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1 10:28:52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数学教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对教师来说,在数学课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最为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摸索前进。当然,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不完善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还要多在引导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添活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是一堂数学课能真正成功的关键所在、核心所在。而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更多、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培养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要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跟数学创造力可以真正得到体现,更可以显示出数学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要完成知识的传播,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如何成功教学一堂数学课。面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
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效果。
二、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高中数学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教师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三、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
现在的学生个性明显,他们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去喜欢他所代的课。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去捕获他们的心灵。工整的板书,精练的语言,独特的思维,巧妙地引导,非凡的耐心等都可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四、 及时关注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学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的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学生学好学会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上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有的学生表面上看听懂了,但当他自己真正实践解题时却发现茫然失措、无从下手。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可以完成一次完美的教学,真的结果会是这样吗?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如果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能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呢?
五、与同事交流,进行教学反思
找同事进行交流,同事之间相互听课,相当于我们为自己找一面镜子,去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查漏补缺,取得相互间长足进步。同样作为高中教师,因为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要面对的教学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所以更容易找到共同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六、教师应该坚持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顺应时代要求,我们做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做到不断学习,为自己充电,进行自我的完善。比如:学习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阅读数学教学理论等。这样能够使我们更加理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学经验,能够更大限度地作出有效的教学决策,从而达到更好地教授学生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法
对教师来说,在数学课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最为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摸索前进。当然,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不完善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还要多在引导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添活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是一堂数学课能真正成功的关键所在、核心所在。而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更多、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培养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要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跟数学创造力可以真正得到体现,更可以显示出数学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要完成知识的传播,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如何成功教学一堂数学课。面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
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效果。
二、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高中数学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教师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三、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
现在的学生个性明显,他们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去喜欢他所代的课。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去捕获他们的心灵。工整的板书,精练的语言,独特的思维,巧妙地引导,非凡的耐心等都可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四、及时关注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学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的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学生学好学会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上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有的学生表面上看听懂了,但当他自己真正实践解题时却发现茫然失措、无从下手。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可以完成一次完美的教学,真的结果会是这样吗?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如果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能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呢?
五、与同事交流,进行教学反思
找同事进行交流,同事之间相互听课,相当于我们为自己找一面镜子,去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查漏补缺,取得相互间长足进步。同样作为高中教师,因为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要面对的教学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所以更容易找到共同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六、教师应该坚持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顺应时代要求,我们做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做到不断学习,为自己充电,进行自我的完善。比如:学习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阅读数学教学理论等。这样能够使我们更加理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学经验,能够更大限度地作出有效的教学决策,从而达到更好地教授学生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法
对教师来说,在数学课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最为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摸索前进。当然,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不完善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还要多在引导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添活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是一堂数学课能真正成功的关键所在、核心所在。而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更多、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培养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要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跟数学创造力可以真正得到体现,更可以显示出数学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要完成知识的传播,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如何成功教学一堂数学课。面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
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效果。
二、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高中数学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教师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三、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
现在的学生个性明显,他们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去喜欢他所代的课。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去捕获他们的心灵。工整的板书,精练的语言,独特的思维,巧妙地引导,非凡的耐心等都可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四、及时关注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学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的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学生学好学会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上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有的学生表面上看听懂了,但当他自己真正实践解题时却发现茫然失措、无从下手。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可以完成一次完美的教学,真的结果会是这样吗?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如果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能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呢?
