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垃圾分类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4-04-09 14:44:19

序论:在您撰写对垃圾分类的看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对垃圾分类的看法

第1篇

昨天我还问了些身边的人,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看法。有的说,那我不产生生活垃圾好啦!这不切合实际,不可取;有的说,天啊!还让不让人活?上班都够累的了,还要操这许多心?这是不负责任,更不可取;当然更多的人说这是好事,说社会在进步祖国在富强,我们的国家现在有能力有办法做这样的事了,很牛啊!我为国家点赞!这是充满了激情的看法,好可爱,就是没有具体的行动,不接地气。现在就让我说点实在的吧!

我仔细研究了西安市的那张,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图片。其实在一个家庭中,有三个垃圾桶,基本上就能搞定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这件事了。第一个垃圾桶,卫生间的,这个不用动,可以继续用,当然这个垃圾最终会以干垃圾的形式投放在干垃圾分类桶里(黑色的)。第二个垃圾桶:放在客厅,放一些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干垃圾,例如坏的花盆,烟蒂,卫生纸,核桃,贝壳等,这个也是以干垃圾的形式投放。第三个垃圾桶,也就是收集厨余垃圾的湿垃圾桶。它主要是放在厨房,放各种果皮,菜叶,骨头,还有巧克力等等,这些都是容易降解的。剩下的就是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了。我仔细想了一下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在这里请恕我推己及人了。有害垃圾,一般家庭的产生量丢弃量也比较少,像什么电池,打火机,过期药品等等,可以过一段时间,整理一次,集中丢弃,本着节俭的原则在家里也不用准备什么专门的垃圾桶了。可回收垃圾就更好处理了,平时大可把它们集中到房间的角落。或者卖点小钱,嘿嘿!过日子么,集少成多嘛!何乐而不为呢?或者直接送给废品回收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是的,一切就这么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你我他都可以轻松做到的。这只是我个人一些简单看法,如果谁有更好的妙招我愿意学习的。

要说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这件事,对生活一点也没有影响也不是完全没有的。毕竟以前随性惯了,现在又要面临被迫改变的,既然是被迫改变,自然会有不适产生。但我们必须改变,因为到了不变不通的时刻了。往小了说,看相关报导,如果你家不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被罚款是必然的;往大了说事关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地球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也包括人类自己的未来。如果不这么做,其可怕的后果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有些人因为还没有受到迫在眉睫的威胁,选择性不去看见罢了。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报到,有一条大白鲸死了,在海面上飘来荡去。为什么?它是被漂浮在海洋中的塑料活活勒死了。只因为它只是一只白鲸,我们有许多人无动于衷,但如果他是一个人呢? 是肯定会感同身受的。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无动于衷,相信这样的时刻是会出现的。由于人类对自己产的垃圾处理不当,很多垃圾,特别是很难降解的塑料制品进入了海洋,对海洋物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海洋生物误吞的这些塑料,最终以塑料颗粒的形式出现在你的一顿海鲜大餐中,最终进入的是你的体内。这些都是有研究报道的。

最近有一部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烈火英雄》,很火。王璐的老公:徐小斌,为什么会牺牲?他就是在不断的清理进水口的垃圾,过度劳累死亡的。试问进水口如果没有那么多垃圾,徐小斌也许就不会牺牲了。

再来说说电池、过期药品、指甲油等这些有害垃圾的统一回收处理的必要性。这些有害垃圾,当然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质,重金属等等。如果处理不好,进入土壤,地下水,经过生物圈的循环,最终又会进入人体,受到危害的,还是人类本身而已。

第2篇

【关键词】杭州 垃圾围城 分类回收

垃圾已成为我国各大中城市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既损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又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进行后续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已成为我国倍加关注的问题。杭州市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试点,开始了将生活垃圾转化为资源的积极探索。然而由于垃圾分类过程极其复杂,难度极高,故其回收效果差,效率低,给后续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一、杭州市垃圾问题现状

2009年,杭州生活垃圾产生连续四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市区全年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234.72万吨/年,日均6431吨/天。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生活垃圾处置方式难以持续,大量原生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宝贵的填埋战略性保障资源被迅速消耗。

