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7 15:40:17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物理,物理,就是感悟道理。当前的中学生都反映说物理很难,一方面是不太重视了,另一方面是对很多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物理是一门很严谨很完美的学科,有着一套完备的理论基础。初中物理主要分为力、电(最主要)声、光、磁几个大板块,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公式和定理,所有的物理考题都建立在这些公式和定理的基础之上。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多做各种类型的题。平时光看不练,这就是理论脱离实际,以为都明白了,看着书上的文字也觉得很熟悉,看着书上的例题觉得挺简单,到了考试时,不是见惯了的那种题型,就不能适应了。鉴于这种情况,学生根据教材知识点做物理计划数目。第二,考试心态。拿破仑有段名言:“如果你认为自己已被打败,那么你就被打败了;如果你想要获胜,但你又觉得自己办不到,那么你必定不会获胜。人的成功起源于人的意识―― 自己对自己的看法。第三,不会的标题很长的大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有很多问题很长,有时多达一半的网页,阅读这个问题时,是非常复杂的思想,做的心里很是麻木一团糟,汉字越多就更加糊涂,后来一急,干脆就瞎写了。其实一个很长的标题,是最简单的许多条件,甚至提出了一种类似的题目的答案,很多条件只要找到有用的信息,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学习能力,接受新知识就会立刻把它应用到我们的实际问题。原来考试考的是知识、心态和能力,这些加起来就是素质。
物理学习,首先要对各学科的横向相关性的关注,如:语文阅读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的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转让应用的数学计算能力的知识是在物理学类物理学研究、门的有利好学习物理学。“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的典故中包含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参照物、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国古代诗歌、成语、谚语中大量的物理现象进行了描述,可以学习物理知识从他们的语言,但也从历史经验的物理学家们的优秀品质。尝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物理的使用,他们会很乐意主动参与物理研究。要注意的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意识,目标,最好平时做更多的实验,实验可以在教室里做实验班后,花一些时间每一天与的模拟实验,完成后,不仅要培养物理学习的乐趣,探索也增强思维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常的物理学习必须重视实验研究的一部分。三是注重独立思考,学会感知分析,总结每章的知识或一个学期知识的结论,有自己的总结,这些知识都是什么区别什么接触。多想想。具体来说,我们必须学会使用物理课本,侧重于理解物理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研究,以探讨如何加强训练,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做题的时候呢 思维要开阔一点,平时做题,目的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解决这道题上面,而应该多思考,在脑中联想其他知识点。在教师的思维在课堂上,建议把这个情况告诉老师问他问题课前谈论的第一个告诉你,以便你可以首先想到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至于力学方面,虽然认识上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在思维上可以将它实体化,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物理教科书不只是物理的知识,但也击穿物理思维方法,如牛顿从苹果秋天现象,发现重力的“法律,”奥斯特从通电小针偏转现象,导线电流等现场发现的。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的洞察力,深刻的思考,推理判断能力的严谨和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学从现象到本质、 从具象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一种思维方法。它还应该学会研究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的方法,如理想化的模型方法,虚拟假设法。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尽可能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独特的新思想、新的思维,然后总结,其中筛选出的最佳解决方案。只有使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物理,学生愿意实践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兴趣,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应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学习通过实验和实验。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中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一、扎实基础,学习之首
物理课程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原因是:物理课程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例如数学中的方次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极值的讨论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但数学知识又不能生搬硬套,例如数学中a=c/b说明a与b成反比,a与c成正比,但在物理v=s/t定义式中,v与s、t的大小无关;在I=U/R中,却有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同理,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好坏对物理的学习影响也很大。因为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叙述言简意深,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能叙述为垂直向下;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若无“闭合”二字,则产生的是电压而不是电流。
二、联系实际,培养兴趣
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
1.趣味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
2.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留下一些悬念,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保持较高的兴奋点,寻找悬念的奥妙。如在讲滑动变阻器时,教师出示一台可调台灯,先把灯泡发光最强的现象展示给学生,强烈的灯光让学生觉得很刺眼,这时教师旋转台灯旋钮,强烈的灯光渐渐变得柔和,学生的眼睛变得很舒服了。教师趁机提问:“灯光为什么会变化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答:“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教师再问:“此时是什么的变化引起了电流的变化的呢?”学生无法回答。
这样教师顺利地制造了悬念,学生在悬念的引领下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3.意料之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转化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三、参与讨论,开阔思维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信息交流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说多议,有利于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但大家知道一节课45分钟有很多环节,最后还得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来说一说是不可能的,于是教师就要组织各种形式让学生参加讨论,使一些平时不大开口的学生都有了说一说的机会。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他们怎样围绕中心来讨论,教会学生讨论的方法。这样就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他们的思维开阔起来,发表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
