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0 14:50:45
序论:在您撰写气象学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通常,中学生的前概念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来源于实践。如:冬天摸户外的铁块和木块,感到铁块冷些,就认为铁块的温度比木块低。
(2)来来源于其它学科的干扰。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它具有数学的比例形式,就认为速度v与位移s成正比,与所用的时间t成反比。
(3)来来源于直觉认识。如:由“有力拉车,车就动;不拉车,车就不动。”这一简单的实验现象,就认为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
前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一般没有经过认真的思维加工,也没
有分析自然现象在发生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只是根据个体观察的结果对自然现象从表面上所做的概括和总结。所以说,前概念一般比较含糊,没有明确的表述形式,只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观念。
教师在了解了“前概念”的形成、来源、特征、分类以及它对物理学习的影响之后,帮助学生把他们头脑中的前概念转化为科学的物理概念便成了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帮助学生把前概念转化为科学的物理概念,关键是要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顽固信念的基础。综观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历次重大观念变革到来之前,都要经历一系列的“灾难”或“危机”的剧烈冲击。而在这些危机之前,人们也并非未遇到不和谐的迹象,但这些小小的不和谐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只有当这些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成“灾难”、“危机”,再也无法回避时,人们才不得不走出他们建造的象牙之塔,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定他们曾坚信是完美无缺的塔的根基,只有这时,才有可能发现问题,从而导致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学生学习物理也有类似的情况,要使学生放弃他们曾深信不疑的观念,将是一个困难的过程,有时甚至会出现反复。
教师可以采用如下的步骤、方法来实现前概念向科学的物理概念的转变:
第一步,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认知结构。
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使学生暴露前概念的前提条件。教师方面的精细直觉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是十分重要的。情绪状态、感情压力、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自信心,所有这些情感方面的问题影响着物理教育的成功与失败。[6]要使学生的前概念转变成科学的物理概念,情感因素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并相信即使讲错也不会招来学生的耻笑,只有在这种融洽的教学气候下,学生才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前概念全盘托出。
使学生暴露前概念的方法很多,如:
1、谈话法[4]
要想发现学生的前概念或了解他们已有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进行个别访谈。教师在访谈中应以个人化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既不要太难,也不要过于简单,注意在易于回答的问题与较难回答的问题之间保持平衡。提问的重点是让学生显示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通过个别访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前概念,有利于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重点。不过,用这种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
2、预测――实验――解释法
首先,教师对学生头脑中可能存在的前概念进行预测,可以根据教师对自己学习的回忆或参照物理学史,但最重要的是靠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和教学经验进行设计。然后,教师根据预测,有针对性地巧设实验,诱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或结果的观察,说出自己对这一现象或结果的解释,从而得到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纳斯鲍姆和诺维克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其内容是有关气体理论的问题。为了观察学生的反应,实验人员给学生呈现一个烧瓶和一个真空抽气筒,并告诉学生:烧瓶中的气体已用真空抽气筒抽出一部分,然后让学生想象:假定给他们一面魔镜,通过它能够看清楚烧瓶中剩余的气体;接着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幅有关烧瓶中剩余气体的图形;画完图以后;再让学生描述一番并作出解释。这种课堂活动能使学生对他们的前概念做出言语的和图形的解释。[4]
不同学生对烧瓶中剩余气体之状态的描述
甲同学解释道: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空气分子也不例外,所以烧瓶中的剩余气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应沉于瓶底。
乙同学的解释很简单:空气很轻,故应上浮于瓶口。这倒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一致。亚里斯多德认为任何物质都是由气、水、土、火四种元素组成,所以物体有它们的自然位置。气和火因为轻而上浮,浮于天空;水和土因为重而下沉,沉于地面。
丙同学认为:气体分子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气体各分子由于受到其它分子吸引力的作用应集中于烧瓶的中央。
丁同学则认为: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它可以“流动”,故剩余气体应充满整个烧瓶。
结果显示,学生对气体本质所持有的观念是不同的。在教学的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清晰、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观点不抱偏见,不仅应对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有内在的兴趣,还应把这种活动当做弄清学生前概念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这里,教师应注意延迟评价,即,待所有学生的观点都充分暴露后,再提出矛盾,以免暴露不完全,解决不彻底。
第二步,适时暴露前概念的不合理性。
组织讨论,甚至争论,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矛盾,暴露前概念的不合理性,给予其原有错误的理论沉重的一击,从而使学生自愿放弃原有的观点。
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极其顽固的,使其转变为科学的物理概念绝非易事。只有当学生意识到:对于遇到的新的问题,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解释,无力解决;过去认为很重要的某些经验,现在看来,在解释某些现象时,已不是必要的了,或者说,原来的认知结构并不是某些现象的最终原因,可能有更根本、深刻的概念来取代之;发现原来的认知结构在某些方面违背了常理或已公认的原理;从原有认知结构推出的结论是荒谬的,无法接受;原认知结构与其它有关领域的知识相冲突,这时,学生便会自愿的放弃原有的错误观念,而渴望找到一种能够有力地解释这一物理现象的正确的认知结构。