据杭州市城管办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主城区垃圾增长量达到10.2%,每六年,就能填满一个西湖。目前天子岭平均每天实际垃圾处理量超过4000吨,最高纪录是一天处理量超过6000吨。按照这个速度,预计剩下的库容只够杭州用5年。天子岭一旦被填满,只需3天,杭州将成为一座臭城。

2010年2月,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推进工作实施方案》。2010年3月25日,杭州市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为深入推进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化解垃圾围城的危机,杭州政府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决定》,预计在3-5年内改变目前以填埋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格局,转为以焚烧处理为主、生物处理为辅、填埋处理为保障的新型垃圾处理格局。

为确保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市委市政府除了在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在资金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以来,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投入垃圾分类专项经费6000万元左右,其中用于分类宣传的经费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分类垃圾桶、垃圾袋等设施保障经费3000多万元,社区工作经费2000万元左右。各城区政府根据市区财政1:1的配套政策落实相应设施保障经费,以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调查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杭州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有效性,对杭州市部分居民区进行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抽样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地点

本次调查对象以杭州本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在校大学生为主。问卷发放时间为2014年3月至9月,发放地点分别为:位于下城区的西湖文化广场,位于上城区的杭州太子湾公园,以及位于江干区的浙江工商大学、云水苑和月雅苑。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30份,其中西湖文化广场124份,杭州太子湾109份,浙江工商大学40份,云水苑27份,月雅苑30份。

(二)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从不同的分析角度得出了以下结论:

(1)基本情况分析。根据调查问卷,330位受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 基本情况分布表

(注:*p<0.05,*p<0.01)

根据上表可得出结论:本次调查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本地人、婚姻状况四个基本信息的人数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2)现状分析。

频次分析:可回收垃圾检测。从灯泡、果皮、油漆颜料、剩饭菜、易拉罐、玻璃瓶、牙膏皮、塑料袋、纸巾、废电池10个选项中选出可回收垃圾。其中正确答案是易拉罐、玻璃瓶、牙膏皮、塑料袋。

在330个调查对象中,完全答对的仅有5人,即准确率为1.52%;20人完全错误,占6.06%;305人部分准确,占92.42%。由此可得出结论:被测者普遍无法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

对上述10种垃圾的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其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2 各垃圾选择分布表

由检测结果可得,绝大多数被测者能正确识别易拉罐、玻璃瓶和牙膏皮三种可回收垃圾。在所有非可回收垃圾中,最易误选的是废电池与灯泡。由此说明被测者在区分可回收垃圾与有害垃圾之间存在误差。

垃圾分类回收观点。下表是被调查对象对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及实施情况的看法:

表3 垃圾回收观点

从上表可知,认为回收非常重要和很重要的被调查对象占总人数的96%(317/330),认为目前实施情况非常好和很好的被调查对象占总人数的60%(198/330)。而认为回收重要的人中有61.2%(194/317)的被调查对象对垃圾回收实施情况持乐观态度。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市民已经意识到垃圾回收的重要性,并对杭州目前的实施情况持乐观态度。认为回收重要的人并没有对目前的实施情况更加乐观。

分类垃圾箱辨别检测。从绿、黄、蓝、红四种颜色中选出可回收垃圾箱的颜色,正确答案为蓝色。下图是被调查者的选择情况:

表4 分类垃圾箱辨别情况表

调查结果显示,被测者中仅有22.73%(75/330)能正确识别可回收垃圾桶。66.36%(219/330)的被测者误以为绿色是可回收垃圾箱的颜色。

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区设有分类垃圾箱能否有助于正确辨别分类垃圾箱,对垃圾箱的设置于被测者的识别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5 分类垃圾箱设置与辨别情况对比表

结果显示,设有分类垃圾箱的被试群中能正确选择蓝色的占24.3%,选择错误的占75.7%。没有设分类垃圾箱的被试群中能正确选择蓝色占24.7%,选择错误的占75.3%。没注意群体中选择正确占22.7%,选择错误的占77.3%,有无分类垃圾与是否选择正确的比率检验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0.107,p=0.109)。由此可得出结论:垃圾箱的设置并没有显著提高居民垃圾箱辨别的正确率。

