理分配学生主体在评价活动中的权重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是多向和多边的,涉及到不同的主体,如学生、学校和社会以及涉及到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念与实际利益等多种问题,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应对此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合理设计和安排学生主体在评估系统中的权重,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2.4收集评估信息的操作方法与评估主体的选定范围评估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法可采用问卷法或网络调查等方法。评估主体群应在恰当的范围内选取并采用较大的样本。如果作为学生代表加入到评估组织中,应选择本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其原因首先在于大三以上的学生至少经历了两年大学体育教育,对本校体育基本情况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有效避免评估的片面性;第二,两年以上的大学生活使他们对其他高校情况的了解有了一定的积累,有利于在评估中进行横向比较;第三,大三以上年级的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相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而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更为丰富;第四,大三以上年级学生大部分已开始设计自已的今后人生目标(包括体育生活)。如果是寻求学生对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普遍看法,1~4年级学生均可参与。

3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评价引入学生主体后还应有如下措施作保证:1) 构建以学生为体育教育评价主体的评价指标体系;2) 在评价指标与方式上进行合理设计;3) 在教育评价的总体方案上给学生主体以合理的评价权重;4) 在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给学生以足够的透明度与知情权。

参考文献:

[1] 朱洪涛.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的改革与发展[R].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上的报告,2004-08-02.

[2] 黄六晓.浅析高等教育评估主体[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05 No.7-8,总第604、608期.

[3]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法律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21.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分级教学 拓展课程 学科英语

按照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随之,大学英语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性的局面。在一些重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早已推出分级教学,并积极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有些专业课程已实施双语教学。但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近年来由专科学校转型的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差异大和教师努力不足,以及学校自身条件等因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仍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虽然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以四六级考试为导向的基础英语教学仍占据统治地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导致很多学生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不满意。一方面,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觉得大学英语所学内容难易和高中几乎相同,对学习存在懈怠厌倦的态度。另一方面,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还有一些地方院校刚开始尝试实施分级教学(如我校济宁学院,从2014级本科新生开始进行分级教学),分级之后的改革正处于实践探索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英语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认为其英语水平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英语作为一门工具的作用难以体现。因此,在这些学校必须进行深度的教学改革,可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合理进行分级教学

近年来,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生源的多样性,使得入校生英语水平差距显著,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一刀切的方法,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制约了其主动性的发挥,在这些学校实施分级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主要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入学考试成绩)进行初次分级,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适应个性化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

在地方院校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首先要选好教材,教材的选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分级教学的成效。在教材内容上,要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在教材难度上,应该充分考虑不同级别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水平稍高、听说材料较多的教材;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要选择能够让学生查缺补漏的、重建知识结构的教材。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突破。对于起点较高的学生,除教材外,教师还应帮助他们增加词汇量,扩大知识面,为他们设定四六级的目标,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起点较低的学生,要逐渐改变他们因失去兴趣和信心而产生的厌学抵触情绪,诱发他们学习的动力,重建学习的信心。最后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有效地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考试与考核。对学生的评估,做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既要在考试命题上下足工夫,编制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试卷,建立分级考试试题库,还要不局限于试卷,在练习、讨论、作业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进步的情况,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学习。对老师也要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与评价进行全面考核,科学评价教学质量,以便更有效地实施分级教学。

在分级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组织教学,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分级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注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机,从而促进学习的进步。

二、积极开展语言通识类拓展课程

目前在多个省市实行的高中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3500左右的词汇,接近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就有很高的英语水平。如果基础英语学习时间过长,那么一方面学生会产生懈怠的情绪,另一方面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地方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虽参差不齐,但经过前期分级教学,很多程度较好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就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程度差些的学生通过分级教学中老师的特别指导,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也大都有很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大学英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学生英语水平提升,开设一些通识类拓展课程,如欧美文化、中西方礼仪文化、国学典籍翻译、交际英语通、英文诗歌赏析等,可以帮助学生以语言为媒介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了解世界文化,从而弥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差异,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三、进行学科英语教学