对于错误前概念的揭示可采用类比、实验等方法:
1、类比法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个体即将获得的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间的相似性非常重要。类比是促进学生在已有概念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有效工具。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对一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做出解释,这时,把要学习的新观念与学生先前所熟悉的观念或事物进行类比,可促进学生对新观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前概念:光在任何介质中运动的速度都是 。这时,教师可利用类比法对这一错误认识进行批驳: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的情况与小车由光滑的平面进入毯子相类似。学生通过前述的学习容易得出小车的速度将减小,于是对“光速不变”产生了怀疑。
2、实验法
科学实验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不仅能发现事物运动的规律,建立科学的理论,还能验证某些假说,纠正人们心目中的一些错误观念。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所以,用实验法来引发学生放弃旧的错误前概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有“重物下落得快”的错误前概念,此时,教师可用下面的实验来揭示这一错误认识:取两张同样的纸片,把其中的一个团成纸团。实验前,可让学生设想:它们谁下落得快。学生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同它们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那么同样重量的纸片与纸团将同时落地。这时教师不要加以评论,开始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发现,实验的结果与他们的设想恰恰相反。于是,他们对于“重物下落得快”的信念便开始动摇了。
第三步,引导学生接受(或尝试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只有当学生认为新的认知结构具备以下优越性时,他们才愿意接受。
1、能够成功地解释旧的认知结构无法解释的现象或问题。2、新认知结构比旧认知结构包括了更本质的内容。3、新认知结构及其推论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4、新认知结构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其它知识没有冲突。
当学生对自己原有的错误认知结构产生怀疑时,教师应乘胜追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地分析、推理、因势利导,解除疑惑,从而实现把错误前概念向科学物理概念的彻底转变。
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学生凭空臆造的,而是客观事实在学生头脑中粗略的、经常是非本质的反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埋怨、责怪学生,对前概念不能回避,也不能简单地采取消灭的手法,而应放在桌面上进行讨论。教师的任务,旨在缩短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而不是跨越这一历程;旨在改造旧的认知结构为新的认知结构,而不是简单的弃旧立新。
关键词:数学概念;抽象;本质特征;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87-01
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从20世纪40年代起,概念理解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然而因为受到“回归基础”运动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典型的小学数学课堂里,有85%以上的时间花在练习运算程序上,只有不到15%的时间用于发展概念的理解。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概念理解才又重新成为数学课堂的焦点。尽管如此,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重定义轻理解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也可以从教师们在教学时产生的困惑中窥见一斑,如一位教师在“比的意义”课后反思中谈到:“一节课下来,做后测时问学生,什么是比?学生也能对答如流: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过几天再测,学生回答起来就有些茫然,追问原因,学生的回答是没背下来,忘了。扪心自问,小学的概念教学只是让学生把概念背下来就算学会了吗?教师上课时也设计了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为什么经过几天的搁置,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淡忘甚至遗忘呢?”相信这位教师的困惑也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那么数学概念本身有哪些特点?学生对数学概念有着怎样的学习与认识过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数学概念?本文拟以“比的意义”一课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梳理和探讨。
一、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从数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数学概念的来源一般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从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反映而得;二是在抽象的数学理论基础上经过多级抽象所获。所以说,数学概念既有它的抽象性,也有它的具体内容。例如“比的意义”这部分内容,2001年版课标下的各个版本教材尽管在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设计丰富的情境,如国旗的长与宽的关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等情境,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和体会的基础上,再抽象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或“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情境,一般来说,大陆版教材都将比的含义划分为两层:一是比例(刻画同类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如按比例分配、溶液的浓度等);二是比率(刻画异类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如路程与时间、总价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台湾版教材中用“对等关系”来刻画“比”,并将这种对等关系更加细致地划分为四种类型:
(1)组合:一组亲子游戏中三个小孩,需要两个大人来协助;(2)母子:一打衬衫有12件,其中4件是蓝色的;(3)交换:小华拿了135本杂志到图书馆换了9本小说;(4)密度:30立方厘米的水重30克。传统教材中的“概念” (确切地说是“定义”)多是以“黑体字”的形式呈现,凡是“黑体字”就是教师授课时要再三强调的,也是需要学生必须记住的,新课改后的教材取消了“黑体字”,而代之以多样化的情境抽象出“概念”的过程,是符合数学概念的发展顺序,更加符合儿童概念学习和理解的认知规律的。正如杜威指出的:只有当他具备了和意义有实际联系的某些情境的经验,他才能掌握这些符号的意义。如果仅以文字来推演意义,而与事物没有关联,文字就会失去可理解的含义。因此,呈现多种现实情境,对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比的意义”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不同版本教材均呈现多样化情境的目的所在。