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的重要程度与对实施情况看法如下表所示:

表6 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

结果如上表显示:认为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非常重要的被调查对象中29.8%认为实施情况非常好,认为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一般重要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实施情况非常好者仅占9.1%。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重视程度不同对主观下实施情况的看法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得出结论,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的重要程度影响市民对具体实施情况的看法。

市民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主客观认识。市民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主客观认知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7 垃圾分类知识的主客观认知对照表

从上表可知: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对垃圾分类知识一般了解,极少数人非常了解。而非常了解相关知识的被测者正确选择可回收垃圾箱占33.3%,很了解相关知识被测者正确选择占42.1%,一般了解相关知识被测者正确选择占18.6%,不了解相关知识被测者正确选择占25.9%。由此可得出结论,垃圾宣传教育的力度仍有欠缺。目前市民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主客观认知情况基本相符。

回收频率。垃圾处理习惯与回收频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垃圾回收频率

由上图可以看出,绝大多是市民偶尔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回收频率有待提高。

图2 垃圾回收频率

根据上图,被测者处理垃圾的方式以传统的收集转卖为主,垃圾分类投放率不高,并且普遍存在混合倾倒的现象。

不同做家务频率的人能否正确识别垃圾桶颜色。

表8 垃圾回收频率

从上表可知:经常做家务的被测者中23%能正确辨别分类垃圾箱,偶然做家务的被测者23.3%能正确辨别,极少做家务的被测者19%能正确辨别,从不做家务的被测者33.3%能正确辨别。由此可得出结论,做家务的频率与垃圾箱辨别的准确率无显著关系。

垃圾箱颜色识别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采用二分类回归分析对影响正确识别分类垃圾箱颜色因素进行探索,结果如下表显示:

表9 垃圾回收频率

由上表可知,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越多对垃圾箱颜色正确识别就越有利,因此对广大市民传播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是很必要的措施。

(3)差异性检验。

农村和城市关于垃圾回收重要性的差异检

验。

表10 垃圾回收重要性差异检验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和城市居民对垃圾回收重要性的看法是否存在差异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如上表所示。由P=0.658可知,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农村和城市关于垃圾回收频率差异性检验。

表11 垃圾回收频率差异性检验

在被测者中,经常回收垃圾的农村居民有17.4%,而城市居民有26.3%,高出农村居民8.9%。由此可看出,城市居民的垃圾回收频率高于农村。

(4)原因分析。

垃圾不分类的主要原因。据本次调查, 25.45%被调查对象认为垃圾不分类的原因是分类看不懂,40.3%被调查对象觉得太麻烦,30%的被调查对象觉得社会不够重视,4.24%被调查对象觉得没必要进行垃圾分类。从中可看出,目前垃圾不分类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分类太麻烦。

垃圾分类的难点。

表12 垃圾分类难点

从上表可得,垃圾分类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市民的环保意识薄弱以及缺乏相关的分类知识。

被调查对象对垃圾分类的态度。调查显示:52.7%的被测者赞成垃圾分类回收并表示积极配合,25.8%的被测者表示尽量配合,同时也有21.2%的市民看到了目前垃圾分类的难点,认为垃圾分类无法真正做到,极少数人表示不配合。

三、问题的成因

针对调查问卷中涉及的问题,我们深入探访了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和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并得出垃圾分类回收低效率的主要的原因如下:

(一)清运公司“垃圾混装”,降低居民分类积极性

市民普遍对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表示质疑。目前杭州社区的垃圾运输处理基本外包给垃圾清运公司。部分清运公司在清运垃圾时,仍会把整个小区的垃圾混合后运输,即所谓的“垃圾混装”。清运公司经过简单的分类后,再把剩下的垃圾集中处理。这样的后期处理方法,使得居民垃圾分类的作用减小,降低了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同时增加了清运公司的营运成本。

