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2 10:58:47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数据处理与信息加工的程序。它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一种基本程序或方法都有其具体内容,并需要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量本利分析; 成本二分法; 高等学校; 成本核算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带来了许多新思想、新认识、新观念和新思维方式。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体制下的高校财务核算模式为收付实现制模式,高校的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本因果关系不强、时间配比不明,对高校教育成本有重大的影响。教育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核算方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更甚至于阻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将权责发生制运用到会计核算中,其能准确地确认和计量会计期间内所实现的收入与所发生的费用成本,更适合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目前,成本核算运用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将量本利分析方法运用于成本核算中,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财务决策,以提高办学效益。
一、成本二分法与量本利分析
(一)成本二分法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成本”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词语;在经济领域,成本有其公认的理解和定义。根据中国成本协会(CCA)的术语标准,成本指的是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
现代管理会计核算中,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就是成本二分法。其中,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限度内不受学生人数增减变动影响而总额始终保持不变的成本,如学生宿舍、实验仪器、教学设备等;变动成本是指随学生人数的增减变动,总额在相关范围内发生相应变动的成本,如奖助学金、学生活动费、公务费等。
固定成本又可以细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前者一旦确定,不能轻易改变,例如宿舍、教学设备等;后者则可以在下个预算周期内调整,例如宣传费用、教职工培训费用等。
利用成本二分法原理,可以将高校的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分析,通过针对性的改进,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二)量本利分析概述
量本利分析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公司应用。
量,即业务量;本,即成本;利,即利润;通过分析这三种关系,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量、售价、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对企业利润进行计量和管理,就是量本利分析方法。它兼具计划、协调、控制、评价、激励等多种功能。现代企业为加强内控,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经营目标,往往会建立量本利分析管理系统,利用三者之间的规律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
其基本数学模型为:P=px-bx-a,P为盈余,p为单价,x为数量,b为单位变动成本,a为固定成本,其中a可以分拆为a1约束性固定成本和a2酌量性固定成本。
现将量本利分析概念运用于高校成本核算中,“量”为学生人数,“本”为办学成本或办学投入,“利”为事业结余。这样,量本利分析法就可以用于高校财务成本核算和分析,例如,从财务角度分析,在是否扩大招生规模的决策中,如果不增加新的固定成本,取决于扩大招生规模能否带来教育边际贡献。只要扩招能带来教育边际贡献,补偿部分固定成本,就是可行的。
二、量本利在高校成本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一)采用量本利分析方法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尽管办学机构、培养模式、筹资渠道等体制不一,但是基本的财务管理模式还是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主,行使了财务会计的反映和监督功能,未能实现管理会计的规划、预测、控制、评价等职能。量本利分析法的运用,是在高校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对于学生人数、办学成本、事业结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于预测盈亏临界点,确定招生规模,控制高校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采用量本利核算方法的实施步骤
1.成本分类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生了多种多样的成本,成本的分类首先应该和培养对象相关。高校存在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此外还存在非学历的各种培训班。在计算教育成本的时候,我们要将培训班的这部分成本和日常支出剔除。高校的科研成本中,与企业或者其他合作单位承担的科研与教育关系不大,其成本也应该去除。而高校自身的来自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方面的科研成本可以计入教育成本。
按照经济类别分,可以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有人员成本,包括教职员工的工资及福利性支出、奖金支出、学生的奖助学金支出;公用成本,包括办公费、印刷费、业务费、设备购置和修缮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包括学校用地、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折旧。
根据成本二分法,我们分析得知,固定成本指的与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其中,约束性固定成本有固定资产折旧成本、高校自身来自于科学基金的科研成本、公用成本中的办公费、业务费、印刷费、设备购置费用;酌量性固定成本有教职工工资福利支出、奖教金支出、修缮费用;变动成本主要是人员成本中与学生相关的支出。
2.基本模型的建立
事业结余=收入总额-成本总额
