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9 14:44:20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政策的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经济社会发展与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林业为其提供木材和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林业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具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为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投入,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林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消极影响则表现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导致林业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恶化,同时,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发展要求也从木材需求为主转变为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两个方面,同时,林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偏远乡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发展之间具有互动的关系,但是,要促成这种互动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三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的关系。
二、当前主要林业经济政策的分析及对策
(一)林业产权改革的分析及对策
从目前我国整个林业产权的现状来看,当前的林业产权改革的关键在于落实集体林区的产权。关于集体林区产权改革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林业“三定”开始,经历了曲折反复近二十年,总是面临“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整个改革难以有重大突破。到上个世纪末,伴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从福建三明开始的新一轮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承包法》诞生以后掀起了新一轮的。新一轮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首先就是切实明晰林地产权。这一轮林业产权改革是伴随着其他林业经济政策同时进行的,主要是退耕还林林地产权问题、荒山荒地造林产权问题以及其他多种社会资金进入林业生产经营领域,产权明晰与否成为林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次就是落实产权。所谓落实产权就是切实地将林业产权所包括的分配、处分、收益等权利落到实处。
从目前林业产权改革的具体政策和实践情况来看,在明晰和落实产权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比较扎实,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是新造林地产权明晰。
其次是南方集体林产权逐步落实。
三是国有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思路。
当然当前的林业产权制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林权制度本身相关,也影响到林权制度的未来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是林权改革执行面不高、集体林权的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与林权制度关联密切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税费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相关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和进一步发展。
三是合理的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森林资源面临的乱采滥伐、管理不善的危险依然存在。
(二)森林采伐限额政策的对策
自1986年森林限额采伐政策实施以来,对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发挥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目标。当然在实际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许多地方,超限额超计划采伐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林木采伐管理混乱,凭证采伐意识淡薄,林木采伐发证率、发证合格率、采伐作业凭证采伐率都较低;伐区调查设计粗放,质量有待提高;执法力度不够;甚至有的地区乱定政策,与限额采伐政策相冲突等。
总的要求是,对林业资源要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既要有利于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又要方便生产和经营者,使他们尝到甜头,吸引更多的林业投资。
(三)林业税费政策的分析和对策
林业税费政策与对林业的社会定位关系密切。建国以后,由于实现工业化的需要,给予林业以单纯产业的定位,忽视了林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对林业经济效益的认识也有偏差,由此形成的林业税费政策也主要是获取。计划经济时代,林业企业的利润几乎全部上缴国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木材价格放开后,木材利润增加,国家又以高额的税费向林业索取积累资金,近20年来,林业税费的负担不断加重,林业收益不断流向公共部门,林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各种名义向林业伸手,各种收费名目繁多。
这一税费体制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和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资源采伐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管理人员的生存,自然对于资源的经营管理就会大打折扣。税费收取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林业行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工资和奖金,自然就造成各级部门想方设法,设立各种名目,收取各种税费,造成林业企业和林农的负担逐年加重,基本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难以扩大规模,提高技术,最终也就窒息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
可以说对于林业的取多予少是造成林业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林业六大工程启动以后,我国林业税费改革开始了新的转机,从原则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上来讲,国家开始积极争取少取多予。目前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减少了部分地方收费。但是从林业产业的整个生产链条来看,林业税费在整个收益中的比重依然比较高,加上林业市场制度的不完善,这己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林业市场改革的分析和对策
林业市场是整个林业生产经营价值实现的主战场。从目前来看,伴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林权交易市场,以木材为主体的林产品交易市场和资产化的活立木交易市场是整个林业市场的主要构成。但从目前的林业市场化政策来看,这些市场尚未完全形成。
由于缺乏合理的林地评价制度和林权自身的缺失,使得林权交易市场仍处在起步探索阶段;木材独家统购的管理制度尚未取消,国内林产品的交易渠道也不畅通,很难形成全面竞争的林产品市场;林价的合理测算仍处在研究试点阶段,造成当前活立木和买卖青山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这些市场改革面临着各种经济制度的制约,改革进展并不顺利。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对于林业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加剧,(下转118页)(上接116页)使得原有的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改革又夹杂上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主体的国家投入机制的改革,两者相互交叉、相互影响,造成目前整个林业市场处在发展的低谷,既不能保障社会日益增长的林产品需求,也很难达到社会对其生态市场的需求。
应该说林业市场化改革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和林业企业改革、国家森林资源管理、林业产权改革等其他改革紧密结合。相关领域的改革不仅是自身政策改革,也同时应该是基于市场条件下的一个综合变革。林业市场化应该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改变现有各相关领域阻碍林业市场发展的政策,同时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一个综合协调机制。