(二)企业产品种类复杂,垃圾分类难度高

现今中国处于商品化经济,产品种类繁多,但有些产品的包装上往往缺乏相应的分类标志。这便造成了人们对这些垃圾处理的困惑。

(三)垃圾分类涉及部门多,部门之间综合协调机制不完善

垃圾分类系统庞大,涉及政府部门众多,由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发改委和工信部等40多个部门组成。在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链条中,各部门职能尚未形成合力。同时,市民不了解政府部门的分工,难以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给予配合。

(四)分类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难以督促人们自觉分类

2013年度杭州市共下达垃圾分类资金计划8266.11万元,其中,用于购置垃圾袋资金计划3895.21万元。垃圾袋是政府采购定时定量免费发放给杭州市民使用,以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正确率。然而,据本次调查,分类成效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

(五)垃圾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法规政策不够完善

根据本次调查,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市民的环保意识薄弱,缺乏垃圾回收的相关知识,政府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法规政策有待完善。

四、方案与措施

垃圾问题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普通民众共同面对、处理的社会问题。垃圾处理的前提条件是垃圾分类回收。如前文所述,目前杭州市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本文给出如下参考建议:

(1)关于垃圾混装现象,相关政府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严格监管垃圾的后期处理程序,惩罚混装的清运公司,优化分类直运模式。

(2)企业应当积极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在生产产品时,应尽量在每个产品上标注报废后的产品属于哪一种垃圾,以及应该投放到哪一种垃圾箱内。从而有助于消费者进行后期的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分类准确度,实现垃圾分类前端减量化。

(3)规定统一的垃圾分类处理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宣传,废品回收,垃圾,后续的加工利用和循环经济等环节。从而有效地加快管理的效率,增强管理的力度,推进杭州垃圾分类运行。

(4)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百个优胜小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示范家庭的评选和表彰,充分调动社区干部、“三支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研究适当提高对示范小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环保小教室的奖励和补贴方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绩效评价研究,加大垃圾分类专项考核力度;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杭州实际,进一步探索“分得好,少付费”的垃圾收费机制,研究促进垃圾减量、鼓励垃圾分类的收费方案。同时,对严重违反规定并拒不改正者给予重罚和曝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可以对免费派发的垃圾袋进行分户编码,有助于后期的检查追责及奖惩。倾倒垃圾定点定时,专人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定点定时倾倒垃圾便于专人到场检查垃圾分类情况,集中倾倒垃圾也具有互相监督、促进文明行为的作用。

(5)推进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建设市区垃圾分类信息管理系统,对市区所有垃圾分类小区的基础信息、分类设施配置、分类投放质量及收集运输、日常考核等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

(6)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深化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将垃圾分类引入学校。做到“从小培养”,“大人扫盲”。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检查监督机制,并起带头示范作用。

(7)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市民对垃圾回收的态度较为乐观,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政府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政府应当加强引导,推进垃圾分类的运行,为分类回收提过政策保障。

垃圾分类管理不仅仅只是政府或者个人的事情,而是全民的事情。只有政府、单位和个人都能做到积极参与,垃圾问题才能有效改善。垃圾分类管理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环境和资源的再利用,同时解决了与垃圾问题相关的社会问题,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和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杨志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7.

[2]周素颖.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营对策探讨[C].河北:石家庄市环保局,2007.

第3篇

随着资源日愈匮乏,环境问题成为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今“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个人的真实行动。但总有人会有各种疑问,归根到底就是“要怎么做才能使生活做到真正低碳?”其实很简单,最基本就是做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垃圾分类。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真正的垃圾分类,即使是有分类的垃圾桶,也有许多人“视而不见”。做此垃圾分类调查,希望能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活动准备

方案A:在“问卷星”网站上设计一份问卷,问题包括“能做到垃圾分类吗?”、“什么情况下可做到垃圾分类?”、“有垃圾分类意识吗?”等问题,向所有人开放。

方案B:在天一中学随机抽取10名学生做调查采访。

方案C:在街头随机采访几位老人。

方案A主要是将这个调查向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开放,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及全面性;方案B是为更好地了解同年龄段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做法及看法;方案C是为这个社会的特殊人群――老年人准备。