四、体验成功,感受乐趣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使基础好的学生有更高的奋斗目标,基础差的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初三年级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压得低一点,考试题目要易一点,不出偏题、怪题。关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使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他们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五、总结交流,及时巩固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73-01
叶圣陶先生有“教是为了不教”的论述,新课标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在这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1)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初中阶段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条件是较为成熟的;(2)当学生养成自学习惯且自学能力提高后,其它方面的能力和学习成绩也自然会提高;(3)当今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很多知识必须靠学生将来自学和实践去获得,这就显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了;(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目前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切实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培养是关键。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几点学习物理的方法指导:
1 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培养自学能力
初中物理课本文字精炼,语句准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完全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理解、探索。
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新教材编排体系,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问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阅读小标题插图,插图很多,且很多具有漫画性,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学生会看插图,对掌握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是很有帮助的,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简单机械一节中,开始有一幅胖子和瘦子用滑轮提起面粉的漫画,我就请学生展开想象变成小故事讲给大家听,他们很活跃,听课也很轻松。
2 常用物理方法的培养
学习方法的教育既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也需要有目的的训练。脱离物理知识对学生大讲学习方法,则犹如建设空中楼阁;埋头讲物理知识而不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则犹如给学生一堆砖瓦。因此,学习方法的培养应渗透在物理知识教学之中,只有根植于物理知识之中的学习方法的教学,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处处蕴涵着科学的学习方法。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建立常常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数学和推理、理想化等方法。如:在概念教学中,将电流和水流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常采用观察和实验加推理的学习方法,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感受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建立概念、发现规律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自觉的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3 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及规范解题
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复习、巩固、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正确指导,如我在指导时,要求学生按三步进行:讲道理、摆事实、得结论。如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拨水,人就能前进,这是为什么?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讲道理),用手向后拨水,水则给人向前的力(摆事实)故人就能向前进(得结论)。通过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这一方法。在电学题目中往往由于电路中接入电流表电压表而使题目变得复杂,我则指导学生把电流表看成一段导线,电压表看成断开的开关,这样电路大大简化。在讲解例题时要严格要求,叫学生读题2―3遍,找出题目的题眼,分清已知未知,不能马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4 穿插物理学家小故事,体会科学家的学习方法
了解物理学家的趣事,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很有帮助的。要使教和学的思路去尽量接近科学家认识的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必要时将物理教学和物理学故事进行结合,将物理学小故事融入教学之中。具体地讲,就是把学生放回到若干年前,让他们从当时的科学背景出发去重温科学家们在什么问题上、什么环节中、用什么方法和思路作出了科学发明和发现。
5 多做小实验,多观察生活中发生的物理学现象
物理离不开实验,实验能让学生更直观直接的理解、记忆物理学原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物理学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会经常遇到生活中的物理学现象,如果学生通过学习灵活运用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会获得身边人的认可和赞赏,会得到极大地成就感,更好地激发钻研物理的动力。3.新、奇、悬、趣、迷的实验,使学生见之生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方法 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09
在小学阶段对自然科学的学习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浅显的了解,学习了相关的入门知识,而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正式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初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需要学生特别注意这门学科的学习,并且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物理知识。好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的掌握非常有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探讨,指导学生把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教学方式很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一、基础知识的记忆
物理学科中有很多基础知识是需要学生识记的,对公式、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结论等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他物理知识,才能进行其他知识的拓展。不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些基础知识的记忆,认为物理知识理解更为重要,其实不然,如果不记住这些基本知识,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理解物理知识,对基础知识理解的不到位,在考试中就很有可能会因为读不懂题目而失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监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必须要求学生识记基础规律和概念,定时检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是学好物理的基本要求,没有这些知识的掌握就无法进一步理解其他物理知识。