=收入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生均教育事业收入×招生人数-生均教育事业支出(变动成本)×招生人数-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招生人数=生均教育事业收入-生均教育事业支出
单位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生均教育事业收入×100%
以招生数量为横轴,成本及收入为纵轴,根据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数据,可以绘制出教育事业收入线、教育事业总成本线和固定成本线,如图1所示。
3.数据运用
在量本利分析中,存在各种关系,它们对管理和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我们可以预测高校的年度事业结余。将年度预测在校生人数、教育事业总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等数据代入公式,可以得到年度事业结余。
第二,我们可以计算出高校的保本招生人数。假设事业结余为零,可以得到招生人数x1=固定成本总额/(生均教育事业收入-生均教育事业成本)。x1即为高校的保本招生点,当在校生人数达到x1时,能获得的边际贡献总额与固定成本总额相等,高校不亏不盈。
第三,借鉴企业经营安全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评价高校的运营安全情况。运营安全量=现有学生数量-保本点学生数量,运营安全率=经营安全量/现有学生人数。经营安全率越大,高校经营风险就越小,见表1。
第四,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当固定成本保持一定的时候,从财务角度分析,是否考虑扩招取决于教育边际贡献,即如果扩招带来的边际贡献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则可以采用这一决策。我们可以利用量本利分析原理,计算和预测招生人数的盈亏临界点,确定最低的招生人数。
第五,测算增加收取学生费用带来的影响。根据公式可以得出,当收取学生费用增加为p1后,可以降低保本点学生数量到x2,增加单位边际贡献。但是我们要考虑随之而来学生数量的变化,假设实际学生数量为x3,则边际贡献变化值=x3*p1-x*p,若其值为正,则可以采取提高费用的方式来增加事业结余。
第六,固定资产购置决策。当高校计划购置大型设备时,需要支出大笔费用,利用量本利分析法可以计算出年度招生计划能否满足高校执行该决策。假设新增固定资产支出为a3,则可以计算出x4=a3/(p-b),即在现有单位边际贡献值的情况下,只有增加招生数量x4,才可以抵消该项固定资产带来的支出耗费。当然,高校是否采购设备,也不能完全从经济利益考虑,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这项分析,可以测算出,购置资产对高校的财务影响。
以某高校2010年财务数据为例,该高校现有学生人数
5 422人,2010年应分摊的固定成本为3 467万元,生均教育事业收入为24 785元,生均教育事业支出为15 342元。
则该校事业结余(P)=(生均教育事业收入p-生均教育事业支出b)*招生人数x-固定成本a;即:P=(24 785-
15 342)x-34 670 000=9 443x-34 670 000
单位边际贡献=生均教育事业收入-生均教育事业支出=9 443(元)
单位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生均教育事业收入*100%=38.1%
保本招生人数=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3 671(人)
保本教育事业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率=
9 099.7(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该高校的保本招生人数为3 671人,教育事业收入保本额为9 099.7万元,只有超过保本点才能获得收益;在保本点上,只能获得边际贡献总额3 467万元,与固定成本总额相等,不盈不亏。该校现有学生人数5 422人,则运营安全量=现有学生数量-保本点学生数量=5 422-3 671=
1 751(人),运营安全率=经营安全量/现有学生人数=32.29%,对照表1,该高校运营风险处于安全阶段。
三、量本利在高校成本会计核算的难题与思考
(一)成本分类难题
采用量本利分析方法的前提是将高校的教育成本进行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二分法归类,而固定成本中的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取值是一个难点。它的总成本虽然受学生人数的影响,但是其变动幅度却与学生人数没有严格的线性关系。通常来说,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变化有两种形式,如教学业务费、计算机设备维护费等在一开始有一个初始量,在此基础上,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成本会增加,类似变动成本;如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资、后勤人员工资等在一定范围内的学生人数情况下,总额不变,当学生人数增到某临界点之后,其成本总额会跳跃性上升,然后又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类似阶梯式成本。
在计算确定这些成本时,难以测算出函数关系,可以通过散点法预测,或者类比其他高校来进行成本预测。
(二)量本利分析方法的固有缺陷
量本利方法从财务角度出发,其目标和功能主要作用于高校的财务稳健。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高校有着多重发展目标,如果过分依赖量本利分析法,可以获得财务上的安全,但是综合来看,可能会损害高校的宏观发展和战略性成长。量本利分析方法确定的目标一般是短期的,容易造成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脱节。另外,它还存在缺乏灵活性的弱点。
四、量本利分析方法对于高校成本会计核算的意义
(一)促进高校细化成本分类
量本利分析法的前提是成本二分法,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必须对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梳理,做好数据的整理、归类、存档工作,剥离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二)改变高校财务核算思维
除了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学术声誉以外,办学成本的高低同样决定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每一个高校财务工作者都要意识到,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降低办学成本,既要重视社会效益也要重视经济效益。量本利分析方法作为企业常用的核算方法,与高校以往采用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在思维上、核算基础上有着众多的不同,这就要求广大的高校财务工作者转变传统思路,以现代化的、企业的思维模式去看待和处理高校财务问题,以期从另外的角度,对高校财务核算工作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启迪高校筹资活动