二、“概念”需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教师深感困惑:为什么学生会对比与除法之间如此明显的关系“视而不见”?我们对前述教师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进行一个回放。
情境1:第一次试讲。教师引导学生列出几种数量关系之间的除法算式。
(1)一面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国旗,长与宽之间的关系怎么表示?长是宽的几倍:60除以40, 也可以写成60比40。(2)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了500千米,速度是多少?500除以2,也可以写成500比2。路程除以时间=速度。(3)买4斤苹果花了20元,苹果的单价是多少?20除以4,也可以写成20比4。总价除以数量=单价。在作了这些铺垫后询问学生:“什么是比?”本以为学生会很顺利地回答出“比”的定义,却发现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于是教师直接给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一定义。课后教师在反思时谈到,学生之所以回答不上来,是因为自己没有反复强调和勾连“除法”与“比”之间的关系。于是在第二次试讲时,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联系二者的关系上。
那么比到底是什么?作为数学名词,目前看到的有如下三种不同的解释:(1)比是表示两个量倍数关系的记录(1999年版《辞海》);(2)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关系的记录(大陆小学数学教材);(3)比是表示两个量对等关系的记录(台湾小学数学教材)。王永老师指出:比源于度量,比能够解决物体不可度量的属性的可比性,这才是比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24)
[2] 郑小龙,周国平.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03)
[3] 吴晓红,宋磊,张冬梅,束艳. 什么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基于“米的认识”的解读[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8)
下面结合本人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几个实例,浅析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前概念”的来源及其影响。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影响这方面知识的前概念主要是由于受到某些反应条件、不熟悉物质之间的反应和物质的性质等造成的。学生基本上能够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能闻到樟脑丸的气味是因为樟脑丸发生了物理变化”,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樟脑丸发生了升华,升华是物理变化。但由于初三学生接触的化学反应有限,学生一般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来判断。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般如果没加以分析的话,很多人会觉得是物理变化,但实质上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了氧气,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则是吸收了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灯泡通电发光”,总有部分人会根据化学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从而得出它是化学变化。而事实上,要注意有些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和放热(摩擦)的现象。所以,综上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根据这点判断万无一失。随着知识的积累,学生受这方面前概念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2、“溶液的知识”。在教学初期,影响这个知识点的前概念很多,大部分都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如“颜色深的、气味强的溶液浓度大”“浓溶液是饱和溶液,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等。如“液态氧是由氧气和水混合而成的溶液”,有很多的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是学生错误推理和望文生义造成的,学生之所以认为液态氧是氧气和水的混合物,是因为他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液态的物质都是某物质与水的混合物,依此为前提进行推理,得到的结论就发生了错误。另外,学生看到“液态”,潜意识就作怪了,然而液态只是一种状态,不一定就是水,几乎任何物质都有液态。液态氧是指达到液化点的氧气,是单质。“凡是均匀、澄清、无色、透明、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有很多的学生判断它是正确的,这就是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概念理解偏差造成的,因为平常见到的很多溶液都是无色的,但我们书本有三种溶液,像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液体,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液体,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液体,教师如果以实物让学生看到,相信“溶液无色”这个前概念会很快在学生头脑里消除。再者,溶液的定义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而上面那句话只提到液体,而不是混合物,那举个例子,“水”符合上面那句话,但是水并不是溶液。所以,溶液的定义中,应注意,“均一”是指溶液中各部分浓度都一样、性质都相同;“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液不会分离,不会产生分层或沉淀的现象。
3、“质量守恒定律”。在学生头脑里存在的前概念有认为“变化前后质量相等就是质量守恒,而如果质量增加或减少就质量不守恒”,经常会把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理解偏了,如“适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判断这句话是正确的,判断依据是因为它变化前后质量相等,还有“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判断依据是因为它反应后质量增加了,这都是单纯从字面判断,而没有深入去分析。像第一句,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在运用质量守恒时,要注意它只运用于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前后质量变化的问题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释。而第二句,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参加反应的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的质量之和与反应后生成铁锈的质量相等。铁锈的质量当然比铁的质量要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应弄清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和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根据其质量变化进行解答。