(五)林业重点工程政策的分析和对策
自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开始,逐步启动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09年,天然林保护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687.30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1325.15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每年保持在9000万公顷左右。累计完成各类建设资金510.9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478,60亿元,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际完成投资总量的93.67%。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869.57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083.92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140.72万公顷,累计兑现粮食补助2961万吨,粮食补助资金382.04亿元,累计兑现生活费补助92亿元。2005年,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工程成绩显著。在100多处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繁殖地和越冬地开展了20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和栖息地保护工作。湿地保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国家批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截止到2005年,全国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699个,总面积达1.20亿公顷,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2.5%;建立自然保护小区45439个,总面积1474万公顷,国家划定禁猎区1803个,总面积9134万公顷。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30处,面积357.50万公顷,湿地示范区面积208万公顷。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718个,珍稀野生植物培育基地617个,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5013个。2005年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完成造林1.67万公顷,完成投资1.5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532万元,占3.45%。总体来看,林业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政策成效明显。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林区经营格局和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根据第六次资源清查的数据来看,森林蓄积净增4.6亿立方米,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同步快速增长。
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主要栖息地生存环境大大改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成绩显著。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林业资源状况、林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林业经济政策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
(一)我国森林资源类型繁多、种类丰富,林业发展具有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林业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具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为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投入,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林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消极影响则表现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导致林业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恶化。林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两个方面,同时,林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偏远乡村贫困问题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发展之间具有互动的关系,但是,要促成这种互动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林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三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的关系。
(三)系统梳理了我国主要林业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林业产权改革政策、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政策、林业流通和市场化政策、林业税费政策、林产品贸易政策、林业重点工程政策、封山育林政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等。
1.1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不协调
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36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23。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上的差别。首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实物性收入,而且还包括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部分,按现金收入计算,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没有反映城乡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别,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如果考虑到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第三,从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样本偏误,高收入户难以涵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低估。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
1.2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不协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在我国,已初步对立起覆盖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农民由于“身份”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要给人们以更多、更切实的“人文关怀”。由于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某些偏差,农村的社会发展出现某些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养老、医疗和贫困问题。一是养老问题,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约有1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缺乏生活来源,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医疗问题,农村医疗条件差,农民看病难。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在城市投入的15.9%。三是农村贫困问题。我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80%生活在农村。因此,必须建立农村社会高度,为农民的的生存提供最基本保障。
1.3城乡居民享受教育不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教育领域采取城乡分割的教育投资模式和不公正的高校招生政策,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大大向城市倾斜。据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农村和城市学生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是1∶1.39;1998年,每百万人口中的在学校学生数比是1∶2.21。另据一些学者的抽样调查,1995年城镇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8年,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6.66年。同样数量的初中毕业生,在城市能够升入高中的比例大概是60%左右,而在农村却只有30%左右。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足以说明中国城乡之间居民享受教育不不协调。