高校通过各种方式筹资办学资金,不同的资金渠道筹集的资金数量、使用成本及对高校的资金负债率影响不一。因此,在高校筹资中,要根据高校办学规模、资产状况、社会影响力等进行合理选择。量本利分析法可以指导高校筹资活动,通过分析各种筹资方式带来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资金来源比例,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营。
(四)规范高校的财务支出
要想达到设定目标,高校必须着力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这就要求高校减少非教学性支出,充分考虑成本、学生人数、结余三者的关系,当项目投资可以带来大于成本消耗的预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高校才可以执行该项支出。
综上所述,采用量本利分析方法核算高校教育成本,可以有效地帮助高校进行短期财务决策,辅助高校进行长期的发展规划,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琦,张慧鑫.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7(31).
[2] 熊飞.本量利分析方法在高校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8(34).
[3] 刘才中.浅谈民办职业学校本量利分析模式下的成本控制思路[J].中国外资,2009(7).
[4] 何帼雄,李士训.成本二分法在高校预算编制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01(11).
[5] 郑俊林.浅析高校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J].财经界,2010(5).
[6] 翟继光.最新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实施与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实务全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 基本建设 会计核算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发展迅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奠定了基础。对于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医疗卫生机构应参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使基建专账与“大账”保持同步。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概况
基本建设是指利用国家预算内基建资金、自筹资金、国内外基本建设贷款及其他专项资金,实施以扩大生能力、再生产能力为目标的建设活动,其中包括新建、扩建和改进工程及相关工作。对于单台设备购置、建造单项工程,如果投资额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下,则不属于基本建设范畴。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备受关注,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扩大经营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医疗设备,所以基本建设规模较大。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包括拨入专款基建、自筹资金基建、借入款项基建。按照现有法律法规,单位开展的基本建设项目应列入国家计划,实行专户存取,并建立基本账簿,单独核算,以便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建设是其发展的需求所在,而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也有其特殊性。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在第一部分第八条中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除按照本制度执行外,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这就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会计制度的现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建资金游离于事业单位会计之外,而基本建设过程也较为复杂,受各种因素影响,资金有可能未能及时入账。因此,为动态、真实地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建立基建专账,并与“大账”保持同步,每月根据基建专账有关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将相关数据并入“大账”。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方法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建专账与“大账”的合并,现行会计制度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为保持同步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至少每月按照基建专账中有关科目的发生额,采取汇总或逐一处理的核算方法,将数据并入“大账”。
(一)汇总核算
汇总核算是每月底将基本建设报表中的余额和发生额进行汇总,然后统一对应到“大账”,并填制会计凭证。其实质是对当月汇总后的结果进行会计核算分析。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工作量小的优势,会计人员在月底可以一次性完成记账,将基建专账和“大账”科目对应编制会计分录即可。但其缺点是不容易实现基建专账和“大账”之间的相互核对。由于会计人员只是在月底将基建专账报表中的余额和发生额汇总,而不是针对每项基建业务随时处理,所以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受到影响,不能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分析处理比较笼统。因此,这种会计核算方法更适合于基本建设项目较少或是工程建设相对简单、容易管控的医疗卫生机构。
按照这一方法,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时首先要将两账中的相关总账和明细会计科目进行对应设置,如设立基建专账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科目对应“大账”中的“在建工程”科目,“预付工程款”科目对应“其他应收款”科目。然后会计人员应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对基建专账进行会计核算,并编制会计报表,再对应“大账”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分录,填制会计凭证。
(二)逐一核算