在平常的学习中,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多积累物理知识。记忆是有技巧的,因人而异,一些学生早晨记忆好,一些学生则是晚上记忆好,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他们各自的不同之处,再引导学生准确记忆基础知识,从而不断巩固和整理所学的知识。在记忆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相关知识的联系点,从而形成一个系统,便于记忆。根据记忆规律我们知道,记忆是个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只有通过不断地记忆和复习才能将知识掌握,所以,在记忆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必须督促学生反复记忆、及时复习,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全面的掌握这些定义、规律、定论,也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综合知识的运用
物理知识分章节学习,每一章都有新的知识的融入,也有旧的知识的再现,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所以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在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熟悉教材,注意把前后知识联合起来教导,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将前后的知识进行综合,将知识连成一条线,形成系统,使学生在不断地综合中发现学习物理的乐趣,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继而达到提高成绩的最终结果。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知识,把他们归纳总结起来,形成一个适合学生记忆学习的网络,能够让学生在物理的海洋的自由遨游。
做题是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所以,物理知识的巩固提高就要多做题。而在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做题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根本没有意识到做题的重要性,在解题的时候也没有注意解题技巧,做完题后也没有及时反思归纳解题技巧,当老师讲解答案以后,就把作业丢在一边不管了。有很多学生都会困惑自己也在努力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也都认真完成了,但自己的成绩还是一直没有提高,甚至感到对后面知识的学习越来越吃力了,这些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做好题的缘故。做题是对自身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检查方法,当教师完成了知识的教学后,就需要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懒惰心理,及时开导学生要求他们认真完成作业,每次讲完的作业,要督促学生对错题的反思,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教师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有困难是正常的,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要努力去克服,而不是退缩。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解题技巧,明确题目含义,找准题目运用的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概念等,要读懂题目意思,熟练问题,要不断创新解题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做到灵活运用知识。
三、结合生活实例进行物理学习
物理的知识和生活是有联系的,把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的学习方式是非常有效的。那么为什么要把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学习物理知识又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死读书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学生只是把知识装进了脑子而不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去,不拿它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难题,那么这个学生的学习将会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教师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要求,照搬课本的知识,不创新、不拓展、不教会学生运用知识,那这个教师的教学是不合格的、不敬业的。只有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用课本知识解释出来,才算是真正的教学;只有把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课堂氛围才会生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学习效率也才会提高,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关键词:阅读 思考 理解 运用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很重要作用,如蒸汽机的发明,促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今天,我们发展的前沿科学,比如新材料的研发、“纳米技术”的研究等,都是同物理学有着很重要的联系。而同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很多现象,如雨是怎样形成的、鞋底为什么会刻花纹、电灯为什么会亮、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日食等,这分别可以用物理学中的热学、力学、电学、光学的知识来加以解释。因此,同学们应该了解物理是有趣的,物理也是有用的,应花一些功夫学好它。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几点学习物理的方法指导:
第一,多阅读分析理解教材。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有助于他们理解和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认识教科书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和钻研教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指导他们阅读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和课外读物,如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资料等,这样有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开拓视野,更加开阔思维和眼界。
第二,学习物理要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编教材中指出:“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演示实验为前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做好实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学气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眼?这个小眼起什么作用?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多细心观察周围实际生活、生产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并与课本知识联系。如学习压强、摩擦后,可以有意识地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用针在缝被子时,为什么手上套上顶针箍,并经常把针在头皮上摩擦?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第三,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教材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物理课本文字精练,语句准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完全适合与中学生阅读、理解、探索。