2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2.1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偏低
首先,建国5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次,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次,在“”时期又有所下降,比重大约在8%左右,以后的10余年间,财政支农的力度又有所加强,提高到了10%;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减弱,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保持在10%左右,像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占到财政总支出15%以上,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2.2农村居民缺少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农民的保障方式主要是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集体保障,但这三种保障方式都存在问题。一是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保障能力下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保障功能下降,特别是养老负担过重;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家庭保障功能更加弱化。二是土地保障,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低廉,靠种地收入不可能解决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三是集体保障,少数经济发达的农村,已经建立起和城市相似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我国90%以上的村集体负债经营,成为名符其实的“空壳村”,村集体已丧失了过去的养老、医疗等功能。
2.3农村教育经费紧缺
中国农民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城乡分割教育投资体制的作用下,各种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却窘困到发不出教师工资、缺乏正常办公费用的尴尬和寒酸的地步。尽管社会各界不断呼吁,中央政府也多次采取措施,企图解决长期拖欠教师工资、挪用教师经费这一顽症,但往往事倍功半。几百万农村教师难住了国家财政,教师的工资无着落,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据统计,1992年全国大约流失45万名中小学教师,且大多数是青年骨干,流失的教师又大多集中在农村。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22亿元,中西部25个省份尚有中小学危房4000万m2。一些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紧张。目前,中西部农村地区有贫困学生2400多万名,受到各种资助的人数有限。
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
3.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要求增加农业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内每年用于农业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要高于上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并积极利用外资。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为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家财政资金可以引导农民和集体明确农业投入方向,而贴息或补贴性投入又对农民、集体投入给予一定的经济刺激。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是农业投入的大头。通过国家财政引导,使农民对农业的投入有一个合理的回报,以增加投入的积极性。
3.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应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之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因而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的建设是其重点:一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筹资模式、保险形式和管理体制等。二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和集体经济的扶持下,以农民为保障对象,按照自愿、适度与受益的原则,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建立的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在目前情况下,政府的财政
支持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村合作财政支持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动资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保障对象一般应包括:因缺少劳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影响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有效对每一个区域的经济进行调控。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控。若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区域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概述
(一)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等。就某一个区域而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定出适合区域发展的更加细化的税收政策十分重要。比如,针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部门,对其征收高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发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中小企业积极扶持,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减小对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压力等等。区域税收政策是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强有力的手段,能快速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二)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包括投资领域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等问题。政府的投资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基础实施和对企业的投资上,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区,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区域政府要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完善其水电供应系统,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还要加强对公园对娱乐场所的投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为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对企业的投资,要合理分配其投资的区域,政府应首先考虑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拉动其经济发展;还要确定对区域的投资项目,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投资项目;对于区域不发达的产业类型,对于区域的投资可以首先考虑发展该区域的该类产业,让区域的产业类型能够多样化。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减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手段。包括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等。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二是横向转移支付,三是纵向和横向混合使用。在纵向上,一级政府针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转移支付的力度也不尽相同。