这次调查涉及多层面与年龄段的人,可更好地找出“无法垃圾分类”这一问题的主要来源。

3.活动过程

方案A:实行比较顺利。将调查问卷贴到网站首页,说明意图,做好不泄露个人隐私的保证。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白领与在校高中、大学生,也同样对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十分注重,都填写了问卷。短短两天,收到七十多份填写认真的问卷。在此向这些人表达衷心感谢。

方案B:实行有点波折。首先一些学生对待此问题不是特别严肃,而且有些同学未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反复给他们强调,问题没有对错之分,根据自身情况回答即可,平时没有做到的,现在知道重要性,就从现在开始做。于是有许多同学敞开心扉,调查也得到很大收获。

方案C:最难实行。首先老人对环保本身不特别重视,“垃圾分类”也许未听过;而且很少有老年人愿意接受采访。面对这种态度,首先选择看上去比较“和善”的老人。在一位老人接受采访后,又有许多老人愿意接受采访与调查,方案C告一段落。

分类整理得出调研结果。

方案A:78%的人有垃圾分类意识,但其中只有5%能做到真正垃圾分类;剩下95%中,有70%人认为,使用大街上的分类垃圾桶可做到垃圾分类,而家中的单个垃圾桶则不能做到,理由普遍是使用多个垃圾袋比较麻烦和浪费。

方案B:大多数同学都有垃圾分类意识,但10名学生中只有1名能做到真正垃圾分类,有4名平时基本能做到垃圾分类;7名同学认为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是应当为地球做的保护措施;3名同学认为垃圾分类对于环保的意义不大。

方案C:老人普遍不太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也很少有环保意识,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将家中所有垃圾归于一个垃圾桶,所以基本不能做到垃圾分类。

4.活动收获

分析产生“垃圾不能分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公民垃圾分类意识普遍不强。大多数公民家中只一个垃圾桶,所有垃圾全部扔进其中。尽管有许多人在有分类垃圾桶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垃圾分类,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分类垃圾桶。

学生与年轻人基本都有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意识,而中年人半数有环保意识,老年人则基本没有环保意识。因为学生与年轻人在校园和网络等地接受宣传与教育,耳濡目染,对环保有一定了解;中老年人较少参加社会活动,有许多老年人连“环保”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一点值得反思。垃圾分类设施不够完全,社会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渠道不完备,小区收垃圾的垃圾车把所有垃圾都归在一起收集,按照这样收垃圾方法,和没分类又有什么两样?同时,收好的垃圾是如何回收和处理的也无从知晓。所以,要想做到“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需要完善。

5.活动总结

第4篇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A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举措,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资源循环型社会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国民意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国外某些发达国家做的比较好。比如日本,凡是去过日本和在日本居住的人,当你问起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时,却无一例外的对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感受很深。众所周知,他们对垃圾处理就像对工作一样认真,一丝不苟。第一,他们对垃圾分类要求严格,分类细致,一般在厨房要放有9个不同的垃圾桶,此外还专门配备一个盒子,回收废旧电池。而废旧家电、家俱则需要花钱让专门的家电中心回收处理。二是严格遵守分类收集时间,每周大致会有2次垃圾回收时间,一般需在回收当日的早上8点之前放到指定的地点。比如周二、周五是收集可燃垃圾,周三是收集旧书报纸,周五是收集塑料瓶。而金属陶器、玻璃制品则一个月回收一次。三是日本国民对垃圾处理规则的严格遵守。乱扔垃圾对于日本国民而言,不仅仅是不礼貌,甚至是违法行为,会受到一定的罚款处罚。学校和社区每年2次进行垃圾回收分类培训,并发放详细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手册。针对以上先进经验,根据中国国情,立足枣庄实际,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略谈几点粗浅认识和看法。

一、正视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尽管政府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多年,但效果不明显,还是以混合收集为主。主要原因表现在:

(一)垃圾分类不明确,收集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跟不上,垃圾分类不严格,只是公园、大街上放置简易的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但产量最大的厨房垃圾却没有进行收集利用,还有很多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知之甚少,不知如何分类,分不清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导致了垃圾混合投放的现象。