教师在开始上物理课时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新教材编排体系,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课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是阅读小标题、插图和正文,读小标题可以知晓知识框架,插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补足个别学生孤陋寡闻的现象。新编教材中的插图很多,且许多插图具有漫画特征,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重视对插图的理解,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中的每一条线段、每一部分图示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示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学生会看插图,对掌握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是很有帮助的,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通过对正文的阅读,要抓住中心,认真揣摩每一个定义和规律的内容、物理意义,明确公式和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如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定律,需要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想象推理到位,同时应从文字上进行理解,知道物体在什么时候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什么情况下又保持静止状态。这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适用条件又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这一结论。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对比联系。如在学习“比热”时,让学生回忆密度、燃烧值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它们在公式、单位等方面的共同特征,揭示它们都是“物质特征”这一本质,从而正确地形成概念。
第四,要学会应用知识,联系实际。
物理知识运用的范围很广泛,包括解释现象、讨论问题、设计实验、吸取新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等。我们一面学习物理知识,一面就应该用这些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扩展和加深起来,也能使我们的物理学习变得有趣和有用,并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 学习方法 探究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是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高效率地传授给学生科学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
一、多问细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课本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学好物理的核心问题是掌握课本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许多学生却错误地认为能熟练地记住定律、概念、公式等就是掌握了课本的知识,反而不重视阅读课本,把精力花费在大量的资料和参考书上,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一看就懂,一做就错。这样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教学中只有及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多质疑、多释疑,才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步步提高。
1.课前阅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将要学习的部分包含哪些知识及其这些知识点是如何总结出来的,同时找出学习的难点,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能有的放矢,集中精力突破难点,攻克难关。为了帮助学生课前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列出阅读提纲:(1)什么叫惯性?(2)哪些物体具有惯性?(3)惯性跟什么因素有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有什么区别?(5)静止物体的惯性和运动物体的惯性各有什么异同?(6)同一物体是静止时惯性大还是运动时惯性大等。
2.课堂阅读。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再进一步地理解,消化所学的内容,不轻易放过一个疑点,并对重要内容及关键字、词、句、段落等用符号标记。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如阅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要抓住“一切物体”、“不受外力”、“或”、“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概括推理出来的”等,鼓励学生精读细抠,若遇疑难,必弄清其究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课后阅读。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后,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使所学的零散知识和复杂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加深理解,也可以适当阅读一些与课本内容联系密切的课外读物,以巩固课本上的内容,扩大知识面。
二、多思细比,找出差异,掌握本质
物理知识本身既有许多相近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如果不加以区分比较,就很容易混淆甚至张冠李戴。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和联系,达到掌握知识的本质。
1.同课本中相近内容相比较。如“误差”与“错误”都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不符,但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测量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和方法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只能减小。
2.同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比较。如物质密度公式ρ= 和欧姆定律I= 及推导式R= 等都具有数学中的比例形式,但从物理意义上讲,I与U、R具有比例关系,而R与U、I,ρ与m、v却不具有比例关系,因此绝对不可不弄清公式意义而套用公式。
引导学生作比较,并经常使用图表及网络图等形式把相近的物理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内在区别及联系,既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勤实验、善观察、理解物理过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在物理新教材中,特别重视实验教学。但由于受条件限制,目前考试中的实验题仍主要采用笔答形式,容易造成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仅仅背下各种实验的答案,平时反而不认真做实验,甚至不做实验。但是在各种考试中,出题人总是力图使只有亲手实验并认真观察的人才能考出好成绩,因此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决不能简单的“老师做学生看”,不能只记住实验结论,而是要教给学生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把握实验过程。
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小实验等。对于演示实验,一定要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包括实验选用了哪些器材、如何安装、如何实验、有什么条件、要观察什么、有什么规律等,这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的基础。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则一定要手脑结合,先弄清实验和目的、实验器材及规格性能,并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共同研究,然后分工协作、做好操作记录,决不袖手旁观。课后做一些小实验,既可以帮助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动手动脑、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