五、与同事交流,进行教学反思
找同事进行交流,同事之间相互听课,相当于我们为自己找一面镜子,去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查漏补缺,取得相互间长足进步。同样作为高中教师,因为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要面对的教学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所以更容易找到共同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六、教师应该坚持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顺应时代要求,我们做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做到不断学习,为自己充电,进行自我的完善。比如:学习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阅读数学教学理论等。这样能够使我们更加理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学经验,能够更大限度地作出有效的教学决策,从而达到更好地教授学生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法改革
当下伴随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知识与技术结合的重要性,更加看到人才培养与国家岗位需求相吻合的重要性,因此,面对教育改革问题,顺应时展要求,高中数学不能再单纯进行知识上的学习,而是应该结合实际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知识与实际的紧密联系。故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单调的机械化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然不是科学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不仅会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并且会造成人才的大量浪费,所以,在教学的环节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望,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为此,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也不可盲目改变教学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分析,统筹安排。
一、将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紧密结合
国家对于教师资格证的考核越来越严格,国家实行国考之后对于教师资格证的考核不仅仅是考核教师的基本教育常识、教育心理而且加大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通过教师专业能力考核的教师在专业上的能力是无须怀疑的,但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是无法划等号的。有些教师数学专业能力非常强,对数学题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可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却知之甚少。这样的教师就应该加强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从教育理论上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而且应该谦虚向老教师进行授课经验的学习,多跟老教师走入课堂,学习老教师授课方式同时根据自己的授课经验和学生反馈的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将自己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新课改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其课程目标反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需求,掌握基础的心理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学和美学的知识,而教师此方面能力的掌握也是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中数学新课标中,不仅为学生开设了一些基础必修课,而且还提供了多种类多层次的课程内容的安排,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比如,对文史类知识感兴趣的可以选择“数学史选讲”专题,偏爱计算机的学生可以选择“信息安全与密码”专题。但是,学生这些看似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学习始终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而教师的指导则需要教师在其他领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比如美学,如果数学老师懂得美学,他则能在枯燥的公式化的数学教学中带领学生一起体验数学规律性的美,数学图形的对称美,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一门艺术,最后,让学生在美的领域体验数学的魅力。如此,学生不仅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能够从数学中看到美,感受到除了枯燥以外愉悦身心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愉悦心灵的东西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数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与数学有关的一切都是枯燥无味的,也不会觉得学习数学就是搞题海战术。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数学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一起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这种效果单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无法达到的,必须依靠教师的综合能力才能实现。故此,在数学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首先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依据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和效果的达成。
二、教师授课方式的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可以用“满堂灌”三个字来形容。新课改改革以来,数学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受到质疑和批评,面对教学改革的趋势,为适应教学改革形势,教师必须进行授课方式的改革。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变革:课堂导入、知识讲解、经典题型解答。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学习时间紧,因此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数学的学习离不开课后学生习题的训练,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课堂听课效率的提高。学生只有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将课堂知识消化,才能做好课后的联系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所以,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课堂授课方式改革的重点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那么,怎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呢?
1.教法的差异分析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可以说是过关教育,选拔功能处于次要地位,所以知识难度不大,考试要求较低,加之内容较少(知识点较高中三年比),教学时数也很充足,教师可以支配足够的时间反复强调和训练,学生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巩固和强化。只要学生能记住概念、公式,考试就没有问题,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记忆、模仿和重复训练取得好成绩。这样造成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形成“重知识,轻能力”、“重做题,轻反思”的不良倾向,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其探索发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本没有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当然也可想而知了。
进入高中实际是进入选拔教育阶段,教学和考试内容大幅度增加,教学要求也明显加深,涉及的知识迁移范围更广,更接近实际生产和生活。面对教育性质和教育功能的转变,教师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手把手教学,更多的是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思维品质的培育、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高中教育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这一重任,这就更决定了高中教师的教法“重知识,更重能力”、“重做题,更重反思”。这较初中教师的教法转变来得迅速,没有过渡,学生思想没有准备,高中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因此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2.学法的差异分析