(二)居民对垃圾分类收集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垃圾分类收集意识淡薄。虽说垃圾分类收集涉及到千家万户,但多年来,由于宣传、组织不到位,居民对分类收集工作意识淡薄,有的认为将垃圾投进垃圾箱就已经够了,剩下的不该我管。还有的认为垃圾分类收集就是废品回收,没有想过它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和资源的回收利用,更看不到垃圾分类收集所产生的环境效益。

(三)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不健全,没有进行垃圾处理全过程分类收集管理。虽然建立了前期分类投放,但垃圾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不能同步配套,分类垃圾桶的垃圾仍是普遍采用混合收运,这样使垃圾分类意义不明显,同时,也影响了公众分类收集的积极性,使分类程序形同虚设。

二、针对当前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垃圾分类收集的经验,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主要对策有:

(一)健全法律法规。为垃圾分类收集奠定强有力的管理后盾,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和对垃圾产生全过程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非常必要,使市民认识到垃圾分类收集规定不只是道德行为上的约束,更是知法、守法文明的表现,触犯了相关法规要受到严厉惩罚。比如,德国目前在垃圾管理有关的法律约有800项,行政条款接近5000项。

(二)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组织机构,做好宣传、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机构,对于不遵守垃圾分类收集规定的市民,给予批评,甚至按法规进行严厉惩罚。经常深入到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宣传垃圾分类收集的知识,让市民了解不同垃圾的特性,掌握为何分类,如何分类,分几类的问题。给每户居民发放一份《垃圾分类知识手册》,我们还可以学学国外,垃圾分类知识从娃娃抓起,把垃圾分类知识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考核。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灯箱宣传栏、政府网站、公益广告等有效载体,广泛进行社会宣传造势,做好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新闻报道中有分类收集的典型事例,努力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分类收集光荣,乱扔垃圾可耻”的良好氛围,促进垃圾分类事业的良性发展。

(三)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需标明分类收集内容。在做好宣传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需在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及危险垃圾收集设施上标明具体的分类收集内容,或用图示说明收集内容。可回收垃圾收集设施上标明可回收垃圾的属性内容:如塑料、玻璃、废纸、废金属、布料等,或用图示说明如;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设施上标明垃圾的属性内容:如果皮、剩饭、树叶花草、烟头煤渣等,或用图示说明。危险、有毒的垃圾收集设施上标明垃圾的属性内容:如药品、废电池、水银温度计等或用图示说明。这样既教会了市民如何分类投放垃圾,又宣传了垃圾分类收集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民的环境意识和综合素质也会逐渐提高。

(四)垃圾分类收集不能仅限于源头管理,要贯穿垃圾产生、中转、运输、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源头分类是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措施,我们既要更多关注生活垃圾来源最大的厨房垃圾的严格分类,还要做好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收集,垃圾中转站也要配备人工分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尽最大可能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目标。另外在垃圾运输过程中,要配备专门的垃圾分类收集车,在最终处理时,要用机械分选与人工分选相结合的方式,再一次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第5篇

一、培养问题意识,将兴趣向纵深发展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坚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往有价值的方面去思考、提问,学生就能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一种思维的方向,问题的意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他们会问、敢问,从而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问题引导活动的方向,让活动目的更明确,取得的成效更大。

如在学习《桃花心木》一课的时候,学生们对桃花心木的生长特点非常感兴趣,于是我趁机让学生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桃花心木的根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的根会容易浮于地表呢?树叶有什么特点?树根、树干、树叶储水的能力很强吗?它们对生长的土壤有什么要求……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学生们也能在课后通过各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后来在综合实践活动《校园绿化树》中,学生们能针对各种校园绿化树提出各种各样有价值的问题,明确了在活动中的方向,使活动开展起来更顺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校园常见的各种绿化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以语文能力为依托,利用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

综合实践要顺利开展,并圆满完成,一定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说,依托语文能力能有效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而反过来,综合实践的开展又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比如,我所带班级在开展《我是云山小主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运用了各种语文能力: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游客对白云山树木现状的看法;对游客进行采访;收集碑林书法作品,并进行仿写;描写白云山的优美风景,并表达感受;成果汇报中,有动情的演讲……在这次活动中,借助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利用语文综合能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同时,在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们的倾听、表达、写作的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真可谓是相得益彰!