经济全球化进程使英语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各高校专业院系和学生对学科英语和学术英语的呼声越来越高。多数专家认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刘润清,1996)。蔡基刚(2011)认为学术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最好的方法是分科英语,开展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和进行分科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的内容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将语言作为工具,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语言,学生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学习和学科知识的结合,在很多重点院校已有尝试,大部分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往往以学生程度不够和师资力量不足为由迟迟没有开展。事实上,经过前期分级教学和拓展课程的开设,学生是有能力接受也非常需要分科英语的。如蔡基刚所说,教师不能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经验选择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育的新需求,学校也应多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实际上,进行学科英语教学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刘润清(2010)举例说,首先按大的学科门类开课(哲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再细分到一级学科,如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等。即使分到更细的学科上,内容也要宽泛,有两条标准:其一,英语老师不需要专业培训就能进行教学;其二,学科下面各方向学生能普遍接受,如温室效应、金融风暴等是所有理科生都能接受的内容。分科英语以一般的学科知识内容为依托,介于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之间,学生和教师都易于接受,比较适合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在新的形势下,地方普通高校那种在基础教学思想指导下统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英语到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迎来的将是一个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9).

[2]郝成淼.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

[3]黄利生.新课改高考加大词汇量考查力度[N].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2009(6).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6]刘润清.论一堂课的五个境界[J].外研之声,2010(2).

[7]潘俊峰,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几点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8).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调查问卷;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23-0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高校持续扩招使高校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各地区各个大学在学生水平、教育资源和教师质量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正在拉大,大学类型更趋复杂,不同类型和不同办学定位的大学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英语的重视和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不可能是一样的。根据这种多元化的趋势,近年来对大学英语改革的呼声很高。为了改变大学英语的“费时低效”状况,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到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在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之路。虽然取得这些成果,但许多学者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国内一些重点大学针对这一问题并根据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及社会需求开始积极实行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由于在师资,教学资源,学生水平素质,办学方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二类本科高等院校的英语改革情况却未有大的变化。为找到这类学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切实推进对这类高校的大学英语改革,笔者对某地区的两所二类本科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调查。

1调查的实行情况

本次调查分为学生和教师两部分。本次调查以某地区两所二类本科院校的06级学生调查对象。06级学生已经参加过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对于学生能力评价以四、六级考试作为参考标准,具有较高的信度。在所选取的专业中文理工科都有兼顾,分别在中文、管理、数学、机械、会计和计算机专业分别选取该专业的一到三个班级,共14个班级。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488人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88份,收到有效问卷456份。教师部分以所选班级的任课老师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抽样访谈,共计14位同学和2位老师。访谈主要对调查问卷中存在的疑问和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询问并记录整理出一些有帮助的观点。

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刘润清等在2003年“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课题中全国范围内使用的调查问卷。问卷主要针对师生对四个方面的态度和观点:

①教学理念、方式和目的;

②学习动机、观念、策略;

③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英语能力状况;

④教师的素质和对教师的期望,在问卷的设计上不仅要考察师生对所提问题的观点,还注重考察师生对教学活动的不同视角和情感因素是否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对调查数据进行百分比计算。

2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阻碍大学英语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

2.1 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及目标

2.1.1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大学英语教师对现代教学理念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课堂应用时还受传统教学理念、方式的影响。在使用交际法,听说法等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上显得比较保守。

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在选择综合法的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导课堂谈话的时间比为6:1,课堂的主要时间仍为教师讲解。对照教师的科研及学术理论理背景发现,科研能力强的老师和年轻教师(尤其是获得硕士学位的)在教学理念方面比较进步,比较了解现代的教学方法及观念,愿意尝试运用一些不同的方法和教学理念。

但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更愿意使用交际法等方法,更愿意有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通过课堂观察10位教师的授课,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法和听说法,大部分教师仍以讲解词汇,语法,课文句子,文章大意、翻译和课后练习等作为主要课堂内容,事实上仍然属于语法翻译法范畴。这说明教师对自己的授课形式不能够准确的认识。