四、巧记善忆,牢固地掌握知识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有许多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物理符号、术语等都需要记忆,否则就根本不可能学好物理,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重点问题重点讲,画龙点睛、语言精炼、条理鲜明、归纳概括准确,又要指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不同识记途径,如规律性识记、理解性识记、要点型识记、条理性识记、归纳性识记、重复性识记等,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1.理解透彻才记得牢。理解是提高记忆质量的前提,特别是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规律、分析类比、加以记忆。如音调与响度。
2.语言简炼才记得快。顺口的诗句很容易被人记住,教学中可将一些重要知识理出要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电流表、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用“压并流串、不超量程、电流正入负出、电流表约不跨接电源两极”,用这样简短的话即可总结出来。
3.反复强化才记得准。遗忘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对一些知识找不到相关联的东西可以帮助记忆时的遗忘更为严重,要同遗忘作斗争,就要反复强化、多次重复感受。
4.充分感知才记得深。实践证明,人的记忆只有70%依靠眼睛,要加深记忆,还要调动各种感官的的协同活动,从看听闻触等多方面感知所学对象。因此,不仅要努力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规定的学生实验,还要帮助、鼓励学生做好小实验、小制作等来帮助对知识的记忆。
五、精选精炼,提高学习效果
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综合练习等,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1.秩序渐进,精选习题。习题做得多,不一定效果好,反而使学生疲惫厌倦、盲从被动。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和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适量练习,杜绝题海战术,使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学习成绩。
2.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把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依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及大纲要求,创造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情境,就会使各个环节的指导适合学生的学,使学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自觉行动。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33
下面,我就结合本地实际,谈一谈初中物理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现行教材的变更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使物理知识更贴近生活,突出了实验探究式教学。作为老师也充分认识到这种变革的重要性。但有的时候却很无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据调查了解本县的一些情况是全县各乡镇中学使用教材,实验仪器都不完备。本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的,有时只能变成大组实验,或变更为老师演示实验,应该老师演示的实验,有一部分无器材,有一部分器材不能用,只有少部分能做,这样实验教学就变成了讲实验,背实验,当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现在使用的教材,实验器材更加缺乏加上器材的补充与更新更加不及时,我们很是有种爱莫能助的感觉。
2.学习习惯差。这部分中的大多数人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往往靠爷爷、奶奶照看,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爷爷、奶奶们把孙子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孩子的学习关心得较少,平常的辅导、监督做得不及时,不到位。所以,在物理课堂上,每班总会有一些学生基础差,学习不认真,学不进去,课余时间经常上网。不管花多大精力对他们进行辅导,也犹如瞎子点灯。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学校比较普遍,确实值得关注。
3.生活体验少。现在的孩子往往受到家长的溺爱,平常在家里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很少有人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生活体验不足。当物理课堂上涉及到生活中的某些知识时,学生们不能很快地与它们联系在一起,更不能从生活中抽象出物理模型。而在学习中往往形成了先由老师慢慢引导,找出物理模型和物理知识后,再由学生去体会、记忆。例如对压强概念的生活体验,对形状怪异的杠杆认识,对浮力的理解,浮力的实际应用,对大气压强的体会等,学生往往感到学起来比较吃力。
4.生活经验的先入为主对建立正确物理概念的影由于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关系极为密切,在学习物理之前,学生已从哪些肤浅、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中获得不少的“日常经验”。这些日常经验往往先入为主,常常干扰科学概念的形成,成为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障碍。例如从物体要运动必须施加力,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止运动这一日常经验,产生“力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的日常经验,从而对力的概念产生思维障碍;从木块漂浮在水面,石头沉入水里这一日常认识,产生漂在水面所体会到浮力作用,而沉在水底的石头则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的生活经验,从而对浮力的学习形成思维障碍等等。
5.学习方法不当。一些学生计算能力差,往往碰到计算题时,就走捷径,看别人的结果,或查资料书后面的答案,或干脆放弃不做,没有一种畏难而上的态度,一些学生总改不了粗心的毛病,做题时看题不仔细,不分析题目意思往往照套公式,照搬结论。再就是现在学生不会及时归纳总结当前一段时间内所学养成学后反思的习惯,好多东西,学生误以为自己全明白了,其实际则只掌握肤浅的表面。总之不会学物理是物理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解决方法
要克服上面的这些学习障碍,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老师应积极向上反映当前的现状,同时,自己也可以想一些办法,不能听天由命。实际上,生活和生产中的许多东西可以搬到课堂上来,比学校的仪器更形象,这就需要老师们做有心人。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2.对待留守儿童老师们要有爱心,多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逐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其次是老师对他们的学习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他们的辅导可能要多花些精力,而且老师自身还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不耐烦,再就是老师在平时多走访,与学生家长多联系,搞好共同管理。
3.要号召学生在家里利用双休日多参加劳动,做一个勤劳的人,加强对生活的体验。当然,还要注意多观察,多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物理知识,或利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哪些简单的道理,多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4.学习物理学应从基础抓起,充分理解有关物理概念的实质。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或模糊不清的概念,千万不能想当然草率下结论,而要及时翻阅课本,仔细体会相关知识,直到理解为止。克服这种障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和概念所反映的物理事物、现象的本质;二准确区分相近的物理量;三是弄清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四是搞清物理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的含义;五是全面分析问题;六是不死记硬背物理公式和某些结论,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七是准确、全面的分析题目描述的全过程;八是对题意的分析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