对于区域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充足的财政支持,让区域经济发展有充足资金作为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有足够的动力;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其有一定的财政基础,可以减小对那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否则过多的财政资金容易让经济发达区域滋生懒惰情绪,没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在横向上,可以由经济发达的富裕地区向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纵向和横向结合的模式就要综合各区域的具体经济情况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二、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收入分配和经济结构都具有调整作用。首先,区域税收政策直接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区域政府通过对外来投资者实行税收优惠,降低其投资成本,获得更多收益,能够有效吸引投资者对本区域进行投资,促进该区域的企业产生发展;对本区域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减小它们的发展压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达区域,各类企业密集,有许多高污染的区域,区域政府应适当提高对其的税收,控制这些污染环境企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的环境,给区域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经济、区域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投资能有效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投资,可以逐步使其经济实力加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让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区域投资政策是对生产要素的一种分配,它可以改善生产要素不足区域的要素拥有量,使要素过剩区域的要素重新分配以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对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对交通运输的投资,便捷的交通使得各区域的经济交流更加方便频繁,用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去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可以吸引投资者这对本区域经济投资,带动区域的经济逐步发展。对区域工业企业的合理分配投资,即加大对区域落后地区的企业投资,减少对发达地区的企业投资,能有效改善落后区域的工业发展状况,增加该区域的就业量,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发达地区对工业和经济的垄断,缩小收入水平差距,维持社会稳定。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缩小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先富区域带动其他区域后富,实现经济发展的公平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公平,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还有各区域人们收入的公平。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对区域的转移支付带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拥有雄厚的财政基础,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各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特别是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进行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区域间流通,发挥其更大的效用。
三、结束语
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某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繁荣,而是全国地区均衡和共同的经济发展。区域政府根据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域经济政策,才能对各区域的资源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随着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实践完善,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不仅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对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兰翔 王少锋 朱振宇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于诗琦.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4,(28):165-166.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经济;政策;探析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47-02
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切从无到有的过程,然后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在当前经济稳定发展的形势下,值得注意的是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例如全球的气候变暖问题、雾霾问题等。由英国率先提出的低碳概念,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因此,在现代化发展中,我国也积极地结合实际情况走低碳发展的路线,一方面能够继续保证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加强对环境保护,这成为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继工业文明后促进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成就。低碳经济主要是通过减少污染、降低能耗以及低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其核心理念是结合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调整当前的产业结构,使得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重大突破。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世界各国于2009年12月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协商并达成《哥本哈根协议》以及一系列相关要求,目的在于促进全球经济的长远发展。低碳经济在此次大会中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个方面,低碳经济属于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与高碳经济相比较,要求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要注重资源节约以及尽可能地降低碳排放量,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高碳高排的情况,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危害。第二个方面,对于新能源发展而言,低碳经济基本的要求就是在发展中减少对各种化石能源的消耗,同时又能够使经济获得良好发展的,其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与能源消耗“脱钩”,使得碳排放量和经济发展间达到“错位”的目的[1],同时也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第三个方面,由于人为的高碳消费导致碳的排放量出现上升的情况,从而破坏人们生存的环境。因此,低碳发展属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的“自救行为”,需要不断改变之前高碳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降低碳量排放,进而促进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国低碳经济在现阶段发展中的实际情况
(一)从发展阶段的角度分析
第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发展过程中,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双重任务。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般是贸易中较为低端的产业,其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低、附加值低,但是能源消耗比较高,在高能耗以及高污染中换取发展的速度,是当前所不能避免的历程,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代价。第二,我国当前正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建设基础设施等,从而使得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种能源也是与日俱增[2]。此外,人口激增问题和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能源消耗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