4、“物质的构成”。关于这个知识点,正确率都很低,学生在这方面存在较多的化学前概念,如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章讲到分子的时候,为了说明水分子的大小,教师会做类比,把一滴水放大到地球那么大,那么一个水分子就只有一个乒乓球那么大,这样,学生就会很单纯地认为分子是圆球形的。如“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可以得到H2和O2,是因为水中含有H2和O2.”电解水实验不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水是一种物质,一种纯净物,由H2O分子构成,水里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有氢气和氧气。这种前概念对化学概念学习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学生习惯通过文字阅读来理解文字表面的东西,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字面看似乎很合理,可是氧化物是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含氧化合物。
5、“初中基本常识”。因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前概念与本概念重合点比较多,所以这个知识点学生的正确率比较高。如“CO和CO2均为有毒气体”,学习了CO和CO2的基本性质后,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了,但是一般学生潜意识里会觉得CO2会使人窒息死亡,所以CO2有毒,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二氧化碳吸入少量是不会造成人死亡的,尤其是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一般是不会死人的,但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氧气重,会把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所有的气体者挤走或者冲稀,让人得不到人所需要的正常的氧气含量,让人吸不到足够的氧气,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窒息死亡,虽然人照常在呼吸,但吸进去的全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气,当然会窒息死亡。“所有的盐都能食用”,我们日常生活食用的盐和化学概念中的盐是不一样的,日常生活食用的盐是指食盐,化学概念中的盐是指金属阳离子+酸根离子组成的物质。综上可知对学生学习化学影响较大的前概念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⑴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
⑵化学知识的缺乏或旧知识的影响作用
⑶错误的阅读习惯或对化学用语的错误理解
⑷将认识宏观世界的方法套用在微观世界上
⑸对书本例题的死记硬背
⑹教师上课时不恰当的比喻
定义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至产前48小时内,孕妇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伴多脏器损害,严重者抽搐、昏迷、脑出血、心衰、胎盘早剥、DIC。
病因病因不详,有多种相关的假说,包括遗传易感学说、免疫适应不良学说、胎盘缺血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等等。
病理生理改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
脑 头痛、眼花、恶心呕吐、视力下降、感觉迟钝、昏迷、脑疝。
肾 尿蛋白、低蛋白血症、肾功不全、肾衰。
肝 肝酶升高、黄疸、肝包膜下血肿、肝破裂。
心血管 高血压、心肌缺血、肺水肿、心衰。
血液 容量相对不足,高凝状态,溶血。
子宫胎盘血流灌注 胎盘梗死、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FGR)、羊水过少、胎死宫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及高危人群
诊断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如果患者有高危因素,伴有头痛、头晕、视力改变、上腹不适,BP≥140/90 mm Hg,或血压较孕前或孕早期升高≥25/15 mm Hg,至少2次,间隔6小时。伴有水肿、腹水、体重异常增加。辅助检查:①尿常规:尿蛋白升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②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眼底检查见动脉痉挛。
高危人群 初产妇;年龄过大(>40岁)或过小(
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和子痫的表现
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头痛、昏迷;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上腹部不适、疼痛;肝细胞损伤:转氨酶升高;血压改变:>160/110 mm Hg;血小板减少:>10×109/L;蛋白尿:>5 g/24小时或2次尿蛋白(+++);少尿:尿量
子痫的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头偏,牙关紧闭,口角、面肌颤动,全身、四肢肌强直,双手紧握,双臂屈曲,迅速强烈抽动,面部青紫,神智不清,持续约1分钟。肌肉松弛,深长吸气,恢复呼吸,可以发生深昏迷、创伤、窒息、误吸,发生时间多为产前,也可在产时、产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预测
预防
加强孕产期保健 重视孕产期保健工作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关键,可及早发现可能发生该病的倾向,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 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心理健康,孕妇应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长期紧张、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孕期可参加孕妇学校,增加孕产期保健知识,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和休息,孕妇应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蔬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控制体重,对体重增加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者均应视为高危妊娠,进行高危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营养指导。
药物预防 许多研究显示,钙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C或维生素E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互动;贴近生活;品德教育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 自然 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初中的学生,它使初中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做人,使政治教学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下面笔者就把初探教材中的点点滴滴,与同行们共享。
一、课堂上要“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起来