逐一核算是在每笔基建经济业务发生的同时,“大账”依据基建业务的原始凭证,同步开展会计核算。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基建原始凭证以复印件的形式作为附件,使“大账”能够逐一进行账务处理。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具有很强的及时性,所以“大账”中的基建业务一目了然,非常清晰,而且由于核算及时,账务的准确性也获得了更有效的保证,便于两账之间相互核对。逐一核算虽然能够动态、实时地反映每笔基建业务的运行情况,但由于每笔业务需要逐一处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也会显著增加。因此,这一核算方法更适合于基建项目较多、管理过程复杂的医疗卫生机构。
应用这一核算方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注意对资金来源、基本建设投资以及竣工验收的会计处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单位自筹、银行贷款、其他拨款等。如采用自筹资金建设,“大账”借记“银行存款―基建专户”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基本户”科目,基建专账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基建拨款―本年自筹资金拨款”科目。基建投资核算应按照“大账”与基建专账对应的会计科目,在“大账”的“在建工程”科目下设“基建工程”明细科目,并设置相应的三级明细科目,对各项投资进行核算。竣工交付时,基建专账借记“交付使用资产”科目,贷记具体的投资科目,新一年度建立新账时借记具体的投资来源科目,贷记“交付使用资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石油企业;会计核算;油气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引言
石油企业是以开发和加工石油、天然气等矿产为主的企业,相比于其它类型的企业,石油企业具有自己的特点,石油企业也需要依据企业特点进行制定会计核算方法。但是现行会计核算方法未突出石油企业的特点,导致会计核算结果无法真实反映石油企业的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与企业利润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一、油气核算未体现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
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是指收入预期相对应的成本相互配合的原则,要求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内对收入及其成本进行核算。在石油企业会计核算方面,收入与成本配比计量表现为计算油气资产折旧、折耗及摊销。
1.油气资产核算问题
根据划分标准不同的,石油企业的油气资产内容也不同。油气资产来源于地质勘探支出―――探井及勘探型参数井”中获得工业油流投入生产的探井和由“油气开发支出―――油气产能建设”中形成的油气水井、地面设施及抽油机两个部分[1]。当前油气资产计算主要根据有效井段的实际成本计价,而国外石油企业认为油气资产与年限无关,而采用以油气资产以区块为单位的石油会计准则,按年初剩余经济可采存储量和当期油气产量比提取折耗[2]。依据国外油气资产计算方法,油气企业需要将废弃油气资产形成的费用纳入核算范围,并按油气资产折耗的5%计算“弃置资产”,用于处理弃置油气区以及安置被解雇的员工。从国内外计算油气资产的方式可以看出,国内外核算方法在提取折耗成本不同,对油气生产成本的影响也不同。当前,国内石油企业将年限平均方式提取折耗的方式也不符合油气生产自然递减的规律,与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不符。
2.固定资产核算问题
我国石油企业依据财政部颁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划分固定资产,一是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的各类设备器具。二是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非生产经营设备。根据固定资产划分原则,除采油厂、集输大队形成的油气资产,其他资产均归为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石油企业也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该计算方法缺点在于后期折旧费用远远高于早期折旧费用。在不同开发阶段,开采成本也不同。开发初期至中期,成本逐渐提高。油气资源属于有限资源,随着油气产量减少,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不均。如果采用加速折旧核算方式,可将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成本,成本核算方法更符合收入和成本配比原则。从企业利润角度看,在使用年限内,固定资产扣减的旧额固定不变,但货币价值逐渐降低,早期扣减额的价值更大。因此,在申报纳税所得时,企业可在允许范围内选择少交税、推迟交税的折旧核算方式。以一台使用年限为14年、价值5000万的采油设备折旧额计算为例,依据年限平均法,采油设备每年平均折旧为357.15万元,而按照双倍余额加速折旧法计算,第一至第十年,采油设备的折旧额分别为714.29万元、612.24万元、524.78万元、449.81万元、385.55万元、330.48万元、283.26万元、242.80万元、248.58万元、213.06万元。当前我国采油设备使用年限均已超过10年,如果10年进行计算,第十年的的折旧额比年限平均核算法少144.08万元,这表明第十年企业少计利润144.08万元,其它年份对成本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油田维护成本核算问题
我国油田维护费制度已经实施54年,财政部根据油气田生产特点,在采油成本项目中单列成本项目,并规定有10项使用范围,以实现合理开采油气田、减缓油气生产速度、提高最终采油率的目的。油田维护费的提出要求石油企业必须追加投资,放缓油气递减速度,为油田稳产、增产提供了重要保证。如果追加投资达到油气增产效果,增加的投资与油气增产量符合收入和成本配比原则,会计核算时则给予资本化,并按照增加的产量平摊。如果追加的投资未达到油气增产的目低,会计核算则将追加投资泪如预期产量的生产成本中。
当前油田维护成本占油气生产总成本的52%,无论维护费用是否产生增产、稳产效果,都将油气维护费用作为收益性指出,计入当期费用。该核算方式造成应该采用固定资产摊销或提取折旧的费用使用一次性计入成本[3]。例如为生产提供安全保障的防洪提、防风沙林等维护工程,维护工程保护时间远远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甚至贯穿于油田整个生存期。而扩边井、补充井、注气井等弥补油气产量不断减少的维护工程,既与以前油气开采有关,又对以后油气开采带来效益。而将以上建设维护工程的成本和费用一次性计入成本,必然影响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导致成本虚增,影响会计成本信息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石油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根据具体维护活动的基本目的严格划分稳产支出和增产支出,将稳产支出和增产支出分别费用化和资本化,而非严格区分稳产指出和增产支出,依据金额大小、服务对象、收益年限的差异,将其纳入尤其成本计算范围,或者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范围,列为长期待摊费用。例如维护活动形成的资产,在相关油气井开采完成后,如资产能够一定使用,可将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或者将其作为长期待摊费用[4]。