(二)从资源结构方面分析
经过地质勘探已经得知,我国的煤炭资源储备量较大,石油、天然气等的资源储量相对较少,正是多煤而缺油少气这一现状下,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对一次性的资源消耗方面主要是以煤为主,其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例如在工业方面、取暖方面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电资源等,从而造成了空气中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等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煤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得到有效改变的。因此,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中,需要加快调整煤消耗情况,从而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这是资源结构问题而导致低碳发展在我国没有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之一。
(三)从技术创新角度分析
在当前的发展中,技术进步能够有效地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这也是解决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环境问题的重要武器。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二者的平衡度,需要依赖于各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能源利用率、回收、利用甲烷、收集和存储二氧化碳、对工业中的废气进行二次利用、分解工业废水等[3]。然而现阶段,这些技术都比较落后,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推行低碳发展的步伐,因此,技术创新也是制约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公共政策的缺失
虽然在节能减排方面,我国已经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同时也制定出低碳发展一系列的措施。但我国的低碳发展依然没有看到显著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当前在协调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出现了政策缺乏以及不严谨的情况,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第二,执行公共政策环境复杂,尤其是有些政策会损害地方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利益,这严重地影响了执行中的效率,甚至采取不主动与不积极的态度;第三,缺乏监督力度,通常是突击检查或者行政管制,而且没有做好事前管理工作,一般采用的是“事后监督”[4],亩导致了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成效甚微的局面。
三、公共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政策演变;重庆;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099-02
建国六十周年以来,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从均衡到倾斜再到协调的演变过程,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老工业城市和最年轻直辖市的重庆,其经济发展更是与区域经济政策密不可分。
一、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1949―1978年)
“三五”时期,内地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64.7%,其中“三线地区”占52.7%。国家对三线建设先后投资2 000多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占70%以上。这是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援助力度最强的时期,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基本上建成了以国防工业为重点,交通、电子、化工、钢铁等产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1]。重庆作为“三线”地区的大城市之一,以常规兵器基地为重点,建设200多家与战备有关的骨干企业,工业固定资产值跃升全国第五,成为全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1949―1978年间,重庆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翻了超过两番。“五五”时期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建国后最高水平,即10.1个百分点,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
“三线建设”推进了中国生产力布局向西部延伸,从宏观上协调了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关系,进一步缩小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快了重庆的经济发展。但由于对三线地区投资比重过大,投资兴建的主要是机电工业和军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庆经济的健康发展,延缓了其现代化进程。
二、倾斜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1979―1999年)
中国区域经济倾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带来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一时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重庆经济虽然有所增长,但速度也相对较慢,且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波动较大。1980―1987年,重庆GDP增长率变化平缓,且都低于全国水平,1994年后持续走低至1999年的3.57%[2]。1980―1994年东中西三大地区年均增长率之比为10.69∶8.72∶8.08,这使东部地区的GDP和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从52.75%和60.77%上升到59.91%和67.0%[3]。东西部经济差距的迅速拉大在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不平衡,区域发展政策面临着新的调整。
三、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2000年至今)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的扶持力度,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成为重庆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2000―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6%。2001―2004年,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重庆GDP增长率都大于全国水平。2004年,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战略的实施,重庆GDP增长率开始有所下降,2008年之前都低于全国水平。2007年,国家批准重庆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国家批准设立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由此,2006年后重庆GDP增长率大幅度增加。
四、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基于转移―份额法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对某个子区域的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建设资金、财政转移支付的投入力度、税收减免的力度、人力资本转移限制的程度等等,这些政策扶持是影响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转移―份额法是当今国际上分析区域就业增长差异的一种流行方法,本文将采用转移―份额法粗略分析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转移―份额法,将子区域经济增长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产要素投入、区位条件对子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二部分为全国经济增长对子区域增长的影响;第三部分为需要解释的部分,即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在此假设生产要素投入和区位条件是影响子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用公式表示子区域经济增长率gr、国家经济增长率gn和以国家增长率增长的子区域预期增长率grn,即gr = ×100%…(1)、gn = ×100%…(2)、g r n = ×100%…(3)。