初高中教法的差异必然导致学生的学法差异,初中数学内容少、难度低、要求不严格(忽略严格推理),考试要求不高,因此课堂上教师很容易把知识、题型归纳全面。学生上课时只要注意听讲,掌握常见的题型,一般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习惯围着教师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自主归纳总结解题的规律和经验,不会自主分析思考,更有甚者很多初中生不能很好地安排学习时间,谈不上课前预习、课堂上积极思考、课后及时巩固复习和总结,学习依赖性很强。
进入高中,教育的性质转变为选拔教育,这种选拔不是选拔会考试的学生,而是选拔具有高度学习能力、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因此原来的学法显然不能适应,切实可行的学法是: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勤于钻研、善于归纳、善于反思、善于应用。
二、对高中数学教法的建议
面对以上的分析,面对实实在在的差异现实,尽快寻找到弥合初高中教法差异,使初中毕业生尽快并很好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的做法,是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对于刚接受高一新生的数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工夫。
1.尊重具体学情,放缓教法过渡
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参考当今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中学教育的实际特点,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循序渐进地改变策略、方法,在高中第一学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法过渡上,且不可操之过急,因为欲速则不达。
2.摸清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了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首先,教师要通过进行摸底测试来摸清学生的实际基础,通过调研掌握他们的学法,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其次,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的大纲和教材,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教师还要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和提高教学针对性提供依据,具体建议如下。
(1)疏通学生思想,提高重视衔接意识
在摸清了具体学情之后,做好思想动员,既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高一数学对学好整个高中数学乃至大学数学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畏惧情绪,树立能学好的信心。其次,要让学生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材,做好衔接的知识准备
初高中数学是紧密联系的,是前后连贯的,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续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是螺旋上升的,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为此,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学习坡度,分解教学过程,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比如,“函数概念”、“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可以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函数定义、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定义。又如,在立体几何中学习“空间等角定理”时,可先复习平面几何中的“等角定理”,并引导学生加以区别和联系。每涉及新的概念、定理,只要能和初中相关联都要结合起来讲,以减缓坡度,增强学生能学习好数学的信心。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订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方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订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其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定”,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瞪”,即仔细看清教师每一步板演;“手动”,即适当做好笔记;“口竞”,即随时争抢回答教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且会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常查阅有关资料的习惯或向教师、同学请教的习惯,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假思索地请教教师同学,问,也要在一翻思索、尝试之后才进行。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另外,加强学法指导应寓于知识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中,切不可空洞地谈道理,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介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目的和学法交流。
(4)挖掘数学的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通常情况下,数学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枯燥无味的,面对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数学内容的美学知识,在课堂上多方面展现数学的美丽,教学是艺术,数学教师艺术地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呈现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5)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崇高的理想、长久的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动力。在崇高理想的支配下,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更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泼的状态,使感知更清晰、观察更细致、思维更深刻、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新信息。不少学生之所以视数学学习为苦役、为畏途,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阐明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引导诱发学生构建理想并对数学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注意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导入“似懂非全懂”、“似会非全会”、“想知而未全知”的情境,避免让学生简单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去学习过分困难的东西,让学生学有所得,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效,体会探究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6)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
刚进入高中的孩子还处于孩童期,他们很在乎自己的成绩得到发现,得到肯定。高中教师常犯一个通病:常把学生过于成人化看待,其实他们仍是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表扬、一个肯定赞赏的轻拍,都能给孩子无限的动力。所以作为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不要吝啬手中的玫瑰,多送给孩子,一定会换来满屋的余香。
三、对高中新生数学学法指导的建议
1.帮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习惯和方法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很多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被动式的,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没有合适的学习目标,不会周密计划,统筹安排,没有自主习惯。高中开始之初,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至少要求学生每天早晨知道今天数学我要学什么,晚上睡觉前回忆今天学了些什么。