三、结语
总而言之,汽油企业会计核算方法需要以石油企业的特点为基础,结合现行会计准则,借鉴国外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的优秀经验,遵循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科学核算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减少会计核算信息失真问题,才能让会计核算信息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旦丹.环境会计在石油企业的应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1:66-69+88.
[2]耿纪红.新会计准则对石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03:59-60.
[3]李峰.浅谈会计核算在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03:118-119.
【关键词】服务企业;劳务成本;会计核算
一、劳务成本核算的一般方法
1.成本项目(明细科目)的设置
“劳务成本”是成本类会计一级科目,会计科目统一编号:5201。企业应该按照不同的成本中心和业务种类,对其进行二级明细核算,并按照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三级明细核算。
会计期末,已经完工(或者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的业务对应的劳务成本,结转为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确认有关业务的当期损益。劳务成本的期末余额,是有关业务尚未完工结转损益的业务成本,相当于工业企业的在产品。
2.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人员,应该尽量利用软件系统进行企业劳务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核算,尤其是那些订单或项目小而多的企业,面对大量的业务数据,手工几乎不可能完成这样企业真正的成本核算任务。
无论是专门的业务处理软件、成本核算软件,还是ERP系统,其成本归集和分摊的具体步骤和方法,都需要熟悉成本核算的人员参与设计确定。这直接关系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数据的有效利用。
不同企业的劳务成本要素可能差别很大,在劳务成本核算中,对于成本项目的设置,成本会计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工业企业料、工、费的划分,而应借鉴作业成本的思维方法,考虑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绩效考核要求,考虑有关成本项目与本行业标杆企业或竞争对手的比较需要,考虑不同的成本动因和责任中心,对成本项目进行适合本企业特点和要求的划分。
例如,陆路运输业务的主要成本项目有:人工费(主要为驾驶人员或有关班组工资等费用)、燃油费、轮胎费、道路通行费、车辆停放费、维修费、保险费、事故赔偿费、折旧费等。
由于不同服务业的业务流程和内容千差万别,目前市面上很难有一款软件,能让企业买回来就可以用来核算劳务成本,而是往往需要企业对有关软件进行细致的功能设置,有的甚至需要二次开发工作,才能用于本企业劳务成本的核算。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软件时,要尽量选择那些不需要二次开发或者二次开发量比较少的软件方案。对于软件成本核算具体功能要求的确定,企业应该充分听取本企业有关业务高层管理团队或主管的管理要求,和熟悉本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专业团队或人员的意见,并在软件安装实施过程中,由成本会计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规范验收软件的成本核算必需功能。
二、几种服务业劳务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举例说明
1.以人工投入为主的服务业,例如鉴证及咨询服务、项目监理、技术服务等
这类业务往往按照项目进行管理和收费,可能项目众多,项目大小差别很大。其相应的劳务成本核算操作步骤建议如下:
(1)利用软件系统管理和核算这类业务,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如上所述,这种软件系统,企业可以向软件公司定制开发,也可以直接选购具有相应功能的成熟的商品软件,例如可以结合整个企业信息化考虑的ERP软件。
(2)在上述的软件系统录入各业务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合同或订单总额、预计的总成本、预计的工作总量(一般为人工天数即“人天数”,或者人工小时数即“工时数”)。
(3)项目分派给具体的人员或者小组执行时,有关人员或执行小组的信息应及时录入软件系统更新该项目信息,以便及时反映项目进度,以及核算和考核有关人员、小组和部门的业绩。
(4)随着项目执行的进展,可能原来预计的项目成本和项目工作量需要调整,甚至可能原定的项目收入总额也需要追加,软件的项目管理功能应该可以通过一定的审核或审批权限,随时更新这些项目信息。
(5)各项目上直接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随时通过一定的审核程序,例如费用报销手续、款项支付流程、编制记账凭证等,归集录入相关项目。
(6)与项目相关的间接费用,通过软件系统统计的相关项目数据,例如该期间该项目工时数等,合理分摊到各有关项目。
(7)期末,一般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有关项目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确认业务收入=项目合同总收入×当期累计完工百分比-前期累计已经确认收入。
当期确认业务毛利=(项目合同总收入-预计项目总成本)×当期累计完工百分比-前期累计确认毛利。
当期确认业务成本=当期确认业务收入-当期确认业务毛利。
项目完工百分比的具体计算公式可以从下列几种中选择:
①成本法:本期累计完工百分比=本期实际累计投入成本÷项目预计总成本
②工作量法:本期累计完工百分比=本期实际累计投入工作量÷项目预计工作总量
③其他合理的方法:企业可能由于项目众多,只能通过软件系统,按照设定的计算条件和公式,统一分类计算各项目的完工百分比、收入和成本金额,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劳务成本结转等账务处理。
2.以人工投入和设备使用并重的服务业,例如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务劳务成本核算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业务成本与业务收入的配比、劳务成本结转损益时点的界定、拆单拼装或联运业务的业务成本核算等。