其中,x0和xt分别表示子区域在研究期期初和期末的地区生产总值,y0和yt表示国家在研究期期初和期末的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公式(3),可以看出转移―份额法的前提假定:在某个时段内,一国各子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都相同,即每个子区域都具有相同增长速度的区域发展份额。根据以上简述的子区域经济增长的三个组成部分,可以把子区域经济增长分解为三个独立的组成部分:gr =(g r n-gn)+gn+(gr-g r n) …(4)。
运用公式(4)的第三部分计算出重庆实际经济增长率与预期增长率的差额,即受政策影响的部分。令G=gr-grn,则G=×100%,作图如下: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一五”时期,国家将区域经济政策重点放在中西部的工业建设上,这一政策使重庆经济增长由最初的低于预期增长水平上升到1958年超过预期增长的8.43%。1965―1972年“三线建设”战略各项政策的实施使重庆的经济增长率从1969―1979年八次超过预期水平,充分说明“三线建设”各项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1978年中国正式提出改革开放,国家对东部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对重庆的影响从1980年开始显现出来。从1980―1992年13年间,重庆经济增长率只有三年超过预期,这一阶段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庆的经济发展。“八五”时期,国家实施“四沿”战略,1992年将重庆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3―1995年的数据表明,这几年的区域经济政策为重庆经济增长提供了政策支持。1997年,重庆成为中央直辖市,中央在各个方面加大了对重庆的政策支持力度,这一年其增长水平超过预期3.5个百分点。但是由于这阶段区域经济政策重点仍在东部沿海且经济政策影响具有滞后性,从1998―2001年重庆增长率仍低于预期水平。1999年,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起点,中国开始进入协调的区域经济政策阶段。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影响在2002年后开始显现,重庆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预期,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扶持有力地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2004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重庆经济增长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低于预期。2007年3月,总书记为重庆作出“314”总体部署,6月,国家批准重庆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重庆经济增长率大于预期的6.78%。
五、结论
从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评价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整体上看,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是成功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增强。重庆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区域经济政策的较大影响,效果非常明显,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区域均衡政策和区域倾斜政策不利于各区域协调稳定发展。所以,中央政府只有继续加大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力度,对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给予相当的政策支持,发挥积极的作用,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志国.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历史演变与制度变迁[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2009[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关键词]农村经济 政策 改革 发展
前言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变为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农村发展环境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从农产品供求格局看,耕地等资源快速减少,需求刚性增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从农业农村发展环境看,“受市场约束越来越大”的判断已经成为现实,受“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影响的局面日益显现。同时,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又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阶段性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从指导思想看,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站在全局的高度,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政策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开创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从发展背景看,我国已进人工业化中期阶段,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1.3%,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到39.6%;城镇化率达到45.68%。这些指标表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城乡发展的互补性、互动性增强,当前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1 我国农村经济政策改革有待解决的问题
1.1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仍不明朗
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困难阶段可能还没有过去,出口复苏迟缓,产能过剩持续,通缩压力不减,经济运行存在着再次探底的可能。如果出现经济二次探底,农产品需求萎缩。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就业和收入困难加剧。另一种观点认为,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明显回升,工业生产复苏加快,经济增长强劲反弹,货币流动性过剩,有可能出现经济过热,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由于食品占我国CPI指数的权重在40%左右,治理通货膨胀时农产品价格往往会受到抑制,进而会对稳定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产生不利影响。
1.2 保持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难度加大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粮食连续6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6年增幅超过6%的好成绩,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的响下仍然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好势头。不过,应当看到,今后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强农惠农政策的边际刺激效应递减,在前期高基数高水平上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决速发展势头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1.3 统筹区域发展任务艰巨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的实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区域间发展不协调的趋势仍未根本改变,牧区与农区、传统农区与发达地区、石山地区与平原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仍呈扩大的态势,不仅有收入差距,更有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差距,而且后者更为突出,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任务极为艰巨。