建立纠错本,完善错题档案。在数学学习中,建立错题档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平时作业和各类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应及时记载纠错,用不同颜色的笔作记号,对产生错误的种类进行分类等。要养成每晚睡觉前翻一翻纠错本的习惯,及时弄懂产生错误的原因,避免以后的测试中再产生类似的错误。每一章节结束之后,自觉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在教师的监督下,学生之间可定期互相检查,并形成习惯。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从高一年级开始,可选择适当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帮助学生拟定自学提纲――基本内容的归纳、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数学中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等。学生自学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给予自学方法的指导,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拟提纲自学,并向学生提出预习及进行章节小结的要求,逐步借鉴“导学案”。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后,就能使他们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必将大大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3.有计划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刚进入高中,就应要求学生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并适当加些批注,特别是教师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后,最好能指导学生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指导学生做好书面解题后的反思总结,一段时间之后把这一做法交给学生完成。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解题,因为努力求解的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4.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可有计划地训练学生从下列两种角度提出问题。其一是从逻辑角度提出问题,课本上的例题基本上都很经典,在课堂上解决之后,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变式。例如,改变(增加或减少)条件,变化结论;颠倒条件及结论;只给条件,发散其结论;只给结论,补全条件等。其二是从学科或章节内容间的联系上找问题,如某个代数中的结论有什么几何意义?某个数学问题有什么物理背景?某个几何问题的代数特征是什么?等等。
5.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涉及面很广,对高中数学起步教学影响较大的有: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学习习惯和方法、个人意志和毅力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上进,端正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求知欲望,还要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刻苦努力,发愤图强,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53-01
一、以考纲为大纲,以教材为蓝本
所谓考纲,主要指《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教学大纲》则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研究《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既要关心《考试说明》中调整的内容,又要重视对近年《考试说明》的比较。我们可以结合上一年的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考试说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吃透《考试说明》,才能有的放矢,少做无用功。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的知识点看起来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过,但它属于“一捅就破”的情况,出现的可能也是有的。“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
二、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我们大可不必在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三、趣浓情深,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
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四、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阶段总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好坏和收益的多少.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要做好以下几点:
(1)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2)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新课程的特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高中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基本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创新意识,也为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提供选择空间。
新的课改的教材与以前教材相比有很多突出优点,以前的教材按知识的逻辑顺序、先概念、性质(定理、公式)、操作步骤,再例子,最后是学生模仿解题。这是一种“理论+例子+练习”的模式,着眼点在知识本身,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机械传授,简单习题化,讲授与学生实际脱节等问题,学生们被淹没在大量的重复性模仿练习中。而新教材中诸如“观察”、“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插件内容,突出探索性,注重数学本质,突出数学应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更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教材内容的探索性、启发性、开放性和情感教育性的价值,为学生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
探究学习一种重要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把教学知识点,转化为一串串数学问题,用“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知识结构和运用规律。其实施步骤包括:①提出问题;②探求问题;③解决问题;④拓展问题;⑤深化问题。其相应的组织形式为:①创设情景;②自主学习;③合作探究;④巩固应用;⑤反思小结。
教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组织教学上,因而在备课方面,认真做到备教材、备学生,注重学生主体,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如何组织学生讨论、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那么怎样创设问题情景呢?
1、联系广阔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新教材的大多章节的新课内容都是由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入的。教师可以利用眼前,或学生生活阅历中熟悉的又很有趣味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学生却极少或没有用数学的思想去分析研究过的问题,将其恰当地引进课堂,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趣味故事创设情境。有许许多多的趣味故事与数学知识相关,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语言描绘,情节会更加感人。带有感彩的故事,能够打动人心,使学生精神更加兴奋、精力更加充沛,灵感便会产生。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就讲述数学王子高斯小时候如何巧解算术难题:计算1+2+3+……+100=?的故事。
3、根据身心体验创设情境。创设主要是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的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教师首先要进入情境之中,有必要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更能渲染创设。
4、恰当运用音乐创设情境。学生非常喜爱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它能一下子把学生从课间散乱的心境中聚拢,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获取意想不到的效果。
5、图画展示创设。图画直观性强,一幅好的图画把问题展示的更加具体、形象,也可通过图画探索画中的数学奥秘。《基本不等式》的新课内容就是通过2002年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图案引入的。
6、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运用网络互动创设多媒体教学中的情境,能够是学生快速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潜能,把学生带入自主学习的探求之中去。
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创设民主、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敢于发表己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保证探究活动顺利高效的进行。教师要相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的探究,不要怕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出错;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不要横加指责,强令修正,应指导学生冷静分析,反思总结,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误养正,完成学习任务。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最显著的特点是课堂上学生活动的表现,即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充足,是否有意义,是否是为着索要探究的问题展开。课堂上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为学生的研究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在充足的时间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