(1)业务成本的归集、分配,及与业务收入的配比
运输企业可以按照客户运单进行运输业务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及与收入的匹配核算。由于运单数量众多,企业还得利用软件系统进行各运单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及与收入的匹配核算。这种成本核算方法,相当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的订单法,更确切地说,可以叫做运单法,因为一个订单或合同可能包括多个运单,所以运单才是可以分辨的运输业务最小单元,也就是成本核算对象,单位成本可以采用“元/吨公里”(货运)或“元/人公里”(客运)这类计量单位。
(2)劳务成本结转损益时点的界定
航空运输、陆路运输和短途水路运输,每个运单的实际执行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因此,企业可在按照有关合同要求完成运单运输业务的当期,确认该运单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成本。
长途水路运输,大多数为远洋运输,往往一趟运输业务的持续时间数月,这就存在不少的跨期业务,为了准确核算当期损益,会计核算人员应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核算和结转这类业务不同会计期间的劳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
(3)拆单拼装业务的成本核算
有时候,客户的一个合同或订单,可能要求运输企业把商品分别运送到不同的地点,这就需要运输企业将同一个客户订单,拆分拼装到数个不同的运单去执行。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其业务模式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运输业务成本归集分配方法和分配参数,例如吨公里等,并相应地与客户订单的收入匹配。
例如:A客户订单D150001要求运输货物15吨,其中5吨从上海到成都,10吨从上海到广州。B客户订单D150002需要运输货物10吨,从上海到成都。那么,订单D150001中的5吨货物和订单D150002中的10吨货物,就可以拼装成一个15吨货物的运单WB1500001,从上海到成都。成本核算人员,先将发生在运单WB1500001上的各项成本归集起来,然后再将成本分配到订单D150001(该运单成本总额的5/15)和订单D150002(总成本的10/15)。
(4)联运业务的成本核算
联合运输简称联运,一般指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进行两程或两程以上的衔接运输,以完成一项进出口货物或进出境人员运输任务的综合运输方式。
虽然联运业务的具体情形差别很大,而且有的联运业务同时还可能包含了拆单拼装业务,牵涉面更加广泛和复杂,但是都可以参照上述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处理。
3.以人工投入和物料消耗并重的服务业,例如车辆或设备维修业务等
这类业务成本核算基本仿照工业企业的订单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直接人工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物料收发及维修业务直接耗用物料成本的核算、间接成本分摊。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软件系统,市面上同样有专门的车辆维修业务管理软件,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但是,不管怎么好的软件,企业的成本核算都是万变不离其宗,需要成本专业人员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计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成本核算方法。
(1)直接人工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以车辆维修业务为例,人工成本,应分维修工单和班组核算;同时,不同级别的技工,应该分别统计其用于各维修工单的工时。这样就为以后进一步实施标准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分析和绩效考核等,做好了基础性工作。
(2)物料库存及收发管理与核算
企业应该使用有完善库存管理功能的软件进行维修业务的物料收发及库存管理和核算,这些物料,属于会计的“原材料”或“周转材料”科目,既包括各种新购入的材料、备品、备件、轮胎、专用工具等,也包括用过的旧件、废件的管理和处理。维修车间领用的物料,或直接计入各维修工单(订单)成本,或作为共用耗材合理分摊计入各维修工单成本。
(3)间接成本分摊
车辆或设备维修业务成本中的间接费用,主要是维修车间管理人员费用、共用耗材及工具费用、水电费、劳保用品费、设备维修及折旧费用、场地费用等,关键是这些费用的分配方法要合理。企业最好采用作业成本法中的动因分析思维,确定这些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同时,从企业管理角度考虑,应注意对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的分析管理,明确责任,并充分利用产能,减少浪费,避免将不必要的成本分摊到具体的维修工单。
三、劳务成本核算中容易产生的一些认识误区
1.劳务成本核算与完工百分比法
不是所有的劳务成本核算都适用完工百分比法。只有当服务项目持续时间比较长,有大量跨期项目,而且其跨期项目总收入、总成本、完工进度能够可靠计量时,其业务收入和业务成本核算才适用完工百分比法。
2.服务企业的混业经营行为
服务业务以前主要适用营业税,目前我国虽然部分现代服务业已经改为计征增值税,但是还有一部分服务业没有纳入“营改增”范围,即使以后纳入“营改增”范围,不同的服务适用的税率也可能会不同。因此,企业要注意区分不同税种、不同税率业务,按照有关税务要求分别核算。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布洛克,孔・陈,托马斯・林著,王斌等译.战略成本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艾宝俊.竞争成本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3]傅胜,梁爽副.行业会计比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五版
[4]邢铭强.物流会计.中国宇航出版社,2014年1月版
近年来,医院经济体质改革迫使医院内部经济运行中投入产出的管理产生重大变革,成本核算成为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和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既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又能适应微观经营管理的要求,在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是成本会计的职能。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医院成本会计工作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它是一项综合性高,复杂度大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医院管理,增强医院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是医院顺利实行成本管理的关键之一。