经过与教师的访谈,针对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被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①课时较多无暇系统学习教学理论并对如何实践进行研究,这与刘润清(2003,39)的结果相符合;

②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认为没有必要实行新的教学法;

③一些能够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法在实施中遇到困难,迫使一些教师放弃进一步尝试,比如:教学大纲对考试内容的要求,四、六级考试对讲课内容的限制及四六级考试负面反驳作用,教学日历被规定或限制的太严格,教师教学自主受限,班级人数众多和学生不配合等;

④没有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很少进行课堂观摩,未接触过真实的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能力的课堂实录,仅靠自己理解和尝试来改善课堂教学使改进教学方式的进程困难重重。

2.1.2 教师的教学目标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对理想的教学目标还是符合《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把培养重点落在读写上。大部分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对课堂活动的认识和安排上缺乏理性的思考。

2.1.3 学生对教学观念、方法及目标的认识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希望能够全面提高英语能力,并希望采用能够改进听说和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但是同时也有明显的数据支持学生不排斥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经过深入访谈和其它调查问题数据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缘于四、六级考试的反驳作用。学生评价课堂效果主要还是从是否能够帮助他们通过四、六级考试出发。

2.2 学习动机、观念、策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英语能力状况

在访谈时笔者发现在选择为找工作而学习英语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把过四、六级看作是找好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这两项选择是有重叠的。因此,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或在四、六级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基本与教师所预测的一致。在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度进行调查时81.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动机不强或一般。

而根据“应在教学中教授学习策略以及发挥学习策略对英语学习巨大的推动力”此问题做数据统计时,教师与学生的观点也相符合,在访谈中教师表示在课堂上有意教授学习策略的约为85%,学生中对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做评价时认为“很有作用”和 “起一定作用”的分别为10.2%和45.8%,此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策略的教学受到重视并起到一定的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194-02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2012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80 万人。2013 年,参加全国公务员考试的人数高达149余万人,实际考试大约117余万人,最后录取比例大约为53:1。许多欧美大学毕业生从大学校门直接走上了创业之路,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发达国家中已相当普遍。据权威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一直保持在0.3% ―0.4%的水平。为切实解决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在大学就读期间提供理性、实用、针对性强的创业教育,帮助他们打下基础,最终助推大学生成功创业,成为大学的现实任务。

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高校发展

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社会就业压力,而且能够推动高校科技与产业结合,提高产学研的社会化效益。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多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力资源要求之间存在着明显脱节的问题。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现象,客观要求高校要转变教育思想,创新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课程结构,加大实践力度,适应市场需求;要求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既为自己发展搭建平台,又为他人谋生提供机会。

二、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中央和地方政府也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总体上,大学生创业比例还是比较低。因此,如今的大学生创业,是在政策引导和就业压力下的理性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但结果往往是成功率较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大学生加强创业教育。例如,截至2012年,黑龙江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共计16所,开展创业教育的为数不多。

三、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创业教育多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也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更大的责任在于社会系统本身,因此,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至关重要。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灵活

国外创业教育的经验自20世纪90年代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一些具备条件的国内高校开始尝试开设创业类课程。然而,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普遍 存在机械式照搬国外课程,本土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首先,课程单一;其次,教学方式、方法也较单一,现行的教学模式都是课堂讲授加案例讨论,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差异很大,没有统一的基础性课程设置和培养教学目标,缺乏灵活性,效果也不好;再次,开展创业教育的专业人士也很少,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的师资大多数是学院派,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

(三)创业文化氛围不浓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一些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也产生了广泛影响。然而,在大学校园创业文化尚未成为一种稳定主导的文化元素,崇尚创业、合作创业、 宽容创业失败、鼓励自主创业的氛围和制度尚未形成。