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学习探究,自己去感悟生活中的一个道理。事实证明课堂上,教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比如,笔者在讲《亲子之间》这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从两个角度去讨论学生和父母发生“爱的冲突”的原因,一个是从父母的角度去讨论,一个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讨论。不少学生在发言中都提到“从父母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发生‘爱的冲突’是因为,在父母的眼里,我们依旧是不谙世事的孩子,我们的独立行为往往令父母忧心忡忡。父母断定,这些不知天高地厚、幼稚可笑的言行,必须严加管教,否则后果堪忧。”“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发生‘爱的冲突’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渴望独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拥有对自己的事情的决策权;有时巴不得和父母保持一点距离;常常想要保守自己的一点小秘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很自然的便找出了与父母发生“爱的冲突”的原因,笔者因势利导请同学们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活动中,笔者主要试图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是情感方面,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二是从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养勤动脑的好习惯。从这堂政治课中笔者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教学理念: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提倡合作探究。正如宋朝朱熹所言“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二、教材教学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或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此,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也改变以往全靠老师收集资料的模式,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笔者的“放手”发动使学生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同学的经验介绍,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去感悟: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再进行知识迁移,让同学们就学习方法展开讨论。同学们在讨论后得出: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一方面同学们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另一方面学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材内容与时政相结合,开拓学生视野,形成健康的思想
用鲜明的事例有说服力,笔者上课常结合时政热点,尤其是选择新闻的事例来说话,新闻是“用事实说话”,可以调动学生听课兴趣。例如,笔者在讲《珍爱生命》这一课时,结合近期发生有关时政事例:醉酒驾车、吸毒贩毒等时政热点事例,然后,笔者分别从天灾、人祸,不可抗力、人为因素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并让学生体会“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的道理。此时,笔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适时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由此,学生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加深了对生命的珍视,与此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可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结合时事进行学习,可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教材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原理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在研究、摘编、分析新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态度,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帮助学生辨别是非、认清方向、研究对策,更能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获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对他们整个中学阶段以至一生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思想品德课,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强调要求笔者做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启发式数学教学数学概念二面角教学设计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数学学习与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因此,探讨数学概念教学的规律,一直是数学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思维过程发生在个体头脑中,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有效的数学概念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基础上。由于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演到抽象运演的过渡阶段,因此,数学概念教学中要尽可能采用适当的方法促进学生用概念形成方式学习,突出概念的再创造过程,使学生有机会经历概念产生的过程,了解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感悟概念的本质特征。
一、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教学有待关注
1.教材内容分析
二面角是空间几何的重要知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A版)在必修2中重点揭示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求二面角大小的问题留在选修2-1中运用向量工具来处理。在必修2第2章第3小节,二面角的概念是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之后,又一个要学习的空间角,为以后从度量的角度揭示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垂直关系是其中的一种特殊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二面角的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中只是用“水坝面和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和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所成角度”作为例子,引入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于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通过简单的实际例子引入二面角,再讲解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二面角模型来源于现实世界,一定程度上经历了抽象出二面角的过程,但与学生的生活现实联系不紧密,也缺乏动手操作。虽然有教师的讲授和引导,但总体上缺少学生自己的思维构造,不排除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实现有意义学习,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能机械记住意义和模仿应用。那么,如何用探究的方法对“二面角的平面角”进行建构学习?本文以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为指导提出一个设计构想。