1.4 国际贸易环境依然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对外出口也成为扩大农产品需求、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渠道。但随着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2008年达到58%,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也接近20%。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外需大幅度萎缩,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农业发展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凸显了过度依赖外贸的弊病。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见底回升,我国外贸出口的降幅也呈现收窄的势头。但也要看到,全球经济真正复苏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外需规模在短期内还难以全面恢复。而且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面临空前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压,贸易摩擦成为常态化,外贸出口高速增长的格局难以再现。对于农业而言,对外出口的拉动作用将不断减弱,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将成为拉动农产品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
2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
2.1 农业生产企业化
打破家庭小规模经营的格局,对适当范围(一乡或一村)的土地实行经营权的流转,纳入统一管理共同经营。农业生产不再是凭着农户各自的经验开展,是在有关专业人员对土壤进行勘测,对气候进行预测,对国内、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整体上安排农产品生产的种类和比例,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使农业生产在信息更加完备的前提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以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
2.2 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农产品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国农产品的零售交易场所已由农产品交易市场向农产品超市转变,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势必成为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市场。超市销售,为有口碑的农产品提供了壮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同时也排斥了无品牌农产品的市场进入。其次,随着产品营销的发展;品牌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农产品亦然。因为农产品的内含差异性,消费者难以用肉眼识别,大多数也不能在购买时用味觉来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品牌来确定购买的对象。品牌产品,在市场上可以使无品牌同档次农产品替代程度降低,在农业产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产生了市场竞争力差异,从而有利于优质农产品、高效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具体措施上:一是努力推行农业生产企业化,有利于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和降低农业风险;二是制定相关产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按质量标准做好产地标准化生产,打造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三是加大组织化营销力度,建设特色品牌产品的产地市场,集中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的良性发展;四是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培育优良的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品牌农产品保驾护航;五是要有政策扶持,特别要加大资金、科技的投入,支持以品牌生产为龙头的农业企业化建设。
2.3 开发利用农村的优势
农村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也有许多独特的人文环境,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农村经济除种养之外的又一发展渠道。例如当地的温泉、冷泉自然资源,名山古寺的风光资源,各地的水色湖光资源,等等。从休闲、旅游、观光等角度切入,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远景规划和开发,是新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经济增长 可持续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以2000年不变美元计算,中国人均GDP从1980年的173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700美元,算术人均GDP增长率保持在10.0%。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居民及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福利待遇却没有取得的相应的提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一直在60%左右,远低于同期世界78%-79%的水平。2005年伊始,我国经济政策的目标开始倾向于拉动内需,旨在提高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此举既是为了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将经济调控的目标最终回归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来,更是当前经济背景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须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特征
(一)投资与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经历着高增长的过程,1979年至2005年间GDP平均增长率为9.46%,人均GDP增长率保持在8.2%。
伴随着高增长是固定资产的高投资。1979年至2005年的27年中,我国的投资率(投资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有19个年份是在35%以上,有8年在40%以上。高额的投资大大提高了我国生产资料的供给能力,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口创汇成为经济政策的一个取向。1993年时我国是逆差,之后开始调控并一直保持顺差,1998年达到了的高位3605.5亿人民币,之后由于金融危机的波及而逐渐减少。2002年贸易顺差开始回升,至2005年进出口总额为1.4万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为1000亿美元。
如果我们把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至现在作为我国经济复苏的一个时期,则当前我国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投资与出口承担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责任”。见表1,1999至2005年间,投资率基本处于上升趋势,其中2005年高达53%,而出口占GDP比重平均在19%,这两个指标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高投资与高出口。
(二)居民消费支出过低
表1中,1999至2005年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消费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平均值为61%,远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的水平。
当前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分析
(一)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难以维持
1.贸易摩擦日益增加。近年来,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使外贸环境有所恶化,我国原有的贸易格局将会改变。
2.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客观上,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必然带来人民币汇率升值;主观上,为了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人民币的升值成为必然。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带来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的上升,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下,出口额一定会减少。
3.资源瓶颈问题。原来出口的低端产品对国内资源消耗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将会从政策上限制那些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在没有相应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前,这必将影响总体出口水平。