三、提升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质量的对策分析

(一)广泛利用外部资源

在课程的设置上,广泛结合外部资源来提升实践课程的质量;经常聘请业界创业成功者到课堂中演讲或授课,以提升学生的创业热诚;或利用企业资源设立创业基地,增加学生创业实践的机会。

(二)完善创业课程设置

首先,创业教育课程改革要体现出创业教育的本质和特色,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来完善课程设置,开设以创业知识为主的选修课时,要把有关创业的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公关与交往、法律和税收等课程增加进去,从而促成学生对创业理论的全面了解。在教学模式上,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要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可以采用有特色的创业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采用分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中去,学习创业的经验和方法。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实际,让学生当老师,设计创业方案,指导学生从选择何种企业、企业的选址、企业的名称、形象设计、融资、理财和员工的聘任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如何运作自己的企业。教学中可通过讨论、答辩等形式进行师生交流,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

再次,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的学生,教师必须有过创业实践。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的学识、经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创业经验背景的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因此,一方面,学校要设置专职教师,让他们参加专业的创业理论培训,同时鼓励他们到创业一线去兼职,甚至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专职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应重视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很多做公益事业的企业家都是民营企业家,他们中很多人不但具有创业实战经验,还具有培训经验,可以聘请他们做长期的兼职培训教师,鼓励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交流。

(三)培育创业文化氛围,分层推进创业教育

一方面,积极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营造创业发展氛围,倡导人人都是创业主体的观念,面向大一到毕业各阶段的学生普及大众化创业教育,并创设模拟公司、创业角色扮演、创业竞争等特殊教学活动,增强教育效果。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广播、论坛、微博、海报宣传栏等大众宣传媒介以及各种校园活动的作用,对创业成功的在校生或毕业生的创业典型进行宣传,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加快高校创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普及型创业教育,然后在普及型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对部分创业意愿强烈且具有创业潜质的大学生开展精英型创业教育,实现创业教育由大众化向精英化的分层发展。

除此之外,想创业的大学生至少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 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 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甚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其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对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会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最后,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创业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的,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终极成功的。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 人才培养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0-02

大连工业大学秉承“以人为本、强化内涵、彰显特色、开拓致新”的办学理念,一贯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与创新。学校以2012年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为契机,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在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性特长与成长需求进行因材施教,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时展与学生个性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

一、大连工业大学“因材施教”的改革措施

大连工业大学在2012年培养方案全面修订过程中进行了全面的教学模式改革,将“因材施教”教学理念融入其中,搭建多平台、立体化的“因材施教”教学体系。通过探索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种能力,搭建精英式教育平台、工程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国际化教育平台五个人才培养个性化平台,探索“因材施教”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形式。通过机制建设、强化管理,形成良性循环。见图1。

图1 因材施教实施模型

(一)搭建个性化教育平台

1.研究型人才教育平台――设立因材施教班

精英式教育平台主要面向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有进一步进修计划的学生,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研究型人才教育模式。学校采取“2+2”模式培养(两年通识教育加两年专业培养),以“学深、学透、学活”为教学特点,在因材施教班实施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进行了学分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等一系列大胆、有益的改革创新。比如,通过免修、免听、免考等途径和措施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空间,促进学生自学兴趣、能力的提升。比如,探索多种开放式、个性化考核方式,如案例分析、演讲、答辩、论文、设计方案及实物的形式,如学生学期初报学习目标及任务、期中加以修正、期末完成的自主式考试形式等。

2.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工程教育平台)―“卓越计划”试点班

自2011年加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已来,学校以“华录班”、“百威班”、“合纤班”等卓越班的形式,探索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卓越班与企业完全对接,这些企业或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为全国知名企业,具有学校和企业配备“双导师型”教学团队。在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中,以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引导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3.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综合改革试点班、创新实验班、科创社