三、参与社会活动,让语文和综合实践活动开出灿烂的花朵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语文学科也已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强调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空间,让语文学习融入社会大课堂,使语文文本的教学内容呈现一种动态式的“活水”式教育。通过进入社会,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过程,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培养主人翁意识。

第6篇

其实,思想品德开卷考试题型千变万化,答题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归类起来无非是分为漫画题、表格题、评析题、建议题等。因为问法的不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俗话说:“一滴水珠见太阳,一件小事见思想。”

一滴水珠不仅能反射太阳的光,还能反射月亮、星星的光。在分析过程中,一定要用发散式思维;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多层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

思想品德试题往往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这几方面来考查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要答好此类题目,首先要仔细审题,仔细审题是把握答题脉络、答好题的关键。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多角度、分层次答好题目,尽量争取答案全面完整。下面结合具体例题简单做一下介绍:

一、漫画题的答法

要看清漫画主要表达的内容。如果不理解题意,可借助漫画的题目判断,还要注意漫画中所涉及的其它方面的内容。考生通过审题,从材料中找出与课本理论相关的关键词,从材料中抓出各种信息,理清考查者的出题意图,把握答题方向。

例如,有一组题目为《时尚》的漫画:一条小鱼为了追求时尚钻进了鱼网,还自鸣得意地认为自己上网了。

这显而易见是在反映一种盲目追求时尚的现象。这是虚荣心在作怪,这种心理的危害是很大的。认识到这一层,这道题就容易回答了。第一,学生要表态,谈这个现象的实质。即小鱼的行为是盲目追求时尚的表现,是虚荣的表现,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第二,要谈支持或反对的理由,必须是课本里的道理。即要谈虚荣的危害。第三,理论联系材料。即通过小鱼的行为谈造成的危害,小鱼盲目地追求时尚,结果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危害是相当大的。第四,小结。即通过材料谈自己的看法或做法,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减少行为的盲目性,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使人变得更高尚。

二、表格题的答法。

做表格题首先要对题目进行横向分析,找出相互之间潜在的关系;其次进行纵向分析,找出出题者想要考查的理论;最后还要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相应的符合答案标准的相关道理。

例如: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要答这道题,首先进行横向分析: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而美国是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其次进行纵向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成年文盲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有什么关系呢?再次分析一下其它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文盲比例高,人均生产总值低;文盲比例低,人均生产总值高。最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低。②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高低。③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低是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得出结论就应从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人才;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方面作答了。

三、评析题的答法

答好评析题需要考生的理论基础扎实,是考查考生理论基本功的题型。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表态,然后讲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再具体材料具体分析,最后做小结。(谈看法或打算)

例如:人们面对成才者,往往爱从客观上去分析原因,要么说他“身处逆境,磨练了他的意志品格”,要么说他“身逢顺境,提供了他成才的好条件”,请对此谈谈你的评价。

分析:一个人的成才与客观条件有没有关系?有,但不是主要的。一个人是否成才关键在他是否有主观的勤奋努力。客观条件好,主观不努力,也会一事无成。所以,针对这道题目,考生只要阐述成才与勤奋的关系就可以了。

四、建议题的答法

要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因此,这类题目需要多角度回答,甚至要从题目所涉及的各方面来多角度分析,然后再分层次回答。

例如,广州市为了实行垃圾的分类处理,投资3万元购买了新垃圾箱在市区使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请你为该市提出几点建议。

第7篇

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2000年6月,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如今,12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各试点城市的垃圾分类收集情况仍不理想,导致了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大众对垃圾分类的热情不高。

垃圾分类桶成摆设

作为最早试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之一,12年来,北京市区各级政府在垃圾分类方面投入不少资金,政府高调推进,社区却低调回应,成效并不如预想的好。

中国商报记者走访北京市的部分小区后发现,大部分小区都配备了标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标示的垃圾桶,街道还为每户家庭发放了标有同样标识的3个小垃圾桶及一些垃圾袋。但是,观察这些分类垃圾桶后可发现,被居民扔到桶里的垃圾装在各式各样的袋子里。可回收垃圾桶里面依然可以看到卫生纸、果皮,不可回收桶里面塑料瓶、饮料杯比比皆是。