(二)高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难以持续
1.高投资赖以存在的基础―高储蓄难以持续。20世纪90年代,我国总储蓄率(其中居民储蓄占一半以上)稳定在40%左右,2005年高达51%,远远高于19.7%的世界平均水平。高储蓄通过金融市场最终转化为了高投资,但因为自然和经济因素,我国居民的储蓄率会逐渐下降。
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将提高居民日常消费的积极性,从而减少用于未来支出的储蓄。
消费信贷市场的完善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必将降低人们储蓄的欲望。
人口红利因素的消失也必将带来储蓄的大幅度降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正逐渐显现出来,随着青壮年在人口中比重的减少,其储蓄额也将减少
2.高投资带来了高额的宏观成本。长久以来,我国通过金融压抑压低市场利率水平,降低了投资成本。这些容易获得的低成本的资金主要流向了大中型国企。一方面,低成本的资金使得企业不讲究投资效益;另一方面,国企的政企不分导致了投资预算缺乏相应的约束。而这种行为导致了两个方面的问题:投资效益低下,资金浪费严重;大量贷款无法收回,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严重,政府为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市场经济转型中由于法制不健全,盲目的高投资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外部负效应,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高投资带来生产过剩危机。盲目的投资使得一些局部市场过热,某些产品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需求。未来5到10年,所有的投资都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使总供给能力大幅度增加。若总需求不能相应提升,则必将形成严重的生产过剩危机。
拉动内部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开放的经济下,一国总支出可表示为:AE=C+I+GP+EX
其中,AE表示总支出,C表示国内消费支出,I表示国内投资,GP表示政府购买支出,EX表示出口。
商品市场的自动均衡功能会使得总收入与总支出相等: Y=AE
从而,总支出构成中任意一项的改变都将改变总支出量,从而改变总收入量。总收入的增加即为经济的增长。
(一)增加消费支出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佳选择
1998年以来的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了企业的投资以及政府支出,由于“高储蓄―高投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维持 ;政府通过发行大量国债实现储蓄转化为政府支出的方式也因为财政预算约束不具备持续性 ;原有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也正改变。于是,国内消费支出的增加成为总支出增加,从而成为总收入增加的唯一可选择的途径。因此,拉动内部消费需求也就成为当前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
同时,增加消费支出具有广阔的空间。由于收入过低,受到预算约束影响,西部、农村、城镇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远远没有开发出来,这部分需求的启动将会给国民收入的提高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二)增加消费支出有利于经济稳定与发展
依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更具有稳定性,更符合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根据持久性收入理论,人们的消费支出取决于持久收入的改变,往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相比之下,影响投资的外在因素很多,且支出水平依赖于企业的主观判断,所以,投资支出波动很大,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而,用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常常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同时,我国前期投资将在未来几年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如果没有相应消费需求的增加,这些生产能力将会导致生产过剩危机,从而引发经济衰退。
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提高人均消费水平。投资为消费水平提高打下物质基础,消费支出的增加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方式。
(三)增加消费支出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外部均衡
增加消费支出必然带来进口倾向的增加,通过增加进口可以缓解当前巨额的贸易顺差,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并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偏低的原因分析
长久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家宏观调控的不足导致了我国居民总体消费需求偏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增强了居民的储蓄意愿,抑制了人们消费欲望。比如,当前医疗、住房、教育价格过高,但相应的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和健全,一般家庭的主要收入需要为这几方面的支出而储备,从而当期其他消费就降低了。我国的经济政策导向忽视了消费需求,仅仅重视投资与出口创汇,这必然使得国民收入中相当一部分要用于投资与出口,国内总体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收入差距过大成为国内总消费需求难以提升的限制条件。发改委近日报告称,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已比较大,“基尼系数”已达到合理值的上限,在0.4左右。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民还有很大的消费空间,但没有相应增加的收入作支撑;高收入者的基本消费欲望早已满足,新增加的收入无法转化成有效需求。
拉动内部消费需求的经济政策选择
一般说来,货币政策重在总量调节,而财政政策则能实现结构调整。当前,针对我国低收入阶层,财政政策有选择性的调控方式更能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一)多渠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
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教育、卫生、饮水、道路、电网、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通过免税、农产品价格扶持等方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
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政府支出向完善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向转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从而减少其储蓄意愿,增加消费支出水平。
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收入。尤其是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上,中小企业的崛起可以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同时对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通过所得税等税收政策降低收入差距。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既是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又是财税政策调节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但现行税制的运行出现了穷人税负重而富人税负轻的“逆向调节”局面。对个人所得税,首先应着重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其次,制定更趋合理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最后,加强个税征管,改善征管手段。
(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
拉动内需需要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个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于投资来说更加明显。因此,应适度增加货币供给量,满足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新平.我国宏观经济外部失衡及财政税收应对之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6(1)
2.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5(10)
3.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