第一,组建综合改革试点班,探索工作室教学模式和多个专业理论及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第二,成立“创新实验班”,在三个学院大一新生中率先推行,通过双选组成30人的小班,将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部围绕各类创新竞赛项目或科学研究项目展开,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能力素养,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第三,组建“科创社”。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强化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完成创新创业训练及竞赛项目的沟通和合作的能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能力。目前每年入社学生百余人,在辽宁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连市微电影大赛、大连市数学竞赛、微公益城市生存大挑战活动等获得多个奖项。第四,学校自2012年起,全面开展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为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及“挑战杯”大赛为重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每年承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40余项,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300余项,参与学生万余人次,年均2000余学生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学校还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新生进行创新创业启蒙教育。

4.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实施主辅修、双学位教育

实行双学位制、主副修制,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既有利于促进学科相互渗透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也是解决当前某些专业口径偏窄与社会宽口径要求的矛盾、提高毕业生适应性的可行措施。学校按不同专业的主干课程组成几类辅修及双学位专业课程的组合,在多个热门专业开展辅修、双学位教育。由于自主选择、复合性强,更能促进学生进行交叉性学习,适应学生和社会需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在项目开展期间,年均参与学生300余人,百余人已获得相关专业双学位学士证书或辅修证书。

5.国际化教育平台――国际合作培养人才

为满足学生出国深造的需求,拓宽学校国际化办学道路,学校在已有的“2+2”和“4+0”几种国际化教育项目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已修订完善。项目开展期间,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六个专业以“2+2”模式开展校际交流项目,招收18个班级,年均20余名学生在大三大四学年赴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美国西俄勒冈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等学校学习。视觉传达设计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4+0”模式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已招收五届本科生,千余名学生参与该项目。

(二)推行个性化素质教育

学校通过推行个性化素质教育,对因材施教进一步延伸。学校的个性化素质教育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厚德、博识、自强、创新”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构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核心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多模块、多层次通识教育课体系。

学校通过通识教育对不同学科的学生规定不同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学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学生可以进行通识选修课程的系列学习,使某方面素养得到深化。专业交叉性选修也为学生素质拓展、就业渠道拓宽提供了支持。

(三)强化管理,保证特色教学

1.加强学分制管理

学校五大因材施教平台大多施行遴选淘汰制度。比如,为使退出因材施教班的学生能够和普通班顺利交接,需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在后两年专业学习段,既回归专业又游离于专业。为保证学生在弹性学分制下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选课,可以跳出班级、跳出年级甚至跳出专业进行选课。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其相互配合。因此,学校出台了《学籍管理办法》、《选课管理办法》、《免听、免考、免修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办法作为“因材施教”理念推行的有力保障。

2.探索并完善“导师制”管理模式

学校以因材施教班、卓越班、综合改革试点班等实验班为重点,推行导师制管理模式,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班导师对学生进行多方位指导。他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职业规划引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将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踏实勤奋的实践精神及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融入学生的教学与生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接受良好的技能训练,培养科学素质,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展示自己的个性。学校实验班在基础学习阶段由学校配备导师,在专业学习阶段由学院配备导师。在保证导师数量的基础上通过量化考核、培训提高等方式保证导师育人质量。

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

从高等教育管理层面来考虑因材施教,更要注意为大学生提供或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学校将积极提供条件,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条件,使各类开放性实验室、创新性研究室、工作室、校内外实训基地等能够满足需要。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通过教师、学生、企业、社会的信息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革深化,形成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大连工业大学“因材施教”改革的成效

首先,从因材施教的广度上看,学校自2012年大规模开展“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受益学生达1.5万人以上。从因材施教的深度上看,从教学内容、形式、考核方式、自主性等方面每年均有大幅度提高。从效果来看,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四六级一次通过率、英语数学竞赛获奖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科技竞赛的参与率及获奖率、学生数量、申请专利数量等指标连年上升。