二、基于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概念教学思路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因为教学思想对教学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才能符合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2]。启发式教学思想是中国的教学瑰宝,是教学法最基本的方法论,是教学必须遵循的教学思想。它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注重启发式、实行启发式教学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由此彰显出启发式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启发式数学教学强调教师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出发,力求创设“愤悱”的数学教学情境,以形成认知和情感的不平衡态势,从而启迪学生主动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生和发展[3]。其关键在于教师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想数学”,使学生经历必要的认知和情感的困惑阶段,以此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从而在其头脑内部展开激烈的思维活动。就目前研究内容而言,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概念教学设计探索很少;融操作方式于具体概念教学的研究论文更为鲜见。因此,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如何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活动值得深思。
基于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概念教学设计思路为:概念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愤悱的数学情境,使学生由原来的自以为知逐渐承认自己的无知,进入困惑的状态,从而了解概念的背景和引入的理由,以此产生内在学习需求;在困惑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事例的属性,抽象概括共同的本质属性,归纳得出数学概念,从而到知其所知。强调学生自己的思维构造,用探究的方式自己建构概念。
三、基于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概念教学设计及理论分析
此教学设计以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为指导,以“二面角的平面角”课题为例,按照概念形成的阶段进行教学设计。具体教学过程体现启发式数学教学理论对数学概念教学的指导作用,是对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运用的积极尝试。
1.辨别刺激模式阶段——提供操作背景,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
背景一:教师把笔记本电脑缓缓打开到某一位置。
背景二:把门缓缓打开(使门与墙面所成的角与笔记本电脑展开的角相当)。
背景三:翻开一本书(与笔记本电脑展开的角相当)。
教师边操作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否感觉到书展开的角、笔记本电脑展开的角以及门与墙面所成的角在逐渐变化?
【设计意图】:波利亚说:“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但是要用一切办法使它们能看得见、摸得着。”高一至高二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属于经验逻辑型,一定程度上仍依赖直观具体的形象性材料来理解抽象的概念或逻辑关系。对于抽象概念来说就是指如何使学生把新概念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上述设计中,教师的操作和提问对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要素信息显示得比较明了,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充分的感知和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内在联系的机会。
2.分化抽象、提出假设阶段——使学生感受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教师提出问题:这三个角哪一个大?何以见得?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用什么工具来量?怎么量?
凭着直观判断,大部分同学自以为知道如何度量一个二面角:可用量角器度量门与墙面和地面的交角;笔记本和书可以立起来,度量其与桌面形成的交角。由此将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度量,但这样的理解存在缺陷。
【设计意图】数学的严谨性要求数学结论的叙述精炼准确,而对结论的推理论证要具备一定的严格性,做到步步有据。虽然三个角看上去一样大 ,但为了使学生懂得精确的必要性,启发学生有必要进行代数度量,仅凭观察是不能完成的。以此从两个角度需要引入概念,一是实际生活需要,二是数学内部需要,使学生感受到学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必要性。
3.检验假设、确认关键属性阶段——创设“愤悱”情境,形成疑难和困惑
检验过程中突出变式的作用,教师使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愤悱”情境:①学习机的图片。②修筑水坝时,为了使水坝坚固耐久,必须使水坝面和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③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也要根据需要,使卫星的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成一定角度。
【设计意图】对于“门与墙所成的角”、“笔记本的展角”、“书的展角”,学生可以使用降维的方法找到平角度量。因此,学生原先自以为知道如何度量一个二面角。可是,对于多媒体所呈现的“不规则的二面角”,却又很难找到恰当的平面角来度量它的大小。前后问题情境的对比,使学生的思维漏洞得以暴露,直接形成认知冲突,使学生陷入了困惑之中。以此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新概念的积极性。
4.抽象概括、形成概念阶段——启发学生探索概念的本质属性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行抽象和概括活动。
引导学生回顾平面角的定义和构成,类比得出两个平面所成角的定义和构成,以及如何用平面内的角来度量二面角。
对于学生学过的两个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都是将其转化为平面角进行度量的。怎么用平面内的角来度量二面角呢?请学生重新观察“书展开的角”“笔记本电脑展开的角”以及“门与墙面所成的角”,我们能通过度量平面角得出。所度量的平面角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大家在幻灯片上呈现的“不规则的二面角”,没有发现“平面角”?