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住户不可能把垃圾装在小袋子中一次次地往楼下送,所以干脆从超市买那种规格很大的垃圾袋,装满后再拿到楼下扔掉。还有市民称,房子的面积本来就不大,屋子里再一下子装进3个垃圾桶,确实太占地方了。更有市民反映,本来有很高的积极性进行分类,但街道发的垃圾桶不知为什么有很大的异味,所以不敢在家里放了,垃圾分类的热情也打消了。

“垃圾分类处理怎么就那么难呢?”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宣传教育处处长王清文一直在纳闷,他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市民对垃圾分类意识的薄弱是制约垃圾分类效果的重要因素。2003年10月,国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志,生活垃圾被重新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表示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用蓝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用红色垃圾容器收集;其他垃圾表示分类以外的垃圾,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政策执行到位难就难在垃圾分类要求的是每个市民都要做到,而目前我们的素质还达不到那么高的要求,”王文清说。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以每年几十万吨的速度递增,年产量已达到500多万吨,年消耗土地500多亩。针对垃圾分类的概念,记者询问了多位路人是否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得到的答案大都是“我只知道瓶和罐要扔到可回收垃圾箱,其他的不清楚,一般就随便扔了”、“我只会把纸进行分类”一类的回答,对垃圾具体的几类及如何划分等概念都不明确。

民间环境保护团体自然之友垃圾处理项目执行人黄毅纶告诉记者,他们尝试着通过一些活动让大家在生活当中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比如在北京万科星园小区,他们让收垃圾的师傅在上门收垃圾的时候给业主进行积分评比,每个楼层都设有垃圾桶,对每一层的垃圾分类工作给予评分,每个月去登记一次分数,对做得好的业主由自然之友分发一些以资鼓励的小礼品。

黄毅纶颇为无奈地称,“就算做得不好的居民,我们也只能是进行一些劝说,但挨家挨户去劝说也不太可能,只能是通过一些跟居民沟通的活动,让居民意识到应该尽垃圾分类的义务。“我们是每两周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不过目前来看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对于这样的做法,王清文表示,“垃圾分类是每个市民的责任和义务,不需要用通过奖品去鼓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我们现在的国民素质不高,即使用奖品来鼓励也是有人要把垃圾混在一起扔。”

赔钱的“分类”谁愿意干

北京华体世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江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对记者表示:“在有些地方,群众把垃圾分好类,而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又直接把分类垃圾混装到垃圾车里,这样的分类还有意义吗?”

他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说,他所管理的东四块玉小区是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单位,获得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颁发的四星级北京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谈及自己的管理经验,朱江说:“其实我们就是天天坚持,没什么新鲜的。其他同行觉得我们傻,说与其在垃圾分类工作上花时间还不如赶紧赚钱去。但我们并不觉得我们傻,只是觉得我们把对的事做了。”

据朱江回忆,2003年北京开展“绿色北京迎奥运”活动,开始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当时推广的力度和节奏都挺好的,制定了国家法规和奖励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让各个物业单位开展这项工作,政府给补贴,把垃圾分类宣传到户、到人,建立了垃圾处理设备并经区管委检查合格,政府给予垃圾处理设备一半的款项,作为给开展垃圾处理单位的奖励。当时,开展垃圾分类单位的负责人还被安排去听课,实地到垃圾填埋场感受垃圾入侵我们生活领域的速度有多快。

“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做垃圾分类工作,等到现在再回头看,当时的战友都已经找不着了。”朱江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朱江表示,“主管部门说垃圾分类很难实行是错误的,他们只想一口吃一胖子。在朱江看来,做任何事情想要一步登天都是不可能的,垃圾分类更应该分阶段实行。目前迫在眉睫的工作就是各部门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单靠市政管委这一个单位远远不够。当年为什么各个物业单位必须得开展这个工作,就是因为物业想参评北京市优秀住宅小区、全国优秀住宅小区的评选,就必须使垃圾分类达标,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占到评分细则的很大比重,这项工作完不成就别想去申报参评。