其次,学校以因材施教班、创新实验班、卓越班等形式进行“因材施教”改革试点,自2012年开展以来,共进行了4届40个班型、针对1171名学生的“因材施教”改革深化和进一步探索,达到了非常理想的实验效果。其中,因材施教班的精英式教学培养的学生四级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0%。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参与大创项目与竞赛获科创小组历年参与度均为100%。2012年创新实验班大创项目获奖学生数为20%,2013年增至25%,2014年达30%,2015年达32%。2012年-2015年间,卓越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就业率达到60%以上。

三、大连工业大学“因材施教”改革的方向

大连工业大学“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进行成果固化和内涵提升。

第一,个性化素质教育要进一步深化。结合工科院校特点进行工、理、文、艺多学科的复合与有重点的素质提升。首先,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引导,引导新生迅速进入新角色,适应新环境,完成中学到大学的顺利过度。理性思考专业、职业和人生,了解应如何开阔视野,拓展素质,树立人生目标;了解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打造通识课程各个模块中的精品课程、系列课程,让学生能够逐层深入地接受个性化通识教育,使其成为专业学习乃至人生学习的坚实基础。再次,进行基础课程改革,丰富素质教育的形式,从课堂学习、科学研究、课后实践、讲座讲坛、读书交流及竞赛等多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改革成果要进一步推广。推行“因材施教”实验班的目的在于应用和推广。所以,不能停留在实验班取得的成绩止步不前。要通过不断的数据收集、调研、访谈及座谈等形式,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跟踪收集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状态变化及需求变化。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取长补短,在学校大范围内或强制、或自选式开展。比如,在新生入学时即开展导师制管理,迅速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反馈机制,要比临做毕业设计或写毕业论文前再双选导师要发挥更多、更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学校可以不断规范和完善导师制管理办法,短时间内大范围应用推广,为“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深化提供神经传导作用。

第三,“因材施教”要尽量保证公平。“因材施教”要做到的,应该是“有教无类”基础上的机会公平、“因材施教”为主旨的过程公平和“人尽其才”为追求的结果公平的有机统一。这还需要我们统一思想,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做出更多的改革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夏正江.论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4)

[2]张如珍.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J].教育研究,1997(9)

[3]冯茁.因材施教原则之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

[4]陶西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校长使命[N].中国教育报,2008-1-8

作者简介:

马亮亮,讲师,大连工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

第7篇

关键词:普通高等教育;政府投资;投入产出效率

一、引言

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反映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投入是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社会总成本,包括各种资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产出则是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所带来的社会总福利增量,包括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等,所以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包含了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方面。

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量的指标是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有三类指标: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物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质的指标是多方面的,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目的性、内适性、外适性、人文性、先进性,质量的五个特性是相辅相承的,共同发展能够使普通高等教育达到理想状态。在大众化教育之后,普通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外适性成为主要的质量指标。国外文献(Sebastien Dessus,1999)将普通高等教育体制的质量定义为:边际投入的GDP产出弹性,可见也是强调了教育投资的外适性。

我们一般认为普通高等教育产品包括两种,科学研究提供的知识产品和教学活动提供的人力资本。这两种产品从属性上来看,既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也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既具有事业性也具有产业性。其中事业性决定了政府应该拨款,而产业性则要求教育机构通过产业运作从市场获得资金,自我生存与发展。两者兼具的普通高等教育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

但由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所以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仍需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以体现普通高等教育的事业性;普通高等教育的产业性则决定了教育机构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解决教育机构的经费问题,同时借助市场机制使高等教育在投入产出上主动适应和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使教育投资体制充分反映教育的内在特征,变革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之既体现事业性,也体现产业性。重新确立市场与政府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使市场成为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资源配置的基础力量;政府则在其中发挥宏观调控和投资导向职能,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采取积极措施,以弥补市场的不足。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普通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普通高等教育体制,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政府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可以获得多种利益: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所以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非常重视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普通高等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市场失灵”,导致投资不足,而纠正市场失灵是政府的职责,因此政府需要参与普通高等教育投资。另外,普通高等教育对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存在教育机会公平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的一种基本职能,这也决定政府需要参与教育投资。