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呈现三个提示性问题:
角的顶点落在什么位置?
角的射线落在什么位置?
角的两边与棱有什么关系?
通过思考、讨论、类比(“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归纳,学生可以得出以下几种思路:思路一,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过此点作一个平面和这条棱垂直,这个平面和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相交于两条射线,得到一个角。思路二,在二面角的一个平面内任取一点,过这一点作另一个平面以及棱的垂线,连接两个垂足,得到一个角。思路三,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垂线,得到一个角。
针对上述探索结果,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三种角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哪个角是要找的角?学生思考归纳后,指出:三种方法得到的角都是要找的角,其本质是相同的,都可以用来度量二面角,但第三种思路较为简单明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直觉思维和类比的数学方法对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作出猜想,然后再加以论证,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而且,在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化归)的重要性。
5.形式化表示概念及应用阶段——学生经历概念的数学化表征及应用过程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定义?这个角是否唯一?
教师和学生共同抽象、概括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形式化定义,并使用以下启发性提示语。
(1)请学生分别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来叙述“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2)探讨概念学习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化归)。
【设计意图】“唯一性”是数学思维严谨性的表现,在探索时要启发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思考。启发式教学思想强调“开其意,达其辞”。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想表达问题而又表达不出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通畅的语言进行表达。
请学生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指出如何度量①学习机展开的角度②水坝面和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③卫星的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成一定角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对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深刻理解,并有利于学生合理的数学观的形成(例如,数学概念不是天上突然掉下来的,而是由于研究问题的需要自然而然引入的,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并有着广泛应用的;其定义是合乎情理的;探索数学是有趣的等)。
基于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愤悱”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难、问题,经历必要的困惑阶段,从而更加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并体味到已有概念不够用了,才需要引入新概念,以此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力求使数学概念的形成自然、合乎情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探究的方式自己建构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思考方向、思考方法、思维策略上加以适当的点拨和启发,使学生经过自己的真正努力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领悟概念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表达。
参考文献
关键词:概念;策略;特点
一、高中有机化学概念的特点
1.种类较多
高中有机化学概念的数目很多,比如: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同分异构体、结构式、结构简式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等等,这就使得学生需要记住的东西很多。
2.重复率比较高
在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很多基本的概念会重复的出现,例如,“同系物”首次出现于学生在学习烷烃时,但在之后在学习烯烃、炔烃、芳香烃的时候也碰到了这个概念。
二、高中学有机化学基本概念的应该采取的教学策略
1.采取典型的例子让学生知道有机化学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去学习,学生在比较、分析之后就会比较容易好理解,而不会因为单纯的学习概念而感到枯燥,而且会记得比较牢固。比如: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在学习同系物概念时,教师可以用甲烷、乙烷等相邻烷烃来举例子。
2.运用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了解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一次就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而是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学习。如:在学生刚接触同系物概念的时候,学生只要了解这个概念就可以了,但在以后的学习中,同系物的概念再次反复地出现时候,教师就应该全面地介绍,并且强化前面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对这个概念有系统的理解。
3.运用比较的方法让有机化学概念明确
比较法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的最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强化,还可以系统地认识新的知识。掌握所有的有关概念。另外,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知道各类有机物的组成成分、分子结构等等,让学生了解有机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高中有机化学的概念复杂而且繁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系统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多种方法进行使用,不能让学生觉得困难而放弃学化学,教师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概念时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有条理地分析各类概念,把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差异见解清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好高中有机化学。
参考文献:
[1]徐敏.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教学难点成因及突破策略的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陈立.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何瑞.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衔接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