二、医院成本会计的重要性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院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增强经营意识,调整服务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降低服务成本,建立起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不仅是简单的资金节约问题,更在于如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经济利益的管理机制。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经济中,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医院必须主动地在重视业务总收入提高的同时加强成本控制,才能达到收支节余提高的目的。成本会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真正执行者是广大医院员工,工作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人员的协调工作程度,因此,应在完善内部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个部门计量、验收等制度,以确保计量数据充分真实、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在医院内部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从医院主要领导、财会人员,到各个科室的主任甚至是广大医务工作人员,营造出一种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浓厚氛围,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成本会计工作在整个医院运行体系中的重要性,都能亲自参与到成本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三、医院成本会计在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成本会计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模糊,观念落后
医院成本会计人员往往只具备惯用的、基础的会计知识和工作方法,而缺乏高级的成本核算经验,又对成本会计的工作不够重视,很多详细的数据记录分析不完全,不到位。同时,各级管理人员对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够,往往固守传统的管理模式,盲目创收,忽视成本控制,出现了医疗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医疗成本快速膨胀的不正常现象,甚至形成了零增长、负增长的局面,管理人员观念的落后也导致了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上的疏忽,因此,加强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二)目前的成本会计工作多数情况下都只是一种事后的统计核算,其作用只能让管理者明确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状况,而不能对费用的合理性及可控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及预测,缺失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职能,增加了医院开展系统性成本控制工作的阻力
(三)医院成本会计缺乏一套专业详细的会计电脑系统设备,医院的会计数据档案比较混乱,不便于查看,同时,医院成本会计对电脑操作系统不够熟练,仅仅只会基本的几个会计系统应用程序,为会计工作的进行带来诸多不便
四、改善医院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完善医院成本会计组织,解决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医院所有部门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相关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要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全方位的解决管理方面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计算机信息系统
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数据是相当庞大和繁杂的,如果仅靠手工来核算那是十分困难的,这就要求在成本会计核算中要实现计算机系统化、自动化,这是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比较关键的一步。要实现成本会计核算的计算机系统化,一是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编程,建立系统;二是直接购买比较成熟的“医院成本核算系统”软件。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内容要考虑全面,应该包含有成本预测、科室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管理、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等内容,还要考虑能否跟医院其他计算机系统顺利连接。
(三)开展成本预测,掌握未来成本水平及变动趋势
为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大型基建项目的开展及引进新的诊断治疗手段等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论证,将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成本评价指标与成本预测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投资效益。对各种卫生材料实行消耗定额管理,限定各科业务费用,办公费用实行包干,使消耗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控制人员费用在成本中的比重,定岗、定编、定职、定责,使人员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潜能。对药品、材料实行招标采购,限量库存,加速周转,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医院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医院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动态。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费用的记录、审核、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报表的编制,产品资料的分析,产品成本的控制和提供有关经济预测、决策依据等。现代医院成本会计应立足经营,从经营着眼,从经济着手,对产品形成即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决策、核算和控制,使产品成本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发生。