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科研成果的开发及应用,直接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是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利益动机。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推动经济增长通过两种机制:一种是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一种是物质消费拉动机制。Jim Saxton(2000)总结了教育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对新知识的创造而推动经济增长,即熊彼特式经济增长;第二种方式是人力资本通过技术的扩散和转移影响经济的增长。教育能够提高理解消化新知识的能力,并且教育是传授新知识的一条途径。普通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第二种作用是需求拉动作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循环过程本身也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普通高等教育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产业,通过与其他部门或产业进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增加社会总投资和消费,因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即实现普通高等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所以,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不仅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引导社会消费,刺激高层次的教育消费,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方面。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理论角度出发,实证研究我国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率问题。

二、实证分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其中包括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教育附加拨款、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和基建拨款四大项内容)表征我国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对于我国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则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

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统计出,我国1991―2004年的GDP与我国财政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数据单位统一为亿元),分别记为RGDPt与REDUt,为了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对RGDPt和REDUt作如下变换:GDPt=RGDPt/Pt,EDUt=REDUt/Pt,其中Pt为同期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1990年为基数100),得到1991―2004年表示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GDP与国家财政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两者不变价的数据序列。因为序列取自然对数后可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且这种变换不会影响变量间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调整效应,同时还可以检验多数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服从或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非正态分布。所以,为了消除原始数据序列的异方差,使数据更为平稳,本文采用对变量取自然对数形式。应用单位根检验(ADF)方法对lnGDPt和lnEDUt这两个时间序列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结果可以看出,lnGDPt和lnEDUt的原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二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即lnGDPt和lnEDUt是二阶单整序列I(2)。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相同,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即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但还需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二者进行检验,滞后阶数取序列的单整阶数2,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就本文所研究问题而言,我国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因之一;反过来,国家经济的增长必定会带来普通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从而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普通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

在上述检验结果下,笔者尝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考察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效率具体如何。遵循动态计量经济模型从“一般到简单”的建模过程,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一般模型。

由表3可知,引入lnGDPt和lnEDUt二期滞后的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很好,调整后的R2达0.9959,F检验通过。故该模型可以作为“一般模型”,再根据“一般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系数T检验结果,剔除不显著变量,便得到“简单模型”的估计结果。经过简化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比“一般模型”更好,调整后的R2达到了0.9962。最后,由分布滞后模型的“一般模型”推导出误差修正模型,整理得ECM模型表达式为:

ΔlnGDPt=0.746838ΔlnGDPt-1+0.179845 ΔlnEDUt-0.459597 ΔlnEDUt-1-0.013529 ecmt-2+ut

其中误差修正项ecmt-2=lnGDPt-2-0.1329lnEDUt-2-12.289083,0.746838、 0.179845和-0.459597为两变量的短期关系参数,-0.1329为两变量的长期关系参数。误差修正系数为-0.013529,符合反向修正原理,且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不但描述了lnGDPt和lnEDUt的长期均衡关系,还描述了两变量之间短期波动的相互影响。其中长期均衡关系失衡程度的调节机制为:当lnGDPt-2>0.1329lnEDUt-2+12.289083时,ecmt-2对ΔlnGDPt的净影响为负;当lnGDPt-2

三、结论

由以上的实证分析和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大约为0.1329,即政府财政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每增加一个单位投资,我国GDP相应增加0.1329个单位。这表明,从长期看来,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是有着促进作用的,这点也正符合我们文章前面的理论预期,即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科研成果的开发及应用将直接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大约为0.1329,从另一个角度又说明了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是比较低水平的。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体制的不健全和管理的不合理是最主要的原因,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总量不足,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相对偏小,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不完善的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管理体制、高级人才的外流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效率水平。我们应当对症下药,尤其要从制度性因素入手,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例如: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增加国家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资金;完善普通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体制,实现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及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等,从而不断地提高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金芳.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覃思乾.中国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6.

5、李玲.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分析[J].财经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