近年来,医院经济体质改革迫使医院内部经济运行中投入产出的管理产生重大变革,成本核算成为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和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既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又能适应微观经营管理的要求,在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是成本会计的职能。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医院成本会计工作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它是一项综合性高,复杂度大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医院管理,增强医院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是医院顺利实行成本管理的关键之一。
二、医院成本会计的重要性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院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增强经营意识,调整服务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降低服务成本,建立起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不仅是简单的资金节约问题,更在于如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经济利益的管理机制。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经济中,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医院必须主动地在重视业务总收入提高的同时加强成本控制,才能达到收支节余提高的目的。成本会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真正执行者是广大医院员工,工作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人员的协调工作程度,因此,应在完善内部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个部门计量、验收等制度,以确保计量数据充分真实、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在医院内部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从医院主要领导、财会人员,到各个科室的主任甚至是广大医务工作人员,营造出一种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浓厚氛围,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成本会计工作在整个医院运行体系中的重要性,都能亲自参与到成本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三、医院成本会计在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成本会计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模糊,观念落后
医院成本会计人员往往只具备惯用的、基础的会计知识和工作方法,而缺乏高级的成本核算经验,又对成本会计的工作不够重视,很多详细的数据记录分析不完全,不到位。同时,各级管理人员对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够,往往固守传统的管理模式,盲目创收,忽视成本控制,出现了医疗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医疗成本快速膨胀的不正常现象,甚至形成了零增长、负增长的局面,管理人员观念的落后也导致了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上的疏忽,因此,加强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二)目前的成本会计工作多数情况下都只是一种事后的统计核算,其作用只能让管理者明确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状况,而不能对费用的合理性及可控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及预测,缺失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职能,增加了医院开展系统性成本控制工作的阻力
(三)医院成本会计缺乏一套专业详细的会计电脑系统设备,医院的会计数据档案比较混乱,不便于查看,同时,医院成本会计对电脑操作系统不够熟练,仅仅只会基本的几个会计系统应用程序,为会计工作的进行带来诸多不便
四、改善医院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完善医院成本会计组织,解决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医院所有部门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相关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要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全方位的解决管理方面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计算机信息系统
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数据是相当庞大和繁杂的,如果仅靠手工来核算那是十分困难的,这就要求在成本会计核算中要实现计算机系统化、自动化,这是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比较关键的一步。要实现成本会计核算的计算机系统化,一是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编程,建立系统;二是直接购买比较成熟的“医院成本核算系统”软件。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内容要考虑全面,应该包含有成本预测、科室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管理、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等内容,还要考虑能否跟医院其他计算机系统顺利连接。
(三)开展成本预测,掌握未来成本水平及变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